海洋考古是如何進行的?
感謝邀請,我的專業是西南地區及三峽考古,對海洋考古了解不多,但是興趣所至,願意分享一下看法。
首先,海洋考古這個概念是很廣泛的,我認為,廣義上它是研究人類一切從事海洋活動的考古學分支學科,這已經涉及很多的門類,如人類遷徙、原始捕撈、原始交通、漁業、商業貿易、航線交通、地理髮現、軍事戰爭等等;狹義上它可以指一切在海洋及其周邊環境中的「田野「考古工作。
所以,它的工作方法、開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的研究門類,開展調查、採樣和發掘、記錄和類型學分析、測年:這是最基本的原理。在形成了第一手材料以後,也就是一般意義的考古發掘報告發表以後,進一步開展功能——過程分析,認知——過程分析,這是更深層次的對考古材料的研究利用,從材料中發掘出信息,解釋它們,開展專題研究,特別是建立在設問基礎上的,有針對性的開展調查研究,以達到解釋、理解某個問題為目的,而非勞於奔命的無目的的」配合基建工程「的發掘。這些都是海洋考古的開展方式。
我認為你的問題是特指最狹義的海洋考古,亦或是水下考古:即調查、發掘水下遺址的具體技術。
實際上現代考古學研究重視考古工作的範例,一個優秀的範例可以起到重要的參考、指導作用。具體的遺址現象複雜,情況多樣,不像地面考古可以依照經典的探方發掘、逐層下降的工作方法——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經典範例,指導了近一百年來地面考古工作——來進行,仔細想想,海洋考古的工作對象種類很多,除了最先躍入腦海的沉船,還有灘涂、潮水消落區、島嶼、海峽、港灣、人工沉船區,只要有人類活動,就會留下遺迹、遺址。不同的地區自然環境不同,也造成了工作場所性質的巨大差異,都要考古人根據具體情況借鑒相似範例,或者創造新範例,來開展工作。
我們知道考古學的誕生就是借鑒了自然科學的理論框架,如地質學、生物學,海洋考古同理,打撈和潛水技術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支撐。主要工作過程包括水下勘察,水下發掘。一個很好的範例如下:
結合了檔案研究、陸地考古、水下考古的綜合手段對16世紀的Labrador Red灣Basque人捕鯨業的研究。Basque人是當時歐洲地區鯨油的最大供應商,鯨油是當時的重要商品,用於照明、制皂等。
1977年,從西班牙檔案發現該地區是重要的捕鯨中心,在這個重要發現觸動下,加拿大考古學家J·A·Tuck開始在Red灣碼頭附近島嶼進行發掘,發現了提煉鯨脂的建築遺址。第二年,水下考古考古學家R·Grenier率隊尋找basque人的大型帆船SanJuan,據記載1565年沉沒於此。
1978年被潛水員發現後,又發現了另外兩艘帆船,但僅發掘了SanJuan。研究小組聘用了15名以上海洋考古學家,由15-20人提供保障,有文物保護專家,繪圖員,攝影師等。
工作平台是泊與遺址上方的駁船,有工作室,儲藏室,電鍍槽,起重機,抽泥機與去除淤泥的壓縮機。在甲板上加熱海水並泵入潛水員的潛水服,以維持接近冰點的環境下作業的潛水員體溫……
需要一提的是,在這個案列中使用了一種當時的新技術,在水下原址對腐朽大木構件形成的空洞直接進行乳膠鑄模,精確重構船體形狀、工具痕、木質紋理等細節。
總體流程與應用技術不詳述了,對沉船的研究構架如此:
發現遺址——初步評估和研究設計——發掘——
1:遺迹遺物的記錄與出水——遺物及空間位置分析(活動區-貨物-壓艙物)——了解船上生活
2:記錄結構(繪圖-攝影)——做模型——拆除構件(出水-記錄-重新掩埋)——結構分析(圖紙
復原-三維模型)——了解造船技術
1、2——對16世紀Basque人的遠洋航行、捕鯨和造船傳統的新認識
此外,對更廣泛地區特別是線性區域(海域及沿岸)的航海業遺址,如港口、沉船、相關產業遺址的綜合調查,也可以揭示諸如商貿路線、主要交往對象、貿易貨品等的豐富信息,那是一種相對上述範例更宏觀的研究視野,二者只有研究角度區別,沒有優劣之分。
以上的範例為我們展示了現代考古學的研究思想:從調查研究,到材料收集,材料分析,材料解釋,這樣的整個流程才是我們目前認可並值得借鑒的研究方法,僅僅做類型學分析和泛泛討論所謂文化交流影響的傳統考古學研究方法已經過時了,後過程考古學的許多思想與方法論,值得中國考古學界的重視。
學藝不精,夸夸其談,方家勿罪。
請參考《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了解世界考古學很好的基礎讀物謝 @袁霖 邀,多圖。
海洋考古隸屬於水下考古,而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的一種,所以同樣遵循考古學資料收集與整理的一般流程,即
- 考古調查
- 考古發掘
- 考古資料整理與報告編寫
但是由於其遺存所處位置的特殊性,與通常的考古有所不同。
- 水下考古調查
調查千島湖水下古城
利用多波束測深聲納和側掃聲納測量的千島湖水下古城得到的地圖
可以根據文獻資料如鄭和航海圖_百度百科、海道經_百度百科、《渡海方程》等 來進行調查。
- 水下考古發掘
發掘流程如下:
中國考古01工作船
內部圖
工作平台
下水
清除淤泥層
布置探方,和地上類似。
水下照相攝影
水下記錄和繪圖
清理遺物——打撈
- 資料的整理與報告編寫
這個是在陸地上進行,和平常的田野考古沒什麼區別,但是出水文物的保護工作 十分重要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End---------------------------------------------------
Ps:2001年6月3日上午,中央電視台與雲南電視台合作用了2小時45分鐘的時間,以衛星轉播向全國報道了撫仙湖水下考古勘察實況。
非水下考古專業,學校也沒專門開設這門課程,主要依據科技考古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及課件完成。
謝邀,手機回答稍微簡略一些。
海洋考古其實是一個相對陸地考古的概念,中國的考古學從1920年代開始,主要都是陸地田野考古的範疇(當然後來又發展出諸如植物考古動物考古科技考古等等,但大部分都是陸地田野考古的延伸)。海洋考古的概念類似於陸地田野考古,只是研究對象延伸到與海洋有關。與海洋考古相近的還有如水下考古,航海考古等等的一些方向,前面有回答介紹到水下考古的一般操作方法,雖然簡單但就基本的工作流程都有介紹。
具體來說,所謂海洋考古,有學者提出大的含義就是研究與海洋文化遺存相關的考古學,它可以包括海洋聚落(如貝丘遺址),港市,海防,海洋貿易,海洋文化等等特別多的方面,想了解具體信息可以查閱一些專著。這些方面的工作其實和田野考古很相似。
題主問海洋考古如何操作,看問題更像是問水下考古的操作流程問題。從學術角度來說,水下考古和海洋考古完全是兩個概念,水下考古更是陸地田野考古的延伸,工作對象以沉船為主,如南海一號水下發掘,碗礁一號,華光礁一號,南澳一號,小白礁一號等等。現階段也有一些工作涉及到內河和水庫除沉船外的淹沒遺址,還有部分洞穴水下的遺存研究等。水下考古的基本流程請參照其他答主的回答。
好像不應該稱之為"海洋考古"。美國大學裡用"Underwater Archaeology 水下考古", 這樣說更有道理,因為考古學和地質、地理、古生物等研究不一樣,只是針對有人類活動的事物進行發掘研究,海洋涉及的方面很廣,能進行水下考古的只是靠近海岸的沉船遺址,另外湖泊江河中覆蓋的遺迹也是水下考古的一部分,如雲南撫仙湖覆蓋的村落遺址,三峽水壩工程也淹沒了許多古代遺迹和現代城市,幻想未來有人對三峽水下的人類活動有興趣,也是水下考古,但是海洋就不包括這些範圍。此一定名。
最早知道水下考古是地中海沿岸的水下考古,是地中海地區古代文明船隻往來及經商活動留下來的遺迹,有不少人進行發掘研究,Fredrik Hiebert做的是中亞考古及水下考古,他以前是Upenn考古系的教授,現在好像是National Geographic的研究員,忘了他是不是寫過有關水下考古或者地中海考古的書。現在google不好用,可以自己去查查Wikipedia中有關水下考古的條目。
水下考古需要相關設備及只是,我沒參與過,所以不了解,但是看到有關圖片知道應該需要有潛水能力的考古者在水下繪圖、拍照、清理殘骸、把遺物帶到陸地上,或者是經過考古發掘培訓的潛水員操作。
謝謝邀請。目前本科階段培訓方案並沒有給我們專業水下考古課程,所以並不完全了解,不過考古學課程有部分涉及,可以與樓主分享。
上述所說確實廈門大學在水下考古做的比較好,如果只是想大致了解樓主可以看看《海洋考古學:西方興起與學術東漸》、《水下考古的中國化 》等一些文章,或《海洋考古學》屬於教材類書籍,有非常細緻的說明。
具體流程與樓上所示圖片基本一致,但是海洋考古不只是包括沉船考古、還有海港考古和海洋聚落考古,不同的考古對象具體採取的考古手段肯定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不過聽一位去過南海發掘現場的導師說,現在很多水下考古已經不布探方,記錄坐標位置了!
因為水下考古記錄的坐標位置受到海水流動性等很多因素影響,並不像地上考古一樣有同等價值的意義,並且從事水下考古人員的數量非常有限,水下考古工作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大多數情況只能持續10-20分鐘,對考古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生理損害,這樣的記錄是否值得實在有待商榷。這一觀點劉慶柱先生也十分主張。但也並不是說水下布方完全沒有意義。
還是學生,懂得不多,希望上述有幫助~
謝邀,不過個人學識有限,海洋考古學完全沒有接觸過,所以無法比較好的回答這一問題,抱歉。
海洋考古應該算是水下考古的一個門類,翻看《水下考古工作規程》發現具體工作規程方面與田野考古並沒有不同,二者的差別主要在於具體技術手段層面,這方面上面的回答都有所涉及,所以就不再贅述。最後如果題主想更多了解海洋考古的話,我翻了一下相關的書籍,有《海洋考古學》,張威、吳春明合著,科學出版社出版;《海洋遺產與考古》,吳春明著,科學出版社出版;《海洋考古學》,(英)基恩·馬克爾瑞著,戴開元、邱克譯,海洋出版社出版。
謝邀!
但是目前的考古經驗都是地下,對於海洋的只限於理論上的哈,畢業論文雖然寫的是水下打撈的案例,但是涉及的也是法律和管轄方面的...
目前水下考古在我國是很少的,主要是因為科技跟不上。水下用的儀器一般是磁力儀、GPS定位儀、空中航測遙感以及潛水儀、聲納、水下機器人等,國外的水下考古一般是依靠國際合作或者僱傭專業的打撈公司,水下考古或者說盜撈做得最好的其實是這些公司,有錢任性!
樓上有提到的,南海一號還有南澳一號是咱們國家最近幾年做的,央視做的紀錄片可以看看!
南海一號紀錄片地址《南海一號》獨家官網
抱歉,不太了解。只是聽導師說過山西考古所所長宋建忠,中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技術裝備部主任。
——————————————搬運工——————————————————————————
水下考古流程
詳細介紹,請參看:水下中心—中國水下文化遺產
謝邀。雖然不是很懂不過分享一個從我爸那裡聽來的事。。。說是沿海常常有漁民發現明清沉船,一聲不吭記下位置,過幾天找蛙人來撈瓷器。因為晚清有一批專門面向海外市場的瓷器,批量少十分珍貴,所以有些商船價值就很高,也有一船十墓的說法
來打醬油。其實我是中文系的,不過有幸上了一學期海洋考古的院選課(王新天老師講授)。
因為這堂課受眾不止考古學的同學,所以老師講的並不太難以理解。兩年以前的筆記全部在學校,寒假在家只能粗略回憶一下那個學期大概學習內容:考古基本知識(上課第一個問題就是讓非考古專業的同學回答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船舶知識(從獨木舟雙體船一直講到後來的福船什麼的還有船的結構知識),潛水知識(包括認識潛水設備、手勢、過程和禁忌),海上絲綢之路,聽老師講述海洋考古的親身經歷(各種看照片聽老師介紹這是什麼那是誰),看紀錄片(一個是國內的,貌似就是南海一號←記不清楚了,總之發現了很多瓷器;一個國外的講的是用聲納還是雷達用以定位沉船,最後發現了沉船和上面的很多罐子)
可能這就是海洋考古最最最基本的知識儲備……貌似跑題有點嚴重 用渣圖彌補一下
上圖的指向是:這門課真的很不錯啊,在廈大不要浪費海洋考古方面的學習資源啊春季學期的第二輪第三輪選課學弟學妹們請認準海洋考古學選選選啊!吳教授的花邊新聞別看了,看人家寫的書啊!等你們上完了課看完了書【記得來這裡答題】呀。
沒錯,題主你好,我是來幫你培養答題人的中介商……水下考古首先要制定明確的方案,簡單來說就三種:1.將水下遺迹與水隔開
2.將遺迹內水排除(丹麥的奧爾森對羅斯基勒峽谷調查時就用了圍堰法將水抽出。)
3.水中直接工作。由於前兩種耗資巨大,第三種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利用潛水裝置,聲吶技術,水下測量儀器,水下照相機,電視攝影機,計算機可以有效調查水下遺迹。
去看紀錄片
好啊,大好事兒啊,中國水下考古可能偏重瓷器和特別的朝代,學科交叉的問題開始變得很重要,,但是呢政治意味還是有的,加油哦!!!
謝邀!我的理解,海洋考古學首先是考古學,而不是其他,不是打撈尋寶探險……所以工作開展方式應該是遵循考古學的要求的,只是考慮到其獨特的工作環境,工作的手段比較特殊。具體的流程上面有了詳細的介紹。近些年來隨著國內水下考古工作的開展,有不少技術手段上的創新,可以參考南海一號、南澳一號、浙江寧波象山小白礁一號水下沉船的考古發掘等。
謝邀!
目前只做過地下考古,水下考古的涉獵有限,樓上的回復已夠豐富。
謝邀。對不起,對海洋考古不是很了解。不過海洋考古分很多種。對於文物沉船,對自然遺物等的勘探方法都是不同的。建議你問問專業人士。
不好意思,只做歷史時期考古,且為陸上
海底探測技術目前主要靠光學和聲學手段,船載探測以聲吶為主,水下機器人和水下航行器可以使用光學攝影手段近距離探測。至於發現目標的打撈手段,主要以潛水員和水下機器人為主。
抱歉,我也回答不完整。
大意前面說了,差不多也能理解。
前期準備就是圍繞著發現水下遺址的勘測定位進行。
接下來圍繞著潛水活動進行人員和設備準備。
核心環節就是在水下布置探方,但是水下探方與路上探方不同,幾乎不挖掘,只是提取文物和信息。當然涉及到大量的水下攝影,水下測量,水下筆記,水下起取文物等工作。
接下來就是打撈出水,用起吊籃打撈出來就可以,包括整體打撈和逐件打撈。
但是進入到空氣之後,要及時做好嚴格的保護措施,包括放入專門溶劑,專業清潔,防鏽蝕氧化處理等。
知道這樣回答有點泛泛,具體的我也說不來了。
感謝邀請,以下答案結合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和百度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6世紀義大利人在海底探尋沉船,水底考古學的對象包括沉沒物,沉船,沉沒湖底海底的都市,港市等遺址,具體步驟大概是需要勘察水下探方,測量繪圖,發掘和攝影記錄,也可以認為水下考古學是田野考古學在水域的延伸。借用設備對水下構圖,具體可將 這些設備弔掛在船舷上,探頭下放至水中,在船隻行進的同時,就可以實時對海底結構有較為清楚的認識,並呈現海底地形三維成像圖,對海底情況有一個較為直觀與全面的分析,便於在大範圍內廣泛探測、發現水下文物遺存。關於「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後期採取的是整體打撈的方法,然後在陸地上進行發掘。
瀉藥 只知道 勘測 定位 發掘 打撈 出水文物保護 具體請參照《海洋考古學》
考古是個技術活,海洋考古更是,技術限制很大。
本人只對於陸地上的知道一點,至於海洋~~就。。。。。。
("?")參見南海一號的發掘(我覺得應該叫出水。)
推薦閱讀:
※著名古迹"秦始皇兵馬俑"位於我國哪一省?
※商代的活人祭祀究竟有多厲害,這個王朝為什麼如此恐怖?
※成吉思汗是不是華夏一員,墓葬何方?
※秦始皇兵馬俑有什麼詭異的地方?
※為什麼埃及中王國、新王國時期造不出古王國時期那種規模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