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區別「分享」和「裝逼」?

比如懂得一件事情把它貼在社交網站上到處說這樣的行為到底是分享還是裝逼呢?
又比如找到了一個自己認為體面的工作就馬上去社交網站上貼出來,這是分享嗎?
看到這樣的行為覺得不舒服就是我自己心態不正常見不得別人好嗎?
有的時候看到一些行業里的,比如我自己關注gdt分享的那塊大牛們,在分享的時候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呢?難道真的都是無私奉獻造福世人的偉大想法嗎?

這個問題對我如何區分哪些是真誠哪些是虛偽有幫助,希望有知友幫助解惑,謝謝:)

怕被認識的人認出以為我影射她就不好了,故匿名

今天上班回來發現了很多回復,非常感謝大家(深深鞠躬)。身為一個愛說八卦的剛入職的妹紙(90後是妹紙吧是吧是吧??)...我們幾個朋友茶餘飯後的吐槽話題就是
「某某今天找了個xx工作在qq空間、weibo、微信……都分享了一遍誒,她怎麼那麼空啊?」
以及「那xxx太傻x了,今天又在感慨自己月薪剛過徵稅點啊?這都第幾遍了啊」
真是非常開心...所以我們這樣心態不正的妹紙真是對不起這些分享者了....不過只是我們異類見不得人好嗎?我不敢斷言。

真的很感謝gtd的大牛們,告訴我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規劃自己的時間,我覺得自己因此改變很多,這是我因為分享者得到的。拉你們進來是覺得,不是所有人都感謝愛好刷屏的分享者的,你們平時被誤解的肯定很多吧,如果能談談自己排除這些干擾的方法應該也很好吧?
當然,很多人都是直接無視啊~

對贊同最多的答案,我無力解釋。(我本不想引起指責,既然有人提出,那我刪了就好)

感謝@Bright0574,這是我最喜歡的答案,我也是這麼想的:)

----------------------
11.5

唉..這種個人情緒的抒發為啥能發展成那麼多人關注的普遍問題了...

然後我本來就不喜歡居高臨下地「指導「,不好意思。

我現在在從事中職教師職業,從我自己本身和從事教師這幾個月的經驗出發,我覺得既然要提出意見希望對方改正的話首先要用一個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只要帶有我認為的激烈情緒的指導,就我個人而言是不接受的,也懶得看下去。

有人覺得內容才會重要的,但是我覺得不被接受的形式就算內容多重要,都毫無意義。(個人意見,不喜請點右上角)

最近看節目有個人說「年輕的時候想要改變世界,但是卻一次次被現實打敗,為了適應現實只能強迫自己改變,有一天發現世界真的變了」,有的時候,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與各知友共勉。

其實@負二等一些人的答案是我想聽到的吧...一開始問題就沒問好(  ′_ゝ" )
戳→人們為什麼要在微博、Facebook 等上發布自己的狀態信息或者人生感悟?
這個問題就到此為止吧~回答的點贊的親都么么噠~~


題主的問題我的理解更像是【同樣是推薦,哪些是分享,哪些是裝逼?】

看情況,分場合。分享和裝逼也不是硬幣兩面,我覺得是在一根蹺蹺板上的兩個端點,其實中間還有很多日常發生但不屬於【分享】也不屬於【裝逼】的範疇類的信息傳播

將一件事情對正確的對象合適地推薦出來,叫做分享
比方說我看了一部極小眾的新浪潮電影,感覺很棒,想和人一起感受這種很棒的感覺,所以我在豆瓣上標註並推薦了這部電影,同時@ 了我在豆瓣上認識的同樣對於新浪潮電影的朋友。過了一段時間他也看了這部電影,並且對我說感覺很棒,雖然他個人不是太喜歡這一部片子。
在這個時候,我,朋友,還有電影,三者之中的重心是電影。這次傳播中,價值體現在這部電影上。這叫做分享。

不自知的情況下,將一件事情對錯誤的對象不恰當地推薦出來,叫做失敗分享
比方說我有一個表妹,才上初中,是個十足的美漫粉,看了漫威最近幾部超級英雄的電影以及復仇者聯盟感覺非常棒,但是在同學裡面沒有多少有共同愛好的人,於是就拉著我舅舅和舅媽一起在看。舅媽舅舅都是公務員,平時工作忙對文藝作品就不太關注,更不要說目標群眾明確的漫畫這類東西。他們看完一系列片子之後向我尷尬地說感覺並不好看,但是還是陪著我表妹看完了。
在這個時候,表妹,舅舅與舅媽,還有電影,三者之中的重心還是電影。在這次傳播中,雖然舅舅與舅媽沒有接受,但是價值依舊在這部電影上。這叫做失敗分享。

明知道一件事情不恰當,但還是對錯誤的對象不恰當地推薦了出來,叫做裝逼
我在豆瓣上看了一部極小眾的新浪潮電影,雖然我不太懂什麼意思,但是我認為【看過這部電影】能夠使別人對我的看法變「好」,可以讓人覺得我比較「厲害」。一次在與舅舅舅媽還有表妹吃飯的過程中,他們問我最近在做什麼,我明明知道他們不怎麼關注這個領域的東西,但是還是滔滔不絕,沒有用任何淺顯易懂的語言講了一整餐飯的新浪潮。我看出來他們還是不理解,雖然他們嘴上說:「哇你真的好棒啊,竟然看過並且理解這麼高深的電影!」 我聽到他們的稱讚,獲得了很大的滿足感。
在這個時候,我,表妹一家,還有電影,三者之中的重心已經變成了我。在這次所謂的傳播中,對方可能接受了,也可能沒有接受【很大可能沒有接受】,傳播的價值跑到了我本人身上——是我在傳播我自己。這就叫裝逼。

如果一定要一句話概括分享和裝逼的區別,那一定是分享者在傳播的這件事上有沒有找准自己的定位



把這個問題放到傳播基本模型里來說吧。

傳播基本模型表現的是從Source(信息來源)和Receiver(信息接收)之間通過Channel(渠道)轉遞Message(信息)的過程。
這個傳播並非自然而然地發生,而是需要有某種動機促使信息流動。這動機分為:
Receiver- driven: 就是接受者驅動,說白了你的受眾對於信息的渴望大於等於你傳播的需求。
Source- driven: 就是發出者驅動,也就是你傳播的渴望大於等於你受眾的需求。

「裝逼」往往表現於Souece-driven中的信息過載-沒人真正覺得你的信息是有應用價值的,因此給出的反饋往往是非積極反饋。比如你在微博分享了一張出去泰國美食的照片:
如果有人反饋:「哇好好吃的樣子!在哪兒呀?」 這對於他就是有應用價值的,這個傳播過程會持續性發展到你的下一次反饋,這就是分享;
如果有人留言:「哇!」或者留個表情或者點贊的話,他應該不期待進行下一輪的溝通,這就是認為「他認為你是分享,只是沒有應用價值」,或是「他認為你在裝逼,只是裝得巧裝得妙裝得我可以接受」;
如果你一系列分享的照片沒有人留言甚至做負面評論的話,他們肯定判定你為裝逼。

那麼那些不求反饋,只求自我表達就不會定義為裝逼了么?非也。當你自以為不期待反饋,只求表達自己,但選擇了社交媒體作為channel的時候,這也是裝逼。你大可抒發自己對於一本艱澀的小眾讀物發表感概,但真心沒必要微博微信人人InstFB上全面登陸。

--------補充答案---------------------------

媒體角色:我覺得對於「裝逼」的判斷是建立在相對平等的媒體角色media role上的。正是你覺得他po照片炫富超出了他本身的media role,所以你說他「裝」逼。 但對於那些media role顯然高於我們常人的大牛來說,他們就是牛逼到不用裝 跪舔求分享吧!

選擇一個高於等於自己的媒體角色是網路時代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保持媒體環境的生態平衡是每個有良知網民的義務。

其實,歸根結底,判斷「分享」和「裝逼」的終極奧義是:人品和臉。


分享是指:有好的東西,拿出來給你們看看,希望你們也能擁有。
裝逼是指:有好的東西,拿出來給你們看看,反正你們無法擁有。


修改一下starr chen的回答,增加炫耀:
分享是指:有好的東西,拿出來給你們看看,希望你們也能擁有。
炫耀是指:有好的東西,拿出來給你們看看,反正你們無法擁有。
裝逼是指:炫耀自己還沒有的東西。自己沒擁有這件好的東西,也春秋筆法寫得跟有一樣。
(這東西可以是實物:奢侈品、日常物品,也可以是:經濟能力、職務地位、見識閱歷、認知水平、心態。。。。)

分享和炫耀,差別就在於對 受眾的條件 的預估,
高估了或明知受眾達不到,就是炫耀了、虛榮了,但也無可厚非,
有可能是無心之失;

裝逼就是做人的問題了,為了佔據心理高位而弄虛作假,就不能接受。


現在的人真是奇怪:沒花一分錢就得到了有用的信息,還不滿意,還非要挖掘分享者背後的「目的」。這就跟給紅包一樣,給了就拿著唄,還想怎樣?若是這信息沒用或者紅包很漂亮但裡面沒錢,就當沒看見不行么?不行,非要證實一下自己的眼睛是雪亮的——這種輸出價值觀的行為又和那個裝逼的人有什麼區別呢?

有的人就是自戀型人格。但鄙視、貶低、揭發這種自戀型人格並不能使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人家在微博上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你沒有笑而不語,卻把他當回事兒,那是你自己的問題。

不如從自己做起,分享一些有用的東西,感謝其他分享者,別再去進行別人是「分享」還是「裝逼」這種沒有建設性的思考了。

------------

接下來想說的,如果用成語概括,那麼應該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或者「一山更比一山高」。懂得炫耀的人,措辭拿捏地好的人,能夠讓你永遠不會發覺他的虛榮心。你僅僅看到微博上那些頭腦簡單的「單回合」炫耀,他們是蟬無異,但你也已經把你自己定義成了螳螂。而你後面還有黃雀、老鷹、大老鷹等等,隨便一出手就讓人膜拜地五體投地,讓你永遠抓不到他的把柄,說不出他的不好。

大老鷹的精髓在哪裡?就在於,他精確地知道你們想聽什麼,你們真真正正趨之若鶩的是什麼,你們最不了解,卻又最嚮往的事情,並用最樸實無華的表述,「分享」給你。能夠做到如此的人,去打探他的初衷已是無濟於事。


分享或者是裝逼基本取決於受眾。


為什麼要求分享者是有無私奉獻造福世人的偉大想法?即使分享者因為分享這行為自身得到了好處,可以是名,或利,那又怎樣?
有點道德潔癖啊


分享是告訴別人可以如何去創造,而裝逼是告訴別人自己是怎麼消費的。


核心概念:論裝逼的自我修養。
大學時候有一次一群人組織去KTV,其中有一個女神。沒錯,故事正如你們所想的,男生們裝逼求偶的本性爆發了,我在聲嘶力竭的吼著張學友,還沒吼完,旁邊又來一個咸豬手急忙切了我的歌唱起五月天,然後又來一個插歌來唱林俊傑,簡直群逼薈萃!

快結束的時候有個男生一直沒唱,他平時很愛在宿舍沒事唱點網路歌曲來著的,這次竟然不唱歌,接著被大家供出來,他點了Beatles的一首歌,然後,女神驚嘆說:「看不出來你會唱Beatles的歌」 。男生微笑一下,繼續唱著。唱完就看到他兩咬耳朵竊竊私語了,還出來約會過幾次。


而我等屌絲,只能更聲嘶力竭的吼著歌為他兩聊天烘托氣氛。。回宿舍後急忙網路搜索Beatles是什麼。。。雖然得不到女神的注意,至少學會了Beatles是什麼。這個逼讓我等心服口服,沒一定素養,裝不出來。


這個故事的結論是:

裝逼裝出大家覺得舒適的水平就是一種分享,相反,能讓人反感的裝逼,其實只是裝不到點上的低俗。
裝的一手好逼是偉大的,既成全了自己,也指導了別人。


主要取決於看的人。
你發他不懂的,沒去過的,沒吃過,做不到的等等就是裝逼。反之就是分享。


分享是分享的人覺得有用,覺得不能一個獨佔,也有一種想和大家互相分享交流的慾望。
裝逼是裝逼的人覺得有用,覺得自己能獨佔,受不了自己的的平庸,而希望在某一方面脫穎而出的人,希望大家能關注自己,通過「裝逼」來實現心裡的一點點滿足


看回復。

1024:這是分享


贊,哇塞等:這是裝逼


我來拉個仇恨。

我無法理解把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公佈於眾,包括去哪兒幹了什麼、吃了什麼、玩了什麼,這些都是在裝腔,不要反駁,發出來不就為了讓別人看看、發發評論並且最好讓別人羨慕一下,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嗎?對於通過社交網站,就能讓別人清楚的了解你的作息時間的,這已經超出我的理解範圍了。

真正的分享在於把自己擁有的東西無私風險給別人,比如說上傳資料供人下載;在某個網站寫寫美食評論、影評和樂評;在知乎把自己的知識寫出來供別人學習,這些才是分享。至於上傳種子這類無私的事情那基本上必定是分享了。

所以我看來

無法給別人帶來任何便利,純粹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的,是在裝腔。
可以給別人帶來一些便利,順便可以滿足自己虛榮心的,才是分享。


先闡明三點大前提——


第一,【分享】可以是主觀意願,也可以是客觀效果,且是否達成客觀效果,則取決於信息接收者。而【裝逼】通常指代信息發布者的主觀意願。
第二,【分享】和【裝逼】並不能完整涵蓋用戶在社交網站上的一切信息發布行為。許多中性的行為處於灰色地帶,既不能感動中國,也不致路人側目。
第三,【分享】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質上的。可以是個人心情感受,更可以是個人的信息儲備

進入正題——
先看題主的兩個舉例描述,或許有助於縮小我們所討論的行為範圍:
1. 「懂得一件事情把它貼在社交網站上到處說」
2. 「找到了一個自己認為體面的工作就馬上去社交網站上貼出來


事實上,前者可以理解為「科普」(分享知識),後者可以看作是「報喜」(分享喜悅)。
所以,僅就題主所舉的兩個栗子而言,並不能斷定這兩種行為必然無法達成「分享」的客觀效果

不過,結合具體行文推測(並揣摩題主提問時的情緒),題主顯然是自作主張縮小了「分享」的外延
——即:一定要對別人有好處的信息發布,才能定義為「分享」。是這樣嗎?

開頭說過,這取決於信息接受者。一條信息的發布,你覺得【有用】,那你就可以把它當成【分享】,雖然這未必代表信息發出者具有這樣的主觀意願(即初衷);反之,某些人覺得信息對自己【沒用】,也只能這信息沒能對他們達成「分享」的客觀效果,同樣,也無法斷定信息發布者根本就是基於【裝逼】的主觀意願來發這條信息的。

======= 我是勤勞的分割線 =======

說幾句題外話:

即便按題主縮小過外延後的「分享」定義(造福他人),其行為實施方——「分享者」也只是一種動態的、一次性的身份,而非終生的光環和枷鎖。就每次發布信息而言,並非是「身為分享者才選擇發布造福他人的信息」,而是「這次發布了造福他人的信息使其在這次行為過程中具備了分享者的屬性」。

更何況,人有七情六慾,更要吃喝拉撒,也規避不了頭腦發熱喜怒無常的時候。所以,抱有和題主同樣嚴苛心態看世界的人,別太認真,放過大家,也放過自己吧。


其實我覺得很多答案都沒在點子上。
如果是分享對大家都有用的信息(比如,一篇學術paper),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不會被和裝逼聯繫起來。
所以我們討論的主要是社交網站的各種自己碎碎念的狀態、照片。

分享和裝逼的區別不在於發了什麼信息,而在於誰看到這條信息

  • 分享:我和你是死黨/家人/閨蜜。你happy,我也happy。你吃了好吃的,你我下次一起去吃吧。你有了好工作,有機會幫我找工作也出出主意吧。
  • 裝逼:我和你根本不熟。你happy,我呵呵。你吃了好吃的,我只能看著。你有好工作,我還是得搬磚。

總結:這裡頭沒什麼虛偽真誠的問題。裝逼狀態發太多了可能惹部分人討厭,但不代表他虛偽。只是個人習慣而已。


分享錯對象了,而且別人理解錯了,就會變成裝逼。
比如我和喜歡設計的朋友分享設計,他們和我互動就比較多,討論極簡,說說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藝術家草間彌生。特別是說到有些牌子的時候,其他人只看到你說到的那些牌子,然後忽略掉你主要講的設計了,然後就會背後說你裝逼。
不過朋友多了,也就會覺得太正常了。
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嘛


哦,題主,告訴你哦,其實我是某個知名的微博大V,我是刻意註冊一個新馬甲來體驗窮屌絲在社交網路上的感受的……


——————————————————————————————————————————

我在上面回答你的行為,叫做分享。回答你的內容,叫做裝逼


來知乎看過兩句話:

你越覺得別人在炫耀什麼,就說明你越缺什麼。

一個人越炫耀什麼,就說明他越缺什麼。

然後我就一直凌亂到現在……


裝逼 與 分享,更多的是映射出觀者的心態,是驗證自己心態的指標啊。心態平和時,則視之為分享;心懷妒忌時,則以為對方在裝逼。


推薦閱讀:

如何在夢中複習清醒狀態下學習的內容?
為什麼看完電影《熔爐》,感受到的恐懼比憤怒多?
心理諮詢師會不會被患者影響,這是怎樣一種體驗?
你信任別人而對方不信任你是一種什麼感覺?
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到底有什麼區別?

TAG:社交網路 | 生活 | 心理學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