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榴槤後為什麼不能喝酒還有不能喝牛奶?

泰國有明確規定,吃了大量榴槤後,8小時之內是不能飲酒的。新聞曾報道一位外國遊客在泰國旅遊的時候,吃了很多榴槤之後又喝了酒,致酒精中毒血壓飆升,結果猝死。還有一個就是吃了榴槤後喝牛奶也是引起中毒猝死,覺得是謠言,但是卻沒有科學的證據來解釋。請有這方面的知識的知友來普及下知識,讓我等愛吃榴槤的朋友放下心頭大石,謝謝


1.關於榴槤和牛奶致死的那個絕對是胡扯的謠言!
哦不好意思我沒看到底下那個「大量食用榴槤」的條件,大量?多少算大量?大人吃多少算大量?小孩兒吃多少算大量?
拋開劑量談毒性的都是耍流氓!!吃多了米飯還能撐死人呢!!
(看到這個邀請我還專門搜了一圈文獻也沒啥特別發現能證明食用榴槤和食用牛奶致死相關的case report,更不用說提取物的體內/體外實驗,成分分析,特定成分的動物實驗,以及危險度分析了,歡迎搜索到相關材料的大神前來討論。)
2.關於榴槤和咖啡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健康效應
和上面一樣,沒找到啥能佐證問題裡面「吃榴槤後,喝可口可樂,毒過眼鏡蛇!」的證據,包括咖啡因與榴槤提取物的相互作用的也沒找到,(難道是我文獻搜索的姿勢不對???)歡迎能提供相關文獻證據的大神給出證據並提供出處,大家探討探討漲漲姿勢。
2.至於酒精和榴槤的相互作用,倒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也找到了幾篇文獻似乎能支持以上的說法,基本上都是日本筑波大學和菲律賓的幾位研究者發表在Food Chemistry上的。大概的理論還是扯到雙侖硫樣反應,認為榴槤內含有的較高水平的含硫化合物(尤其是其中二乙基二硫醚)可以影響乙醛脫氫酶對代謝酒精形成的乙醛的活性。他們兩篇文章分別是用酵母乙醛脫氫酶做的體外實驗和Fischer大鼠做的體內實驗(讓人震驚的是後一篇文章找的那個陽性對照竟然是捲心菜……真心長知識了……因為文章里說捲心菜里的苯乙基異硫氰酸酯可以引起典型的雙侖硫樣反應,第一眼看到了真是嚇了一跳,具體不是很懂,比如這個劑量對於人參考性如何,還要等專門搞食品安全食品毒理的人來專業解讀下)
個人對這兩個實驗的看法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比較有限,因為第一個實驗用的是酵母的乙醛脫氫酶做的,作為體外實驗來說這種方法可以作為不錯的篩選試驗方法,但是畢竟不是用人的酶做的,所以參考價值有限,最好能有人ALDH的實驗數據為好(放心啦這個不是拿真人去做,基因工程做出來的酶或者是用細胞系提出來的酶不會有啥倫理學問題的);第二個實驗是拿大鼠做的,因為主要染毒方式是摻入飲水中,所以個體的暴露情況不是特別清楚,雖然很明顯得到了大鼠在攝入榴槤或包菜提取液後酒精染毒對酒精的厭惡感增強(給它們戒酒了……),也說明了確實乙醛代謝速度變低了,但是老問題依然存在,即人乙醛脫氫酶對這個東西的反應和大鼠的有什麼差異沒有?以及不同人的乙醛脫氫酶往往是不同的,對於這個東西的反應如何?個人對食品安全這個領域不是特別有發言權,對於這兩個實驗採取的實驗方法,劑量選擇,以及結果的提示作用到底有多少,並不能妄加下定論,歡迎相關人員大家過來討論~~
最後附兩篇引用文獻
The influence of durian (Durio zibethinus Murray cv. Monthong) on conditioned taste aversion to ethanol
Inhibition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 enzyme by Durian (Durio zibethinus Murray) fruit extract


我隨便搜了下榴槤+八小時之內:
【旅遊警示:榴槤+酒=砒霜!!】泰國有明確規定,吃了大量榴槤後,8小時之內是不能飲酒的!!! 喜歡吃榴槤的吃貨一定要記住!!!新聞曾報道一位外國遊客在泰國旅遊的時候,吃了很多榴槤之後又喝了酒,致酒精中毒血壓飆升,結果猝死,年僅28歲!!請一定轉給你身邊的童鞋。
【吃榴槤後,喝可口可樂,毒過眼鏡蛇!】 又一遊客,客死泰國異鄉! 一位中國遊客在泰國旅遊的時候,吃了很多榴槤之後又喝了可樂,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結果引發心臟病猝死,年僅28歲,泰國有明確規定,食用大量榴槤後,8小時之內不能喝可口可樂! 圈裡愛榴槤的朋友很多,轉發提醒一下! 讓所有人都知道!
【旅遊警示:榴槤+牛奶毒過眼鏡蛇!】泰國有明確規定,吃了大量榴槤後,8小時之內是不能喝牛奶的! 喜歡吃榴槤的吃貨一定要記住!新聞曾報道一位中國遊客在泰國旅遊的時候,吃了很多榴槤之後又喝牛奶,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結果猝死,年僅28歲!請一定轉給你身邊的童鞋。

…………………………
我覺得完全就是胡扯的,題主你覺得呢?

—————————對不起還是想吐槽的分割線————————————————
(喝牛奶的那個,喝酒是酒精中毒,可樂是咖啡因中毒還算符合邏輯,你個牛奶哪裡來的咖啡因中毒啊啊啊啊!蠢哭了!)
(再吐槽一下咖啡因中毒:咖啡因會讓血壓升高,但是咖啡因中毒的後期癥狀是血壓降低啊!百度告訴我的歡迎醫學生指正!)
(28歲的吃貨遊客你到底吃了什麼!)


謝邀。
我沒有查資料,僅僅依照基本的邏輯及常識作答。

如果榴槤中的某個成分能與牛奶中的某個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有毒物質並且這個劑量足以致人死亡,應該各國衛生部門都會有相關警示,特別是歐美日韓這類國家。

對於牛奶、榴槤中含量較高的成分,人類應該是已經研究比較透徹了,即使這兩樣東西一起吃能產生有毒物質,這劑量也不足以致命啊。

酒精那邊的話,難道飲酒後,酒精能阻礙榴槤中某種物質的代謝,進而引起人中毒,這得吃多少榴槤才能使有毒物質積累到中毒的劑量啊。


突然發現知乎里有榴槤後喝可樂的討論「吃榴槤後喝可樂毒過眼鏡蛇」有科學依據嗎?


榴槤和屎同飲會出現噁心嘔吐的不良反應。請摺疊


泰國有明確規定

哪兒的規定?

,吃了大量榴槤後,8小時之內是不能飲酒的。新聞曾報道

新聞出處?

一位外國遊客

誰?

在泰國旅遊的時候,吃了很多榴槤之後又喝了酒,致酒精中毒血壓飆升,結果猝死。

確定是吃榴槤死的?不是被榴槤打死的?

還有一個就是吃了榴槤後喝牛奶也是引起中毒猝死,

中國為什麼沒規定?也沒有相關報道。

覺得是謠言,但是卻沒有科學的證據來解釋。請有這方面的知識的知友來普及下知識,讓我等愛吃榴槤的朋友放下心頭大石,謝謝

這點P事兒還科學證據,最多是消化不良和口臭,放心吃吧,榴槤死了你也死不了。


嘛,加牛奶肯定不會死,因為我每次都那麼吃,榴槤干泡牛奶,鮮榴槤切碎合著牛奶吃,一直活到現在,除非我變異了,不然榴槤牛奶組合肯定沒事。

還有榴槤牛奶真心絕配,還可以榴槤加椰汁西米露,好吧,榴槤加牛奶不好,因為吃了就好像上癮一樣,一旦看到外面小攤賣榴槤就根本把持不住的要衝上去買啊,然後 回家發現牛奶沒有了就要捉狂,因為就沒法吃榴槤牛奶了。

所以一定不要把榴槤和牛奶放在一起吃,到時候你會愛上這種吃法的。至於加啤酒,呵呵噠,這樣吃簡直是對榴槤的浪費啊,榴槤的絕配是牛奶!!!啤酒什麼就應該和燒烤在一起才是正道。


我剛剛吃了一個榴槤餅,然後開了個rio的雞尾酒,喝了半瓶。後果有待觀察

我回來了。暫時只是長了兩個痘痘


4月29補充,這麼久過去了,還正常~


這讓榴槤芝士情何以堪…


題主,如果你少看些朋友圈和空間你就會很安心了。


食物相剋從營養學角度上來說是不存在的。

「早在1935年,南京有民間傳說香蕉和芋頭混吃導致食物相剋而中毒。當時,營養界泰斗、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決定通過試驗來驗證食物相剋導致疾病的說法。他搜集了民間傳說中的184對『相剋』食物,從中選擇人們日常生活中同食機會較多的香蕉與芋頭,花生與黃瓜,蔥與蜜,鱉與馬齒莧,蟹與杮等14組食物,讓動物和人試吃,結果在食後的24小時內,所有被試動物及人的表情、行為、體溫、糞便顏色與次數等都正常,『食物相剋』致中毒的論調被推翻。

沒有食物食物之間的不合適,只有食物與疾病間的衝突

ref:吃榴槤喝牛奶致死?專家:純屬謠傳,不可信!


親身經歷,吃榴槤後喝了一瓶黃酒,整晚面紅耳赤,臉發熱,一晚上沒睡著 不知道為啥。


我也愛吃榴槤,覺得吃它有飽腹感,可以減肥。任何水果與牛奶搭配都不太好,但也不至於出人命,前提條件,自身因素都有可能是誘因。


牛奶奶請劉奶奶喝牛奶,劉奶奶請牛奶奶吃榴槤。


喝酒不知道,但是要真是喝牛奶也會出事的話你讓人家賣榴槤牛奶的怎麼破


傻逼們天天互相嚇唬。


剛剛吃了榴槤喝了酒,行不行明天告訴你

=========過了一天==========

嗯,沒事


我剛吃了榴槤,而且喝了牛奶,沒死,證明完畢


本人不是科學家,做不了科學分析,只提供一個案例的樣本數據:


樣本A:本人
案例描述:食用6塊新鮮榴槤後一小時左右攝入500毫升某國產啤酒3瓶,觀察48小時未發現身體異常情況

樣本B:本人的好基友
案例描述:食用3塊新鮮榴槤後一小時左右攝入500毫升某國產啤酒6瓶,觀察48小時未發現身體異常情況

千萬不要覺得我有什麼科學精神,真實情況是:
榴槤的美味誘惑,我是無法拒絕的!
和好基友喝酒吹牛的誘惑,我也是無法拒絕的!
兩個事情恰好在一小時內一前一後發生了,我也是無法拒絕的!


親測,榴槤和啤酒不能同吃。
昨晚邊喝啤酒,約700ml,邊吃了榴槤,一小塊。
早上被胃疼折磨醒來,腹瀉嘔吐,腹部絞痛,和我一起這麼吃的小夥伴,也有同樣的癥狀。


我們的泰國榴槤專家傘黎先生說,酒精和榴槤吃了會中毒的說法是假的,泰國也沒有這種說法。


會關節疼痛,我試過


推薦閱讀:

國內的螺旋藻能長期食用么,據說含有微囊毒素?
如何評價崔永元下海經商開食品公司?
外面賣的臘腸都是病死豬做的么?
奶牛產出的鮮奶是否可以直接供人飲用,是否需要消毒?
為什麼水產商販要做注膠蝦?不是很容易查出來嗎?被查出來會怎麼樣?

TAG:食物 | 食品安全 | 化學 | 醫學 | 榴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