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中文學名是根據怎樣的規則命名的?

今天去海洋館,發現很多魚類的名字都特別的……特別,比如神仙、飄飄、豆娘、黑白關刀、青魔等等。
那麼,一種魚類的中文學名是如何確定的?命名時會有一定的規則么?


因為才剛來知乎,所以錯過了大家的激烈討論。但發現大家其實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回答,有幸在一位已逝世大師弟子手下干過一段時間,僅來淺談一下自己的拙見,歡迎指正。

誠如 @梁海 先生所說,「嚴格來說,不存在「中文學名」這種概念。所謂「學名」只有一種,即國際通用的基於拉丁語的 scientific name。」但一般來說,為了便於和俗名分開以及便於統一同一魚種的名稱,我們一般也會將種志或者其他一些圖鑑等專業書上的魚類名稱稱為中文學名,而這個名稱也基本是統一的(這裡需要指出,大陸和台灣其實差別挺大,參見臺灣魚類資料庫)

之前流行過這麼一個段子:授人以魚,考人以魛魢魨?魴鮋鮊魺鮃鮁鯰鮍鮓鮒鮐鱸鮑鱟鮺鮜鱠鰂鮳鮦鯗鮫鮚鱭鮮鱘鮪鮞鮭鯀鯒鮶鯽鯇鰹鯊鱺鰱鯉鯁鰣鰷鯴鯕鰺鯝鯰鯧鯪鯖鯢鯤鯫鯡鯔鯛鯨鰠鯿鰮鯷鰏鱝鰁鱂鰓鱷鱨鰉鰃鰒鰍鰈鰲鰜鰨鰥鰟鰩鰭鰵鰼鱈鰳鱅鰻?鰾鱉鱖鱒鱗鱔鱤鱯鱧鱣鳤。用來吐槽某些老師教學水平之差勁。

不過足見漢字博大精深,以及——魚類種類繁多。所以魚類命名從古至今這麼久的歷史,其實是一個大課題(沒經費估計很少人研究)。
魚類中文學名命名原則是基於分類的

中國古代分類主要是依靠外部形態,同種異名或者同名異種的現象在古代名物中非常普遍,如鯽和鮒均指同一種魚類,這裡打住不提。

來說說現代,郭郛、成慶泰和李約瑟等老先生充分肯定了中國漢字本身在動物分類學中佔據的特殊地位,指出生物的分門別類能夠在相似的動物漢語命名上體現。如「魚」旁的鯉、魴等表示魚類的單音節漢字能夠清楚地向讀者展示它們與魚相關李海霞從語言學的角度,結合魚類的生物學性狀、生物習性等方面,為我國古代漢語動物命名做了大量的詮釋工作,認為魚類命名能夠體現魚類的主要特徵
她指出鰻源於蔓,顯示鰻魚具有身體曼長的主要特徵;

鮁源於撥,表示鮁魚(即藍點馬鮫)撥尾健游的樣子。

這些研究也表明漢字名物具有以下特徵:首先,漢字具有表音表意的特徵,偏旁部首能夠清楚地表示從屬關係,如字中含有「魚」部首,這個漢字所表達的意思就基本和魚相關。其次,如果展開豐富的聯想力,還能根據魚類漢語名稱想像出魚的體形是長形還是扁形,想像出魚的遊行能力是否強健。

由於漢字具有表音和表意兩大特徵,所以,方言對於魚類的命名也具有較大的影響,打住不提。

來說說中文學名命名規則,這裡又要吐槽一下大陸了,連臺灣魚類資料庫這樣做的比較好的基礎大型網站都沒有,只能上台灣或者 fish base 上查(別問我為什麼,問經費)。

首先得指出,提問者所說的神仙、飄飄、豆娘、黑白關刀、青魔這些都是俗名,而絕不是學名。為什麼?
這裡又得提到林奈老先生了,生物學領域裡通用的命名方法和分類系統來自西方科學體系,這個體系與 18 世紀分類研究者林奈(linnaeus,1707-1778)密切聯繫,因為他對植物命名的雙名制的堅持和宣傳,確定了雙命名法(屬名+種名)的公認地位,隨後被運用到所有生物領域。

中文學名大部分其實也是按其一定規律而來,一般是XXXX+其屬名或者直接屬名或者XXXX+魛魢魨?魴鮋鮊魺鮃鮁鯰鮍鮓鮒鮐鱸鮑鱟鮺鮜鱠鰂鮳鮦鯗鮫鮚鱭鮮鱘鮪鮞鮭鯀鯒鮶鯽鯇鰹鯊鱺鰱鯉鯁鰣鰷鯴鯕鰺鯝鯰鯧鯪鯖鯢鯤鯫鯡鯔鯛鯨鰠鯿鰮鯷鰏鱝鰁鱂鰓鱷鱨鰉鰃鰒鰍鰈鰲鰜鰨鰥鰟鰩鰭鰵鰼鱈鰳鱅鰻?鰾鱉鱖鱒鱗鱔鱤鱯鱧鱣鳤
1、以身體的突出特徵命名,如鋸鯊、三刺魨、長須真巨口魚等。

上圖為三刺魨(有三個棘刺)

上圖馬面魨(臉像馬)

2、採用顏色特徵命名,如銀色新銀魚,金色小沙丁魚等。

上圖紅斑須唇飛魚。

3、採用產地或最早發現地進行命名,如中國粘盲鰻、日本海馬、非洲長吻銀鮫等等。

上圖為日本鬚鯊。

4、從生態習性上命名,如噬人鯊、海鰻、寄生鰻等。

上圖為噬人鯊。

5、採用命名人或者發現人名字或姓氏命名,如蒲氏粘盲鰻、喬氏銀鮫等。

上圖為喬氏銀鮫。

6、還有一些無實際意義的命名,如美鰩、花鰶、真鯛等

上圖為真鯛。
7、當然有些是混合來的(其實我覺得大部分都是混合來的),如

上圖日本鋸鯊。

圖片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

參考文獻:
洪緯 .明清以來傳統魚類分類方法研究(1491-1947) [D].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 2013-4-11.

歡迎指正:) 順便又上日報好開心


雖然我是學水產專業的,但是關於魚類學命名很複雜,很多都是當地人給的稱呼,再就是根據魚類的親緣關係分類,然後再歸類,魚類命名沒有專業的標準,食用魚基本上是按照林奈命名法則命名的,這裡面還有很多外國學者不同命名分類,國內不同學者分類命名方法也不一樣,我不是研究命名的所以只是把我知道的告訴大家,有什麼不對的請見諒


魚類的中文名稱來自歷史上的約定俗成。雖然專業學者們希望能有統一和一致的命名規則,但此目標仍難以完全達到。我父親(李思忠)曾與張春霖、朱元鼎教授參與1949年後魚類分類學中文名詞的審定;他們審定推薦的名詞發表於科學出版社1955年出的《脊椎動物名稱》(魚類部分)。1980年代,他曾與50多位國內魚類學者們一起編寫由成慶泰、鄭葆珊主編的《中國魚類系統檢索》。但他對這一部專業巨著里魚類中文名稱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混亂仍感到遺憾。他在此書的書評(刊載於《黃河魚類志》,467 - 470頁)中提出:
「魚類的中文名稱應力求準確、系統、穩定和通俗。準確指應避免同物異名及異物同名;系統指應能盡量令人顧名思義,知其特徵及分類上的大致位置;穩定指應盡量避免名字經常變動,和照顧歷史傳統;通俗是指魚名應盡量採用或擬定盡量多的人能夠熟悉的。... 要照顧名稱穩定和歷史傳統等;如鯉科有許多種,如鯽、鱒、鱤等已很悠久、穩定、通俗,就沒必要再予更改;但許多?亞科魚類的中文新名××魚就不如××?好。同樣在鮭科的哲羅魚就不如寫為哲羅鮭,細鱗魚也不如寫為細鱗鮭,況且這些名多人已用過卅年,並不生疏;因為細鱗魚是鱗小的魚,早在1936 年方炳文先生記載貴州畢節縣產的一種裂腹魚當地也稱為細鱗魚。到今天細鱗魚的名稱易於混淆,且系統性亦較差。」


「神仙魚」、「豆娘魚」、「白吻立旗鯛」這些中文名,和學名有較為明確的對應關係。這些中文名有時稱作「中文通用名」、「中文正名」什麼的,因為較為正式,沒什麼歧義,中文的動物志中就會列舉這些名字以及學名以及各種別名。其中「神仙魚」和「豆娘魚」常常不是具體到物種的稱呼,常常用於統稱一類相近的魚。
對於這類中文名,如果漢語沒有對此類物種的慣用稱呼(比如鯉、鯽、鯛……),則根據物種外觀、屬名、種加詞含義等信息創造譯名。「神仙魚」是根據外觀造的名字,「白吻立旗鯛」是根據與其相近的這一類魚的統稱「鯛」以及該種的外觀來創造的名字。

「飄飄」、「黑白關刀」和「青魔」這些商品名、俗名是商家和愛好者約定俗成的,日常用於稱呼這些觀賞種,和具體的生物分類無關。這都還是野生種的俗名,比較規矩,如果是人工培育的品種,俗名、商品名更加五花八門。

但以上這些都不是學名。

袁夢源的答案中唯一可取的就是提供了兩部和魚類中文命名相關的國家標準。不過那兩部都是水產養殖業的,不知是否會影響學術界對一些非商業養殖、非觀賞魚類中文名的確定。不過那裡面的規則也大多是共識。

- - -

@袁夢源 的答案缺乏基礎的生物分類常識,自相矛盾,卻還受到自然科學素養較好的好幾位用戶贊同。令人毛骨悚然。
我的重點不在於她沒有搞清楚「學名」(我當然明白這種術語概念過於苛刻沒有什麼意義),我的重點在於她「自相矛盾」,在於從答案第一句話到評論區里對張宇辰的回應 [1],每一段都和前面矛盾,不斷臆造新概念,根本無法自圓其說。這是及格的科普嗎?

  • 首先,嚴格來說,不存在「中文學名」這種概念。所謂「學名」只有一種,即國際通用的基於拉丁語的 scientific name。你可以說我玩弄概念、咬文嚼字,但真正了解生物分類的人不會把與拉丁學名對應的中文名稱作「中文學名」,而且這些中文名在不同種志中常常都有分歧。所以,提問者在問題說明中提到的那些僅僅是海洋館給出的地位各異的中文名而已。
  • 然後袁夢源說「題主沒有錯,這些都是魚類的中文學名」。不好意思,「神仙、飄飄、豆娘、黑白關刀、青魔」這幾個名字中:
    「神仙魚」和「豆娘魚」的確是常用的中文名,但通常用於統稱一個屬,分別是 PterophyllumAbudefduf,既然都不一定是明確的種名,何談「學名」?
    「飄飄」、「黑白關刀」和「青魔」用腳趾頭都能看出是作為觀賞品種的商品名、俗名,對應 Labroides dimidiatusHeniochus acuminatusChromis viridis,它們各自都有更正式的中文名。
  • 「作為一群以觀賞為主要目的和功能的魚類,自然無法以常用中文命名方式」——不是剛剛還說都是學名嗎?怎麼又「無法以常用中文命名方式」了?
  • 「當然,以上這些魚類其實是有專業內學名的」——不是說都是中文學名嗎?怎麼又有「專業內學名」了?搞清楚拉丁學名、中文名(中文通用名)、中文俗名、中文商品名之類概念的關係再來扯這些。
  • 當然,最後袁夢源又以她最擅長的賣萌攪渾水方式結束了那篇答案。

在自己不了解的領域,不要信口開河。
噢,可能你是觀賞魚愛好者?那麼,補習一些專業的生物分類知識再來試圖攪和「學名」這種事情。

- - -

[1]「其實學名(scientific name)只有一個,即『拉丁名』,之下是『物種名(classification)』」——對於這種莫名其妙的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的解釋,我已經無語了。


謝邀。
雖然魚類學分數比較高,但是說起條條框框還真沒多少貨。你說的這些都是觀賞魚的名吧,學名?我一直以為是俗名……因為在觀賞魚協會的時候學長叫啥我們就叫啥,什麼紅魔鬼啊,紅綠燈啊,虎皮,小丑,一眉道人啊觀賞魚里名字有講究就是錦鯉吧,根據魚體色塊分布情況分好多名,什麼大正三色,德國三色,丹頂三色啊。
你說的命名應該跟魚類學分類有關吧,界門綱目科屬種,屬名加種名?好吧,天雷滾滾啊,想起來當初為了考試在充滿福爾馬林氣味的實驗室里擺弄死魚的日子還真叫人懷念啊當初大黃魚和小黃魚的辨別貌似最容易啊,誰知道老師搞了一條大的小黃魚和一條小的大黃魚……
估計你要是這個專業的現在也應該學了這個了吧,看到眾學長的回答有沒有想砍人的衝動呢好好學吧,祖國的大好河川需要你,趕緊匿了,不能誤導你哈


首先中文沒有學名,只有正式名,其次飄飄、黑白關刀、青魔都不是正式名,這三個商品名分別對應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普通馬夫魚(Heniochus acuminatus)和藍綠光鰓魚(Chromis viridis),神仙在很多時候也並不是指正式名中的神仙魚(Pterophyllum)而是蓋刺魚科(Pomacanthidae)的物種(商品名為神仙),豆娘魚則確實是一個屬(豆娘魚屬Abudefduf)和一個種(Abudefduf sordidus,也叫梭地豆娘魚)的正式名。一般而言大部分中文正式名是從拉丁文/英文翻譯而來,比如安妮枝牙蝦虎魚(Stiphodon annieae):Stipho-亂的 odon-牙 annieae-定種論文第一作者的妻子安妮,又或者歐洲魣(Sphyraena sphyraena),學名只是「魣」的意思,但英文為European barracuda,於是就歐洲魣了。還有的不按照學名和外文正名一個個翻譯,但基本都按照物種的特徵,比如斑點長翻車魚(Ranzania levis),但至於一些常作為詞根的名字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比如豆娘魚為什麼是豆娘魚而不是什麼蜻蜓魚螻蛄魚,鬼知道。


有人知道魚什麼造字的嗎?是魚字旁加上拉丁語音譯的半邊嗎?


就我個人所知的刊載於各種學術論文或專業書籍的「中文正名」來總結。
1.幾乎所有魚類的中文正名結尾都是「魚」或者以「魚」為偏旁部首的字。例如寡鱗飄魚,寬額鱧。
2.很多符合形容詞+屬名格式,但形容詞不一定與拉丁學名中的形容詞意義相同。此「屬名」在分類上也不一定是屬的等級。例如約定俗成的叉尾鬥魚,其拉丁名翻譯過來是蓋斑鬥魚。至於圓尾鬥魚,拉丁名意義為中華鬥魚。
3.接上一條,許多新種的中文正名與拉丁名對應的很好。例如烏岩嶺吻蝦虎魚。(R.wuyanlingensis)
4.2中所述屬名往往來自於約定俗成,為魚字旁的漢字。如鱖屬,也可能是修飾語+約定俗成的漢字,如少鱗鱖,細鱗鮭。也可能是修飾語+魚字構成,如雙孔魚。
5.約定俗成的典型種往往直接使用「屬名」,不加以修飾語。如鯉,鱖,鯰,光唇魚。
6.約定俗成的典型種的種名可以與該種所在的類群的中文名稱不相干,如胭脂魚,湟魚。
7.對於大多數非本土魚類,其名稱往往是形容詞+XX魚,例如齊氏羅非魚。
8.很多大陸沒有中文名的非本土魚類,可參考台灣魚類資料庫得到中文正名。但是對於一些兩岸叫法的習慣性差異,個人認為應予以糾正,如將「非鯽」改為「羅非魚」,將「馬加鰆」改為「馬鮫」。
————————扯點題外話——————
百度魚吧的吧友和吧務團隊可以給出不少市面上觀賞魚和食用魚的中文正名,但是對於不常見的魚類,請提供高質量的圖片,否則很難確認到種。
本人對於國內常見本土淡水魚有一定辨識能力,力所能及有問必答。但是對於觀賞魚市場的魚,海魚的辨識能力甚至低於一般愛好者。
——————厚顏無恥一下——————
微博:尺素稀稀
貼吧:天下無敵hhc
PS:高三黨一枚,今年考完估計會活躍點,希望與大家交流各種各樣的魚類知識!


首先,你看到的這些名字都不是所謂的中文學名,而事實上,也沒有中文學名這個說法。
題主想表達的,應該是中文正式名。
而你所看到的這幾個魚類名字,應該說是商品名更貼切,學名都是拉丁文名。
商品名是什麼能,絕大多數魚類被引進的時候是作為觀賞魚引進的,進口這些魚的商人為了賣一個好價格,就會給魚取一個比較好記而且好聽的名字。
舉幾個梨子

黃尾藍魔,名字有沒有很酷炫的感覺,有沒有很刺激,有木有!有木有!
當然魚也很好看。

七星刀

這貨和長江里那刀魚關係不大。但是一看這名字有木有很霸氣,七星寶刀,一統天下!QAQ
關於為什麼叫七星刀,估計長的像刀吧。我見過的好多七星刀身上不是七星啊喂,不走心。

魔鬼刀

黑黢黢的真的有點恐怖d(?д??)。好吧,其實很萌。

中文正式名的命名有的題主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大部分魚類命名的關鍵部分就是屬名,也就是其分類地位。其屬名放在中文正式名末尾。比如切尾擬鱨,峨眉鱊,華鰁,白斑狗魚,大西洋鮭,居氏鼬鯊。
舉個栗子
白緣(魚央)
鯰形目 鈍頭鮠科 (魚央)屬

可以看到尾鰭和臀鰭背鰭邊緣很明顯的白色部分。根據形狀命名「白緣」,再根據屬名「(魚央)」故其中文正式名為白緣(魚央)。
本來以為這個問題很簡單,看了各位的回答,仔細查了查資料發現這問題很大啊。留坑待填順便說下,命名還有很多特別的,比如麥穗魚,食蚊魚,命名並沒有根據其屬名。


這涉及到命名學這一科學學術領域。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武警工程大學對此有專門研究。
馬鳴春(Ma Ming –chun),武警工程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軍事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國際命名學研究中心主任。


作為海邊的奴仔,小時候阿公喜歡教我一首歌謠,海裡面最危險的前10大生物,一憨二虎三沙毛四金鼓五淡甲六水蟹古(公)七戚八蝦姑,只會背到第8個,都是潮汕話,不過可能要老潮汕人才知道吧,好多魚類的潮汕名,(憨是指一種有毒針的魚類?殼類,虎是虎鯨)


推薦閱讀:

海綿寶寶裡面的人物都是哪些魚類?
為什麼市售的鱈魚沒有魚頭?
我國有哪些常見的淡水魚?
搖晃魚,它會頭暈嗎?
「腥」是什麼東西?

TAG:命名 | 學名 | 魚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