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是什麼?

很多剛入大學的人是很清楚什麼是邏輯,你能選一個辯論題目或一個話題,進行詳細闡述,展示你的邏輯思維過程嗎?即用實例說明。


我想這裡的邏輯必定是指語言方面的,而不是指數理方面的。所以,邏輯學是一門學科,研究邏輯的學科。這是廢話,但是,邏輯學同時是研究論證(包括有效論證和謬誤)的學科。這樣就稍微有一點實質性內容了吧?注意,邏輯是研究既有論證的學科,至於產生論證,這對於人來說是毫無困難的事情,又或者,本身和邏輯的關係不大。比如說數學,你要論證帕斯卡定理是正確的,其困難之處不在於邏輯學上,而在於幾何學上。當然,了解足夠多的論證模式本身對產生論證還是大有裨益。

本來想自己編一個例子的,但是既然有人回答了,我就來稍微開刀一下吧……=w=
吐槽:

人要睡覺, 男人是人, 所以男人要睡覺. 【這不是邏輯.
韓寒喜歡穿靴子, 所以韓寒身高造假, 所以韓寒寫作造假. 【這也不是邏輯.

這兩句話都是邏輯研究的對象。我主要分析後一句話:

韓寒喜歡穿靴子, 所以韓寒身高造假, 所以韓寒寫作造假.

(1) 這是論證,因為該論證的生產者試圖論證韓寒造假了,而韓寒造假是一個懸而未決的事實(準確來說應該是一個事態或者是事件)。【我這句話是一個解釋,解釋的是最前面的「這是論證」,當然你可以視我這句話為一個論證,但是我還是傾向於我這句話是一個解釋 [1]】
(2) 這個論證的可靠性不太好。在分析之前我們就能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邏輯一般都是直覺的,如果出現了反直覺的論證,那麼很有可能這個論證有形式謬誤。但是,並不是所有反直覺的東西都是有形式謬誤的。比如:「總統是狗,狗有四條腿,所以總統有四條腿」。結論是顯然錯誤的,但是這個論證沒有形式謬誤,但是它還是不可靠的,因為它至少有一個前提不可接受。也並不是所有結論沒有問題的論證都是可靠的,比如:「總統是狗,狗有兩條腿,所以總統有兩條腿」。
一般認為一個好的演繹論證是一個可靠的論證,所謂可靠,是指它同時具有:

  • 有效的形式,和
  • 真的前提

(3) 大部分論證是不完全可靠的 [2],即便它的說服力很強。因為說服力本身和人類認知心理有關係,所以不是一個合適的標準。而且事實上很多問題也和我們亂套論證模式有關係。因為在日常語言中,論證一般都是以省略的形式出現的。所以我們為了還原論證,必須給它套上一個模式,同時補全隱藏前提,使它顯得完整。比如說:地是濕的,看來剛才下雨了。這是一個論證,論證的結論(claim)是剛才下雨了,前提只有一個。但是,我們還有隱藏的大前提[3]:「如果天下雨了,那麼地是濕的」。問題是,如果你認為省略的前提是這個,那麼這個論證就是一個謬誤了,因為它用了如下的形式:因為,p推出q,q;所以,p。這個論證形式是顯然錯誤的,例子我不舉了。所以,難道「地是濕的,看來天下雨了」就是一個有著形式謬誤從而一無是處的論證么?不是,根據寬容原則(厚道原則)我們應該換一個補充前提:「一般來說天下雨了之後地才會濕成這樣」。雖然這個結論依然不是完全可靠的。但是比起前一種情況,結論的可接受性大了很多。整個推理鏈是這樣的:p,p推出可能q;可能q;q。從可能q 到 q這一步是不完全可靠的。但是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的可接受性要比直接理解為演繹謬誤高很多。
(4)「 韓寒喜歡穿靴子,穿靴子的人可能是為了身高造假,韓寒穿靴子,所以韓寒身高可能造假;造假的人往往是不誠信的,韓寒可能不誠信;不誠信的人如果寫作,也很有可能是造假造出來的;所以韓寒可能寫作造假;所以韓寒寫作造假。」這是這個推理鏈的完整模式。結論直到 「韓寒可能寫作造假」 為止都是沒問題的。(但是其實如果在「韓寒可能不誠信」後面補上「韓寒不誠信」的話,那「韓寒不誠信」這個結論的可靠性已經很弱了,但是「韓寒可能不誠信」卻是必然為真的)「可能」是什麼呢?在這裡是:存在一個邏輯可能的世界(即這個世界是不違背邏輯的),這個世界中韓寒寫作造假。這個結論是不違反直覺的,因為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可能世界,這個可能世界中韓寒寫作造假了。但是問題在於,可能性不等同於實然性。所有邏輯障礙加上可能二字都能逾越,除了從可能性推出實然性這一步。
(5) 當然,具體評定可能性的大小有一套系統的手段,比如說在判案的過程中我們要評價可能性,但是無論我們搜集了多少證據,都是可能而已,達不到邏輯必然。但是出於實踐需要,我們會認為當可能性超過某一個閾值之後(當然這個閾值並不真的就是一個值),我們可以認為這個事件是必然的,然後完成可能性到必然的過渡,雖然從邏輯上來說這是不允許的。當然,具體如何看某個證據會對可能性造成多大的影響,以及可能性到了多大我們才認為是必然,這些都不全是邏輯的問題了。[4]

講完了。邏輯就是這樣的東西,它研究的是論證以及謬誤。學邏輯不能讓人更冷靜,也未必能讓人變得更嚴謹,但是它可以讓你說出更多的廢話來。你不覺得,其實這些都是直覺就能解決的問題么?

[1] 解釋論證。 在我們使用「因為……所以……」或者有著類似結構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可能是在做解釋,也有可能是在做論證,邏輯大部分情況下研究的是論證而不是解釋。要區分解釋和論證,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結論部分是不是有爭議的。比如說「今天下雨了,所以地是濕的」。這不是一個論證,而是一個解釋。而 「地是濕的,一般來說天下雨了之後才會濕成這樣,所以今天可能下雨了」。這是一個論證,因為它試圖論證今天下過雨了(現在我們還不清楚今天有沒有下過雨)。當然,在不同的場合下,同樣的描述性的語句(鏈)由於語境的不同,會充當解釋或者論證,但如果是規範性的語句(鏈),那麼只可能是論證而不可能是解釋了。在比較複雜的場合中,解釋中可能嵌套著論證,論證中也有可能嵌套著解釋,更不用說解釋中可以嵌套著解釋,而論證中也可以嵌套著論證了。

[2] 可靠性和形式不同,可靠性本身不具有一個絕對二分的標準。可靠性是可以疊加的,比如說有證據表明,受害人指甲縫中殘留的組織細胞的特性序列有10%, 20% 30%, 40%, 50% 是完全相同的。當你代入不同的數值的時候,你是犯人這個結論的可靠性不同,準確來說是和這個數值正相關。用 RSA [4] 的標準來看,可以認為前提的充分性在增加,或者是前提的可接受性在增加。這兩者的增加都會提高可靠性。

[3] 大前提其實是一個不好的說法,為了明白為什麼這個說法不好,我要介紹一下圖爾敏模型。【我果然很蛋疼】
所謂圖爾敏模型,顛覆了以前標準的前提/結論的論證二分法。而從一個更為全面的角度去考察一個論證。讓我們考察一下這個例子【例子內容是胡扯的,看形式就好了】:

A:XXX是英國人。(claim)
B:為什麼?
A:因為XXX在百慕大出生。(data)
B:為什麼?
A:因為在百慕大出生的往往都是英國人。(warrant)
B:為什麼?
A:因為有法律這樣規定:凡是在英國的海外領地出生的人都是英國人(backing)
B:沒有反例么?
A:有,如果他雙親都是中國人的話,那麼他可能不算英國人(rebuttal)

claim 是指一個論證中你要論證或者說你要為之辯護的那個結論。data是直接論據,一般和結論有著相同的主詞,如果結論是一個針對個體的陳述,那麼 data 一般也是一個針對相同個體的陳述。warrant 用於支持從論據到結論的跳躍。backing 用於解釋 warrant。rebuttal 是反例。還有一個沒有列出來的,是和 rebuttal 相關的,quantifier,用於限定 claim 在何種程度(可能性)上為真,是必然還是可能,如果只是可能的話,就會有 rebuttal ,如果是必然的,那麼就不用考慮 rebuttal 。其中,D、W、B 三者都是所謂的前提,並且 backing 和 warrant 都可用作大前提,但在它們在論證中有著不同的功效。所以單純的前提結論二分會導致很多困境,三段論的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的三分也不夠好。而如果把每個論證都用這種形式展開的話,那麼問題會少很多。用圖爾敏模型來分析「人要睡覺, 男人是人, 所以男人要睡覺.」大概會是這樣:

  • claim:男人要睡覺;
  • data:男人是人;
  • warrant:人要睡覺。
  • backing:背後一堆解釋為什麼人要睡覺的生物學原理。
  • quantifier:全部(男人都要睡覺);
  • rebuttal:無。

[4] 評價論證的標準 評價一個論證有三個標準,一個是相關性,一個是可接受性,一個是充分性。到這一句話為止,對於論證的評價標準在學界中是沒有爭議的。爭議從這三個詞的定義開始。具體內容我就不講了,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RSA三角形(relevance, sufficiency, acceptability)。不求嚴謹的話,從字面上去理解就好了。有些情況下為了避免前面可能和實然之間推不出的關係,我們會將這種關係轉化為充分性,即何種情況下視作足夠充分。當然,在實踐中,是否充分往往會根據你的目的而變動,而不具有一個完全同意的標準。可接受性和相干性就不用說了。違反三者之一的都被視作謬誤。


「邏輯」這個詞是個舶來品,是logic的音譯。而logic這個詞就很含混了,我們甚至連它的詞性都不知道。logic可以是形容詞,也可以是名詞。當它作名詞時,有時是可數名詞,有時又是不可數名詞。因此,對「what is "logic" 」的回答就要分三部分:形容詞logic(也可以說logical),不可數名詞logic,可數名詞logic。這三部分彼此間有很大關聯,但又不完全一樣。本回答並沒有什麼具體的邏輯學知識,只是想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從logic的幾種不同用法之間的聯繫來回答「邏輯是什麼」這個問題。


========================


首先看作為形容詞的logic(中文翻譯為「邏輯的」)。形容詞是用來修飾別的東西,說明某個東西具有怎樣的性質。那logic這個形容詞究竟用來修飾什麼東西呢?它是用來修飾一個論證或一個推理的


所謂論證/推理又可以分為三種,演繹推理(deduction),歸納推理(induction),溯因推理(abduction)。這三種推理的區分在 @李繼剛 的回答中的圖裡說明的很清楚,演繹推理就是通過一些前提和推理規則得到結論;歸納推理就是通過一些前提和一些結論歸納出一個普遍的推理規則;溯因推理就是你看到了一些結果也知道一些推理規則,然後反推導致結果的原因。其中演繹推理多用於數學和邏輯學中,歸納推理和溯因推理多見於科學研究中。其實傳統上來說,只有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二分(不少邏輯學教科書也只說了這種二分),演繹/歸納/溯因的三分是從美國哲學家皮爾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開始的。


歸納推理和溯因推理是不是邏輯的尚有爭議,但演繹推理毫無疑問是邏輯的。比如這個推理:

韓寒是男人,男人都有喉結,所以韓寒有喉結。

這就是「邏輯的」。再看這個例子:

韓寒是女人,女人都沒有喉結,所以韓寒沒有喉結。

這也是「邏輯的」。這裡就要注意一點——「邏輯的」 ≠ 「正確的」。確切的說,一個(演繹)推理的邏輯性是它的正確性的必要不充分條件:上面已經說過,演繹推理就是一些前提加一些推理規則得到一些結論,一個推理的邏輯性只跟它的推理規則有關,而跟前提沒關係。這不難理解——「韓寒是女人」這個前提是錯的,跟邏輯沒關係,這是一個事實性的錯誤,不是邏輯性的錯誤。


總之,作為形容詞的logic(或logical)是用來修飾一個論證/推理的,更具體地說,是用來修飾一個論證/推理所使用的推理規則。也就是說,有些推理規則是邏輯的,有些不是。邏輯學最初就是為了研究這些推理規則,區分出哪些規則是邏輯的,哪些不是。這方面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亞里士多德對三段論的不同格式的研究,他第一次系統性地指出某些推理規則是邏輯的。


=============================


這就又引出了本回答的第二部分:作為不可數名詞的logic。這裡又可以分出三個意義:人類的思維、人類的思維規範,和邏輯學這門學科

logic翻譯為人類的思維很好理解,比如:你的邏輯真好,他這是什麼鬼邏輯,等等。這都是在用「logic」這個詞來表達某人事實上是怎樣思維的,更具體地說,「某人的logic」意為那個人在他的思維活動中實際上使用的推理規則。而上面已經說了,推理規則可分為邏輯的和非邏輯的,所謂推理規則是「邏輯的」,其實就是說你的思維應該按照這種規則來進行,你想推理出什麼東西就應該使用這種規則,這就是所謂「人類的思維規範」。這並不是說人事實上是這樣思維的,不合邏輯的思維實在太普遍了,根本不用我舉例子,這是說人應當這樣思維。這一段說的是不可數名詞logic的前兩種意義。


至於第三種意義——邏輯學這門學科最初就是想探尋人類的思維規範。為了把這一點看得更清楚,也為了更深入地說明為什麼「韓寒是女人」是事實性的錯誤而不是邏輯性錯誤,我再說清楚一點。

我們知道,現實中的論證都是與現實情境、生活經驗等等因素相關的,即使是數學證明也依賴於數學知識。我們能感覺到,不同場合的論證都有同一套方法來進行評價,也就是說,所有正確的論證都有一些內在的共通之處,邏輯學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共通之處找出來。

舉例來說,可以看看以下幾個論證:

我是男人。
如果我是男人,那麼我有喉結。
所以我有喉結。

狗是動物。
如果狗是動物,那麼狗會死。
所以狗會死。

x&>1.
如果x&>1,那麼x&>0.
所以x&>0.

這三個論證說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涉及的領域也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它們所使用的推理規則——p+如果p那麼q 推出 q。這個推理規則就完全不涉及任何事實性的東西了,即使p是假的,你也不能說這個推理規則是錯的。這就是為什麼「韓寒是女人」的那個例子是邏輯的。btw,這條推理規則的專業名稱叫modus ponens規則(MP規則),我說這條規則是人類的思維規範應該沒人反對吧,如果你的思維過程居然違反了mp規則那我有一句mmp一定要講...


邏輯學最初研究的就是這些東西。邏輯學又可以分形式邏輯(符號邏輯)和非形式邏輯,前者是邏輯學研究的主流(不過現在研究熱點似乎偏向更傾向於非形式邏輯的argumentation theory了...), 形式邏輯的任務就是把人類思維的規範、邏輯的論證的共通之處找出來,並且用與事實性因素(情境、經驗、知識背景)完全無關的形式符號將這些共通之處找出來給人看。 比如上面的mp規則,在形式命題邏輯中可以被表述為:p, p→q├ q(不想用知乎TeX),形式邏輯用「系統推導(derivation)的有效性」(validity)來刻畫論證/推理的邏輯性——一個論證是邏輯的,當且僅當它使用的論證規則都是邏輯的,當且僅當它的論證規則被形式化以後是有效的


非形式邏輯主要著眼日常生活中的推理、論證的結構,它認為有效的論證只不過是好論證的一部分,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量使用無效的論證,但依然很有用。 @羅心澄 回答中提到的「圖爾敏模型」就是非形式邏輯用來評判一個論證好壞的模型,在這裡,「好壞」才是評價論證的標準,而不是「有沒有效」「是否邏輯」等等


=========================


形式邏輯通過「邏輯系統內的推導」來刻畫現實中的推理論證,而「邏輯系統」這個概念就引出了本回答的第三部分——作為可數名詞的logic。搞邏輯的人經常會說「我最近在做一個新的邏輯」這種話,這句話里的「邏輯」跟上述所有的內容都不一樣。


「一個邏輯」包括兩方面,句法(syntax)和語義(semantic)。邏輯系統可以說就是它的句法, 每個邏輯系統都是人為定義的,其中的公式、公理、證明、推導規則等等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下面是一個經典的邏輯系統L的定義:

句法都是「形式的」「符號的」,是抽離了所有事實性因素的毫無意義的符號,因此要說明一個邏輯公式的真假、推導規則的有效性,都要給這些無意義的符號人為的賦予意義,也就是「邏輯語言的語義」。


好吧我知道即使這樣說了,沒學過邏輯的同學肯定還是不知道句法和語義究竟是什麼,不過這不重要,只有專門搞邏輯的才需要明白這些。大家只需要知道,邏輯系統內的推導被用來刻畫現實中的論證推理,但邏輯系統並不是唯一的,而是邏輯學家們人為定義的


======================


總結,按照從貼近生活到專業理論的程度進行分類的話,logic有三種用法:形容詞,不可數名詞,可數名詞。

形容詞logic用來形容日常生活中的論證,說一個論證是邏輯的,即是說它使用了正確的推理規則。(例句:這個論證是邏輯的。)

所有正確的推理規則組合起來就是不可數名詞logic中的規範性用法,即人類的思維規範。(例句:你應該按照邏輯去思考。)

當然人經常會使用不正確的推理規則,這種推理規則我們也把它叫logic,但屬於不可數名詞logic的描述性用法。(例句:你這是什麼鬼邏輯。)

區分正確推理規則與不正確規則的學科就叫做邏輯學,也就是不可數名詞logic的學科性用法。(例句:我是學邏輯的。)

邏輯學用邏輯系統內的推導來刻畫現實論證,邏輯系統是人為定義的,一個邏輯系統+它的語義=一個邏輯。(例句:我最近在做一個好玩的邏輯。)


我覺得可以說,邏輯是「研究使推理正確的原則的學問」。
但是注意,邏輯不研究人類實際的思考模式,也不研究人類的思想歷程所必須遵循的規律。 邏輯研究的是如果你想推理正確,你應該遵循的規律。
至於舉例,我覺得@羅 已經舉的夠多了。



1. {over avdash a }(	ext{hyp})

2. {Sigma, avdash b over Sigma vdash a
ightarrow b}(
ightarrow_I )

3. {Sigma vdash a
ightarrow b quad Sigmavdash aoverSigmavdash b}(
ightarrow_E)


個人印象很深的是一個自嘲的定義:
「邏輯(名詞):邏輯是一門藝術, 其中關係到思考, 辯證, 以及嚴格遵守人類思想胡攪蠻纏的極限. 邏輯的基礎為三段論, 由大前提, 小前提, 和結論組成. 例如:
大前提: 60個人的效率是1個人的60倍
小前提:1個人在地上挖個小洞需要60秒
結論:60個人在地上挖個小洞需要1秒」

譯自Ambrose Bierce, "The Devil"s Dictionary"


一句話解釋:邏輯就是事務之間的聯繫。
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會考慮總分關係、先後關係、因果關係等,這些都是邏輯。


邏輯有很多種,最早的是形式邏輯(演繹邏輯),由亞里士多德所創。到了近代,康德從形式邏輯中創造出一種涉及內容的邏輯即先驗邏輯,到這裡邏輯和認識論開始結合了。到黑格爾發展出辯證邏輯,到這裡邏輯和認識論和本體論三者開始結合了。到了現代又回歸了進化版的形式邏輯(數理邏輯),又稱符號邏輯。這是分析哲學基本的和最有力的工具。還有一些旁門左道:比如歸納邏輯,這嚴格來說稱不上是邏輯,因為邏輯本身就意味著客觀性和必然性。歸納邏輯對於科學來說是一種有力的工具,但把它冠之以邏輯的稱謂,是不合理的。

在鄙人看來,邏輯作為一種純形式,夾雜進任何實質性的東西,都是對邏輯的一種誤用。所以,只有形式邏輯和現代的符號邏輯,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邏輯。邏輯,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如何進行論證的學問(這在前面的回答已經提過),比如從給定的前提中,遵守什麼樣的規則可以推出必然性的結論。就其本身來說,這沒有什麼深奧的地方,前面許多答案講的都是關於邏輯本身的東西。但邏輯這種東西它的象徵意味是十分耐人尋味的,明白邏輯本身對人意味著什麼,才能真正理解邏輯的意義。我想說明的,正是這個東西。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邏輯並不是用來獲取知識的。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人是有死的。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是有死的。
這其實就等於是同義反覆,A=A即人是有死的所以人是有死的,大前提和結論的等價是通過小前提來連接的。它並沒有告訴我們任何新的東西。而所謂的知識,必須要把兩個不同的概念聯結起來,比如人是有死的,這就是一個知識的命題,因為把人和有死的這兩個不同的概念聯結在一起,我們獲取了某種新的東西。但形式邏輯的大前提一般來說要麼是假設,要麼是通過歸納從經驗中獲取的。所以知識只能來自於經驗的歸納或者一種假設和信念,再到經驗中去驗證,而這兩者都沒有必然性,因為經驗本身是有限的,不能用有限的經驗來證實無限的真理。

所以邏輯作為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它在知識中更多是作為知識的消極條件,即凡是知識,就必須要遵守邏輯即論證的規則,符合邏輯的不一定為真,但違反邏輯的必然為假。再用前面這個例子。
比如設人是有死的,蘇格拉底是人,蘇格拉底是不死的。蘇格拉底是不死的和人是有死的這兩個命題構成了一種矛盾關係,那麼兩者必有一個為假。

其實無論是人,還是死,又或者是蘇格拉底,首先都是一種語義上的設定,我們把一個什麼在語言上設定為什麼意義。而所謂的邏輯,就是我們所使用的語言的規則。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通過我們的語言所建構起來的,我們無法想像一種不在語言之內的東西,而邏輯作為語言使用的規則,其實也就等於我們所建構的世界的規則。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邏輯這個概念所蘊含的意味是極其深刻的。

邏輯在實踐和倫理的領域它還關涉到最根本的人格,這說來話長,這也是鄙人正在思考的問題。我在這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假使設:隨心所欲是好的,那麼他人的隨心所欲必然要阻礙到他的隨心所欲,那麼他如果要把隨心所欲是好的這樣一條原則貫徹到底的話,他必然要否定他人的隨心所欲,也就等於說隨心所欲是不好的。簡化下:隨心所欲是好的,A是隨心所欲的,所以A是不好的。這在邏輯上就構成了一種矛盾關係。

所以形式邏輯一條最根本的規則就是同一律,這個同一律就要求你所主張的某種行為原則要保證在邏輯上的一貫性,而這個一貫性本身就是人格的一貫性的體現。邏輯的一貫性在倫理和實踐領域本身就隱含著對某種普遍性的原則的要求,而這種普遍性的原則就是道德原則,我們中國人往往把道德建立在自己的情感和偏好的基礎之上,殊不知,道德和倫理問題它首先是一種邏輯上的問題。這說來話長有興趣可以看我相關的文章。

講了這麼多,我們的教育為什麼總講「辯證邏輯」而把形式邏輯斥為一種貌似「過時」的東西,大家應該有自己的答案了。

邏輯它不是什麼奇技淫巧,或者僅僅是什麼用來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或者賣弄自己的辯論能力,它是一種非常嚴肅的東西,提到的這些東西本身就和邏輯所該蘊含的更深層的意味背道而馳。邏輯和世界是同構的,它同樣也構成了人的人格模式,通過邏輯,人最應該學會的是如何嚴肅地面對世界以及自己。


根本上區分只有有兩種邏輯:建立的邏輯和破壞的邏輯

任何邏輯都是憑空建立並且根本上無法自證的
例:假設1+1=2,依次推演所有四則運演算法則,都是運用形式邏輯正向推演;使用辯證邏輯可對任何一道四則運算的所謂正確答題提出質疑,不論怎麼質疑都會歸結到質疑假設1+1=2上,於是形式邏輯等待除此之外的假設比如1+1=1之類的確立,可是辯證邏輯只管質疑不管確立假設,於是書獃子遇上耍流氓沒法玩了

對於公理設定的反駁並不需要理由,但對於公理以下的定理推論以及現象解釋的反駁需要回溯到公理基礎,因為這是同一個公理體系下的契約協議,以保持形式邏輯的一致性。這就是為啥形式邏輯鬥不過辯證邏輯,因為形式邏輯再怎麼嚴密都是建立在某套公理假設基礎上,而辯證邏輯直接穿越了形式邏輯的整體證明過程,對公理體系發起攻擊,釜底抽薪,所以辯證法無敵辯證法最大。但是辯證法在簽了契約協議之後還在公理體系內亂竄就是違法,違反形式邏輯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之辯(大小邏輯關係)


相信大家在生活里肯定會聽到很多關於 「邏輯」 的辭彙,比如說:「你的邏輯能力需要提高哦~」,再比如說,「這個是戰略發展的邏輯。」 等等。

其實,「邏輯」 這一辭彙本身就有兩層含義。在我們平時所說的「邏輯」這一辭彙,是指 「思維的嚴謹性」 這一含義。「你的邏輯能力需要提高啊!」 完全可以把這句話翻譯成 「你思維的嚴謹性需要提高。」 這裡就要說到第二層含義,「邏輯」 的第二個含義指的是 「思維規律」 的意思。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這是制定戰略的邏輯」 翻譯為 「這是制定戰略的思維規律」。

「你這想法不邏輯啊!」 「不,你只是沒有理解我的邏輯罷了。」 這個對話分別用了 「邏輯」 這一辭彙的兩個含義,不打起來才怪。確實,按照「邏輯」 的第二個含義來說,「你不符合邏輯」 這一句話是個偽命題。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思維規律在裡面,你覺得不符合,只是你還沒有理解罷了。

現在要說到 「邏輯學」 的內容了。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絕大部分講 邏輯學的書,其實只是 邏輯學裡的很小的一個分支。我們平時看到的那些所謂 邏輯學的書,具體應該翻譯為 「思考嚴謹的思維規律」。這裡就出來了很多諸如 論證有效性之類的東西了~~~但是我們還有很多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呀,比如說有,數理邏輯,哲學邏輯,情感邏輯 等等。。。

真正的 「邏輯能力」 並不是思維的嚴謹性,而是 我可以把我如何思維的方式(或者別人的思維方法)給完整1闡述出來,並加以公式化的能力。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文章。
http://phil.cssn.cn/zhx/zx_ljx/201406/t20140603_1195510.shtml
http://phil.cssn.cn/zhx/zx_ljx/201406/t20140603_1195510_1.shtml
還沒逐句逐字全都掃描和吸收。覺得核心意思還是講金岳霖早期明確的邏輯觀是正確,並且後期其本人內心也沒有實質改變。所謂後期「辯證邏輯」的內容其實根本不對。而作者也認同這種邏輯觀。按我的預計和理解,就是「必然的得出」「推理的有效性」,而不是思維規律自然規律辯證法之類的。這篇發表於2007年,距今也不短時間,但我感到裡面的口氣實在是不推測試探,極度的堅定確定肯定,用語又非常的剋制冷靜。也提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學術環境這類社會歷史因素。這篇雖然也有學術分析,但主要還是歷史考察,用文獻來考證論證當事人的內心見解和學術觀點。也是表明立場觀點,留一份史料記錄。



一、我的師父
去年暑期,我在北京實習。我和師父還有師妹,我們團隊三個人。周末,師父帶我們去射箭,我們去吃好吃的,我們經常開會到12點以後,我們有聊不完的話題。
我的師父給我點了幾個意識,我用了一年多時間去領悟、實踐、總結。這幾個點分別是邏輯、信仰、你給別人的是不是那個人想要的(唯有這一點沒有意識到,丟了最珍貴的東西)

二、問題的分類
我們從事的都是溝通密集性職業。我對邏輯的理解也可能偏溝通,偏思考方式一些。我認為邏輯也就是幫助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套方法論。
我們的大腦裝了太多的信息和思考,但是當突然被要求表達一個觀點或描述一個時間時,頓時覺得,這個問題,我確實知道但是不知道從何說起。
學文科的同學應該知道,我們在寫文綜卷的時候,主觀題基本就是兩類,一類是讓我們描述一個事件,一類是讓我們說一下對這個事件的認識,這個事件有什麼影響之類的。從我目前的認知來看,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就在這張文綜卷上了。
所以,我認為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就兩種方式。一種是描述性問題,說一下某某做了什麼事情;另外一種是判斷性問題,說一下這個事情有什麼影響、意義、作用。

三、描述性事件
這套邏輯是我在去年校招中,被面試官狂虐之後,學到的方法。
比如我們要表達一下我們是怎麼考上大學的?奧巴馬是怎麼做到美國總統的?他是怎麼追到那個女孩的?這個時候可能來描述這個問題的方法很多,我在此推薦下star法則。

s-sitiation 背景。先不急說這個事情,簡單地鋪墊一下,說一下事情發生之前的狀況;但是在這種問題下,這部分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不是別人最關心的,所以建議簡單的說一下;

t-task 目標。這個事情中主角面對的大目標是什麼?大目標拆解後,各個小目標是什麼?

a-action 行動。這部分將整個回答推向了高潮。這個回答是整個問題的重點,有三種邏輯可以選擇。
1、行動和目標一般都是結合的,此時的行動可以根據小目標來回答,介紹下為這些目標分別做了什麼事情;
2、從事件的屬性,把行動歸納為幾個方面,從這些方面來分別說明;
3、如果這個回答為了能夠引人入勝,我建議可以加一個引爆點的方法。以上兩種回答,都是從不同維度來回答的,這個時候可以根據對方所關注的點,搞清楚他關注的是哪一個維度,從而在其他維度簡單帶過,著重來表達他最關心的這個維度或者在每個維度中著重表達他所關注的點;

r-result 結果。結果同樣是和目標、行動掛鉤的。在行動部分,為這個問題最終的結果已經鋪下了懸念,對方就等著這個結果收場,然後開始問一些細節問題或他關注的點。所以,結果部分是這個問題的第二高潮。還是圍繞著在目標和行動部分劃分的幾個維度來說明。這幾個維度的順序排列不同或優先度排列不同,又會對整個問題產生微妙的變化。

這個原則,到此就結束了,然而這個問題剛剛到了第二個高潮,就此罷休肯定不好玩。所以,我記得我們文綜卷上的大題往往是,請描述一下某事件,並談談你的看法。此時,判斷性問題來了。

四、判斷性事件
新中國成立有什麼影響?你喜歡她哪裡?你怎麼理解孤獨?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這種問題,這些問題整理起來,其實都是一個問題,讓你來談談這個事情的看法。
小孩子只談對錯,當我們長大了,發現人們不會直接表明態度,人們總是說一堆話讓你來揣摩或感受他的態度,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說話的藝術。(其實,我是拒絕的,我認為人和人最真誠最直接高效的溝通方式,應該是先表明態度,再進行分析。我這樣對你,你也這樣對我。)算了吧,我們就按大人們的邏輯來看這個問題。
這種問題的回答,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找好維度。我還記得,我們學歷史的時候,讓我們談新中國成立有什麼影響?標準回答是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中華人民跨越了三座大山,打倒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接下來就是分別闡述打倒這三座大山的意義,這三座大山其實就是三個維度。
所以,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很難回答時,可能是這個問題很大,很泛。這個時候我們將這個問題拆解。拆成一個個維度,分別來闡述。這樣我們表達起來思路清晰,別人聽起來也容易明白。
這種問題最容易考驗一個人的水平,這種水平的體現就是在這些維度上來區分了。這種維度反應了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價值觀。我最近一直在想修養這個東西是什麼,可能修養就是一個人在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時候會從哪些維度出發吧。這個維度決定了命運,偏離了社會準則,可能會送去監獄;這個維度平平,那麼這個事情也可能就品品淡淡的過去了;這個維度預見了未來,那似乎已經有了馬雲的氣質。

五、邏輯是冰冷的
以上的邏輯都是基礎的一些技巧,照搬這些技巧能夠幫助我們順利地表達我們的態度,但是邏輯是冰冷的,感情才是溫暖的。往往打動人們的不是強大的邏輯,而是我們所表達的態度。我看《奇葩說》上,辯論高手林立,他們邏輯強大,思路清晰,但是為了獲得觀眾的關注,他們都是通過強大的邏輯來流露出能打動眾人情感的東西,最後贏得那方,往往是讀懂了人情,講出了大家都想表達的情感。
比如你追女孩,你的邏輯再強大,那只是說明了你可能有一些技巧,你沒有感情,怎麼能追到女孩呢。比如我們去面試,我們在面試官面前表現出了強大的邏輯,每個問題都能出色回答。實際上面試官看重的是這個人的品質,比如認真、執著、正直、友善,而這些品質都是需要在邏輯中來體現情感的。
怎麼看邏輯和感情的關係,我剛開始想的是邏輯是為感情服務的,但是,比如我們在法庭上,大家都是在講法理。講邏輯,即使你在情感上表現地感天動地,法律不會因為你的情感寬恕你或冤枉你。所以我認為,邏輯是基礎建築,感情是為邏輯錦上添花的。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一個似乎是偽命題的話題,我們在表達感情的時候是表達對方所關心的或是能打動對方的還是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情。待我我後面再想想這個問題。

六、高效地思考和溝通
為什麼要強調高效,我覺得任何生物做任何事情都是帶有目的性的,只是植物的目的性可能更單純一些,動物因為各種慾望,目的性也五花八門。
比如你看那樹,長了那麼多葉子,在泥土下埋了那麼多根,他不過是為了吸收太陽和大地的養分,健康生長。這個時候,目的性可能更單純一些,僅僅停留在生存方面;
幾隻小狗,看到了一個骨頭,他們去爭搶,他們為了吃飽吃好為了生存;當陌生的狗進入到他們的領地,他們會去竭力捍衛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這個時候他們為的是尊嚴。這個時候目的性不僅在生存,更是在利益、情感各個方面;
我們再看看自己,其實我們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帶有目的性的,就像我們喝水為了解決口渴一樣,只是人類的目的太多了,人類也太高尚了,人類擁有一個嚮往文明的理想,人們很少用目的性來審視自己。
說了這麼多,似乎跑題了,只是為了說明,人的思考、溝通、做事都是帶有目的性的。既然存在目的,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有很多,人們往往想掌握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我認為最有效的邏輯就是在掌握這些技巧後,全部忘了這些技巧,就像正常人一樣聊天,夾雜了太多關於邏輯的條條框框,就容易演變為套路,也容易禁錮思想和新的的發現。邏輯只是工具,工具可以有很多種,我們要去發現更強大的工具。所以,我們明白在什麼場景該做什麼該說什麼就好。高效的邏輯就是在我們六神無主方寸大亂的情況下,能夠給我們方向。

我本以為對邏輯我還是能說出個123的。其實,寫著寫著,發現自己還是很多不知道的地方,比如到了第六章,扯了半天,發現我對高效邏輯的理解還是不足的。人總在成長,我去年才意識到邏輯,今年做了一個總結,明年再回過頭看看,又一年過去,我對這方面又有什麼理解。


本文作者:一粒精分的粟米


說到邏輯大家會想到什麼?

容我猜猜,一般提到邏輯,大家都會有以下幾個疑問:

-邏輯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我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是抓不到要點?

-為什麼我總是沒有辦法有邏輯地陳述自己的想法?

粟米以前經常被老闆狠批「沒有邏輯,狗屁不通」,對「邏輯」這個東西可謂恨之入骨,後來慢慢有所理解之後倒覺得沒有那麼可怕了,所以打算把一些感悟分享給大家,也好幫助大家捋清楚邏輯到底是個什麼鬼。

關於邏輯有很多話題,甚至有專門的文章寫「中國人不講邏輯」。今天我們主要深入地講個人,不會講到這麼大的命題,但是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邏輯本身,還是從文化根源處先給大家簡單普及一下。

「中國人邏輯較弱」的想法並非全是空穴來風。中國走的是技術和藝術之路,邏輯論、科學論與農業文明的文明結構不相適應。而且中國很多文學手法可以製造趣味卻不適合用來論證。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很重視邏輯本身。


西方走的卻是哲學和科學之路。西方的兩大根基思想,希臘和基督教,都追求永恆的「完美概念」。完美意味著永恆、超歷史、無變化。而邏輯最適合談論此種概念。


直覺主義數學家們相信邏輯來自數學。很多哲學家相信邏輯其實是語言的一種深層語法。這裡我認為是後者,邏輯即是能增加人們對於事物的理解的規律。


現如今我們為什麼需要學習邏輯,不僅僅是因為這可以用來跟裝逼。諾曼說過:複雜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它不該令人困惑。學習邏輯單純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被人理解,也讓自己在繁雜的資訊中保持冷靜。


因此,今天粟米跟大家講講如何才能有邏輯地思考以及如何才能有邏輯地表達觀點。


思考篇

複雜是世界的狀態,費解是思維的狀態。有邏輯地思考,無非就是想得不那麼費解。這個時候就要藉助神一般的工具——金字塔結構。


就是這個:

金字塔結構是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中首次提出來的,能夠讓我們用三步就能將大腦中眾多看似亂七八糟的想法有層次有條理地整理出來。

第一步 列出問題相關的所有要點

第二步 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

第三步 得出結論。


舉個栗子


很多工具書在解釋金字塔結構的時候一般會用到商業中的案例,比如公司利潤降低的原因是是什麼,是銷售額下降、成本提高還是消費者需求升級?但是金字塔其實不局限於商業中的運用,因此粟米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粟米自己的故事,幫助大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使用金字塔結構。


粟米曾經負責過一個諮詢項目,作為advisor監控項目質量。項目組內的幾個學生在最開始給機構理事會做訪談的時候出了一點差錯,導致理事會質疑項目組的能力。當時機構執行負責人很激動地跟打我電話抱怨這件事情,說到最後雙方都很不愉快,對方直接掛了我電話。後來我冷靜了一下,開始嘗試用金字塔結構來解決問題。


首先列出問題相關的所有要點

-理事會不信任項目組

-負責人對待項目組的態度也從信任轉到質疑

-項目組在對待客戶關係上不夠堅定也不夠自信

-負責人要求後續的工作坊由更有經驗的諮詢顧問主導

-在訪談理事的時候項目組犯的錯誤並非業務上的專業性錯誤。


然後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因果關係)

最後得出結論

所以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給項目組打強心針,讓項目組提前給負責人展示部分工作成果。同時跟負責人表示清楚:我們理解他們對於最後產出的重視,不過現時的所有評判都為時過早,大家看結果說話。


於是就不卑不亢地解決了問題,皆大歡喜。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能發現,這種思考的金字塔結構是自下而上走的,那能不能自上而下構建金字塔呢,如果可以的話,在什麼時候用這種方法?


沒錯....其實我說這麼多就是為了引入下一part的內容:


表達篇

邏輯地表達其實就是一個處理信息使得信息有效輸出的過程。


很多人寫文章表達觀點容易犯兩個錯誤:1、觀點空洞(即沒有觀點硬說成是觀點)2、羅列論證(無效的論證)


邏輯並不意味著把事情變得簡單,而是把事情變得容易理解。有兩種方法能把事物變得容易理解:


1簡化

這就是類似ppt這樣的方法,面對比較複雜的現象時,努力嘗試把核心部分提取出來。這種方法就是自上而下地搭建金字塔結構。同樣分三步:

第一步 提出主題思想。

第二步 確定關鍵要點。

第三步 組織支持以上思想的論據。

大部分的商業書都是用這種方式寫的。《騰訊之道》就是把騰訊成功因素進行模塊分類,再填充細節。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清晰明了,讀者一看就知道你在講啥。但是除非你講的東西是自帶閃光模式的乾貨,否則容易讓人覺得沉悶無聊。耶魯大學教授Edward Tufte在其所著的專題著作《PPT的認知方式》(The Cognitive Style Of PowerPoint)中就表達了對信息極簡化的不滿。

2豐富

第二種則相反,面對複雜現象時,不去剔除信息,而是依靠意外的信息源,尋找意外的細微差別,對複雜現象進行全新的闡釋。採用漫談的方式,把你希望傳遞給聽眾的東西娓娓道來。


現在越來越多的文章開始採用這種方式,因為這種方式最有趣,讀起來不費勁。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變成流水賬,洋洋洒洒一篇文章下來,不僅沒有任何正面效果,反而因為重點不突出而讓讀者一頭霧水。


繼續舉個栗子:《設計心理學》


這本書第一章要講的就是設計的四個原理:概念模型、可視性、匹配原則、反饋原則。


但是作者為了豐富內容,並不是逐個逐個原理舉例子進行解釋,而是通過日常的玩笑對話和生活場景進行銜接,講完栗子之後再舉重若輕地提一提涉及到的原理,讓人倍感趣味的同時又有種「哦,原來如此」的感覺。整章看似雜亂無章,但是當你看完之後認真思索,就會發現自己該懂的都知道了。粟米這樣講大家可能感觸不深,建議大家回去看看。


其實很多時候,造成我們困擾的往往不是邏輯思考或者邏輯表達能力本身,而是在思考和表達之前就需要做好的問題界定。


很多人往往沒有清晰界定問題就著急著給出答案,導致出現貨不對板的現象。就好像別人想要的是糖醋排骨,結果你端上來的是一盤拔絲地瓜。

推薦閱讀:《金字塔原理》《設計心理學》

為什麼你還不關注我

是不是我的套路還不夠深

http://weixin.qq.com/r/6ToFHfzEaqEVrbh_92-7 (二維碼自動識別)



實例說明:
人要睡覺, 男人是人, 所以男人要睡覺. 這是邏輯.
韓寒喜歡穿靴子, 所以韓寒身高造假, 所以韓寒寫作造假. 這不是邏輯.


邏輯是一種利用信息的交流
一個事物 發生了什麼事 造成的結果
很簡單 就像編程一樣
可以來說現時的邏輯
依舊是一種浮在半空中的東西
也就是說仍舊是沒有至源沒有任何疑問的真理出現
如 石頭是由微粒組成的
這來源於我們以往過多的發現 所以有一些好似毋庸置疑的部分 好似沒有疑問 包括空間的存在
當然 空間是否是必然我並不清楚
其上仍有疑問
更不用說還有原子的規律 化學 力是什麼
我們人類只是發現事物的運行規律
而不是原理
而我認為 現在發現的
並沒有共識的邏輯 也就是說
並沒有一個天然存在的原始邏輯北方發現
我們想要得到真理也只是能用一步一步發現而已
而不是靠自己一個人思考
妄圖靠智慧發現他人看不到的,直達真理
什麼??你說愛因斯坦。。。
利用找不到原因的空中邏輯也是可以找到部分真理
還可以理清不符合其中的關鍵

相對於其中
邏輯仍有一點疑問是 如文字的產生 數字的產生什麼的
在廣泛的世界中 一些東西的產生沒有答案
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有原因


船是鐵做的,撞了冰山就會沉--泰坦尼克號


研究如何對事物進行歸納和演繹以證明客體間關係的學科


最大的謬論就是用自己的邏輯試圖解釋其他人看待這件事的邏輯。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如何理解長輩親戚說的越外向話多的人越聰明?
如何評價熊逸的新書《王陽明:一切心法》?
怎麼樣能做到走一步看幾步?
如果被當成病人抓進精神病醫院,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呢?

TAG:邏輯 | 邏輯思維 | 邏輯學 | 邏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