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
印象中好像印度最早是男相,傳過來後漸漸變成女相的。
觀音在中國人印象中一直是慈眉善目的大姐姐?
並非如此。
在老家印度,觀音是威猛霸氣的男神,在中國才經歷了從男到女的轉變。
為什麼會這樣?視知TV兩分鐘視頻告訴你答案。
觀音菩薩是男是女?
這個問題在佛教誕生的印度不是問題,但在中國卻成了大問題。
今天的中國人很難接受觀音菩薩被畫上兩撇小鬍子,但是宋代以前,觀音菩薩的主流形象就是這樣。
要搞清這個問題還是得從印度說起。
公元前6世紀,佛教產生於古印度,在當時的觀念中,身為女性是悲劇,只有轉世為男人才能得救。
在這種觀念中,菩薩作為神明,自然得是男性形象。
觀音菩薩的信仰大約出現在公元1世紀,在當時的印度佛教中,觀音有很多化身,大多面容威猛猙獰、令人敬畏。
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一直到唐代,觀音菩薩的形象都還是男性為主。
相比兇惡的印度形象,中國化的觀音英俊了許多,銷魂的小鬍子是標準造型。
給觀音的性別帶來顛覆的,是武則天廢唐立周。
武則天聲稱自己是彌勒佛降生。
既然彌勒佛被欽定是女兒身,那麼觀音菩薩娘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唐代之後,佛教在中國失去國教地位,傳教對象從貴族變成平民。
人民群眾喜歡添油加醋是普世真理,在民間傳說里,觀音菩薩被嫁接了許多故事。
比如妙善公主捨身成道,馬郎婦用色相誘惑男性學習佛法、死後升天。
據學者研究,道家的聖母信仰也促進了觀音的女性化,唐代流行的景教信仰聖母瑪利亞,也可能影響了菩薩的群眾印象。
最主要的是,中國群眾認為,慈善、護生這樣溫柔的事,讓小姐姐來做比威猛大叔更合適。
加上後來觀音又get了送子技能,女身觀音更有親和感。
延續香火是中國人的大事,觀音更是憑藉這一技能,成為中國人心中NO.1的神仙姐姐。
宋明時期,觀音基本在人們心中完成了性別轉變。
那時候大家讚美女孩長得好看,最高評價莫過於「像觀音菩薩」。
參考資料:
1. 朱光磊:《觀音形象在漢地女身化的途徑與原由》,《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6期。
2. 張小東、何友暉:《中國化的觀音性別以女為主的原因初探》,《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3. 趙杏根:《「以色設緣」與魚籃觀音像》,《文史雜誌》,1997年第1期。
因為觀世音菩薩在中土多次現身為女像,所以在中國的觀音菩薩像逐漸變為女像。
至於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他現身男人像的時候就是男人,現身女人像時就是女人,有時候現身動物像,那就是動物,就是這麼個意思。
類似的,米勒菩薩原來也不是大胖子和尚。是因為中國有一位背著布袋的大胖子和尚,人稱布袋和尚,他元寂後被認定為米勒菩薩,所以中國的米勒菩薩像都是拿著布袋的大和尚。
呵呵,我好無聊啊,竟然回答了這種問題。。。
P.S. 附贈大陸關於佛教的三大終極問題:
1、「信佛」是收到什麼影響呢?是家庭因素嗎?
2、吃素啊?那你吃蛋嗎?吃海鮮嗎?喝奶嗎?營養跟得上嗎?那你怎麼還這麼胖?那你為什麼還吃青菜?
3、觀世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
為什麼總有這種問題?不男不女,非男非女。但有三十二相,其實就是千變萬化,你需要他是一個什麼形象,什麼性別來度你,他就會變成什麼相。當然,更準確的說,一切成道的佛菩薩都是男身,女的是不能成道的,佛教的形成也排除不了世俗的影響,女人在宗教里就是沒地位。但是後來在中國有了一大幫女信徒,讓一幫女信徒對著一個「男神」絮絮叨叨,說知心話,嘮真心嗑,太尷尬了,所以慢慢的觀音就開始往女性形象上走了
《維摩詰所說經》:講到不可思議處,維摩居士家中有天女現身,散下天花供養大家。舍利弗便問天女來到維摩居士的家中有多久了,天女卻告訴他無始無終的道理。舍利弗告訴天女這麼強大,為什麼不變成男人?天女說舍利弗怎麼還有男女相之別。天女當場把舍利弗變成了女人,自己變成了舍利弗。
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妙法蓮華經》的普門品說得很清楚嘛:
{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身得度者,即現執金剛身而為說法。
}
觀世音菩薩是一個生命體的集合,一個場,有男有女,可男可女,該男就男,該女就女。
觀世音菩薩在印度佛教裡面的形象是男性,但是後來引入中土之後,有時候要放在女性的卧室內,女性卧室內怎麼能放個大男人呢,所以就給他塑造了女身,久而久之在中國的形象就變成了現在的白衣大士了。另外觀世音菩薩因為「世」字與李世民一樣,所以從唐朝開始也多叫觀音菩薩。
佛無男女相。只是度化人現男女相。南無阿彌陀佛
其實佛教在中國有兩種,一種是純佛教(不談藏傳佛教),還有一種融入傳統文化的佛教文化。
女化觀世音顯然是屬於傳統文化多一些,大家拜它不是因為信佛,更不是佛門弟子。
普陀山主打觀音文化,其代表金像也是女身。山上有個觀音洞還是哪個寺院來著,也是以女性修行者為主。這意味著即便是佛教勝地,也傾向於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或者說中國的佛教,也許大多會和主流結合起來,尤其是現在佛教商業化這麼嚴重的今天。
對於真正的信徒來說,觀音應該沒有具體的形態,現身是什麼形態,就是什麼形態。
宋朝以前,佛教觀世音菩薩造像全部是男身。此後道、佛二教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共同信仰觀音。宋朝之後佛教人士稱道教的慈航真人與觀世音菩薩乃同一神明而出現了按中國宋代仕女形象而塑造的「魚籃觀音」、「白衣觀音」等,並逐漸成為主流。[5]
在佛教以外,觀世音菩薩在道教和民間的香火也十分興盛。道教稱之為「觀音大士」、「白衣大士」、「慈航真人」、「慈航大士」等[6];民間則認為祂善於救助婦女兒童,協助孕婦順利生產,因此又常尊稱祂為「送子觀音」[7];在一貫道中稱為「南海古佛」。[8]可見其在民間信仰的鼎盛。
在中國民間,觀世音菩薩的慈母形象非常顯著,常被尊稱為「觀音媽」、「觀音娘娘」,又因為觀世音菩薩過去早已成佛,只是化現為菩薩濟世救人,故常尊稱為「觀音佛祖」,簡稱「佛祖」。台灣人認為,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心著稱,面燃大士(大士爺)是觀世音菩薩的屬下(或化身),所以大士爺頭頂觀世音菩薩像,在中元節時,負責救渡、布施流浪在陽間的亡魂。——https://zh.wikipedia.org/wiki/觀世音菩薩
如果要問為什麼,我們可以發現佛陀裡面真的是沒有女性的,根據一些說法,女性需要修行投胎為男性,然後才能修成佛,等於女身就是原罪。當然,這麼講女權主義肯定看不慣,不過這不是我們這裡要探討的問題。
既然佛裡面沒有女性形象,那怎麼辦?想來道家也常有王母娘娘的形象,符合中國傳統意識:一男一女的夫妻。於是不知道是中國佛教傳教者本身想出的辦法,還是民間自己的辦法,逐漸把觀音塑造為女性形象,並且承載了一切女性職能,典型的比如送子觀音。這樣一來,佛教也算是徹底穩固了。然而,這樣到底算不算真正的佛教呢?我認為不是,這只是一種民間的單純對偶像的寄託,而非佛,更談不上佛法。至於中國的佛教本身為什麼要迎合這種趣味,的確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至於四聖境界,早已超越三界六道輪迴,無所謂男女性別。四種聖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隨其智慧深淺,功德大小,所感報身,相好莊嚴各殊。但皆純是大丈夫身,絕無男女之相。觀音菩薩,早登佛地,是正法明如來。為度眾生,跡現菩薩,當然超越男女性別,屬大丈夫身。但教化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或現男身,或現女身,全視乎所教化眾生之根性而定。
《法華經·觀音普門品》中說,他能化現三十三種身相,根據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的聲音,而尋聲救苦,能免除眾生各種苦惱和急難,能滿足求長壽,求子女,求錢財等等祈願,有求必應。
可以自由變化各種形象,需要用什麼形象度人時便變化成那種形象。
在馮馮居士的論述中,他在定中見過觀音菩薩是一個白鬍子老頭,馮馮居士的理解是觀音菩薩是我們所理解不了的宇宙中的一種「能」,所以可以尋聲救苦,無剎不現身。
佛菩薩真是超越人類認知幾百億光年以上的存在啊(擦汗)。
觀世音菩薩可以隨類度化隨類示現,
觀世音菩薩常常示現在家女相,而且 這個也與中國老百姓,對菩薩慈悲感受,例如:慈母啊等感受。。所以老百姓喜愛美麗的觀世音菩薩。。。菩薩是沒有男女之分的。。
我知道的一個說法是觀音本是男的,佛在悲華經,十一面神咒經,大悲心大陀羅尼經,以及其他諸經,皆稱觀世音菩薩為:『善男子。』華嚴經更說:『勇猛丈夫觀世音。』可知觀世音菩薩,除本門佛身,及其他應化身外,其跡現菩薩,該是男子身。
但是唐朝以胖為美,做的瓷像也逐漸奔放,後人漸漸分不清性別,越往後越女性化了
當然就像樓上說的,分辨男女就是著像了--!
觀音法性
殺心必須是受啊
觀音菩薩是男生,我用生命發誓。我見過他在我夢裡幻化成男生給我警醒,連對方的表情我都看的一清二楚。無論如何事情就會變成夢裡的結局,這就是三世因果。貪蹎痴,你犯了戒就會有惡果。
這個不重要,你可以多念念觀音菩薩聖號,說不定他會告訴你。
唐代是分界線,之前是男,之後是女性形象。
以前去過蓬萊遊玩過,裡面的導遊介紹說,菩薩是女面男身。
如果你注意下的話,就會發現,菩薩都是平胸(原諒我俗氣的表達)。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和化身。
法身無相。
我們日常能見的多是化身,就像樓上回答的沒有定相,非男非女可男可女。到我們這裡與我們傳統文化相結合塑像的時候多塑成了女相,與大慈大悲更合吧。
佛菩薩非男女相,只是根據眾生不同因緣,隨類化現,可以讀《普門品》,南無觀世音菩薩_大悲咒_心經_普門品_古佛正法明如來
維基百科:觀世音菩薩的「歷史沿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7%82%E9%9F%B3%E8%8F%A9%E8%90%A8#.E6.AD.B7.E5.8F.B2.E6.B2.BF.E9.9D.A9
至少在明代普遍印象里觀音已經是女的了,孫猴子就曾經氣呼呼的咒觀音「活該一世無夫」。
經云:勇猛丈夫觀自在。諸佛菩薩皆非男女相,隨緣應化,比如我,就覺得男相觀音極為殊聖。
推薦閱讀:
※每天睡眠四個小時夠嗎???
※如果點的素食中不小心有肉,此時該不該吃?
※從因緣果報上看,對於追求自己的人比較直白的拒絕了,算不算做了壞事,我會不會有什麼報應?如也被他人拒絕
※如果要你寫一部關於殺女嬰惡習的恐怖小說,你將如何構思?
※修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姿勢等,有什麼可以給普通人借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