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孫權廢孫和殺孫霸?


你所問的這件事,其實是導致東吳帝國由盛轉衰的大事件,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卻是一字不提,好似從未發生過一般。司馬在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起初,這件事是孫權的家務事。大家都讀過三國,劉備、曹操、孫權,這三個人裡頭,劉大耳朵活了六十三,曹阿瞞六十六,孫鬍子是最長久的,整整活了七十一個年頭。

孫鬍子活得長,也就帶來一個問題,他的兒子太多,足足七個。當然沒曹操多,人有25個。比劉備強,他一共才三個兒子。

咱就來說說孫權的這七個兒子,先說老大孫登。應該說孫權對這個兒子是最看重的,冊立他為太子之際,特地把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張昭的兒子張休等一撥人叫進宮廷,陪他一塊讀書、騎馬射獵,又找來程秉、張溫給他做老師。曹操曾索要孫登作人質,也被他一口回絕。而且,孫權還為孫登找了個好親家,迎娶了周瑜的女兒做太子妃。

但老大孫登和老二孫慮的壽數都遠不如他老爹,很早便去世。孫登死於241年,年僅三十三歲。

所以按照立嫡以長的慣例,老三孫和便成了太子(孫登生前與孫和交好,臨終前也留下遺言推薦孫和為太子)。擔任孫和的太傅者,便是闞澤——《三國演義》中苦肉計的關鍵人物。

但孫和的地位就不如孫登那般穩固了,因為他面臨巨大的挑戰。挑戰者便是他的弟弟魯王孫霸。

孫霸為什麼敢於挑戰哥哥孫和?很大原因就是孫權的寵愛,雖各為太子和魯王,卻沒有禮儀上的上下之分,在同一宮室中飲食起居,待遇差不多。慢慢的臣子中某些人便看出了端倪,判斷孫權有意改立孫霸。於是全琮的兒子全寄、諸葛恪的兒子諸葛綽等等一些人,便站到了孫霸的背後,而進一步,東吳的幾個重臣如全琮、步騭、呂岱等,也或多或少地支持孫霸。

當然,如此一來,孫和便危險了。

起初,孫權的對策是禁止這兄弟倆與臣子往來,專心學習——但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此時孫和的母親王夫人又和孫權的女兒全公主(嫁給了全琮)發生矛盾,於是全公主也加入了陷害的隊列。

這位全公主,就是孫大虎,不得了的女人。在大虎的設計之下,王夫人憂鬱而死——孫和更加危險。

但是,當時東吳帝國的第一大臣,是陸遜,全琮曾將此情透露給陸遜,其實是希望他能支持孫霸。但陸遜卻寫信警告全琮,說你縱容兒子參與黨爭,一定會召來禍患,讓他學習漢朝金日磾殺子,結果全琮和陸遜又鬧翻。

實際上,孫權此時是有意改立孫霸的,曾有人偷聽到他和孫霸黨羽的談話,於是將此事傳給孫和,孫和又與陸家密議,最後還是陸遜極力勸阻——結果最後是陸遜被孫權氣死,但是孫權一時也不立孫霸。

大家都知道,東吳有四大家族:顧陸朱張,顧雍曾任丞相,他的孫子顧譚等人堅挺孫和,結果遭全琮陷害,流放交州。

而因為陸遜的勸阻,孫權也看到了兩黨內鬥的後果是東吳的分裂,於是他作出最後決定,兩個都不用,新立幼子孫亮做接班人。

250年,孫權終於出手,第一招是將孫和幽禁。

此時的東吳丞相是朱桓從弟朱據,同時他還是孫權的駙馬,妻子是孫小虎。但孫小虎和孫大虎不同,大虎支持孫霸,小虎則支持孫和。所以朱據也支持孫和。此時孫權要廢孫和,朱據自然也遭殃,因勸諫而遭貶,此後更被賜死。

當然,東吳因這件事,遭難人數遠不止朱據一人,多達數十人。而孫權的第二招也隨即到來,那就是廢除孫和。

貌似此時孫霸勝了,但他爹一轉身便賜他一死,包括他的黨羽全寄等也全部誅殺。隨後孫權便宣布,立孫亮為太子。

到此,二宮之亂才完全終結,但對於東吳而言,顧、陸、朱三個家族都遭到打擊,實力因內耗而嚴重受損,孫權想得很奇葩,他居然認為諸葛亮可以扶持起蜀漢,諸葛恪也就能扶持起他的兒子孫亮,結果卻是:多年之後,諸葛恪先行一步,死在了東吳的內訌之中。

所以,這一場長達八年的內訌,基本終結了東吳的盛世(此前因為陸遜先勝蜀漢後勝曹魏,東吳一度勢頭很好)。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也正是這個英雄孫仲謀,在處理國事時,高招迭出,得心應手;可在處理家事上,尤其在對待子女的問題上,卻昏招頻頻,十分糾結。正是這個一團糨糊般的糾結,最後把一個雄據東南的孫氏吳國給斷送了。

孫權共有七個兒子,分別是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孫休、孫亮。孫權當上吳王時大概已經認識到了選好接班人的重要性,所以他及時立長子孫登為王太子,後來孫權稱帝,孫登成為皇太子。

孫權在位時間很長,在三國時期各帝王中算是創紀錄的,孫登前後當了二十一年太子仍未撈著即位的機會,結果他沒有活過孫權,於赤烏四年(241年)死了。

孫權的二兒子孫慮死得更早,在這種情況下孫權立三兒子孫和為太子。

 孫和是孫權和王夫人所生的兒子,因王夫人受寵程度僅次於步夫人,故而在原太子孫登去世後,孫和子憑母貴成為太子,王夫人也一度差點被立為皇后。

  孫權為什麼最寵愛兒子孫和

  孫和生母為王夫人,是除步夫人以外最受寵的一位妃嬪,孫和也子以母貴,小時候在諸皇子中最受大帝寵愛。

  孫和小時候聰慧伶俐,又因王夫人所生,孫權特別鍾愛,常常令其跟隨在身邊,衣服禮秩珍玩之類的賞賜,其他皇子不能與他相比。

  嘉禾六年(237年)孫和十四歲時,孫權為他安排宮廷侍衛,讓中書令闞澤教他學習經傳典籍六藝。孫和愛好文學,擅長騎射,禮賢下士,尊敬老師,頗為人們所讚譽。

  赤烏四年(241年),孫權長子孫登病逝。孫登生前與孫和交好,臨終前留下遺言推薦孫和為太子。但問題隨之產生,因為孫權一方面立了孫和,另一方面卻過於寵愛四兒子、被封為魯王的孫霸,給滿朝文武造成了想像空間。正因為與太子在待遇上的無差別和孫權的寵愛,孫霸產生了與孫和爭奪王位的野心,這也讓朝中一些看風使舵的小人找到了投機鑽營的空子。當時孫權與步練師的愛女、全公主孫魯班政治能量極大,與太子孫和的生母王夫人又極為不和。於是孫霸便與全公主組成聯盟。孫霸的老師尚書僕射是儀,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便向吳王孫權上奏章勸諫,奏章說:「臣私下認為,魯王天生美德,文武兼備,當今最好的辦法,是派魯王去外地鎮守,使之成為國家的屏護。用以傳揚美德,廣耀威儀,這才是有利於國家的良策,也是海內士人所期盼的。應該降低魯王的待遇,以保持與太子之間的上下等級秩序,這才是闡明教化的根本。」這樣的奏章,孫霸的老師是儀連續上了三、四本,但孫權根本不聽。看來,英雄為了自己所偏愛的兒子,也真是糊塗了,連社稷的安危也不顧了。

孫權不但沒有聽從是儀的勸諫,反而讓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同居一宮,並且,讓兩人的禮儀等級也完全相同,這是一個不好的政治信號,致使群臣人心浮動,議論紛紛。因為下面反應太大了,正始六年(245年),孫權又讓兩人分宮居住,各自的屬僚也各隨其主。於是,兄弟倆的隔閡便由此而產生。孫權一手造成的兄弟之間的間隙,讓投機取巧的人找到了鑽營的機會。衛將軍全琮派他的兒子全寄到魯王手下去做事;為了表示光明正大,他還將此事寫信告訴了太子的老師丞相陸遜,陸遜回信說:「子弟們如果有才能,就不用擔心他們將來得不到重用,不 要通過私人關係以求榮利;如果子弟的才能不理想,終將會為此招來災禍。而且聽說二宮勢均力敵,雙方必有間隙隔閡,這是古人最忌諱的事情。」全琮在對待兒子的問題上同樣犯渾,完全聽不進陸遜關於不要捲入王室矛盾中的告誡,讓兒子全寄依附了魯王孫霸。全寄不但對魯王阿諛奉承,還挑撥魯王和太子本來就有隔閡的關係。陸遜又寫信給全琮說:「你不學習金日磾(歸順漢朝的原匈奴王子,漢武帝的託孤大臣)的品德也就罷了,為何要放縱全寄依附魯王,挑撥離間?這樣下去,終將會給你全家招來大禍的。」全琮不但不聽陸遜的忠告,反而由此對陸遜懷恨在心。

如此一來,太子與魯王手下的侍從以及往來的賓客,便分成了兩個派系,相互猜疑,結成仇黨。此風蔓延至大臣中,全國也為此分為兩大派別。孫權知道後,就借口太子和魯王要集中精力學習,禁止賓客來往。督軍使者羊道覺得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產生新的問題。於是向孫權上疏陳述利害:「陛下頒布明詔剝奪太子與魯王二宮的防衛士兵,禁絕賓客往來,使得各地對二宮的禮敬不再能夠通報,這會讓遠近之人由之害怕,大小人物為之失望。現在就有人說這是因為太子和魯王不遵守禮製造成的,就算真的如其所言,也要及時彌補,仔細斟酌處理,不能讓遠近之人都聽信這樣的謠言。臣擔心,疑慮積聚起來,就會成為誹謗,誹謗一久,就會到處流傳。包括西北邊的魏、蜀,也會認為這是對二宮不遵禮數的懲罰。不知道陛下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孫權沒有理會羊道的上疏。

孫權不僅在對待兒子的問題上十分糾結,就是在對女兒的管教上也十分不力。孫權的長女叫孫魯班,早年嫁給了當時的左護軍全琮;小女孫小虎,嫁給了驃騎將軍朱據。因孫魯班和太子的生母王夫人不和,當孫權想立王夫人為皇后時,全公主孫魯班就堅決阻攔。故而全公主擔心太子即位後會怨恨自己,心中十分不安,便多次在孫權面前說太子的壞話。

發生在袁紹、曹操身上的悲劇於是重演,孫吳朝廷內外形成了兩大派:包括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朱績、尚書丁密、太子太傅吾粲等人在內的「太子黨」擁戴孫和,包括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人在內的「魯王黨」擁戴孫霸。

孫權生病卧床,派太子到長沙桓王廟去祈禱。太子妃的叔父張休就住在桓王廟附近,便邀請太子到家中做客。全公主派人一直在窺探太子的行蹤,於是就向孫權打小報告說:「太子不在廟裡,而是專門到太子妃家商量計議。」孫權還真信了他這個寶貝女兒搬弄是非的話,由是發怒,孫權一怒,居然嚇得王夫人憂懼而死。從此,太子所受到的寵愛也日益衰減。趁機落井下石的人接踵而至,魯王的黨羽楊竺、全寄、吳安、孫奇等,共同在孫權面前詆毀太子,「三人為虎」,說的人多了,孫權就對太子產生了疑惑。陸遜上疏勸諫道:「太子是正統,應該有磐石一樣穩固的地位;魯王是藩臣,應當使寵愛和禮遇的等級有所差別。只有各得其所,才能使天下安定。」陸遜上疏三四次,言辭激烈,情感懇切;還想親自來京,面陳區分嫡庶的意義,孫權很不高興。太常顧譚是陸遜的外甥,也上疏說:凡有國有家的人,一定要明確嫡庶之界線,區別尊卑之禮節,使得上下有差異,等級不逾越。只有這樣,才能保全骨肉的恩情,斷絕非分的野心。諸侯權勢太重,必有叛逆禍害;諸侯權勢減弱,便能保全國祚。他還列舉了漢朝的很多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並且說,讓太子安定,就是給魯王方便。這樣的上疏,不但孫權聽不進去,還引起了孫霸對顧譚的懷恨。

在芍陂之戰中,顧譚的弟弟顧承和另一將領張休都立有戰功;而全琮的兒子全端、全緒卻出來爭功,於是便向孫權讒毀顧承、張休。孫權聽信讒言,把顧譚、顧承、張休流放至交州,又追賜張休自殺。太子太傅吾粲請求孫權派魯王孫霸出京去鎮守夏口(今漢口),調出魯黨楊竺等人不得留在京師。吾粲還把這些消息數次通報給陸遜。孫霸就和楊竺一起在孫權面前誣陷吾粲,孫權又發怒了,先把吾粲關進了監獄,接著就處死。然後,孫權多次派宮廷使者去責問陸遜,致使陸遜憤恨而死。

 當初,會稽潘夫人得寵於孫權,生了小兒子孫亮,孫權特別喜愛這個小兒子。全公主因為與太子有隔閡,就在孫權面前每每稱讚孫亮好。孫權這時候也因為魯王孫霸結朋黨陷害太子孫和,心裡也開始對他產生了厭惡。便有了廢孫和而立孫亮的意思,只是因為廢立之事很糾結,方才猶豫了數年。孫權在兒子之間這樣糾結的後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秋,孫權不聽諸大臣的勸諫,囚禁了太子孫和,後又廢太子為庶民,並遷徙到故鄣。魯王孫霸因結黨陷害其兄被賜死。殺楊竺,拋屍於江,又誅殺全寄、吳安、孫奇等,都是因為依附孫霸,誣陷孫和的原故。

孫權後來曾想過召回孫和,但因為種種原因而未成。孫權死後,諸葛恪成為東吳的權臣,而孫和的太子妃張氏就是諸葛恪的外甥女,因此很多人懷疑諸葛恪要重新立孫和為帝。但此時在還沒有辨明真假的時候,諸葛恪就被孫峻所殺。而孫峻對諸葛恪要立孫和為帝的傳言深信不疑,於是在建興二年(253年)逼迫孫和自殺。不過孫和的兒子孫皓後來成為東吳的末代皇帝,孫和也被追謚為東吳的「文皇帝」。

  


原因在於太子對皇權的威脅,

公元221年,孫權向曹魏稱臣,受封吳王,遂立12歲孫登為王太子,229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並遷都建業(南京),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董督軍國事務,駐守武昌。

這樣帝國就有兩個行政中心,這有多危險不言自明了

公元241年,孫權太子孫登去世,史書上記載的是孫登病逝,

太子孫登權力大到肯定是威脅皇權了的,

孫登死後,孫權不敢再立一個強勢太子了,太子勢力太大很容易威脅皇權的,最後結果不是太子弒君就是皇帝殺太子。

但又不能不立太子,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果不立太子,或者臨死前立太子,太子沒有足夠的政治經驗和根基,就很難坐穩皇位的,

於是孫權里孫和為太子,用魯王孫霸制約太子孫和,防止太子勢力太大,威脅皇權,

這一幕在魏晉南北朝及隋唐一次次重演,一次次失敗,沒有誰能玩好這危險的平衡,

石虎用石韜制衡太子石宣,結果太子石宣殺了石韜,石虎又殺了太子石宣全家。

李淵用李世民牽制太子李建成,結果就是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用李泰制約太子李承乾,結果就是李承乾想要政變,嚇得李世民廢了太子和李泰,

所以,孫權玩這危險的平衡,結果也是一樣,魯王孫霸和太子孫和政權,朝臣分為兩派,互相攻伐,

陸遜、顧譚、吾粲、朱據、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騭、呂岱、全琮、呂據和孫弘等都支持魯王。

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其中一個會發動軍事政變,殺了另一個或者孫權,於是孫權手起刀落,廢孫和殺孫霸,改立十歲的孫亮為太子。

這樣一個弱勢的太子,想要威脅皇權的時候,皇帝也已經老死了,這也是為什麼劉邦想立劉如意為太子,劉徹立劉弗陵為太子,司馬炎立司馬衷為太子,李世民立李治為太子,都是一樣的,一個弱勢太子才不可能威脅皇權。


說到底還是為了東吳穩定,暫時減少黨爭矛盾,當時吳國分為倆黨,大臣們分別站位太子孫和幼子孫霸。當時這場黨爭丞相陸遜,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太子太傅吾粲以下受牽扯的高官豪族全部涉及。不殺不廢何以服眾,如果不殺不廢的話東吳必定會陷入黨爭矛盾,使他國有利可圖。實際上孫權在這場二宮之爭中完美的清洗了一遍政壇。用倆兒子的命給朝廷換了血。讓官員不敢再進行黨爭。從而使國家內部穩定。不給他國可乘之機。


l謝邀。一句話,為了他們孫家的統治能保留的長久一些。

孫和孫霸都是孫權的兒子。虎毒不食子。而竟食子。還能為什麼呢?

類似的事情,史上比比皆是。可以算是封建世襲制的一道特殊的靚麗的風景線吧!


推薦閱讀:

東吳的陸遜的才能和司馬懿比,哪個更勝一籌?
想研究一下呂布,有什麼書可以推薦一下嗎?
《三國演義》中到底是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還是卧龍出世嚇死郭嘉?
為什麼劉備攻下東吳大片土地後,孫權求和交兇手,劉備仍然不肯罷手?
怎麼遊戲公司都不搞水滸的遊戲,好歹也是跟三國齊名的四大名著啊,三國的遊戲滿天飛?

TAG:孫權 | 三國 | 文化 | 歷史 | 孫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