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沖拳與詠春日字拳哪個更易於實戰,打擊效果如何,科學依據是什麼?


詠春拳的日字拳,由於拳面立正如一個日字,故名。但是它真正的名字叫穿心錘,這是由於其出拳過程中先穿過身體中線,穿心而出,而且廣東人喜叫錘多少於拳,所以叫穿心錘,後來便於向北推廣,也叫作穿心拳。其勢迅速,故又喚作沖錘、沖拳。中國傳統武術中,穿心而出的,就僅僅是詠春這個拳了。

整個穿心拳的沖拳過程如下:拳從乳旁始發,此時掌心向上,先向內對側弧線向側前,拳頭經過身體中線後,弧線方向向前繼續擊出,到此時僅有速度而沒有力量的,整個前臂和上臂都是放鬆狀態的,而且掌心保持向上的。當到達擊打位置時迅速旋轉,擰緊手腕,寸勁擊出。旋轉是90度,就變成日字了。值得注意的是,這整個出拳過程是連貫流暢的,不分節段的。拳頭經過的線路是一個孤形、孤線,不是一個折角!出手時動作越小越連貫,影越小越隱蔽!

練拳時,穿心錘有兩個特徵,一是穿心,二是旋轉。

旋轉不是為了加強攻擊效果,如果認為有,那純粹是心理作用。前臂的旋轉是防禦作用的!大家想想其還有什麼手法是前臂旋轉的?

當距離很短,或者不需要防禦時,是不用旋轉的。比如沖三星,三下穿心錘連擊時就不需要刻意旋轉。

看完這裡,各位就會明白詠春的日字拳也是旋轉的。因此不存在標題提問的區別。

從實戰上來講,全行程的穿心錘是防禦加攻擊的技法,是典型的連消帶打的技術。對正面防禦對方的攻擊有效果。在使用時,可以只使用前半段的防禦方式來接橋,然後改接其他手法都是可以的。而不是學電影一味死沖變成王八拳亂打。在近距離,就可以發揮後半程的攻擊,也就是寸勁、速勁、短勁了。

攻擊效果關鍵是使用者自身的勁力問題了。寸勁不是詠春所獨有的,也不是天下最大力量的拳。詠春拳選擇這種擊打方式是詠春拳理的選擇。很多人就無法在實戰中發揮寸勁,更甚者將穿心錘、日字拳練成長橋發力,就是撿了芝麻丟西瓜,白白浪費前人的研發。







詠春我不知道(因為沒練過),永春的日字沖拳本身就帶旋轉,由於其發力模式的區別,旋轉沖拳靠地力,比做後輪驅動的汽車,那麼永春的日字沖拳就是前輪驅動的汽車,兩者的區別是變化,永春日子沖拳的動力在拳頭,所以變化多端,初級打一拳就是一拳,通過功力的提升,打一拳就是身、腰、馬的合一……形成:一即一切!


詠春拳有,發拳肘在中的拳決,故每一拳必須注意手肘總貼近中線,以肘部發力直線將拳推出。和形意拳的出拳基本一樣。和太極拳不同的是,太極拳講究腋下空。但是發力都是一樣的,腳蹬地,襠胯力帶動腰脊傳肩,肘,手。內家拳出拳以立拳為主,為的是內力傳送通暢。外家拳講究剛猛,用的是肌肉力,出拳是螺旋平拳,傷人筋骨皮肉。內家拳是穿透力,傷人內臟。


都可以實戰,沒有說那個更易於實戰,你練的什麼多形成條件反射,你下意識就會出什麼拳,旋轉沖拳出拳帶著螺旋力在過程中是有消耗的,它的消耗大於直出的日子沖拳,但它的發力是更能很好的結合整個身體的力量,運用起來也便捷。日子沖拳看示簡單,真的練好運用上全身力是比較難的,所以用旋轉沖拳的多,用日子沖拳的少


推薦閱讀:

為什麼學了散打,還打不贏推不贏一個普通人?
為什麼鐵砂掌不用在自由搏擊擂台上?
徐曉冬VS馬保國之前所說的手續齊備是自認為手續齊備還是沒想到人心黑暗?
如何練出ko的力量?
徒手搏擊,格鬥選手和大猩猩哪個勝算比較大?

TAG:詠春拳 | 綜合格鬥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