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業為什麼不造單反相機?


首先,我們中國是可以製造出單反相機的。其次,目前來說,我們國家沒有自己品牌的數碼單反相機,其實不是能不能製造出來的問題,而是另有苦衷:

上海照相機總廠的海鷗DF系列單反相機,曾經的暢銷貨哦!

江西光學儀器總廠的鳳凰303單反相機

一、專利的限制,有了這些專利的限制,你只能偷偷摸摸的搞,而不能夠大張旗鼓的搞。

二、從頭開始,搞一整套系統,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鏡頭和配件,太龐大了。即便是富士和索尼這種從頭開始搞鏡頭群的,也是經過了很多年才勉強有了今天。

而且,大家都經常罵索尼的良心被狗吃了,是啊,索尼的鏡頭多貴啊!因為索尼的研發成本,還沒有收回來啊,而且目前的產量和銷量還是不如佳能尼康啊。你想一下,索尼都這麼吃力,換成我們中國企業會怎麼樣呢?

三、世界相機工業的發展史,其實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啊,佳能尼康其實是踩著別人的屍體上來的啊。本來,最早是德國,德國的相機工業最發達,德國是世界相機工業的領導者和霸主,可是,硬是被日本的佳能尼康賓得美能達奧林巴斯這些廠商給搞垮了,倖存下來的徠卡,也只能化生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奢侈品路線了。

已經消失了的美能達相機

已經被淘汰的日本cosina單反相機

蔡司的contax單反相機

雅西卡單反相機

在尼康滿100年的時候,我們可以數一數,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相機品牌煙消雲散了,美能達,這麼優秀的,都不得不消失了啊。

你覺得,2000年左右,國產相機全軍覆滅,真的是因為自己不努力嗎?

四、相機機身,鏡頭,其實都不難,自動對焦技術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東西。真心不是技術的問題。真正困難的是,對於這種小眾產業來說,後來者要想殺進去並且盈利,確實是很困難的事情。

嗯,就是小眾產業,如果這真的是一個大眾產業,市場夠大,利潤夠高,我就不信沒有中國企業會去做了。

五、存在就是合理。

美國沒有奢侈品也沒有奢侈品文化,不能說這東西就只有法國啊義大利啊才能「製造」出來吧?

日本搞了n多年的豪華汽車,現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仍然要比德國賓士寶馬的配置更高才能賣出去。

日本的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銷量應該還是不及德國吧?

有很多東西,不是技術的問題,也不是製造的問題。

而是一個市場的問題。

單反相機也是如此!



謝謝您的一再邀清!這個問題我曾經在這個平台談過多次。我們中國為什麼沒有人產單反相機,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市場己經飽和。

現在的企業,向哪個方向發展、投資。都要經過科學、謹慎的評估,要考慮的是「能不能賺錢」。而不是能不能「展示」技術。

但是國內有些人,就是不願意相信這樣簡單的事實。他們堅定地認為中國不生產的東西,就是因為科學、技術落後,造不了。這些人的信息陳舊。他們的認知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其中還有一部分人是:任何人也無法喚醒的「裝睡者」。這是個特殊的族群,他們對日本的一切都頂禮膜拜、奉為神明。不但不允許別人反對,連不相信都不行!他們把造單反的技術神化了,鼓吹單反「技術難度之高,超過了航母,超過航天,世界上只有日本能造」,「如果沒有日本相機,全世界人民就看不到清晰的照片了!」「除了日本品牌,也就沒有數碼相機了」!這樣的荒唐話曾經喧囂一時,就是此時,如果哪位朋友有興趣,把這種聳人聽聞的昏話再重複一遍,依舊有人點贊。

我在兩年前類似的討論中,提過上述見解。立碼招來一頓「群毆」,好像掀了誰家的祖宗牌位。雖然我拚命招架,還是弄了個「鼻青眼腫」有的人還說「看到有人罵你,我就放心了!」真不知道我們的同胞是什麼心態,難道不相信敵人掌握的東西,是世界獨門「絕技」。就是犯了彌天大罪!就該被罵?

單反相機的技術門坎確實不低,但是世界上能造數碼單反的國家絕不是僅僅一個日本。德國的徠卡、瑞典的哈蘇,瑞士的阿爾帕、丹麥的飛思…牢牢地把控著高端單反的市場。世界第一台單反是美國柯達發明的。俄羅斯又想啟用老品牌【澤尼特】生產數碼單反,對了,還有個三星也生產過數碼單反。這樣一算也有十來個國家能生產了。那麼,我們中國能生產單反相機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六十年前就生產過膠捲單反,我們的海鷗-DF,珠江-DF…,都有過不錯的口碑。我們自己生產的鏡頭,光學性能一直不落下風。四十年前,制約我們的電子技術,早己不是什麼不可踰越的障礙。有人可能會擔心,光敏元件,什麼CCD、CMOS,聽說那個東西科技含量很高,很多相機廠家都要向日本人買那個東西。我們是不是也要買來組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告訴大家,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早在三年前就硏制生產出了CMOS晶元,二年前報導時,不少人都半信半疑。今年夏天在東北亞博覽會上見到了展出的產品。(見下圖)


好幾種規格,最大六千萬像素,看左下角那個,應該就是所謂的「中畫輻」。從這些產品來看,我們的起點是很高的。

萬事俱備,為什麼仍然沒有人生產單反。這不僅是市場飽合的原因,還有個產品前景的問題。從技術上分析:單反相機在風光了半個世紀後,已經走向沒落,數碼時代的輝煌,導致單反相機曾經的優勢變成了累贅。又受到微單,和越來越強大的智能手機雙面擠壓,市場前量很不樂觀。單反相機,曾經如日中天的兩大巨頭,佳能、尼康的日子都不怎麼好過。這個時侯如果還有人投資生產單反相機,那可真是腦袋進水了。

我個人堅信:中國一定會有自已的數碼相機,並且一定會是很優秀的產品,但絕不會是單反!


其實這類問題很多,中國為什麼這個不造那個不造。其實我們眼裡盯著的美國很多東西都不生產。美國很多單兵裝備自己不生產,全球招標價低中標。民用船舶美國早就推出市場了。步槍也採購德國的步槍。飛機零件更是全球採購。至於相機生產根本跟中航工業不沾邊。我國有專門研究軍用和工業使用的尖端相機,搭載在飛機和衛星上,性能並不落後。就民用相機來說就是個普通消費品,市場也不大,屬於微機電產品。每年全球銷量也就幾百萬台,使用年限比較長。手機年年換,相機都是用很多年。日本產品在市場上占絕對優勢。其實相機的生產並不是很難,主要是經濟角度考慮投入產出比較差。日本經過長期投入,技術先進,專利也多,如果現在我們新入市場跟日本競爭我們需要大量的投入資源進行研發,產品成本必然很高,市場競爭必然處於劣勢。市場小,投入又大,又沒有什麼戰略方面的需要。就沒有必要非要生產相機了。日本人也不會突然有一天不賣給我們了。就算真不賣了,我們也會很短時間內生產出民用相機來,我們有軍工技術什麼不怕。現在是市場經濟,全球分工,日本人掙點小錢也是可以的。不要老是冷戰思維,怕這個不賣這個不賣那我們脖子。我們已經很強大,所有的工業門類我們都能生產。我們當務之急是在高端產品上發力追趕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我覺得造出來一款單反相機並不一定能在市場化的今天生存下去,拿索尼來說,06年造出第一款數碼單反相機a100,還是依靠了美能達,自打10年發布a580後就沒有再造單反相機。改為單電,單反旗艦也只有08年的a900一款。直到今天十一年了,索尼影像最終還是靠著單電活的滋潤了一些。在單反界還是無法撼動佳能和尼康。索尼,世界電子巨頭,在單反界也是苟延殘喘的活著。中國企業造單反並能存活下去的概率實在太小了。在10年前人民拍照主要靠照相機的時代索尼這樣的單反門外漢都活不下去。更何況在人民拍照主要靠手機而單反又逐漸淪為專業的工具的今天。那些專業人士對相機的要求更是苛刻。即便國產相機參數性能滿足專業人士的要求,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已有的鏡頭群換門國產單反。綜上所述,既然造單反並生存難度這麼大接近不可能,那企業為什麼還要趟這個渾水呢?


作為中航工業的一名員工回答你。

首先,中航工業已經改名為航空工業了。既然你知道中航工業,說明對工業還是有一定認知的。

但是,你提出的這個問題讓我覺得很差異!單反相機的關鍵技術在於光學鏡片和光學感測器啊,這個和航空沒有直接關係,航拍的無人機不是航空工業集團造的,在這方面,大疆做得不錯,也有自己專門的鏡頭,具體你可以去搜一下。

隔行如隔山,就算航空工業集團有國有背景也不代表能胡來,改行去做相機。

我的理解是,現代光學鏡片加工要依靠頂尖的機床作為保證,光學感測器和晶元的製造對工藝的要求也非常苛刻。具體需要什麼工藝什麼設備什麼樣的技術積累這個不清楚,現實是,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具備生產能力,中國的整體工業水平還差得遠。

別以為我們的大飛機上天了,高鐵跑得越來越快,就膨脹了。我們的工業基礎還是太薄弱,現在又是資本的天下,真正去做工業方面技術積累的太少了,前景不太樂觀。


為什麼不造?主要是兩個問題。第一,品牌,現在單反大家都認尼康佳能了,中國品牌要加入競爭肯定先期要投巨資宣傳打牌子,萬一失敗這些投資肯定打水飄,而且在日本和德國品牌這麼強勢下這種可能很大。

第二成本控制,其實中國完全有技術造出單反相機來,但關鍵成本控制還比不了日本,尼康佳能1萬塊的單反,中國要造一個性能一樣(甚至性能高一點)的可能要賣2萬,這種情況下誰還會買?


中航工業是生產航空飛行器的,即各類飛機的公司。而衛星類產品的生產企業是中國航天。單反相機能製造並不能說明什麼,就好比我國能生產核武器但是不能象美、俄一樣生產核水雷、核魚雷一樣,小、巧、精才是精華所在,我國的無人機都說很先進,但是德國的無人機只有黃蜂大小,承認差距努力趕上就是了。


技術上應該一點問題都沒,中航工業主要是飛機,光學原件或者說是光電設備還是兵工集團或者科工集團。我們日常用的單反是民用己產品,適合大批量生產,大眾能消費得起,國家之間是可以貿易來往的。但是偵查衛星例如我過的尖兵系列,屬於軍用產品,產量小,有針對性,價格高很多,屬於保密產品。


糾正一下: 國內衛星相機不是中航工業搞的。航天系統和中科院系統在光學系統上還是很強的。比如長春光機所研製的吉林一號,是國內商用衛星最高解析度,和國際水平差距不大。國內天文望遠鏡的光學系統水平也不差,如郭守敬望遠鏡。但要做消費級單反,還是有很多地方要補上去,例如精密機械系統、小型化光學系統、感測器、軟體等等。


航空工業集團的主業務並不是造相機,也不是國內最高水平的,目前大疆創新和海康威視都在相關領域發力,背後產業支持的舜宇光學、清華紫光、海思半導體、華為技術等也在積极參与。


圖片:白夜行(びゃくやこう)


推薦閱讀:

就我一個發現圖是一加手機嗎?
華為集團和三星集團的差距有多大?
如何看待匯頂科技和魅族的關係?
魅藍note6這款手機真的適合你嗎?
如何評價亞馬遜購物app?

TAG:單反 | 中航工業 | 數碼 | 攝影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