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引力波成熱點,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猜想。請問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是誰?


以下分析基於這樣一個觀點:個人意識發育成長是群體性意識進化的濃縮版,一個完整意識加工的過程也是群體性意識進化的個體濃縮。

當今在世的物理學家,按照論文引用數量來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愛德華·威滕(Edward Witten),他是史上最有希望完成大統一理論的物理學家,被認為是當代牛頓。但是我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到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是人類認知的一個休整期,不會有新的極偉大突破。未來,或許,下一個愛因斯坦般偉大的成就發明是來自強人工智慧的「非結構化意識」再現複製傳播的結果。

愛德華·威滕原本是一個正牌的歷史系畢業生。20歲那年,威滕拿到了自己的歷史學學士學位,輔修語言學。畢業後,威滕一心想成為政治家或者新聞記者。恰逢1972年的美國大選,威滕加入了民主黨候選人喬治·麥戈文的競選團隊,後幾經猶豫,威滕退出了總統競選團隊,威滕回到了學校,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學習應用數學,一年以後轉入了物理系,主修粒子物理學,跟隨著戴維·格羅斯教授(200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學習,沒有費多大勁兒就拿到了博士學位。29歲那年,剛開始系統學習物理7年的威滕在量子場論方面表現出了超人的想像力和理解力,年紀輕輕就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1995年,南加州大學召開了超弦會議,在這個會議上,威滕的發言喚醒了沉睡十多年的超弦理論,他給自己的理論命名為M理論,而這個理論可能是宇宙物理理論最根本的基礎。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在他的著作《大設計》中,認為M理論可能是宇宙的終極理論。

英國著名的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邁克爾·阿蒂亞說,「雖然他肯定是物理學家,不過他對數學的掌握很少數學家能比得上」。迄今為止,威滕已經發表了200多篇文章,先後被同行引用5萬多次,在物理學界名列第一。相比之下,霍金論文的被引用次數為1萬多次,排名第24。有人說他是「當代的牛頓」,他聽到這樣的說法只是謙虛地笑笑,說,「我絕對不是當代牛頓,這種評價實在太高了,我只是一位普通的科學家」

人類認知,本質上是基因信息的升級版,這一點我從各個方面都討論過。現代物理學和生物學等也在逐漸揭示人的意識產生的「現代科學上的作用機制」,基本認為是一種神經細胞內高分子物質多量子糾纏的結果。查爾默斯1994年對意識研究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分類,認為存在簡單問題和困難問題。簡單問題可結構化,困難問題不可結構化。可結構化就是能夠用語言或用數字表達,不可結構化就是不能用語言或數字表達。另外,物質的物理屬性一般都可結構化,而物質的現象屬性或內在屬性不可結構化。

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複製」、「傳播」是人類意識第一次覺醒,人類從無到有的建立了各種符號邏輯系統。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和「複製」有個特點,需要先建立一個與感應信息無關的「系統」,這個系統中包含的「存在」並不是感應信息本身,但是系統中的各種「存在」之間的關聯與感應信息是呈現對應關係的,這就是觀念的建立 ,其中那些不存在的「存在」就是概念,而概念之間的關聯就是盡量與感應信息呈現對應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個體的人建立了概念之間的關聯,當然他們會盡量與感應信息呈現對應關係。然後在能夠交流信息的群體中,個體會通過交流信息實現概念關聯的一致性,這樣概念關聯一致性確保群體能夠像一個整體的個體一樣生存生活發展,這就是群體性經驗的形成。但這個群體性經驗中(或者說感應信息中)就包含了與感應信息無關的「系統」,即觀念。人們通過交流信息,又隨著時間發展,逐漸統一和強化了這個系統以及這個系統中的「抽象存在」,也就是群體性觀念強化和概念強化。這個過程如同早期的群體性經驗強化一樣。

所以,按照時間的箭頭,是這樣的順序:個體感應信息-->群體經驗-->萬物有靈(非常多個氏族群體的各種觀念)-->多神論(城邦制中央之國覆蓋區域下的群體觀念)-->一神論(區域政權統一的群體性觀念)--->哲學世界觀--->數學概念和科學概念(數學和科學概念實際上也不停的發展,雖然都叫數學和科學)。

人類在可結構化意識形成的群體性意識形態進化,本身就是將一個個觀念逐步打碎的進程,在這些觀念取代的節點上,就是偉大思想家誕生的時刻。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愛因斯坦、牛頓的偉大,其實並不是他們顛覆了傳統觀念並建造新的觀念,而是他們打造了完美的對感應信息(已知的經驗認知)進行處理的的意識工具。

或許愛因斯坦是最後一個顛覆人類觀念的科學家。因為未來,人們對觀念已經知道,觀念並不具有真實意義。不僅宗教觀念、哲學觀念是過去式,就連科學觀念也是一個過去式。未來的強人工智慧不需要像哲學家,也不需要先建立根本不存在的系統「觀念體系」,人工智慧完全去掉了科學家身上的哲學家特質(即觀念的思想),成為了對感應信息進行處理的超級工具大師(這個特質其實就是愛因斯坦晚年一直追求的科學特質,也是今天很多科學家所追求的科學的特質)。而這種工具或許根本不是「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而是「不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複製傳播。這種計算機處理不同於今天的證明方程,他可能會「瞬間」(這個時間尺度是相對的)浮現概念建造的意識工具。更有超級人工智慧可以將科學設備、觀測儀器的感應信息進行快速分析並獲取可靠的數學工具與之對應,即這種雲端猶如抓取所有智慧的神,快速建立出新的工具化的結果,等待新的感應信息對結果的驗證。

從神學到哲學,再到數學、科學,這些都是可結構化意識再處理的產物。可結構化意識造就了特殊人群「知識分子」,符號體系仍然在今天是部分專家的專利,如超弦理論,如同一萬年前的巫師那樣,掌握著文字和符號系統,如甲骨文和太極八卦等,形成了符號系統的神秘化,而意識的進化,是去神秘化過程。很有可能在在第二次智力覺醒來臨後,這一切會發生變化。符號系統不再是少數人掌握的神秘工具。人類藉助機器實現非結構化意識「再現複製」技術,輕鬆理解這些原本複雜的符號邏輯體系。未來如果能夠進入不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和複製,那對人類來說一定是一個天翻地覆般的變化。


實際上科學的大廈不是一個人建成的,是大量教科書上記錄的科學家集體貢獻,儘管大家認為牛頓、愛因斯坦貢獻最大。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展開的,如果沒伽利略、洛倫茲變換的研究,沒有斐索、邁克耳遜實驗得出光速不變的結論,愛因斯坦可能搞不出狹義相對論;如果沒有盧瑟福散射實驗,沒有夫琅和費發現太陽光譜暗線,沒有巴耳末湊出氫原子光譜線系公式,玻爾可能建立不起來氫原模型;如果沒有牛頓的光的粒子說和惠更斯光的波動說之爭,沒有麥克斯韋光的電磁波理論,沒有普朗克黑體輻射研究認識了電磁波的粒子性,德布羅意可能很難提出物質波(波粒二象性)的理論,也很難催生出量子力學。……。所以個人認為教科書上有名字的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實驗物理學家的發現為理論物理學家提供了思考的物質基礎,數學家為理論物理學家提供了思考的工具,而理論物理學家靠大腦思考得出的理論又為實驗物理學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實驗研究產生的技術又為工程師將其變為發明產品提供了素材,企業家的組織生產能力又使工程師的發明變成了產品,工人、農民的生產勞動又養活了包括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和自己的人類。這就人們所說的雞生蛋、蛋生雞的過程。毛主席和楊振寧談話時說過,物質是無限可分的,科學研究永無止境,不然一萬年後你們科學家幹什麼呢?我贊同這種認識,即不存在終極科學理論。


這個不能說得絕對了!只能說有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家,因為從愛因斯坦後,大家研究的東西都不一樣,自然,貢獻也不一樣,創造的價值也不一樣,自然就沒有可比性,因為每一個發現都是不容易的,不可能偏誰,你說了誰最厲害,就會說誰誰還要更厲害好吧!


當然對我們中國好的,有楊振寧、錢學森、丁肇中、李政道、鄧稼先、高錕(這幾個應該大家都有聽說,)、嚴濟慈、錢三強、王淦昌、都是咱們中國的物理學家。這些物理學家都對中國的發展做了很大一些貢獻,例如在「核」,「彈」,「光纖」「力學」等方面,也正是他們讓國家的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才變的更加強大,給這樣的人點贊??



我還是支持機器貓的人選,但需要包攬E一分形時空,看. Anthony Judge最近寄過來的文章,對維度在量子現實與用二維表達三維螺旋,這涉及到一個普通的物理現象 邊界=n一1問題是,通過將意義的二維圖案渲染到3D中,尤其是通過識別與任何這樣的拓撲變換相關聯的動態,是否可以實現更豐富的洞察。在二維圖案可以以某種方式被認知地體現為身份的焦點的程度上,圖案的「擠出」在3D中的形式尤其令人感興趣。那麼,就有這樣的暗示,即2D模式是一種特別限制的對身份的更豐富和更深刻的感覺的投射--這是對時代不恰當的限制,也許是危險的。在三維。這可能與激發富有想像力的新思維有關-超越了許多二元的framings,而目前的棘手衝突是持續存在的。這樣的三維效果圖能「攜帶」、產生和區分什麼更微妙的見解-特別是作為一種手段,以抵制它們在實踐中不正常地合併的傾向?

從2d到3d的視角轉換,本身就有助於對「量子現實」的個體和集體含義的考慮。他們的可信度得到了亞歷山大·Wendt(量子)(量子精神與社會科學:統一物理與社會本體論,2015)的論證。這種可能性更有意義,因為這一論點是從國際關係中最具爭議性的學者之一的角度提出的,特別關注國際安全問題。他特別提出了對傳統的對全球系統劃分為「狀態」的理解的質疑,這表明需要一個量子模。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and how richer insight might be enabled by rendering two-dimensional patterns of significance into 3D, notably through recognition of th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any such topological transformation. To the extent that a two-dimensional pattern may be cognitively embodied in some way as a focus of identity, the "extrusion" of the pattern to engender a form in 3D is particularly intriguing. There is then the implication that the 2D pattern is an especially restricted projection of a richer and deeper sense of identity -- a limitation inappropriate to the times, and perhaps dangerously so.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that forms of connectivity that prove difficult in 2D, if not impossible, may be rendered comprehensible by renderings in 3D. This could be relevant to eliciting imaginative new thinking -- transcending the many binary framings by which intractable conflicts are currently sustained. What subtler insights can such 3D renderings "carry", engender and distinguish -- notably as a means of counteracting tendencies to their dysfunctional conflation in practi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pective from 2D to 3D can itself help to fram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implications of "quantum reality". Their credibility has been remarkably argued by Alexander Wendt (Quantum Mind and Social Science: unifying physical and social ontology, 2015). The possibility is all the more relevant because that argument is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ent scholar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He notably calls into question the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ivision of the global system into "states", suggesting the need for a quantum model of human identity-


目前好象還沒有。愛因斯坦以前,都是通過實驗發現基本原理的,牛頓總結了前人的大量實驗結果,通過歸納,並用幾何的方法總結出了一種叫貫性參考系的物理運動規律,並寫了「原理"一書,確實這在宏觀尺度上是證確的,但在微觀尺度上就不能解釋許多現象。後來愛因先生,總結了這些予盾,僅僅通過思考,和空間的坐標變換並假設光速不變,就提出了俠義相對論,後來又用一種叫黎慢幾何的方法,用張量矩陣來描述宇宙的各種現象,並由這些方程,預言了幾種可能的現象。結果一百多年來,這些預言都被證實了。這就是理論物理學家,他僅用哲學思維,並不做實驗。他的想法由人家用實驗去驗證。由於他的特別和榜樣,於是出了很多所謂的理論物理學家,什麼奇怪的想法都有,而且越怪好象越偉大,把描述宙宇的公式寫得越複雜,越難理解好象水平越高。實際上,宇宙的公理是很簡單的,一定是含有圓周率兀的簡單的函數。一佰年來,還沒有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能清楚的有條理的,簡捷的為程來說明爭論的物理現象。實際上現在怪現越來越多,一場物理界的革命就要來了,屆時一定會產生象牛頓,愛因斯坦一樣的偉大科學家!


謝邀,個人認為,愛因斯坦之後應該是民科的天下。因為滿世界還沒有人知道如何使用引力波。換句話說,誰能把引力波變換成新的大工業材質,誰就是未來偉大的物理學家。


在量子力學沒有被統一前,所有物理學家都是偉大的,沒有最字一說。倘若量子力學被某個人給完善了,那麼那個人就會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乃至什麼科學家、天文學家,以其對人類的貢獻,叫什麼都不為過。


楊振寧,是二十世紀最後一個全才物理學家,也是即物理學黃金時代白銀時代當今僅存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不是之一,是唯一。而且也是所有天才物理學家中性格最為正常的一位,無論是薛定諤愛因斯坦,狄拉克,他們都有些性格上的怪癖缺陷。


推薦閱讀:

如何給種公兔采精?
生活中哪些東西有輻射?孕婦都要避免么?
卡西尼探測器飛了20年後墜入土星,目前有何進展?
霸王龍和大象如果生活在一個時代,霸王龍能捕食大象嗎?
萬一恐龍復活了,把地球一半的領土佔領,人類會傷害並主宰它們嗎?

TAG:物理 | 愛因斯坦 | 科學 | 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