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為何有著「三造共和」之說?


段祺瑞「三造共和」?吹過了吧。

所謂「一造共和」,是指武昌起義後,段祺瑞領銜北洋諸將發表「共和通電」,逼清帝退位。這個事兒吧,就像打濕水的毛巾,得使勁兒擰一擰。此事表面上是段祺瑞做的,實際上是袁世凱授意的。換句話說,如果背後沒有袁世凱默許或「指點」,段祺瑞不會領銜通電擁護共和。在袁世凱稱帝前,段祺瑞一直是小跟班,即使自己有想法也沒表現出來,事事唯袁世凱馬首是瞻。

再來看「二造共和」,說的是袁世凱稱帝,段祺瑞採取「非暴力不合作」。言下之意,只要段祺瑞肯幫袁世凱,帝制就能搞下去,或者至少能平息護國運動……是不是太高估段祺瑞了,他一個人靠「不支持」而非「反對」就把袁世凱打倒?再說了,段祺瑞這麼做其實有私心——想接袁世凱的班。袁世凱搞帝制,段祺瑞看到了天花板——只能是袁克定的大臣。老袁對段祺瑞很客氣,可小袁還沒上位就經常在段祺瑞面前擺架子,真上位了段祺瑞還不得匍匐在地不敢抬頭啊。段祺瑞不支持袁世凱,不僅以後可以免受袁克定的氣,還有機會自己上位,換做是你,你怎麼做?

「三造共和」可能稍微硬氣一點,畢竟是段祺瑞振臂一呼,率軍討逆,把張勳的辮子軍拿下。當時,想「再造共和」的人不少,比如南京的馮國璋很積極,可惜離北京遠了一點,而段祺瑞在天津,近水樓台。值得注意的是,段祺瑞是皖系頭子,但召集起來討伐張勳的兵馬卻不是皖系部隊,而是直系或者親直系的部隊——直隸督軍曹錕、第8師師長李長泰、第16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可見,老段這是為了搶頭功,怕別人佔了先。

討伐張勳,恢復共和,這使段祺瑞獲得巨大民望。但他也知道,沒有嫡系部隊不行,複位後便開始向日本借錢練兵,想武力統一中國……


「一造共和」的對象是滿清朝廷,「二造共和」的對象是袁世凱,「三造共和」的對象變成了張勳,檔次越來越低,作用越來越小。

北洋將領並非鐵板一塊,派系眾多,矛盾重重。尤其對待朝廷問題上,態度五花八門。人是複雜的動物。尤其在歷史周期律之第三層和第四層交替之時,人的靈魂備受考驗。清末民族,帝國轉向民國,國人的靈魂在帝國夢和民國夢之間反覆搖擺。袁世凱堪稱民國建立時的第一功臣,最後還是沒有經得起帝國夢的誘惑。馮國璋心眼很多,辛亥暴動之際還想一舉蕩平武漢,為朝廷建功立業呢。

北洋將領之中,段祺瑞對滿清朝廷感情最淡,張勳對滿清朝廷感情最深。所以段祺瑞威逼清廷退位。所以袁世凱死後,張勳認為機會來了,還要搞復辟。後人認為張勳是大老粗,其實他有一顆忠於帝國的靈魂。事實上張勳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要知道張勳辮子軍只有幾千人,進攻偌大北京城,簡直是杯水車薪。但是張勳直接進入北京城。給他打開城門的是號稱北洋之龍的王士珍。民國初年,王士珍和徐世昌一樣,以滿清遺民自居,甚至不願意當民國的官,領民國的工資。

張勳復辟本質上被利用了。段祺瑞就是要利用張勳扳倒黎元洪。所以當張勳雄赳赳氣昂昂進北京時,天津的段祺瑞表示沒看見。當張勳把黎元洪趕走,段祺瑞睜開眼睛,在天津天津馬廠誓師、組織討逆軍、討伐張勳。

段祺瑞請梁啟超代寫一篇討逆檄文。梁啟超用他的大筆蘸狗血,把張勳描繪成一個活脫脫的小丑。梁啟超寫道:「討逆軍總司令段祺瑞,謹痛哭流涕申大義於天下曰:嗚呼,天降鞠凶,國生奇變。逆賊張勳,以凶狡之資,乘時盜柄,竟有本月一日之事,顛覆國命,震擾京師,天宇晦霾,神人同憤。該逆出身灶養,行穢性頑,便佞希榮,漸躋顯位。自入民國,阻兵要津,顯抗國定之服章,焚索法外之餉糈,軍焰兇橫,行旅裹足,誅求無饜,私橐充盈,凡茲稔惡,天下共聞,值時多艱,久稽顯戮。比以世變洊迫,政局小紛,陽托調停之名,明為篡竊之備,要挾總統,明令敦召,遂率其醜類,直犯京師。」

段祺瑞的討逆軍兵分兩路,分別以段芝貴和曹錕為東西兩路統帥,吳佩孚為前敵司令,沿京津、京漢鐵路向北京進逼。張勳裝模作樣的調兵遣將,和段祺瑞決戰。記者問張勳:「段祺瑞來討伐,你怎麼辦?」張勳拍胸脯保證:「至死力戰」。記者又問:「若戰敗,怎麼辦?」張勳再次拍胸脯:「斷不他往!」

比起前兩次「造共和」,第三次成本低得多。張勳和段祺瑞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張勳的辮子軍無力也無心思作戰。段祺瑞派一架飛機到到皇城轉一圈,丟幾枚簡陋的炸彈。據說第一枚炸彈傷了一個太監和幾條狗,第二枚炸彈炸毀一個缸,第三枚炸彈投到了故宮的消防水缸里,被水浸濕,未爆炸。這樣就把辮子軍嚇得對著皇城屈膝彎腰撅屁股躲避,擺出一個狗鑽洞的造型,忘記射擊(當時飛機簡陋,離地面只有三百米)反擊。

段祺瑞另派一架飛機到張勳住宅,丟了兩枚簡陋的炸彈。第一枚丟到魚池裡,弄出一堆水花,嚇張勳一跳;第二枚丟到屋檐上,炸一個大洞。張勳懵了,趕緊打電話去荷蘭使館,請求洋大人派轎車來,接他去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政治避難」。

至於地面接觸,吳佩孚勇猛異常,輕鬆擊潰辮子軍。

段祺瑞再一次成了「再造共和「的英雄。「三造共和」完畢。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簡單。

所謂「三造共和」,仔細一看都是水分。儘管都是水分,在那個時代依然是鶴立雞群。因為其他人,要麼對共和漠然不知,要麼沒有機會。

袁世凱之後,蔣介石之前,段祺瑞是決定中國走勢的那個人。所有人要麼是段祺瑞的朋友,依靠段祺瑞升官發財;要麼是段祺瑞的敵人,被段祺瑞打敗或打敗段祺瑞。

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段祺瑞成為一名「怨婦」。

那麼該如何評價段祺瑞呢?答案,謀國者。

所謂謀國者,無非就是讓老百姓過好日子,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敗。

所謂謀國者,便是畢生把國放在首位之人,通過謀國而謀自身。最基本條件之一是和平。袁世凱當選大總統之後,原本已經實現基本和平。但袁世凱走錯一步棋,天下再次混亂。他們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但他們都有鮮明的個性,獨特的標籤。

段祺瑞謀國,就是失敗的典型案例。討伐張勳之後,原本是趕走滿清皇室,徹底聯合各派整合國家的大好良機。段祺瑞卻什麼都沒做,仍然以軍人思維看待問題,回國頭準備以武力討伐西南派。常言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段祺瑞卻把戰爭和政治分開。


作者:金滿樓

被稱為「北洋之虎」的段祺瑞,同時也有「三造共和、五任總理」的名聲。

所謂「三造共和」,顧名思義,則是指段祺瑞曾三次手創並維護共和的歷史事實,姑列舉如下:

辛亥年間,武昌舉義,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北洋軍則在馮國璋的指揮下,一舉攻克漢口,武昌唾手可得。而在陝西、山西等地均被壓迫而絕不穩靠。

在此關鍵時期,段祺瑞在袁世凱的授意下領銜諸多北洋將領發出「共和通電」,清廷一時大震並最終同意退位,此「一造共和」;

當然,說段祺瑞在辛亥年「一造共和」還是有些水分的,畢竟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是袁世凱,段祺瑞不過是替袁世凱發聲而已。

按:據筆者的了解,這一共和通電也有些弔詭之處,很可能並非是來自袁世凱的授意,甚至並非來自段祺瑞的本意(很可能他並沒有得到袁世凱的指示),而可能是段祺瑞的部下徐樹錚擅自所為,結果導致袁世凱與段祺瑞被動接受所致。

驕兵悍將,又是辛亥非常之時,將帥所不能制,亦難解也。

在清朝覆滅後,袁世凱就任新生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而在4年後,袁世凱宣布洪憲帝制。這時,擔任陸軍總長的段祺瑞對稱帝之事堅決反對,他曾召集心腹徐樹錚、曾毓雋等人,十分悲憤地說:

「項城看來真是要做皇帝了,無可救藥啊!想當年,我領銜諸位將領發擁護共和之通電,如今我要是擁項城為帝的話,我在國人眼中還算人嗎?試問二十四史,還能找出我這樣的人物嗎?所以無論公與私,我都寧死也不參與帝制。我打算歸隱山林,決不多發一言。」

之後,段祺瑞隱居西山加以杯葛,而袁世凱稱帝敗亡前卻又將國事託付於他,此即所謂「二造共和」也。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但之後由於黎、段兩人發生「府院之爭」,結果導致1917年張勳復辟,遜帝溥儀再次被推出來臨皇帝位。

這時,被黎元洪罷職的段祺瑞在天津組織「討逆軍」,並最終擊敗張勳的辮子軍,帝制復辟宣告失敗,這就是所謂的「三造共和」。

總的說來,段祺瑞作為民國年間的大人物,其一生不蓄私財、不徇私情、不擁兵自重,這在軍閥中無論如何都算至為可貴了。


段祺瑞,北洋之虎,袁世凱手下最為得力的幹將,世人更將其與王士珍、馮國璋並稱為「北洋三傑」。不過,段祺瑞卻還有著另一個美譽,便是「三造共和」。


創建民國,一造共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短短兩個月內,南方十四省相繼宣布獨立。清廷為鎮壓起義,緊急召回被排擠出朝廷的袁世凱,命其總領北洋軍,南下蕩平革命黨。不料,袁世凱採取兩面政策,在部下馮國璋攻下漢口、漢陽後,駐兵不前,拒絕攻擊革命黨的老巢武昌,擁兵要挾清廷。

同時,袁世凱又同革命党進行談判,宣稱如革命黨同意其就任民國總統,他就勸說清帝退位。最終,革命黨在權衡形勢後,答應袁世凱的請求。可袁世凱既想當總統,卻為了自己的名聲,又不可背上逼迫清帝退位的罵名。

於是,作為袁世凱得力幹將的段祺瑞就粉墨登場,為主解憂。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聯合清廷47位將軍,要求清帝退位。2月初,段祺瑞更是斥責滿清王公阻擾共和,宣稱清帝如再不退位,就將率軍入京,大有逼宮之勢。隆裕太后受此脅迫,最終於2月12日下詔宣布宣統退位。袁世凱在段祺瑞幫助下也如願坐上了總統寶座,這也就是段祺瑞的一造共和。


反袁稱帝,二造共和

袁世凱在榮登總統寶座後,隨著權位與野心的與日俱增,加之全國上下,皆為袁世凱的門生故吏。因此,袁世凱開始不再甘於,只做一名處處受憲法約束的總統,而希望能恢復帝制,自己當上皇帝。

可是這一次,作為袁世凱股肱之臣的段祺瑞卻和袁世凱唱起了反調,他認為袁世凱如此變更「國體」,必定會引起國內的動蕩。因此,段祺瑞曾數度勸說袁世凱,讓其放棄稱帝的想法。怎奈袁世凱稱帝之意已定,加之段祺瑞屢立功勛,袁世凱對其早有功高震主之感。此時,段祺瑞又數度勸誡,更讓袁世凱以為段祺瑞在有意刁難自己。於是,袁世凱一紙調令,免了段祺瑞的職。

隨後的歷史正如世人所熟知的,袁世凱的洪憲帝制不足百天,就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袁世凱不得不再次起用段祺瑞來收拾殘局,而段祺瑞趁勢勸告袁世凱,讓他取消帝制。這次,袁世凱聽從了段祺瑞的建議,宣布取消帝制,恢復了共和政體。這也就段祺瑞的二造共和。


鎮壓張勳,三造共和

相較於前兩次的維護共和,段祺瑞的三造共和就顯得有些「不光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段祺瑞對於張勳復辟,顛覆共和這件事,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1916年6月,稱帝失敗的袁世凱在內外交困中去世,副總統黎元洪接任總統,段祺瑞就任國務總理。可是段祺瑞卻和黎元洪因派系之見與政見差異,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府院鬥爭」中。作為「滿清遺黨」,並手握軍隊的張勳,便借「府院之爭」,率軍進入北京,迎接宣統皇帝複位,史稱「張勳復辟」。

此時的段祺瑞,因為之前的府院之爭,正避居在天津,聽聞張勳復辟的消息後。段祺瑞立馬運用自己的威望,在天津組建起了一支三萬人的討逆軍。輕輕鬆鬆就將盤踞在北京的五千「辮子軍」給討平,張勳復辟也在短短12天內宣告失敗,共和政體得以恢復。

不過,段祺瑞的三造共和,還是有著一種自己犯的錯,自己來彌補的味道。

參考資料:

郭廷以:《中國近代史綱》,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年。


謝邀請。


回顧上個世紀初的那段歷史還真有段祺瑞「三造共和」之說。「一造共和」奉袁世凱旨意逼清廷退位;「二造共和」反袁稱帝,被袁免除本兼各職,袁取消洪憲後復出;「三造共和」反對張勳復辟,主持討張後出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


所謂時世造英雄,段祺瑞偏偏就卷進了那個時期的歷史的旋渦之中。「三造共和」論實再有些勉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清廷請出了被罷黜的袁世凱為欽差大臣,討伐革命軍。袁世凱則逼迫清廷解散了皇族內閣,由自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在攻打革命軍的同時,開始暗中與南方的革命黨人議和,迫醇親王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位,派馮國璋接替良弼的禁衛軍職務,調禁衛軍出京去攻打山西的革命軍,命段芝貴組編拱衛軍駐紮京城,北京城為袁世凱完全控制。


武昌起義後,全國的革命形勢發展迅猛,至1911年年未清屬全國22個省已有17個省先後宣布獨立。革命軍控制了湖北、湖南、陝西、江西、雲南、江蘇、貴州、浙江、安徽、廣西、廣東、四川等省份,受袁世凱控制的只有直隸、河南、甘肅、山西、山東五省。此時清軍將領馮國璋、曹錕、張作霖等誓死反對共和。第二年年初,即1912年1月孫中山發表聲明,只要袁世凱贊成清帝退位,即自行辭職,讓位於袁世凱。


於是,袁世凱加緊了逼宮的步伐,授意段祺瑞聯絡北洋系將領共47人聯名致電清內閣、軍咨府、陸軍部和各王公大臣「懇請渙汗大號」,「立定共和政體」。此即「一造共和」。


1915年,袁世凱推行君主立憲,準備成立中華帝國,並打算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然而,12月蔡鍔、唐繼堯即在雲南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貴州、廣西等省相繼響應,1916年3月份袁世凱便被迫宣布了取消帝制。重新起用因反對恢復帝制而被免職的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組織北洋勢力,壓制南方的討袁力量。至1916年6月袁世凱因尿毒症不治而亡,並未正式登基稱帝,洪憲年號也未確立宣布,直到去世,袁世凱的身份仍是民國大總統。南方力量要求袁世凱下台,而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勢力則是要求袁世凱交出行政和軍事上的權力,恢復責任內閣和退位自保。據說袁世凱死的時候在他的書案上留下了他親筆寫下的一句話「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


此為段祺瑞「二造共和」。


1917年,在加入協約國和對德宣戰的問題上黎元洪與段祺瑞產生分歧,引起「府院之爭」。日本表示支持段祺瑞,英美則支持黎元洪、馮國璋。黎元洪反對宣戰,將段祺瑞免職,段則令屬下各省督軍宣布獨立。黎元洪召張勳進京調停,張率5000千辮子軍北上,並密謀復辟,段祺瑞欲利用他去對付黎元洪,也支持他進京。6月末張勳的軍隊開到了北京城外,即把當時京津臨時警備司令王士珍等人「請」來,宣布欲擁立廢帝溥儀複位。沒等王士珍等人回過神來,張勳便下令打開城門,放辮子軍進城。復辟鬧劇在7月1日凌晨上演,逼黎元洪「奏請歸還國政」。黎元洪無奈,通電在南京的副總統馮國璋代行總統職務,逃往東交民巷日本使館避難。


張勳的復辟立即招致了各方的反對,段祺瑞在天津發表討張的通電、檄文,組織討逆軍,自任總司令,討伐張勳,辮子軍戰敗,張勳逃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宣告退位。段祺瑞重任國務總理。因為張勳手裡攥著段祺瑞和督軍團同意復辟的把柄,所以段祺瑞的國民政府也一直沒有對張勳進行緝拿行動。


此為「三造共和」。

在那個風雲突變的年代,不知那些北洋大佬們是否也承認「段祺瑞三造共和」這個說法?


共和必是所有當時中國人共同促成的,歷史是一台又一台的接力戲,不能功歸一,二人,凡戲者,有一二主演,有主要演員,也有非主要演員,乃至群眾演員,試問誰可缺得?重要性上是一樣的,難度上不同而已,所以人們更多看的是主演,因為他〈她)處在故事的中央,和所有演員發生關係,是能解開"戲結"的那個人,

歷史和戲劇,十分相似,事實上戲劇都是模仿歷史的,在"三造共和"這段歷史上,段祺瑞確實是重要的主演之一,為什麼說他三造共和而不說別人,雖然說第一次他聯名四十多名北洋將領發表「擁護共和"的通電是在袁世凱的領導下完成的,所以首功當歸於袁世凱,但張羅這件事的主要是他,具名第一也是他,所以這件事上他的作用不比袁世凱小,段祺瑞是一個有擔當的人,嚴於律已,身正影直,在歷史的緊要關頭還是以國家人民為重的,所以歷史價值要高於其他北洋人物,而且國事需要他退時也還是不太計較個人利益的,比如二造共和的時候,他召集部下開會,慷慨陳詞,說他一向反對帝制,可是項城(袁世凱)卻一心稱帝,怎麼勸也不聽,我當年與你們通電全國,擁護共和,現在左右為難,所以決定辭職,後來他真不幹了,這對於一個攀爬到這個位置的人來說太難了,這可是大得罪袁世凱呀,如果袁世凱稱帝成功,他恐難保全,

其實袁世凱之所以稱帝失敗,主要是敗在段祺瑞的手裡,此前他曾勸袁不要稱帝,作為學生,不能直接反對,只好委婉勸止,使袁產生了誤會,以為他不是反對,只是擔心,袁世凱認為只要北洋軍力保我,就沒有可怕的,所以袁決定試一試手下諸將,據載,在一次年節聚會上,袁世凱讓眾將表個態,是支持還是反對稱帝,結果文官贊成,武將反對,象徐世昌,王士禎等人都首先表態贊同,那些武將如馮國璋,曹錕,段芝貴都比較勉強,而段祺瑞最後一個,只磕頭,不表態,使得袁世凱誤以為他也同意了,才決定稱帝,不料稱帝以後,南方爆發了"護國運動",作為陸軍總長的段祺瑞表態反對稱帝,於是導致全國大反袁世凱,連大總統也不許他當了,袁世凱選擇了自殺,

應該說段祺瑞也是拿不準的,但他還是站在了共和的一邊,此後段祺瑞當了國務總理,執掌了北洋政府實權,要對德宣戰,導致了"府院之爭",黎元洪在馮國璋等人支持下兔了段祺瑞的總理,段祺瑞讓皖系的地方政府造反,皖系將領張勳立志復清,趁機從安徽帶兵直入北京,要復辟清朝,段祺瑞的本意是趕跑黎元洪,自己另選個總統,仍當總理,不料張勛竟要復辟,所以立即反對,並從天津發兵,驅逐了張勳,恢復了共和,請回了黎元洪,現在還須團結,反共和勢力仍極強大,隨時可能顛覆,此後黎段聯手,共和就穩固了,

這三次共和,十分重要,只要一不小心,就可能回到帝制,兩次復辟就是明證,新舊制度的幾次交鋒沖,作為主演之一的段祺瑞一直處在風口上,他還是旗幟鮮明的,當然,這是人民的選擇,每個人都有功勞,但還是應該尊敬他。


我在這裡便長話短說:一造共和,他秉承袁世凱意旨,聯名北洋高級將領進京逼宮,使得清帝退位;二造共和,他協助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後,站在袁世凱「心腹」的立場上,強硬反對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並拒絕了袁世凱的爵位分封;三造共和,他在「張勳復辟」後,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通電全國討伐張勳,僅用7天時間便平定鬧劇。可以說在歷史的每一次重大轉折點上,段祺瑞都選擇得相當明智而精準。他具有古代梟雄的一切素質:鋒芒畢露又審時度勢、鐵血手腕卻權術老到!

此外他還有著六不總理的美譽:「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他工作勤勉,才智出眾;他講義氣,有威信;不嫖不賭,不易被人控制;不貪不佔,無欲則剛。


推薦閱讀:

人類婚姻關係,再過多少年會消失?
為什麼斯大林在衛國戰爭後要清洗曾被俘虜的蘇聯人?
在古代,文學作品是如何被傳播的?
歷史上貴族揮霍無度對國家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潘金蓮和武大郎?

TAG:段祺瑞 | 中國往事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