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庶子都干什么去了?
西周初年,周天子直接管理的土地和民众还是很多的,包括了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晋国就是成王还是小孩的时候,跟他的弟弟姬虞玩闹,拿着一片桐树叶子说封给弟弟。君无戏言,当时周公刚打下来唐国,就把唐国分封给了姬虞,所以,姬虞又称唐叔虞。到了他的儿子时,改为晋,所以,唐叔虞,姬姓,晋氏。
周王朝初年,武力强大,东征西讨,打下来的地方很多,以九州之大,何愁无地可封?不过滥封,没个章法,就要乱套了。后世的太平天国分封了2700多个王,最后连天京看门的都是个王了。周公于是制定礼乐制度,以宗法制配合分封制,给后世分封定下了基调。
天子的儿子,封为诸侯。
诸侯的儿子,封为卿。
卿的儿子,封为大夫。
大夫的儿子,封为士。
士的儿子,无封,庶民。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职位和爵位,由嫡长子继承。
这样随着与天子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越来越少,直至庶民。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民族的家庭伦理观,在北方,超出五服的,已不再是至亲了,以寻常亲戚待之。
周公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好,家庭合睦,亲亲善恩。一个家庭毕竟还是小,放大到国家层面就会出问题。
一个简单的问题,九州虽大,终究还是有边界的,天子传承却无有穷已,以有限之土地应付无限之分封,虽圣贤不能为也。
再一个问题,周天子需要对诸侯有功人员封赏,历史上,秦国就是周天子的空头支票。晋国也从周天子那里分来了不少的土地,到最后,整个山西和河北,都成了晋国的土地,而周王室的土地只有都城洛阳附近的几个城池。
进入到春秋战国时,诸侯们攻伐兼并,但是周天子因为名分问题,不能去讨要分封,要打也打不过人家,有周王兴师问罪,结果还被诸侯一箭射伤,威信全无。后来,还被楚庄王问候过鼎有多重,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
这还不算完,诸侯们偶尔也会尊王攘夷,周天子过了面子的瘾,按照祖制,就要分封啊,土地越封越少。
周王室能不能奋发图强呢?不能。
因为周王室是分封制的最后防线,如果不分封了,还叫周王室吗?
所以,其他国家可以不分封,可以兼并,周王室为数不多的土地还必须要坚持分封,直到只剩下一个洛阳,还被分为两部分,东周和西周,各占一半。
周王呢?
已经没有住的地方了,只好借住在东周国,因为东周国的君侯孝顺一点。
至于历代周王的庶子,看看历史上的各种姓氏,像姓公孙的,姓王的,姓魏,姓卫的等,基本都是周天子的后代,很多都是背着贵族的身份,过着庶民的生活。
周朝建立之时采用分封制,按爵位高低一般分成公、侯、伯、子、男,之后还有不列等的小诸侯,而此类诸侯子承父业仍旧保留相应的爵位,高爵位的还可将辖区内城池继续分封给自己后代,如果有一定的爵位需要得到中央认可。
诸侯如此,周天子更是。因初封时大多以城池为单位,九州之大何愁无地可封,只是后来封国多了,相互之间无视周天子的地位相互攻伐兼并才形成不同规模的诸侯,如蔡国这样的春秋小国,也曾经灭国沈国。
西周周天子分封过的后代简略如下:周文王共有十八子,嫡长子早夭未有分封,嫡次子继为武王,其他分别分封于管、鲁、蔡、曹、郕、霍、卫、冉、郜、雍、毛、滕、毕、原、酆、郇等。
周武王共有四子,嫡长子继为成王,其他分别封于邘(即于国)、唐(后来的晋国)、应、韩。
周成王子嗣数量未知,子周康王。
周康王子嗣数量未知,子周昭王。
周昭王子嗣数量未知,子周穆王。
周穆王,嫡子继为周共王,次子篡位为周孝王,三子封于徐。
周共王子嗣数量未知,子继为周懿王。
周懿王子嗣数量未知,子周夷王。
周孝王子嗣数量未知,死后诸侯立懿王太子为周夷王。
周夷王子嗣数量未知,子继为周厉王。
周厉王,嫡子继为周宣王,少子封于郑国。
周宣王子嗣数量未知,子继为周幽王。
周幽王,子周平王东迁开启东周序幕,与褒姒之子为周携王,为晋文侯所杀。
以上,周天子而已均有分封,只是进入春秋战国后周国势弱,可能没办法大封四方,只能勉强封个官职和几亩地。
众所周知,西周社会采取分封制。但是,普通人所不了解的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互为表里,划分出周王室治下的社会阶层秩序。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关系确立的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下,女儿因为迟早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首先就被剥夺了继承权。在儿子们中间,也并不是所有的儿子都享有平等继承权。正妻生出来的儿子,拥有第一继承权(即史料中的“子以母贵”);如果正妻没生出儿子,其他儿子则按照长幼顺序确定继承顺位。
在西周中央政府,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在地方政府,各诸侯的君位也是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卿大夫、士家族的继承权也是如此参照执行。当年姬昌就是因为有位“圣妈”,得以排挤掉两位兄长,得到了继承权。现在,他的子孙干脆把“圣妈”继承制以法律的形式给固定下来了。“圣妈”继承制,其实也有其深刻政治意义:“圣妈”们的背后,往往都有雄厚的家族背景,就可以有效地震慑那些妄想篡权夺位的“不同政见分子”,使得国家政局保持基本稳定。毕竟,“稳定压倒一切”:只有国家政局稳定了,国内经济、政治、民生等等各方面才会得到稳步向上发展的机会。
然而,继承权虽已解决,但这还不算把问题全都解决。
“王位”或是“君位”都只有一个,被嫡长子继承去了,那其余的儿子怎么办?其他的儿子们是不是就活该倒霉,只能喝西北风、任其沦落天涯?虽然周人不讲究“人人生而平等”,但他们却推崇“亲亲善恩”,当然不会这么残忍无情。
对于诸别子,宗法制也规定了去处。
天子之位由嫡长子世袭,其余儿子则被封为诸侯,都分封土地和臣民,建立诸侯国;诸侯之位由嫡长子世袭,其余儿子分封采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其他儿子分封为士;士职位由嫡长子世袭,其他儿子则不再分配土地,身份直接降为庶人。这就是《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士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王、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再加上天生就不属于上层社会的工、商、人臣、隶、圉,就构成了西周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社会人群架构。这种逐层分封的制度,就是史书中所提到的“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
从上述分封原则可知,不管祖上社会等级如何之高,即便是周王之后,经过数代的分封之后,都难免会沦落成为庶人。
春秋时代,很多周王之后,都必然会沦落成为普通人。典型的例子,就是“千古第一相”管仲,其祖就是著名的周穆王。南宋郑樵《通志》记载:“齐有管夷吾,出自周穆王,至夷吾,始显于齐”。《中国姓氏大辞典》(陈明远、汪宗虎/编)也记载:“(管仲)亦源出姬姓。以邑为氏。周穆王(公元前977~922年)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其后也有‘管’氏,至夷吾(管仲)始显于齐。”
如此显赫的出身,该落魄的还是得落魄。
到了管仲父亲管严仲一代,就不得不从“农场主”混成“打工仔”了。管严仲时,管氏一族多生活在齐国,大多为齐国大夫。然而,到了管仲出生之后,家里又突生变故,管仲被迫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负。堂堂王室后裔的管仲,居然堕落到要靠周代社会最底层的经商来谋生,对比周穆王的辉煌,真可谓从天上坠入了凡间!
管仲的一生,就是历代周天子庶子的必然下场:如果不是春秋战国时代,这些庶子们的命运归宿都将与管仲一样——与贩夫走卒为伍!
平王东迁,大片故土丧失,东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周王朝大大衰落了。后来郑国势大,周郑交恶,平王被迫行“周郑交质”,更是春秋乱之始。
桓王即位,因郑伯扶立他有功,将位于黄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赐给郑国,周王朝的疆域又缩小了。
推薦閱讀:
※吳三桂為什麼不採用鄭成功的戰略來抗清?
※元朝,金朝,遼朝,清朝都不是漢族政權為什麼卻屬於中國歷史?
※曹丕,劉備,孫權先後稱帝,像他們這樣的皇帝,屬於中國歷史在冊的,認可的皇帝嗎?
※到底什麼是三民主義?
※歷史上有那些殉國的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