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展速度是不是趕不上內地?為什麼?
首先,香港和內地處在不同發展階段這是眾所周知的。上個世紀末香港就已經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對於一個發達地區來說,GDP增速比內地小是再正常不過的,同時,如果內地作為一個發展中地區GDP增速不高反倒是不及格的表現。
第二個,香港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在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仍然有一批基礎製造商,可以為當時的中低層提供工作崗位和可觀的收入。但是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當時的珠三角地區大量吸引香港製造商投資,對於香港老闆來說在內地建廠成本更低,所以在90年代的時候,一大批香港的中層人才來到內地幫香港老闆管理企業,一些基礎工人來到內地打工,那個時候很多香港人和廣州人結婚,這也是當時時代背景的產物。可是隨著內地發展加快,內地的人才也噴涌而出,香港老闆不再需要香港人來替他們管理內地工廠,直接從大陸招人就能滿足需求,這樣成本更低。大陸的人才更多更廉價直接導致了香港失去了很多基礎製造業,一直到現在幾乎是不可逆轉的,儘管香港的失業率一直控制在3%,失去基礎製造業,發展資本金融就好像沒有地基的高樓大廈。毫不誇張的說,香港金融資本的大部分都是來自內地,可是說對內地是又愛又恨。
以上的事實也成為了中港矛盾的一個主要因素,香港和台灣不一樣,台灣有電子產業屬於高新技術,基本製造業是完善的,但香港似乎對金融業情有獨鍾,在高科技產業上幾乎沒有投入,按道理來說香港一個早在上個世紀就成為國際城市的地方卻誕生不出一個像樣的IT公司,也沒有一個知名的創業型的公司,這是很奇怪的。
香港不僅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在教育方面,有大部分學生在大學學的專業是金融,法律,醫生,而工業人才相當缺乏,俗話說工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和命脈,兩次工業革命給曾經的中國以怎樣的衝擊大家都是知道的。可以說香港如果要解決現在的問題,必須利用好大陸的工業資源,什麼時候大陸的工資水平能提升到香港差不多的時候,他們就樂意來到大陸工作,這也是現在國家的政策,大灣區的建設,港珠澳大橋,深港高鐵。說到底,他們還不能放低心中的高傲去接受一個對他們來說毫不起眼的薪資,但又沒有別的辦法,所以內地替他們背了這個鍋。
第三個,人口結構及人口老齡化問題。最新發布的香港人均壽命,男性84歲,女性88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一方面這是城市發達的重要表現,另一方面對卻是對年輕人發展的嚴重限制,很多香港人70多歲了還在工作,做小區管理員,做小巴司機,開計程車,年輕人壓力是很大的,儘管如此,很多條件好一點的家庭都生幾個孩子,可是,老人不走,機會如何給他們。所以可以看得到,旺角暴動,佔中運動參與者都是學生青年。
香港仍然是發達地區這是毋庸置疑的,類似於美國將製造業外遷越南印尼,後來川普上台要求美國公司將工廠遷回美國來解決失業問題,給出的條件當然是很豐厚的,可是仍然沒有公司願意做。其實就是商人追逐利益的正當性和地區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唯一不同的是,美國可以這樣做,但香港可允許開發的地少,完全不允許這麼做。
世人說的紐倫港就是紐約倫敦香港,香港人不會自淫到認為比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這些利害,但能隨時上飛機環遊世界不需簽證的香港人,沒人認為這些城市比香港好,這些大都市的人來到香港,也認為香港是理所當然的世界大都會。已是世界最頂級城市之一,平均壽命健康吊打歐美日排世界第一,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世界最廉潔、法治最好的其中一個城市,最先進的醫療有些超越歐美,最完善的醫療保障,最安全的食品。。。起點超高,如果還有內地的增速率,不逆天了?香港每年2-4%的經濟增長率,已是先進城市中的上層了。
其實這問題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
全世界所有已發展國家的發展速度都趕不上內地。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增速放緩是很自然的事情,內地十幾二十年前每年的增速是18%左右,最近7%左右,如果按這邏輯,內地是否倒退中? 答案肯定不是了。
新興國家剛開始發展時,很多的基建要投入,拉高增速是一定的。
而香港已過了基建拉動的日期,正如一家已經上了軌道的公司,每年都有增長,但增長率肯定不如新公司。而香港上半年的增長率4%,對比內地一些城市,可能有所不如,但這個增速在內地城市排行上也不是最後。
香港受制於人口,土地,發展肯定有其局限性。
但香港差不多年年都有增長,而且,是把增長的部分用於市民身上,加大了在醫療,教育和福利方面的投入,讓大多數市民可享受到經濟成長帶來的好處。
香港,以金融、地產等領域領先於內地,是一個發達的經濟。綜合評估,不能以發展速度現內地相比較!若論速度,很多發達的主權國家都比不上中國,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就香港而言,即內地。那香港為什麼發展緩慢,經濟經構轉型停滯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行政主導不力,出現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錯過很多發展機會。二是沒有充分利用香港獨特優勢,轉型發展高新科技及其他第三產業。三是人口架構沒有優化,沒有及時將早期內地移民轉回內地安置;將內地有學識或來港的新生肛培養成香港精英。這點非常重要!只有他們才會有全中國發展規劃視野,全球化發展觀念。只有他們才是落實一國兩制最好執行人!香港一定是精英冶港,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反觀內地,雖然發展速度超越香港等地,但在發展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很有必要向香港學習和借鏡!中港溝通,而不是各力!更不是爭鬥!
香港特區發展速度和內地不能進行簡單的類比,發展階段不同,大陸處於追趕階段,美國,英國?香港特區?都屬於發達地區經濟體量大,己經成為一棵大樹,成長空間及上升空間有限,而中國大陸經濟像一棵正在茁壯成長期的樹,所以我希望中國大陸社會穩定,經濟上不斷拓展拓寬發展空間,向更好更快階段發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去過香港,我印象年輕一代對陸客態度不佳,如果再不改觀香港特區社會意識向這方向發展,對於依靠大陸發展起來的香港特區,阻礙了大陸人員交流,兩地交流等方方面面對香港是不利的,也是短視,相比較看看日本人和政府對陸客的態度,差距很大。我認為香港特區相比內地人民生活好,社會層面,福利相比更不是內地可比,但像現在有些人不想擔當,想將香港特區弄亂,乘機取得個人私利,搞內耗,香港人如果注重這些,不重視經濟,沒有免費午餐,自己餐桌還要靠自己,英國人不會管。
內地三十年前全民一窮二白,白手起家人口基數大,人民素質高,特別是思想上己覺悟了,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共產主義一定能實現的幾代人信仰,支撐著走到今天。
七十二行行行是狀元,華人走向了世界各個角落生活了。
讓人人有有房有車有學上,只有發展發展再發展。
而香港百年來己成了國際都市,一切規範化了,樓樓之間密不透風,己沒有發展空間了,寸土寸金的地價不是誰都能當地王的。
內地是香港的後盾,每個人去一次香港就會富的流油的。
自香港限購奶粉量購買後,人去的少的又少了,經濟發展被內地丟的很遠。
中國是一個大家庭無論台灣香港澳門都會越發展越好。
內地速度快我就不說了,至於香港,你看,香港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體量非常巨大的,但是人口卻不及內地的一些大城市,所以人均gdp非常高,香港主要產業是轉口貿易,輕工業和金融業,許多製造業都轉向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國家,轉口貿易和金融業主要依靠大陸市場,隨著大陸的崛起,貨物可以從內地很多大港口直接出海,另外金融業也是競爭越來越大,香港目前的發展已經在世界頂級水平了,沒有新的產業和投資轉移,不可能高歌猛進,每年能平穩發展進步,保持航空航運和亞洲金融中心,已經很不錯了。
馬雲發展的速度肯定不如我,他已經爬上了人生的巔峰再上升的空間有限難度也非常大,股市動蕩讓馬雲身價起伏不定,而我還處在生活的底層,每天工地幹活收入增加一點點上升幅度就很大,香港依如此,香港居民生活水平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標準,香港人收入起點高,每增加一點點總數就是大數目,大陸同胞還很窮,農民工每天幹活收入一百塊,增加百分之十也是一百一十塊,拿大陸窮人和香港富人比發展速度不具可比性,香港經濟原地踏步二十年大陸生活水平還是趕不上!
香港GDP今年增長應該在3.5%以上,很不錯了,明年應該達不到,財政十分充裕,今年就有1500億,抵禦風險能力很強,香港的問題是:領導層廉潔但保守,有能力卻不思進取,安於現狀,香港的企業家熱衷房地產不問其它。如果香港重拾以前在動盪中練就的創業能力,結合深圳,以那麼優秀的大學,人才,龐大的財力,公平的法治,好的基建,自由安全,完全可以再創高峰。
香港以前能快速發展,主要是當時內地不開放,許多對外貿易,轉口等都靠香港,造就香港快速發展,再加上香港法律完善,奉行自由貿易,所以說香港做得很成功,為何現在沒有內地一些城市發展這樣快,主要轉口貿易這一塊國內大部份不需要香港做轉口,另外香港地方小,商鋪廠房租金高,士地價格高昂,工人工資高,生產成本辦公成本高,所以一個地方土地小,工人工資高,可持續發展肯定是有問題。
推薦閱讀:
※金塔縣的胡楊林消費怎樣?
※如何看待中國城市群發展格局?
※我國哪些地方有狗頭金?
※為什麼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卻有好多人感覺沒有以前窮的時候過的幸福?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