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定要拜個師父嗎?

修習佛法,有沒有不拜師就修著了的?


這個時代你就算拜師也很難成就,因為我們這些生在無佛時代的人不說是焦芽敗種,也是剛強難化,贏劣不堪。就算你找釋迦佛親自教你,即身成就的可能都不大。
那麼,怎麼出來那麼多仁波切,那麼多再來人,那麼多悟道者,就不必細說了。名利二字而已。一部楞嚴經套上去,全部給我現原形。

所以你的老師多半自身都難保。甚至根本就是欺世盜名,誤人子弟。這是佛說的:邪師如沙。既然如此,你一定要留個心眼。

我不只是怕你被騙。我更怕那些騙子因為騙你而墮無間地獄,無有出期。你也脫不了因果。

所以別太有目的性,隨緣而不攀緣。真遇到善知識,那是你的福氣。但是要學會辨別,只要那個人目的是通過傳法獲得人間利益,你就要打個問號?這人到底是求出世還是求入世?

打個比方,有些所謂法師回答佛教問題還開打賞功能,這就是在打臉。
開公眾號的,要細看。如果公眾號無獲利點。那可能是他真的弘法願望強烈到了需要放棄修行時間維護公眾號的地步,姑且也是菩提心吧。如果還收錢,那就呵呵了。

最後點一下題,自學靠不靠譜?當然靠譜,這是佛在經里說過的。不然你看高僧傳,往生傳。裡面有多少成就者是無師承的?
問題是你怎麼學,有多大誠心和毅力。

至於老師不老師的----有明師固然好,沒有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怎麼說都比找個騙子當老師要好。我覺得這是不證自明的。

退一萬步說,不是還有獨覺嘛。就算沒有經典,也不能阻擋我覺悟的必然。何況是某某親傳。

多說一句,我也不推薦自己一個人閉門讀經。那樣進步很慢,也太考驗資質。我推薦博學,慎思,明辨,篤行的路子。先別急盲修瞎練。先多看看,多看些大德著作,經解。另外去網路上找些同學一起參學也是很好的,互通有無,增長見聞。。

但是1要警惕那些喜歡自我標榜,暗示聖賢的。在此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真正悟道的都很低調和謙卑。2要避開喜歡談論神通感應的,非是正道。


謝 @求凈土 @,其實修行並沒有那麼神秘,而且對於坐在電腦或手機前的您來說,您是具有學習系統的修行理論的優勢的。

首先您經歷了9年義務教育。

然後您可能接受了3年的高中教育,經過了高考的洗禮,各種知識理論體系的訓練。

鑒於您在使用知乎,我相信您可能至少又接受了4年的大學教育,至於是哪所211和985我不太清楚,也有可能是某個大專之類的,但起碼在學習和網路知識的熏陶中,又享受了現代教育中那充滿邏輯性、思辨性和系統性的魅力。

對於修行和東方傳統文化那神秘一面的吸引,您可能來到這個板塊並且到處尋求幫助,並發出了該如何善知識?什麼樣的人才是善知識?善知識會如何教您學習?

在這個尋求幫助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們自身其實已經具有了至少12年的修行底氣。

這在科學教育和現代教育的幫助下,獲得的系統性的學習能力,懷疑的能力,思辨的能力,這是可以極大幫助現代人接受和學習系統的修行理論直達世界的本源,善知識是需要的,但是佛教裡面有些話說的很不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以手指月,指並非月。

對修行理論的整理把握就像告訴您數學公式和推理證明一樣,只要您熟悉,就可以自己解題,而修行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停在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師父並不是占決定性因素的,決定性因素在於您能否掌握背後的原理。

以後在知乎的各個問答中,您一定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爭辯,比如佛道之爭、佛教內部南北傳之爭、需不需打坐?凈土宗到底是不是臨終往生?。。。。

其實這一切都是受到了經驗主義的限制,導致不能從整體和理論的高度把握修行的道路,從而在各個方面引起了認知上的衝突,這就好像幾個在討論數學題的解法,都認為只有自己的解法才能達到最後的答案,只有自己的實驗才是科學的、正確的。

要知道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是獲得真理的,發現了一個不變的事物,真理是科學的,是可以成系統的,是可重複實驗的,但是往往在一開始是超出想像的,即使是極樂世界、各種神通妙用這些不可思議的境界,如果不從理論的高度去把握修行,那麼就會出現封建迷信的現象,就像土著人把天空中飛翔的飛機當做神明一樣看待一樣可笑。

所以為什麼很多大法師都告訴人們:佛教其實是無神論。

所以只要是科學的就必然成系統,成為了一個系統的學科就可以供人學習,何況是教育事業更加發達的現代社會,佛陀以前還鼓勵弟子辯論發出疑問,這不就是教育嗎?只不過我們現代有現代的優勢。

如果過於迷信善知識就會導致一個經驗主義的問題,四萬八千法門,每個人因為個性和身體素質的不同不一定適合同一種,雖然最後都會走向觀心開悟,愛走神的走神的好也能入定,修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行走坐卧皆是禪,別人的經驗和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如果對於理論不精通那麼就很容易總是被別人的經驗障礙。

另外,釋迦牟尼佛是示現成佛,從出生到死亡,如果對於找師父過於迷信和執著,那建議了解佛陀出生時說的那句話。

佛教是普渡眾生的,學佛不是幾個人或者幾個找到師父的人權利,正是因為它的科學性和實證性,每個人都有權利和能力去學習和掌握它的核心,這點都不明白,連大乘佛法的根基都忘了?這才是最可怕的。


先回答問題:不一定。

最好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

佛給我們留下了最好的學佛教材,就是佛經。

選知名三藏法師(比如鳩摩羅什 實叉難陀 玄奘 義凈等)翻譯的沒有爭議的佛經進行學習是最好的。


當然拜師修行也可以,遇到好的師父可以節省你很多時間。

但是不要只拜一個。多拜幾個。

佛教不怕把話說開了。凡是要把話私下保密說的,就不要信。

拜師之後,自己也要學習各種佛經,並且要牢記,依法不依人。說白了就是還是以佛經為準則。

末法時代邪師多如恆河沙。好師傅不是那麼好找的。

而且,即使是一個好師傅,他學金剛經的感悟講給你聽,那也只是他的感悟,未必就適合你。

我認為好師父最大的作用只是推薦你讀經的順序,進行名詞的解釋,方向的指引,並且全部都有佛經依據。


其實佛一直都在。
還要怎樣?


如果說的是佛教,那麼《大般涅槃經》中已經有答案了:

爾時,如來告阿難言:「汝勿見我入般涅槃,便謂正法於此永絕。何以故?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餘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

簡單來說就是「以法為師」、「以戒為師」。


又告凈居。末世多人志在清白。道心貞明不樂世俗。隱處山林審有去家堅固之志。若無師友 當如摩訶迦葉出家之法

遠欲 欲舍為證

遠俗 俗舍為證

遠名譽 譽舍為證

遠形法 忘形為證

遠內外求 舍求為證


如是等天子。摩訶迦葉以此五證。便下鬚髮被袈裟。師自然法凈感十方諸佛求哀自陳。仰惟三界諸天自陳如此。此三證分明便成比丘專行十二頭陀。一一堅固無起想證。爾時迦葉即於樹下具五神通。末後見佛六通即備。

如是天子。末世比丘善思此法。莫自貢高求名毀眾以望供養。亦不可以苟有此法背眾不師於師。此法謂都無比丘眾。可為師者慕行此法。若有僧者當求僧為證。佛法眾此三寶等於如來。故多薩阿竭稱明律比丘僧眾以為上頭。當知天下。比丘僧中畢有三乘。


古今往來,說到師徒,都意味著兩者要常伴隨,是持續性的學習,這樣才能很快有見成果(拜師學藝,進入學校都是如此)。

特別是修行,更需要心無旁騖。

所以如果要拜師,最好是決定長期或短期去跟一個人,讓自己處於徹底學習的環境里。

這樣絕對比沒有師父好。


如果只是自我學習,那就真需要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


私以為不必。不是說有老師不好,而是明師難求。遇到半吊子的,裝大神的,坑人錢財的,為名為利的概率遠遠大於遇見真正的明師。所以還不如依法不依人。阿含經,上部座經文里都寫的很清楚,多看幾遍按著修就行,實在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找師傅這件事情上。因為很可能終其一生都找不到靠譜的。


此時,不算我的,答案有16個

我賭,行過拜師禮的,不超過8個,

再賭,挨過師父罵的,不超過4個,

還賭,修錯了有師父出來糾偏並且有解決方法的,不超過2個,

更賭,挨過師父打的,不超過1個。

沒挨過師父打,有臉說自己是弟子???

起步價定高點兒,聽一群沒師父的孩子們講修行到底要不要師承???

這不是和太監們討論皇上和娘娘晚上有多快活么……


看看教內一些古今大德法師的資料,我們不難發現,都會註明某段時間,依止誰,學習什麼,學了多久,然後又在某地依止誰,又學了什麼,學了多久都會有這樣一段經歷的介紹,就是善財童子還五十三參,法藏比丘也在世自在王如來的坐下學習,所以古聖先賢都是這麼過來的,你說,我們這些末法時期五濁惡世的惡人,就自己在哪兒弄兩下就能解決無量劫來都沒能解決的生死大事嗎?

拿我們學凈土的來說,不管是誰說的話,符合聖言量的可以聽,不符合的決定不聽,可惜很多自詡學凈土,連聖言量是什麼都不知道,幾年幾十年就這麼被人忽悠來忽悠去,一盲引眾盲啊,且這股風氣愈演愈烈。

那麼什麼是聖言量?十三代祖師的思想,凈宗的傳承是什麼?這都是成就者啊,學去吧,問題是看不懂啊,人家是自家人說自家話,分外親切,你是橫看豎看不知所云。

隨著修行的深入,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冒出來,誰幫你解開心結?誰幫你撥雲見日?解開了豁然開朗,信根又扎深一分。解不開,心裡總有個包袱,說沉不沉,不沉又膈應。不依止善知識誰教你?


不請自來,請允許我也說兩句吧。
題主的這個問題六祖慧能大師已經給解釋過了,題主可以到經書中去看看。
而且六祖法寶壇經里有就有一位無師自通的永嘉玄覺禪師,他深得六祖慧能的認可,說他:甚的無生之意。禪師答:無生豈有意耶。說明他已真正覺悟。
慧能大師未出家時(當時還沒有剃度)聽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即已開悟,說出了: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又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而實際上慧能大師根本不識字,沒有讀過什麼書。至於和師傅修行是否更好的問題六祖也已做了回答,請題主到壇經中尋找答案。
修行不在於讀和學,重點在於修,而且是自性自修,自性自度。
佛祖也說了,現在是末法時代,學佛者多修佛者少,說法者多悟法者少。
所以我覺得修佛重在心性堅定,依法修行就是最好的師傅,依法修行就是和佛祖修行。


欲知山中事,須問砍柴人。


這個就像考大學一樣,你上學有老師教好,還是自己自學好。大部分人的資質還是上學學習會比較好吧,但是你覺的自己天才不用老師教,也不是不可以的。也有在家自學成才的,只是比較少。


佛不渡人,人人自渡。

師傅也只能領進門,修行靠各人。


這個問題真好!如果學佛人都能夠了解到善知識的重要性,也能夠了解真善知識與假名善知識的區別,最重要的是有善根福德因緣跟隨真善知識進行修學,那麼一生精進用功的結果,一定是能有所成,而不是原地打轉甚至因為跟錯師父而倒退的!

《法華經》中有一段經文說:

「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

是說修學佛法過程中,善知識對學人的影響非常大,如果值遇的不是惡知識,而是真正的善知識,那麼在他教導化育之下,學人就有親見自性如來的大因緣。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也有一首偈說:

「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
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
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
若遇善友發大心,三種煉磨修妙行;
永斷煩惱所知障,證得如來常住身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
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
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

意思是說:心量狹小、根器劣鈍、智慧微薄的人,因為他們未能值遇善知識,聞熏大乘佛法的正知正見,不知道其實自己身中,就藏有能夠使他成佛的如來藏。於是就在聽聞了唯一佛乘的佛菩提菩薩道了義勝妙法時,心中就生起了恐怖畏懼,害怕佛菩提的發心,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祗劫以上,無數劫行菩薩道才能成就;於是就厭惡世間種種的塵垢勞惱,欣樂於趕快寂滅入涅槃。如果能夠值遇真正的善友,在真正的善知識教導下,明白其實眾生本來就具足成就佛菩提的種子,而這些種子都含藏在自身的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之中,然後發起成就佛菩提道——就是成佛的大心愿。再借著戒定慧三種無漏學的鍛煉與磨礪,來修菩薩五十二階位的種種妙行,終將永遠斷除一念無明煩惱障及無始無明所知障,證得常樂我凈的如來身。

  因此學佛人應該明白,佛菩提的勝妙果德其實並不難成就,能夠值遇真正的善知識受學才是最難的。一切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要成就殊勝佛果的菩薩們,應當要知道修習過程中,有四種法是一定必要的:第一是親近善友,就是親近真正的善知識,不要親近惡友、惡知識及假名善知識。第二是既然親近就應該聽聞善知識所宣說的正法,不可再聞熏邪說邪法。第三是聽聞了善知識宣說的正法之後,就應該要如理去思量,加以消化吸收,真正了解法的意涵。第四是了解法的意涵之後,還要如法地去實修履踐,進而加以實證。

  以上這些經文,都在闡述佛道修學過程中,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


真善知識能夠幫我們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

我們學佛而聽聞佛法及閱讀經典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正知正見;但未具擇法眼,自己沒有能力分辨法的正邪,不能讀懂經典的真義,就不易建立正確知見,所以首先就必須要親近真正善知識。正如我們在前面幾集節目中說,學佛過程中必定會如《法華經》中所說的:經過嶮路。嶮路就是瓶頸、岔路及危途。瓶頸是指遇到一時不易突破的障礙,但是學人如果知見正確,終究還是可以化解。岔路則是學佛卻走錯方向,例如聞熏種種邊見、邪見,及拿佛法當作一門學問來作學術研究,就是屬於這一類。因為修學的方向錯誤,極可能會遇到懸崖,導致粉身碎骨,法身慧命就被侵毀,今生今世永遠無法出生增長。最後的危途則不僅知見偏邪,依之修學而造作了重大的罪業,結果不僅粉身碎骨,甚至屍骨無存,長劫在惡道中沉淪無有出期。

  所以學佛過程中,如果聞熏建立正確的知見,不僅能讓自己從遭遇的瓶頸中走出,也能避免走上岔路與危途;而知見的正確與否,端賴所親近的是否真正善知識或假名善知識而定。

修學凈土也需要真善知識的引導,才能知所轉折與提升!

以修凈土的念佛法門而言,常有法師、居士教人「一句佛號打死都不能掉」,導致隨學者一輩子持名念佛,始終都停留在口念耳聞的階段,連進一步由心念心聽轉為心念心憶都不敢;甚至於無相憶佛根本不敢碰觸,更談不上體究念佛,當然無緣成就實相念佛。結果今生想要親證自性彌陀的因緣就微乎其微,想要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品位高上,當然就更不容易。這都是因為受學的法師、居士本身,並未真正了解念佛法門的種種轉折,也不清楚這些轉折,與往生極樂世界品位高低有何關聯?未曾對隨學者有所教導所致,那能夠稱為是學人修學凈土法門中,所需要的真善知識嗎!真的值得商榷。

想要參禪悟道更離不開善知識的引導,否則連證悟的標的都弄不清楚,在意識心上百轉千回,驢年馬月也難悟!

再以禪宗來講,自古以來有不少文人雅士,他們看到禪師出語不俗、意境深遠,所以也跟著想要學禪。於是就只管在古人的公案上面求知求解;就是把公案一則一則拿來研究,用意識思惟方式,從公案中祖師的語脈去了解、去研究、去思惟,結果當然還是意識思惟所得,不是實證。因為禪宗祖師早就說過了,禪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當然不是不離語言文字的表義名言,乃至於離語言文字的顯境名言的意識心行,所能夠究明的。這些人他們不肯歸依佛法僧三寶,不肯當佛弟子來真參實究,不肯老老實實去作功夫,都是用世間人作學問的方法來知解公案。知解的結果,公案還是公案,而不是證悟的禪宗祖師公案所要顯示的「萬法實相心如來藏」。就成為禪宗祖師所訶責的鋸解秤砣,因為秤的功能全都靠秤砣,如果沒有秤砣,秤就無法秤東西,也就無法作買賣。所以愚痴的人,就很想知道秤砣裡面有什麼寶貝,這麼有用?於是就拿了來,看看不過是塊鐵,就鋸啊!鋸啊!鋸開了,結果裡面還是鐵。凡是落在意識裡面的人都是如此,知解公案的結果,也會落在意識裡面。這些落在意識裡面的人,一生研究禪學、禪法,結果不是否定禪宗的證悟,就是以有念靈知或離念靈知的意識境界,為證悟的目標,方向都錯了,又如何教導學人禪法?只有讓隨學的學人聽從了之後,產生了修學禪法知見的重大偏差,想要實證必定緣木求魚。

  「悟」雖然不是可以學習得來的,然而如何可以開悟?開悟的方法及應具備的功夫行門,卻是可以經由善知識的調教,而獲取正確知見、方向與功夫,然後便有證悟的因緣。若不如是,以錯誤的知見,自己盲修瞎練而求開悟,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成為錯悟、解悟,絕無可能發起根本智,何況能生起後得智。因此修學佛法,如果能親近真善知識,正確教導學人修學次第,及解說各種法門的難行或易行,及緩成或速成,那麼學人不只能於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有所抉擇,修學過程更可事半功倍。

開悟了以後更需要善知識的攝受教導更深細的法,否則很容易被惡知識蠱惑而退轉。

  像《菩薩瓔珞本業經》中佛陀開示:

「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凈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

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就是一念相應觸證中道實相,般若智慧所依的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明心開悟了,這時還是必須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攝護,才能進入到第七住常住不退,成為位不退的習種性菩薩;反之,如果不能值遇善知識,就極有可能退失菩提心,乃至如果又遇到了惡知識因緣,就會導致明心宗通退失。像凈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雖然明心了,卻因惡知識的因緣,而進不到第七住位,反更退入凡夫位中,造作種種不善的惡業,當然是一劫、二劫乃至十劫繼續在三界六道,甚至三惡道中輪轉。

能跟著真善知識修道修善修慧,能使後世重罪,現世輕受!

  所以就如菩薩《優婆塞戒經》中聖教開示:

「若遭福田,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後世重罪,現世輕受。……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壞極重之業。」

佛道修學過程中,如果能夠依止真善知識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一定能像經文所說:能轉後世重罪,現世輕受,乃至能壞極重之業,一切極為嚴苛重大的惡業,都能壞滅而不落惡道。能不落惡道並且生生世世與善知識結善法緣,就能生生世世值遇真善知識隨學,則佛道修學的進程,必定能夠長劫入短劫,早日成就究竟佛果。

那善知識究竟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稱為佛道修學的真善知識?

古時叢林有一句話「寧可在大廟裡睡覺,不在小廟裡辦道。」辦道就是努力修道,而小廟是說它沒有法,大廟則說它有真正的法。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真正正法的廟裡,周遭的人說來說去,都是在說堂頭和尚所說的法;即使有人都不精進,一天到晚睡覺,但耳濡目染三年五載甚至十餘年下來,不悟也難;因為講來講去都是正確的知見,如斷我見、如參禪知見等。可見學佛參禪所要依止的真正善知識,首先就是要實證三乘菩提,而能與三藏十二部經所說佛法相契合的善知識,如果不是實證,也應該是實際在修行,而具有正知正見的善知識。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領徒弟進門的師父,本身必須是證悟者,能給徒弟正確的指授與引導,這樣徒弟有了正確的門路後,自己修行也才有開悟的因緣。因此,是不是真善知識,不應從他的寺院是否高大、富麗堂皇,是否全國乃至全世界道場精舍林立,是否信徒有幾十、幾百萬之眾等等這些表相來判斷。那就當然更不應該被是否現出家相的外表所局限,想想看:我們日常看到寺院及家裡供奉的那些大菩薩,像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不都是示現在家相?幾乎只有地藏王菩薩是現出家相;還有大乘經典中的大菩薩,像維摩詰更是在家的大富長者,家中眷屬眾多又富可敵國。可是這些現在家相的菩薩們,卻個個都是幾近福德圓滿、智慧通達而心出家的大菩薩,你能說不是真正的善知識嗎?也就是說,真正的善知識是說,他有佛法的正知正見,乃至確實有三乘菩提的實證,要有這樣的實質而不是表相。有這些真正的善知識的地方就是大廟,沒有的地方,任他寺院廣廈千萬間,信徒數十萬乃至百萬之眾,仍然不過是佛法的小廟。而善知識是否具有正知正見,也不是僅以著作等身、能言善道為判別;如果名為著作等身、善於言說的名聞大師,卻不能令弟子得見真心體性,所說違背經教、悖乎正理,不能令弟子真正領解菩薩道,不能令弟子悟後邁向成佛之道,那怎能稱為真善知識?

  正如釋迦世尊聖教中告誡說:

「大慧!欲得義者,應當親近多聞智者,供養恭敬;著名字者應當遠離,不應親近。」

宗教俱通能令弟子入宗門及了知成佛之道,善於實證的義學,而非名字法相言說,那才是多聞智者,才是學人應該親近的;如果沒有這些實質,而徒有大名聲,那就應該趕快遠離,不應親近。其次,真正的善知識,應該要具菩薩戒、持凈梵行,所謂「佛在世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另外戒、定、慧三無漏學,也是以戒為首,戒行清凈的善知識,雖是證悟的大乘勝義僧,也不會以僧寶自居;縱使尚未證悟,也不會「未悟言悟,未證謂證」,這樣來誤導眾生輕犯大妄語業。他也一定會行菩薩四攝法,能以財施、無畏施、法施三施,利益眾生而不求回報,於大眾中與一切眾生同事,不分貴賤智愚;而且常說愛語,不粗口惡言、身口意善、身語調柔、智慧增上,乃至戒、定增上。這樣的善知識具有身教,隨從他修學與他共事,他就會無私無我地帶持你、鼓勵你、看著你,一直在正道中往上走。

有真善知識當面不相識的哀嘆!

今生親近善知識的因緣,須靠過去生,生生世世與善知識所結的善法緣來作助緣。過去世與善知識結善緣的福德如果具足,今生就有因緣值遇真正的善知識。並且遇到了之後,自然而然就會對他有信心,不會心生懷疑。否則福德因緣不具足的時候,就算是善知識住在隔壁,或者跟你對面而住,你也不會相信他,就這樣當面錯過。假使有這種情形,那麼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如果依著前面的說明去分辨,知道哪裡有哪位是具備前面所舉這些條件的真善知識,當然不要再錯失良機,趕快追隨修學,免得不只遺憾終生,甚至未來世都帶著悔恨,那就不是有智慧的人。

資料來源: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三)第020集 為什麼學佛要親近善知識?陳正源老師主講第020集 為什麼學佛要親近善知識?


如果要修佛法,得有以下前提,否則修行不容易長進。

1、如法三皈依。沒有皈依的人修佛法沒有功德或者功德很小,沒有功德修行就沒有長進。

憑著修行的功德,可以消除業障和煩惱,可以圓滿福報和智慧。修行如果產生不了功德,就如水中撈月。

2、在如法三皈依的基礎上去修佛,最好修有清凈傳承的佛法。

密宗的法必須有傳承,但是皈依後,在沒有師父的情況下,也可以念誦廣傳的六字大明咒和文殊心咒。不是廣傳的咒就別念了,除非有特別的說明。

禪宗的法,師師相傳,以心印心,看書修是沒用的。至少找到禪宗有禪宗心法師承的師父,給自己講解一遍都可以,或者給個話頭。

念誦阿彌陀佛的凈土宗。在藏傳佛教里,也有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的修法,但是一定是有師父念誦傳承的,藏傳佛教認為,修凈土之類沒有傳承很難修成。漢傳佛教不太講究傳承,這和漢傳佛教的歷史有一定關係。如果藏傳佛教的觀點正確,沒有傳承不容易修成,那在沒有傳承情況下念誦一輩子可能是浪費時間,與其冒這個險,不如去找個傳承再修。不過我認為,如果是虛雲老和尚、本煥老和尚等公認的開悟者教自己念阿彌陀佛,可以認為有了傳承的效果,虛雲老和尚和本煥老和尚都已經不在人間了,如果是禪宗等傳統寺院系統法脈的大德,應該也沒問題。其他新生宗派的師傅,不管名氣多大,得萬分小心。


你先不用聽老師課考個清華看看

我好像還不知道那個高僧沒有師承,
相反,聽說的都是非常非常具體艱辛的求師之路
玄奘法師,阿底峽尊者,密勒日巴尊者


不必。
釋迦摩尼佛在幾千年前就把修行裡面的問題說清楚了。
想修行只要熟讀經書照著做就可以。
至於師父(不是你理解的身帶上萬層光環,弟子徒孫遍天下~號稱有清晰傳承最最最最殊勝法門的那種天上地下人盡皆知給錢就能成佛的師父)~倒不用刻意去求。


只要您堅持憶念應供等正覺明行足調御丈夫兩足尊天人師佛世尊釋迦牟尼的教法,如離貪、離欲、八正道、十二緣起等,堅持學習實踐五遠離、守護五根、三善行、四念處、七覺支,一定可以趨近解脫!這是佛法的共法,有沒有師父都一樣的。如今正法衰微,相似法層出不窮,更要小心謹慎!誤拜邪師反而傷人慧命。


就好像說想過河,自己過不去,自然需要別人帶了。


推薦閱讀:

施食後,自己和家人遇到各種問題,疾病、事業。請問佛法可有闡述此種現象?
學佛之後覺得對生活沒興趣了,對事物沒感覺了,怎麼辦?
末法時期怎麼修行?
對佛教沒有很深刻的了解,如何理解「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
佛教反對自殺,但是一個人自殺後可以少吃很多生靈,少害很多生命(比如踩死螞蟻),自殺可少殺生,怎麼理解?

TAG:佛法 | 修行 | | 打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