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們眼中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謝邀,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也問的很寬泛,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如何把一雙普通的眼睛練就成一雙攝影眼,也涉及到觀察力的鍛煉。
開篇前我先要致敬莫奈,是他告訴我攝影是光與事物的微妙關係。
可以說,莫奈是記錄一瞬間光影關係的第一人。藝術家也好,攝影師也罷,他們看見任何物體都是用一個由自我構建的元素集去分解和歸類的。
從攝影師的內心世界到眼中的風景需要穿過一串認知上的元素集,這個元素是零碎的也是整體的。
只要有光的衰減和遞增,那麼光從物體本身發散到整個環境,所有事物都變的明朗起來。當我們在看一個物體時我們看的是物體本身,但攝影師和藝術家不一樣。
想起來之前去參加站酷線下活動聽來的故事。一個UI設計師出門倒垃圾,他看見鐵皮垃圾箱上面有鐵鏽形成的獨特紋理,就在那研究了十多分鐘。他說通過對這種形態的觀察,讓他在後來關於質感要求強的圖標設計上更遊刃有餘。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或許根本察覺不到,因為匆忙的生活讓我們無暇顧及那些細節。我們甚至太過匆忙,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這樣的照片本身素質不可能高,因為你對一個地方不了解,觀察不夠。
再次說到莫奈,他可以在同一個地方畫上二十幅畫,只是因為光線的變化導致了畫面的變化。他畫楊樹,快速的畫只是為了記錄飛快流逝的光影,所以他真的很需要一部相機。
世界的豐富多彩本身就來源於不停的變化,延時攝影就很好的說明了變化是能創造神奇的。所以因為大自然的存在,讓攝影師心存感激。
我最著迷的是光,或許有的攝影師更喜歡顏色一點。這裡順帶提一下為什麼要後期,後期是為了讓照片更貼近我們眼中所看見的事物,並非只是簡單的為了美化。為什麼現在有很多過度後期的風景照呢?因為浮躁,因為在攝影行業里有了很多浮躁的人,他知道他看見的和拍攝的都不是這個風景最美的照片,但是他沒時間等沒時間去了解和觀察,只能收錢做事弄些貨不對板的東西出來,或者違背良心過度後期。
說歪了,總之一定要靜下心來觀察生活,觀察光影的變化,新世界的大門一定會為你打開。


謝邀。
姑且將題中的『攝影師』當做『以攝影為謀手段的人』。
我本人算是以賣照片(紀實新聞類為主)為職業,賣自己的,更多的是賣別人的,因而了解到許多攝影師的生活方式。

我所知道的真正優秀的,能夠拍到很多別人拍不到的畫面的攝影師,身邊都會至少放一部相機。他們關注時事、努力去了解自己涉足的拍攝領域,靠近所有的衝突現場。有些有立場有些只是反映事實。所到一地,第一時間觀察的是光線的方向,以及可以框入畫面的元素。

我認識一位攝影記者,一同合作過幾次團隊委託拍攝項目。他常住地並非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但多年以來常常碰到獨家突發事件並斬獲多次攝影獎項,因而被戲稱為『攝影界的柯南』——有他的地方便有突發。同行過後,我才知道,這些成果並非偶然。無論在比賽場館、高速公路還是火車候車廳,凡有人頭攢動,他必然會挎著相機默默湊近。雖然這幾次並沒有什麼收穫,但這個習慣至少會讓他不會錯過目力所及範圍內所有的突發新聞。

其實,跑社會新聞、突發熱線的攝影記者大多都是如此。更不用說專門領域的攝影師各自獨特的職業習慣。

我個人主拍體育賽事,看體育轉播時會關注賽場攝影位置的分布,觀察電視轉播的色溫準不準,看到有精彩的畫面會懊惱自己不在現場,看到熟識的同行會猜想他們會出什麼畫面。拍完比賽回家也會看一看比賽集錦,了解哪些畫面自己沒有拍到,哪些瞬間其實很重要自己沒有關注,哪些瞬間自己拍到了但其實有更好的角度,哪些運動員、運動隊有哪些習慣電視轉播記錄下來但沒有記者拍到等等,相當於復盤。

以上。


近連續採訪了幾個攝影師。聊多了,就會發現攝影師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影師對世界的觀感,無一不是透過照片來呈現的,從構圖、光線到色調,都是如此。

換句話說:理解某個攝影師眼中的(鏡頭裡的)世界,其實就是理解這個攝影師的整個人生和三觀。

舉兩個例子來說說攝影師的小世界吧:

比如攝影師張內咸(LOFTER個人主頁:_張內咸)。張內咸本職工作是某個小城鎮的體育老師,平時只是利用閑暇時間用iphone給他的學生孩子們拍照。他的照片相當之打動人心——2016年蘋果公司「用iPhone拍攝」戶外廣告里,他是唯一入選的國人

張內鹹的照片是這樣的:

你能從他的照片里感受到孩子天性里的歡樂,但又能體會到少年正在萌芽的淡淡心事。他的照片顏色溫暖但不過分鮮艷,孩子姿態可愛但不矯情。而這些,恰恰就是張內咸作為一個體育老師,對孩子們的理解。

在採訪中,只要提到孩子他就滔滔不絕。他說剛去當老師時候太嚴厲嚇到孩子,說後來失眠了去跟孩子道歉,還說有個小胖子特別愛給他當模特…

張內咸還曾寫過一篇《少年心事》,裡面寫道:「孩子就像向日葵,仰望藍天 ,然而流年輾轉,經歷風吹雨打,總會有一個時刻,他們學會低頭,就像花盤承載太多果實。這,就是成長。」看他的文字,其實就能理解他鏡頭下的那個世界,為什麼會以這種方式呈現。

再舉一個例子,90後青春攝影師王義博(LOFTER主頁:一張王義博)。

他眼中的世界,可能跟張內咸大相徑庭。作為湖南衛視御用攝影師,大部分人都從《爸爸去哪兒3》、《我們來了》這些節目里看過他的照片,比如下面這些:

夏天

軒軒

劉嘉玲

張繼科

江一燕

王義博他本人如他的照片風格一樣,陽光,直接,不掩飾,不裝深沉。開口就是各種段子,逗的全場哈哈哈哈不斷。拍攝採訪視頻,和他接觸的48小時里,他幾乎把「陽光」這個詞說了幾十遍。

他說自己家裡的陽光,「大連的家裡早上起來樓上有陽光,樓下能看到海,刷牙時候就覺得幸福」;他形容自己就是個「小太陽」;他甚至不覺得攝影曾給自己帶來挫敗感,「攝影給我的都是成就感。」日常普通色調的一切,在這個陽光大男孩眼裡,都是閃閃發光的。

看他的照片就能想像到他鏡頭裡的那個世界,一定是明亮向上的,他世界裡的主角,也都是春風拂面般的。

所以在我看來,想了解和體會攝影師眼中的世界,並不是簡單理解為「攝影師看到東西就能腦補各種大片場景」這種。攝影師之所以能看到和一般人不同的世界,那是因為他的整個人生過往和因此塑造起來的三觀,都在幫助他去更好地理解和解讀這個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達方式不同
1,嘗試有趣(超越自身所屬範疇)的視點:
舉個栗子: 你拿著相機趴在地上站在狗,貓的視點觀察世界,這才叫視角...

記得前幾天知乎日報里有一條是,小孩國慶節出去玩了一圈回來,告訴別人看到的全都是屁股,這就是個有意思的視角...國慶節大家都知道人山人海,你正常視點拍個人們摩肩接踵的照片肯定沒什麼意思,稍微高級點的無非是加個減光鏡搞個長曝拍出「動態」的人流,表達人們來去匆匆世界很急躁城市很機械?

但是你完全可以彎下腰,想想孩子們關注的東西,呈現出世界的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樣子,也許會更有價值更能打動人。

所以關鍵是要跳出自己...想想「這個世界該是什麼樣子,這個世界還能是什麼樣子」 。

比如這組照片,在狹窄空間通過上帝視角強化表達效果:

蝸居 香港 Benny Lam (來源新浪微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達過程不同
2,融合其他領域的內容:
拍城市,你可以通過城市設計,社會學等其他專業領域來表達

但凡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都或多或少融入了對社會,經濟,時政,城市,人性等視角的關注和思考...反過來說,他們是把攝影當成了一種和世界對話的表達傳播工具。所以,有了一個好的主題,作品好壞無非還靠手法,技術和攝影師本身的敏感與否來決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達內容不同
3,你能看到別人不易發現的東西然後呈現出來,比如光影,冷暖,微距,全景等等.......

我認為這條是一個合格的攝影師的基本能力:觀察世界,呈現世界本身,甚至都不含太多觀點,也可能是你認為有觀點但是別人看不出來,表現力不夠強,主題不鮮明。但是嘗試著帶著觀點攝影總比只想著畫面本身噼里啪啦單純構圖玩光影的好,不是說所有光影構圖就是不帶觀點的,這是個過程。

當然你可以選擇做一個純粹的風光攝影師把風景拍到極致,這也很棒...但我始終覺得世界是高級且混沌的,如何探索與表達自己與自然與世界的關係是人存在的目的之一,攝影就是個很好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說我覺得風光攝影師,人像攝影師這種分類方式來看,他們的視角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表達內容不同而已。

長爆光就是個很好的用靜止的東西表達時間的方式,但是很多人都沒有好的表達過程(思考),只有人云亦云的表達內容(星軌,車軌什麼的)......

這方面好的例子比如:日本攝影師杉本博司的一組作品,他試圖用相機記錄整個電影的過程,來表達時間,具體內容可以百度:

最後我想說,多拍多想,大量訓練和積累是基礎。更重要的是,無論如何,要熱愛生活,保持一顆有趣的心... 有趣是很重要的一個品質


如果說物理學家眼中的世界是原子,化學家眼中的世界是分子。
如果攝影師眼裡的世界就是,點,線,面,色彩。影調。

2.點線面的觀察方法(這個很重要)
amp;https://pic1.zhimg.com/e988068f564555998c5fa8025a795d28_b.jpg&" dw="320" dh="220" w="320"amp;>

amp;https://pic3.zhimg.com/930756ccd53c80dc68c40269f377e63e_b.jpg&" dw="848" dh="596" w="8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30756ccd53c80dc68c40269f377e63e_r.jp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himg.com 的頁面">https://pic3.zhimg.com/930756ccd53c80dc68c40269f377e63e_r.jpg&"amp;>這個是攝影師李少白在裁剪出好照片里的案例。

這個是攝影師李少白在裁剪出好照片里的案例。
如你看到的直接是色彩,線條,與肌理,那你是可以直接拍出下面的這樣的畫面的。所以方法論很重要。
作者:張又任
鏈接:初學攝影,掌握哪些技巧/知識/經驗可以快速入門? - 張又任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生而為攝,我很抱歉。



我不好奇別人
我就好奇他


其實我也沒覺得自己眼中的世界有什麼特別的。但是朋友都說習慣了我突然神經病一樣的跑到某個臭水溝/爛木頭/全是青苔的牆/亂七八糟的土堆旁邊神神叨叨的摸出手機/相機比比劃劃。
(?_?)人家只是覺得那兒的光影好看嘛,怪我咯╮(╯▽╰)╭


瀉藥

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上過知乎了。
看完一些回答真的感覺,現在真的時人人都是攝影師的時代啊!!!
感覺我的臉已經被打腫了。
摸一下腫了起來的臉,
還好我就是個快門工人,不是什麼攝影師。

快門工人來回答就會不會歪掉了?,隨時隨地都覺得自己會錯過完美的一瞬間。
有時候真的沒有辦法拍下來。
尤其現在的工作月行800KM的時候,看到各種各樣的生活和世界以後。

攝影師眼裡的世界,和一般人眼裡的世界沒什麼不一樣的,
也就是焦段和裁剪面積不太一樣罷了。
大家關注的點不一樣罷了。
沒什麼好特別的。


拿起相機的那一瞬間,整個世界都美好了…


到處都是可以拍的東西。。。。


灰色的,世界,人,車,景色,全部蒙了一層厚灰。
偶爾,經過某個地方,看到某個景色,或者某個人,腦中會閃過一抹畫面,時間很短。
一閃而逝。
那個畫面不是灰色的。
艷麗如陽春三月桃花綻放,生動如風吹荷葉點點漣漪。
那個瞬間,會像被雷劈中一樣站立不動好一會兒。
然後,腦子裡名詞一個接一個蹦,接著墊腳調高蹲下前進後退,猴子一樣上躥下跳,看剛才閃過光芒的那個東西,借位移來判斷該在哪裡拍,該怎麼拍,要什麼不要什麼,加什麼不加什麼。
然後記下來,回家搬機器搬附件來,拍。


來來來 看我的世界!


依然是這個美好的世界。

只是可能我們能注意到很多人忽略掉的美好吧。

這也是很多人選擇拿起相機的理由吧。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美好,而我都想把它們記下來。


經過有意識的訓練後眼睛對光影,線條和色塊會變的很敏感


僅以職業攝影師(拍照片糊口的)角度來說一點:告訴你什麼叫職業病o( ̄ヘ ̄o#)

普通人大街上買根兒冰棍兒大概是這麼拍的

職業攝影師是這麼拍的(一定要帶上作為噱頭的LOGO!!)≧﹏≦

話說發現這點是因為我們幾個攝影師一起買冰棍兒吃,然後我和另一個攝影師統一動作拿起來以LOGO為背景拍照片(沒有商量)……………………然後倆人相視一笑…………


學攝影的學生 還談不上是攝影師 簡單談談我眼中的


最大的感覺就是走在路上會不自覺的找角度 在腦袋裡構思構圖 還有拍攝手法

前一陣拍夜景拍傷了 現在一到日落的那十幾二十幾分鐘 看著那麼有密度的天 如果沒拍照就覺得好浪費


到了那種由幾何圖案構成的 有設計感的建築里 會瘋狂的左看看右看看 看哪和哪拼起來好看 哪的顏色有意思


看電影的時候容易跳脫劇情 被場景的布光什麼的吸引住


路過一個樹林 可能是光線原因 樹葉的顏色綠的特別正 像是ps過的 我就脫口而出 「這個綠色像是減過黃色又加了一點青色的 好好看」

對顏色和光線更加敏感了 會快速捕捉到有趣的顏色組合 和有趣的光影

還有就是 學會了等

暫時就想到這些


大概是你看到什麼,想著什麼,拍出來就是什麼吧。


認識一位來自法國的攝影師,現在在中國工作。

他非常喜歡在中國的生活,也喜歡在工作之餘拿上相機拍下他眼中的中國式生活。

有著純澈雙眼的蒙古姑娘

留著烏黑的長髮蒙古婦女, 編著辮子

蒙古壯丁宰羊

蒙古婦女正在熟練的擠牛奶

給小羊羔餵奶

矯健的搏克手輕而易舉地將兩個孩童扛上肩

遛街的大爺,表情是重點

節儉慣的老人,一天只吃一塊麵包配水

勞作中的農民

乾洗店羞澀好看的姑娘

工作中的勞作者

一個人的眼睛會透露很多故事

街角的路人


其實他用相機記錄下的中國

大多是日常生活中

隨處可見的人、事,

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一面。

但直到看到他拍的照片,

才發現這些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

我根本沒用心去留意過,

或許並不是我們的生活不夠好,

只是我們沒有一顆用心感受的心。

送上微博:@doogybreton


視角不同。
個人只是把攝影作為愛好,玩了有幾年,慢慢變得更能注意很多細小的細節,在觀察事物的時候還可以自帶視角轉換,大概就是從某個角度進行拍攝可能效果不錯,即便這個角度無法或者很難去真的拍攝。
嗯,樂趣變多了。


推薦閱讀:

大世界或者小世界?
如何評價致青春裡面陳孝正<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樓房,我必須讓它精確無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做法?
感覺一直都有一種「差一點就可以」的經歷和感受?
為F1寫一段溫情的文字?
哪些你曾認為無比正確的事,後來發現真的錯了?

TAG:攝影 | 攝影師 | 人生 | 攝影構圖 | 攝影與攝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