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蘇聯國內戰爭所用軍隊源於哪裡?


1,布爾什維克接手俄國的時候,沙俄政府已經在二月革命後徹底崩潰了,而臨時政府自始至終就是個擺設,以至於十月革命說是革命,其實就沒死幾個人。相反,中國在辛亥革命後,中央政府並沒有完蛋,而是和平交接,直到北伐後才由南京政府取代,但從未有空位期。這是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的區別。

2,布爾什維克創建紅軍,基本盤是彼得格勒的工人,但這支隊伍人數很少,紅軍第一軍只有1.5萬人,根本是不夠看的。後來又統戰了一批沙俄軍官,基本上就是對貴族出身的講情懷,對工農出身的講覺悟,紅軍的骨幹就這麼來了。布爾什維克黨員,在革命前是24萬,革命後擴大到35萬,但後來有14萬被列寧認為是投機分子。實際上只有21萬,但吊打烏合之眾已經夠了。

3,擴紅的關鍵當然就是抓壯丁。布爾什維克基本上是不講群眾路線的。列寧的思路就是依靠少數黨員,再給不明真相的無知群眾灌輸思想。而給老大娘挑水做飯這種事情,想想就知道毛子是干不出來的。因此,俄國革命後很少有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送兒打老常的感人劇目,多數情況下就是忽然來了一批布爾什維克,收糧食徵兵,然後就有了百萬大軍。

4,中國歷史傳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口基數過於龐大,以至於在地方上稍微動員一下就能拉出百萬雄師,而俄國人口分布集中,各種資源又特別集中於兩個中心城市,歷來是得天下者得民心,只要拿下雙城,天下就傳檄而定。相反,依靠農村包圍城市,是沒有出路的。俄國歷史上有四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結果全部都是「沉重地打擊了俄國的農奴制度和專制沙皇的反動統治」,換成人話,就是全部被剿滅了。

5,當時的形勢,列寧通過一系列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同德奧侵略者媾和,使紅軍避免同真心打不過的德軍作戰。接著又同波獨分子、芬獨分子、愛獨分子、立獨分子、拉獨分子等一批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分子妥協,允許五個國家的獨立。這樣又使紅軍避免在北方、西方戰線上被夾擊。於是只剩下鄧尼金和高爾察克兩股大的反共勢力。鄧尼金的基本盤是烏克蘭,但在烏克蘭,除了反共勢力外,還存在上述三股勢力,光是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就有基輔的彼得留拉分子和原奧匈帝國境內東加利西亞的「西烏」分子兩伙,這些人和紅軍不是一路人,和鄧尼金也不是一路人,所以鄧尼金的後路是很不穩的。高爾察克的基本盤西伯利亞,具體而言,大致上相當於現在俄羅斯聯邦西伯利亞管區所轄區域,即使是在蘇聯的東部大開發之後,也只有2000萬人口,在當時基本上狗熊比人還多,依靠這點在地圖上看起來大得嚇人卻沒幾個人的地盤,是根本不可能去對抗中央政府的。

6,斯大林在二月革命後已經被放出來了,回了黨中央就當上了民族事務人民委員,可以理解為中央統戰部部長。然後因為他本人是高加索人,對那邊的形勢比較熟悉,被列寧派去高加索征糧。但問題是當時察里津,也就是後來的斯大林格勒正被白軍攻打。既然知道察里津就是後來的斯大林格勒,大概也能知道這地方有多麼重要,是聯絡莫斯科和高加索的鐵路樞紐。如果察里津丟了,高加索的糧食是運不回來的。斯大林以此為由,以中央特派員的名頭,一腳踢飛托洛茨基任命的軍區司令,自立為軍事委員會主席,並把支持他的鐵杆伏羅希洛夫任命為副主席。另外重用了騎兵將領布瓊尼,組建了第一騎兵軍。斯大林在此地一戰成名,第一騎兵軍後來成了蘇聯紅軍嫡系中的嫡系,這個軍也湧現出鐵木辛哥、庫利克、羅科索夫斯基、朱可夫、葉廖緬科、格列奇科、莫斯卡連科等一批後來的蘇聯元帥。

======================================
查了下當時斯大林寫給列寧的信,可以感受一下:

從工作利益著想,我必須擁有軍事全權。這一點我過去提過,但是沒有得到答覆。好吧。在這種情況下,我將自己作主,不經形式手續把那些損害工作的集團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撤職。工作的利益要我這樣做,當然,我決不因為沒有托洛茨基的公文而不去行動。——《斯大林全集》第四卷第108-109頁


謝邀
題主要求作答的東西很多,我一題一題來答

為什麼我黨前期在城市的正面戰場起兵屢屢失敗,而布爾什維克紅軍則能在正面戰場佔據主動,兵強馬壯,能打堂堂之陣。而我們則不行呢?

這是第一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列寧就提過:沙俄是帝國主義鏈條最薄弱的一環。
根本原因是共產黨前期領導幾場起義的時候,中國還沒有受到過俄國像一戰那樣刻骨民心的摧殘。
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戰勝國民黨最直接的原因,抗日戰爭把國民經濟完全拖垮了,人民也受夠當政者的問題了,自然而然地站在政府的對立面了。一個國家如果源源不斷地將士兵送到前線不斷送死,而戰爭的結束顯得遙遙無期,為了供應前線,後方物資嚴重緊缺,每天都處在飢餓中。更要命的是這個戰爭毫無意義,這種情況很難不讓民眾陷入絕望,進而希望政府停戰,甚至讓政府下台。俄國十月革命,德國水兵11月起義,乃至後來的美國越戰期間的大反戰運動,都是這個絕望情緒的結果。而當時的中國,一個統一的國家在當時的人看來即將開始,一切的苦難看來都即將結束了,共產黨領導的南昌、秋收、廣州起義既依靠的人不對(工人階層在中國是從1895年甲午戰爭後才發展起來,相對與鎮壓力量而言,太薄弱了)時間也不對(國民黨北伐節節勝利,僅半年就統一大半個中國,希望的日子馬上就來了)在這種情況下,起義能得到支持取得勝利才真的叫天理不容。
當政府被推翻,並且停戰已經達成,每個人都會希望早日恢復生產,過上好日子。任何破壞這個母的的人和事都會被推到人民的對立面,布爾什維克也正是引導了這個需求,才獲得源源不斷的兵源,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還能讓農民減少抱怨,並且提高士氣,將所有違背這個願望的人推上必須被打倒的反面,從而獲得支持不斷勝利。

托洛斯基拉起來的紅軍為什麼能有百萬之眾?

這是第二題
只要原因同上,另外托洛斯基基本上是把從前線退下來的所有現成力量又拉到戰場,沙俄的動員能力再差,至少在前線組織百萬兵力的能力還是存在的。

那麼多的地方蘇維埃政權為什麼會都倒向彼得格勒的布爾什維克政權?

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地方蘇維埃政權有哪些,我查到的地方蘇維埃政權有蘇維埃俄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包括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先說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17年12月5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1918年,西烏克蘭(第涅伯河西部)被波蘭佔領。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成為蘇聯創始國之一。1939年11月,蘇軍進入波蘭東部,將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1940年8月,將原屬於羅馬尼亞領土的北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的一部分併入烏克蘭。

為什麼?因為國土被佔領了,需要藉助別人把侵略者打出去啊
再說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白俄羅斯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前,白俄羅斯大部為德國佔領。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戰後波蘭復國,發生蘇波戰爭,蘇聯割讓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給波蘭。1922年12月3日東白俄羅斯作為創始國加入蘇聯。1939年,波蘭被德國和蘇聯分割佔領,西白俄羅斯併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白俄羅斯被德國軍隊佔領,1944年6月蘇軍解放了白俄羅斯。1945年,白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一個成員國和蘇聯一道加入聯合國組織。

又是一個靠彼得格勒的布爾什維克才建國的國家
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呢?

此後數年中這些地區被內戰破壞,蘇聯紅軍的干涉下其三個組成部分於1922年3月12日在第比利斯宣布成立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正式加入蘇聯。但是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共產黨對這個聯盟非常不滿,不甘心自己的自治共和國地位而積極謀求以加盟共和國地位單獨加入蘇聯[3] 。

又是一個靠著蘇俄爸爸建國的國家。
為什麼都倒向彼得格勒的布爾什維克?因為靠著他才有了國家啊

十月革命前布爾什維克在首都彼得格勒是有潛勢力的,但在俄國廣闊土地上大量的地方政權是如何爭取過來的呢?

這是第三題
如何爭取?不用爭取啊,都是靠著比誰拳頭大,靠著槍杆子里出政權,一步步把地方打服出來的。

各地都有蘇維埃,但蘇維埃卻不都是布爾什維克吧?

這是第四題
說得對,還有崩得派和孟什維克

1912年,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布拉格)全俄代表會議上,崩得同孟什維克一起被開除出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崩得分子採取社會沙文主義立場。1917年2月後,崩得支持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反對十月革命。在國內戰爭時期,著名的崩得分子同反革命勢力勾結在一起,而一般的崩得分子則開始轉變,主張同蘇維埃政權合作。當蘇維埃反擊國內反革命勢力和外國武裝干涉的鬥爭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崩得聲明不再反對蘇維埃政權。1921年3月崩得自行解散,部分成員加入俄國共產黨(布)。
十月革命勝利之初,一些孟什維克分子當選為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代表和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作為一個政治派別,由於它堅持機會主義立場,並從事敵視蘇維埃國家的活動而被取締。孟什維克的成員後發生分化:有的堅持反蘇維埃活動或被法辦,孟什維克同富農相勾結,並同高爾察克分子和鄧尼金分子結成聯盟,公開號召推翻蘇維埃政權。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同孟什維克作了長期的、堅決的鬥爭。十月革命勝利後,有的逃亡國外;有的退出政治活動;有的承認錯誤,改變立場,以至加入布爾什維克黨

他們最後怎麼樣?要麼跑了,要麼投降布爾什維克了

從哪裡組織出來的那麼多軍隊?

第五題
在第二題說過了,就不重複了
十月革命前布爾什維克的潛勢力到底有多大?
第六題
想要結束戰爭,走上和平生活,受夠沙皇統治的人有多大他的潛力就有多大
當時的俄國局勢又是怎樣的?(多少地方有蘇維埃政權?多少工人被囊括進來?)
第七題
地方我查到的就是第二題說的那幾個。多少工人?查不到具體數字但從1917年9月到10月,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工人、頓巴斯的礦工、烏拉爾的冶金工人、巴庫的石油工人、中央工業區的紡織工以及44條不同鐵路上的工人發動罷工。僅這幾個月超過一百萬工人參加了大規模罷工。這個數字來看,囊括進來的工人數量應該是百萬級的


一戰前線的沙俄士兵是人類史上最苦難的軍隊,槍支不足,彈藥不足,補給不足,軍服破舊,軍官指揮混亂,前線一觸即潰,作為軍人,沒有榮譽感,沒有使命感,沒有安全感,烏合之眾被共同的憋屈,凝成了一股堅強的鐵一般的力量:

無論如何要推翻沙皇統治,打倒昏庸政府,才能爭取到軍人最基本的權利。

所以,沙俄軍隊的中低層突然遇到布爾什維克精明能幹的骨幹力量,簡直就像高壓水柱衝進了滾燙的電石倉庫,一下子迸發出來極端猛烈的力量。


我覺得伊薩克·多伊徹寫的「先知三部曲」第一部《武裝的先知》可以解釋題主的疑惑。第一部看的我真是頭大。俄國人的名字長又長,而且文中托洛茲基名字換了好幾次,現在這個居然是丫筆名。托哥是大腕的時候,斯大林司機也只是個行動大隊長啊!


不知道哪一部劇里有這樣一個片段(知道的請告訴我)
老農問布爾什維克:「那個列寧,他會是新的沙皇嗎?」
布爾什維克回答:「再也沒有沙皇了,老爹。在這個國家裡以後只會有工人,你覺得怎麼樣呢?」
對於當時的貧農來說,誰當政都一樣,從蒙古人到伊凡雷帝再到尼古拉二世,為了對蒙古人,對瑞典對普魯士到之後對第二帝國的戰爭。作為貧農他們要受著沙俄這個戰爭機器最大程度的壓迫,這種壓迫看不到盡頭。就算最後二月革命把沙皇趕下台,臨時政府上台,戰爭並沒有結束,而且敗勢似乎不可逆轉。
二月革命對他們來說,對工人們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
而列寧在資產階級社民黨和孟什維克聯手堵布爾什維克之後隨即發動政變。實際上,列寧代表了佔大多數的工人和農民的利益,前線作戰的士兵也有很多被列寧收入囊中。
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述:保爾發現改變來了,前線一列列的火車運載著一批又一批的士兵來到了這裡,他們有一個新的稱呼:布爾什維克。
而列寧對他們的掌控遠遠強過沙皇政府,很簡單,告訴那些士兵:你們不是為了沙皇而戰,沙皇的戰爭和你們無關,接下來你們要為自己的命運而戰鬥。
而列寧知道,沙俄是帝國主義中最薄弱的一環,全國大部分工業資源集中在東歐平原上極小的幾塊區域,而當時沙皇作為封建勢力遠遠無法掌控工人階級的力量。
國內戰爭時期,列寧的兵員主要有這幾個:沙皇留下的舊俄軍(水兵),彼得格勒莫斯科阿爾漢格勒等城市的工人,和內戰後布爾什維克在各地建立黨組織團組織(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應該有印象,黨組織對當時基層的組織工作是臨時政府和白軍無法比擬的)所吸收的貧農。
所以說列寧打贏國內戰爭趕走國外干涉軍不靠群眾基礎我認為是不對的,白崇禧(可能有誤)說的話在俄國同樣適用:「不怕xx黨凶,就怕xx黨生根。」
臨時政府有管過工人階級的感受,在工人階級中建立自己的組織嗎?有在貧農中建立學習組織吸收成員嗎?
列寧的黨,列寧的軍隊,每到一處,哪處就會留下黨組織和團組織,由他們負責後方問題。
當然作為第一個成功的範例,兵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騎兵軍》記載了很多紅軍的故事,大多口述。
其中有妻子被富農老爺玩弄最後發瘋,從而參加紅軍用白紙謊稱列寧的信,公報私仇槍斃富農老爺的丈夫。
有普通的工人因為經濟蕭條而誤打誤撞參加紅軍。
有猶太人在當地被俄羅斯人歧視然後參加紅軍。
還有受過一定教育會讀書會寫字(當時紅軍文化素質不太高)的畢業學生。
這本書很好的反映了紅軍的主要兵員:受壓迫的貧農,接受列寧思想的文化素質較高的文化人(這本書中這種人多是政委),前線退下來隨著指揮官或者除了打仗無處可去的士兵。還有就是被發動的工人。
然後就是sex作為每篇必須出現的話題,可以體現當時紅軍兵員素質真的不高。
總結一下:工人,貧農,部分知識分子,前線退下來的士兵。


十月革命是從社會革命黨的手裡武裝奪取政權,基本上沒有大規模流血,因為社會革命黨臨時政府手裡也沒有軍隊。至於國內戰爭鎮壓鄧尼金的軍隊,是通過向德國投降割讓百萬平方公里土地換回的前線軍隊和俘虜。而這些軍隊中的優秀將領,大部分也都在斯大林掌權後一個個清洗掉了。


當年參加十月革命的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戰時共產主義施行3年後,成了喀琅施塔得事件的主力。後被托洛斯基鎮壓,這個事也成了新經濟政策的直接原因


推薦閱讀:

日本背叛和德國的約定饒了蘇聯一命,真的是被朱可夫打怕了嗎?
蘇德戰爭有多麼殘酷?雙方傷亡多麼慘重?
蘇聯在1954年申請加入北約被拒絕,蘇聯為何要加入北約?
為什麼說列寧是「劊子手」?
如何看待俄羅斯與蒙古的關係?當年蘇聯為什麼只將蒙古從中國肢解,而不把它直接吞併掉?

TAG:俄羅斯 | 歐洲歷史 | 蘇聯 | 列寧 |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