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德雲社與相聲瓦舍?


《戰國廁》,聽人家怎麼講廁所的事兒的。。。


您跟瓦舍多大仇。


德雲社基本功強,從傳統段子走出來創作返璞歸真,包袱抖的響,搞笑就是搞笑,不整那些沒用的。真該用相聲教育人的時候又發力的恰到好處。郭德綱很多單口都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一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勝過千言萬語。但是脫不了俗,說到底還是有點貧,不過從某個角度上講是拯救了相聲界。

相聲瓦舍擔負的責任太大,不能像德雲社一樣收發自如,但是聽了幾段之後覺得比大陸百分之九十五的相聲演員說的好。包袱貼近生活,感悟不那麼刻板,《十八層公寓》抽絲剝繭能把故事講的特別極致傳神。最後關於「悲哀」的論述讓全場肅靜又掌聲雷動,比起國內一些被打壓的老藝術家只會說教要強得太多。但是功力上總覺得稍差一點,也許是不了解台灣相聲藝術的傳統吧。不過剛接觸相聲瓦舍時,獨特的表演風格確實讓我震驚。

對德雲社是熱愛,對相聲瓦舍是敬重。

二者相同點是都很用心,這事用心不用心觀眾是能看出來的。我覺得不用心的典型就是王自健,相聲聽得少,脫口秀是真不用心。
舉個例子:
吃飯的時候打開今晚八零後,吃完飯看了三分之二,直接關視頻收拾桌子;
旅遊坐大巴聽郭德綱的相聲,到地方了師傅要熄火轟人,乘客賴著不走。

總之包括王自健,各有各的好。

我是一個來自相聲故里的天津小青年。


沒有可比性。說傳統的,瓦舍的也說過不少,在蝦米上聽過不少。但新的相聲劇,瓦舍因為敢諷刺,真是又接地氣又可樂還不庸俗,就是再平常的作品,也不會聽著感覺尷尬,這是言論環境使然。

德雲社在現在這言論環境下,就只能怎麼安全怎麼來。2010年封箱時的《我愛看春晚》,也是把當時各種問題諷刺一遍,結果那年郭胖子差點說不了相聲。而後為了賣出票,還安全,只能各種臟口上台演,大環境使然。說他們比不了瓦舍有趣的,就像問沙漠居民,「你們為什麼不會游泳」一樣。

但就文化素養來講,馮、宋二位明顯的高於郭、於,真將郭放到台灣,他肯定達不到瓦舍的高度;馮、宋二人扔到大陸,則可能會改行告終,畢竟知識分子拉不下來臉講某些內容。


《相聲瓦舍》的原創作品是《德雲社》無法企及的高度,但是馮宋兩位正兒八經說的傳統相聲那離郭於總差著一點韻味。


地方文化差異太大 . 台灣相聲和天津北京的相聲也壓根就不是一路子 .
所以有時候 你就看瓦舍吧 你都不知道底下觀眾樂的是什麼
得抱著學術研討的勁兒看 不然根本看不下去

但是你也絕對不能說人家作品不好 或者說人家不是相聲 .
畢竟受眾不一樣 .
我還覺得挺可惜的 挺喜歡馮翊綱對於相聲啊 歷史啊 這些觀點看法的 .
要是有專門為北方觀眾表演的相聲就好了 。

至於比較
誠然 如果是比較馮翊綱和郭德綱 我還是會很糾結的 .
畢竟可愛的班主大人
但是比較相聲瓦舍和德雲社 . 瓦舍KO德雲社啊

別問我為什麼 全是 唱二人轉扭秧歌的 拉的分


這倆能比較?!?!?!

德雲社說的是相聲!
德雲社說的是相聲!
德雲社說的是相聲!


(樓主你逼我在知乎上第一次對德雲社表示正面評價,算你狠


相聲瓦舍演過各位所說的像相聲的相聲,見於笑神來了專輯,其中有常寶華馮翊綱合說的福壽全,還有馮宋二人的買鞋。這些作品主要目的是向台灣觀眾普及相聲。真要天天表演這種節目,瓦舍絕對火不起來,大陸也不會有任何粉絲。有人說到戰國廁,像這種瓦舍的優秀作品可是貴校曲協表演中用過的段子


沒法比……不是一個路子……德雲社有一個當過教授的么……德雲社敢卷tg么……


推廣普通話,謝謝~


題主還是把瓦舍理解為演話劇的吧


不知道比德雲社高到哪裡去了!
不知道比德雲社高到哪裡去了!
不知道比德雲社高到哪裡去了!
德雲社一眾人馬,老節目說盡,現在只要上台自班主一下幾乎段段離不開屎尿屁,傳統節目改個名就是新節目全球首演。個人覺得現在德雲社就是在吃郭德綱06年的老本,觀眾也都是腦殘粉居多。如果連續聽德雲社一系的節目,就會發現郭德綱現在的節目照原來的老節目不知道差了多少,有次電視轉播,竟然說的英畝,還說的是英文acre,他的相聲已經離人民群眾越來越遠了。
相聲瓦舍雖然在傳統節目上實力稍弱,但是基本功也算紮實。雖然脫離了傳統相聲的捧逗形式,但是能夠不斷創新,每段節目貼合台海事局,針砭時弊,雖有惡搞,但是沒有屎尿屁那麼低級。


那幾個高票答案明顯不了解相聲瓦舍,人家一樣有傳統相聲,不要光看(聽)過一兩場就斷定人家只會話劇。


單純的從舞台表演的角度出發,不去探究到底什麼是相聲這個問題。
相聲瓦舍比起德雲社的表演,立體豐富的太多了。


德雲社比較搞笑,相聲瓦舍比較幽默。


相聲瓦舍我只是聽朋友們說過。據說他們和老郭一樣,也有不少「電視台不讓播的節目」。要是再像相聲一點,就更完美了。推薦他們借鑒借鑒老郭,有益無損嘛。


德雲社繼承了傳統相聲市井的一面,接地氣,技巧和成就有目共睹。相聲瓦舍是文人化的相聲,原創劇本的質量極高且有社會追求和文人的精神追求,表演方式偏向相聲劇 舞台劇流程各方面精良。兩者面對的受眾群不同,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是一時之選。


我先說結論,這兩個表演團在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中由同種文化孕育出的不同花朵。

可能是我們源自對某某的痛恨而把相聲瓦舍抬高了很多。

作為演藝團體來說,我認為德雲社和相聲瓦舍還是可以比的。

1.生長環境大大不同,受到的追捧程度也大大不同,已經屬於兩個不同的分支,這就好比單口相聲和脫口秀。

由於內戰形成的兩岸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大不同。

在相聲表演傳承這裡,我認為台灣是先天不足的,從事的行業人數也很少。所以這裡從傳統傳承這裡來說台灣是弱於大路的。這是客觀的環境現實。

而根源社會文化經濟來說,國共兩黨代表的利益人群的文化環境大不同,也是造成相聲這一曲藝表演形式受到的關注與發展大不同。侯寶林是國家一級演員,人大代表,台灣我們有聽說過這行的人能有如此的社會地位嗎?在從央視開辦的春晚創立伊始相聲就是壓軸表演形式,捧紅的演員無數,一直到黃宏宋丹丹的小品類節目開始才逐漸分散了一些注意力。台灣?好像沒有這種發展。

文化土壤,因為台灣雖然被國民黨帶去了很多漢族,全國各地的人都有,但是仍無法改變這是一個閩南語的環境,以閩南語為鄉村主流。如果真的發展起來,那也是閩南話客家話為主的吧。我們現在連聽懂都很困難吧?

所以,台灣才會有相聲瓦舍的這種表演形式,說是相聲,那是因為傳承於相聲的核心對段子包袱的重視,而表演形式主要是念台詞,講故事。其實,看他們的劇,尤其是黃士偉的表演段落,我認為是必須要配合肢體動作神態才是完整的。

2.正因為環境不同,他們可以在台灣諷刺國民黨、共產黨、諷刺陳水扁。我們這裡感覺新奇也不奇怪,人都有獵奇心理。同樣也有朋友喜歡去yutube去找英語內容的脫口秀看他們諷刺我國政府,這些心理一樣的。記得曾經有人寫過公開信說相聲瓦舍在大陸的演出是「自閹」的,大大不該。其實我對該文的看法是,人家好不容易來大陸可以做巡演了,政府的要求是要審查的,你總不能讓他們為了你一個人的好惡就冒著被關押的風險表演這個吧。又不是抗日時期,要明確自己的是非觀念。

另外,我在網上看過一些表演學院的學生自發排演那邊的一些涉及政治的劇本。例如《寶島一村》,裡面共匪,國軍,紀年用民國的也很多。還未被和諧。想看這種內容去找好了,沒必要如此。我對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其實也是因為馮翊綱總喜歡回憶他的眷村生活,好奇啊。

3.觀眾表演人群文化屬性標籤不同。

其實這個標籤,從一開始就帶著,即使文化和社會環境一樣,也代表著兩個團體走的路會大不相同。

相聲表演形式是起於天橋的市井,並且深深的紮根於這裡的,我說屬於底層勞動人民的文娛活動。(這裡大家不要反駁我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不同步的,雅能賞俗,俗不能賞雅)

正如大家都說二人轉不能過江南。其實,從小生長於城市環境的東北人也不喜歡二人轉,二人轉的忠實受眾是廣大的東北農村市場。

西方劇院表演形式也是興起於勾欄之所,這是沒錯的。但是不同在於,傳入中國的時候是西風正盛之時,而帶這個回來的人群都是留學歐美的高知分子,所以在我國現代文化語境中喜歡看話劇表演的人群是比傳統相聲的受眾人群文化修養高的。

相聲瓦舍的表演特色

1.大量"用典"。

我們現代網路辭彙經常會說各種隱含的比喻或者信息叫做梗。其實我們祖宗更願意文雅的說是「用典」。相聲瓦舍的這一劇本特色也正是符合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大傳統,文章文辭好壞,看你的「用典」好壞與多寡(要知道曾經是八股科考的標準之一)。這也是他們在我國是小眾的原因之一。我們現在很多時候連「用典」的最初級技巧——成語都會被罵掉書袋,看不懂,更匡論其它了。

2.符合中國知識分子的犬儒特質——諷刺。

他們誰沒諷刺過?從老蔣、小蔣到李登輝、陳水扁,連戰、宋楚瑜,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哪個沒諷刺過?我黨在他們嘴裡還算是好的了呢。偉人也犯過錯呢,何況一個人群的大集合的政黨。但這個其實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犬儒的特質,尤其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特質就是看見不滿就要噴。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慢慢溫馨回憶粉紅色調的成長記錄《當時那個小》也會辛辣的噴一下年少無知輕狂的中二病。

3.與德雲社表演風格的大不同。

當然我不是說聽相聲的人就一定不是沒有文化的人。其實在德雲社郭德綱在《我穿越了》(名字可能不對,因為關注不多,所以不知道準確名字),因為是對流行的穿越文題材的一種調侃,為了達到鮮明的對比效果會出現先用典,後點名的方式。

郭:穿越的小說,穿越的電視劇,按說是一種藝術的手段
於:對
郭:從現在突然間哭嚓穿越到下一個地方去
於:哭嚓哭嚓的穿越呀您這個
郭:一個形容詞嘛是吧
於:啊
郭:現在比如說到清朝,哭嚓,過去了
於:您帶點髒東西過去不帶呀?
郭:哎?你這個說話很骯髒呀
於:廢話,怎麼哭嚓哭嚓的
郭:不是,我就是比如到什麼地方噗嗤我就過去
於:哎呀,行了行了,您就說穿越過去了就完了
郭:穿越、穿越,我都魔怔了
於:還魔怔了

這段台詞大家都看到了,一個包袱就是都在了形容詞的不和諧上,非常的突兀、不文雅。然後通過捧哏掉出一個包袱。我個人理論認為凡是和屎尿屁沾邊的包袱,都是下九流的。我沒記錯的話,2016相聲瓦舍作品《賣橘子的》第一段也是這個笑料,但是他們稍微文雅的包袱抖在「屁分幾種,健康幾何」上。依我有限的相聲知識上,我個人以為這是傳統相聲的經典技巧,以此來看台灣的人才太守傳統無法在相聲這一根上發展,人材匱乏。


先評這麼多,相聲瓦舍最近新作不少,一年2-3部,但是很多人說他們已經無法超越自己了。我的看法是這正是獵奇心態的後遺症。

我對相聲瓦舍的其它評論在這裡:

如何評價相聲瓦舍2016年作品《賣橘子的》? - 知乎


拋開政治,拋開口音,拋開地域,只聊相聲:

1. 瓦舍的格調更好,至少證明一個問題,文學性和藝術性是有市場的,包袱結構比德雲社高級,也比多少大陸的「小段」是從瓦舍相聲劇抄來了。小包袱小技巧肯定不如德雲社。

2. 德雲社表演更好,互動更好,小技巧更好,但是整個故事線,喜劇線幾乎沒有。但是臭丟(女人氣),臭活(性相關的包袱),臟口(髒話)的活太多,打空能置啊。

說真的,能起瓦舍這個名字,就說明台灣相聲跟大陸相聲不是一個路子了,因為「瓦」在相聲行話里不是好詞兒 :)


還是比較喜歡相聲瓦舍,儘管不如德雲社和今晚80後搞笑


推薦閱讀:

郭德綱的「傷情最是晚涼天」的定場詩出處是哪?
歡樂喜劇人第二季岳雲鵬奪得冠軍會不會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
郭德綱于謙的相聲,車裡掉飯盒,裡面裝鑽石,哪一段?
為什麼說姜昆學的是傳統相聲里的精華,郭某學的是傳統相聲里的糟粕?
侯耀華要整理相聲家譜收回德字,郭德綱還叫郭德綱嗎?

TAG:相聲 | 郭德綱 | 德雲社 | 相聲演員 | 相聲瓦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