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參加工作的結構設計師如何規劃、學習和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夠不斷在職業道路上謀求進步和成功?
謝邀。
是時候來說說壓抑在心裡無法說的觀點了。
我妄自猜測,你的意思是如何在結構設計這個道上走下去。
首先,你有兩個路可以選
一個路是就這樣過下去。這也是大部分設計人的路。比如我遇到無數個同學A,告訴我自己想一直干設計,然後覺得幹上10年20年技術好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干總工。於是他們捲入了一些辦公室鬥爭,拼勤奮,削腦袋,在領導面前展示,為了年底賬面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第二條路,是我想推薦你的路。我說的這條路,需要你自己指自己規劃,但是當你清楚了路之後,未來會越來越清晰。這個路是什麼呢?我們先來探討幾個問題。
你覺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自己。
你完全在意你自己,看得起自己,審視自己,做出合適的評價,自尊自愛。你是你一生的一號主角,感知你的喜怒哀樂,只有完全接受自己,自尊自愛,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愛。
那麼也就是說,你的人生應該以你為一號主角來調整劇本。那麼你想自己五年後達到什麼狀態,做什麼事兒?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你是編劇,你編排著需要什麼,單位能為你達到什麼(不是你為單位做什麼),注意,單位是你人生故事推動的一部分,而不是你在推動單位故事中佔一部分。
看到這兒你就明白了,之前大部分人對工作的理解都是單位中心論,而不是自己中心論。所以尋思領導對自己什麼態度,同事怎麼怎麼,這是捲入了單位為中心的漩渦,於是跟著單位同呼吸同命運,於是為了年底一塊五毛錢和同事拼個你死我活。每當這時我就會精神分裂的告訴自己,我的路是什麼,單位只是我自己路上的一個驛站,我在這裡要完成我為自己定的什麼任務,然後單位就可以拜拜了。如果你能擺脫單位中心論,你有自己明確的路,就會慢慢堅定的走下去,不因為單位雞毛蒜皮的事兒走進怪圈。就像自己考大學那樣,目標明確。如果你的目標不是太誇張,最後它就會按你鋪的路那樣發展了。
下面我要說說為什麼人會陷入單位中心論。請大家隨著我的思路理一理頭緒
在肥肥貓關於厭倦工作的答案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之所以厭倦工作,是因為無法在重複無意義的工作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存在意義。
所以我們可以設想自己是領導,怎麼能讓員工為自己拚命工作--讓員工意識到自我存在,給員工造成單位是員工的錯覺。比如領導想吃餅,於是老闆會給員工畫餅,告訴你這是你的餅,你得揉它,撒芝麻鹽。弄完了你覺得自己被需要,更賣命的揉餅,然後領導把餅吃了。領導需要這種單位中心論來讓員工為他做餅。所以他會不斷地給員工洗腦。員工覺得就這麼一個餅,我不做,別人就做了,所以有了利益衝突和矛盾。這也是領導願意看到的,因為員工被自己畫的餅洗腦了。
那麼怎麼擺脫這個想法呢?
張佳瑋在工作意義的文章中寫到,莊子說蝸牛有兩個角,各有一個國,經常打仗,爭奪那點領地。高興的時候把自己當戰勝方,不高興的時候把自己當做看待一切的莊子。
具體點就是,在單位上班,上的好就是打贏的蝸牛角,繼續努力。上的不好,就跳出幫領導做餅的思路,想明白自己也有個餅,單位是幫忙撒芝麻鹽的,於是就不在為了蠅頭小利煩心了。
希望我表達的清楚。總之我還是希望你可以為自己揉餅,而不是不斷的給別人揉餅,最後無所得(如果你理解成我讓你出去單幹,那就會錯意了,請留評論,我接著修改)
歡迎討論。
最後,總工不是所有人都能當的,這個請一開始就認清楚。優秀的結構工程師都是一個個項目,一泡屎一泡尿喂出來的。
說得粗鄙了點,但實際上就是這個俗理。大家往往只看到大師們的人前風光,而忘卻了成長過程中的背後心酸。
要說收入的話我畢業才入行的第一年是沒有工資的,純當學徒。不過那時候心態還好,或者說看的比較遠,至少我知道我不會一直這樣,總還是能有變成大樹的一天。其實我們這個行業就是很傳統的工匠性質的行業,技術和經驗並存,一步一腳印慢慢來,今天你仰望的某人也就是若干年後的自己。當然也沒有現在某些熱門行業那樣,給你big surprise。所以我們這行想要進步也很簡單copy身旁那些你認為成功的人。我也是搞結構的,以下是自己的一點理解和想法,希望能有點幫助,共同進步。
私以為工作和生活是兩個大的框架,工作上即專業上要腳踏實地,認真做好目前眼前的事情,不懂的多問,多研究,多學習,多積累。平時要多關注一下行業內的事情,包括軟體,與行業相關的事情。專業是咱糊口的傢伙,含糊不得,多努力才行。
其次是生活上,自己要跳出自我審視自我,換個角度考慮自己所乾的專業是一個什麼樣的,自己的工作在社會上是處於什麼地位和位置的,不能一味的著眼現在和身邊,要宏觀的看自己看未來,這樣也能更好的安排現在。。我一直覺得結構行業和醫生一樣,需要經歷的積累和磨練。專業僅僅是工作,生活包絡了一切,經濟收入只是暫時的,加油吧,幹啥都不好乾啊。
以下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sonicwlq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自己的從業經驗,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筆者想從真實閱歷的角度,說一些不同的看法,希望自己這些年的經驗分享,能對某些朋友有參考價值。
一、結構設計從業人員,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選擇
我聽到大量的聲音:結構專業很難有很好的上升通道,感覺特別沒有希望。但我看到了不同的一些案例:在設計院的時候,結構同事有優秀者或是很早就考出了證書有了做技術總管做,或是當了所長,從事經營管理工作;在甲方合作夥伴裡面,有高級結構顧問,其技術走在同行業前端,收費和施工圖設計院不在一個級別,相當滋潤;在地產公司,同樣有許多的優秀的結構同行,有做了部門總監,更不乏做到了副總經理等非常高的級別的精英。
我們覺得這行不好做,問題出在哪裡?
通過上面的案例,應該看到其中的參考意義:我們能否咬牙儘快考過一注,以讓我們有更多選擇餘地;在技術上,能否脫穎而出,而進入這個行業技術最密集、含金量最高的諮詢顧問公司;若技術上有局限,能否在生產管理上下功夫,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再往上,能否有一顆進取之心,參透本專業本行業的道理和精髓,遷移運用於工作中,成就更高層的決策者?
道路其實非常明確。
有人又說了,轉行,讓我們都轉行吧!
出於興趣,或是有特別的跨行業資源,我不反對人生多給自己一個選擇。但如果同樣是以謀生的角度來換行業的話,筆者想說,如果在一個你原本熟悉,有學習背景和經驗的行業中,不能做到前30%,那麼,你有什麼理由說服自己和別人,相信你能在一個陌生的行業中出類拔萃呢?如果又有人說,本行業已經是夕陽行業,我去一個新興行業呢,不是更好么?筆者也表示:第一,本行業尚不是夕陽行業,只是在升級換代,淘汰一批人,剩下的精英們,仍然大有可為;第二,很難相信一個本職工作難以做好的人,能有眼光,去到下一個風口。
二、賦予這個工作意義--結構設計的使命
當筆者去地產公司後,回過頭來看,其實非常羨慕做設計的人;但只是羨慕把設計做到更高層次的人。
前段時間,公司一個複雜超高層項目(130米高位連體超高層)上專家超限審查會。當時筆者心裡是很緊張的:超限審查越來越嚴格,如果不能一次性通過,時間上至少耽擱20天,這給公司帶來的損失(資金利息)非常大。超限審查的結果逐漸明朗,我的心也慢慢放下,這個過程中讓我驚喜而羨慕的是:設計院的結構老總,那麼年輕,卻那麼老道而瀟洒地說服了在場專家,順利通過了審查,為我們甲方排憂解難。事後,筆者是由衷的感謝對方。
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找到這份工作的意義:第一,設計水平的高低,不僅決定了項目結構成本的多少,更關鍵的是,牽制了整個項目的時間進度,所以其決定的價值是非常高的;第二,當把設計做得技術含量很高的時候,結構設計師是很有社會地位,是很受人尊重的。這也是筆者特別羨慕這位結構工程師的原因:如果自己有機會做那樣的結構工程師,想想都是很美的事情,當然現在是不可能了。
下面,再以更大的格局來看待我們自己的工作的意義。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溫州一自建房,大約因為自己擴建或隨意加層,轟然倒塌,血淋淋的悲劇,讓人心痛。
這個時候在筆者的腦海中突然想到,作為結構工程師,我們是有能力在這樣的事情上,提供自己專業的技術建議,有能力為大眾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這挽救的可是生命!這難道不是很酷的事情么?
筆者繼續在思考,以互聯網為載體,組織一個志同道合的優秀個體組成的設計團隊(各專業的設計及設計管理),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免費為廣大的普通社會大眾提供技術諮詢服務。
因為能向別人貢獻價值和意義,是特別幸福的事情。
這樣美好的事情(儘管還在腦海中構思),作為結構設計師,我們有能力做到,這是特別酷的事情。
三、結構設計師的技術積累
如果上天讓我再做一次設計的話,一開始肯定會這樣做:死磕技術積累。」
謝邀,剛開始的時候,老老實實把份內的事做好,有時間多去工地看看。現在就說提高收入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太現實!
重複,不停的重複
多做設計,多逛論壇,多學習,推薦土木結構論壇(http://www.design200.com)
推薦閱讀:
※薯片桶為什麼設計成柱狀? 吃到後邊手都很難申進去,只能倒著吃,卻又容易撒,為什麼要設計成長桶狀呢?
※在設計院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結構設計新人到設計院都是從樓梯開始?
※高架橋橋墩很大,但真正與橋面接觸的部位卻很小。這是為什麼?
※混凝土強度偏高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