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主要的汽車比賽都有哪些?
一直是車迷,但直到今年才逐站地看f1。知道還有其他一些房車賽,拉力賽什麼的,但都不是很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汽車比賽都有哪些呢?並請詳細介紹一下,謝謝!
-------------------------------------------
補充一下,請問這些比賽國內可以通過什麼方式觀看直播或者錄播呢?另外其實我也知道這些問題好好查資料的話應該都會解決,不過之前在百度上大致找了一下沒看到太系統的,而且最近在忙考試,等考完了再研究吧。。。多謝各位回答^_^
雖然沒人邀,但是看到這麼和口味的問題,一定要來答一個。
賽車首推當然是F1,但是F1逼格不夠啊,那就先來看看其他的。
首先我們來說開輪式賽車
開輪式賽車這個詞看著高大上,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方程式,集大成者當然是F1,但是除了為F1外,還有很多精彩的方程式賽事,其中首推GP2,GP2是國際汽聯的2級方程式賽事,F1的親弟弟,07年以後進入F1的車手大部分都是來自GP2。GP2由於車的規格統一,實力相近,更多的是車手的對抗,而且參賽車手都比較年輕所以對抗激烈,以F1的標準來看甚至有些瘋狂,像F1賽場上以駕駛風格狂暴著稱的馬爾多納多和格羅斯讓都是在GP2的比賽中培養出了這樣的風格。
此外美國的indycar ,日本的super formula,都是很好看的方程式比賽,規格各有不同,但整體速度都和GP2相當。indycar特有的環形賽道上舉辦的indy500比賽更是別具特色,看多了F1,看看indy 500換換胃口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瘋狂的IndyCar
說完方程式,再來說說房車賽。
房車賽現在被分成了兩大流派,一種是以DTM為代表的套殼原型車賽,還有一種是以BTCC為代表的量產改裝車賽。
先來說DTM,我們看見的DTM,是一群奧迪RS5,寶馬M3,賓士C級在賽場上跑,但是除了長得有點像外,這三輛賽車跟量產車一樣的地方就只剩下大燈了。這些賽車都是在規則的嚴格限制下專門打造的,專為一項比賽而生的賽車,所以有個說法稱DTM為帶殼子的F1。在比賽方面,DTM也比較接近方程式,拼走線,對碰撞的敏感度很高,而且容錯率較低,衝出去很可能就回不來了。
除了DTM以外,日本的SUPER GT也是類似的套殼原型車比賽,而且去年SUPER GT的GT500組別還與DTM做了規格上的統一,未來兩種賽車同場競技也很有可能。
BTCC代表的是另一種相對平民草根的路線。賽車由量產車改裝而來,使用量產車的車身和一部分結構。雖然不如DTM的馬力大速度快,但是精彩程度更勝一籌,有更多的接觸和對抗,還有很多精彩的救車,賽車的種類也多,而且都是福克斯,科魯茲之類的平民車,更有親切感。
BTCC救車合輯視頻 與BTCC相似類型的還有國際汽聯舉辦的WTCC,國內的CTCC等,但是參與度和激烈程度都不如BTCC。
除了方程式和房車賽以外,運動車賽也是場地賽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了原型車和GT賽車,而最著名的當屬勒芒24小時耐力賽,所以我就以勒芒24小時耐力賽為切入點來介紹。
勒芒的比賽是以24小時內的跑的圈數來決定勝負的,所以車的速度,穩定性,油耗,維修的方便性,甚至耐撞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裡也成了各大廠商展示技術的戰場。如今的勒芒分為原型車組和GT組,上面的圖片中前面幾輛造型略怪異的就是原型車,是廠商根據規則專門打造的賽車,而後面依稀可以看到的克爾維特C6,保時捷911等,基於量產車的車型就屬於GT賽車。兩個組別同時在場上跑,然後分組計算成績。雖然技術含量不低,比賽的平均速度也很快,但是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勒芒的可看性並不高,看24小時全程幾乎不可能,往往場上誰領先都看不出來,但是勒芒的精彩之處在於,這是個總能誕生很多故事與傳奇的比賽。60年代福特復仇法拉利,70年代保時捷917橫掃車壇,80年代的群雄爭霸,90年代馬自達轉子逆襲,個個都是賽車歷史上的經典好故事,而今年保時捷回歸勒芒原型車組,日產明年也會加入,又一大波新故事來襲,所以要是覺得比賽不好看就去看故事吧。
除勒芒外原型車的主要賽事就是WEC世界耐力錦標賽,GT賽車主要參加WEC和FIA GT1的賽事(這兩個賽事的GT組別規則略有不同),此外保時捷卡雷拉杯,蘭博基尼寶珀挑戰賽等廠商舉辦的,使用GT規格的賽事也可以算是GT賽事。
說完了各項場地賽,就該說拉力賽了,拉力賽的簡單來說就是跑同一個路段,看誰用的時間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WRC和達喀爾拉力賽。
WRC全稱世界拉力錦標賽,每年有十幾站的比賽,覆蓋亞歐美大洋各大洲,道路也有冰雪地,砂石地,柏油路等。不過由於都在野外進行,說以無法直播,大多數人只能通過集錦來關注,但是即便如此,拉力賽帶來的感官刺激,也是其他比賽遠遠比不了的。此外,在國內拉力賽也有不錯的發展,國內的CRC也具有一定的水平。
要說起WRC,就不得不提到GROUP B ,1980年到1986年的GROUP B可以算得上人類歷史上最瘋狂的賽車運動,幾乎沒有限制的規則下,各大汽車廠商創造出了一群機械野獸,讓無數觀眾為之瘋狂,血脈噴張,也引發了數次嚴重的事故,短短7年,GROUP B就走到了盡頭,留下一句WRC is for boys,GROUP B was for man .
Group B:WRC中真正的瘋狂視頻
達喀爾拉力賽是另一項廣為人知的拉力賽事。最早的達喀爾拉力賽是從巴黎啟程,坐船穿過地中海,從摩洛哥登陸,然後一路穿過沙漠和戈壁,到達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的玫瑰湖畔。而近幾年來,由於非洲的戰亂嚴重影響力賽事的安全,組委會將比賽搬到了南美,但是條件依舊艱苦,賽程依舊漫長,精彩程度也不遜從前。沙漠中的比賽考驗的不僅是車手的技術,更多的是耐力和意志力。從賽車的角度來說,達喀爾分汽車組,摩托車組和卡車組,其中摩托車組和卡車組都是在量產車基礎上改裝而來,而汽車組分T1和T2兩個組,T2組是量產車改裝,而T1組則是像DTM賽車一樣的獨立開發的套殼原型車。此外達喀爾也是目前中國人參與最多的國際高級別賽事。
除去這些比賽之外美國的NASCAR也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汽車賽事。環形跑道,鋼管賽車,沒有複雜的彎道走線,更沒有各種電子輔助設備,甚至賽道上的爭端也不會像F1一樣等賽會裁決,而是用拳頭說話,這就是NASCAR,簡單,粗暴,爽。
上述的是比較傳統的賽事,而近幾年又有一些新的玩法出現,最主要的就是漂移賽和RALLYCROSS。
漂移賽最先興起於日本,土屋圭市(就是監製頭文字D那位大叔)創立了D1 GP,之後傳到美國有了drift formula,現在國內也有了CDC(中國漂移錦標賽),此外還有WDS(號稱世界漂移系列賽,但水分略大),其中D1 GP水平最高,影響最大。漂移賽不以速度作為評價標準,而是注重動作姿態,可以看作是汽車比賽中的藝術體操。
RALLYCROSS也是一種近年來流行的比賽方式,可以算是拉力賽與場地賽的結合,把拉力賽搬進體育場,多輛車同場競技,帶給觀眾超強的感官刺激,目前規模影響最大的是美國的global rallycross。
Global Rally Cross 2012視頻
賽車的形式大約就是這些,如果答案中有謬誤還請大家指出。
關於到哪裡看,電視的話F1五星體育勁爆體育等台有直播,CTCC偶爾會在CCTV5直播,還有數字電視的極車頻道有DTM的錄播,其他的就只能到網上找資源了。
GP2在睿柯賽車偶爾會有直播,房車賽的話WTCC歐洲體育台會有直播,用風雲直播可以看,BTCC優酷上有不少視頻,是虎撲的房車賽版主傳的,其他房車賽和運動車賽以及NASCAR的視頻可以到虎撲論壇上找。剩下的基本上就只能優酷了。
主要是今年的視頻資料,收錄還是挺全的。
補充一個,不知道算不算著名的,N年前在某汽車雜誌上看到的。
派克峰國際爬山賽(PPIHC),世界上賽道海拔最高的越野比賽之一,也是最驚險的比賽之一
官網:Pikes Peak International Hill Climb
PPIHC的比較有特色的一點是車型豐富,摩托車,越野車,電動車,賽車甚至卡車,共有19個組別
喜歡誇張的改裝與視覺系的少年可以關注這個賽事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路,如有冒犯,敬請見諒。
對場地賽完全無愛,僅討論在公共道路上舉辦的比賽。
首先必須是WRC啊,世界拉力錦標賽,盲彎,碎石,冰雪,大霧,水坑,塵土,石頭,懸崖,飛躍……充滿了不確定性。觀看的話百度搜索「WRC之家」。
此外,拉力賽還有ERC、IRC以及國內的CRC等。
DAKAR達喀爾拉力賽,狂沙,鹽湖,荒漠,戈壁,這是真正男兒的比賽,完賽已經是莫大的成功。
國內的比賽可以關注環塔。
BAJA 1000,縮短版的帶有美國粗獷豪邁氣息的達喀爾。看過後相信你唯一的感受是:這懸掛真BT!電影可以關注《車舞狂沙》
派克峰爬山賽。基本就是把耐力賽車拉出來到一個20公裏海拔升高2000米,沿途156個彎角,空氣稀薄導致引擎性能損失30%的地方,把一輛車所有零部件的壽命在10分鐘以內壓榨出來的比賽。勒布駕駛的標緻208馬力875匹車重875公斤,這已經是f1的水平了啊!類似的還有波蘭爬山賽。
Rally Cross,這個應該算場地賽,但是因為起源於拉力賽,姑且拿來說一說吧。比較著名的有Global RallyX(側重北美)以及International Rally Cross(側重歐洲)
註:本文的主要構思是我的直接主管朱敏提出來的,寫的時候參照了網上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寫法,轉載需取得同意
--------------------------------
頂層:1-2級
1級: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高科技、團隊精神、天才車手的集合體,所有賽車手最終的目標,年收視率高達600億人次。和2不同的是,1可以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巨大影響力,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幾乎家喻戶曉。2不能與之相比。
2級:以SuperFormula、Super
GT、美國納斯卡車賽、美國印地方程式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dakar、DTM、雷諾3.5、世界耐力錦標賽、世界拉力錦標賽、世界三級方程式錦標賽之類為代表。該級別的賽事可以在特定大洲區域產生非常強的影響力,但無法產生如1一般的全球影響力。2和3的區別在於,2中成績優秀的賽車手可以進入F1,而3不能。
1-2級是賽車界的頂層,F1更是與奧運會、世界盃,並稱為全球三大鼎級體育賽事。只有全世界最出類拔萃的賽車手可以參加,也只有全世界資金技術最頂級的公司才能參與。
中層:3-4級
3級:蘭博基尼亞洲挑戰賽、MME 12H、美國派克峰爬山賽、美國勒芒耐力賽、法拉利歐洲挑戰賽、蘭博基尼挑戰賽、Formula E等。該級別賽事可以在特定國家和地區產生比較強的影響力。3和4的區別在於,3隻有在賽車輪胎領域具有深厚技術積累的輪胎企業才可以參與,在3中獲得榮譽的車手、車隊、輪胎公司已經可以證明自己強大的實力;而4大部分輪胎企業都可參與。佳通輪胎已經在這個級別嶄露頭角,例如MME 12H、派克峰爬山賽等。
4級:以青年冠軍方程式、Fun-cup、雷諾2.0、世界四級方程式賽、CRC、CTCC、COC等為主,該級別賽車可以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產生一定影響力。這裡也是很多致力開拓賽車輪胎事業的輪胎公司積累技術的試驗場。該級別內的賽車手就可以被稱為專業的賽車手了,其中優秀的專業賽車手可以向上晉級。能做到這個級別的公司、賽車手已經小有名氣了。
3-4級是賽車的中層,可以在特定大洲及國家產生非常強的影響力,很多車手通過3-4級的賽事拿到頂級賽事的入場券。為該級別賽車提供輪胎的輪胎公司也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及資金支持。
基層:5-6級
5級:以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美國大學生方程式、太陽能車賽、德國大學生方程式賽、世界大學生方程式賽為代表,在世界範圍內的高校中有比較大的影響力,該級別賽事以模擬車隊經營的方式來鍛煉高校學生所學知識及管理能力,為他們日後走向賽車界打下了堅實基礎。
6級:以各國家地區的卡丁車大賽等為代表。作為賽車手的搖籃,卡丁車大賽雖然社會關注度不高,但其門檻較低,但其中不乏有天賦的賽車手,他們很多都是從小練習卡丁車起步的。
5-6級為賽車的基層,該級別賽事可以在一個國家或特定群體產生一定的影響力。門檻較低,為很多有賽車夢的人提供了向上的通道,為日後成為明星車手鋪平了道路。許多開拓賽車輪胎事業的輪胎公司也在這些賽事上進行技術積累。
---------------------------------------
以上分類如果跟大家心目中的分類有衝突,歡迎隨時交流,謝謝!
-----------------------------------------------------------------------------------------
放幾張圖:
貼點冷門點的
大馬力還允許適量車體接觸的有美國納斯卡,澳洲v8
大馬力還橫著走的有日本d1 gp,美國formula drift,世界wds
大馬力直著走的,美國drag
小馬力秀技巧的有roc
看個人喜好選擇合適種類的就好
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的賽事多一點,嘗試著系統性的回答一下樓主的問題:
以下內容基本來自於http://tyretek.com
由於對摩托賽事接觸較少,故未包含。
- 先說說方程式賽事吧:
一.方程式系列賽
1.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簡稱F1,是由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亦是當今世界運營最成功的汽車賽事,年收視率超過600億人次。當前輪胎供應商為倍耐力。
2.F3000,僅次於F1的高規格方程式比賽,目前世界上運營的F3000系列賽僅為日本超級方程式錦標賽,其輪胎由橫濱供應。
3.F3,三級方程式賽車,簡稱F3,是年輕車手進入F1的必經階段,幾乎全部的F1車手都從這裡走向世界。
目前國內外仍在運營的F3系列賽有以下幾個:
名稱 地區
FIA歐洲F3錦標賽歐洲
日本F3錦標賽日本
澳洲F3錦標賽澳洲
巴西F3錦標賽巴西
歐洲F3公開賽歐洲
英國F3錦標賽英國
二.單一製造方程式
顧名思義,其核心部件由單一供應商提供,其目的是在儘可能相同的情況下,提升車手和技師的水平。
目前國內外比較知名的單一製造型方程式如下:
名稱 級別 地區 輪胎供應商
GP2F3000 歐洲 倍耐力
Auto GPF3000 歐洲 錦湖
GP3介於F3000與F3之間 歐洲 倍耐力
亞洲雷諾方程式F3 亞洲 佳通
青年冠軍方程式F3 亞洲 佳通
印地-輕量級北美 固鉑雅芳
美國F4錦標賽F4 美國 倍耐力
CFGPF4 中國 錦湖
LGB雨燕方程式Entry Level 印度 JK tire
三.其他方程式比賽
1. 電動方程式,當今世界最高級別的電動方程式賽事,目前由米其林供應輪胎;
2. 印地方程式,北美地區的最高規格和最具影響力的方程式比賽,觀眾眾多。當前輪胎由普利司通供應;
3. 大學生方程式,僅面向在校學生,最知名的輪胎供應商是Hoosier。
- 再來說說跑車賽事:
一.跑車系列賽
名稱 地區 輪胎供應商
日本超級GT系列賽日本 米其林/普利司通/鄧祿普/橫濱
歐洲GT4系列賽歐洲 韓泰
FIA歐洲GT3錦標賽歐洲 MI/BS/PR
國際GT公開賽國際 米其林
ADAC GT大師賽德國 倍耐力
義大利GT錦標賽義大利 倍耐力
亞洲GT系列賽亞洲 米其林
澳洲GT錦標賽澳洲 倍耐力
法國GT錦標賽法國 米其林
英國GT錦標賽英國 固鉑雅芳
倍耐力全球挑戰賽北美 倍耐力
WeatherTech跑車錦標賽美國 米其林/馬牌
全美跑車系列賽美國 Hoosier
V8跑車賽澳洲/紐西蘭 鄧祿普
二.單一品牌賽事
名稱 地區 輪胎供應商
法拉利挑戰賽國際 倍耐力
蘭博基尼挑戰賽國際 倍耐力
瑪莎拉蒂挑戰賽國際 倍耐力
保時捷卡雷拉杯國際 米其林
- 再來說說卡丁車比賽:
目前主要的級別分為以下幾類:
KF1:卡丁車比賽裡面的最高級別,面向15歲以上的頂級車手。主要比賽有歐洲卡丁錦標賽,每賽季的投入非常大,每位車手需要大量的練習,訓練,測試,以及需要相當多的底盤/發動機/輪胎等部件用於消耗,故車隊多為一些廠隊或者來自地盤/發動機等的廠商隊伍;祥見維基百科的KF1說明。
KF2:面向15歲以上的車手,略低於KF1的卡丁車賽事,世界卡丁車錦標賽自2010年由KF1降為KF2級別;詳見維基百科的KF2說明;
KF3:面向12-15歲的車手,發動機動力輸出等低於KF2級別,詳見維基百科的KF3說明;
KZ1:面向大於15歲的車手,過去被稱為Formula C,是2007年之後由原先的super ICC變化而來;KZ1 (karting)
KZ2:基本規則同KZ1類似,但是只能使用手動變速箱,中性輪胎(KZ1可使用軟胎),過去被稱為ICC;KZ2
超級卡丁車:分為較多的組別,最大允許使用250CC的發動機,可參見英國超級卡丁車錦標賽(British Superkart Championship)和澳洲超級卡丁車錦標賽(Australian Superkart Championship)
- 還有耐力賽:
一.世界耐力錦標賽
世界耐力錦標賽WEC包含 斯帕6小時耐力賽,紐博格林6小時耐力賽,富士6小時耐力賽,上海6小時耐力賽,墨西哥城6小時耐力賽,巴林6小時耐力賽,銀石6小時耐力賽,奧斯汀6小時耐力賽,以及極具盛名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
二.其他耐力賽事
1. 勒芒系列,包括勒芒各洲系列賽,如亞洲勒芒、歐洲勒芒、美洲勒芒系列賽,以及規格更高的勒芒洲際杯。
2. 各賽道組織的耐力賽,如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斯帕24小時耐力賽,銀石12小時耐力賽,GIC風雲站3小時耐力賽等。
- 房車賽
房車賽事中的房車並不是我們漢語通常意義上的房車(休旅車,Recreational car),此為家用車(Touring Car)的含義。
一.房車系列賽
名稱 地區 輪胎供應商
世界房車錦標賽WTCC國際 橫濱
德國房車大師賽DTM 德國 韓泰
中國房車錦標賽CTCC中國 錦湖
香港房車錦標賽HTCC東南亞 韓泰
英國房車錦標賽BTCC英國 鄧祿普
加拿大房車錦標賽CTCC加拿大 馬牌
歐洲房車杯ETCC歐洲 橫濱
房車國際系列賽TCR國際 米其林
二.其他房車比賽
主要包含單一品牌賽事,如尚酷R杯、福特福克斯ST杯、雷諾克利歐杯等,以及橢圓賽道比賽,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北美地區的納斯卡比賽,目前由固特異供應輪胎。
- 拉力賽
拉力賽通常包含多種路況,一般為車手+領航的模式,目前國內外知名的拉力賽事如下:
名稱 地區 輪胎供應商
世界拉力錦標賽WRC國際 米其林/倍耐力/DMACK
達喀爾拉力賽Dakar南美 多品牌
中國拉力錦標賽CRC中國 多品牌
澳洲拉力錦標賽ARC澳洲/紐西蘭 錦湖
加拿大拉力錦標賽CRC加拿大 橫濱
美國拉力錦標賽ARC美國 多品牌
安德羅斯冰雪拉力法國 橫濱
- 越野賽
通常來說,越野賽事涉及的路況全部為非鋪裝路,所包含的路況有沙漠,砂石,泥地,草地等。目前國內外知名的越野賽事主要有以下幾點:
名稱 地區 輪胎供應商
世界越野錦標賽WRX國際 固鉑
中國越野拉力賽CGR中國 多品牌
中國場地越野賽COC中國 多品牌
另外大部分爬山賽亦屬於越野賽事,目前較為著名的有歐洲爬山錦標賽和美國的派克峰國際登山賽。
- 其他賽事
其他汽車賽事還包括觀賞性很強的漂移賽事,如漂移全明星賽、紐西蘭漂移系列賽、英國漂移錦標賽、日本漂移大獎賽、以及漂移方程式等,和美國地區很流行的直線加速賽事等。
另外還有一些知名度和影響力比較小的小眾賽事,比如小地區範圍內組織的小型賽事,以及一些卡車賽事等,不在一一贅述。
國際汽聯認證的三大賽事是F1一級方程式大獎賽,WRC世界拉力錦標賽和WTCC世界房車錦標賽。
除此之外比較有名的還有WEC,DTM,GT1,納斯卡,達喀爾,勒芒等比賽,具體還是看你對哪種類型的賽事感興趣。
時間有限的話值得一看的就是: 一級方程式F1, 世界耐力錦標賽WEC(尤其是其中的勒芒24小時),世界拉力錦標賽WRC。
其他按興趣關注就好,於我每年的達喀爾拉力賽必看,勒芒24小時去過三次現場觀戰。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自行前往度娘搜索。
個人而言不怎麼喜歡看F1,或者說興趣點不同。但是相信絕大多數人是因為F1才了解職業車賽的。(請務必不要噴我)
下面來說說眾多家用車車貼愛好者的WRC,不熟悉沒關係,記住下面這個人就可以了。
科林·斯蒂勒·麥克雷(英文:Colin Steele McRae、簡稱:科林·麥克雷、1968年—-2007年)麥克雷一生總共參加了146場世界拉力錦標賽,期間贏得了25個WRC冠軍,42次登上領獎台。儘管勒布和塞恩斯此後打破了麥克雷的記錄,但是麥克雷是WRC歷史上第一位贏得25次勝利的車手。對了,他爹和他弟都是職業車手。麥克雷說自己從2歲開始就被汽車迷住了,那個時候他還坐在爺爺的腿上玩玩具車,但他已經開始想像自己正在開車了。而一旦接觸到真正的摩托車、汽車,就沒有什麼東西能攔住麥克雷追求速度和挑戰的決心了。他在我心中的地位遠遠超過舒馬赫,萊科寧,阿隆佐這些著名車手,雖然不是同一路人馬。2007年9月15日,麥克雷和他5歲的兒子不幸在一起直升機事故中罹難,一代車神就此西去,帶走了一代腐國人民的驕傲。
接著說SUV貼紙愛好者的達喀爾拉力賽。達喀爾的正式法語名稱為LeDakar。這是一個以艱苦為賣點的比賽,總之就是哪裡髒亂差就奔哪,有一年因為非洲黑叔叔鬧騰才搬到南美。你主要看到的就是破敗的村莊,滿天的塵土,高低層疊的沙丘和苦逼的技術團隊。這一點倒是契合某些人心中的探險精神,我(有特殊的作死技巧)就曾經在騰格里沙漠迷過路,才離車幾公里就分不清東南西北。該比賽為多車種的比賽,共分為摩托車組、小型汽車組(包括轎車和越野車)以及卡車。(強烈建議看卡車,擎天柱賓士在沙漠里的視覺觀感太強烈了有木有!)比賽對車手是否為職業選手並無限制,80%左右的參賽者都為業餘選手。於是就有無數車(dou)手(bi)前赴後繼地替人填坑探路。
如果曾經關注這一賽事就會知道有一個叫徐浪的車手,但這不過是縮影,從創辦到如今,共計傷亡人數已有數百。可見風險程度之高遠非其他賽事能比,這裡指的不僅是道路上的風險。一旦迷航又拋錨在無人區,得不到及時救助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是放棄比賽。
就是這種帶有生死競技場性質的比賽讓它完全不同於其餘的賽事,參賽不是為了那與成本(空運特殊燃油,通訊昂貴)相比可以忽略不計的獎金,完全是為了榮譽而角逐。
最後說說勒芒耐力賽,全稱:HEURES DU MANS
與其說為了比賽,不如說是廠商之間的技術決鬥,參賽方都用撕破臉皮的氣勢來對待這項比賽。所以在從觀眾感受角度(既辛苦又乏味,不過裡面的卡車萌萌噠)來說沒有前兩個賽事來的精彩,但可以從中感受人類汽車機械工業的魅力。
凌晨怒答,請勿見怪。有些東西是場地越野這種小朋友過家家不能比的。
PS:只推薦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感覺真好!
除了F1,比較出名的還有WRC,勒芒24小時耐力賽,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美國印地賽車,BTCC英國房車賽等等
場地賽車
入門級賽車運動卡丁車賽:有著"迷你方程式"之稱,是大多數F1車手的起步搖籃。重要賽事:KF1、Super Kart、FA等。
一張圖解決你絕大部分問題。圖裡沒有的主要是拉力賽。拉力賽除了wrc這種以外還有各種rc(基本上就是各個國家的拉力賽),還有達喀爾這種,美國有baja1000,還有就是rallycross。以上基本上覆蓋了大多數比賽了,像什麼美國的一些特有的直線加速賽啊我就不了解了
登山賽
跑場地給你一種速度很慢的感覺。大家都堆在賽道上,然後用相似的速度進行。。。老實說我會看困。
這個8月,三源色·豪霆小夥伴要帶你們去浪哩個浪!在中國飛車王「徐浪」的家鄉,重溫《乘風破浪》的賽車激情。
活動主題
浙江武義豪霆杯賽道日
活動時間
2017.08.12(周六)
比賽規則
本次活動有圈速、競速兩種模式,選手可按喜好報名。(可同時參加2種)
*個人圈速賽誕生每組最快1、2、3名次。
*個人競速賽誕生全場1、2、3名次及全場MVP。
圈速賽
規則:按排量組別分組,每次按組別依次上場(不可重複出場),一輪上次8-10台車,比賽時間為10分鐘。根據每個組別最佳圈速成績獲得組內冠軍、亞軍、季軍。
競速賽
規則:分排量競速(7圈),按圈速賽成績排位的前6-8名進入競速靜止起步賽,以到達終點順序排名次。
註:圈速+競速可同時報名。
圈速 排量分組
N/A 組A:排量1600cc以下
N/A 組B:排量 1601cc-2000cc
N/A 組C:排量 2001-3000cc
N/A 組D:3001-3700cc
增壓A組:1600cc以下
增壓B組:1601-2000cc
增壓C組:2001-2500cc
增壓D組:2501-3500cc
大師組:自吸3700cc或增壓3500cc以上
SUV組:排量2000cc~2500cc(限5輛)
競速 排量分組
N/A 組A:2000cc以下(含2000cc)
N/A 組B:2001cc-3000cc
增壓A組:2000cc以下(含2000cc)
增壓B組:2000cc-3000cc
大師組:自吸3700cc或增壓3500cc以上
活動行程
8:30-9:00:簽到(領取手環、號碼車貼等);
9:10-9:30:賽前培訓(車手到會議室集合,工作人員講解活動流程及賽制規則注意事項);
9:30-10:00:領航員帶領車輛繞場三圈(繞完後龍門架底下拍照)
10:00-12:00:熱身賽,一組8-10台車,每組10分鐘。
12:00-13:00:午餐,休息;
13:00-15:30:圈速賽,前6-8名進入競速靜止起步賽;
15:30-17:30:競速靜止起步賽;
17:30-18:30:所有參賽選手到龍門架底下頒獎,拍照。
18:30-19:00:比賽結束,頒獎,合影。
賽道規則
- 嚴禁不系安全帶,將遮陽板CD包、中控台香水等各種車內用品打包放置在安全處。
- 彎道內超車是大多數賽道事故的主因,好成績是依賴更高的出彎速度而獲得的。
- 後車比你車更快時,請至賽道外側並打雙跳燈表示讓車。
- 黃旗需要車輛減速,嚴禁超速。黑旗則代表發生嚴重事故,需立即駛回維修區。
- 每節結束前2分鐘裁判揮舞黑白格子旗,請減速巡場1圈為車輛散熱後離場。
- 不要不斷挑戰你的剎車點,過晚的剎車只會讓圈速更慢,並且增加事故機會。
- 若發生事故速將車輛移至賽道外熄火,留在車內等待欄外救援車到達。
- 安全,永遠是賽道體驗第一守則!
獎品
圈速冠軍:冠軍獎盃+冠軍獎品
圈速亞軍:亞軍獎盃+亞軍獎品
圈速季軍:季軍獎盃+季軍獎品
競速冠軍:冠軍獎盃+冠軍獎品
競速亞軍:亞軍獎盃+亞軍獎品
競速季軍:季軍獎盃+季軍獎品
比較有觀賞性的就F1和wec的勒芒站吧
主要的大家都說的差不多,我補充一個。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
世界車王爭霸賽 ROC
2009年曾經在鳥巢進行過比賽,最近一次是在2012年在泰國,德國隊獲勝。由於比賽在各國體育場舉行,場地並非用於汽車類比賽;賽前,組委會會使用由竹子和瀝青所制的模塊式路面對體育場改裝。車輛也是特製的開輪式賽車。各支隊伍的比賽車輛除車況不同外的其他均相同。
以下來自中文維基
世界車王爭霸賽(Race of Champion)簡稱ROC,是在每年年末舉行的國際賽車比賽,聚集了來自世界F1賽車、WRC、NASCAR系列賽及WTCC等世界頂尖賽車運動的頂級選手。
世界車王爭霸賽於1988年由前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車手組織,最初的比賽選手也只有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的車手。後來它的影響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世界上所有優秀賽車手同場競技的大型比賽。而獲得冠軍的車手則會被授予「王中王」的稱號,對於每個車手而言,都是莫大的榮譽。
1999年,世界車王爭霸賽又設立了國家杯,每個國家可派出兩名車手參加獎盃的角逐。這既充分展示了各個國家的賽車運動發展水平,也增添了比賽的觀賞性。列舉如下
1-------------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這是FIA賽事中速度最快,含金量最高的賽事。
這是賓士W07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賽道
此賽事往往要耗費巨額金錢,為了造出最快的車,需要分毫必爭,才有較快速度。
2.--------------WEC世界耐力錦標賽------------
它的前身是勒芒洲際杯ILMC,但有也許不同,一個是跑里程誰先跑完誰勝。WEC是規定時間,誰跑得多誰勝,此賽事包括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
勒芒福特減速彎和PIT
此賽有分LMP1.P2.GTE(PRO職業。AM業餘)
一一介紹
1.LMP1
保時捷919
此類是最快,空氣動力學最好,也是最費錢的一組,它有強大的混動系統幫助出彎。
2.LMP2
此類車無混動系統,一般由私人車隊運作,空氣動力學較強。
3.GTE
不要看後方的LMP1前方是488GTE,FORDGT
這些車有量產車的外觀,但沒有較好的空氣動力學,而其他則向LMP2看齊。
3.DTM德國房車大師賽
別以為上面的車是普通的BBA,實際上它們底盤相同,速度相同,完全憑實力。
4.WTCC BTCC
- 大亂斗
- 這些車以民用車改裝而來,但發動機昂貴,高達50萬左右。
F1
WEC
WRC
WTCC
Super GT
DTM
各大24小時,12小時耐力賽
NASCAR
INDY CAR
ELMS
TUSCC
Super Formula
各大方程式
推薦閱讀:
※F1車手是怎樣背記每條賽道的剎車點與行車線的?
※如何評價大眾車隊退出 2017 年 WRC 競爭?
※如何評價2016西班牙站漢密爾頓和羅斯伯格的撞車?
※賽道如果反著開,理論圈速會和原來有區別嗎?
※當年WRC B組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