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麥康納為什麼在這幾年內演技突飛猛進?
幾年之前還被質疑沒有進步,這幾年突飛猛進還拿了小金人 上升速度如同火箭一樣
我對麥康納最初的印象始於1998年,那時候我還在上小學,當時買了一本電影雜誌,可惜名字已經記不住了,其中有一篇文章介紹的是好萊塢十大未來之星,頭兩個就是萊昂納多和麥康納,彼時二人剛拍完《泰坦尼克》和《殺戮時刻》,照片中兩張青澀的臉笑得那麼明亮爽朗
今天的觀眾都特別懷念好萊塢的黃金時代,時常感慨那個年代的明星為什麼那麼的令人陶醉,他們身上那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好像再也找不回來了,其實與其說是懷念那個年代的人,不如說是懷念那個大時代對人的塑造和烙印
那個時代的奧黛麗赫本在遍地瓦礫的阿姆斯特丹學習芭蕾舞,並幫著荷蘭抵抗組織傳遞消息,每一次遇到德軍巡邏隊,機智的小赫本就把寫著消息的紙條藏進自己的芭蕾舞鞋中,並裝作若無其事的面對德軍的盤問
那個時代的詹姆斯斯圖爾特在歐洲戰場的445號空軍大隊服役,每天開著轟炸機和德軍周旋,戰爭結束的時候,有35名他的戰友長眠在了異國的土地,沒能和他一起返回美國老家
《暗戀桃花源》中老年的江濱柳回想起自己年輕時抗戰的歲月,感嘆說:「大時代之下,人是那麼的渺小」,然後面對自己所處的八零年代,江濱柳又更加感慨:「這個小時代裡面,人反而更渺小了」,我們時常驚嘆於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那些巨星為什麼擁有那麼好的氣質,和那麼從容的氣度,原因其實很簡單,彼時的他們在經歷巨變,在經歷生死,而今天的明星又在經歷什麼呢,說到底了,都是個人際遇問題,學不來的,大時代改變了,可遇而不可求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可是一百年只出了一個張愛玲,在真實的世界裡,那些「出名要趁早」的人都死在了沙灘上
好萊塢一百年也只出了一個馬龍白蘭度,這個行業的造星機器為我們生產了大量的明星,但是美國電影工業的基石卻是像克里斯庫珀,約什布羅林他們這樣的草根演員,數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但是對每一部影片中的角色都全力以赴,孜孜以求,然後就是《美國美人》,然後就是《老無所依》,其實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一夜成名的神話,殊途同歸,成功的法則對於所有的行業其實都一樣,那就是:勤奮以及堅持,葡萄在漫長的釀造後終於成為了美酒,江河在漫長的跋涉後終於匯入了大海
勞倫斯奧利弗和達斯汀霍夫曼合作《馬拉松人》的時候,霍夫曼的角色有一場戲是幾天都不睡覺,霍夫曼便決定開始熬夜,以便更好的表達角色在長時間不睡覺之後的頹廢面貌,奧利弗看了之後嗤之以鼻,對霍夫曼說:「你直接演不就行了嗎?」
這個廣為流傳的故事一直被用來作為「體驗派」諷刺「方法派」的固定段子,可是其實作為「體驗派」的奧利弗比"方法派"的霍夫曼大了整整三十歲,三十年的人生經驗,三十年的人生閱歷,對於表演來說,所謂「體驗」,所謂「方法」,事實上都沒有本質的區別,當你已經歷經世事,閱盡千帆之後,你已經無需要去給這兩個看上去涇渭分明的學派劃清界限,你的「方法」已經成為「體驗」,你的「體驗」也已經成為「方法」,兩者融為一體,所以,timing是一個太關鍵的因素,即便是偉大如白蘭度,早上二十年,早上十年,他都不可能演出老教父那種返璞歸真的韻味,對於奧利弗來說,早上三十年,不管他怎麼「體驗」,他也不可能達到彼時揮灑自如的境界
也像是今天如日中天的黃渤,他成名前那不堪回首的九年總是被人們反覆提及,可是恰恰是那蹉跎的九年成就了今天的黃渤,表演從本質上講是對人生的體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變的是時間,改變的是在時間中沉浮的心境,當你已經足夠從容,足夠淡定的時候,這些過往的人生際遇,不管是多麼榮耀亦或是不堪,都會最終升華成為演技的一部分
在《華爾街之狼》中,麥康納和萊昂納多的那場對手戲,看著麥康納在略顯拘束的萊昂納多面前那麼從容的揮灑的時候,我們都已經明白,彼時的影帝競爭已經沒有懸念,那場戲那麼的像是《英雄本色》中的那一幕:周潤發扮演的小馬哥給小弟們講述著當年的豪情往事,身邊狄龍扮演的大哥阿豪面帶微笑,雲淡風輕,平靜如水,身後是羅文的歌聲:
見慣風雨,見慣改變,一切遂視作自然
看《華爾街之狼》時馬修和小李那一場對戲,就感覺到馬修在告訴小李:看,我就是這樣把影帝搶走的。
以前是這樣:
現在是這樣:
顏值下降,演技提高,這是必須的,否則就失業了,因為他們是演員!
其實並不是演技的提升,而是世界範圍內的關注度提高了而已。
我覺得跟瘦身有關係......整個氣質都不一樣了,外在影響了內在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愛德華·諾頓的演技及其在好萊塢的地位?
※如何評價凱文·史派西的演技及其在好萊塢的地位?
※怎樣評價孫紅雷的演技?
※《碟中諜5》裡面,歌劇院的那場戲是專門請的演員來演《圖蘭朵》嗎?
※目前依然活躍的好萊塢電影演員中,誰的演技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