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為什麼不留在孫權集團?


按龐統傳,此公為南郡功曹,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易言之,龐士元多半談不上跳槽,他只是在劉備借南郡時被孫權打包送人了而已。

當然,龐士元本人也沒啥意見,理由很簡單,他對孫權集團也不感興趣。

《太平御覽》注引《荊州先德傳》:周瑜領南郡,以龐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

龐統出任功曹,完全是周公瑾霸王硬上弓的結果,足見此公對於江東一點都不感冒。雖然如此,但在漢末,為郡守所舉,即與之建立了君臣關係,捎帶周瑜又對龐士元十分信任敬重,於情於理,龐統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待到郡守周郎掛掉,龐統作為臣屬盡到了最後的義務:送喪至吳。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孫權集團和劉表集團苦大仇深,在荊州的名聲真是一言難盡,所謂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彼此缺乏信任感。至於荊州士人的真愛,一目了然: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

既然龐統對孫權集團不感冒,跑江東逛了一圈,除了清談之外未得到任何重用表示,捎帶所任職的南郡又被送給了劉備,那他成了劉家的班底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了。


謝@沈友 邀

個人的理由,上面不少知友都說了相關的看法,區區補充點當時的社會環境

現在,大家說起周瑜辟龐統,很容影被他們的光芒所屏蔽,就是英雄識名士,豪傑任英才,而忽略當時社會的一些普遍通行的原則。

在東漢,太守刺史自辟僚屬,有一個通則,就是用當地名豪,即被辟之人,在本地不是有很高的士名,就是其家族有雄厚的實力。起用清寒之士的,相對就較少。

在龐統身上,都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司馬徽說他當為「南州士之冠冕」,那麼自然也是襄陽龐氏最好的利益代言人。雖然按目前史料,我們無法確知龐氏在南郡的實力到底有多雄厚,但觀乎龐德公,龐山民,龐統的士名,龐氏無疑是襄陽的「豪強」。龐山民入魏,能當上黃門吏部郎(黃門就是接近皇帝的崗位,吏部郎就是負責選舉的其中一員)也側面證明了龐氏可作一方利益的代言。

從這個角度看,就更能明白龐統為甚麼會回到荊州。

曹叡有句名言,叫「名如畫餅,不可啖也」,這是曹叡對漢末士林流幣的一個觀察,但也說明了,只有士名,是不足成大事的。個人材幹和家族實力,對漢末亂世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士人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一點,龐統不可能沒有認識。

當時荊州還處於三方割據的局面,南郡居當前線,作為龐氏的利益代表之一,他不可能不回自己的老巢。因為若有閃失,襄陽龐氏與他這個「南州士之冠冕」,都會成了不可啖之餅。

若說留在江南,不是不行,但正如前述,沒有家族支持,很難殺出重圍。我們可以用後見之明看看流寓奇材的代表--魯肅,不單被名士張昭看不起,差點還迴流淮南,就可以知道,失去鄉土強援的豪強,面對多大的仕進難題。那龐統又為甚麼要主動放棄自己的本錢?再者,魯肅流亡的時候還帶了整家人和百數「輕俠少年」,而龐統卻是單身送喪至吳,那就更看不到他會留下的理由。

而且從制度講,當時的南郡在孫權手中,龐統個人又應周瑜之辟(無論原因是甚麼也好),他在對辟主盡了忠之後,是不可能不回到南郡去繼續他功曹的工作,以待新的郡守的指示(漢代常規,郡吏有一定的持續性,純看新郡守會否換人)

而剛好,新的指示卻是孫權把南郡「借與」劉備,在這一點上,龐統多少是有點被動的。


這主要是由東吳的人才結構決定的。

孫策渡江開基,自帶了一大批文臣武將,他們屬於孫堅、孫策的舊部,直到呂蒙上位之前,整個東吳的一級軍政大權都把持在他們手裡,這些人包括周瑜、程普、魯肅等等

而東吳地處江南,對江南本地的門閥(地頭蛇)又不能不積極合作,所以東吳前期的二級軍政大權,以及東吳末期的一級軍政大權基本都被江東的門閥壟斷了,這些人包括陸遜、朱桓等

龐統既不是孫堅、孫策的的舊部,又不是江東的門閥。想在東吳出人頭地是很難的。所以龐統只能另謀出路了


龐統是南郡功曹,給周瑜送完喪回南郡去很正常啊,他又沒有辭職


搬運個老的回答

荊州人有多少處於顯要的位置,我們來考究一下吳國荊州士人在朝廷的情況:

黃蓋,零陵人,太守,這個不算孫權得荊州的。

張悌,襄陽人,丞相,晉滅吳戰死。

潘濬,武陵人,二五仔,太常,病死。兩個兒子分別任都尉,縣令。

郝普,零陵人,二五仔,廷尉,受隱蕃謀反案牽連自殺。

李衡,字叔平,襄陽卒家子也。漢末入吳,為武昌庶民。有書曰:"丹(陽)[楊]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鉤﹑斬袪,在古為忠。遣衡還郡,勿令自疑。」加威遠將軍,授以棨戟。

孟宗,江夏人,司徒,孝子。

習溫,襄陽人,歷長沙﹑武昌太守,選曹尚書,廣州刺史。

謝景,南陽宛人。豫章太守。

羊衡,南陽人,太子孫登賓客,後為桂陽太守。

除了黃蓋很早就跟著孫堅征伐,潘濬拿同鄉的人頭當投名狀能在吳書有傳。其他人要麼一筆帶過,或者附在其他傳末尾,如果沒有裴注,根本不知道是哪裡人。比起蜀書那一水的荊州人,魏書好歹也有那麼幾個荊州士人和武將(典型代表,劉表勢力的文聘),而吳書二十卷,荊州人兩個,可以看出點什麼了吧?

實際上荊州士人不受東吳政權待見是很正常的,畢竟孫堅興於此地,又亡於此地。渣權又是個記仇的人。龐統號稱鳳雛,他能看不出這些?他投靠孫權就等著打醬油吧。

要怪就怪當年渣權他爹夥同劉巴的爹劉祥在討董卓時,殺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咨,又倒向袁術入侵荊州被劉表黃祖幹掉,成了世仇吧。所以孫家在荊州士人眼裡是個什麼玩意兒就知道了。

舉個例子,桓階當年孤身入襄陽虎穴幫孫家要回了孫堅屍體,作為孫堅舊部的他沒有像他的同鄉黃蓋那樣被袁術打包收回,卻留在荊南,並沒有跟隨孫策加入袁術,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在荊州士人眼裡,你孫家就是袁術餘孽,哪怕你後面跟袁術斷交,也洗不掉這個污點,更何況你孫家天天在江夏和長沙搞事,誰都知道你們想幹嘛。比起劉大耳來,渣權真不是一個量級。哪怕後來呂蒙白衣渡江,潘濬等親吳派投降,依然有一大堆反抗事件,武陵樊冑,零陵習珍,長沙桂陽的豪強。所以,渣權也不敢放心用荊州士人,從此,荊州士人再也不能掌控荊州了。這些事情,龐統看不出來?再加上他是周瑜的人,你想想渣權對周瑜是什麼想法,周瑜底下的人去了東吳能好過嗎?


就孫加班那破形象,荊州人跟著孫家班混都屬於異端。
異端和主流之間的矛盾都是用火解決的。一場赤壁,一場夷陵。


這個應當是龐統在周瑜去世後,他有去東吳還是回南郡的選擇,從最終的選擇來看至少他並不看好東吳或者說東吳沒有什麼是值得他特別留戀的。其實也應與龐統喜歡評點人物,對東吳方面的人才都有所接觸有關。然後便是其性格。通過點評人物因為評過其人,而說出亂世好人少,意為勸世人善行。至少可以看出內心理想是不同與一般的。第二件事可以看出其性情應當是劉皇叔用龐統的計謀成功後,擺慶功宴得意忘形,龐統沒有附和,而是爭鋒相對,劉皇叔第二天特地跑去道歉。這件事看應當是有個人理想的,當然這過程中用些特殊手段,他和孔明一樣應當是默許。所以卧龍鳳雛不是亂並排的,至少在對一些事情的認知上。


所謂門閥地方都是衍生因素。決定在於個性。先看自身,鳳雛既然和卧龍齊名,必定有大抱負。荀彧,周瑜,這些都是此類人,有大才大志。這種人一定是要找一個創業者輔佐的,不然和可能籍籍無名。當時曹操已經脫離創業期,孫權算半個創業者,人才結構趨於穩定,很難接受外來人才居高位。這點劉備優勢。
再看對象,孫權雖然和曹劉齊名,但是根本不夠一個檔次,要比也是孫策多少拿得出手。就是無英雄大志,無長遠戰略,無宏大抱負。這樣的頭頭是吸引不了龐統諸葛亮這種人的,劉備曹操孫策聚集起來的創業團隊主要靠的英雄氣度,弟兄覺得你行我們就給你賣命只因為認可你這個人。孫權主要靠政治手段,他年紀很小就成了繼承者成了利益協調者,加上本身為人就不地道,對於外來人才人格魅力大打折扣,如果周瑜不是先遇見孫策肯定是不會跟著孫權的。


謝邀

有點陰謀論基調,僅代表個人觀點

當時蜀和吳在荊州這個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魯肅一方(借荊州,同蜀建立聯盟關係)和周瑜一方(不借荊州,一舉滅蜀)爭執不下,孫權應是屬意前者,並且當時已存了辦了周瑜的心思。(這點歷史上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各種蛛絲馬跡都指向這個方向。具體為什麼怎麼分析的真要說可以扯上一大堆,總結起來直白一點就是周瑜功高震主,孫權怕控制不了他。但這個與題目關係就不加贅述了。)所以當時可以說周瑜和孫權的關係應該是很僵的。

而龐統是跟著周瑜混的,他的才華因為周瑜得以施展,混的有頭有臉。在借荊州也自始至終支持周瑜。這樣一來就得罪了孫權。西征巴蜀時周瑜病死(我更願意理解為孫權殺的),其勢力也隨之瓦解。江東異黨林立,龐統回去後根本無法施展拳腳,而這時蜀國有意招攬,龐統自然就去了。


看了下眾位的答案,簡單說下個人的看法。

也並非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只是要分清主次。

龐統究竟是以家族利益為重,還是以個人的抱負為主。

若諸葛亮所言: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

諸葛亮作為荊州羈旅之客,在荊土本地並無宗族勢力,而諸葛瑾遊歷江東,待孫策死後方成為孫權賓客,可見孫策本傳有過多美化,如此之人還有魯肅等,寧可北上不願委身於策。

以諸葛瑾之生平來看,若非吳中大族或孫氏舊人,有才幹也是可以出頭的,但諸葛氏和龐氏在荊州的處境不一樣,所以不能完全類比。

龐統最好的比較人選其實是陳群、陳登等人。

陳群、陳登曾為劉備僚屬,而陳登與劉備可謂知交,陳登卻不隨劉備,麋竺卻散盡家財以資劉備,陳登曾經雖然也曾豪言「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但真實情況呢?呂布突襲,徐州唾手而得。

這其中牽扯的利益性是很複雜的,陳登等助劉備領徐州是「請示」過袁紹的,但二袁不和,袁術來攻徐州,無論是呂布奪徐州,還是破解呂布與袁術的合從,亦或是最後助曹滅呂,徐州本土以陳登為代表性的豪族們,維護自身的家族利益是高於正統大義,個人私交,道德倫理的,亂世就是這麼殘酷。

所以龐統的選擇是很正常、理性的。

況且龐統嫌自己才大居小,怠政擺譜,就可見當時的地方豪族勢力有多麼的強勢。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去去孫權那也就是張昭手底下做事,估計也得排好幾名以後,在劉備那幾乎和諸葛亮分庭抗禮,地位大大的不同。

如果不是落鳳坡身死,陪皇叔拿了西蜀,和諸葛亮誰在前誰在後還不一定呢。


珠玉在前,就說一句話吧!
良禽擇木而棲,時逢亂世,非君擇臣,臣亦擇主,就這麼簡單


江東都是家族,龐統沒根基。魏國人才太多,基本上成不了首席軍師


孫權對龐統不感冒,江東開始人才也很多,前期有周瑜、魯肅。這二者也是江東士族的代表,還有張昭也是。中期的呂蒙、陸遜。陸遜也是士族代表。所以留給龐統發揮的機會並不多,如果他進入了江東體系,能不能達到程普、丁奉這種都還不一定。但是劉備給了他發揮的餘地,當然有名的只有諸葛亮,其他的簡雍、糜竺等都被拉下一大截的。且三國演義記載龐統貌丑,不備孫權喜歡。跑到劉備那不也是被當了百日縣令。只是可惜最後身死落鳳坡,可悲可嘆。
總體來講,江東還是有十分強大的士族體系,孫權出身也是士族,其祖父長沙太守孫堅。而劉備作為沒落皇族。織履販席之徒,接地氣,容易吸收廣大人民群眾。


有人推測,龐統和荊州士人意見領袖龐德公有關係,是荊州地頭蛇龐家的人,在劉備家座上做家族利益的代理人。

這說法還挺合那個時代的理,比如陳圭、陳登父子,泰山臧霸這一批地頭蛇,都是兜住來到自己地界上的勢力,以為其服務換取自家在地方上的保障與霸權。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相當於信長野望·創造中那天天被玩家叫出門幫忙打架的國人眾。

在荊州主幹被劉備接管經營後,龐統、馬良、蔣琬等荊州士人加入劉備;而多年後荊州被孫吳控制,荊州人才在陸遜等人的指揮下鞏固荊州防線,與曹魏在襄陽一線拉鋸。這些情況很可能都是當時地方家族勢力生存戰略的表現。


當時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出江東沒了周瑜後就像沒了劍的戰士,雖然盾很堅固,但卻只能偏安一隅,沒了稱霸的能力。而龐統的野心從他的結局就可以窺知一二,因此他是絕不甘心自己的才華埋沒在江東的,正好又有亮亮來邀請他一起打天下,離開江東就是必然的了 。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對於卧龍鳳雛這類有能力、有志向、有情懷的大賢而言,有一個信任自己、大膽啟用自己,任其馳騁的明主,遠比加入一個強大的集團更令人心生嚮往、壯懷不已。


看出身和政治成分啊,龐統荊州人,既不屬於東吳四大家,又不屬於孫家老臣,在十萬手下,能有啥位置給他。


看龐統的志向咯。


答案很簡單,孫權是不會任命龐統當徐州牧的治中從事,也不會任命龐統為軍師中郎將,親待亞於張昭。


簡單來說,是去劉備的創業公司當高管,還是去孫氏家族企業當基層幹部?相信很多人都會和龐統的選擇一樣吧(去北方曹魏特殊點,算是公務員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陳宮明知劉備好於呂布,卻不輔助劉備呢?
如何評價三國殺武將曹休?
史書記孫策性闊達聽受,但他也殺了高岱于吉等不該殺的人,那麼他究竟是粗暴好殺還是爽朗大度?該如何評價?
出生在三國時候的歷史人物是不是很幸運,因為可以流傳後世?
三國武將排名為什麼典韋可以排到第三位?

TAG:三國 | 三國志書籍 | 三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