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登基後,他的哥哥睿宗的長子李憲下場如何?


李隆基在登基前,早已大出風頭。710年,唐中宗死後,韋後意圖效仿婆婆武則天稱帝時,當時還是親王的李隆基即發動政變,斬殺韋後及其女安樂公主。隨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擁立相王李旦(唐睿宗)第二次即位。李旦第一次即位是在武則天生前,那時立的太子是長子李憲(原名李成器),現在他又一次成為皇帝,理應恢復李憲的太子地位。誰知李憲竟然固辭不受,不敢再當太子。

當時李憲說了一大段冠冕堂皇的話,「儲副者,天下之公器,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意思就是,國家太平時期,自然讓嫡子、長子做儲君,但在國家危難之際,則應該立功勞的皇子做太子。很顯然,李憲害怕玄武門事變再次上演,只好主動將儲君之位讓給三弟李隆基。為了補償李憲,睿宗封他為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賞賜土地、奴婢。

李隆基登基後,為了表現兄弟友善,建了所謂「五王宅」,和包括李憲在內的幾個兄弟住在一起。李憲的官位依舊顯赫,曾以太尉之職,開府儀同三司。李憲生病時,玄宗就命御醫去給他看病;李憲過生日,玄宗都要親自過來道賀;各地新奇的貢品,玄宗也不忘賞賜給李憲嘗鮮。742年李憲去世,終年63歲。

玄宗聽到消息後,禁不住放聲大哭(心裡估計長出一口氣),下詔稱讚李憲「……誕含粹靈,允膺大雅。孝悌之至,本乎中誠;仁和之深,非因外獎。率由禮度,雅尚文儒。謙以自牧,樂以為善……」,謚為「讓皇帝」——在謚法中,「讓」是個美謚,意為「推功尚善」「德性寬柔」,表現了他的「讓位」功績。玄宗還親自寫有一篇《奠讓皇帝文》,追悼大哥李憲,讀起來很是情真意切。

現在李憲的陵墓」惠陵「,已建成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李憲本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唐中宗李顯死後,韋皇后專權,並欲學習武則天臨朝攝政,打壓李唐皇室。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發動政變,擁戴父親李旦即位。

古代是個等級嚴格的宗法社會,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所以李旦欲立李成器為太子。李成器知道弟弟李隆基才是實權派人物,連父親的皇位都是他幫忙奪過來的,且李隆基在朝廷的威望很高,所以李成器堅決辭讓:「儲君,是國家的職位,太平時節就以嫡長子為先,國難之時就應歸於有功的。若處理不當,就海內失望,這不是國家吉祥事。臣斗膽以死請求不要立我為儲君。」

古人講究謙讓,曹丕篡漢都謙讓了幾回才「勉強」同意。兄長把皇位讓給自己,李隆基也很有禮貌謙讓了好幾回。他們哥倆把太子之位讓來讓去,父親李旦看不下去了,拍板決定:立李隆基為太子。李隆基權力和威望都很大,不僅哥哥把太子之位讓給他,後來父親李旦也直接把皇位讓給了李隆基,自己去當太上皇。

李隆基和李成器這對兄弟沒有像曹丕、曹植哥倆一樣手足殘害,相反李隆基繼位後就封李成器為司空,後又升為太尉。李隆基與李成器從小一起長大,兄弟情深,即使有讒言挑撥離間,李隆基也對兄長友愛如初。李成器為了避嫌,從不幹議時政,也不與朝中大臣私下交往。

有一次李成器得了重病,久治不愈,李隆基特意請來了名醫崇一來給他診治。李成器痊癒後,李隆基非常高興大賞崇一。李成器死後,李隆基嚎啕大哭,傷心數日,並追封他為皇帝。

古代帝王家手足相殘者甚多,扶蘇和胡亥,李世民和李建成,四阿哥和八阿哥。李隆基算是一個好兄弟,沒有對自己的手足進行迫害。李隆基曾經在給弟弟岐王的信中說「朕每想到服藥而求羽翼,哪裡趕得上骨肉兄弟間的羽翼呢?陳思王有超人之才,能輔佐國家大事,但不讓他朝見謁拜,終使憂死。曹魏的國運未襄,卻遭司馬氏奪權,哪裡是神丸之效;舜是大聖人,不記弟弟象的惡行而親九族,九族和睦,百姓守紀安寧。這是帝王的行為準則,到今天已數千年,天下的人都走上了善道,朕一想到這些,就廢寢忘食,感嘆不已。」


李憲(679-742年1月5日),原名李成器,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唐睿宗李旦長子,母為肅明皇后劉氏。

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立為皇太子,後讓位於三弟李隆基。能詩歌,通曉音律,尤善擊羯鼓、吹笛。歷任太子太師、太尉,封

寧王。恭謹自守,不妄交結,不預朝政,為唐玄宗所重。

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742年1月)薨,享年六十三歲,追謚為讓皇帝,葬於惠陵。


李憲絕頂聰慧!

李憲是唐明皇的大哥,主動將太子之位讓給三弟李隆基。唐玄宋上位後,給予他高官厚祿的侍遇,善終。


推薦閱讀:

一世英雄薛仁貴對唐朝忠心耿耿,其孫卻為何做了漢奸背叛李唐?
秦皇漢武、隋文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大帝誰對中國貢獻最大?
玄武門之變,李淵的皇權是如何被兒子架空的?
玄武門之變時,唐高祖李淵為何控制不住局勢的發展?
玄武門之變功勞最大的五個人結局是怎樣的?

TAG:唐玄宗 | 唐朝 | 歷史 | 中國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