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長平之戰的40萬戰俘,有沒有什麼比殺掉更好的辦法?
我明確的告訴題主,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先介紹長平之戰的背景:
首先,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中期,當時魏國已經衰落,齊國也沒有生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富兵強,又經過秦惠王及宣太后(就是大家熟習的羋月)的兩代治理後,秦國隱隱然已是天下共主。趙國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實際是趙國的二次變法)後,攻滅中山國,又北擊匈奴,擴地千里,也是國大兵強,隱隱然已是東方六國之首。秦趙二國都想結束諸侯紛爭的局面,完成統一天下的偉業。兩強相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誰也不會手軟,誰也不會同情誰。
其次,長平之戰的原因: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完全截斷。韓國中央政府決定把上黨割給秦國求和,但韓國上黨郡最高長官馮亭同志不願降秦,就私下把上黨郡送給了趙國,畢竟韓趙魏三國都是從晉國分出來,文化、習俗什麼的相近嘛。秦國派人與趙國交涉,讓趙國不要接收上黨郡,趙國認為上黨老百姓願意跟我們過日子,再說遲早要收拾你秦國,就不還你,還要打你,打得你娃娃服軟認輸為止,讓你曉得那個是老大。
長平之戰經過:第一階段:秦國戰神白起率50萬秦軍攻趙,趙國軍神廉頗帶40萬精銳防守。廉頗採用高築牆,深挖溝,絕不主動接戰的戰略拖住秦軍,讓秦軍無法施展,想拖跨秦國後勤,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相持就是大半年,弄得白起也無可耐何,同時趙國後勤也相當吃緊。
第二階段:白起採用反間計,滿世界宣稱秦軍不怕廉頗這個老頭子,最怕後起新秀趙括。趙括出馬,一個頂三啊。趙國畢竟因綜合國力沒有秦國強,老這樣拖下去,國家都拖散架了,不是辦法,於是趙孝成王就派趙括帶10萬援軍接替廉頗,採用大決戰的方式迅速擊敗秦軍。
第三階段:秦趙大決戰。年輕又能幹的趙括率軍主動出擊,秦軍一潰百里。但這是白起的圍殲戰略,就是要把趙軍引入長平這個包圍圈。趙括也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認為白起死了,這次要徹底把秦軍主力消滅,進而奠定趙國一統天下的局面。不曾想中了白起的圈套,被圍後,趙括多次組織突圍,但最終被秦軍亂箭射死。秦趙決戰,趙國輸了。
長平之戰的結果:趙軍被殺10萬左右,投降40萬左右;秦軍戰死約25萬。
為什麼要坑殺趙軍降兵:1、這40萬趙國降兵全是青年男人,安置在秦國無異於給秦國放了一個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反叛;2、放40萬人回趙國,這等於是抹殺了長平之戰的戰果。40萬人回了趙國,等於趙國有了40萬軍隊,他們一回國就會馬上武裝起來打秦國。當時秦軍陣亡過半,再打那輸的就是秦國,被坑殺的就是秦軍了。3、安置40萬降兵在韓國或者囚禁在秦國,那麼這40萬人吃的糧食就可以一年內把秦國吃光,長平之戰秦國也是傷了筋骨,國庫也空虛。4、讓40萬人去種地,自給自足。但這跟第一條一樣,他們會反叛,控制不住。所以沒有辦法,只能給40萬人吃一頓飽飯,再全部坑殺了。
戰爭就是殘忍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沒有人道可言。正是因為戰國時代,各個國家你打我,我打你,死了幾百萬人,才讓中國人認為統一是最好的選擇,天下都是一個國家,這樣就不會再你打我,我打你了。因此中國曆朝歷代從上至下都是真心要求全國統一的,這種天下一家的思想深入中國人的血液。
據《戰國策.中山策》的記載,白起殺趙降卒的一大目的在於「趁其振懼而滅之」,換言之,在這位「武安君」作決策時,他想要的就是盡最大可能消滅趙國的有生力量,形成「趙卒死於長平者已十七八,其國虛弱」的結果,從而一鼓作氣襲滅趙國——這純是一種恐怖戰術,白起因之背負千古罵名,理所應當。
除了恐怖戰術的考慮之外,白起殺降還有另外兩大原因,一為恐懼,一為復仇。
這兩者皆源自於趙軍的勇猛卓絕的戰鬥表現。在今人的腦海中,趙括指揮的這場戰爭似乎是窩囊的,趙國的戰士似乎都是羔羊般任人宰割的,其實不然——在糧盡援絕46日之後,趙括仍「出銳卒自搏戰」,使得秦軍遭受此戰中最大的損失,以至於「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
等到趙括被射殺,趙卒投降後,白起和秦軍便陷入了恐懼與憎恨交織的心態中:他們無法保證這些降卒從此甘心為虜,更無法釋懷在突圍戰中大量死亡的袍澤——人類並不總是理智的動物,地獄中鏖戰的軍人更不是,因此,白起最終作出了「挾詐而坑殺之」的決定,他的士兵們也聽命舉起屠刀殺降,並不是特別出人意料的事情。
回到題主的問題,「面對四十萬趙降卒,白起有沒有比坑殺更好的辦法?(史書上一直說趙卒是被「坑殺」,實際的情況可能比這更加慘烈,今人在95年發掘長平之戰遺址的將軍嶺一號坑時,發現集中埋葬的百具遺骸中,帶有斬斫痕迹、箭簇,甚至是無頭的白骨比比皆是,足證並非活埋,乃是刀劈箭射的大屠殺。)
若從戰後白起的角度來看,答案的確是「舍此無他」——但這並不是可以就此輕飄飄放下、「冷靜地」停止思考的答案,雖然時間不能倒流,歷史無法假設,我仍幻想有「不殺」的辦法,畢竟那些只是餓了46日的毫無反抗力的降卒(能戰的「銳卒」已經在突圍戰中死盡了)——實際上,白起從此以後也備受著內心的煎熬,他在杜郵自殺前,曾經問天自己何罪當死,而後悔悟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可看作是白起本人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吧。
ps:長平之戰確實大量消滅了趙國的抵抗力量,可白起的恐怖戰術並沒能順利起到效果。噩耗傳到趙國後,趙人「泣涕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耕稼以益蓄積,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至於平原君之屬,皆令妻妾補縫於行伍之間。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當秦再次意欲滅趙時,白起料到趙人「守備亦以十倍」,不肯打這艱苦之戰,結果秦人果然「失利,亡五校」,遭遇重大挫折——往更遠看,秦國即便憑著虎狼之師掃平了六國,卻也埋下了憎恨復仇的種子,到頭來子嬰素車白馬出降,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可謂報應不爽。明代呂純如有《長平弔古》一詩,頷聯為:「豎子無謀終覆趙,將軍有勇亦亡秦。」誠為至論。)
比殺人坑埋更好的辦法,就是釋放絕大部分軍卒,讓他們回家。
2300年前,搞起一支45萬人的,全副武裝的軍隊,是非常艱難的事。當時,製造武器的主要是青銅,加上少量的鋼鐵。而青銅的產量,在戰國時期,全中國的年產量也不超過一千噸,鋼鐵的產量就更少。證據就是,夏商周時期,中國最大的青銅礦,湖北銅綠山銅礦,經過考古學家認定,經過1500年的開採,也只生產了10萬噸青銅。
45萬軍隊,幾乎是趙國軍隊的全部,大約是趙國全部人口的九分之一。而趙國在七國中,是最先大規模使用騎兵的,歷史記載就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在2300年前,軍隊軍種主要有:戰車軍、騎兵、重裝步兵、輕裝步兵、輜重兵、工程兵、水軍等。
戰國的兵制,一輛戰車武士2人,隨車甲士(重裝步兵)80人。趙國是千乘之國,戰車具體數目不詳,按1000輛戰車計算,共計82000人。一輛戰車用青銅20斤,共計兩萬斤青銅。甲士八萬,戈、劍、箭簇、盔甲等,每人用青銅10斤,共計80萬斤。趙國常備軍戰車及甲士,共用青銅82萬斤。
趙國騎兵10萬,每人用青銅15斤,摺合150萬斤。
輜重兵、工程兵計算3到5萬,每人用青銅20斤,摺合青銅80萬斤至100萬斤。
另20萬輕裝步兵(臨時招募,非常備軍),每人用青銅5斤,摺合青銅100萬斤。
45萬趙軍,共用青銅430萬斤,摺合青銅2200噸,是戰國時全中國兩年的青銅產量,是趙國(非產銅國)二十年青銅的產量,趙國組建45萬軍隊,所用的青銅數量和製造其他用具的青銅數量相當。
假如,白起只殺掉少量高級將領,而釋放這40萬人,趙國有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再武裝這些人呢?答案是否定的,趙國一年只能生產200噸銅,又不能通過交易獲得青銅,那麼只能把貴族的青銅器和全趙國的農具,全部回爐打造成武器,那麼趙國就回到石器時代,糧食產量就成為巨大的問題,不戰就自亂了,用不著秦國費勁去打,趙國也會滅亡的。
首先這所謂40萬,並不是戰俘,而是馮亭及其上黨軍民,《史記》里白起說的明白,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
很明顯在白起的思路里,上黨民歸趙,就是趙卒了,緊接著說的趙卒就是指上黨軍民。上黨軍民背叛趙括獻出故關百里石,斷了趙括後路和輜重補給,並且給邯鄲假情報,所以邯鄲才會不發一兵一卒。 那麼這些上黨軍民。
白起在長平損失50萬秦軍,趙括軍只有20萬,白起向秦王謊報軍情,以上黨軍民冒充趙軍,所以上黨軍民必須死! 在《戰國策.中山》里記載,邯鄲之戰前,秦王對請白起挂帥時說:「今趙卒之死於長平者已十七、八,其國虛弱,是以寡人大發軍,人數倍於趙國之眾,願使君將,必欲滅之矣。君嘗以寡擊眾,取勝如神,況以強擊弱,以眾擊寡乎?」
60萬趙軍的十之七八,就是45萬左右,說明白起彙報的是殺死趙軍45萬左右,那麼邯鄲最多不超過5萬,而且沒有其他趙國軍隊。白起不肯領兵,給出的是一個荒誕的理由:養孤長幼,以益其眾。
就是說趙的小孩子長大了,當兵了,長平之戰到邯鄲之戰,不超過一年,能有多少小孩長大,而且毫無戰鬥經驗能有多大用?白起又說:兵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
白起什麼時候怕過諸侯的兵?!而且幾十萬秦軍,打一座只有不到5萬守軍的邯鄲城,就是拿人往裡填都拿下了,怎麼會無功!因為白起心知肚明,趙軍主力還在!
難有更好的辦法,不殺這40萬戰俘誰管飯?秦國當時也消耗巨大,負擔不起了。原來有個說法秦國可以用40萬戰俘當籌碼要挾趙國投降,趙國民眾肯定就範推翻趙國的政權,或者押回秦國當廉價勞動力。但是戰國時代太昏暗太血腥了,大背景是兼并滅國,青壯年的規模數量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和軍力的強弱,這40萬人可是成建制又戰鬥力強的軍隊,只要還在,隨時可以再次組織起來戰鬥,任何情況下秦國都受不了。坑殺了40戰俘,趙國從根本上衰弱了,再也無力單獨抗衡秦國。長平之戰後列國都喪失了單獨抗秦的實力,秦一統六國已是天下大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謝謝邀請!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戰爭中,趙王在戰爭指導上,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中秦國離間之計,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
秦國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面對40萬的戰俘,若是放,則趙軍得到修養,秦國的統一步伐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若是收,連年征戰,秦國國力空虛,養不起這麼多的人。就當時對於秦國來說,殺,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趙國沒有變法,沒有實行軍功受爵,普通士兵不能通過戰功得到巨大利益,打仗是在盡義務,誰當大王他們並不關心,只要不屠殺搶奪他們,他們的抵抗意志並不強烈,對於40萬趙軍俘虜,只要把中高級軍官關押起來,把普通士兵釋放以表達秦軍只搶貴族不傷百姓,趙軍在短期內大量軍官被俘虜,士兵失去組織結構,士兵又沒有戰鬥意志,自然趙國不難殲滅,而白起才有了全部坑殺的決定,趙國士兵臨死前爆發的驚人戰力也給了秦軍巨大的損失,趙國士兵盡數被坑殺,使得全國趙人與秦軍有了血海深仇,秦軍再來百姓就不是保衛趙王了,是要報仇拚死抵抗秦軍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坑殺趙軍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後世韓信看不上白起的原因,中國古代大部分戰爭普通百姓並不關心當官的是誰,部隊只要失去控制大部分就是一鬨而散,這就是常說的兵敗如山倒,軍隊失去組織就不在有戰鬥力了,打仗的目的就是讓敵人失去戰鬥力,不是殺光敵人,擊潰敵人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中國曆朝歷代坑殺俘虜的事情還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擊潰就可以了,這就是包圍敵人一定要留一個出口的原因。
這四十萬戰俘我覺得可以這樣做,這對秦軍來講應該利益最大化。首先,繳械。確保40萬俘虜不會反叛,也不給他們反叛的機會。之後給趙軍一些劣質裝備。驅趕趙軍去滅掉韓國。以戰養戰,可以利用韓國境內的糧食供養軍隊。如果俘虜全部戰死,那就省事了,還進一步消耗了韓國的國力,之後滅韓就更加輕鬆。如果滅韓成功,俘虜肯定也死傷大半。對於剩餘人力,可以分散編入秦軍之中,增加秦軍戰鬥力。這可以說是當時秦國最節省資源卻能達到最大戰國的方法了。
40萬人全部砍掉右手大拇指後釋放。這樣不會危及他們生命,不過他們再也不能拿起武器抵抗秦軍了。缺少右手大拇指後,無論怎麼拿武器都很彆扭,戰鬥力很差。回家務農,也不太方便,青壯年,勤勞一點照顧好自己有餘,生產多餘糧草支援國家會很困難了。如果先砍掉戰俘雙手再把他們送還給趙國,那麼他們不僅不能再參軍不能再勞動,還會成為趙國的一大負擔!
如果現在冷靜下來考慮的話,我有個辦法不知道能否行得通,也就是分開瓦解。
迅速佔領趙國,以政治思想管控趙國,穩定當地,這是基礎。
趙軍40萬降兵中,選取老弱病殘的沒收武器放回趙國生產與運輸,其中挑選一部分到秦國做奴隸當然也是生產和運輸。
剩餘士兵(估計是大多數還),讓大部分去攻打剩下還沒降服的國家,比方說楚國,齊國,燕國等等讓他們建功立業或者死在戰場上。少部分去修長城或者發配邊疆抵禦匈奴等外敵。
總之就是分開瓦解這部分人,物盡其用。在實施起來的話,如果是現代人,隨便一忽悠還是很容易的,但是過去的人都比較實在估計會困難點,而且秦國是信奉法家的
推薦閱讀:
※像《喋血長平》這樣大開腦洞真的好嗎 ?
※如何評價央視紀錄片《喋血長平》?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精銳部隊有沒參加長平之戰?
※怎麼看待對長平之戰戰損人數的懷疑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