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產品越來越不值錢?
農產品確實出現了越來越不值錢的現象,但同時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就是說精品還是很值錢的,比如有機水果蔬菜,有機的糧食,這些農產品的價格高的很,
我們這有一種有機大米要賣到三十元一斤,而日本的更可高達上百,而且是搶購。但讓農民搞高端產品確實太難,一方面對執行標準不懂,另一方面市場運行問題。關鍵是消費群體,能去日本購買百元一斤大米的決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費得起的是那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正在消費三元一斤的大米。社會分配不公導致窮富差距巨大。
現在國家也在想辦法用補貼來平衡這種情況,但我感覺在執行方面還是有諸多不平,且與美日等國差距很大。之前農民辛苦供中國工人老大哥發展中國工業,如今工人大哥富了,也別只看著農民兄弟的產品賣不出去呀,有很多人不覺著農產品重要,因為有進口等著,但如果沒有中國農產品,進口的價格決定權在人家手裡,你再有錢,一個月二萬買不來一袋米同樣會餓醒!
一方面六十多歲的廣場大爺大媽們在跳舞且可拿五六萬的退休金,另一方面六七十歲的農村大爺大媽依然奮戰在勞動崗位,而收入不提也罷。
正是這些人支撐著中國農業半邊天,而農產品的不值錢如冷風般吹打著這些人的心呀。建議有些部門引導農民種植,合理進口農產品,合理補貼農業,改變農產品不值錢的局面。而後真正獲勝的是中國本身。
中國的發展可謂偉大復興!而且正在主導世界,一個大國的發展是全面的,完全的!我相信中國的明天一片輝煌!
物以稀為貴,很多經濟作物一開始收益之所以高,是因為產量少,當種的人多了,就不值錢,自然收益就下來了。
電商和互聯網是提高產品流通的效率,但是它並沒有創造新的需求出來,供大於求,價格就低,這是經濟規律,不會因為銷售方式改變了,規律就變了。
天干雨旱造成糧食經濟作物收成不好,稻穀,小麥,玉米子粒不飽滿,嚴重影響糧食的優質品種和收成效率下低的原因。
農村老齡化增多,在農村種莊稼的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7o年代的人不想種地,8o年代的人不懂種地,9O年代的人不提種地,由於老年人的勞動力量有限,對莊稼農作物管理不好,造成糧食作物產量下滑的原因。
更多三農相關解答請關注農地圈
東方花雪
謝謝邀請。農產品越來越不值錢,這是不爭的事實,拿今年來說,像水果(尤其是蘋果),玉米,大蒜這幾樣是跌的最狠的。
首先,先說玉米,市場上供大於求是不值錢的主要原因。國庫已滿,國家儲備已經不需要了,而進口的因為人家國家補貼高,價格比我們更有優勢。
大蒜這一類的產品哪,我覺得還是百姓不懂得調查市場需求,一看去年這個產品價格高銷量快,就一窩蜂似的都上,結果導致了今年的滯銷。明年大家都不種了,價格又火箭般升了上去。這個應該讓國家的技術部門結合市場調查給農民朋友以輔導和引領。
而水果類主要原因還是深加工跟不上。鮮食水果儲存期太短,容易腐爛變質,長途運輸也不合適,所以,水果還要靠本地深加工來提高銷售量和價格。
原因還有很多,例如國家政策的調整等等,就簡單的說這些吧。
一般來說,農產品滯銷有這麼一些規律:最容易發生滯銷的主要是什麼呢?蔬菜和水果。1、蔬果類產品通常含水量佔到90%左右,不耐儲藏,運輸成本還高,因為要保鮮啊,所以就決定了銷售半徑通常比較小。2、蔬果上市的時間比較一致:如果不採用大棚的話就很難實現錯峰,所以一旦集中上市就很容易發生滯銷。3、一畝菜的產量是很高的,有上萬斤,能供應上千個家庭,加上很難異地調劑。知道了蔬果容易滯銷的原因了,那麼,又有哪些根本的解決方案呢?分級定價成功案例在2008年以前,山東章丘辛寨鮑家村的芹菜每斤最多只能賣到2元,而這幾年,鮑家村的芹菜竟然賣到90元每斤,通過分級定價策略,劉殿明和他的合作社經過統一包裝,90元一斤的芹菜芽每天就能賣掉五六百斤,其他等級的蔬菜則能賣到一萬斤上下,這樣一來,均價每斤接近20元,原本經常遭遇滯銷謎題的芹菜成為了當地老百姓的財富源泉。你肯定知道,賣肉是按照部位來定價的,比如後臀尖、豬頭肉和豬蹄價格肯定不一樣,但是蔬菜其實一樣可以分級來賣!提供的是方法,絕不是讓您照搬複製,不是每一種蔬菜水果都適合分級售賣,就拿蘋果來說,外層和裡層的果肉都差不多,就不適合分層、分級來賣。農產品菜譜化把蔬菜、肉、水果組合起來,成為套餐,再粗加工成凈菜,變成一種商品,然後再賣給消費者。但是,這種商品也是需要專業化和規模化的。成功案例北京康一品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原來在北京市北務鎮有70個大棚的農業觀光採摘園,每年「五一」、「十一」黃金周都是銷售旺季,而節日過後,西紅柿、茄子、葡萄這些應季的蔬菜就不太好賣了,最後只好白白扔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公司購買了一套切菜設備,將蔬菜做成鮮切菜銷往市場,公司根據消費者的要求進行配菜,經過清洗、切割、滅菌和密封等工序之後,包裝成箱即可做成半成品蔬果,直接送到市民的餐桌,市民只需根據自己的口味,過油進行簡單的烹調即可食用。不僅方便、快捷,省去了擇菜、洗菜和切菜的過程,還可以省水省電。上市僅一年,就獲得了北京市民的青睞,成本雖然比過去要高,但凈利潤能提高將近一倍,再也沒有發生過果蔬滯銷的問題。
雖然我國GDP名列世界第二(第一是美國),而且工業產值是美日之和。但我國的居民分布基本國情還是沒有發生質變,仍有大量的農民務農。尤其是現在因為國家支持補貼並推廣溫室大棚,原來寒冷的北方現在亦可種殖蔬菜。使得原來南方蔬菜北調生意也難做。從整個農產品市場著,正因為農產品供過於求,才導致整個市場各種農產品價格疲軟。農產品不值錢是相對於其它物價。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數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以農為主。而農民的地位也一直沒有改變,依舊處於社會最低層。這從農產品為什麼一直不值錢就可看出,依靠土地很難賺錢,但不耕地又能做什麼?中國經濟總量雖然很大,但對農民的影響基本不大。這應當引起人們深思、探討。
在我們國家有基數13億的人口,消費市場需求很大,除過一些需求量小的農產品,一般農產品應該不會存在過剩的情況。農產品不值錢是針對各地需求的不均衡性、市場銷售和供應的不同步造成的,比如蔬菜、水果在產地價格很低,到了城市居民餐桌上就會變成天價,價格成倍的翻。在一些農產品的產地,確實存在產能過剩的因素,但要是針對全國大市場還是總量相對較小。其次就是農產品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市場需求大的矛盾,沒有有效的行業、協會來組織農產品的生產,導致什麼漲價種什麼,一窩蜂的跟風種植,最終吃虧的還是眾多的農戶。
主要是改革開放后土地到戶30年不變,農民有了發展喜望專家說什麼產品價格高有發展前途,到處都扶貧窮致富幾年就供大於求!多了價格就低了!
我感覺農產品沒有更多的和全國人民見面,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看不到,不知道你的農產品是否健康,無污染,綠色健康,使用有機肥,不打農藥等。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我建議大家可以利用直播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看見了解到本地區的健康的綠色的無污染的好的產品。時實視頻直可下載app一直播。
更多內容可關注或私聊,我是周兵,自媒體人,互聯網創業者,大農業。
推薦閱讀:
※白酒放久了會過期嗎?
※有哪些看著不起眼實際很賺錢的生意?
※商鋪價格與同位置商品房價格差幾倍較合理?
※目前年輕人創業是不是好的時間點?
※從工作了七年的銀行辭職,創業養蜜蜂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