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2.5倍,為什麼他們住的都是獨棟小樓?


「日本人口密度是中國全國的2.5倍」這句話說的是全國平均。其實日本比中國的人口密集度更高,日本全國人口一億4千萬不到,但是東京都周圍的「首都圈」、大阪京都神戶的「京阪神地區」和名古屋周圍的「中京圈」這三大都市圈就已經聚集了7000萬人,日本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這樣一來,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沒有人了。

所以其他地方你想怎麼蓋房子就怎麼蓋房子,那些地方的問題不是有沒有地方蓋房子,而是因為老齡化社會造成的人口過疎帶來的被廢棄了的房子怎麼辦的問題。日本的廢房也有一個產權問題,風能進雨能進別人不能進。即便知道這房子無主,根據現有法律,地方政府也不能去拆,但是不拆又會帶來安全上的問題,大家都在撓頭。

當然問題說的不是這些「其他地方」,而是東京這樣的大城市。其實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的市中心基本上都是高樓,獨棟小樓少一些。

但即便在首都圈,也能住上「獨棟小樓」,有趣的是價格也不是很貴。比如即便在東京都23區裡面,7000萬日元左右的價格也能弄到一個所謂「獨棟小樓」,按今天的匯率大概410萬人民幣左右,這個價格估計在北京三環之內能弄一個廚房沒問題。再肯遠一點,擴大到琦玉神奈川的話,5000萬日元弄一個也不難,那就是不到300萬人民幣了。

日語中把題圖中的這種「獨棟小樓」叫「一戶建」,很日本式。在東京土地面積一般就只有60平米左右(到了神戶能有100平米),蓋起來了全部建築面積大約也就在100平米左右,除了能停一輛汽車的地方,一般沒有能稱得上「院子」的地方,和中國或者美國的「別墅」「豪宅」完全不同。當然那種真正的大豪宅也有,但基本上集中在高級住宅區,像東京的田園調布,神戶邊上的蘆屋等地方。大城市市中心也算寸土寸金,非大富大貴人家住不起大豪宅。

題圖中的房子,土地大概是90平米以下,建築面積120平米左右,一樓廚房飯廳客廳衛生間,二樓三到四個房間。

下面是東京都品川區的新建一戶建,土地64.48平米,建築面積112平米,價格6945萬日元(按今天的匯率大約相當408萬人民幣,再加上8%消費稅,440萬人民幣左右吧):

而真正的豪宅是這樣的:

選擇一戶建還是大樓看個人的口味和追求,如果追求自由的私有空間,「一戶建」是一個選擇,雖然稍微貴一些。但是對於一般工薪階層來說,大樓是更好的選擇。首先是貸款更容易,其次大樓住戶多,更安全,有些事情有住民自治會出面交涉,不像「一戶建」什麼都要自己出面。樓房一般都是鋼筋水泥結構,抗震強度也更好,而且因為牆體厚,保暖隔熱性能好,光熱費也節省。再有就是大樓因為居民多,附近基本上都會有超市什麼的,生活方便。

至於為什麼日本的大城市裡還會有這麼多「一戶建」存在,沒有給開發商全弄成高樓大廈的理由是因為日本的土地管理非常嚴格,而且開發商沒有那麼大的拆遷能力。

日本全國的土地都有台帳,產權,用途都有規定。如果是住宅用地,容積率也是定死了的,要改變非常困難,不是睡個午覺就能解決的。而且是完全私有制,永遠歸屬自己所有,不願意賣就沒有人能強買,一般能搞拆遷的就只有國家大型公益項目,一般的開發商就只能和人磨嘴皮,有那功夫還不如另找塊空地去。所以祖上留下來的地皮一般就永遠在手裡,後代有把大宅子拆了改樓房的,也有一塊大宅子地皮改幾塊小宅子地皮的。但基本上不太有人去動把幾塊小宅子的地皮合起來改大樓的腦筋,因為太麻煩。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在日本即便是在大城市也有不少「獨棟小樓」一戶建的現象。


日本是個島國,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了一億三千萬。2016年,日本人口的密度為348.3人/平方公里,中國每平方公里不到146個人。 雖然日本的人口密度接近中國的3倍,但是日本的樓房都是以幾層的居多,這裡的居民大多是住獨幢房子,舒適度比中國的好多了。

許多朋友到日本來,會發現東京的房子沒有想像得那麼高大,高樓大廈也沒有我國一二線城市多,走進一般的住宅區,更是的是密密麻麻的幾層小樓房,覺得這樣的都會沒有壓迫感,其實很不錯呢。

在東京這樣的大都市,面積是北京的八分之一,人口密度更是北京的幾倍,自建的幾層小樓房非常多,很多日本人住的都是獨棟的小別墅。日本真的是這樣嗎?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為了盡量節約土地,應該是多建高樓大廈才對啊,他們還能住別墅?

這是有歷史淵源的。

1,據說東京一直到明治時代才允許蓋三層樓,平房的歷史源遠流長;此外,東京在明治5年(1872年)發生大火後,制訂了「銀座煉瓦街計畫」(銀座規則),要求建築的高度符合街道寬度,這從安全或景觀角度來說都有道理,深植人心。

(東京車站)

所以,在2003年,森大廈等一批開發商公布了170米級別的大規模舊城再造方案,但迫於當地百姓強烈反對,最後蓋成了地上12層、地下6層,高度66米左右的模樣。由此,百年前誕生的「銀座規則」再度得到遵守,東京的鬧市區終未出現太過唐突的摩天樓。

2,東京住宅區的樓房有高度限制。日本有「日照權」的概念,就是蓋房子不能妨礙別人享受陽光的權益。所以許多住宅區限制樓房不能高過10米。

(東京都內的獨棟小樓)

3,日本土地私有製法律保障土地所有者權益。

日本土地私有制,一旦購入,有永久的所有權。在自己的土地上可以想蓋房子就蓋房子,不受時間限制,只要符合當地住宅規劃。日本很少有像中國那樣大面積拆遷現象,因為要幾百戶住戶都統一拆遷,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就比如成田機場,到現在了機場內,都還有幾家住戶不走。

在東京,你可以經常看到路邊一棟老平房拆了,又重新在原地蓋新房子。筆者家周圍,一年四季都有一棟2,3層一戶建出售。

(東京都內正在建造的獨棟小樓。2層樓,帶車庫。室內面積86平方米)

4,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過高的建築物在強烈地震當中不利於人員逃生,因此日本政府嚴格限制了建築物高度,這是出於對建築物內人員安全的考慮。

5,日本雖然也有能力建造耐地震、颱風的千米級摩天樓的技術,但建築業者普遍相信,只要超過500米,建築物就需要大量混凝土維持強度,無法確保寬敞的內部空間,只能當作地標等象徵,並不適合人棲息,所以並沒有一股腦兒地去趕這樣的熱潮。

雖然在東京都內也可以買地蓋樓,但東京都內土地價格比較昂貴,買一塊地要付出大筆錢。很多在東京上班的人,都喜歡在東京郊區或鄰近的縣買一塊地,蓋房子。由於交通便利,也不耽誤上班時間,而且房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建設,所以從東京開外郊外的電車沿線,都是密密麻麻的一戶建。


這個問題從這幾方面來理解:

1、中日人口分布對比

中國,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3.8億左右,人口密度是139.6人/平方公里。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佔陸地面積的33%。中國人口分布一般東部沿海地區多,西部內陸地區少,地理上以黑龍江漠河與雲南騰衝連線為分界線。東南多,西北少,東南國土面積佔全國的43%,而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94%,西北地區面積佔全國面積的57%,人口卻只佔全國人口的6%,即有由東南到西北方向隨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階梯遞減的趨勢,而這種趨勢還正在加強。

再看看日本:

日本,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26億,人口密度是348.3人/平方公里。大約有8000萬人居住在本州島太平洋側和九州島北部地區。東京都的人口數字超過1200萬,其他如橫濱有355萬人;大阪有263萬人;名古屋有220萬人;札幌有185萬人;神戶有152萬人;京都有147萬;福岡有132萬人;川崎有130萬人;北九州有100萬人。

可以看出,中日兩國人口都大量聚集在適合居住的沿海平原地區。人口稠密都體現在大都市。中國大城市的人口數量已經遠遠超過日本東京都、橫濱等城市人口。所以中國的大都市到處是摩天大樓和二三十層的商品住宅。而日本呢,除了東京之外,其他城市反而多數人家住的是獨棟小樓。

2、在東京都之外的其他城市,日本人住獨棟小樓是有原因的

① 由於日本一半以上的人口都聚集在東京等大城市,所以其他城市的人口密度不算很高,這就有條件建獨棟的小樓。

② 日本土地私有制,一旦購買土地永久使用權,法律保護土地所有者權益,所以他們能夠舒舒服服蓋自己想要的房子。

③ 日本是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如果建設大量高層建築很不利於防震抗震,而且房子建得越高,對抗震要求就越高,成本加高,不符合日本國情。這就讓更多的人選擇自己蓋房居住。

④ 目前來說,日本的現代化程度更高,城鄉結合得更好,郊區環境也相當不錯,適合蓋獨門獨院的小樓,就算居住在鄉村而在大城市工作,搭乘快線上班也方便快捷。而中國,城市、鄉村差別巨大,無論是經濟條件還是地理條件都不具備大量出現每家每戶的獨棟小樓。



謝邀!這題目有意思!中國電視劇手撕鬼子都不信,日劇裡面都是獨棟小樓你就信了?這算不算有點哈日嫌疑呢?

首先,要搞明白什麼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中國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142人。那麼日本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呢?每平方千米348人,顯然比中國要大的多。
人口是個平均值概念,有一定地域性。比如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是澳門每平方千米23000人。而西藏為每平方千米2人,是人口密度最小的。
日本也是如此,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東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106人。而日本的北海道人口密度也只有每平方千米69人。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日本是比中國大,但也是有一定地區性差異的。


其次,我們來看問題中列舉的現象。日本除東京外,其他地方獨棟小樓比較多。這個其實也正常,我們中國很多地方不也這樣?且不說華西村等個例,就是在江浙等中國很多農村地區,獨棟的幾層小樓別墅也很多。日本這個國家城市化比中國要早、要高,其中都市圈人口基數很大,人口密度也很大。日本有三大都市圈,分別是東京大都市圈(首都圈),主要包含東京、橫濱、千葉。京阪神大都市圈(近畿圈),主要包含京都、大阪、神戶。名古屋大都市圈(中部圈),主要包含名古屋、岐阜。這些都市圈居住人口占其總人口的75%,而多其他地區人口密度相對很小。記得很多年前有部日本電影《追捕》,真優美的父親就是個大農場主,不但有大片的土地別墅,甚至還有自己的私人飛機機場。


第三,日本都市圈居民住宅的特點。題目下面描述稱東京高樓大廈多,其他城市住的都是獨棟小樓,這個現象其實說的有點偏差。日本東京都的居民住宅雖然普遍面積較小,平均室內面積大概七十多平米,他們自己都戲稱「兔子窩」,市中心地區還要小很多。但是,日本房地產多樣化、市場成熟度高,按照消費層次和公益性進行設計建設開發。一類是獨門獨院的別墅式小樓房,供應大企業老闆、大公司經營管理層人員以及大學教授和高級研究人員等高收入者,這部分住房面積都比較大。另一類是檔次相對較高,面積相對較大的公寓。是供應收入相對較高的白領階層居住。還有一類用於出租用的普通住宅,主要是供那些自己買不起住房的中低收入者或者年輕的單身人士租賃居住。最後還有一類是政府出資建設,以很低的租金出租給連普通住宅也租不起的低收入者的都營住宅。這種住宅的平均面積更小,室內面積只有30平方米左右(相當於中國的廉租房)。其實,在東京想擁有一套自主產權房,也是大不易的,更別說獨棟小樓了。

所以,這個問題犯了一個以偏概全的錯誤。問題中所說的現象不能說是不存在,但不能說是很普遍,東京有很多獨棟小樓不假,就像北京也有不少四合院一樣,如果說北京人都住四合院可不可以呢?顯然是否定的。這個跟人口密度關係不大。


就題主的提問,我想表達以下觀點:

一、 城市能否容納高密度人口,跟城市規劃&具體國情有關;

二、 日本獨棟小樓多,跟地理條件、土地私有有關。

--------------------------------------------------

像東京這樣的大都市,是如何容納下高密度的人口的呢?

一、 住宅的重複使用率高

在東京,有種說法叫做「九成日本人租房過日子」。也就是說,日本人買房的比例很低。這也難怪,日本的房產不僅不增值、還會貶值,再加上房產和教育等都不掛鉤,想換學區,重新租個房就可以了,日本人買房的積極性自然就不高了。更何況,日本的晚婚/不婚、少育/丁克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房產市場可以說是比較蕭條。租房比例都如此高了,東京的房屋空置率仍然達到12%。近些年,由於經濟不景氣,租住便宜公寓的人越來越多,日劇《東京女子圖鑑》中房產中介對新社員說,租金最好不要超過工資的1/3,按新社員月薪21萬算,7萬/月的租金僅能租到20平米左右的房子,好的地段面積更小。不過,隨著月收的增加,居住條件會逐步得到改善。

二、 在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積上打造高密度的路網

去過日本的人都會感覺日本的道路很窄,四車道很少見,能稱得上寬大街道的也不過雙行道,有時候車輛要開進單行道。日本的道路窄雖窄,但是路網密度很高。從衡量城市交通狀況重要指標的路網密度(每平方千米地域內道路長度)看,東京都平均為11.13km/平方千米,道路的延伸把住宅、學校、醫院、商業區等都連接起來,增加了疏散效果,避免了交通擁堵。

三、 減少機動車停車面積

不要小看車輛的佔地。一輛車的佔地面積一般是車身佔地面積的三倍,家裡、公司、外出時各需要一塊停車位置。東京通過提高停車費、加大交通違章處罰、減少公務車輛、提高駕駛員素質等手段,減少了機動車的使用頻率。東京的公共交通網十分稠密,且準點率高,上下班乘坐電車、地鐵十分方便。所以,就算是有私家車的家庭,日常出行也以公共交通為主。按東京有600萬戶常住家庭、一戶家庭擁有「半輛」私家車、平均每個車位佔地5*2.5平方米算,減少上班代步就能節省3750萬平方米的城市空間。

--------------------------------------------------

日本的獨棟小樓多嗎?

獨棟小樓在日語中叫做「一戶建」,矮樓公寓叫做「アパートapartment」,高層樓公寓叫做「マンションmansion」。根據2008年的數據,東京都593.99萬戶家庭中,生活於一戶建的168.65萬戶,佔28.4%;5層以下apartment的257.21萬戶,佔43.3%。對比2010年上海住房總面積5.264億平方米中獨立住宅(花園住宅)佔3.92%、北京當年竣工的商品住宅面積中「公寓別墅」佔12.2%,日本的「一戶建」確實佔比較高。但是獨棟小樓佔地一般在100平米以下,蓋成雙層也不超過200平米,跟中國的別墅還是不太一樣的。

在日本,高樓大廈不是你想蓋,想蓋就能蓋。

走進東京的住宅區,很容易有爬坡的經歷↓

俯瞰圖是這種感覺↓

由於地狹人稠,東京的建築基本上是貼著地皮蓋的。順著電車的線路可以看到,地勢一路攀爬,建築呈現明顯的梯度。再加上日本多地震,矮樓最為常見。

所以,地理條件決定了日本適合蓋高層小區的土地不多。多為矮樓和獨棟小樓,且樓間距比較小。

關於日本的土地所有制,其他回答者已經回答得夠詳細了,我就不多贅述了。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蘇菲的日本" ,不定期更新一些日本見聞趣聞、日本文化社會介紹和個人隨筆: SophieinTokyo


日本人口密度全國平均約是中國的2.5倍,但日本的人口密集度要比中國的更高。據維基百科統計:日本人口密度為337(每平方公里人口), 中國人口密度為143(每平方公里人口)

日本全國不到1億3千萬人口,其中一半以上(約為7千萬)都聚集在東京都周圍,可以說其他地區就沒有什麼人口密集的地方了。所以說在日本,房子問題就不存在了。

在人們的想像中,像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應該是高層建築的鋼筋水泥森林。獨棟小樓,則應該是只能在高級住宅區才能看到的豪宅。

確實在東京的田園調布,神戶的蘆屋等高級住宅區,雖然寸土寸金,但因為居民都是非大富即大貴之人,所以大都是單門獨戶的大宅子,甚至只有在美國電影中出現的那種車子進了大門還要開上幾分鐘才能到房子跟前的那種大豪宅也有。

但東京大阪市內的「獨棟小樓」也不少,有趣的是價格也不是很貴。比如即便在東京都23區裡面,7000萬日元左右的價格也能弄到一個所謂「獨棟小樓」,按今天的匯率大概410萬人民幣左右,這個價格估計在北京三環之內能弄一個廚房沒問題。再肯遠一點,擴大到琦玉神奈川的話,5000萬日元弄一個也不難,那就是不到300萬人民幣了。

看看網友對日本一戶建的看法

zjp:日本土地私有化,民選政府不願也不可能通過土地壓榨國民,所以,日本工薪族也能住別墅。

老倫:400萬在日本東京23區能買別墅了,深圳能買個2房?3房?東京那還是世界第三大金融區,這麼發達的程度,等國內健全了,都不知道多大歲數了,有機會去日本生活也不錯

潘禾禾:日本在住、當初買房時、毫不猶豫的買了一戶建、沒有完美的房子、但還是一戶建適合我、比高樓好處多太多了、安全什麼的完全不擔心、日本是很安全的國家、你還可以選擇裝監控、還有町內會和大家關係處好、有什麼能防備或者能幫個忙、那些主夫主婦或者老頭老太太可是很熱心的

きょうこ:前幾天看了一棟位於川越市的中古一戶建的資料,含稅980W日元


感謝邀請,原因有很多,雖然日本的人口密度高,俗氣一點來說就是別人頭腦好。

(1)日本屬於土地私有制國家。這是日本憲法規定的。土地不是國家的而是是日本公民的,日本人一旦買了土地就是永久歸屬所有者的,所以大部分日本公民買來的土地想怎麼建就建,反正他們只要感覺到舒服就好,說實話還真的有點羨慕土地私有制的國家呢。

(2)房子設計的合理利用。在日本很多地方你會發現並不會像香港那麼擁擠。曾經聽別人說過:「日本城市的地下幾乎已被掏空了,有的地下還有好幾層,民眾只需要在地鐵、地下商場、各個樓宇間穿梭,就能完成日常生活與工作的衣食住行。」相比很多國家的擁擠設計,日本人能夠細緻合理利用城市空間布局,這點我覺得日本人很有智慧呀。

(3)跟地震頻發有關。獨棟小樓比高棟樓房更安全一些,日本居住條件很舒適,日本人都喜歡自己喜歡種些花養養草等,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在市中心買地,因為在日本城鄉差距並不是很大。

(4)日本農村有特色。日本農村給人感覺明顯跟大城市不同,絲毫沒有壓抑感。據說日本農村是全亞洲最乾淨的,雖然日本人生活水平很高,在農村,只要家庭條件過得去,房子都會建得像小別墅似的,可能不一定有多豪華,但總能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日本是個島國,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人口卻達到一億三千萬。

2016年,日本人口密度為348.3人/平方公里,而中國為146人/平方公里。

雖然人口密度將近中國的2.5倍,但是日本的樓房大多是低層建築,甚至有很多人家住的是獨幢房屋,舒適度非常高。

許多中國遊客到到日本來,會發現所謂的國際大都市東京,房子沒有想像得那麼高大,高樓大廈完全沒有我國一二線城市多。

走進一般居民住宅區,更是是密麻麻的低層小樓房,街道也都並不寬闊。

作為日本第一大城市,東京的面積僅為北京的八分之一,人口密度更達到北京的幾倍,按說為了節約土地,應該多建高樓大廈才對,他們為何能住上獨棟房子?

日本的土地私有制是根本原因。

土地是個人財產的一部分,法律保障土地所有者權益。

一旦購入土地,是沒有使用期限的,可永久歸屬所有者。在自己的的土地上蓋房子,當然怎麼舒服怎麼來了。

地震頻發,也是高層建築不多的重要原因。

因為隨著樓層增加,對於抗震的要求會嚴格得多,成本會大幅增加。

日本人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基本上都嚮往自建2到3層獨棟樓房。

一般是先買地皮,然後找建築公司開工建設,也有建築公司自己購入比較大的一片地皮,蓋好幾棟小樓後,單獨出售的。

在很多日本人的意識里,住公寓只是單身,或者沒有錢買地時,才不得已而為之。

當然,在市中心買地是不現實的,不過日本大城市發達的軌道交通,讓在郊區買地蓋房,每天乘地鐵一個小時左右上班,變得十分普遍。

日本並沒有太大的城鄉差距,郊區的生活設施同樣一應俱全,人們居住在類似衛星城的周邊地區,白天去中心區上班,晚上回家。

相對於中國城市裡的密密麻麻的高層公寓樓,日本的居住條件更加舒適,也更能體現個人特色,種種花,養養草,怡然自得。


一、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國高,並不代表日本所有地方都比中國所有地方人口密度高。

先看中國人口分布:

再看中國和日本人口密度比較:

由於中國「騰衝黑河線」(「胡煥庸線」)以東43%的國土上居住著94%的人口,以西57%的國土上只居住著6%的人口,所以「騰衝黑河線」以東的小半個中國的人口密度肯定大於日本,以西的大半個中國的人口密度肯定小於日本。而中國發達地區和一、二線城市大都在「騰衝黑河線」以東。

二、中國大城市人口密度和日本大城市人口密度差不多,甚至更高。因為日本地處地震帶上,對建高層建築有限制,城市容積率就不會太高,相應大城市低層和獨棟肯定比中國多。

三、不要天真地以為日本人都住獨棟,小地方住獨棟不容易,大城市住獨棟更不容易,這在哪國都一樣。日本大城市住公寓樓的「團地族」不在少數。2009年日本人均居住面積是19.6平方米,中國是31平方米(城鎮30,農村33);2016年日本人均居住面積還是19.6平方米,低於韓國的19.8平方米,而中國是40.8平方米(城市36.6,農村45.8)。

四、中國住獨棟的也不在少數。農村有條件蓋樓的都是獨棟;城市有錢買獨棟的也不少。

東部沿海農村:

我大西北的新農村居民點:

我是農村長大的,現在老家不少親戚都蓋了獨棟小樓。可惜我在農村沒了地,國家又不允許城鎮居民在農村租地蓋房;否則用我在縣城買一套房子的錢(50萬)在老家租地蓋個獨棟完全沒問題;我老家距縣城30公里,通二級路,坐車半個小時能到,不是很偏遠。

五、如果您在東部大城市,想住獨棟,歡迎您到我大西北來,不需要多少錢就能如願。100萬元在北上廣可能只能買一間房,在我們這裡縣城裡買個200平米以上的獨棟絕對綽綽有餘。如果您還想再住大點,沒問題,去農村,立個項目簡直可以建個阿房宮,政府還會歡天喜地地給鋪路、通水通電通網。許多南方人在我們這裡建的小廠,立個項花個一二十萬就能拿到幾十畝地(當然是非基本農田),除了建廠房辦公房外,大都在廠內建了漂亮的小往宅樓帶精緻的花園,一家人住在裡面。路是水泥路,堅實而平整;水是井泉水,甘甜而純凈;院內綠樹紅花,環境優美;院外雞犬相聞,田園風光;真是神仙般的居處。

所以,要想住得好,來我大西北!


糾正幾個錯誤哈!

首先,誰說日本人都住在獨棟小樓了?這個比較胡扯了,日本青年買房壓力一點不比中國的小好吧。而且大都也是商品房和公寓。獨棟樓大概只是留給部分中產以上群體的吧!

第二,日本人口1.27億,領土37.7萬平方公里,因此人口密度算下來是中國的2.2倍大概,不到2.5的。

好了,糾正完開始答題了!

雖然我過領土面積世界第三,26倍於日本,但是像新疆的廣大隔壁、青藏高原、內蒙古草原等等地區人口是跟稀少的。全國超過一半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區。這些地方人口密度不比日本東京大阪差。

因此,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適合居住和發展的。


推薦閱讀:

中國人痛恨日本崇拜成吉思汗為什麼購買日本產品而不購買蒙古商品?
大阪除了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館還有什麼值得一去的景點?
除了宮崎駿、新海誠和今敏的作品,你還知道哪些出色的日本動畫電影?
現在中國的日常用語大部分從日本傳入是真的么?
俄羅斯世界盃抽籤結束,你覺得亞洲哪支隊伍有出線機會?

TAG:日本 | 東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