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有多大把握治好病?

心理諮詢師,有多大把握治好一個來訪者的病?這個把握是什麼?是否有這樣的心理師:覺得自己沒把握治好病,告訴來訪者。還是說,有沒有把握,會讓對方諮詢個幾十次,花費上萬?


心理諮詢師根本不負責治病啊……


《精神衛生法》
第二十三條 心理諮詢人員應當提高業務素質,遵守執業規範,為社會公眾提供專業化的心理諮詢服務。
心理諮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
心理諮詢人員發現接受諮詢的人員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應當建議其到符合本法規定的醫療機構就診。
心理諮詢人員應當尊重接受諮詢人員的隱私,並為其保守秘密。

第七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執業證書或者營業執照:
(一)心理諮詢人員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的;
(二)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在醫療機構以外開展心理治療活動的;
(三)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從事精神障礙的診斷的;
(四)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為精神障礙患者開具處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療的。
心理諮詢人員、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在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活動中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特魯多墓志銘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同意 @雨夏 心理諮詢師根本不治病。
心理障礙原因有幾個:
1、遺傳因素(灌木長得矮,要增高到樓頂種,不是去治療)
2、社會因素(沙漠髮菜貢獻最大,桃子樹活不了,不要埋怨髮菜長不高不結果)
3、生物因素(樹長蟲了,去殺蟲子,不要叫樹去堅強)
4、家庭因素(樹種的太密,卻光缺養分。讓一棵小小的樹孤單種一邊,缺乏保護,被殘害)
5、心理因素(嫁接的樹,選擇排斥人類的要求,結出自己的果,長出自己的枝幹)

心理諮詢師可以針對第四第五點做功夫。
做了功夫之後,第四第五點是疾病主導的話,也許病就好了。如果不是,根本好不了。

就算根本好不了,第四第五點,對人的幫助都是很大的。好不了也要做心理諮詢,並且不要把它變成唯一的支柱。


2016.7:

前段時間,我的諮詢到了瓶頸期,覺得來訪者似乎都沒有實質性的好轉,十分痛苦。我問一些不錯的諮詢師,你治好過幾個人?

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什麼叫治好?」
「就是來訪者的癥狀發生實質性改變。比如弗洛依德曾經讓一個完全無法喝水的人,通過催眠後立即喝水。或者人格發生了實質性改變。」
「好像沒有」。

現在慢慢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好像是我的焦慮。

作為諮詢師,沒辦法改變誰。

能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也許就行了。


心理諮詢不是治病的。心理諮詢很難起到治癒的效果,通俗點形容,它就像一面鏡子,一個無形的手術刀,慢慢地切開、透露你的問題,你發現了,感覺很難受,然後你慢慢地去思考,去糾正。直到有一天,恍然大悟,哦,當時我是這麼想的啊,好像有點問題呢,是我不對,我應該要重新改變一下。

心理諮詢起到的是這種效果。

所以這就是很多人不理解心理諮詢工作的原因,好多人認為,心理諮詢不就是聊天么,聊一聊問題就解決了?心理諮詢不就是騙子么,江湖行騙的那些招數,識破了就沒多少意思了?

這種誤解還是那麼根深蒂固。很多東西,不是物質的感受那麼直觀,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共鳴。

以目前大多數人的境界來看,還很難達到。


目前對治癒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但可以有一定時間下的有效率治癒率類似的參考。

心理諮詢存在一些範式,但人類的心理特質本身是流動不定的。諮詢師無從得知在哪一個點上或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說因緣可能比較簡單合適)諮詢師做如何的反應下來訪者可能獲得領悟或者說解決當下的問題。

諮詢師不知道,來訪者也不知道。

雖然我們還是有大概方向的。例如自我接納自我整合什麼的。但這些不是醫學裡面一些明確的病因診斷那樣的概念。而是隨來訪者隨環境而變化的。

如果諮詢師如實告訴你沒有把握,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倒是信誓旦旦說能很快解決問題那多半是有問題,至少大概不是正統的幾個主要流派的心理諮詢師。

至於費用衡量,一般來說花個幾千塊錢,有用沒用大概也就心裡有數了。就我個人經驗,完全沒用可能性很小。朋友聊天能夠替代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比自己去學也省錢省事兒。

但是最終值不值,這個要看主觀判斷了。前提是接受正統主要流派有資質諮詢師的心理諮詢。

一點淺見


我以為能真正治好病的應該是自己,諮詢師只是幫助和引導你找到治癒自己的方法。
再偉大的諮詢師也不敢說自己包治百病,遇到給你打包票的諮詢師,請三思。


換一個燈泡需要多少個心理諮詢師

答案是一個就夠

但前提是燈泡自己想要改變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8568899/answer/111522670


題主是出於什麼原因想問這個問題呢?
如果你是站在剛走在心理諮詢師路上的人,那你可以思考為何自己想要一個能包票的答案。
如果你是站在想要尋找諮詢師諮詢的人,你希望篩選自己的諮詢師,解決的問題是需要一個階段和過程的,解決一些表層的問題,在經驗豐富的諮詢師那裡,她確實可以有較大的把握說,在多長時間內能夠在這個問題上你有一個較大的改善,但是要是深層的東西,那沒開始走,誰也說不清,誰能一眼目測深淵有多深呢?


有一種描述是: 其實並沒有生病,而是因為不適應所以很痛苦又難以耐受這些痛苦導致問題。
這是心理諮詢所處理的工作範圍。(當然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目前的精神衛生法規定心理諮詢不治病。

是預防來訪者生病或者再度生病;適應疾病,比如一旦焦慮除非焦慮源變化,當事人只能降低焦慮不良影響而無法消除焦慮本身。

幫助來訪者真正面對和耐受黑色部份,增加藍色部份。

具體要看來訪者的心理諮詢目標。


哎……樓上一群人混淆概念……
必須要為諮詢正個名。
我想題主問的病不是狹義的精神疾病吧。心理諮詢師確實沒有精神疾病的處方權,而且主要處理的問題更多是人的發展類心理問題(即處理好以後能更好地適應生活,但處理不好也不是疾病高度的問題)。比如某些情緒困擾或者不合理信念的處理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心理諮詢師當然是能治病的。絕對不能說心理諮詢不能治療某些嚴重心理障礙或者精神疾病就是諮詢不治病(心理諮詢能處理的問題也有一定的範圍)。

除此之外,不同的心理諮詢流派有不同的治癒方式。有些答案提到的作為一面鏡子的諮詢師,更多可能是人本療法諮詢師的模樣。他們極少使用主動干預技術,對來訪者的自我探索能力有著充分的自信。而其他流派比如精分比如行為主義比如認知行為療法,他們對於諮詢師的定位是各有不同,甚至差異很大的。比如精神分析的諮詢師會用類似於自由聯想、移情分析、夢的解析等技術,這就是他們在努力為來訪者"治病"呀。但即使這樣也絕不代表人本療法無作為、不能治癒。
根據研究表明,不同主要流派均能有較好治療效果且治癒效果沒有明顯差異。即雖然治療哲學、治療技術、對諮詢過程的理解差別明顯,但本質上說不同療法都是有效的。(見江光榮《心理諮詢與治療》)

但是題主問的問題似乎涉及到治病周期。這一點確實根據流派不同差別比較大。時間最長的是傳統精神分析,貌似一個個案可以做幾十上百次才能做到真正的"修通",耗時長花費大效率低,因此在弗洛伊德時期也只是少數富人的專利。也因此先在學校的心理諮詢幾乎很少有使用傳統精分的方法。
但是比如人本、認知行為等療法,他們的見效速度就快很多。印象里好像10次左右(?)就可以有所成效。

因此要比較治療效率還要了解所選諮詢師具體流派。

祝題主找到合適的諮詢師,實現更大的身心愉悅!


心理諮詢師最多只能助人自助,至於治病的把握......他們壓根就不會治病(笑臉)


很多心理疾病是不能夠「治癒」的 很多時候對這個人群的治療目標是使患者癥狀盡量減輕而可以不影響正常生活


心理諮詢師不治病,只是矯正和疏導心理問題。
從三個方面下手,認知,情感情緒,意志著手。
……………………………………………………………………………………討論區有人指出原答案有誤,刪除了個人認識,做出修改。

以下內容屬個人觀點。
就目前在國內,沒有特別詳細的劃分標準,大家認知的心理諮詢師也自稱心理工作者,而精神科醫生是執業心理醫生。


歡迎討論,因為這樣的爭論和討論覺得對彼此都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
歪一下樓

知乎的心理諮詢師許多都是國外出生,顯然國外的心理諮詢遠遠超過國內,不論是從生長環境還是整個體系的構建。

但是從根本上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是否符合國內的國情,也就是說是否接地氣,許多心理諮詢師儘管是黃皮膚黑頭髮,但是對國內的國情了解實在有限,僅僅停留在說好上,所以我認為心理諮詢能否治癒來訪者的心理問題。
首先還是要從切合實際來看,比如說一個人的文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心理問題自身壓根就不知道根源所在,諮詢師在收集資料時,困難就會增加一輩不止。
其二,心理諮詢師要確認來訪者闡述的問題和諮詢師理解的心理問題沒有歧義。

其三,心理諮詢是一個精神世界的影響的過程,先讓來訪者意識到問題是什麼,結症在哪裡,核心問題怎麼突破,之後雙方確認治療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療效。

以上這個流程是諮詢師基本的諮詢步驟。

要說的是諮詢過程中治癒的幾率先從諮詢師的臨床經驗,還有治療方法等下手。

開篇說了知乎上許多國外出生的心理諮詢師,在知乎很活躍。不要盲目崇拜,更不要盲目跟風,認為只要是國外的一切都是先進的,仔細翻看他們的回答你會發展,幾乎沒有一篇是關於治療的內容和回答,大多數都是學術方面的內容,理論,渠道等等。

另外強調一點,澄清一下,心理諮詢是一個治療心理問題的過程,有認知行為治療,人本主義治療,精神分析等等。其實建國後國內也切合國內文化背景的治療方法,例如,領悟療法等等。

拋開生理器質性病之外,心理治療是先幫助來訪者意識到問題,能否改變,需要哪些行動,而不是把問題拋給諮詢師等待被治癒的過程。幫助來訪者有自己救助自己的能力,這是諮詢師的根本目的。


...心理諮詢師,不能治病...治病請到精神科...


你好!看來你對心理諮詢有所誤解,不過也不是你一個人這麼想。所以還要感謝你公開提出來!^_^ 首先心理諮詢不是「治病」,工作範圍針對的是一般的心理困擾,也就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遇到心理困擾的時候,所以去做諮詢的人並非被傳言的那些精神病人(那是心理醫生的工作範疇)。其次,有沒有把握好。我們去醫院看病,大夫是不是沒有給過保證一定會好,只是說你吃藥看看,不好下次再來。他也從不保證說多長時間好,對吧?諮詢也是一樣的。這就說到諮詢是什麼,諮詢不是諮詢師說來訪者做,而是雙方合作,共同努力,如果來訪者自己不努力的話,那是根本不可能有效果的。諮詢師更像一個拐杖,在虛弱時輔助支撐下,但不能總拄著,拄拐杖的目的是為了不再用拐杖,真正的強大,好起來,丟掉拐杖。這個也就可以回答你的另一個問題「讓對方諮詢個幾十次」:心理上的療愈比身體上更慢更需要時間。我們感冒了發燒了,還至少需要個幾天的時間,如果是傷了筋骨那需要百日。那麼心理上的困擾和傷痛,同樣需要時間和過程。俗話說:來病如山倒祛病如抽絲。那些傷痛可能都積壓很久了,怎麼可能在一次兩次就恢復呢。心理諮詢面對著的同樣面對著的是生命。尊重每一個生命是諮詢師的首要素質和必要道德準則。如果不遵循那不僅僅是對來訪者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願我回答了你的疑問。


嗯……可以問問醫生現在有幾個病可以治好的……
和醫生一樣
努力緩解症狀幫助自愈……
以上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部分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對待病人擁有著謎之自信和謎之偏執?
心理諮詢師能收來訪者送的禮嗎?
諮詢倫理是如何制定的?如何權衡不同環境中的文化差異造成的影響?
當我們為來訪者做心理諮詢時,你希望來訪者怎麼稱呼你?
離異的心理諮詢師會受到歧視嗎?

TAG: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