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的漫畫家和頂級的電影編劇,在劇作實力上有多大的差距?
能力差距會明顯地存在嗎?
能力的差距體現在什麼地方?
頂級的漫畫家(或漫畫原作)有可能轉行成為優秀的電影編劇嗎?
如果是好萊塢的話,影視編劇和漫畫編劇是少數共通的行業,斯坦·李當年都動過去當電影編劇的心思。編劇這個職業本身不像導演那樣容易出風頭,有很多是圈內聞名,圈外不知道的。只要有一定的水平和人脈,進圈不是問題。
但是電影需要的各方面配合比漫畫多得多,不是編劇能控制的。而且以商業片的體制,多人創作很常見。很可能下一個編劇,或者劇本醫生,直接就把你的劇本改的親媽都不認識。而且比起編劇,導演或製片的話語權要高得多。習慣了漫畫編劇對故事的掌控的人,未必能適應電影編劇這種要在各方面妥協的工作。而且,如果你作為漫畫家做到了「頂級」,說明你是一個把創作看得很重的人,就更難適應。
弗蘭克·米勒就是一例,頂級漫畫家,而且是少數編繪一體的美國漫畫家,在漫畫方面聲名如日中天的時候跑去做電影編劇(《機械戰警2》),處處受到掣肘,被各種改。所以他乾的很不爽
另一方面來說,能夠在好萊塢混編劇行業的,有視覺敘事和故事結構的概念,編漫畫問題都不大,但影視編劇拿的錢比漫畫編劇多得多——哪怕你的劇本被改的面目全非,錢也是到手了——所以如果不是有愛,是不會去寫漫畫的。
所以職業編劇轉職或者客串編寫漫畫,通常水準都不錯。但肯做漫畫的,除了本身愛漫畫的以外不多:
傑夫·洛布,《少狼》(85電影版)編劇,施瓦辛格《獨闖龍潭》編劇,多部電視劇編劇兼製片。頂級漫畫編劇,現在以製片工作為主
JMS(J. Michael Straczynski),《巴比倫五號》編劇兼製片,一線漫畫編劇
喬斯·韋登,《玩具總動員》編劇,《螢火蟲》編劇兼製片,復聯編劇兼導演,寫過X戰警等漫畫,但漫畫編劇畢竟不是他本業,只算客串
頂級漫畫家,則不一定能成為頂級電影編劇。前面說到的弗蘭克米勒,做電影編劇的成績只是平平(後來他把他的原版機械戰警2故事用漫畫來表現也沒見多好……),當然他也志不在此,只是感慨錢是真多……
(另外,他自編自導的《閃靈俠》評價也不高)
很多朋友都在聊「繪畫編劇一體」的漫畫家,也就是說日本式的漫畫家,我來補充一下美國的情況吧。
美國的漫畫業分工比較細,畫師和編劇通常是兩人分任,即便一個人既能畫也能寫劇本,在同一個項目裡面一般也只扮演一個角色。很多編劇(writer)本來就會創作橫跨多種類型的作品,而實際上影像化的漫畫比全文字的小說離電影還近一點。
當然有很多頂級編劇是專註在漫畫領域,但也有不少在不同圈子都取得了成功的人,隨便舉一些頂級編劇的例子吧。
尼爾·蓋曼(Neil Gaiman),作家、漫畫編劇、電影編劇。
小說作品包括《星塵》、《美國眾神》、《墳場之書》等,漫畫作品最著名的是《睡魔》,而且他還為漫威、DC、Image等公司寫過大量的漫畫作品。
他是電影《貝奧武甫》的編劇。
喬斯·韋登(Joss Whedon),漫畫編劇、電影編劇、電影導演。
漫畫方面,他寫過《驚世絕俗X戰警》第三卷,電影方面他寫了《復仇者》。浦澤直樹和長崎尚志在電影《20世紀少年》三部曲里做過編劇工作——具體負責了多少部分就不清楚了。
樹林伸(此人馬甲之一天樹征丸)網上資料說他做過電視劇麻辣教師GTO的編劇和HERO的企劃。
我個人感覺長崎尚志(力薦根據他小說《暗之伴走者》改編的同名日劇)和柴門文這倆去做編劇單以故事來說沒什麼問題。
歐美那邊喬治啊啊馬丁大爺也是幹了影視劇編劇又干漫畫原作的。
編劇兼導演戶田幸宏當原作和畫手八坂考訓合作了漫畫《改革之獸》,編故事的手法非常熟練,作為漫畫原作毫無違和感,但是這部作品完結得莫名其妙,剛走完序章挖了個坑就結束了,不知道背後出了什麼事。
我就舉一個例子……雖說和電影和漫畫有點差別但道理想必一樣,水滸傳里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雖說場面描寫很熱鬧,但也就是魯提轄抓住三拳弄死,沒有任何懸念,翻不起一朵水花,然而如果電視劇水滸傳這麼拍,我覺得收視率一定不會好,編劇一定要安排一下二者的打鬥場面,不能讓打得太快,不然絲毫沒有觀感,所以我覺得,把漫畫搬上銀幕一定沒那麼簡單,需要一定技術水平
漫畫家其實相當於(副)導演加編劇才對,畢竟人家把分鏡頭都畫好了——編劇才不畫分鏡圖呢。
Comic book writers are creating stories that are told through static images with no audio, which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imagination from the readers. Comic book writers are actually writing for the artist who draws the pictures.
Screenwriters are creating stories that are told in a continuous visual/audio environment, which requires very little imagination from the audience. Screenwriters are actually writing for the director, who will take the story and develop a process for his team to follow to produce the final TV/film product.
漫畫故事創作人通過無聲圖畫來講述構思的故事,那麼這就對讀者的想像力有很高的要求。漫畫故事創作人寫的故事是給畫漫畫圖片的藝術家。
影視編劇是通過持續播放的視頻環境講述故事,那麼對觀眾想像力幾乎沒什麼要求。其實影視編劇寫的劇本是給導演的,然後導演把故事分成各個階段給他的團隊完成製作成品影視劇。來自紀錄片《神秘起源》,講述了「美國超級英雄的搖籃」DC漫畫75年的發展歷程
圖中人物名為 Neal Adams 尼歐·亞當斯,是一位漫畫家/插畫家,也是《蝙蝠俠》的早期繪者。
「如果你讓世界上最好的美術家和作家合作…… 他們會創作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作品,你知道那是什麼嗎?就是漫畫書。」
【紀錄片】神秘起源:DC漫畫的故事【中英雙字】我來拋磚引玉一個。
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編劇能力,所以不討論演員對於台詞的表演或是原畫在畫面表現力上對於台詞的渲染,我們單對編劇面對不同表現形式需要的專業能力來分析。
編故事的能力,實際上與表現方式沒有太大關係,但要是說編故事的技巧,不同的表現形式就有不同的限制了。
1.寫電影和漫畫劇本有一個差異點在於觀者觀看的實際時間流逝。
電影是有片長的,寫劇本的人需要在腦子裡實際考慮到拍出來的時常,起承轉合都是要考慮實際片長,每一句台詞要說多久,都提前表現了劇本所要渲染的情緒。
而漫畫是由讀者自主控制閱讀速度,作者只有在必要的感情渲染時,才會在畫面上有意控制閱讀速度,並且閱讀速度也是因人而異的,實際上劇作考慮的是頁數。漫畫編劇沒有時間這個限制,但同樣有頁數限制。
2.除了時間限制外,對資源掌控做出的靈活變化也是編劇的能力。
劇本是先行於製作的,所以劇本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了製作,而考慮到劇組的製作實力寫出能與之配置的劇本的編劇,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比如特效、設定跟不跟得上編劇的腦洞,像什麼二向箔什麼的,特效組跟設定組要是無法表現,那寫出來也就只能當小說看看了。)
漫畫這種表現形式與電影不同,當代主流漫畫的出品方式是以連載的形式,連載要和原畫進行交涉,對連載中的對新的劇情讀者的反應,隨時改變下一話或最近幾話的劇情表現,一個好的漫畫編劇不僅需要考慮到每一話的起承轉折,同時需要考慮到大的方向上的劇情掌控,因此在連載情況下還能寫出完成度高的劇本是很需要編劇能力的。(老規矩婊一下長期把控不好的火影、死神一眾。)
頂級的漫畫家(或漫畫原作)轉行電影的例子我知道的不多。(有了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下補充,蟹蟹。)
其中畫漫畫轉的有漫畫畫得不如意的(大都是畫畫不大好...)後來去當導演的,例如押井守、富野由悠季。
也有畫得如意的,然後被邀請參加編劇,比如士郎正宗。(不過是只是聯合編劇。)
但最牛的是畫得好的,但是想做成動畫跑去當導演的,(可能是嫌棄漫畫表現力有限,無法表現他們無限的腦洞...)比如宮崎駿、大友克洋、今敏。(風之谷和阿基拉漫畫原作都是大師級的作品,當然電影也是,不過時長原因沒能很好表達原作要表達的概念。)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人中能被人們成為電影大師的漫畫家轉職也都是當導演順帶聯合編劇,包編劇基本沒有。(宮崎駿本職不算漫畫家。)
可見漫畫家的轉編劇比較難。
至於漫畫原作我更是沒有聽說過,我所認識的漫畫原作都專心在漫畫界奮鬥,小說改編的去做編劇也是聯合編劇,沒見過完全擔當編劇的,乙一之類本行不是漫畫的。(有知道的朋友可以評論告訴我。)
關於為什麼很少有人去跳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脈問題。
雖然同為文化產業,但不同圈子裡人際關係都是不一樣甚至是封閉的,而有一種情況下是製片人掌握著圈子裡大量的人脈資源,跳槽的編劇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人脈,這是很不值得的。
有些人可能覺得資本運作相對於職業能力來說是不重要的,事實上這些被一些有志青年所唾棄的資本運作和人際關係管理能力恰恰是掌握著一個人成敗的至關重要的條件。
所以這雖同是編劇,但隔行如隔山,完美轉職的還是比較少的。
————————————————以下私貨——————————————————
我看過一個故事,不好意思的是人名記不大清楚了,我簡略的說一下內容。
一個新晉男演員憑藉一部大熱影片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他興奮的回到電影學校找到他的導師,給他大段大段的描述自己興奮與對導師的感激之情,當他說完了之後,導師才對他說:「剛才從我們身邊走過的人力,至少有六個人能將這個角色演得不亞於你,只不過你剛巧被選上了而已。」
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的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一件事要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問題需要考慮,請各位熱血青年不要只認準專業技能的實力,不成功就歸功到專業技能不夠,事實上這是一種懶得思考的表現。
不要什麼事都非要分出個上下,我們看到所謂的「成功」,其中有太多我們考慮不到的因素左右著,不是一兩句話能解釋得了的。
我只能告訴你們這其中的差別,卻無法給你們分出個高低。
————————————答案分割線——————————————
M大已經出手了,美漫圈的情況可以看他的答案。
——————————————————(以下廣告)————————————————
魔禁3會出么? - 洗手的回答
過度壓榨漫畫作者導致作者透支才華是不是集英社的特色? - 洗手的回答插個嘴,硬要比的話漫畫家更像導演而不是編劇。
你們繼續。
(我神TM唯故事論,我只是覺得故事更重要)
不鬧了,好好說,因為底下匿名用戶發言激怒我了。
煩死了。
你說的大部分都對,但屌逼兮兮的語氣讓人很討厭。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故事」對一個漫畫家更重要。
因為「內容為王」。
你畫的再華麗,沒有故事做骨血只是空中樓閣,別人會叫你插畫家不是漫畫家。
海賊王靠的是尾田的畫面嗎?他初期靠美式的畫風多少人討厭?
一拳超人原作靠的是畫面嗎?
進擊的巨人靠的是畫面多華麗嗎?
獵人靠的是畫面嗎?
畫面的精進在作者繪畫過程中增進是必然的,但你沒有自己的故事,想出道出人頭地?
除非你想當「畫手」「繪師」,香港美國很多漫畫都這麼流水線作業,日本也是。
但你就甘願做個流水線的繪圖工人?
呵。
嘖,跑題了。
好心情都讓一個匿名用戶毀了。
你應該對比的是漫畫家和「編劇型導演」(比如李安就是個編劇型導演)。漫畫是在用畫面講故事這跟導演的工作更接近,編劇大部分是只管編故事(雖然一部分編劇也會用畫面講故事但畢竟不是主流)
有一部韓國電影《辯護人》的導演就是漫畫家,那部電影拍的很不錯,你可以理解為漫畫家應該跟導演和編劇結合體比,而不單單是編劇
漫畫家和電影劇作家還是差別還是很大的。真不好比較。
漫畫家要求的方面挺多的,畫面,分鏡,台詞。還有要懂得拖劇情,節奏上會和電影差上很多。
一話一個開頭,高潮,還要留個懸念,就像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一個優秀的漫畫家,每回都會留個懸念,精彩的永遠是下一話。東京食屍鬼,巨人在這方面挺厲害的,每次都有推進,但事件的結果都在下一話。久保就是個反例,每話的概括就是敵我輪流裝b,下一話就是局勢反轉,打波臉。你以為我用全力了嗎,其實並沒有。
事件告一段落後,需要要引入新事件,厲害點的在之前的故事中就埋好伏筆,尾田就是個伏筆狂魔,最厲害的是他的伏筆好多都輕描淡寫,填完事坑後才被發現,不注意就像沒發生過,事件相互疊加。岸本其實伏筆也多,但被後期稀爛的節奏給拖累了,但作為動作指導還是比較合格。
劇作家則需要在幾小時講個完整的故事,世界觀,人物塑造,內容要完整,充實。故事還要分輕重主次,還發展要符合邏輯,因為篇幅小聯繫緊,展開的快慢都會影響。後期還要經過剪輯。看過港漫,最頂級的幾個漫畫家馬榮成,老黃,福龍的作品都追過。
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不是困惑差距有多大,而是疑惑為什麼會這麼大。
打個比喻,就好象中文系應屆生和博士生導師的差別一樣。文筆差距可能沒這麼大,而眼界氣度,文化底蘊,對故事的整體把控簡直天差地別。
如果單獨拿出漫畫的某一節,可能還差強人意;如果結合前後二十節,就是結構,邏輯,情節,人物定位的全面崩潰,前文不搭後語。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風雲三里,第100回出場的牛逼小小boss輕鬆壓制主角,然後被120回出場的小boss秒殺,而小boss又被150回出場的中小boss秒殺,很多回以後,沒有交代成長的主角反而能力扛大boss。主要人物的行為,關係也像這樣,毫無情理可言。
感覺這幫人沒有自知之明,非要一人包攬寫和畫。遠不如請個編劇,或者直接改編原著的好。同樣是編劇,但技術上二者的能力不同。舉個例子,小白菜端水給楊白勞。
電影編劇會寫小白菜把水端到楊白勞面前,輕聲說,喝吧。
漫畫編劇會寫小白菜側影,端水(有動作),下分框手的動作,右框兩人對望,台詞喝吧,右下分框手舉起來。
電影編劇要把整體考慮周全,其他還有演員和導演的創作。漫畫編劇除了把內容寫好之外還要兼具動作指導和美工設計,當然畫家本身也會有自己的創作,只是比重的高低了。
抱歉,漫畫家基本是全才,故事畫面鏡頭甚至表演的細膩,都要把握。我不知道誰是頂級編劇,我只知道能稱為頂級漫畫家的十幾個人,都是獨自開創了一個時代。這個問題其實很像,最好的人物畫家和最好的化妝師,誰能畫出美人。
具體實力肯定得看人啊
劉恆=三谷幸喜&>高橋留美子&>盧正雨&>井上雄彥&>小畑健
如果是問思維方式,這個在開始是基本一致
編劇創作的最小單位是鏡頭,也就是一副畫面,這個和漫畫是一樣的
但隨後的就有了細微的變化,影視劇鏡頭之後組成的是場次,以單場為一個刻度來講述一個故事的短層推進。
而漫畫則是以頁面為次一級單位,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跨頁,突破分鏡的人物來凸顯張力,吸引注意力。
再上一層,又回到了一致的單次事件和整體故事的層面,這個層面也是一致的。
主要需要大量的觀影量與深厚文學功底,以掌握鏡頭語言的節奏,以及讓工作人員明了劇本之中情緒細微感受。
我總覺得能把一件事情做到頂級的,就沒有一個簡單的。
看誰腦洞開的大
漫畫需要腦洞,電影需要套路。
這有點像
一個高考滿分作文的學生。
一個網路小說熱門的作家。
雖說兩者有相似點。
但隔行如隔山,很難比較。
是否可以轉行,也是因人而異。
~~~~~~~~~~~~~~~~~~~~~~~
補充
既然都是頂級人物,也是有可比性的。
漫畫,電影都是用圖像向讀者觀眾傳達信息。
一部好的作品,劇情吸引人是必須的。
人物的塑造,人性,三觀什麼的,請原諒我不是專業的。
其實我想說的是,題主要想真的作比較,我建議你補充一下問題,例舉兩個人做比較。
例如
海賊王的尾田榮一郎與瘋狂動物城的傑拉德·布希相比怎麼樣。
~上面這個僅僅是舉例。~
推薦閱讀:
※電影中設置哪些橋段或哪些情景會對演員的演技有極高的要求?
※關於劇本格式和形式的問題?
※電影電視劇本為什麼那麼難以找到?
※如何评价《反派影评》主持人波米给《羞羞的铁拳》打1.5分?
※在校階段,劇本寫作應致力於自己擅長的東西,還是多寫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以改進自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