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繼位後,為什麼把他的兄弟的胤都改為了允?是什麼原因?
好像從康熙開始,跟漢族學字輩,他的兒子是胤,後面是弘…永…錦…
而雍正繼位後,把他兄弟的胤字輩都改為了允字輩,是什麼原因,僅僅是因為避諱嗎?還有其他原因嗎?
而弘曆剛沒改,嘉慶道光改皇帝自己,咸豐同治光緒又不改,這個又何解?
而明朝皇帝登基,都是不改的……
謝邀。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滿清皇帝避諱的問題? 下面我和 @村學究村學究 知友的答案。村學究知友貼出來的雄文:滿文避諱漫議_蒼白的王中龍 寫的非常好,強烈推薦。
簡而言之,改作「允」字確實是為了避諱,沒有其他原因。其他皇帝亦有避諱,只是方式不同(後來避諱第二字)。滿文避諱之字一般跟著漢文避諱走。
明朝皇帝名諱也有避諱,可能通常是缺筆。
這涉及到清朝皇室人名的演變和敬避御諱問題。
清朝皇室人名,原本沿襲滿洲族人舊俗,沒有什麼講究,不像漢人那樣講輩分、重偏旁,所以我們看到早期皇室人名多是從滿文名字翻譯成漢音字而成的。比如多爾袞,滿洲原名叫Dorgon,意思是「獾」,一種形同野豬的動物。入關之前,他的名字曾被譯作「多躲」,這一看就是個不走心的翻譯,但他本人也沒覺得有何不妥。後來漢人大臣將其改譯為「多爾袞」,是不是馬上威武霸氣起來?也特別襯人家攝政王的地位。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名叫「福臨」,這是個漢字名,但他的兄弟則分別以豪格、葉布舒、碩塞、博穆博果爾等為稱,可見仍是滿名漢譯的多。滿族因入關而「漸染漢俗」,不過,順治對其兒子的命名還是沿用滿洲傳統,如牛紐、福全、玄燁、常穎、奇授等等,甚至讓他的一個兒子也以「福」為名,這對漢族人來說是不可想像的,可見當時還不重視輩分的觀念與敬避尊親的漢人命名文化。康熙崇尚儒家學術,尤其服膺理學,在重視家族倫理觀念下,他在康熙二十一年完全實行漢人的命名制度,編出子孫排行用字,並擬定人名另一字的偏旁,以示親疏遠近。他下令以「胤」字作為其兒子一輩的排行,而排行下一字用「示」字旁,因此他將後來排名皇長子的保清改名為「胤禔」,保成(皇太子)改名為「胤礽」,其它皇子也以胤祉、胤禛、胤祺、胤祚、胤祐、胤禩、胤禟、胤礻我、胤裪、胤祥、胤禎、胤禑、胤祿、胤禮等等,就是我們熟知的「數字兵團」了。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孫子們太多,他還為他的孫輩和曾孫輩預定了行輩用字和偏旁,清朝皇室人名漢化基本完成。康熙又實行了「敬避御諱」制度,在康熙時代,凡是與「玄燁」二字相同的都要避用。最著名的比如當時北京城的「玄武門」改稱「神武門」。
待到雍正繼統,這位強調「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的君主在兄弟們的名字上做起文章。陳捷先先生說,雍正可能暗示了宗人府官員,宗人府官員遞上一個奏章,稱「親王阿哥等名上一字,與御諱同,應請更定。」雍正對這個報告沒有決定,而是退一步說,「名諱由聖祖欽定,不忍更改」,「禮部宜奏請皇太后裁定」。轉了一圈下來,雍正才下達一道聖旨,「朕曾奏聞皇太后,諸王阿哥名上一字,著改為『允』字。」而當時康熙皇帝駕崩才一個多月,觀感上確實不太好看。
雍正死後,乾隆繼位,趁著又有大臣建議更改宗室人名的機會,為父親做了一點彌補工作,降下這樣一道諭旨:「朕之兄弟等,以名字上一字與朕名相同,奏請更改。朕思朕與諸兄弟之名,皆皇祖聖祖仁皇帝所賜,載在玉牒。若因朕一人而令眾人改易,於心實有未安。昔年諸叔懇請改名,以避皇考御諱,皇考不許。繼因懇求再四,且有皇太后祖母之旨,是以不得已而允從,後常以為悔,屢向朕等言之,即左右大臣,亦無不共知之也。古人之禮,二名不偏諱,若過於拘泥,則帝王之家,祖父命名之典,皆不足憑矣。……所奏更名之處不必行。」
有個有趣的奏摺,在這裡分享一下:
南澳總兵藍廷珍元年八月二十二日上「奏請賜准改名折」:「臣本名廷珍,查字畫雖不上同聖諱,而聲音無異,似與尊敬之意未協,請將臣名廷珍改為廷瑛字樣,以符禮制。」
雍正硃批藍廷珍折:「不必,從來只諱上一字,近來將下一字都要諱,覺太煩。況朕諱下字同音者頗多,況珍字與御諱總不想干,若書滿字,他們都寫貞字,這還猶可,漢字何必改?你的名字,朕甚喜歡,就是原字好。」
總兵藍廷珍說,自己名字里的「珍」字與皇帝的聖諱「胤禛」的「禛」字音相同,請求該名為「廷瑛」。於是,他得到了雍正如此情意綿綿的批複。這當然是赤裸裸的拍馬屁,但人家藍廷珍角度找的好,時機選的對,表了衷心,等於說皇帝讓兄弟們改名一點都不過分,特別恰當,我也要改!這樣主動對號入座,能夠敏銳的發現皇帝都還沒有發現的問題的人,自然也讓新皇帝牢牢記住了他的名字。
是避諱。以諸王題請為由,皇太后俞允為借口,讓諸兄弟改名。至於為何改為允字,雍正說是允禩擬的。至於啥意思,由於缺乏資料,可以盡情YY了(⊙﹏⊙)b
比如允恭克讓,再直接點,黃桑你說啥是啥→_→
避皇帝諱,好像從道光開始是皇帝自己改了,他那些個兄弟們就省事兒了。
剛百度一下,乾隆因為覺得他那些個兄弟(包括堂兄弟)都是他爺爺康熙起的名字所以就沒有改,嘉慶原名
就是為了避諱。至於樓主你說的沒改的,其實寫的時候要改。通常就是缺一筆,或者加一划什麼的
推薦閱讀:
※乾隆皇帝的生父是雍正還是野史中記載的海寧陳家陳閣老呢?
※溥儀退位後,在當時還有多大的影響力?
※胤禵手握重兵為何康熙駕崩後不兵變奪位?
※如果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內部團結,最後能否擊敗清朝?
※為什麼李秀成在安慶之戰中表現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