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除了在國內,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嗎?

看過一些拿外國人測試飲酒的視頻,其中歐美居多,輪流喝中國白酒(好像是挺貴的那種茅台?還是劍南春?)日本清酒,韓國燒酒,結果幾乎沒人喜歡中國白酒。而且現在國內一些年輕人也很追捧洋酒之類。除了傳統白酒之外,青島啤酒無辜躺槍,新奇點的只喝過百威,但是國產哈爾濱的小麥王(名字沒有很高大上的感覺)也不差啊!有點跑偏,回歸主題。拋開現在一些人國外東西就是屌的思想之外。中國傳統白酒或者酒文化在國際上真的落後了嗎?#
第一次編輯,其實我說的喝酒文化應該是理想狀態的那種,三兩好友會喝的喝不會喝的喝果汁。或者那種小酌一杯,打發時光。我本人是喝酒的不談雅俗,經歷過酒桌,也經歷過二人對飲或者一人獨酌。拋開這樣因素。經歷喝酒放鬆解乏這些積極的事情的時候,除了國人,貌似其他幾個比較有名的國家並不能接受中國白酒,反倒是清酒紅酒伏特加這一類的好像是全世界通用了。所以本人才有疑問,中國白酒真的只是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嗎?紅酒有情調,清酒有情調,就連伏特加這種比較簡單的酒都能被大多數外國人接受。中國白酒怎樣才能被大多數外國人接受?
緊接著就是一輪編輯,第二次編輯我是北方人,至少現在經常接觸的都是白酒,準確地說我想表達的是中國酒(包括黃酒米酒還有其他地方特色的酒精飲料),而不是中國白酒。是不是我在北方,感覺我這邊黃酒米酒都好少啊……偶爾喝一次感覺味道淡,不吹不黑一斤沒感覺=_=


中國烈酒高端化的歷史很短的,在漫長的時期內,中國的高度白酒跟世界其他各地的烈酒一樣,都是窮苦人喝的,中國的地瓜燒,英國的威士忌,美洲的朗姆酒和俄羅斯的伏特加,都是體力勞動者的選擇。
而全世界的烈酒高端化都是工業革命以後開始的,主要由各大商業組織主導,這方面中國還是要落後一點。
至於口味,就見仁見智了,畢竟每個民族以至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


首先,白酒及其他中國酒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微乎其微的。但是,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逐步提升,白酒作為中國酒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正在逐步為世界所接受,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白酒也能成為國際化酒類之一。

在美國,許多年輕人正在逐步接受白酒,他們稱白酒為「Firewater」,除了像國人一樣直飲外,他們更喜歡將白酒作為一種代替龍舌蘭的雞尾酒基酒。在許多華人聚集的大城市如紐約、芝加哥,許多的雞尾酒吧都會提供一些以白酒作為基酒的雞尾酒,這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酒類愛好者,並使白酒的名號在酒類愛好者中傳播開來。隨著Lumos,位於紐約市的美國第一家專註中國白酒的酒吧的正式營業,白酒在美國的名聲也變得越來越顯著。

近幾年隨著白酒「firewater」的名聲越來越響,美國本土的白酒品牌也應運而生,「byejoe」。無論byejoe的成功與否,至少這算是中國白酒在美國本土酒業中邁出的第一步,希望不久的將來更多的白酒廠能在美國落地生根。

現在來回答題主的疑惑。現在很多年輕人崇尚洋酒,是因為白酒作為高度酒在直飲方面有著一定的挑戰,而在雞尾酒基酒中的地位並沒有洋酒那麼高的知名度,所以在年輕人日常聚會(KTV等)飲酒場所中,啤酒,洋酒相較於白酒就有了很大的優勢。而啤酒和洋酒相比,洋酒顯然更能體現點酒人的品味/逼格,於是洋酒便成為了年輕人的頭號選擇。

其次,關於啤酒的選擇。首先,不否認中國也有很多優質的啤酒,但是市面上流通最多的啤酒相較於很多外國啤酒都索然無味。都不用提比利時,美國任意一家超市的酒櫃里都能見到不下50種不同的啤酒,甚至其中大半部分都是當地小作坊生產的手工啤酒(craft beer),每一個小作坊生產的啤酒都有自己的特色,遍布全美的數千家小作坊生產的各具特色的啤酒組成了美國別具特色的啤酒界。而反觀中國,大部分超市的酒櫃里啤酒種類可能都不會超過10種吧。


近年來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國白酒如何走向國際舞台已成為行業重要課題,隨著中國經濟體量和影響力的提升,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大戰略下,白酒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白酒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就在今年9月,江記酒庄與澳大利亞知名酒業公司ES ONLY LIQUOR WAREHOUSE PTY. LTD. 簽訂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江小白將出現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當地人的餐桌。這也是江小白繼出口德、法、意、荷歐洲四國以及韓國之後,再次瞄準海外市場。

澳大利亞ES ONLY拿下了江記酒庄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範圍內的代理權。其主要代理的是江小白的「經典款」——S100(表達瓶)。澳大利亞ES ONLY負責人Sophie對江小白情有獨鍾。Sophie表示,江小白屬於輕口味高粱酒,和出口到澳洲的茅台等醬香型白酒口味有所不同,加上江小白倡導的新青年和簡單純粹的酒業文化,將觸動到澳洲的華人,因此她更有信心。「我個人十分鐘愛江小白的口感,清新香甜,非常棒!相信也會受到澳洲年輕人的追捧。」

除江小白表達瓶以外,江小白其他品類產品也同樣受到了國際認可,獲得世界級殊榮。今年9月,「江小白Se300」、「江小白青春版」榮獲全球頂級酒類賽事之一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金獎,「單純高粱酒」榮獲該大賽銀獎。

布魯塞爾烈酒大賽,誕生於1999年,是全球規模最大、參賽廠商最多、評審機制最科學公正、擁有權威評酒大師最多的國際酒類賽事之一。

整個比賽所有報名參賽資料嚴格保密,通過來自全球22個國家專業評委的「盲品」進行打分;同時比賽結果接受比利時王國政府和歐盟的雙重監控和認證;為以防疏失作弊,賽後歐盟也會進行不預知抽樣檢查。獲得布魯塞爾烈酒大賽獎牌,意味著產品得到世界級的品質認可,是酒行業的最高殊榮。

江記酒庄出品的「江小白Se300」、「江小白青春版」和「單純高粱酒」成為此次大賽的佼佼者不是偶然。這三款產品作為輕口味的重慶高粱酒,自面世以來,就以「低度、柔和、利口、清香」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獲得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金獎的江小白「Se300」

著名釀酒大師曾祖訓在品鑒了江小白酒產品後,就曾評價:「香氣幽雅,糟香舒適,醇厚綿甜,諧調豐滿,餘味爽凈,風格典型。」

獲得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金獎的江小白「青春版」

江記酒庄總工程師、白酒國家級評委李俊在得知獲獎結果後表示:「江記酒庄在傳承高粱酒工藝精髓的同時,通過改良創新,釀造出更受大眾歡迎的低度、清淡、利口的高粱酒。這次獲得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獎賽金牌,是對我們這種傳承和創新的肯定。」

獲得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金獎的「單純高粱酒」

這已經是江記酒庄的產品今年第二次獲得國際殊榮了,在今年7月舉行的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IWSC)上,江記酒庄的江小白「金標」和「表達瓶(Se100)」、「青春版」、「三五摯友」分別榮獲「卓越銀獎」和「銀獎」。

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均為全球頂級酒類賽事,能獲得兩項大賽的認可,不僅掀起了中國白酒在國際上的影響風暴,為中國白酒贏得了世界級榮譽,同時也彰顯了江記酒庄的國際化品質功底!


我的天,居然被摺疊了,受寵若驚(???ω???)

——————————————————————
以下是原答案。

一群沒怎麼喝過酒的人在這裡說什麼白酒不配叫文化。

誰告訴你外國人不勸酒不灌酒?

白酒難喝,你們喝過其他烈酒嗎?知道喝進去嘴裡一嘴泥煤,一嘴茴香什麼感覺?

白酒不配叫文化,你知道白酒有幾種香型嗎?不同香型要用那些工藝嗎?

說什麼酒桌上灌酒勸酒,紅酒就不灌了?威士忌就不灌了?伏特加就不灌了?我特么還見過灌96°生命之水的呢!什麼玩意,還能把鍋甩給酒了。

按著邏輯,持刀搶劫,刀不配成為工具,滾出廚具界。


實在忍不了了。不少人在這兒強行附庸風雅,大談文化。看了下,他們所謂的「文化」就是一群穿得人模狗樣的人裝模做樣。粗鄙的勞動人民,在他們看來,是不配談文化的。
這群人明顯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以為有什麼宇宙真理規定了酒不能拼不能勸,規定了白酒很low不適合品。這是知乎小布爾喬亞的貫有毛病。
每一種酒有每一種酒的喝法,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喝法。你不喜歡吆五喝六拼酒勸酒不代表別人都不喜歡。你覺得白酒不適合品味不代表就沒人會品白酒。李白一樣會勸「岑夫子,杯莫停」。你們都比李白更有文化么?我們老家的農民大叔,按你們的標準應該是沒文化,但他就愛慢慢品白酒,你們不爽么?你們朋友聚會喝白酒,是有千萬巨款誘惑你們喝么?是有人拿著槍逼你們喝么?
白酒:怪我咯!白酒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是事實,但這如何就成了你們裝逼的口實?真是心中想裝逼,處處能裝逼。


首先要理清一個問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取決於什麼?對了,主要取決於全球的酒吧賣不賣白酒和以白酒為基酒的雞尾酒。

其實問題應該改成【為什麼中國白酒調成的雞尾酒在國際上沒什麼有名的】更好回答,白酒只是這個世界上酒分類下的一個小分類,跟洋酒中的六大基酒比其實是一個級別,不是不適合調雞尾酒,只是現在還不出名而已,這跟中國文化有關,試想古典雞尾酒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後面的歷史文化名人效應,中國在這一塊還做不到也很難做到,而且國人總是活在過去當中,總覺得白酒文化淵源流長,多少詩句中都有它的身影。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跟國外的洋酒比,他們更善於在塑造品牌文化而不是品類文化,比如傑克丹尼是怎麼死的,四枚瑰背後的愛情故事、XX伏特加是幾次蒸餾幾次過濾,用的什麼傳統蒸餾器保持風味什麼的,這些都能拿出來營銷。而中國呢?好像沒有什麼故事我聽過吧。做為白酒公司,如果他們放下身段多塑造一些這樣的故事,多贊助一些調酒事業其實也是很不錯的。本來嘛我做為調酒師就是覺得白酒難喝才學的調酒,也試過幾款白酒調的,但也接受不了,也許老外會喜歡呢。這是個惡性循環,因為白酒在我們心中留下了陰影。那怎樣保持一顆公正的心呢,我覺得打小的時候就要教孩子多喝雞尾酒,等到長大了頭一回喝白酒會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好喝的白酒也說不定呢,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創造的出用白酒調的好喝的雞尾酒來。反正我輩是看不到了!
然後就是雞尾酒到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這就不能不提美國禁酒令時期了(1920-1933),當時釀酒工藝還很落後,雞尾酒的發明是為了混合酒中一些難聞的雜質。禁酒令時期為了掩人耳目不讓聯邦探員發現,發明了很多雞尾酒(注意,雞尾酒是有一個個名字的),也有這種說法。題主自行百度吧,這個我就不想廢話了,我主要說說雞尾酒是怎麼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的,之前不是說了嘛禁酒令使雞尾酒在美國發揚光大,然後那個時候美國人在自己國家喝不了酒跑別的國家去喝,還有許多調酒師在美國失業就跑到其他國家發展,久而久之就把雞尾酒文化帶到世界各地去了。


知乎上的另一個關於酒文化的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你的疑問,另外,白酒的興起並不能算什麼傳統,黃酒這類才是。一群光膀大漢在酒桌上拼個面紅耳赤算什麼文化,真正的酒文化是「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紅酥手 黃藤酒」,是禮與情,扯遠了,白酒在國際上不能說沒有影響力,只不過不討人喜歡。


謝邀。

不能說沒有,應該說幾乎沒有。

不過就算是韓國燒酒,大部分人也是認為是日本清酒。

所以,大部分歐美人的認知:東亞只有清酒

就算在中國,

很少有人去品白酒,都是對飲,一提到白酒,大家就想到飯桌上被逼著喝的樣子。

但是葡萄酒,洋酒,包括清酒很多人都會慢慢品。

····················
青島啤酒還是比較出名的。


喝個酒,本身就是麻痹神經的東西,你還真能當飯吃……全球化才幾天?說實話能有幾個人天天見外國人尋求他們的認同,你非說壽司有格調,喝紅酒有品質,對對對,你說的都對,但我就喜歡火鍋砂鍋面,本身就是市井的東西,整的一臉脫離紅塵的表情,你這是準備起飛?


兩點需要說明:
以我個人的理解:
1.酒是與種族文化交纏很深的飲料,它的國際影響力,與一個國家的文化輸出能力成正比。實力越強,文化輸出越厲害,酒在國際上的流行程度與知名度就會更高。

2.單從口感來說,不是你說的那樣比的。
中國白酒是蒸餾酒,度數高,要比也是和威士忌、伏特加、白蘭地比啊!
日本清酒是釀造酒,和中國米酒是一個類別的,度數低,當然辛辣會少,更適口。

拿白酒和清酒、燒酒比,顯然是一點不懂酒的外行在那瞎BB。

先佔個坑,有空再詳細說咯。


不是落後,而是從未領先。中國何談酒文化,高檔酒類基本就是社會腐敗的縮影,低檔酒類則散發著二人轉的氣息,再就是泛濫到令人咋舌的假酒。之於中國白酒,印象中某國元首說過一句話,那似乎可以用作燃料,僅此而已。天朝尿啤則更無地位文化可言,隨便拿一瓶到比利時,都會被人嗤之以鼻。


中國自古以來的酒文化是黃酒好嗎。
黃酒好嗎?
黃酒好嗎?
兩千多年歷史啊。
至於白酒文化,難道不就是建國後的酒桌文化?_(:3」∠)_


哪真tm有什麼狗屁酒文化,還不都是各種局勸出來的。
如果相互灌酒,也叫文化,
如果摸一下魚,什麼魚頭干3杯,魚尾喝4個,也特么叫文化。
什麼從魚頭到魚尾刮一下也叫文化。。
如果買賣成不成,就看喝的好不好,也特么叫文化,
如果,」為了表示我的誠意,這壺我拎了!「,也特么能叫狗屁文化,
那面對這鳥文化,我特么真醉了。
-----------------我叫分割線-----------------
哪真tm有什麼狗屁酒文化,還不都是各種局勸出來的。
----------------跑題了-------------------
白酒。。。應該就是酒桌上磕著花生下的那種烈性飲料,根本不適合慢慢品,所以沒有中式的酒桌,老外應該完全沒有氣氛碰這玩意吧。


白酒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或者說影響力很弱。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因為文化輸出能力不夠。
什麼叫做文化輸出能力?他是伴隨著強大的經濟實力,令人嚮往的社會氛圍,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同時有現存的酒文化流行本土,逐漸傳播到全世界。酒的流行背後永遠是酒文化的流行。
清酒伴隨著日本文化的盛行在全球打出知名度,在他的背後是二十世紀後半葉日本的經濟崛起,是「日本製造」這張強大名片,是從未斷絕的天皇制和武士道文化,是現在猶在人間的日本文化傳承。
威士忌等洋酒的流行伴隨著什麼,就不用提了吧,歐洲過去三百年的歷史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國家制度、改變了我們的主義,難道還改變不了酒類的格局?
最要命的還不是以上這些。而是我們自己的酒文化已經斷絕了,現存的酒文化和中華文明毫無關係。我們中華輝煌的酒文化並不是在酒桌上勸酒嘔吐醜態百出,而是文人們吟詩作賦、流觴曲水,是勇士們慷慨激昂、推杯換盞。也是市井人民三兩黃酒下肚,汗水眼淚齊流。
我們經歷了整個社會信仰的崩塌和重建,經歷了古詩詞的落幕和新詩的崛起,經歷了衝擊中華文化的太多次戰爭和內亂,經歷了從農業文明到現代科技文明的快速變遷,哪裡還能記得酒是怎麼喝的?

部分同意樓上的觀點,酒無論威士忌還是高度白酒都是窮苦力巴的飲品,但是並不能說明威士忌只是簡單的舶來品或者威士忌也沒什麼品味。威士忌伴隨著整個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的勞工史,勞工們在威士忌和朗姆酒的味道里展開大航海時代並發現美洲大陸,在威士忌的味道里完成工業革命與大英帝國的崛起,在威士忌的味道里開拓美利堅西部與牛仔精神,近代的輝煌歷史都伴隨著這些烈酒的氤氳,酒文化依舊很深刻,大部分中國人喝這些酒並不是單純的崇洋媚外,而是獲得「騎士感」,只是你甚至他們都沒有意識到罷了。

什麼時候我們一杯酒,一條溪,一座山,酒樽微抖,氤氳的酒氣里能再次感太白之神韻,我們的酒文化才有復興之望。


白酒是惟一引入黴菌參與發酵的烈酒,醛類最多,酯類最多。所以必然是最辣的,也是香味最複雜的。老手各有愛好,但是新手普遍最接受不了白酒。至於酒桌文化,只能說這是國內文化的深度表現,領導不喝酒也要體現他的權威,甲方不喝酒也要探乙方的誠意,酒是工具之一罷了。
割======
ps:國內白酒釀造的營銷點居然是古法,是傳統,嚴重阻礙了白酒發展,畢竟酒是釀造出來的,再好的古窖也不如現代設備條件可控性強,再古老的酒麴也不可能有現代實驗室選擇幾百代出來的微生物產生的成分靠譜。
再割=======
白酒的陳化,本質上百分之九十多是酯化反應,通過乙醇與諸多醛類的反應,產生多種多樣的酯類。這就是為什麼「五糧」液的口味非常豐富,現代諸多手段可以催化這個過程。其實,宣傳是古法,但是古法沒有現法好喝(比如全聚德烤鴨,論口味北京排不上前十)。所以酒廠只能陪消費者這麼玩吧,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茅台五糧液都宣傳現法好,不是砸自己招牌,哪天一個白酒屆的小米鎚子就消滅它。


中國的酒文化中的酒元素更多並不執著於酒本身,有很多答案列舉了很多酒的種類,實際上已經脫離了中國的酒文化思維。李白斗酒,會須一飲,對影成三人,白日放歌,勸君更盡一杯酒,溫酒斬華雄,煮酒論英雄,醉酒打虎…能想起的一些關乎文化的東西都是以酒為載體,實際並不執著於酒。即使說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麼細緻的摹物,最終的文化還是歸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其他的詩還有古來征戰幾人回,前面也描摹的很細。
酒文化是一種複雜的情感文化,酒升華在鄉愁,征戰,懷才不遇,友情,自由,心懷天下……諸多的情感中,酒在其中只是個藥引子…這才形成了博大的酒文化…
而現在有些答案,把一切拘泥於酒瓶內的那點空間,講品牌,講工藝…實際上是背離了中國傳統酒文化的。是沒有感情的拜物文化。
想起畢業離別的大醉,中國的酒文不還在這裡么?中國的酒文化有情感。

而把酒文化和廣告什麼的掛鉤,能喝出二人轉的味道,有給我吧啦吧啦講比利時什麼的人,大概是更執著於酒本身,而不在意願意和自己喝酒的人是誰。

當然,和答主提問的出發點差異有點大…只是突然想說這些…

突然想起第一次喝白酒是在大學,食堂後面一個水潭子,一個土狗失戀…就著他的悲傷當下酒菜,喝了好些…不知為何,格外清晰…


看了上面寫的好多,什麼紅酒了,什麼比利時了,也是醉了。喝白酒的人,尤其是三五好友一起喝酒的時候,難道最重要的不是心情和氣氛嗎?就像我,雖然不怎麼喜歡喝白酒,但是和幾個老友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的喝一點,並且會覺的很舒服,沒有任何的違和感。有人提到中國的酒文化,還有李白斗酒,會須一飲,對影成三人,白日放歌,勸君更盡一杯酒這些等等,最重要的難道最重要的不是人的情緒嗎,而酒是最恰當承載這種情緒的載體。對於中國的酒文化我覺得所謂一味的勸酒,所謂不停強調酒本身的價格,實在是low到了極點,真正的酒文化應該是借著酒,釋放自己的情緒,這種情緒有對生活的感慨,有對故鄉的思念,有對國家的擔憂,有對....
所以才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酒不醉人人自醉這樣的詩句,所以說酒文化,中國的酒文化,核心的從來不是酒,而是人


一種讓國際友人聽到都有種敬而遠之聞風喪膽的烈性飲料
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就是一句話:

「白酒???不不不,不要白酒。。。」

不是白酒味道不對,而是打開方式不對。與其說是一種酒品,倒不如說是種武器。

「看我今天不給你喝趴下!」


國人就是喜歡拿外國人的標準和喜好來衡量自己的東西,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時候,我想會有更多的老外來嘗試中國的白酒。不過本人對勸酒文化確實很反感。


題外話:
青島啤酒表示:我不是說你,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玩笑勿噴。


推薦閱讀:

烏蘇啤酒有什麼特殊之處?
在睡前用喝酒的方式促進睡眠,對健康有影響嗎?
拉格啤酒真的是很「水」的存在嗎?
獨自一人飲酒(不帶飯菜或小吃),喝什麼酒最適合?
如何能合法的體驗到幻覺?

TAG: | 傳統文化 | 酒文化 | 飲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