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投資的是具有公共品屬性的基礎設施嗎?如果是,它該如何盈利?
既然AIIB是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我的表面理解就應該是投資亞洲地區比如印度啦印尼啦這種部分超級不發達地區基礎設施的。 可是投資不是應該有回報嘛? 我身邊最零距離的基礎設施大概就是公共廁所了,可是這種又是非盈利性的,那怎麼實現投資的回報呢…… PS:我是理工科在讀生,對這種因為不懂所以想要了解,可能問的,不對,一定問的你們覺得是很蠢的問題,但是還是希望能有所解答 謝謝
-
謝邀。
首先,亞投行的全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因此投資的領域確實是基礎設施。具體是哪些方向呢? 請看下圖:
主要投資領域就是支持亞洲國家完善、建立國內的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油氣運輸、通信和電力電網等。而亞投行區別於一般的商業銀行運作,其運營的方式主要是貸款、股本投資、聯合融資和擔保等。
其次,亞投行怎麼盈利?
亞投行不是盈利機構,是國際機構。它成立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支持亞洲國家的建設。其實類似的機構還有世界銀行(簡稱世行)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行),他們都是成立了幾十年的龐然大物,但從來沒有在世界企業500強的名單上見到他們,因為他們並不是盈利的商業企業,而是國際組織,更像是一個基金會。
亞投行的投資方向決定了它收益較低,實現收益期間較為緩慢。鐵路、港口、公路等所有亞投行的投資方向無一不是需要長期巨額投資的項目,大多數的項目期限都要五年甚至十年以上。而亞洲欠發達地區的國家政府,可能沒有實力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亞投行正好補足了當地政府的短板,幫助當地政府修建基礎設施,支持當地的發展。
與亞投行很類似的亞洲開發銀行,它的貸款是怎麼發放的呢?
軟貸款也就是優惠貸款,只提供給人均國民收入低於670美元(1983年的美元)且還款能力有限的會員國或地區成員,貸款期限為40年(10年寬限期),沒有利息,僅有1%的手續費。贈款用於技術援助,資金由技術援助特別基金提供,贈款額沒有限制。
中國是亞行累計第二大借款國。從1994年起,中國成為最大的年度借款國。亞行對華貸款全部為硬貸款,年利率在6.5-6.9之間,貸款期限為15-25年。
可以看出,亞洲開發銀行貸款價格較低,能不能盈利還真的不一定。
既然盈利水平一般,那成立它目的是什麼呢?
1、以投資資金換取政治利益。
各個國家都希望得到低價的資金來支持本國建設,畢竟這對本國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但資金有限,給誰不給誰,就要看拿什麼資源來換了。
2、完善基礎設施,為後期投資鋪路。
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著巨大的市場和廉價勞動力。「要想富,先修路」這個規律到哪都適用。想要深入亞洲,利用這些廉價勞動力並且開發當地的市場,首先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只有這樣,修建的工廠才能方便運進原料,運出產品。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近兩年急劇上升,世界工廠逐漸被亞洲其他國家取代,而基礎設施可能是在當地投資辦廠的瓶頸之一。亞投行幫助亞洲國家完善了基礎設施,有了路、有了電、有了港口。這些工廠才便於進入,才能夠享受當地的廉價勞動力。因此,亞投行在此時開始出現,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歐洲發達國家的利益。
3、投資拉動過剩產能出口。
中國過去這些年通過投資拉動,一方面完善了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創造了經濟高速增長的奇蹟。但現在遺留下了很多爛攤子,就是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產能過剩。比如水泥、鋼材等等。當年國家號召發展房地產、修鐵路,相關產業如鋼廠、水泥廠一個個的修建起來。現在投資拉動不需要了,國家的經濟結構要轉型,但這些企業不能說關門就關門。這些行業都是勞動力密集型,投入了巨額資金建立起來的,就像柴靜的視頻里說的,想把它們關掉幾乎不可能。那怎麼辦呢? 國內不需要這些產能了,可以出口到國外去。成立亞投行,支持周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國內的過剩產能行業就找到了市場。此舉也能夠解決這些行業存在的大問題,讓他們活過來,並且活下去。
以上,是個人的淺見,歡迎討論。
-
大家都說的挺好噠!就是還想補充一下,其實基礎設施投資回報期長,投資大不假,但是收益也可以是可觀的。
一是一旦建成能夠拿到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比如高速公路),這個其實非常重要。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是非常好的一個東西,就不多解釋了。當然這裡我們能夠預期能夠回本。
二是帶動地方發展意味著中國企業能名正言順的開拓新市場。你看我投資錢給你修路(資本輸出),你是不是要用我朋友的工程公司(商品輸出)?我們中國公司大老遠的來給你修路,是不是可以雇些我們中國的工人?(勞動力輸出)你這裡都發展起來了,我投資個錢辦個鞋廠怎麼樣?咱倆經濟往來這麼多了,是不是可以外交上也促進促進,再多弄點貿易,合作,我再弄個小的武裝部隊以保護安全的名義派過去練練兵。。。
最後想說我不是拍腦袋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查查文獻和數據,基礎設施投資也是可以有很高回報的。我們不一定要給國外的革命老區貢獻,完全可以給外國的深圳修基建,然後建廠,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this is what 林毅夫"s 新結構經濟學給中國提的一個思路。另外舉個例子是京津城鐵建成之後兩城市的貨物往來和 GDP 漲了多少,不能單看高鐵本身掙多少錢。這個就涉及到「新殖民主義」這個概念了,不過題主既然問的是如何賺錢,那麼我們就直接從賺錢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沒有考據,純憑記憶)
通俗來講,亞投行並不是通過我去你那裡給你建個收費公廁,然後靠「上一次五毛」來賺錢的,而是通過我把錢借給你,你來買我的東西做基建,等以後你賺了錢再還給我。
這樣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給國內過剩的生產找到一個銷售的渠道(和18、19世紀很像有木有),流通本身就是個創造價值的過程,有了這些訂單,工廠就能給工人發錢,工人就能給國家交稅,國家就能用稅款繼續給對方放貸,然後這樣循環下去。
另一方面呢,這樣也可以使得對方對你們的產品產生依賴性,從而掌握對方外貿的命脈。依賴性其實很容易,比如你投錢要求對方只能買你的東西,而你的東西和其它同類型產品全部不兼容,等到基建網路鋪開之後,對方如果還想進一步的更新設備或者建設更大的網路,就必然需要買你的產品,而等到這個時候,他們的命脈就握在你的手上了,這個時候就該你定價了。(兇殘些的例子可以想當年英國人來中國賣鴉片)
同時,由於中國在亞投行的主導地位,可以想像貸款的發放中,人民幣很可能占很大的比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得亞洲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比例上升。回憶一下美元上世紀末的貶值帶走了日本多少發展紅利,中國如何從這裡賺錢也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通過投資,中國或者中國企業在國外的一些基礎行業佔比也會相應提高,想像一下在當年在拉美(忘記哪個國家了),外國公司壟斷了該國國內的水資源,在這種情況下,該國國民每次喝水都需要給該公司交錢,這是怎樣的利潤。我們可能不會壟斷水資源這樣兇殘,但是通過援建對方鐵路及其它基礎設施,我們同樣可以通過分紅的方式獲得大量利用(比如過橋費的分成、電信公司盈利的分成、電力公司盈利的分成等等,基建雖然單筆收益小,但是數量多,所以收入同樣可觀)
甚至我們可以用專利控制該國的科技發展。這就像「智子」對地球的封鎖一樣,不過我們限制對方「加速器」的方式從偽造結果變為了壟斷專利。通過技術上的代差,我們可以通過出售的方式向對方兜售技術的專利的使用權,這樣不但能夠抑制該國內自主研發的動力(畢竟科研要花很多錢的),而且可能持續性的銷售,同樣是來錢的一大途徑。
具體題主可以自行查找下「新殖民主義」的詞條,以及BBC的紀錄片 Why Poverty1、亞投行投資的是具有公共品屬性的基礎設施嗎?
答案:是。
2、如何盈利?
回答這個問題就難了,這讓我想起了美國的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以前,美國是孤立主義。一路一帶以前,中國的外交政策是韜光養晦。
驚人的相似,這難道是巧合嗎?
亞投行本身並不賺錢,但是他可以通過帶動產業鏈獲得收益,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這就是亞投行的意義,今天的中國資本嚴重過剩,產能嚴重過剩,這就需要輸出,而亞、非、拉這些國家,民粹主義盛行,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頹廢,早就沒有了二戰獨立時期的豪情。說難聽一點,這些國家不獨立,說不定早就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了。
扯遠了,還是繼續講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是如何賺錢的。
第一個就是入超。那就是進口大量的貨物,讓經濟入超,只有這樣其他國家才能持有美元,而美元的本質就是一張紙。而中國就這樣中招,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廉價能源,最後污染了中國,富強了美國(美國社會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今天的中國想如法炮製,對於亞非拉而言,被人利用,才有利用價值。
第二個是壓低美元兌換的匯率。其他國家一看有利可圖,把外匯儲備全部換成美元,而財富和資產則同步轉移到了美國人手裡。今天中國對美國、日本、歐洲而言,幣值是低估的,但對於亞非拉而言不過又是一個廉價的美元,而中國的策略也很簡單,那就是用市場換主動權,比如說拉高有色金屬價格,然後操控有色金屬價格,從而漁利。最後,中國獲得了有色金屬,而且還控制了價格,亞非拉只獲得了人民幣。
第三個是產能輸出。美國一共輸出了130億美元的有形無形資產,徹底控制了歐洲的經濟和金融。所以美國制裁伊朗、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儘管一萬個不情願,但還是抱著美國的大腿不放,就像女國務卿演的一樣,美國總統一出場,所有的歐洲國家就都慫了,德國干著急也沒辦法,因為決定大家跟不跟你走的最關鍵因素是國家實力。
第四個是控制中亞。俄羅斯最強大的時候在幹什麼?美帝國最強大的時候在幹什麼?其實大家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中國強大了會幹什麼。
========================這是分割線========================
前面講了陽謀,這裡講陰謀。
1、。。。。。。
2、。。。。。。
3、。。。。。。
========================這是分割線========================
技術性問題:
以誰為主?如何和沒有契約精神的土著打交道?
1、坦贊鐵路。土著國家要求接管鐵路,結果鐵路使用效率低下。
2、企業。土著國家要求接管企業,結果負債纍纍,又要求中國收回企業。
3、資源。你把資源勘探完畢,人家就開始變臉。
4、軍事。在國家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中國打算動用多少兵力?打到什麼程度?
========================這是分割線========================
一路一帶本身就是中國的西進戰略,這個可以參詳美國的西部開發。亞投行就是中國的西進戰略的軟體支持。如果沒有一個系統而且龐大的融資平台,中國根本沒有能力構建這樣龐大的投資體系,而且會對國內經濟和政府資金鏈造成不可預估的風險。假如可以使周邊國家利益均沾的話,可以調動這些國家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這是分割線========================
前面講了一個長篇,結果大家都不很受用,點贊的寥寥無幾,所以懶得再去往下寫。
從「一帶一路」,到亞投行(AIIB),中國到底在作何戰略構想?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是分割線========================
這是長篇的序。
如何評價朝鮮戰爭在世界戰爭史的地位?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是分割線========================
我對一路一帶的態度,扶不上牆啊 !
窮不是一個原因,窮是千萬個原因,這個中國解決不了。
為什麼說「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經濟不行」?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印度在可預見的未來會發展成為工業化國家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是分割線========================
以下我從中美關係邊路鬥法,開講一路一帶的因緣際會,前世今生。
呵呵。
========================這是分割線========================
這個世界最大的政治問題是什麼問題?
在上世紀是美蘇關係問題,上上個世紀是英美之間的關係,再往前是英法之間的關係。
a long time ago。
今天世界最主要的政治問題就是中美關係,本世紀最微妙的外交關係。
美國考慮的是如何限制中國的發展,再或者是如何延緩中國奪取世界第一的速度,奧巴馬上台以後提出一個G2協定,這就是中美兩個政府第一次交手。它的意義就相當於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中國當然拒絕了。道理很簡單,對於中國而言,拖得越後訂約對中國越有利。
對於美國而言,一定不知道楚漢相爭。
========================這是分割線========================
假如G2協定簽訂,可能對中國造成的影響。
對於美國而言,假如G2協定簽訂將會保護美國的既得利益和勢力範圍不受侵犯。
對於中國而言,假如G2協定簽訂將會保護中國的國家安全,但經濟和政治利益將會受損。
在世界範圍的劃分中,大西洋兩岸,中國是沾不到邊的,必然劃分為美國的勢力範圍。
中國將會失去委內瑞拉的石油、巴西的糧食、鐵礦石。
珍珠港以東是美國的勢力範圍,珍珠港以西,有韓國、日本、關島、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也不可能實現有效地控制。
接著是印度洋,這裡有美國的石油利益,美國不可能輕易退出,印度也在崛起,雖然很慢,但也是威脅,這裡還有印尼、巴基斯坦、伊朗、沙特等大國,中國最後能分到多少利益,還是一個未知數。
最後是北冰洋,這裡有俄羅斯、加拿大、挪威,中國能染指的資源,非常、非常少。
所以中國一定是經過推演以後,拒絕了美國的G2協定,奧巴馬就發飆了。
========================這是分割線========================
奧巴馬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利用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搞了一個所謂的TPP,他的中文全稱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原本是亞太地區四個小國參與的多邊貿易協定,奧巴馬上台後,開始借力TPP平台,全方位主導並強力推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投資與貿易議題。
最可笑的就是越南也加入了TPP,我認為美國完全可以向越南傾銷糧食,以搞垮這個農業國家,報越戰一箭之仇。
所謂TTIP就是「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協定」,為美國與歐盟即將全面啟動的貿易與投資協定談判,一旦談判完成,該協定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雙邊貿易協定。
無論是TPP,還是TTIP,其市場開放水平都高於多邊體制的WTO。這兩個談判若完成,將建立一個以美國為核心,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全球兩大經濟體,其經濟總量將佔全球GDP60%以上。而且中國至今未被邀請加入談判,中國有「被邊緣化"的危險了 !
========================這是分割線========================
中國何以回應?中國也針對性的起草了一個FTA(簡稱自貿協定),中國看上去起動的遲了,但速度卻一點也不讓美國,而且拿出咄咄逼人的架勢,緊接著就是一路一帶和亞投行的提出。
在新的自貿協定爭奪戰中,中國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農業落後!歐美小農場為主,日本、韓國小農經濟,澳大利亞、紐西蘭人口和農業可以忽略不計。而美國就不一樣了,像美國嘉吉一樣的農業航母比比皆是,其他國家毫無懸念的競爭不過美國,所以只好說,美帝國主義你自己玩去吧。
中國人的豪言壯語:沒有競爭的自貿協定,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這是分割線========================
明顯FTA不能達到中國的目的和要求,喜歡打乒乓球的中國人又來了一個短頻快,
一路一帶+亞投行。
一路一帶,中美歐就像一個鼎的三個足,各有所長,但現實是美國處處都壓中國和歐盟一頭,而加強中歐貿易就是重要的一環,這就是中國的一路一帶,伴隨著中歐貿易的加強,美國的經濟地位自然而然的就會下降,與此同時其政治和軍事地位也會下降。
美國之所以可以控制世界經濟,就是靠世界銀行,而美國霸道、獨斷的作風,讓全世界都為之側目。而美國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訴求,肆意調整美元匯率的行為,是中國、日本、歐盟、中東這些以美元結算貿易的國家和地區不能接受的。這個時候中國打出一張亞投行的牌,正好切中美國要害。這是契合日本、中東、歐盟的經濟利益的,所以加入亞投行就能在世界銀行贏的更多話語權。
中國人的豪言壯語:沒有競爭的世界銀行,只存在於想像之中,亞投行來了。
========================這是分割線========================
現在輪到美國隊發球,隊長奧巴馬坐在白宮和幕僚們正吵得熱火朝天。
假如美國輸了,美國的經濟、政治、軍事霸權將會終結。
中國人的豪言壯語:沒有競爭的世界霸權,只存在於想像之中,遼寧號來了。
========================這是分割線========================
我個人的態度是中美兩國應該團結起來,不要擦出愛的火花,因為畢竟中美的價值觀是趨同的,中美的利益也是高度一致的。
對於中國而言,我對事後諸葛亮的官員是很有信心的,對於美國而言,衰落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個人主張中美兩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
至於怎麼劃這就是一個技術性問題了。
========================這是分割線========================
對中國的寄言
中國的強大,不源於外部因素的影響,而是源於內部經濟結構的合理。
過去幾百年,中國人只不過對既得利益者和傳統社會抽了一鞭子,就已經疼的叫喚不止。我一直銘記人類史編者的一句話,殖民帝國西班牙人第一次見中國人,這樣評述中國人:這群卑鄙無恥的人,除了送禮,沒有什麼再可以感化他們。(第一印象)對於中國而言,那種孱弱的現代化是沒有出路的,面對一個諂媚的民族,必然要用鐵與血來洗禮。說的天花亂墜,也不如干一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來的務實。
中國應該未雨綢繆,把更多的精力用於國內資源整合,而不是不切實際的爭霸,楚漢爭霸里亞父不是說:霸不過五。
是什麼阻礙了當前的中國成為文化輸出大國?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投資機會,東南亞地區!又一次歷史性的機會。中國國內的機會已經沒有了。國內就是20年30年的轉型,要花去2到3代人的時間!
==========================================================
【如果明目張胆閉關鎖國,別的國家也可以同等對待,甚至招致更猛烈的報複比如禁止中國產品和中資產品進口,沒收中國資產,到時候中國外貿雪崩,經濟發展還唱什麼唱】,先生只看到了結果,用結果倒推原因是不合理的。
要知道,政治因素是第一位的,第二是軍事因素,第三國內市場,第四才是外貿與國內外交往。一帶一路,就是為了對於可能出結果的,現在的提前布局。
一帶一路,就是布局中國力量。在外國布局好了,國內自然穩定。國內的年輕人,就可以去國外發展了。
這些天,看一帶一路紀錄片,感覺一帶一路真是中國21世紀發展的關鍵,所以強大的人民軍隊是十分必須的,強大的人民軍隊可以保護國家在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與貿易利益,可以讓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核彈301條款調查完全失效。
所以,中國需要有能力在南海與印度洋、中東部署更多數量的航母,一個吉布地基地是遠遠不夠的。
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馬拉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就是我國最好的朋友,設下的印度,越南就好管理了。
國內各級政府慢慢的就擺脫對於土地的依賴了,高房價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
強大的人民軍隊的保護,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與貿易利益,是化解13億中國內地經濟可能出現的拉丁美洲陷阱的關鍵。
再過20年,那是中國在東南亞有了牢固的投資、生產、貿易等體系,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就與中國一體了。那時,美國還有啥話可說?啥屁可放?
謝邀。是的。
亞投行不是小白兔,他未來要投資的交通(中鐵、鐵建、南車、北車)、通信(電信、移動、聯通)、能源(石油、石化、海油、中化)、電力(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港基(中交、中建、中船),以及一系列上下游公司,一個個紅的不能再紅。
通俗一點說就是,歷來相互扯皮攻訐的八旗旗主,這一次緊密團結在以大大為中心的黨中央,南下去打花花世界。
至於盈利的路子,已經走了很多年了,輕車熟路,以往是副總理帶著政策性銀行(國開、進出口)、金融渠道(中行)、買方(三油五礦)、賣方(鐵公雞),跟人家達成一攬子協議。
之前自己玩,如今拉上幾大流氓以及一群小弟,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大大當上扛把子,大秤分金,小秤分銀。
具體的細節我就不詳述了……
---------
@Zampeli Diana 謝邀
這些海外工程的施工方很多都是咱們中國的企業,把錢投給這些工程,相當於變相給這些企業訂單(以前是中國自己給錢,現在是中國用已有的錢調動更多的錢)
這樣做,國內的過剩產能和勞動力就可以轉移出去,高污染、勞動力密集、低附加值的產業可以遷出去,促進國內的經濟轉型,還可以提高別的國家的就業率。
同時,可以鞏固中國在整個亞洲甚至世界的影響力。把親美的國家往回拉一拉,周邊國家穩定是有利於中國發展的。
與此同時,整個體系必須使用人民幣結算。
不著急盈利,放長線釣大魚,真正牛逼的是對地緣政治的影響,那個是錢買不到的。
謝邀。亞投行肯定會賺錢的,只是賺錢的模式不是像傳統銀行一樣的直接借錢給你 然後你就連本帶利的還錢,而是拿某些其他的利益交換。
延伸一些講,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錢也許很重要,可以買到很多東西,畢竟都是在一個市場內流通,但是上升到國家層面考慮的就是不是錢的問題了,因為錢不能代表任何東西,錢不能吃不能穿,國家需求的是資源,特別是那種國家稀缺資源比如石油什麼的。所以鄙人認為世界上所有大國對外掠奪也好,援助也好,最後需求的都是想為本國多瓜分一點世界資源。
題主要問亞投行如何回報,那可以參照亞行(當然亞行沒有得票最高的那位那麼高尚)、世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這種以某一個或幾個國家牽頭組成的國際性投資銀行,美其名曰幫助不發達國家發展,其真實意圖,必然與政治掛鉤。
亞投行如何盈利,不應該關從銀行自身角度考慮,要從中國獲得什麼來看。中國有大批勞動力,目前有大批產能過剩,中國的市場已經不足以滿足這些企業生存,那麼他們必須要到國外找市場,比如南車北車,國內高鐵動車都差不多了,為了賺錢為了養活那麼多員工,所以要到國外去建高鐵。但是問題來了,東南亞的那些國家都比較窮,不像中東國家有豐富的石油,他們應該比較多的是橡膠香蕉大米類的一年幾收的東西,中國也想要,這樣付錢麻煩,中國走出去的企業發工資也麻煩,有了亞投行就不一樣了,中國把錢給你,約定你要向中國輸出香蕉橡膠和大米(只是舉例)。怎麼從農民手裡拿到那些資源靠你們政府了。
————————————————————————————-------------------------------------------------
說簡單一點就是,我幫你發展基建,你幫我解決人員工作問題,工資神馬的我先借給你,你慢慢用你的資源還給我。作為放貸方解決了國內產能過剩及對國外資源的掠奪,作為借貸方用資源換髮展,互利雙贏的事嘛。
中國的高速公路可都是盈利的。 基礎投資這種東西你管理的好, 能給市場提供大量AAA債券, 對金融市場也有好處
我順帶多答些(我這非主流觀點估計沒人轉載,如轉載請註明出處):
基礎建設的投資往往除了基礎建設本身,投資者還會得到一些附加的利益,大多數情況,基礎建設本身盈利較難,盈利主要來自附加利益。
比如在日本,私人鐵路公司投資一條鐵路,鐵路本身基本是不盈利甚至虧損的,
這樣一來是不可能有人投資的,於是私人鐵路公司除了鐵路本身還將獲得鐵路站點和沿線的大量土地的開發權和經營權,於是在鐵路站點和兩側可以看到大量的以鐵路公司命名的商場,住宅,酒店等,這些才是盈利的來源。
回到亞投行,有沒有亞投行,和盈利本身關係不大,中國弄這個銀行的最大用處就是保證投資的有效和安全。這個銀行參加的國家越多,投資項目的安全性就越有保障。比如最近因為政治動蕩而受到影響的泰國高鐵,緬甸港口等項目,如果是亞投行主導的,等於這些項目成為了東南亞主要國家和歐洲主要國家的項目,那麼誰要敢動它,等於要得罪幾乎所有周邊國家和主要世界大國,這個分量是很重的。如果真的有事,不用中國出面,周邊國家就群起而攻之了。
-------------------------------------分界線---------------------------------------------------------
看了其他各位的答案,比較集中在即使項目本身不賺錢,對於中國也是有好處的方面來講,這對於中國當然是成立的,但是對於亞投行的其他參與國,無論是拉動過剩產能,一帶一路等等,他們是基本無法直接獲益的。參與國投錢當然不是做善事,也不可能慢慢的等待利益的產生,所以亞投行的項目操作和當下中國的項目會有很大的不同,更加會傾向於國際規則的做法。大體來說就是接受投資的國家必須讓度更多的利益,接受更多附加條件。你開玩笑,基礎設施建設怎麼會不賺錢。中國上市公司里,什麼高速、基建前幾年都是盈利大戶。電力和通信的基礎設施在各國都是天然壟斷,賺不賺錢看政府和市場的利益博弈。
考慮盈利的不是亞投行,是貸款的那個國家,亞投行就是賺的利息錢,項目是不是盈利和您沒關係,人家就是要賠錢你還能攔著?反正是主權基金貸款,有稅收和海關做保證,不用擔心還不起,很多國家想搞基礎設施建設,也沒說要盈利,但是政府沒錢搞啊,所以亞投行就借給政府錢搞基礎設施,當地政府發展經濟,提高稅收收入,反過來償還亞投行的本息。當然貸款肯定會有相關條件,你懂得
亞投行的主要意義不在盈利與否。長遠來說,人民幣將藉助亞投行實行國際化。這個目標現在看起來虛無縹緲是因為現階段亞投行的資本金是美元,將來運作起來投放的貸款是美金。
一旦人民幣或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被准許作為亞投行的資本金,那麼亞投行就可以放貸人民幣。債務國每年要償還人幣貸款本息,就產生了穩定的人民幣需求。這樣的國家多了,海外人民幣池子就形成了。到時候中國將可以借勢由商品出口大國搖身一變成為貨幣出口大國(貿易逆差),以人幣結算國際貿易。最終拿到鑄幣稅。
但是這個過程中美國會袖手旁觀嗎?首先看政治的收益,你懂得,我們一路一帶就是散財童子,對外投資嘛,總會得到好處。
經濟上嘛可以搞買方貸款,將過剩的產能轉移,同時輸出技術和管理模式,壯大自己的企業,同時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使得我們的人民幣成為世界人民的人民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就是把我們的風險轉移到全世界去了。
謝邀。
這屬於泛金融問題,本人不是國際金融方面的懂得足夠的人,不過好在這個問題也還不屬於國際金融領域的專業問題。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亞投行投資的是具有公共品屬性的基礎設施嗎?」,回答是不確定。亞投行投資什麼項目,怎麼投,這個沒人知道。所謂投資亞洲的基礎設施,這都是猜的,什麼叫基礎設施?什麼叫公共產品?這個根本沒有標準。它做什麼和它說什麼誰能監督?誰能管?沒人能監督、沒人能管,那亞投行的投資領域的彈性就太大了。所以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只能是察其言觀其行。
"如果是,它該如何盈利?",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是很難講。從亞投行的主體屬性來說,它並不是以盈利作為主要目的和KPI的機構。同類的機構像世行和亞開行雖然不能完全叫非盈利組織,但是盈利確實不是重要指標,它們肩負的公益色彩很重要。但是真正的問題是這是亞投行,它不是世行也不是亞開行,它是中國政府牽頭創辦的跨國合作投資平台,所以它的盈利前景一定是不可捉摸的。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一個打著非盈利屬性的跨國投資平台到底是盈利還是不盈利,真正的問題是它是否應該盈利,是否應該虧損?如果盈利,它的盈利是否合理?如果虧損,它的虧損是否是合理的或者物有所值。謝邀,像所有的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樣的方式盈利,不過周期很長,風險不小,其實這類問題還可以直接看 金融學 101 投資銀行 的篇目
個人認為 亞投行不是傳統銀行直接盈利的,亞投行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環節。
將來更有可能的是, 亞投行成員國從亞投行貸出人民幣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本國基礎設施水平,而貸出的人民幣可以用來購買中國基建工程服務商的勘探-設計-施工-養護的服務, 那麼償還貸款自然也要用人民幣,還款的人民幣來源應該相當比重來源於人民幣結算的對應國家的商品和服務出口, 這樣以來人民幣通過亞投行貸還循環中,增加了人民幣國際工程結算,商品服務貿易結算量和人民幣海外存量。
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國際工程和貿易服務中結算,哪怕不計算暗含的鑄幣稅作為這個問題提到的盈利來源,間接的經濟影響力是巨大的。
本質上來說,通過亞洲投行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最直接的背書是中國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中國目前看來地球第一基礎設施承包商; 間接背書是中國在亞洲的武力半徑。
謝邀。
簡單說亞投行賺的是人民幣國際化。
基礎設施是公益的,特點是投資大,收益低,也就是不賺錢。
不賺錢搞這個幹啥?就像打車軟體一樣,app廠商不賺錢,還貼錢,乘客和計程車倒都得到了好處。但最後,app取得了行業的壟斷地位,還準備上市圈錢。這就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業務邏輯: 被投資基礎設施的國家得到好處,承攬工程的中資公司得到好處,最後,賺最多的是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國際地位。
有同學要問,既然亞投行最大的好處在於人民幣國際化,為什麼那麼多外國還要加入進來?都學雷鋒做貢獻么?
無利不起早,人民幣國際化是趨勢,弄清了形勢就要撈一把。
現階段,亞投行是建立人民幣儲備的最快捷,最便宜的提款窗口,單是倒賣人民幣就能賺一筆~英國來了~也是參與亞洲包括中國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途徑,順帶著賣個設備啥的~德國來了~修路沒錢又累~亞洲小夥伴都來了。
一起玩遊戲啊~。
推薦閱讀:
※如何從本質上理解社會上發生的各種經濟問題?
※如何看待馬靖昊的文章《為什麼說〈勞動合同法〉是一部坑人的惡法?》?
※既然交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為什麼還會出現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
※保持中國人口的數量優勢有哪些方面的意義?
※經濟學是否認為「競爭總是好的」?
TAG:投資 | 經濟 | 經濟學 | 金融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