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芬的書有意義么,她傳輸的人生觀正確么?
前階段看了張德芬的書(遇見未知的自己,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當時感覺還不錯,感覺許多問題也豁然開朗。最近想給別人推薦這兩本書,但自己要仔細考慮了一下,不太確信這書的價值觀是否正確。。。。有沒有同學發表相關的看法。。。。
很多關於心理成長類的書籍,都能看到張德芬的序,她給我一個感覺,總在參加各種靈修課程來尋求開悟體驗來迴避自己內心痛苦,後來她也承認了
從這點來說,她早期的作品比起後來的作品,更容易把人」帶偏「
她也慢慢在轉變,從追求光和愛啊寧靜啊這些美好的感受,轉變為對自己痛苦創傷陰影的黑暗部分的接納
從她的著作可以看出她價值觀的變化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
我更多把她當做一個靈修科普的老師,她寫的東西確實挺通俗易懂的,但看她的作品,那些理念和法門,很多都不是自己原創,而且上了別人的課程之後搬過來濃縮一下寫成故事
比如《當下的力量》《一念之轉》《黃庭禪》《親密關係》《奇蹟課程》等等
張德芬傳輸的人生觀正確么?
張德芬的觀念很多都代表著靈修的觀點,可能考慮靈修的觀點正確么?
我個人感覺,靈修的很多觀點容易把人帶偏,太高大山了,不接地氣,不建議看,還是紮實學一些心理學比較靠譜
-------------
補充:剛翻了一個張德芬的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e-nnIdqM看完以後覺得以後都不會碰她的東西了 0.0
張德芬向內心看的思路其實是對的,但也要靈活地用。早兩天,正好根據她的「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句話寫了一篇文章,貼在這裡吧。
題目:親愛的,你知道如何判斷外面到底有沒有人嗎
徵文:記得以前對人說過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昨天,和學生討論一個觀點時,又肯定的說:外面是有人的,他人並不只是我們的內心的映射。那麼,我們的幸福,和外面有沒有人相關嗎?是的,很相關,和你是否知道如何判斷外面到底有沒有人很相關。
什麼時候,我們要相信:「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是身心靈作家張德芬的話,我只是常常借來告訴別人。
當我強調外面沒有人時,是因為看到有些人會誇大外界的威脅,畏懼地躲進自我設定的安全的範圍里,戰戰兢兢地生活,不敢逾雷池半步。此時,要鼓勵他邁出來,要相信外面是安全的,沒有可威脅到自己的他人。
美國某大學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叫做「傷痕實驗」。心理學家們徵集了10位志願者,分別安排他們在10個沒有任何鏡子的房間里,並被詳細告知了此次研究的方法:他們將通過化妝,變成一個面部有疤痕的醜陋的人,然後在指定的地方觀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反應。
心理學家們請電影化妝師在每位志願者左臉頰上精心地塗抹上令人生厭的疤痕。然後讓志願者們看到並記下自己可怕的"尊容",然後收走鏡子。之後,心理學家告訴志願者,為了讓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們需要在疤痕上再塗抹一些粉末。事實上,他們用濕棉紗把化妝出來的假疤痕和血跡徹底擦乾淨了。然而,每一位志願者卻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臉上有一大塊望而生厭的傷疤。
志願者們被分別帶到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裝扮成急切等待醫生治療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診室里,人來人往,志願者們在這裡可以充分觀察和感受人們的種種反應。實驗結束後,志願者們各自向心理學家陳述了感受。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
志願者A說:「候診室里那個胖女人最討厭,一進門就對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沒看看她自己,那麼胖,那麼丑!」志願者B說:「現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來有一個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個沙發上的,沒一會,他就趕緊拍屁股走開了。我臉上不就是有一塊疤嗎?至於像躲避瘟神一樣躲著我嗎?這樣的人,可惡得很!」志願者C說:「我見到的陌生人中,有兩個年輕女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她們穿著非常講究,像個有知識、有修養的白領,可是我卻發現,她們倆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換成兩個小夥子,我一定將他們痛揍一頓!」志願者們滔滔不絕,普遍認為,陌生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厭惡、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
這一實驗結果,使得心理學家們吃驚不小。他們的臉是乾淨的,沒有疤痕。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心中的「疤痕」在頻頻作怪,才使得他們自己的言行、對陌生人的感受與以往大為迥異。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疤痕」。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認為自己卑微無用、認定自己有缺陷……那麼,我們在與外界交往中,會用有認知偏差的內心去尋找,直到讓自己的觀點被驗證 ,然後讓自己陷入更更牢固的「疤痕」印象中。
這個心理實驗真切地告訴我們:我們所討厭的,所畏懼的種種自己和他人的不好,可能只是我們心中的「幻象」,破除心中的成見,保持開放,平和,接納的心態,外界才會和平。
什麼時候,我們要相信:「外面有別人,不只我們自己」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也對美麗和諧有嚮往,面對一個不和諧的,甚至醜陋的東西會有自然的厭惡和抗拒。如果此時我們還不斷地告訴自己,外面沒有別人,一切的不好,是因為內心有私慾,懶惰,或者誠意不夠,然後不斷地委屈自己,我們就會發現日子越過越艱難。因為這個不好的原因並不在自己,那麼自己如何努力都是無效的。
所以,當我們因為客觀的負面環境讓我們變得壓抑,自我懷疑,不自信時,我們要相信「外面有人」。那些壞的關係不是我們造成的。即外面的世界與我們同時存在,並不由我們心的預設,也不由我們決定。
具體是哪些人需要告訴他:外面有人呢?
首先是過於內歸因的人要相信「外面有人」。比如一個很善良的女孩,覺得大家都應該相信相愛,互相幫助,希望每個和自己相關的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她真心想和大家做朋友,也很有奉獻精神,但是,生活中好心當作驢肝肺的例子也很多,有人就是頑固地看某個人甚至某類人不順眼,諸如種種,怎麼可能完全如意呢。偏偏這個女孩還是個能吃苦,也過於替他人著想,總會把不好的關係都歸結成自己的原因的人。如果有人苛責她加班都不情願,她就懷疑是自己不夠努力,儘管她已經替別人加班好多次了。如果有人對她態度冷漠,她就忐忑難安,懷疑是自己做錯了事,讓人不高興,其實她只是平時總是幫忙打開水,而這次沒有幫忙而已。
德國女傳播學家伊麗莎白·諾埃勒-諾依曼(E·Noelle-Neumann)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一種描述輿論形成的理論假設──「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論的觀點是:
第一,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總是力圖從周圍環境中尋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狀態,這是人的「社會天性」。
第二,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也就是說,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使「優勢」意見顯得更加強大,這種強大反過來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見者轉向「沉默」。如此循環,便形成了一個「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
第三,輿論的形成不是社會公眾的「理性討論」的結果,而是「意見環境」的壓力作用。人們會對「優勢意見」採取趨同行動。
根據沉默的螺旋理論,輿論並非一直是客觀準確的,如果一個習慣內歸因的人,面對錯誤的評論或期待,不能發聲去糾正,而是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從自己的內心去修正,那麼這種錯誤可能會被強化,成為一種習慣性認知。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真處在這種環境中,那就不理會那些人吧,或者逃離這樣的環境。其實不理會和逃離本質上是一樣的,不理是心的逃離,離開是身的解脫。但是,有些關係是我們難以逃離的。比如親子關係,婚姻關係等。所以,這裡就有我要告訴他外面有人的第二種人。
處於不好親密關係中,又暫時無力擺脫的人,也要相信「外面有人」。
我們要知道,有些人好不好,和我們沒有關係。那些人對我們不好,也並不是因為我們對他不夠好。我們沒有必要內疚,更不必懷疑自己。因為有些人,陷入自己的偏見和盲目中,只要自己舒適或者習慣,根本不關心真相。這可能很令人沮喪,但沒有辦法,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那麼幾個這樣的人。儘管可能這樣的人中有些是我們至親的人。
譬如,有重男輕女的父母會對女兒不斷索取,對兒子不斷供給。女兒出嫁後,自己的小家要放在娘家之後,要不斷供養父母和兄弟。新聞上有父母要求女兒將小家的房產贈送給自己,而女兒如果從娘家拿一針一線,就被視為貪婪和不孝。而這個女兒一邊覺得痛苦,又一邊無法拒絕父母,差點和深愛自己的丈夫離婚。
我身邊也有很孝順的女兒,不斷地對父母和家人好,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愛,但是她一邊希望,一邊失望,又一邊給自己打氣,總認為是自己還不夠優秀,對家人不夠好。
也有女孩和我說,父母很暴虐,經常打她,言語侮辱她,甚至成年後還打她。小時候,無力反抗,她就去做一些出格的事來發泄,甚至染上不良的習氣。長大後,她開始反抗和逃離,然後父母又會控訴她不孝,不懂感恩。對父母的愛的渴望使她想靠近,對他們的怨怒使她想逃離。她想依賴父母,又想懲罰父母,陷入自責,內疚和憤怒中,很痛苦。
說起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傳統的話是「虎毒不食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或者「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這只是善良的願望,現實中確實有父母會虐待子女,會買賣親生骨肉。而那些願意撫養子女的父母中,還有一些不合格的父母。有人說,現代社會,做什麼都要進行崗前培訓,唯獨做父母是沒有的。
如果,你不幸生在父母偏心,冷漠或暴力的家庭,請對祈求不到理想中的愛的事實抱有寬容和接納之心,一方面,停止希望,減少付出。因為這樣的父母可能不懂愛,或者心中根本沒有愛,但他們可能習慣了利用子女的愛來索取。子女付出越多,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愛而心生怨念,又可能強化付出行為,導致子女的生活和內心更加失控。另一方面,我們要將父母放在社會發展階段的局限的大前提下來評價,那樣我們可能會多一些理解和寧靜。同時,要告訴自己,心外面有別人,這些人是我們的親人,和我們有很深的淵源,但他們是否愛我們和我們好不好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我們心生抱怨,無法和父母親密無間,無法自如地表達愛,也不必自責,我們可以承認自己力量的弱小,我們需要自我保護,需要自我成長,需要靠自己去修復創傷,所以沒有能力來毫無保留地坦然地與有不良印象的關係中的人進行愛的交流。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修鍊的過程,需要時間。如果,親人的愛有太多的條件,我們無法背負,不如暫時放下。至少要明白,想通過不斷地付出來換取從小到大匱乏的愛,在同一個環境里是很難實現的,而太高的沉沒成本可能掏空我們自己。此路不通,我們應先去找別的成長道路,從新的關係中成長自我。
另外,在年幼無力的時候,如果得不到保護,人們會容易陷入不安和恐慌中,這種情緒可能跟隨我們很久,即使我們長大,強大得足夠保護自己,我們還是會因為殘留的記憶而保持一些慣性的情緒。這些可能會影響我們建立新的親密關係,比如在父母那裡得不到愛的妻子,會對丈夫的愛要求更多,也更敏感,甚至不斷懷疑對方對自己的愛,因為潛意識裡,她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當妻子認識到這些情緒的原因時,要意識到那些已經成為過去,是過去的關係映射到了現在的新關係中。我們是有能力的,不好的經歷讓我們有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會讓我們少走彎路。父母不良地對孩子,孩子終會長成人夫人父或人妻人母,錯誤的因在歷史久遠處種下,如果成人不能鼓起勇氣來斬斷,不願承擔起自我彌合的角色,那就會痛苦代代相成。所以,成人要相信自己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可以自己把生活打理好,可以開創新的生活。
其實,總的說來,我還是傾向於告訴人們:我們的心外面,沒有別人。前提是我們要足夠的強大,面對困境能用化骨綿掌輕鬆消解。那時,管它是電閃雷鳴還是風和日麗,我們都能雲淡風輕,心無旁騖一往無前。
和姐姐聊天,她說自己最近又有了新的感悟,她說人不要輕易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而難受,沒有人是只得到或只付出的,時間一到,就會均衡。不要為自己做的事沒有得到肯定而生氣,只管去做,做了自己有收穫,而且別人總會慢慢發現。沒有一種知識或者能力是無用的,總會有適當的機會用到。也不要太容易生氣,因為生氣傷的是自己,可能別人根本不知道。理順了自己,生活就會順氣起來。
不知道這是不是另一種: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以下是我的個人微信號公眾號,四維芝麻心理健康微信公眾號,掃描可關注。
http://weixin.qq.com/r/3Uy7o67EKPNXrerA9xnP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正確與否先不說,只是一點,她強調向內心看,看自己的心,這跟佛法是一個道理。心外求法皆為外道,張德芬是位好的領路者
張德芬的書並沒有傳播什麼人生觀,她只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教給了我們一套觀察自己,了解真我的方法。
她的書不只是用來讀的,要想有收穫,需要自己在生活中實踐那些練習。
堅持一段時間,你自然會有答案。可以推薦給同學,價值觀不是那麼容易影響的,書看看就好
看完了剛一開始確實豁然開朗,但是時間久了他的這些東西就不管用了,還是得面對那些解決不掉的問題。
但是,對於那些已經低入谷底,情緒暴差,面臨重大打擊的人來說就合適了,因為他們就差那麼一口氣,所以,中上所說:張德芬的東西就只是一劑止痛片,暫時能管用,長久會沒什麼作用。 其實,也不能說她的東西有用沒用,因為就好像學校里的老師叫你東西一樣,但是人生路是自己的要自己解決問題,她只是提供了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法而已。其實有用,用處就是在你快撐不住的時候給你一個美好的想法。。。這也是用處。
最近剛開始看張德芬的書,很巧我是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遇見未知的自己,看了之後覺得還不錯,於是又開始看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畢竟心想事成是每個人都想要的。
但是讀了一些,我覺得她的話有一些道理,但是又有些自相矛盾。比如她說,做任何事情,我都一定會設下一個目標,然後勇往直前,十之八九都會成功,也就是說只要你堅定自己的目標,並且一直告訴自己會成功,那成功的概率會非常大。後面又說,如果宇宙給你的,就是你想要的,那麼你想要的就會不斷地發生在你的周遭,因為你已經和宇宙同頻共振了!這我就方了,為啥大家想心想事成?就是因為不滿於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想要改變,如果已經是很滿意自己周遭的生活,那麼不是已經在心想事成了么?那還看她的書做什麼?感覺好矛盾。不過我現在也是剛剛開始看,不好做出她的書到底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的評價,目前準備繼續看下去,看完再做結論吧。
最近讀了三部曲中的兩本《遇見未知的自己》和《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感覺還不錯。
心理學上弗洛伊德將人分為自我,本我,超我,而張德芬兩本書中推崇的也大致是追求內心最深處的想法,相信意念。有點心理學,也有點佛學。其實兩者大抵上是相似的,不能說不科學。有些東西聽起來虛幻,可是實際上真的帶來影響,這就涉及到信與不信的事情了,就像當初在高中看的《水知道答案》,要解釋書中這種現象也是無從下手的吧,要知道現象永遠是冰山一角。
推薦閱讀:
※怎樣形成正確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一個人書讀的越多,他的三觀是會越來越堅定還是越來越動搖?
※那些每天竭力卻只能夠說是在生存的人,千篇一律毫無色彩,他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如果你是黛玉的性格, 周邊人卻都要求你成為寶釵,是你個人的錯呢,還是這個環境的錯?
※被你信任的人出賣,你是怎麼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