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耐克廣告 《Nike Football: 終極對決》?
Nike Football: 終極對決視頻
謝邀。
第一、一個極好的劇本。5分鐘之內解決了想要說的故事核心:創造力+個人冒險精神和愈發功利、扼殺犯錯的團隊足球之間的矛盾,以及最終的選擇。其實間接說明了我們還是希望看到漂亮足球,但在現在,這個希望已經愈發遙不可及。
第二、一個極好的表現方式,雖然有些老套。對於已經接近封王的一流或者超一流球星來說,他們的對手只有機器或者嗑藥——《少林足球》亦如是。所以在取材的時候,多少有借鑒的痕迹。這裡沒有辦法給出抄襲的結論,因為我沒有看過原劇本,所以只能用最客觀的詞語,那就是借鑒。
第三、英雄沒落結合「屌絲」逆襲=王者歸來,這樣的話題是最搏人淚點的。 @為夢而生 老師我沒說錯吧?裡面的英雄各有不同的「下場」,包括客串的羅納爾多,退役之後典型肥胖的潮流在他的模型身上一覽無遺。看到扛鯨魚的魯尼,只能說NIKE把他黑得恰如其分。不過丟在服裝店當模特的C羅也好不到哪裡去。最low的當屬小白,看得我心裡一陣蕭瑟。
第四、細節出人意表。只能佩服編劇的功力和對球星的了解,當然,其中的植入效應也非常自然,例如「非死不可」的出現。最搞笑的是內馬爾閃電過人的過程中還玩自拍。
第五、初心的展現。前30秒給了巴西的貧民窟,提醒所有人,貧窮和飢餓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課題——儘管羅納爾多是從那裡走向鮮花和掌聲。
5分鐘的微電影能拍成這樣,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真的。講故事抖機靈賣萌逗寵誰都會,人也還是那幾個人,天天上頭條。但是老梗老故事、新潮新細節能這麼好地結合,所謂社區寫手和專業人士的區別,就在這裡。同樣是拍微電影的,差別咋就那麼大呢?遇到了評價廣告的提問,最怕什麼?
最怕大家說來說去,就是說創意。說表現,說故事。這也能理解,這是直觀印象,就是廣告做給你看的部分,你也順著想想。作為觀眾、傳播對象無可厚非,作為從業者就得多想一步。
想點這隻廣告沒有告訴你的事情。
想想其他的可能性。
想想策略是什麼。
想想策略是否能支持解決廣告主的問題。
想想廣告主遇到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廣告的目的是什麼。
然後再來評價它做到了沒有。
否則,評價出來的結論,會是千篇一律的好看、不好看;寫得好、寫得不好。廣告厲害、營銷厲害。如果這是一道面試題,評價到這種程度,只能說明對廣告有熱情,沒體系,有可能就過不了面試了。
----------------------------------------
1.誰還記得四年前的那個假未來
四年前,世界盃。Nike推出了廣告Write the Future。
如果你記憶力足夠好,關注的時間足夠長,你就會發現,這個《終極對決》故事,其實和四年前的這個版本並無太多不同:
走錯一步,你可能就成為默默無聞的人,一個「壞未來」,而一旦走出關鍵一步,寫下未來,你便會成為超級巨星,風靡全球,一個「好未來」。然後事情又回到了起點——好未來和壞未來都未發生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
是不是和克隆人對決也沒有什麼區別呢?
沒錯。這個廣告沒有提出太多新的觀點。在我的印象里,「活出你的偉大」、「寫下你的未來」、「搏上一切的終極對決」……總之就是在Just do it下面發散出來的一系列關於成功和選擇的觀點。從這個角度看上去,Nike正在把四年前已經寫過的一個故事重新又寫了一次。而且,所有人都不再記得這個故事了。
NIKE WRITE THE FUTURE FULL LENGTH視頻如果你看得足夠仔細。
你會發現,四年前得這隻廣告。球員並不是全都全部穿著Nike標的衣服。有時候出現的是茵寶標的隊服……因為,2008年Nike收購了茵寶。
這一隻廣告的目的,就是搞出一個非線性的歷史,搞出一個平行宇宙,搞出一個Nike贊助了世界盃,而且Nike的球隊奪冠的「好未來」。讓所有人被兩個版本的未來產生錯亂,覺得這是真的。
實際上呢?
西班牙奪冠之後,阿迪作為西班牙球隊的贊助商之一,贏了。它可以繼續大書特書,利用自己所有的世界盃權益繼續營銷下去。Nike又一次被壓制。這一切就如同廣告所寫的,這只是一個「壞未來」而已。而我們是活在當下、搏上一切的「活出偉大」的奮鬥者。
體育場上,選手們在拼搏。廣告營銷中,品牌們也在拼搏。
寫下假歷史,就是Nike博取眼球的方式。
從1970年阿迪達斯開始贊助世界盃,2013年,阿迪達斯和FIFA的續約也到了2030年。
1994年,世界盃於美國舉行。Nike開始借勢世界盃.
NIKE - Wall Soccer Commercial Advert視頻
1994:廣告牌活起來了在城市裡面踢球;
1998:上屆冠軍巴西隊(新簽)由於延誤在機場踢球;
2000:牢籠足球賽;
2006:葡萄牙概念美麗足球;
2010:寫未來
2014:敢為巴西人(Nike Football Dare to be Brasilian)
這種擦邊球遊戲一直玩到了現在。到2013年,阿迪達斯佔據足球裝備市場的40%份額,達24億美元,耐克緊隨其後,20億美元,佔30%。
這種競爭已經白熱化。每一個球隊,每一個球員的各種裝備,每一個球員Facebook 的粉絲數和Twitter的發言量,都成為了考核的標準。球衣和球鞋屬於不同的贊助商也又時發生。
這個競爭,不是一勞永逸地贊助了一隻球隊、推出一隻廣告的競爭。而是至少在世界盃期間,分分秒秒不停地曝光的數字競爭。阿迪達斯作為官方贊助商,名正言順地使用世界盃品牌,而Nike作為擦邊球玩家,只能一會兒動畫一會兒假未來一會兒在街頭踢一會在天上踢一會兒在籠子裡面踢。
而本題所希望評價的這隻廣告,只是其中所有組合拳中的一個小片段而已。
3.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角度
很多時候,我不知道」如何評價「之類的問題,是想要知道一些什麼。簡單地說就是看看各行各業人們不同角度的看法。然而在這樣的一個社區里,看法通常是沒有大同小異。
上面的兩張圖,是那天廣告投放時候,微信朋友圈裡兩個朋友做出的評論——
藍色方塊是媒介從業者。從媒介角度評判五分鐘的媒介投放是一筆大錢。媒介策略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是人推出來的,也是通過無數努力,才被客戶買單的。
橙色方塊是製作公司的朋友,首先想到的是製作成本的高低,然後也想到了衍生物、品牌授權玩具。
這些專業、有創造性的想法,是我追求「如何評價」的目標。
而找到自己評價的方向和角度,建立起自己的體系,形成自己的定位,做好自己的工作,對於每一個人,都是比單純評價他人和他人的作品更重要的事。
同樣的世界盃檔期廣告,如何評價「百事史上最強廣告」? 我也做了評價。
我是專門來吐槽的。
1.這就是世界盃版本的《少林足球》。
2.羅納爾多的卡通形象某些時候還有點像吳孟達。
3.內馬爾逗比要有限度啊,自拍狂人...
4.霍華德和其他人級別差太多,照顧美國觀眾也不用這樣吧。
5.魯尼的克隆人長得太逗了。
6.小白在一片國家隊球衣中穿了件巴薩是怎麼個 意思...
其實挺慚愧的,身為廣告從業者,一直很少來回答廣告相關的問題。
NIKE的廣告形式幾乎95%以上都屬於形象類廣告,就全球最火熱的足籃球運動而言,無論是簽約球星的質量與數量,又或者產品在運動愛好者中的認知度而言,NIKE是絕對的碾壓各路競爭對手。
不知是否有人對十年前吳大維的一則廣告留存有印象。吳大維手拿一顆籃球,廣告語是「我每天洗頭」,這則廣告通版都未曾出現過一個產品的LOGO在其中。這廣告是誰做的?這麼粗心大意?居然忘了宣傳產品或者品牌?答案是寶潔。對寶潔來說,手握著多個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據了第一地位的子品牌。對於當時的寶潔來說,只需要告知消費者,每天洗頭的好處,無論你追求的是去屑還是養護,又或者是實惠,總有一款適合於你,你總逃不出寶潔的手掌心。
對於NIKE而言也是同理。跑起來,basketball never stop......
它只需要用各種手段,文字表達也好,影視特效也好,創意述說也好,來向所有人灌輸這項運動的魅力就行。至於產品,他即便不是你的最終選擇,但也在你的首選陣列中。
說點其他答案中沒有提到的一些細節。
羅納爾多(Ronaldo Luiz Nazario De Lima) VS 坎通納(Eric Cantona)
早年NIKE足球系列的廣告,不知有多少人關注過,有空的話也可以續搜搜看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自上屆世界盃期間,NIKE的足球形象廣告中便缺少了一個靈魂傳奇人物做為主線軸而存在。
NIKE早年足球系列廣告鏈接: NIKE足球廣告 視頻 經典NIKE足球廣告 視頻 NIKE經典足球廣告 坎通納,馬爾蒂尼,菲戈 [廣告專題站]耐克美麗足球 NIKE足球廣告之魔鬼足球
更多鏈接就不再一一貼上了
這次的廣告里,羅納爾多明顯的頂替起了坎通納的重任,相信在今後幾年的NIKE足球相關廣告中,羅納爾多都會一直扮演一個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這次頂替角色的挑選不是隨機而生的,是經過周密市場調研的結果,看似一個人物的替換,實則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更替。
抓住時代更替的大好時機打擊對手
今年世界盃,就NIKE與它的老冤家adidas而言,是一個相當微妙的時代。adidas家貝克漢姆的退役,勞爾、齊達內等這些老牌球星逐漸淡出現階段年輕人的視線,adidas在足球領域唯一拿得出手的只剩下一個梅西。若我不提,我想知道有多少人會以為梅西是NIKE家的球星?
NIKE這次使用的是集團軍作戰模式,從全方位打擊adidas。所以,在視屏中,我們觀眾們大飽眼福的看到這麼多,雖然是虛擬人物競技的畫面,不過話又說回來,簽約球星集團軍作戰的模式一直都是NIKE的首選招數,各位可以回憶一下以往NIKE的各種廣告。
表現手法
NIKE不是沒有人力物力與財力將麾下球星召集起來拍攝一則廣告,但NIKE選擇了最易讓現階段年輕人接受的3D動畫的方式來製作這則廣告,足以見識到NIKE對未來的戰略布局和其老謀深算。
情節與細節
倘若對這項運動這票球星沒有足夠的熱愛與了解,整則廣告中對於人物退役後的職業軌跡描寫不會如此讓人會心一笑。這樣的製作團隊,我除了用「可怕」一詞來表達我對他們專業的敬畏,再也想不到其它了。
回答完畢!各位晚安!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因為這支廣告我徹底淪為W+K腦殘粉
好吧,我終歸還是忍不住自己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實在受不了有些自以為是的評價,不論廣告還是足球,作為一個還算有點點資歷的廣告人,作為一個還算資深一點點的球迷,從廣告和足球兩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廣告的。
對,從什麼角度評論一支TVC,單純的從TVC評論,就可以有很多角度,比如創意、導演、動畫製作、成本控制與效果評估、創意執行等等,但是一方面我畢竟不是creative更不是製作團隊的角色,一方面從這些角度討論確實顯得略小,所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看。
第一,客戶企圖。對,nike一直都不是fifa的贊助商,甚至不是歐洲杯和歐冠的贊助商,這個事情是沒辦法的,因為歐洲實在是阿迪達斯的大本營,這都不用去找數據就可以想像,如果歐洲成了nike的天下,阿迪達斯所有管市場和營銷的都可以自裁以謝天下了~但,南美,尤其巴西,始終是nike的極其重要的戰略陣地,舉個簡單的例子吧,98年世界盃決賽大羅嘔吐帶來的爭議之謎,一直都有nike的影子存在;這次巴西世界盃,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nike的大半個主場,在自己的主場,利用自己旗下的明星球員,與adidas分庭抗禮,爭奪歐洲大陸以外的市場的好感度,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戰略目標。
第二,品牌。這裡包含幾個層面,首先,這是一個典型的品牌廣告,品牌廣告的核心任務,通常來說都以建立和鞏固品牌與消費群之間的好感度為主要目標,具體目標結合品牌具體的任務而定。比如說,某護膚品牌,它的品牌核心訴求可能是「美麗」,但全球各個地區目標消費群對於美麗的定義各不相同,需要從中找出共性來作insight然後做創意去溝通;而這個concept可能在過去二十年間都是合適的,但面對現在的90後,可能這些目標消費群跟二十年前的消費群比,對於美麗的認知與定義發生了變化,那麼這個「美麗」就需要結合現在目標消費群的價值觀重新調整。
好了,說多了,回來。
nike的品牌主張一直都是just do it,這裡又有兩個層面需要說到。其一,nike整個品牌在品牌推廣上,的確是藉助「冠軍球員」而崛起的,它的品牌邏輯是「我只和最好的運動員簽約」;其二,也是和「其一」緊密相關的,這是一個品牌策略,但是在品牌內容上,也就是真正的核心訴求上,nike其實從來沒有真正講說「我是冠軍的選擇」,而是說,「你可以通過努力變得更好」,所以它的slogan才會是just do it,因為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信奉白手起家屌絲逆襲因而崇拜英雄的國家,這個國家在意的是這個完整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最終的結果。所以我不同意前面有人說,nike一直是在「冠軍」或者「贏家」這個角度下不斷找觀點,還沒什麼新鮮的。
所以,評價現在這支廣告,的確需要從兩個維度來看,一,從和競爭對手的角度看。adidas這一次的slogan是all in or nothing,用中文翻譯過來就是,成王敗寇!拜託,這才是真正在從「贏家」的角度出發在找觀點,而這個觀點顯然不怎麼樣,因為這實在不符合體育精神,對,競技體育,別弄那些虛情假意,誰不是為了贏得比賽,但體育及體育精神一直偉大,一直被人類追求,恰恰是因為它代表著人們對於更高更快更好的一種追求象徵,誰都可以盡自己的努力去嘗試,拿到冠軍的那些人,也只不過是一些「代表」,而不是一切,這是體育屬於人民的偉大之處,但「成王敗寇」是典型的精英文化,這個世界只屬於少數人~所以,只關注結果,和關注過程也讚賞結果比,顯然,adidas這次不怎麼聰明。
之所以這麼說,是我覺得adidas這次偷懶了。all in是adidas這幾年在推的全新品牌策略和概念,直白點說,就是adidas覆蓋了你的一切,這其實是在整合adidas旗下各個不同類別品牌在市場上共同發力(我猜這背後應該是adidas在全球資料庫中重新做了功課帶來的),比如,adidas和originals就是兩個幾乎完全割裂的品牌,誰都不一定會cover到對方,但這種整合,理論上是要實現兩個目標的,擴大整個adidas品牌的市場份額和相互促進各自品牌的重疊消費從而培養重度消費群。
而這個nothing,我真不知道是不是「impossible is nothing」里的那個nothing,那是adidas一個非常牛逼的主張,那恰恰不是贏家文化,而是在鼓勵運動精神。
我真心不知道這次adidas是不是就這樣把兩個品牌概念這麼生拽在了一起,拽在一起以後實在是一個愚蠢至極的態度,完全應該在all in下面發展出來一個給這屆世界盃專用的slogan。
所以,從品牌廣告的角度,我認為nike完勝adidas;
剛才說評價這支廣告要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和競爭對手比,另一個就是和自己比,前面有人說,拿nike這一支和四年前的write the future比,沒有拿出來什麼新鮮觀點,這個我就更不認同,我依然留著足球的部分後面說,這裡依然不從純粹的足球來說。
四年前的世界盃在南非舉辦,南非,對,大家可以想到很多吧,種族,殖民地,自由,曼德拉,好吧,這個不是我們的話題,但在南非舉辦世界盃的確象徵意義巨大,這種象徵當然包括足球,非洲一直是世界看好的足球第三極,但當然更包括廣義上的社會意義,所以write the future實在是一個大看法,為以後非洲包括非洲足球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充滿了具有張力的想像空間,而非洲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與代價,與just do it難道不是異曲同工么?
四年後,世界盃來到巴西。巴西被稱為足球王國,除了這裡的人拿足球作為最大的樂趣,更在於伴隨足球的全球商業化步伐,足球稱為相當多巴西普通人乃至貧窮族群改變個人直至家族命運,甚至民族命運的重要途徑,羅納爾多實在是一個再恰當不過的代言人,還有太多太多巴西巨星的例子,的確,在巴西乃至南美,像kaka那樣家境很好的球星真的鳳毛麟角。所以,前面有人在說幾位巨星失業後去做的副業,的確都是nike和創作團隊精心琢磨過的,而且正像前面的朋友所說,如果他們不是球星或者實業,也就是個普通人,一個要為生計發愁的普通人。這一次巴西世界盃,為什麼民眾反對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並不是巴西人不愛足球,正是因為他們不相信世界盃能帶來國家經濟的騰飛進而福澤自身,反而覺得政府不去干該乾的事兒,而要勞民傷財。關於大型體育賽事與國家經濟發展關係,也不是本次題目,也就不展開了。所以,足球拯救世界,或許普通人覺得略顯誇張,但對於相當多的國家和普通人來說,卻絕對是另一個大看法,而這個大看法的背後,道理依然是just do it。
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背景下的大看法,都具有濃厚的時代和地域文化,以及由此得出來的大看法,而這兩個大看法,能夠從品牌自身的核心訴求出發,和品牌自身的核心訴求match,則更顯難得!
好了,廣告的部分就到這裡,還有很多角度可以討論,但,這是一個在巴西舉辦的足球世界盃的品牌廣告,所以,時代背景、地域文化、品牌主張、足球關聯四個層面,已經都涉及到了,綜合來說,從一個品牌廣告的角度說,我想可以有90分了。
啰嗦完廣告,不得不再啰嗦啰嗦足球的部分。
尤其在世界盃已經開幕四天之後,再回來看這支廣告,更有衝動。到目前為止,即使今天凌晨奈及利亞和伊朗貢獻了第一場0:0,基本上開賽為止每場進球數應該也可以達到3球了,這在最近幾屆大賽中都不多見,為什麼這件事如此難能可貴?
自2004年起,世界足球或者說歐洲足球,進入了一個可怕的年代。那個時候,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是希臘奪得歐洲冠軍,一是波爾圖拿到當季歐冠後一個特殊的人入主切爾西,對,莫里尼奧。所有但凡了解那個年代的球迷都會知道,這些意味著什麼,依靠精密乃至醜陋的防守贏得冠軍。這跟義大利不一樣,義大利是信奉這種文化,有防守中的藝術,同時並不扼殺天才球員的天賦與創造力;但以希臘隊和莫里尼奧為代表,則是精於計算,最新的版本是阿扎爾在賽季結束後對莫尼里奧大放厥詞。當然,我也很欣賞莫里尼奧,欣賞他的專註、團隊精神、職業性等等。
莫里尼奧剛剛成就自己的王朝,一個叫做瓜迪奧拉的人又出現在了巴薩的帥位上。好吧,關於tiki taka這件事,我相信見仁見智,我姑且不說這個戰術優劣,但最起碼,在巴薩統治歐洲足壇的五年間,你可以說是大家都對他們贏了這麼多而新生怨懟也好,你可以說是審美疲勞也罷,但足球的確不該是一種模式,或者幾種模式在同一個時間段內交相輝映,或者一個模式統領風騷各幾年。連在西班牙國內親巴薩的媒體,都會戲稱,作巴薩的主教練太容易了,只要排出「典禮陣型」就好了,可想而知。
所以,從足球的角度說,創造一種不會犯錯的模式贏得一切,正是廣告里那個變態博士的出發點,我不知道nike是不是刻意擠兌巴薩,但這個邏輯的確是tiki taka戰術的核心精髓。
而另一方面,世界盃歷來都被視為是否有一種新的模式、新的王者、新的時代到來及開始的風向標,就開賽至今看,英格蘭、荷蘭、義大利和德國都表現出了新穎的或者延續性德革新,而一成不變也精疲力竭的西班牙已經受到了教訓。
所以,各國球星盡自己的努力拯救足球拯救全世界球迷的審美疲勞,算得上恰如其分~從足球這個角度說,它對四年以來足球世界的變化與洞察,這支廣告也足以打個90分了~
最後再啰嗦一嘴,每四年,把自己簽約的頂級球星拉出來遛遛,也是在得瑟一下自己多麼有眼光的簽下了哪些新一代巨星,比如大家看四年前nike的世界盃廣告里,還有卡納瓦羅什麼的,但到了這屆,基本都是這四年新一撥的領軍人物了,雖然有人沒來,雖然有人世界盃表現歷來很臭,但哪怕內瑪爾這一次功成名就,nike也就贏了世界了~挺好~之前在另一個問題裡面回答過這個問題,當時覺得怎麼這個廣告這麼火,知乎上的關注度怎麼不高,今天發現原來大家都在這裡,那我也來湊個熱鬧把我的答案粘貼過來吧。
我們來看看廣告當中的角色設定:大羅作為故事當中的領路人,眾人的精神導師,因為他以前耐克足球品牌頭牌以及東道主巴西世界盃大使。
故事中在球場上的眾人跟現實當中是一樣的,基本上球風,特點都是完全還原(內馬爾閃電般的速度過人倒是完全借鑒了最新一部《X-Man逆轉未來》中快銀的戲份)。
我主要來說說開頭被克隆人擊敗後的眾球星失業後的形象:伊布變成了擺小攤買自傳的人,這個梗很好玩兒,他本身是一個口無遮攔的人,又在自傳中爆料了很多其他EX隊友EX教練的事情,失業後幹這種事情似乎確實很符合。C羅變成了櫥窗模特,他個人本身因為擁有碉堡的身材以及經常登上時尚圈雜誌,再加上有超模女友伊蓮娜,失業了,所以這個行業的最初級應該是什麼呢?櫥窗「真」假模特,虧耐克想得出來。。。伊涅斯塔回到了鄉下,開始了無憂無慮的生活,他本人在小鎮F"uentealbilla長大,寧靜的小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生活。內馬爾成了洗剪,大衛路易斯成為了吹,我覺得在巴西,這二位沒踢出來很可能就是這個歸宿。。。更何況他們現在的髮型還是這個系列的。。。魯尼變成了碼頭工人,魯尼出生在利物浦,本身就是碼頭工人的孩子。
之後呢,在大羅的「綁架」引領下,以及神器(耐克新款秋鞋)的幫助下,C羅們risk everything終於取得正果。
於球星開頭失敗後狀況的有一個共性,就是如果他們不是球星,那麼他們就是生活當中很普通的人,而且這些角色的刻畫跟他們每個人真實的出身和性格來參考,幾乎讓我覺得就是這樣的,非常的真實。他們可能會很平凡,但是有了耐克這次的宣傳精神risk everything(大羅作為喻體),他們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而我們不就是生活中很平凡的人么,跟上一部risk everything的廣告一樣,角色的設定非常有代入感,體現讓普通人大家一起參與進來的感覺。這樣潛移默化的營銷,會讓一個普通人也想risk everything,我們身邊沒有大羅,但是我們可以買得到球鞋不是么。
此外,球星國籍語言方面:大羅,內馬爾和大衛路易斯代表東道主(葡萄牙語),C羅(葡萄牙語),魯尼(英國英語),伊布(即代表瑞典北歐又因為是東歐移民代表部分東歐),里貝里(法語),伊涅斯塔(西語),霍華德(美國英語)。
這樣在不同國家區域間播這個廣告,可以採用不同的語言,而且幾乎每一個耐克足球裝備需要堅守的陣地都有一名代表。
所以說,這個廣告應該是做得非常好了。
非營銷廣告出身,歡迎評論指正,有時間再修改。Nike對運動的詮釋,一是專業,二是個性。前者是產品的功能性訴求,後者通過大量的明星代言來塑造和傳遞。
這個廣告短片,好在傳神。一個是足球之神,即反對程式化的足球,提倡冒險。所謂冒險,就是創造力和勇氣。耐克一直塑造的美麗足球。耐克大量的足球廣告都在反覆強調足球魅力的本質是創造力和勇氣,反覆強調下都成傳統了。好多年前,有個足球配合街舞的廣告,就已經讓人無法忘懷。反之,阿迪達斯的足球廣告沒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也在於對足球的詮釋缺乏那麼鮮明的總結。
還有一個神,是球員之神。都是明星,強調英雄主義,技藝高超,自不待言,這個廣告好在這些球星都有鮮明個性,這讓觀眾很容易產生情感共鳴。三星世界盃廣告也是好多球星,也是一個大故事,可是你們感覺不到個體的存在,因為沒有個性。耐克這個短片,寥寥數筆,就把球員個性體現出來了,比單純堆人耍帥的效果好多了。
再說下傳播。這條片,發布前,老樣子,已經通過各種媒體預先告知了,世界盃前,這麼多球星的片子肯定會引起觀眾好奇。而發佈於世界盃開賽前三四天,也是精心準備的。牛逼在於,在各大論壇,門戶,視頻和社交平台上都能找到這條片,很多網站是拿新聞發布的,這麼大規模立體化的傳播確實值得佩服,效果很明顯,變成話題了,尤其在年輕球迷群體中。
耐克不是FIFA的贊助商,他的策略就必須通過造神來吸引眼球,包括詮釋足球精神,講述傳奇故事。無疑,他們的策略一直很成功。
對了,既然說到足球卡通,我推薦一部,《桌面足球》,很棒的卡通,西班牙阿根廷合拍,不輸給皮克斯。這話算是對自己說的吧……
這世界上從來都不存在既定的最好的選擇,世界不停在變,每一項微小的因素都在不停地變動,這就像經濟學一樣,當你根據當前的情形估算出一個最佳決策的時候,它已經不是最佳的了。
放到個人身上,有沒有最佳的行為模式?有!最佳的行為模式就是能拋開性格的禁錮,全面的分析環境,隨時對你的選擇作修改。
有時候勇敢地賭一把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候行為上更加地謹慎小心才是最好的選擇,在不同的環境狀態下,需要不同的選擇模式——而這,基本不太可能在一個人身上出現,所以才會出現所謂的團隊戰鬥,以及組建團隊時候要求的性格互補等等。
中國傳統要求「修心」,也不過是要求儘可能地減小性格的影響,但是行為中依然會體現出濃厚的個人味道。
簡而言之,這世界上不存在所謂的「最優選擇」,所以也不可能會存在能做出「最優選擇」的人。
換句俗點的話說,那些球星的所謂「缺點」,在某些情況下正是使他們得以脫穎而出的「優點」——你分得清勇敢和魯莽之間的明確界限嗎?結果主義罷了。
所以,像片中那樣,出現能對場上情況進行最完美的估算,從而做出最優選擇的「克隆人」,是不可能會出現的。
這個設定本身就有問題,所以他的內涵,其實就是個生造出來的東西,沒有意義可言。
當然,形式還是蠻不錯。
很有意思的短片。看到前面有知友問為什麼小白穿的是巴薩隊服,其他人都是穿國家隊服,是因為西班牙的球衣贊助商是阿迪達斯。
傑作。立意不算很新穎但足夠正面積極,敘事簡潔流暢,效果逼真。
尤其對細節的把握實在高明,懂足球的人會拍案叫絕,不懂足球的人也會覺得很有意思。
空中大灌籃+少林足球……
今年看到最好的動畫廣告,也是世界盃目前最成功的一個。
一方面,短小精悍,便於傳播。
一方面,就像所有美國大片一樣,雖然你猜得到劇情,但是主題和節奏依舊會讓你為之振奮。
是啊,體育如果都像預設好的那樣,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競技體育,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
(順便補充一句,耐克和杜蕾斯這方面的廣告策劃做的真心不錯)
完爆隔壁阿迪幾條街,本屆世界盃個人認為廣告方面最出色的品牌沒有之一。結合之前那個小孩踢球變球星的廣告,既推了球星又拉了一堆新鞋曝光。不要忘記,耐克還不是世界盃贊助商,但你跑去問人,估計沒多少人知道原來耐克不是贊助商。阿迪是不是要回去反省了,不然要變阿迪王了。
還是很有意思的,特別是每個人的新職業~
下面這個拍的也不錯,看到後面都有點斯巴達了Nike Football- Winner Stays. ft. Ronaldo, Neymar Jr., Rooney視頻
一條廣告VS一整個賽事營銷,這中間是沒有可比性的
耐克不可能依靠一條有意思的廣告就扭轉敗局,如果這條廣告就能讓人們以為世界盃是耐克贊助的未免太過了,別忘了世界盃官方比賽用球還是阿迪的呢,這種存在感已經刷了4個月了
這裡面涉及到營銷的權益問題,耐克不是世界盃贊助商,所以它的廣告里不可能出現大力神杯或者世界盃這種設定,再加上球衣贊助這樣的不可控因素,所以連全部是國家隊球衣都保證不了,至少我在看完這個廣告之後沒有能夠把廣告里的那場比賽與世界盃相聯繫,這是一個難題,很顯然耐克這次也沒有能夠解決
PS:這則廣告的創意真的沒必要捧得太高,如果看過NFL的賽事包裝,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體育賽事營銷巔峰了,耐克的這則廣告劇情,無非就是炒冷飯的肉身VS機械/魔鬼/克隆人/蠻族/外星人題材,我這樣一說你肯定想起不少廣告,百事就做過好幾則,耐克自己也做過這樣的。
當然這個劇情百用倒也不至於太爛,如果表現力到達一個水平,也還是有意思的廣告
已經有廣告人貼了具體分析,很到點,我自己是做體育營銷的,一條廣告而已,拉不回那10%的市場佔有,耐克之前的籠斗更加深入人心,依舊不能扭轉敗局
在體育營銷里,阿迪的這種贊助商級別權益是非常深非常多的,僅僅是能夠使用組合LOGO一項就讓耐克滿地找牙
——————————————————
雖然說從事這個行業也未必代表專業,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接觸的資源是專業的。
所以我的觀點未必專業,但是我願意把我能夠接觸到的專業資源分享出來,大家見仁見智,就比如那位廣告業工作者一樣。
阿迪跟世界盃的贊助關係到底有多麼壓制,一般人可能感受不到或者不太了解,這裡面涉及到的就是我上面說的「權益項目」。
比較常見的,「賽事主贊助商」「賽事冠名」「賽事LOGO組合使用」「球員肖像」等等等等
而阿迪和世界盃之間的贊助關係,幾乎是權益最多最值錢的那種,組合LOGO可以用在官方周邊紀念產品上,包括各種周邊讀物,在阿迪的廣告宣傳上也可以直接使用世界盃的各種標識,而這些你在耐克的店子里是見不到的
所以耐克只能費這麼大勁,因為它不能直接用世界盃三個字,它只能跟足球沾邊,只能用自己的球星,只能用一部分球衣,這條廣告其中一個失敗的地方,就在於沒有很好地跟世界盃形成默認的意識聯想。
我想是有辦法做到不提世界盃三個字,但是營造出世界盃的氛圍感,讓人覺得廣告里的比賽就是一場世界盃比賽的。
但是耐克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星爺有沒有收到版費啊
老套的劇情並不因為是NIKE的廣告就會太高大上,這劇情整套整套的《少林足球》翻版,不少人覺得把NIKE高大上的廣告說成「借鑒」少林足球就好象美國矽谷企業山寨了中國產品一樣。但人總不願意接受他們看到的現實。
但,廣告定位是非常高明的,在世界盃期間,全球球迷彷彿分成了各自的陣營,NIKE作為全世界的運動品牌,怎麼團結最廣大消費者?答案就是讓地球上最吸引人眼球的球星一起出來打一場比賽,假想出一個球星自己版本的對手,既定位了期望球星戰勝自己的願望,也將全世界觀眾置身在一場不存在的戰爭中,做廣告,做的其實就是心理學,這自然就團結了所有的觀眾。完美的勒布朗。。算黑么?
其實耐克拍廣告的最終目的還是其所創造的商業價值。
就本身的廣告來說,球星失業是鋪墊,穿上耐克後的王者歸來是亮點。
耐克這次廣告的定位是冒險,很顯然,是想吸引一大批具有冒險精神的人。
不怎麼穿運動鞋,也不怎麼喜歡高強度的運動,所以不清楚這類人群是什麼心態。所以就不談對消費者的影響了。
就對我而言,我不喜歡看足球,很多球星我不認識也不了解,所以也沒有什麼代入感,很顯然,耐克的這條廣告不是為我這類的消費人群準備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阿迪達斯這則廣告?
※如何評價陌陌《一碗熱乾麵》的廣告?
※既然優酷、愛奇藝都能識別出瀏覽器使用了 AdBlock 一類的軟體,並給出提示,為什麼不能把提示替換為本該出現的廣告呢?
※健身的傳單越來越常見,這意味著什麼?
TAG:廣告 | 耐克Nike | 2014年巴西世界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