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古建築多為石築,中式建築多用木頭?


這個問題其實挺大的,一起往回走著看看順便捋一下建築史吧,也希望大家交流指正。(多圖預警。)

  •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其實如果簡單說個結論也不是不可以——「希臘的鍋不小」,既然奧運會了,那就把這一片的來源弄一弄。

去雅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帕特農神廟可以2000多年立在那裡,可是我們連唐代的古建築都是鳳毛麟角了,難道真的是西方人就是天賦異稟比我們的建築都「高級」?

我們都知道歐洲的文明源頭是古希臘,可能很多人對這句話一聽而過了,實際上毫不誇張的說歐洲絕大多數的文化都是從古希臘發源的,甚至說沒有古希臘就沒有現在的歐洲,所以無論希臘如今再不堪,從某種程度來說歐洲也沒法放棄這個和安徽省差不多大現在還窮的要死的地方。

不過聽到所謂的「文明古國」里,並沒有古希臘文明的存在,實際上並不是因為希臘有多年輕,而是因為希臘其實並不是一個「原生文明」,作為一個海洋性很嚴重的商業民族,它很大的受到了東邊的赫梯王國、兩河流域(亞述、巴比倫),南邊的埃及的影響,我們來看一下圖。

圖 次生文明希臘文明(這裡包括克里特文明。),我們發現希臘加上克里特島形成了地中海上最方便的一個「中轉站」,而周邊的文明又太發達,赫梯王國是最早發展出鐵器文明的國家,古埃及和巴比倫就不用贅述了,所以說希臘的先天優勢或許真的比我們要好得多。

  • 作為世界最早文明發祥地的兩河地區,這地方非常的乾旱(過去還好一些,現在全是沙漠了。),多虧了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滋潤這地方才有了發達的文明,所以森林資源極其寶貴的他們早期用夯土進行建築的搭建,不過這地方再乾燥也不至於一點雨也不下,所以和燒制陶器一樣,他們把泥土摻上植物的纖維做成泥磚,有些時候為了防水還會燒成釉面磚,所以很快在兩河流域就出現了磚制的建築。

圖 蘇美爾人在用黏土製磚,旁邊還有人在用弄黏土蓋房子。

所以說地理條件造就了蘇美爾人只能用這模式來修建建築,而磚的出現讓建築的強度和高度極大地增加,所以終於在兩河出現了這樣的建築——

圖 隨著農業的發展,前3000年前開始這邊的「烏爾城」就開始空前繁榮,隨著城邦的發展,集權的奴隸社會開始興盛,這邊終於可以利用民力來修這種祭祀神明的大型建築了,這個是大約前2000年建造的「齊格拉特神塔」,也非常有名,一般也叫烏爾金字塔。

話說回來,同時代的我們還是傳說中的夏朝,如果按照現在一般認為的「二里頭遺址」來說,我們的建築大約是這樣的。

圖 二里頭遺址的想像復原圖,我們這邊和兩河比起來,樹木實在是太多了,而大量的降雨也使得我們不得不修建坡頂的建築,所以用茅草和木材搭建的住房就出現了。

  • 所以也不能說這時候我們的建築就一定要比人家低級,只能說確實是不同的自然條件滋生了不同的文明,只可惜到了現在這二里頭只剩下夯土堆和殉葬坑了,論起持久度,西方那些國家不知道比我們高到哪裡去了。

不過收到兩河流域很大影響的埃及,搞出了更神奇的建築模式,這一下就影響到了希臘了。

埃及的自然條件和兩河差不多,本來也受到這邊的影響用泥磚來製造建築,只不過埃及在上下兩部統一之後,法老集權下的埃及比起天天內鬥的蘇美爾人厲害太多,所以人家能調動的人力物力在那個時代也沒誰能比得了,所以等到法老左塞爾的時候,就希望來修一個能象徵自己王權的巨型陵墓,所以在一個名字載入史冊的工程師——伊姆荷太普的帶領下,他放棄了泥磚,開始在西奈半島採石灰石進行建築搭建,這樣一來整個建築的高度被大大增加,這樣一來第一個金字塔——階梯金字塔就出現了。

圖 階梯金字塔(左塞爾金字塔)。

這一來可倒好,整個埃及颳起了狂建金字塔的風暴,這種石頭建的建築簡直是持久又壯麗,所以到了法老胡夫的時候就像修個前所未有的大型金字塔,事實證明後來這個也是後無來者了,他已經不滿足於石灰石,想搞出點更硬的東西過來。

埃及周邊基本都是大沙漠和石灰石為主的山脈,沒有那麼多硬石頭,最後法老寧可從埃及南部的阿斯旺800公里運來花崗岩,而採集石頭的技術也是很神奇,他們把石頭鑿出裂縫把木頭插進去然後灌水,等到木頭一膨脹,石頭就裂開了,總之這麼一來更為龐大的胡夫金字塔就建成了。

不過說到採石頭這個阿斯旺,這地方的好處在於,是真的有山有水。

圖 阿斯旺大壩,可以看出來這邊就是不缺石頭。

等到埃及的中王國後的混亂時代,埃及南部的大祭司權利越來越大,象徵祭司權利的神廟開始大量修建,等到新王國時期的很有名的一個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時代,人家就在阿斯旺這邊建了一個極大的神廟——

圖 阿斯旺的阿布辛貝勒神廟。

  • 可以看出來這何止是石頭建築,直接就在石頭上鑿了個神廟,按照埃及人的信仰,神可是要保持神秘感不能常年見光的,除了一個精心計算的小門之外,裡面搞了非常多的柱子象徵神的威嚴,其實也就是這種建築,對後來的希臘建築有了極深的影響。

但是曾經的希臘建築是這樣的——

圖 希臘的邁錫尼宮復原圖。

我們發現這東西和後來我們熟知的希臘建築有很大的差別,結構大多都是木質,這一點和我們是非常像的,畢竟希臘不像埃及和兩河那麼缺木頭,他們僅僅是比較缺地盤而已,所以說希臘早期的建築大多數都是這樣的木質結構,旁邊一般也都是泥牆。

以這個邁錫尼宮為例子,古希臘早期建築最常見的就是木造的「井字梁」,在上面修木樑架和木柱承重,為了讓市內散發點活力,裡面還有大量的彩繪,而地面一般就鋪上大理石,希臘到現在也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大理石產地之一,所以說希臘不僅僅不缺木頭,石頭人家也不缺。

圖 希臘北部的最高山——奧林波斯山,當然了這個山也承載了希臘太多的夢幻,它帶著人文的光輝一直走到了現在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 但是後來希臘在邁錫尼文明覆滅、多利亞人入侵之後,走出「黑暗時代」的希臘開始發展了經濟,走向了「共和」,不斷地受到埃及影響的希臘開始出現了大批量的石造建築,尤其是希臘進入到古典時代之後開始有了和埃及一樣修建大型神廟的習慣,而把神廟搞的密不透風,搞一堆柱子的特性,也是受到了埃及的影響。

只不過,希臘學埃及的東西,卻把自己原來木造建築很多技法直接搬到了石頭建築上。
就拿最喜聞樂見的帕特農神廟舉例子。

圖 帕特農神廟。
這東西看著雄偉異常,實際上石材雖然縱向稱重性能很好,但是橫著的梁就非常脆弱,再加上受到埃及神廟的影響,所以不僅僅是外面,裡面除了放神像的地方以外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柱子,整個建築的透光性是很差的,而這個柱子學名叫「多立克柱式」,這東西原來就是希臘的木頭柱子變過來的,一種說法認為——曾經希臘建造木柱子的時候往往是一堆木頭一層一層拼起來的,但是這樣一來就非常不美觀,後來建築師就在這木頭柱子上刻上縱向的「凹槽」,整個木頭柱子就開始美觀起來,雖說後來換了石頭就用不著這個了,但是習慣卻保留了下來,而柱子的上方也是放上曾經木質板演變過來的一層層的石制柱頭。

圖 多立克柱式,從原來的邁錫尼木柱演變過來。
後來希臘人不滿足於照搬木頭柱子,就逐漸發展出了帶著植物紋樣的愛奧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圖 從右到左分別是多立克、愛奧尼克、科林斯。

而不僅僅是柱子,上面的結構也是木質結構變過來的,我們來看這個。

圖 柱子上面的楣梁、中楣、和飛檐。
在中楣的地方我們會發現有好好多帶著兩個凹槽的石板,這玩意叫「三隴板」,曾經也是一種作為支撐結構的木板,後來希臘「石頭化」了之後,也就直接把這玩意變成了石頭的。同樣受到埃及的影響,大量的雕刻開始出現在希臘建築上,而石材往往是雕刻最好的載體,希臘終於和木造越行越遠。

圖 分析一下古希臘建築的構造。

我們可以發現,這一系列的結構都有著很明顯的木造建築痕迹,橫樑、飛檐這些曾經都是木造的代表結構,結果石頭的梁又沒有木材那麼好的張力,所以相對東方的建築來說,也不能說這種東西一定就有多好,但是唯獨不同的是,無論是埃及的神廟還是希臘的神廟,這種宗教性質的建築都是希望這種東西能永久保存下來的,而我們的上古時代別說永久保留,光商代遷都都快遷成游牧民族了,建造這玩意簡直毫無意義。

但是對於東方來說,與其信仰虛無縹緲的神,注重祖先崇拜的大王皇帝們唯獨希望永久保存的就是自己的陵墓,所以我們發現我們的石制建築,基本都是帝王貴族陵寢。

圖 山東沂南的漢墓,其實這個風格已經受到希臘的影響了,我們往往不要小瞧文化傳播的力量,所以說我們不是沒有石頭建築,只不過都給弄地下去了o(╯□╰)o,而同樣,在佛教興起之後,大大小小的石窟,磚制的佛塔,其實也是這種「永久保留」思想的延續,而這些大工程往往都是靠信仰支撐的。

  • 有人說希臘怎麼影響到中國的,其實當年雅典、斯巴達等衰落後,馬其頓在亞歷山大的帶領下一路打到了阿富汗,整個西中亞洲開始希臘化的進程,我們要知道這國家可是和我們接壤的,後來漢武帝西征幹掉了一個在阿富汗北邊一個叫做「大宛」的國家,一般認為這個國家的名字就來源於希臘的城邦「愛奧尼亞」,所以希臘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就連曾經輝煌的埃及也被亞歷山大大帝收到了自己的地盤裡,變成了逐漸希臘化的「托勒密王朝」,所以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希臘已經後來者居上了。

希臘西邊過一道窄窄的海峽,就到了傳說中的「亞平寧半島」,這也就是後來所說的義大利半島,半島上的一個小城邦羅馬開始不斷學習希臘的先進文化,終於統一了這個地方的「伊特魯里亞人」(聽著有點像義大利哈。),隨後就開始瘋狂擴張,最後沒想到竟然把亞歷山大塑造的希臘帝國們一窩全吞了。

  • 我們看到羅馬的崛起過程和發展過程簡直和希臘太像了,同樣都是經過了王政時代、共和時代等等,就連後來羅馬的神話都是山寨的希臘神話,所以建築就更不用說了,其實羅馬可以說是希臘的最好學生之一,西方也有句話叫「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不過唯一不同的是,義大利半島的人們不是很喜歡希臘人們瘋狂的使用大石頭,羅馬這地方大理石是不多,但是火山灰是賊多,我們都知道的羅馬帝國龐培古城就是被維蘇威火山給埋了,所以羅馬開始發展出用火山灰、石灰、砂土調製出來的「混凝土」,所以很快羅馬人他們把從兩河和赫梯(又是他們)傳過來的「拱券(xuan)」技術發展起來。

圖 羅馬拱券,這個就是拼起來的楔形拱石,這結構真是極好的,你看這石頭根本掉不下來。
可以說這是個非常大的進步了,比起木質結構演變過來的一整塊的石頭的大梁,這種東西直接就彌補了橫向石料的缺陷,大家熟知的羅馬斗獸場就是這玩意。

圖 羅馬斗獸場,其實仔細看下這個東西的結構還是希臘神廟的結構,柱子都是搬過來的希臘柱式,第一層多立克,第二層愛奧尼克,第三層科林斯,只不過加了拱券搞成了柱牆,又變成了希臘後期已經有的圓的趨勢,拱券的應用終於讓希臘建築發展到了個新高度,這樣一來木質的道路肯定是回不去了。

  • 當然了,密集的羅馬城加上奇葩的地中海氣候造成的火災頻發也是羅馬不可能大規模使用木造建築的原因,熟悉羅馬歷史的應該知道,這地方動不動就來個大火,甚至在羅馬在公元前就已經有很成體系的消防系統了,當年羅馬前三頭同盟的克拉蘇就靠救火發的家。

而同樣,我們這邊的季風氣候加上黃河動不動就改道泛濫,石質建築對於我們來說成本太高,更何況對考古有點了解的應該知道,華北平原畢竟是個黃河帶來泥沙沉積出來的平原,歷史一路走來千米厚的黃土下有著一座座古城,所以石質建築在這裡根本得不到永久性的保證。

相反你看東方的墓葬,還是帶著拱券的,這技術在西漢成熟,一般認為也是絲綢之路從西方帶來的。

圖 從戰國到漢的大墓發展,我們把這技術全用這裡了。

好了我們繼續,後來在這個的基礎上,羅馬又發展出來用混凝土澆灌的——穹形拱頂。
我們來看個例子。

圖 羅馬萬神廟。
這玩意前面的「門臉」明顯就是山寨的希臘神廟,但是它卻不像希臘一樣再搞那麼多柱子了,而是在後面直接修了個大罐頭,上面的穹頂完全都是拿混凝土澆灌的,從這裡就能看出來人家確實是在不斷進步的。

可是我們東方仍然堅持自己獨立發展路線100年不動搖,相比於西方的拱券,我們終於在漢代發展出了成熟的「斗拱」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很好的保證大型建築的穩定,所以我們也就和石質建築漸行漸遠了。

圖 斗拱,我們在中國的絕大多數建築房檐下面都能看見這玩意,那個方的小梯形塊塊叫「斗」,那個彎的東西叫「拱」,一層一層的斗拱結構可以支撐非常巨大的鋪著瓦片的房頂,所以說這個技術出現之後,我們的建築結構就相對定型了。

其實如果對於建築來說,我們東方更注重的是結構本身的美,而西方更多注重的是建築上面的藝術加工,但是木造建築卻限制了建築的形態和高度,並且裝飾一般也只能通過平面的彩繪來表現,其實從某種程度講,這也是我們經世致用的「意象」思想和西方徘徊在抽象和具象之間的思維的根本不同,相對於仰望星空創造偉大,我們更願意和諧的生活在一草一木里。

  • 我們看個例子。

圖 日本的唐招提寺,東方的建築形式慢慢固定成下面是柱,然後上面是斗拱,最上面一條一條的東西叫做「椽」(音船),柱子和柱子中間靠「乳栿」(fu)保持穩定,成熟的木造榫卯系統讓人驚嘆,但是從另一方面也逐漸的僵化了。(盜圖我會誅你的。)

其實話說回來,你看希臘神廟的復原,上面還有用石頭做的假椽頭。

圖 希臘神廟復原,仔細看房頂的椽頭,明顯也是用石頭仿的木造建築構造。

  • 我們古代的建築工匠往往都是一代一代身口相傳,工匠的社會地位還不高,往往都是靠著經驗和熟練的手藝進行建造,這樣一來就失去了理性和標準化的考慮,要不是後來宋代官方修訂了一本《營造法式》(想了解中國建築一定要看這本書。),我們都很難找到系統的進行古建築描述的書籍,從唐代之後,宋代直欞窗大量變成了格子窗,明清的時候窗子的花紋就變得更繁雜,而清代的時候因為柱體牆體稱重能力的上升,斗拱更是蛻變為裝飾為主結構為輔的東西,可以說我們的建築工藝雖然也有發展,但是總體來說路線或許走入了一個岔道。

而西方的建築卻在石材建築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商業化和多元化的社會使得匠人也有了更大的空間,所以終於,穹頂的2.0版本終於在發達的東羅馬區域出現了——

帆拱,我們能看出來原來的那個萬神殿的穹頂就是個大罐頭,連開個窗戶都不行,所以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一帶就開發出來了這玩意,十字交叉的拱券形成了更為美妙的結構。

我們看個例子。

圖 聖索菲亞教堂,隨著羅馬的衰落,君士坦丁大帝的米蘭敕令讓羅馬開始徹底基督化,拜占庭就用這個最先進的技術修建了宏大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只不過這東西隨著後來匈人和日耳曼人的入侵成了羅馬帝國的絕唱,後來東羅馬被土耳其徹底滅掉,這大教堂,就成了,清真寺。(某度搜個圖,前10個都是土耳其旅遊的推廣。)

圖 聖索菲亞大(qing)教(zhen)堂(si)的內部,可以明顯看到帆拱的結構。

後來西羅馬被日耳曼人給推了,古典時代正式結束,歐洲進入「中間期」,蠻族征服先進民族的後果往往只能被同化,但是這群蠻族又不想完全淪落,就開始把羅馬人新皈依的基督教更大的利用了起來,一種以羅馬建築為基礎的極其嶄新的建築開始發展了起來,因為神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型教堂開始興建,而蠻族在學習羅馬建築的同時,按照自己的建築模式往往把建築物弄得更加的高聳,把拱券和柱子都弄得粗大厚重,這樣就有了所謂的「羅曼式建築」,雖然還叫羅曼,但是卻把羅馬的東西改造的不倫不類了。

圖 德國的羅曼式的施派爾主教座堂,我們可以發現整個建築都厚重了很多,稱重結構大多已經是牆體和拱券,房頂往往都是拱券發展過來的穹隆,裡面還有木造的結構。

而羅曼式建築發展到最後,就可以說在西方建築史上都是少有的高峰了——哥特式建築,其實我們看一個晚期的羅曼式建築,就已經非常雄偉了。

圖 比利時的聖母主教座堂,晚期羅曼式建築,但是卻已經有後來「哥特式」的影子了。

  • 教會和封建領主控制的歐洲,越來越喜歡修代表最高神權的教堂,前面也說過,宗教味道越濃的地方越容易修永久性的大型建築,哥特式建築就是這麼出來的,哥特本來是日耳曼人的一個部落,不過這群人戰鬥力比較強悍所以就很出名,日耳曼人學習了羅馬的建築工藝,開始在帆拱建築的基礎上,更大規模的加大內部空間,他們不喜歡昏暗的內部,最後甚至牆壁都大量鏤空,但是這樣整個建築的就很難保持穩定,於是他們直接把結構發展到了外面,向外增加了外面的拱券,這也就是所謂的——「飛扶壁」

圖 很多結構都露在外面的哥特式建築,以後發現這些東西,我們發現拱券的樣子變得也越來越誇張(但是基本技術還是羅馬的那種),這種尖尖的造型如同火焰一般,彷彿直接可以和天堂對話。

(有一種看法哥特式可能受到日耳曼人原來住的尖頂木帳篷的一定的影響。)

圖 哥特式的巴黎聖母院,可以明顯看到那個飛扶壁。(看這個巴黎聖母院就會發現,也不是所有的哥特式一定偶有那種戳死人的尖頂,但是看到飛扶壁和尖尖的拱券,基本上就和哥特式有關沒跑了。)
所以正是因為窗欞、造型等的不一樣,哥特式後來也發展出上圖一樣圓圓的輻射狀哥特式和看著就震撼戳人的火焰狀哥特式,不過在這裡就不多講這方面了,大家可以關注我和我的專欄。

  • 不過無論如何,哥特式建築都是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築的極好的發展,可以說現代的很多建築理念也是傳承自哥特建築的,這樣一來結構的美感也都包含在了建築中,可以說西方建築的道路就越來越寬闊了。

而我們東方總的來說發展的路線是較慢的,不過也不是說我們一直都是用木造建築了,當然這也並不是我們多麼著急革新,而是,木材,不夠了。

所以這樣一來就在明代刺激了制磚業的發展,空心牆技術的發展讓大量的建築出現了兩邊磚砌「山牆」,這也就是在明代成為民間建築主流的——硬山頂建築。

圖 東方各種建築類型,規格最低的基本就是第一個的「硬山頂」,這東西的承重主要是兩邊的山牆,北京的四合院也基本都是這個,甚至慢慢發展到後來,都會出現「無梁殿」這種玩意。

所以說我們是非常被迫的出現了磚制的建築,但是明清的建築樣式已經越來越僵化了,我們會發現故宮雖然大氣,但是總是缺少一點靈動,而且大型的木造建築仍然是高級建築的主流,我們終究延續了從商、西周一路過來的木造建築結構。

而後來西方在文藝復興的衝擊下結束中世紀,這群人打著復興古希臘羅馬的旗號開始鬧騰,一種神奇的復古風吹過來,人們開始拿已經很發達的中世紀建築技術蓋出古羅馬樣子的東西,一開始這東西被黑成「不規則的珍珠」,讀音就是「巴洛克」。

圖 巴洛克建築,明顯看到古希臘古羅馬的東西又回來了,但是明顯做了很多的革新,尤其是後面的那個穹隆,雖然是羅馬建築的味道,但是結構早就是全新的了。

後來西方又走了個建築更新的周期,所謂的「歷史主義風潮」,這也就是所謂的「新古典主義」(比如白宮)、「浪漫主義」(寧願叫這個新哥特主義)、折衷主義(哈爾濱一大堆)等建築運動,古典建築的元素加上了更多藝術家的革新,西方建築反倒出現了更複雜的多樣性。

總之到了這裡我們也發現了,歐洲的建築雖然變化多樣,但是靈魂一直都是古典希臘羅馬的靈魂進行創新和發展,希臘羅馬在周邊民族的影響下,大膽的進行自己的建築革新,石材雖然加工較為困難,但是材料的特性卻容易讓這種材料建造的建築發展的更為多樣化,建築可以在結構以及藝術性上都有自己的創新。

當然了,歷史的進程也是極其重要的,我們畢竟沒有希臘和整個歐洲的大歷史環境,建築藝術也是在木造上自成一家,或許從希臘人突然決定用石頭來模仿自己的木造建築搞個大新聞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和他們分道揚鑣了。

有時候想想,或許很多興衰榮辱也都是必然,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以上。


3下決心回答這個問題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任何看到一座古建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回答起來卻牽涉到太多的不同學科。

先佔個坑,前段日子都在玩暗黑3,這幾天稍微停一停慢慢補完答案,看看我這個業餘愛好者能不能答好這個問題…

——————————今天是周末單位比較空,吃完早飯開搞——————————
首先來看看傳統史學界關於這個問題的幾個回答:
1.歐洲神權大過君權,宗教建築是建造給神耶穌用的,因此必須不朽,所以用石頭。因為用了石頭,所以歐洲宗教建築施工周期較長,不像中國一樣隨王朝興衰而更替,像巴黎聖母院、科隆大教堂都是窮幾百年之功。
而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一直是君權大過神權,宗教建築首先必須滿足皇室、君主的需求,比如祭祀、朝拜等等,皇上要祭祀修個太廟,皇上說:「朕可沒功夫等你用石頭慢慢把太廟壘起來,朕這兒一大堆祖宗的牌位等著入住呢。」
換了個皇帝,或者乾脆改朝換代了怎麼辦?項羽一把火燒了咸陽宮,李自成一把火燒了紫禁城,那下面上任的皇帝要有地方住啊,雖然我大清是東北出身,但皇上可不能在天安門廣場前面搭個帳篷,等你慢慢把紫禁城修好,那當然是怎麼快怎麼來。
所以中國造建築大多講究施工快而實用,所以採用木結構的偏多。
2.事實上中國也有石構建築,比如陵墓、石闕,大多數皇帝的陵墓都是從一繼位就開始修,一修修幾十年,不能停(一停就等於告訴皇上說你可以入住了嘛^_^),所以這些「地下建築」也多為石構。
3、歐洲的民用建築也多為木構,只不過經過戰火和時間的洗禮,遺留下來的多為石構的宗教建築,給了我們歐洲都是石構建築的錯覺。
4、古人認為石頭是死的東西,拿石頭來造房子不合適。

————————————重要的分割線————————————

以上是史學家的觀點,那麼做為「中國古建築為什麼多用木頭?」這個問題最有權威的中國建築學家們,他們的觀點是什麼呢?
來看看中國建築界的開山鼻祖梁思成大師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以下文字來自梁思成著《中國建築史》:

總結一下,梁思成認為:
1、中國人使用石頭的技術不行,對石頭這種材質的理解不夠,並且沒有找到石頭縫隙之間良好的粘合劑材料。
2、觀念不行,中國人修房子的時候就壓根沒想到要讓這房子存在上千年,那當然是什麼材料用起來方便就用什麼材料。
3、中國歷代(注意:不光指現代,指整個中國歷史)都不注重對古建築的修繕保養,這建築舊了嘛不如拆了重新蓋一座(只有墳墓例外),既然是新蓋,為了見效快,那隻能是用木頭。
4、中國多數(注意是多數)歷代君主都認為蓋高樓造大房子是一件鋪張浪費,奢侈的事情。想想也是,秦始皇修長城,修驪山皇陵,隋煬帝修洛陽,挖運河都是動用了全國的勞力,結果不但國家很快滅亡了,上千年以來都被人認為是暴君。
5、方法傳承不行。
這點其實不光是建築,其他很多方面都有類似的情況。
中國曆來工匠是工匠,讀書人是讀書人,工匠是不讀書寫字的,讀書人是不會去干工匠的活的,所以造房子的技術這種東西,都是工匠們師傅傳徒弟,讀書人不懂,所以也沒有什麼建造的技術傳下來。
中國近千年流傳下來關於建築技術的書,想來想去也只有一本北宋官方編撰的《營造法式》。所以建造技術這個東西沒有傳承,碰到了戰爭、天災,工匠們流離失所,甚至大量死亡,技術沒有流傳下來,那等社會安穩下來了以後想要大量蓋房子了怎麼辦?只有後人重新研究,所以歷朝歷代的建築都有自己的風格,關於這個梁,這個斗拱,唐朝是這麼個風格,到了宋代就是另外一個風格,這個也是古建築斷代一個重要的依據。
在這麼一個背景下,我要蓋新房子,自然是要看看老房子怎麼蓋的,老房子全是用的木頭啊,那我當然只能也用木頭,用石頭我怎麼用啊?懂都不懂。所以中國幾千年以來,木頭使用的技術越來越精。雖然我們有「秦磚漢瓦」一說,但是事實上中國建築大量的採用磚結構,是在明清以後的事了……
梁先生敢於挑戰中國中心的傳統史學觀,非常了不起,大概是民國時期學術氛圍開明,加上當時一般已逐漸接受中國落後於西方的觀念,所以他如此敢說。

——————————精彩的分割線—————————————————————
精彩的來了,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對此怎麼說?
先說結論:東亞在石器時代巨石建築的落後,導致後世東亞石制建築的缺失,這是一種被迫的無奈是由於文明的「時差」導致。
首先為什麼和人類學家有關?因為這個關係到現代人類的起源學說。從人類學、考古學的觀點來看,這個建築學上的問題一下高度就被拔高到了珠穆朗瑪一般^_^。

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發展出各式各樣廣義和狹義的文明形式,建築即是其中之一。自從達爾文的進化論誕生以來,長時期之內人們都認為全球的文明是各自起源的,也就是說非洲、中東兩河、歐洲、印度、東亞、美洲的人類各自從古猿進化,發展並衍生出了當地的文明。

但是自從基因技術誕生以來,這種觀點逐漸被打破了,人們逐漸意識到:全球文明並非各自獨立起源,而是全球同源。關於這個學說的主要觀點,請參照我的另一個回答:為什麼四大古文明都在北半球?

而對於中國,這個問題就演變成了「文明西來學說」——中國人的很多東西,比如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很多農作物的栽培技術(注意是很多不是全部!),很多家禽家畜的馴養(注意是很多不是全部!)都來自於西方,而不是我們獨創。

拿青銅器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絲綢之路,從關中平原的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穿過新疆戈壁,到達印度及西亞,我們的絲綢就是通過這條陸上通道運送出去的。但是幾十年以來的考古發現證明,在甘肅(河西走廊),在新疆,都出土了年代比中原地區更早的青銅器,並且器形、成分都有明顯的傳播跡象,那這在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眼裡,就形成了一條和絲綢之路完全反方向的青銅之路_百度百科。青銅——這種文明的產物,就沿著這條青銅之路,從西方傳入了我國。

而建築這一文明的形式,當然也無可例外的來自西方。舉個例子,塔——這個我們今天最常見的古建築,最早就是隨著佛教由印度的傳入而傳入的,印度最早的佛塔是為了存放高僧的遺骸而建,是這個樣子的:

而傳入我國以後,逐漸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張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全木結構大塔——山西應縣木塔的筆者實拍,建於公元1056年(北宋時期,當地當時屬於遼國地界),除了塔基之外,全部構件都是木結構,已經將近1000年了。

————————你瞎BB了這麼久這到底和建築材料有什麼關係?————————

別急,來了。
來看看西方在石器時代的幾個精彩的巨石建築:
英國的巨石陣,距今4000~5000年:

法國西南部brittany地區的巨石陣,最重的石塊有30多噸重:

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距今11000年:

還有大家都知道的金字塔,距今4000年:

這些歐洲的巨石建築(金字塔除外)並不用石灰漿粘合,而是完全用巨石塊壘砌。這些巨石建築表明當時這些地區都處於全球文明的發達地帶,這些地區都位於莫氏線_百度百科以西地區,即舊大陸_百度百科西部地區。

而我國的地理位置,處於文明傳播鏈比較末端的位置(一直認為我國文明燦爛輝煌無比的同學請不要急著噴,原因見上面一節)。在石器時代,東亞地區缺乏巨石建築階段的「培訓」,所以東亞地區成為了木材建築的集中地。

這就好比小學生寫作文,碰上一個字不會寫,無奈的用拼音代替。
很明顯,這是一種被迫的單項選擇。

石器時代巨石建築的缺失,實際上也是一個文明階段的缺失。正好比美洲被歐洲殖民者突然侵入以後,從原來的原始社會直接跳過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進入了封建時代和工業時代一樣,東亞地區被西來文明衝擊,擠壓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的巨石建築時代。在這個階段里,由於人類在之前幾百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里對石頭的性能有了長足的積累,對石材的整治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所以在石頭上幾乎無所不能,最終反映到了建築這項需要動用最大石材的藝術上。

青銅時代的到來使東亞人迅速失去了對傳統石材技術的興趣,全部精力放到了新的技藝——青銅上面,這就是東亞地區沒有象巨石陣、金字塔那樣巨石建築的原因所在,石器技藝尚未發展到最頂峰,青銅技藝就傳入了,所以巨石建築就永遠缺失了——直接導致後世幾千年石頭建築的缺失。

從藝術的角度看,當東亞人剛剛學會透雕藝術時,希臘人卻產生了另外一種中國人1000多年以後才出現的藝術:戲劇,希臘為戲劇打造出另外一種著名的巨型石材建築:露天劇場,這種符合聲學原理的希臘式露天劇場遍布舊大陸西部地區,但在東亞依然缺失——因為東亞沒有戲劇這種藝術形式。

值得指出的是,雖然東亞在使用石頭建造建築上技藝缺失,但並不表明東亞人不喜歡石頭。在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過程中,中國還是有相當的小型石頭技術的積累,並且更多的轉化為工藝向質地的注重,最終升華為中國獨有的——玉石文化。
(以上部分文字摘自蘇三著《新文明簡史》)我大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中國人也並不是完全不擅長玩石頭,只是把技術都用到了小石頭上,各位能想明白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時代里,這件東西是怎麼被做出來的嗎?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的觀點:在文明傳播的過程中,我們的國家「落後」了,在石器時代,東亞地區缺乏巨石建築階段的「培訓」,所以東亞地區「淪為」木材建築的集中地————這也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情況。


當時我學中建史的時候,中建史的老師告訴我們因為取材方便,木材易得,石材難得。

後來上建築批評,建築批評的老師說考古驗證在仰韶時期(新石器時代中期)已經出現石房子、希臘羅馬等地的民居也多以木房子為主。

那麼,在木頭和石頭這兩者其實的可取得性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為什麼中國古建築選擇了木構架,而西方則是選擇石建築呢?


最最最最直觀的原因,也是我看到的被各種書里提及最多的原因,是因為西方是神權社會,追求的是永恆、堅不可摧,而中國是世襲制,沒有天賦人權這個信念,包括毗鄰的日本,日本的鳥居、寺廟,很多在修建的時候會在邊上留出一大塊空地,到了60年(還有些是20年),就把原先的建築拆掉,在預留的空地上重建一個一毛一樣的。


另外西方的建築更趨向於追求的是幾何的理性美,追求個性,追求異他性。比如英國的房子,有個小鎮我記得建築外立麵粉刷是清一色的奶白色,和地面的瀝青形成強烈視覺反差,還有一個建築全是橙色的小鎮,每個地方的辨識度都很高。

中國的建築更趨向於追求曲線的感性美,比如脊檁、椽子;水戧發戧、嫩戧發戧、包括柱子的生起等等的做法使得木構架古建築的屋頂沒有一條線是直線。同時也追求共性,這可能是模數制遺留下的一個產物。

另一個關於中國古建築為什麼是木構架的說法比較新奇,是建築批評的老師說的,她在書上看到(她講太快了我沒記下書名和作者,課後憑藉零星關鍵詞也沒有查到。。。)中國人採用木構架是因為祖先的飲食原因


親稻穀,也就對植物有著濃重的依賴情感,植物不僅作為食物、工具,它的功用也被擴大到了成為遮蔽物。


這是一個從小木作向大木作過渡的過程(其實木製工具應該不算小木作),更準確說應該是從生產工具過度到建房屋的工具進而過度到房屋建造材料的過程。

淺見。正在學習,歡迎交流更正。

—————————————————————————

4/11/2017

《視覺藝術史》希臘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建築


食我漢代下水道和四千年前古城牆啦


張良皋先生認為就是因為我們木頭多


簡單點說就是有啥用啥


那就牽扯多方面了吧,簡短說幾句大體的印象

—我們的森林資源豐富。就是早先我們廣域的國家,自打黃河流域等其他流域發展起來的部落那時候算起。
一直到隋唐還是有很多木材,到宋代蓋很大的宮殿&<營造法式&>裡面就有了用幾段稍短的木頭拼接捆綁刷漆啥的工序替代大木頭,尤其是元代更明顯了,廟宇,宮殿里都減柱造了。現在故宮裡面的三大殿里的大立柱就有這樣拼接起來之後外麵包了有刷漆的柱子吧。

—還有觀念方面啦,我們的古代時候,人們包括統治者對於一般性建築是不追求"永世長存"的,但是追求滿足現世的需求,這是對於我們文化特有的"人文主義"和"實用理性"的現實反應。
但陵墓佛塔啥的是用石頭造的,因為這方面觀念上是追求"永世長存"的

主要就想到這兩個方面,先達這兩個


這個必須得說了,中國首先石材質量不高,中國屬於石材粉化嚴重的地域,所以宋朝弄個畫石崗都那麼麻煩,只是其一。其二是中國皇室深受儒家思想,所謂君子不器,劉邦當時稱帝想要大興土木蕭何一句勞民傷財給打住了,雖然後代皇帝大興土木不少,但是中國人喜歡拆,所以就拆了建建了拆,木質的多好弄啊是吧。其三,神論,你以為歐洲的大型石材建築設計給人住的嗎,沒有一個是,翻翻外建史,老百姓住的也是木頭的磚頭的,大部分都是教堂,西方又不像中國普遍無神論,看不慣你寺廟照樣給你拆了,換個皇帝換個信仰。其四,看過歐洲那些皇室城堡嗎,覺得陰森嗎?到家理論講究陰陽合一,房子高了大了陰氣足,傷身,房子小了陽氣重,傷身,所以麻煩去看看故宮,皇帝住的屋子和一般四合院主屋一般大,人家不想住大房子,皇帝都不住了別的人敢造大的嗎?&&最後啊,古羅馬的穹頂技術冠絕歐洲,但是之後失傳了,其實就是混凝土技術,中國也有,只是有點晚,順便不重視,因為木構造不需要,所以自然後面逐漸不重視和構造相關的技術了,這是由需求決定的。


民居歐洲很多用木構架的,日耳曼民居經典的木構架,桁架最開始在建築中的應用,,,突然想起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裡頭有一句,記不太清了,大概就是,對於木構架建築,我倒寧願它從來沒有誕生過,,,木構架在歐洲,他們覺得不「堅固」吧,,,感覺直到近代一些新的思潮的誕生,才開始正視東方的木構架建築,,,


南京大學趙辰教授《立面的誤會》一書里,談到這個問題。
他認為,中國不需要長久的紀念性建築,所以用木頭。歐洲需要這種建築,所以用石頭,實際上歐洲很多民居也是木頭做的。


很討厭這種粗暴的二分法,西方的建造體系是非常全面的(不單止中國遠遠比不上,地球上其他文明也沒有能與之爭長短的),現代建築體系的傳承大都可以找出它的根源,現代木框架房屋可以追溯到西歐地區的木骨架結構, 這種木結構比東亞的抬梁式更先進,不單止結構合理節省木材,而且後來進化出的北美式框架更可以充分利用次等木料,減少對森林資源的損耗,到了現代結合科技發展有了單向透氣膜,高效隔熱填充物,木材防火防腐防蟲等處理,已經發展成了可再生建築的主流(合理裁種木材對減碳很有幫助),可惜的是中國的森林資源已經枯萎,木材對我們來說反而成了奢侈品,中國要重新追上木材建造技術的發展,至少要有幾十年合理的森林管理才行。


手機碼字,找到書了再來補上參考書籍。
從文化角度上來說,歐洲國家古建築多用石頭,而中國古建築多用木材,是因為東西方文明中對待「永恆」的概念不同。西方人認為永恆就是不變,是eternity,是stability,因此用石頭,這樣的易於堆砌造型,又能抵抗風雨侵蝕的材料來建造建樹。所有對神權宗教頂禮膜拜的建築,方尖碑,穹頂,乃至後來宣誓王權的皇宮,都是穩定不變的石頭構成的。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永恆」意味著交替更迭,生生不息,意味著三生萬物,綿延不斷,是薪火相傳的溫暖,也是老樹新枝的喜悅。而最能體現這種更迭的材料就是樹木。因此,用乾燥溫暖,甚至還會散發出香味的材料搭建寺廟,是對於神佛無上的尊重;營造皇宮,寓意著社稷福祚永延;建造民居,也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反之石頭,在我們看來卻是冰冷的,無生機的,因此只有陵墓才是用石頭造的。
也有說法認為,中國古代建築師們認為石頭建造不詳。因為奢靡的鹿台,就是一個中國古代大型石建築。而商紂王暴虐奢靡,江山毀於一旦。武王伐紂後一舉摧毀了鹿台,謂之不詳。自此,中國古代建築便鮮有石造。


很簡單,就是中國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隨便找個建築師問就曉得蓋個石頭建築比木材建築麻煩昂貴很多,問題是中國一向倚天朝自居,現在不行還有祖先可以吹,只是沒想到洋人的祖先更高大上

所以只好編造各種理由去解釋,最搞笑的就是

"中"國人的觀念里,永恆的概念是變化,是交替,是循環往生。樹木就具備這種屬性,生根、發芽、抽枝、展葉、開花、結果、結實,然後種子掉入土壤,接著新一輪的萌發生長。樹木的這種屬性正好契合了《易經》里的變化永恆之道,所以中國多用木頭,"

古代匠人敢和皇帝說給皇帝家蓋的房子

"不求永恆求變化,是交替,是循環往生"

不被皇帝滅了九族才奇怪,因為這等於在詛咒皇帝家不長久,準備要換人

湯若望當年曆法只因為才算到200年,就被指為詛咒清朝只剩200年壽命, 整個欽天監的官員 就差點被殺光說----


1,取材方便,加上木材易於加工。我國上有大量茂密森林,包括黃河流域曾經也是林木產地。。後來就雖然中原的林木不多了,但發展這麼久形成了傳統觀念也就束縛了。
2,適應性強,房屋內部可以較自由分割空間,門窗可任意開設,靈活性大,無論水鄉山區,寒帶熱帶都能滿足要求
3,有較強抗震性強,採用榫卯結合,加上木材自身柔性和節點有一定程度可活動性,所以可減震,像觀音閣,釋迦塔都經歷了地震而千年不倒
4,施工快。歐洲古代教堂建起要幾十上百餘年,像嘉靖年間重建三大殿只用了三年。。。
5,便於修繕,搬遷。。。


觀點自潘谷西的《中國建築史》


中國建築的台基部分就有土台基和石台基。在古代中國木料和石料均有,但算上加工費搬運費等等的,還是木頭省功(功=人力*時間)。人們可以迅速地建起房子(經常上演的戲碼是造反者燒了前朝的宮室又火速重建之)。歐洲古建築多為教堂,獻給唯一的神,最大的希冀是長期存在,所以多用石料。


這裡面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在裡面。
木材可以在使用過後再去種樹培育。
而石頭不能。
木材更符合古人的價值觀。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地理因素上,包括氣候和地質。氣候上中國適宜植被大量生長,多見好大好大的林木。遍地林木自然成了建築原料,取之不盡的便攜材料多棒~歐洲就不一樣了。重點是氣候特點和地質上的不穩定使歐洲要用石頭砌成不滅的建築。到木材枯竭的明清中國已經是完整建築體系,雖然有磚石拱券也沒能形成體系。
地形上必然也是重點。西方城邦文明,原因就是地形複雜,石頭是僅有的便利原料,可以在那種地勢下建築堡壘。
還有就是耗時小規模大。故宮那麼大的大物16年就完成,西方一個小教堂動輒
就是百年。心態問題吧^_^


其他不清楚,說說文化上的觀點。

對於永恆的理解不同。

西方的概念里,石頭是堅久不摧的,象徵著永恆,所以常用石頭來砌築。

中國人的觀念里,永恆的概念是變化,是交替,是循環往生。樹木就具備這種屬性,生根、發芽、抽枝、展葉、開花、結果、結實,然後種子掉入土壤,接著新一輪的萌發生長。樹木的這種屬性正好契合了《易經》里的變化永恆之道,所以中國多用木頭,而且中國古代建築是卯榫結構,整個建築可以部分拆卸替換,也算得上永恆。


從石材的角度來看,歐洲有著豐富的石材資源,我們國外採購進口的大理石大部分從土耳其,希臘,義大利,伊朗,西班牙等。其中希臘白石居多,爵士白,雅士白等。土耳其米黃系列石材品種豐富。並且大理石作為建築裝飾,給人高大上的感覺。自然當地人就地取材選用石材作為裝飾材料。


作為建築專業的小學生,還是要說幾句的。
首先,我國古代建築之所以是木構建築居多,主要是因為先人的崇尚節儉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儒家思想。
正如西方建築並不一直是石構建築,我國也曾經出現過石構建築。
但是有幾點我還是要說明的,木構建築的主要原因不是地理因素,也不是奴隸制度,當然,也不是技術問題。對於前者,這是很多人所認為理所當然的,然而事實上,幅員遼闊的中國並不缺少石頭,至於後者,我國的奴隸制社會雖然短暫,後又經歷兩千年之久的封建社會,需要注意的是,在君主制中,帝王仍是有能力,徵得巨大的勞動力的。
真正的原因並不是那麼簡單:中國人在建築上是「不求原物之長存」的;中國人是極其崇尚節儉的;相對於石構建築,木構建築的施工周期非常之短;中國古代並沒有像西方—神權至上,儒家思想是以人為本的。
其實,歷史並不能被假設,我們共同所做出的選擇,肯定是那個時代的最合適的選擇。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參考《華夏意匠》等與中國古代建築史相關的書籍。


推薦閱讀:

史书里有哪些部分已被现代考古推翻的?
為什麼說海昏侯是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海洋考古是如何進行的?
著名古迹"秦始皇兵馬俑"位於我國哪一省?
商代的活人祭祀究竟有多厲害,這個王朝為什麼如此恐怖?

TAG:建築 | 考古 | 古建築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