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切爾諾貝利旅行有什麼經驗值得分享和借鑒?


#前方高能#

# 不。。。#

#前方核能#

#多圖慎點#


2016.11.30補充幾點:

1.後來了解到當時所遇到的老奶奶今年已經過世,RIP

2.今年事故發生30周年之際,烏總統參加了在新石棺下舉行的紀念活動

3.新石棺已於2016.11.29正式竣工,舊石棺被完全覆蓋

圖片來源:新華網

切爾諾貝利

#2015.8#

當天行程大概是這樣:早上8點從基輔火車站出發,一路向北大概1個半小時到達切爾諾貝利,期間拜訪了以為獨居在那裡的80多歲老奶奶,前蘇聯第二大雷達,核電站附近,普里皮亞季(幼兒園,高中,遊樂園,在18層樓的眺望) 最後下午6點在外邊的切爾諾貝利市吃晚飯(後來新建立的城市)行程大概是這樣。

驅車一個半小時終於到了切爾諾貝利的邊緣,30公里控制區的第一個檢查站,總共需要經歷3個檢查站,每個都要下車,檢查護照,登記。

當天這個旅行社去的有兩輛車,一個是英語團,一個是俄語團,英語團比俄語團貴了大概30多刀。圖中藍衣服是個來自冰島的老頭,一路一直問我很多關於中國的問題,尤其喜歡跟我探討TG各種XXXX和台灣問題。。。

進入第一個檢查站,輻射值就已經開始慢慢在上升了,看著數字一點點地增加,我的心情也是有點咯噔咯噔的。進了第一個檢查站,就已經看不到人了,路上也沒有車,但是在第一和第二個檢查站中間地帶大概是住了4000人,他們的工作就是來維護切爾諾貝利這個地區安全和修築新的防護罩。

第二個檢查站,同樣需要下車,查護照。

進了第二個檢查站後,路也開始變得破舊起來了,一種破敗的感覺漸漸撲面而來,說實話看著蓋革計數器數值一點點上升和周圍越來越破敗的景象,有種上了賊船回不去的感覺。。。


當我正慢慢陷入細思極恐的情緒時,車停了,導遊說我們要去看望一位八十多歲老奶奶,她是所住唯一一位發生事故後堅持要回來住的人,原因是她習慣了這裡的生活的,有自己的屋子,自己的田地,所以就從基輔回來這裡。

我們到的時候剛老奶奶也在,導遊一呼喚她就過來開門。住在這裡的快三十年里她幾乎都是自給自足,儘管外邊的人偶爾會給她捎些日用品來看望她,但是她仍然喝這裡的水,吃這裡種的東西,呼吸這裡的空氣。

儘管八十多歲,可是老奶奶的身體看起來仍然很硬朗,並且很熱情地招呼我們,儘管講的是俄語我們都聽不懂,還從屋子裡拿了一個袋子出來,挑了一袋的蘋果給我們吃,但是。。。沒人敢吃,出於尊重導遊還是收下。。。

第二地點來到了這個前蘇聯的雷達站,據說是前蘇聯第二大雷達,大概165米長,50多米高,分為主副兩個雷達,用於探測美國和北約的飛機和導彈,這個雷達站在建完的第二年事故就發生,過了不久就廢棄,我在網上找了一下好像沒多少關於這個短命雷達的介紹,求軍迷科普下(DUGA-3,莫斯科之眼or啄木鳥,有軍迷科普了)

入口處一輛被拆了輪子的小三輪車預示著這個地方應該是一個幼兒園

有沒有發現熟悉畫風,紅領巾,少先隊,在切爾諾貝利可以看到各種各樣前蘇聯的遺迹,以及我們學習前蘇聯的影子

「切爾諾貝利」在斯拉夫神話中代表黑暗,死亡的黑之神。

從幼兒園出來就開始朝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進發,那天天氣真的很好,雲看起來都是一朵一朵的。直到遠處幾個煙囪和那有點略顯破敗的舊石棺進入我的視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曾經造成多少人死亡的惡魔,如今就靜靜地躺在那裡,隨著汽車前進漸漸變大,那種感覺真的很難以言表。

到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首先是去喂鯰魚。。。或許網上所流傳的變異鯰魚就是這些吧,相比之前見過的,是顯得稍微大些,於是我問了導遊說這些是因為變異才這麼大嗎。。。旁邊那個冰島老頭笑著說:「天天喂這麼多麵包,我覺得是給人喂大的。。。」沒一會那些鯰魚也吃膩了,河上還飄著許多沒吃的麵包。

消防員紀念碑,無論發生什麼重大事故,犧牲的往往總是沖在第一線的消防員,當時八月份天津塘沽大爆炸,也不知道現在那裡怎麼樣了。

兜了一圈,終於來到了核電站4號機組的面前,曾經多少前蘇聯的英雄在這裡獻出生命。站在這可以說用斯拉夫民族的血澆築的舊石棺面前。不過可以看到的是,新石棺30年的使用期限已經到了,而且已經發生了部分破損,新石棺在正在旁邊進行建設,預計2017年可以將舊石棺完全覆蓋,使用期限是100年。而我在想100年後又該怎麼辦,總不能建個更大設施覆蓋上去吧(俄羅斯套娃。。。),真心無解。

核電站上面有不少工人在那裡施工,附近也有住人,看到這裡有遊客,不知從哪裡跑來幾隻狗,闖進了鏡頭

建設中的新石棺,基本完成了主體建設,剩下的步驟就是整個沿導軌平移過去,將舊石棺覆蓋上去。一切順利的話,2017年能夠完成。當然主要還是要看歐盟給的錢夠不夠。。。

參觀完核電站,下一個地點是為切爾諾貝利而建立的城市:普里皮亞季,就在核電站15分鐘的路程,正是因為靠的近,所以當時這個城市裡的5W人幾乎全都遭受了嚴重的核輻射。普里皮亞季可以說是當時全烏克蘭境內配套最完備,設施最齊全的城市,因為住的都是核電站工作相關的高科技人才,所以前蘇聯當局為他們和家屬提供了最好的資源,在當時不少基輔市民專門搭車來普里皮亞季就為了買在基輔沒有的商品。

位於普里皮亞季市內的放射病中心,事故發生後前蘇聯當局曾經試圖局維持醫院的運作,於是他們將醫院裡外都進行消洗,試圖去除放射性,但是過一段時間醫院又重新充滿放射性物質,於是他們又一次消洗,往複幾次,直到最後他們意識到這是徒勞的,最終撤離了這個科技水平極高的醫院。

第一次對切爾諾貝利有直觀感受,是在使命召喚4裡面,2人小分隊刺殺軍火商XXX夫的關卡,相信不少人應該和我一樣,當時我還專門玩了好幾回這關。當年少時遊戲的橋段出現在面前這種體驗也是挺不可思議的,遊戲中狙擊軍火商的位置就是這家Hotel的頂層了。事故發生時這個酒店頂層被直升機用來裝吊封堵爆炸口的鉛塊。

酒店旁邊的綜合中心,放在現在應該就是類似萬達廣場的一個地方

遠處是政府大樓

建築內部除了破敗還是破敗,滿目瘡痍,各種廢棄物散落一地。

什麼鬼嘛...........

電影院,能拆的都被拆掉了

從綜合中心一個小口走出來,就到了許多人所熟悉的摩天輪。當時這個遊樂園事故發生時仍未營業,所以可以說,這個摩天還沒正真意義上搭載過一位遊客,就永遠地靜止。

穿過遊樂園,來到的這個最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方,那時候我只是感覺這裡的樹怎麼那麼高,直到穿過下圖的從林,觀眾席突然出在面前才知道原來這個以前是一個足球場!30年的時光,一個足球場就長滿了十多二十米的大樹。

足球場入口處,同樣長滿被大樹包圍。當人類倉皇逃離時,大自然重新接管了這裡,用遍地參天大樹宣誓著它的存在,人類在自然之力面前唯有深深的敬畏。

從足球場出來下一個地方是一所學校。那裡只有兩種東西,滿地布滿灰塵的書和防毒面具。

這個角度,感受了挺久,無言。只是看越久,就越發自內心有一股。。恐懼吧。

從學校出來時間也差不多快到4點了,來到這個游泳池,也是同樣出現在Call of Duty 4的一個場景,記得從左邊跳出去就是遊樂場,然後在那裡和敵人血拚,保護受傷的隊友直至一架支奴干開著機槍掃射從天而降。導遊問我們最後還有時間是想去眺望下切爾諾貝利,不過要爬16層樓;還是去一間漂亮的咖啡屋看看,我們幾個想都不想說肯定都去啊,來都來了。。。。

於是倒數第二個地方就來到了這裡,一座16層樓的住宅。

入口的過道是一片漆黑,每個人都掏出手機開燈,黑暗中,分分鐘有種生化危機的即視感。

從16樓拍攝的電梯井,望不到底。

爬了N久,終於到了樓頂。

樹林吞噬了一切,大自然接管了一切。

最後來到了咖啡屋,我的蓋革計數器在這裡突然發出了警報,數值是4點多

咖啡機,上面仍然放著一個杯子

很漂亮的玻璃彩繪,有人曾建議把這裡的玻璃拆一些去基輔的切爾諾貝利博物館展覽,但是那裡的工作人員拒絕,原因是留存的輻射太大了,或許剛剛發出警報的蓋革計數器也證明了這一點吧。可以看出到是儘管三十多年過去,但是這些玻璃仍然熠熠生輝。

參觀完最後一處地方,行程就差不多結束了,原路返回。

在經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北面時,我的蓋格計數器最後一次響起,算是道別吧。

經過檢查站時,每個人都需要接受測量,只有儀器亮綠燈時,證明輻射值正常,可以通過,如果不通過,檢查人員會幫你清理。通過最後第三道檢查後,我們在最外圈的居住區的一個餐廳吃飯,這裡的輻射已經恢復和基輔差不多的水平,我在飯桌上看到了同坐的一個美國人手上紋著USN和船錨的標誌,一問,他是在「羅斯福」號核動力航母上服役8年的核裝置操作員。同行的其他人包括3位荷蘭人,另外兩個美國人,1和冰島老頭和2個巴西人。


======================================================================


最後放一串不同地方的輻射數值的照片

也就往後邊退了2米,數值從5.6降到了0.53(省去單位...)

核電站西邊(0.2)

4號機組正面(2.59,實際會再高不少)

普里皮亞季入口

介紹到這裡,感覺還有好多話要說

這是一場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影響範圍之廣,人數之多,時間跨度之長,絕無僅有。

那種空氣中瀰漫的寂靜恐懼,令我永生難忘。

在自然面前,人類,唯有敬畏。

貼了這麼多圖,給個贊再走吧~

======================================================================

謝邀

最近快考託了,複習到有點懵。。。先介紹下基本的情況吧,詳細的遊記考完再碼@@

切爾諾貝利,之前比較受人關注可能是因為諾貝爾文學獎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就曾寫過一本關於採訪當年核事故受害者的書《Voice From Chernobyl》,不過後來改版了,裡面描寫的當時救災的人怎麼痛苦離世,以及他們對蘇聯無比堅定的信念,讓我至今震撼。。。

我是今年暑假的去的烏克蘭(2015.7——2015.9),住在西部的利沃夫市呆了40天,期間把烏克蘭西部走了個遍,最後7天獨自在基輔待了7天,可能從小就對軍事很感興趣,尤其是對於前蘇聯那種曾經的紅色帝國無上榮耀的敬佩,驅使著我去探索前蘇聯的遺迹。

關於去切爾諾貝利的安全問題

我在youtube上扒了一段視頻下來,裡面很直觀的告訴大家輻射值會在什麼樣一種水平。The Most Radioactive Places on Earth—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不過需要說的是 #核電站裡面# #那些存放超高輻射救災廢棄物的地方# 遊客都是不被允許進去的!!

這是貼在旅行社網站的上的關於輻射劑量的數值,後來我們出來後一看總的輻射劑量大概也就等於坐了3個小時的噴氣式飛機

#關於怎麼去#

切爾諾貝利及其附近的普里皮亞季在2011年後開始對遊客開放,但是必須經由有資格的旅行社才能報名進入。在外旅行我強烈推薦一款APP叫TripAdvisor(貓途鷹),我就是在裡面找到排名第一的旅行社報的一日游
CHERNOBYL TOUR? 【僅作參考】

而且假期報的人很多,至少需要提前一個星期預定,分俄語團和英語團,坐的車則是賓士商務車,一個團一般十幾人。報名之後可以網上付款or現場付(整個烏克蘭幾乎沒幾個地方可以用銀聯),所以提前註冊好PayPal的話網上付款會方便些。出發當天早上會約好時間在基輔火車站附近一個地方集中,讓後乘坐大概1個多小時的車到達切爾諾貝利。

價格:工作日一日游:125~135美元,周末104美元

搭車的位置位於基輔火車站附近


精心剪輯的粗糙小視頻 膽小者慎入

如果問去切爾諾貝利危險嗎?我只能說沒有什麼絕對安全的地方,感興趣的可以去現場看一下,空氣中的輻射量已經比很多大城市都低了,地表和建築物之類的實物的輻射值還是很高的。如果擔心健康問題的話就看看我拍的視頻吧,視頻無核輻射。

切爾諾貝利博物館

切爾諾貝利博物館

切爾諾貝利博物館

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應該就不用科普了吧,這也是我來烏克蘭最期待的一個行程,簡單來說就是設計缺陷和操作不當導致的災難,據說這次的輻射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而且輻射的雲飄到了西歐甚至北美,把核輻射塵帶了過去。官方宣稱受害者是56人,其實是因為前蘇聯刻意隱瞞,禁止醫生在死亡證明上寫「核輻射」才顯現數字這麼小,綠色和平組織後來估計的傷亡人數是9萬多,也有報告指出傷亡人數超過20萬。

最詭異的Prypjat幼兒園

蓋上新石棺之後仍有人在那工作

離開之前檢測輻射量的輻射探測儀 雖然我覺得是假的

推薦幾部相關影片

【Top Gear S21E03】有一段是開往切爾諾貝利的;

【切爾諾貝利日記】其實一點也不恐怖的恐怖片;

紀錄片【搶救切爾諾貝利】;

除此以外在B站還能搜到很多視頻資料。

完整遊記見公眾號呀


小世兒搬家啦,請移步關注 @世界說,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遊記!

今年三月,我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實習,那時得知發生核災的切爾諾貝利離得不遠,並且有專門的一日遊覽行程。於是在實習的最後一天,我終於找到機會,去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三十年前,1986年4月26日。那天凌晨,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安全測試時突然發生失火,引起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成為一場核災。


三月的一天,天氣晴朗。早上八點半,我在基輔著名的自由廣場附近的一座酒店下等待出發。三輛12人座的麵包車坐滿了人,幾乎全都是金髮碧眼的遊客,來自亞洲的只有一個日本人,和一個中國人——我。


上了車,上面沒有什麼娛樂內容,只有一部車載電視在滾動播放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紀錄片:「4號核反應堆發生爆炸後,蘇聯政府起初竟然選擇了向國際社會隱瞞。直至如今,主要的兩個受污染國家: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依然承擔著沉重的代價……」


「切爾諾貝利事件」,紀錄片的畫外音傳來低沉的男聲,「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 載我們的迷你小巴,外面印著小心輻射的標誌


從繁華的基輔市中心到切爾諾貝利的第一個檢查點,路程僅僅兩個小時,相當於廣州到珠海的距離。事實上,當年核泄漏發生的5天後,基輔已經被核輻射污染,但蘇聯政府依然在基輔舉行了勞動節的露天慶典活動。

在檢查點,士兵簡單地檢查我們每一個人後,嚮導再次向我們重申重要的安全準則:


1. 這次的路線從1999年就開始設計, 所接收到的核輻射量是絕對安全的。

2. 身穿長袖衣服和長褲,以及封閉式的鞋子。

3. 嚴禁帶入帶出任何動植物、嚴禁飲用和食用非餐廳提供的水和事物。

4. 不要把隨身物品放到地上,盡量不要接觸裡面的物品。

△ 進入切爾諾貝利城見到的路標


在事故發生三十年後的今天,切爾諾貝利絕非空城——有數千名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在這裡工作,包括了新石棺的修建、以及核電站的監測和維護人員。他們以15天為一個班次進行輪班,居住在切爾諾貝利市區里。市區裡面已經有宿舍、餐廳、超市、甚至酒吧,除了學校之外幾乎和烏克蘭其餘的城市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除了這些工作人員,依然有數百人居住在附近的村落里——他們不相信核輻射這些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殺手存在,堅持要在這裡生活。


但其實,土壤里的核輻射依然超標30倍。

△ 導遊把輻射監測器靠近土地,告訴我們這裡的土壤依然比人體正常可接受的輻射量超標30倍


在切爾諾貝利的餐廳旁邊,是政府為當年抗擊核事故的英雄們建立的雕像和紀念廣場。而另一邊,則是一些大量破舊的機器——這些在當年投入清理工作的機器,無一例外,都被超高濃度的核輻射污染迅速報廢。

△ 切爾諾貝利城市一覽。左上:消防隊員紀念碑;左下:名為「切爾諾貝利天使」的雕像;右上:處理核廢品後迅速報廢的機器;右中是可以提供乾淨衛生事物的餐廳,右下是紀念廣場


切爾諾貝利不僅是工業重鎮,還是軍事重鎮——因為核電站低廉穩定的電力,蘇聯在核電站附近設立過一個導彈基地。車輛在樹林的羊腸小道緩緩駛入,毫無徵兆地,一個巨型的鐵幕突然跳入視野。這個雷達特別針對美國,一旦監測有導彈蹤跡,蘇聯有25分鐘的時間組織核反擊。這個巨大高聳的雷達,以及象徵著蘇聯的紅星也都已經生鏽,全部散發著一種蕭瑟的時代錯亂感。

△ 切爾諾貝利導彈基地一覽。上方是巨型的雷達,緊張地盯著大洋對岸的美國;下方是印著一顆蘇聯紅星的大門


切爾諾貝利事件中真正的「鬼城」是普里皮亞季 (俄文:Припять;英文:Pripyat),距離切爾諾貝利市18公里。


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4月26日1時23分,然而直到34小時後,蘇聯政府才下達疏散命令,五萬人在4小時內就完全撤離了——但其實很多人在撤離時已經吸收了致命的輻射量了。


一開始,居民以為只需要離開家鄉三天;然而,只要一起風,城裡的核污染水平就會回到爆炸後的水平——離世的、倖存的,一切都回不去了。這座城市的時間就此停滯


更令人唏噓的是,從種種細節里可以看出,普里皮亞季曾經是一個生活質量相當高的城市——這裡有帶跳水台的游泳池、商品豐富的超市(請注意,那還是個定量發放食品的年代)、潔凈漂亮的樓房、明亮的教學樓。而在事故發生後,當局並沒有妥善安置這五萬人。他們大量湧入基輔,寒冷、疾病、流離失所……急於自救卻遭受永不休止的折磨。

△ 「鬼城」里的學校一覽,教科書隨地丟棄,彷彿上一秒鐘還被握在孩子手中閱讀。三十年,彈指一瞬間。


走過了最後一個輻射檢查站,一份震驚依然遺留在內心裏面。面對斑駁的牆體,破碎的瓦礫,你很容易會明白,「切爾諾貝利的核事故」之所以持續地帶給世人這麼多的驚醒,恰是說明了這不是一個技術性的悲劇;它的根源,也決不在於「如何安全地利用核能」。


真正振聾發聵的,是那個鐵幕時代下被扼殺的透明與公開,是如何釀造出了這樣一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悲劇。

發生在三十年前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就像是烏克蘭的一道漸漸結痂的傷疤。甚至連烏克蘭的年輕人也已經甚少提及。但是三十年過去了,我們是否已經從根源上杜絕了「切爾諾貝利式的悲劇」?恐怕並沒有。而這,才是切爾諾貝利事件值得我們銘記在心的地方。


世界說作者李沛哲

發自 烏克蘭 切爾諾貝利

http://weixin.qq.com/r/xEyFnSLEMX9OrWb_9xn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感謝 @安妮的小熊 提供精彩遊記。
反對 @Wang Tong 的答案。

在討論輻射對生物組織造成影響時,所使用的單位是 Sv。為了表示生物體單位時間內承受的輻射強度,在測量時一般使用 mSv/a 或 μSv/h。遊記照片中的蓋格計數器測量得到的單位就是 μSv/h

所以測量結果已經是單位時間生物體所受照射的強度!
所以測量結果已經是單位時間生物體所受照射的強度!
所以測量結果已經是單位時間生物體所受照射的強度!

下面來分析WT的答案

第一,你不能把一秒鐘強輻射的傷害性等價于飛機里三小時的弱輻射

根據統計數據*,測得乘坐洲際航空平均照射強度是 3~6 μSv/h。大家在遊記中看到,照片中的蓋格計數器讀數大部分時間都是 &<1 μSv/h,按文中描述,大概推測出超過 4 μSv/h 會報警。這麼比較下來,所以你猜猜,到底誰是「強輻射」誰是「弱輻射」?

所謂旅遊一次等於飛機三個小時的劑量,只是為了讓大眾放心所做的,最淺顯、不準確的表述。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進去一次受到的平均單位時間照射強度,不比坐飛機受到的平均單位時間照射強度高!!
但是,如果這麼說,有多少人能聽懂?

第二,在現地旅遊時會不可避免地接觸輻射物品和吸入輻射塵,這部分沒有被算進去,這部分最可怕,會一直對身體近距離輻射,吸進體內的要是pm2.5的話,可以在體內持續輻射百萬年...

天哪嚕,pm2,5真可怕,輻射百萬年,嚇死寶寶了……
蓋格計數器原來可以把空氣中的顆粒都屏蔽掉,只測量「純凈空氣」中的輻射值,好高級。

無惡意調侃,言歸正傳。關於不可避免地接觸輻射物品,我想說,進那裡面的人除了熊孩子外,一般不敢隨便碰其它東西,導遊也會提醒遊客不要隨便碰什麼東西,而且進去的人都要穿防護服(據我了解都得穿,如果現在不是這樣請告知)。輻射塵也要看劑量好不好,就算吸進去了幾微克的輻射塵,它的輻射強度是其實是很有限的,而且也會被代謝掉。

如果不小心摔跤了,又吃進去兩口塵土?那隻能自求多福了,聰明善良的烏克蘭醫護人員一定會全力救治你的(誤)。

*******放射性昏割線********

那麼怎樣才算對身體有傷害呢?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CRP):
人體所接受的平均本底輻射約為 0.27 μSv/h(請自行對比遊記圖片的讀數);
20 μSv/h 被視為正常環境輻射強度的極限。
20 mSv/a (20000 μSv/a) 是輻射相關工作者年照射劑量的上限。

結語:
寫這篇答案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對輻射強度有一個更明了的概念。既不要被這個東西嚇到,也不要輕視它。答主並不是慫恿大家去探險,只是希望大家在充分了解某件事情的利害關係之後,會有自己的(做或不做的)選擇,並為這個選擇負責就好。

*數據來源:Radiation Exposure During Commercial Airline Flights)


在COD上旅遊過一遍。。


@安妮的小熊 的回答非常棒,非常感謝。這個答案讓我受益匪淺。
去找了答案中提到的書看,書中的一段描寫不知道是不是和這位獨居的老人相關。
圖片不太清晰,請見諒。


在烏克蘭實習的42天里,最後一天,我終於找到機會,去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早上八點半,我在基輔著名的自由廣場附近的一座酒店下等待出發。三輛12人座的麵包車坐滿了人,幾乎全都是金髮碧眼的遊客,來自亞洲的只有一個日本人,和一個中國人——我。

上了車,沒有什麼娛樂方式。車載電視滾動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紀錄片:「4號核反應堆發生爆炸後,蘇聯政府起初竟然選擇了向國際化社會隱瞞。直至如今,主要的兩個受污染國家: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依然承擔著沉重的代價……

切爾諾貝利事件,」紀錄片的畫外音傳來,一個低沉的男聲,「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從繁華的首都市中心到切爾諾貝利的第一個檢查點(checkpoint),僅僅是兩個小時的行程,相當於廣州到珠海的距離。事實上,當年核泄漏發生的5天後,基輔已經被核輻射污染,但蘇聯政府依然在基輔舉行了勞動節的露天慶典活動。在檢查點,士兵簡單地檢查我們每一個人後,嚮導再次向我們重申重要的安全準則:

  1. 這次的路線從1999年就開始設計, 所接收到的核輻射量是絕對安全的。
  2. 身穿長袖衣服和長褲,以及封閉式的鞋子。
  3. 嚴禁帶入帶出任何動植物、嚴禁飲用和食用非餐廳提供的水和事物。
  4. 不要把隨身物品放到地上,盡量不要接觸裡面的物品。

在事故發生三十年後的今天,切爾諾貝利絕非空城——有數千名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在這裡工作,包括了新石棺的修建、以及核電站的監測和維護人員。他們以15天為一個班次進行輪班,居住在切爾諾貝利市區里,市區裡面已經有宿舍、餐廳、超市、甚至酒吧,除了學校之外幾乎和烏克蘭其餘的城市沒有太大的區別了。除了這些工作人員,依然有數百人居住在附近的村落里——他們不相信核輻射這些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殺手存在,堅持要在這裡生活。但其實,土壤里的核輻射依然超標30倍。

在切爾諾貝利的餐廳旁邊,是政府為當年抗擊核事故的英雄們建立的雕像和紀念廣場。而另一邊,則是一些大量破舊的機器——這些在當年投入清理工作的機器,無一例外,被超高濃度的核輻射迅速報廢。

切爾諾貝利不僅是工業重鎮,還是軍事重鎮——因為核電站低廉穩定的電力,蘇聯在核電站附近設立過一個導彈基地。車輛在樹林的羊腸小道緩緩駛入,毫無徵兆地,一個巨型的鐵幕突然跳入視野。這個雷達特別針對美國,一旦監測有導彈蹤跡,蘇聯有25分鐘的時間組織核反擊。這個巨大高聳的雷達已經完全生鏽,以及象徵著蘇聯的生鏽的紅星,全部散發著一種蕭瑟的時代錯亂感。

切爾諾貝利事件中真正的「鬼城」是普里皮亞季(英語為 Pripyat)。事故發生34小時後,蘇聯政府才下達疏散命令,五萬人在僅僅4小時內就完全撤離——但其實很多人在撤離時已經吸收了致命的輻射量了。一開始,居民以為只需要離開家鄉三天;然而,只要一起風,城裡的核污染水平就會回到爆炸後的水平——離世的、倖存的,一切都回不去了。這座城市的時間就此停滯。

更令人唏噓的是,從種種細節里可以看出,普里皮亞季曾經是一個生活質量相當高的城市——帶有跳水台的游泳池、商品豐富的超市(請注意,那個還是定量發放食品的年代)、潔凈漂亮的樓房、明亮的教學樓。而在事故發生後,當局並沒有妥善安置這五萬人。他們大量湧入基輔,寒冷、疾病、流離失所……急於自救的他們卻遭受永不休止的折磨。

發生在三十年前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就像是烏克蘭的一道漸漸結痂的傷疤。從傷疤中還可以窺探出這個國家與俄羅斯的歷史糾葛,但烏克蘭的年輕人已經甚少提及。


樓上的說了侶行,就可以很全面的看到關於切爾諾貝利的詳細介紹還有深度的了解。當然,侶行現在還在被河蟹期,網上看不到。原因也是跟第三季他們在中東戰線一系列的舉動有關,不便多說。總之,IS殺死了中國人質。TC坐不住,封了侶行。不過,過了這個敏感時期,侶行還是會解凍的。到時候再看吧。


帶把霰彈槍吧,史諾克挺多的


少圖 其實當然照了很多
旅團:Chernobyl Tours by SoloEast

早晨在獨立廣場集合 旁邊就挨著麥當勞 於是早餐就在那邊解決了
味道感覺沒有什麼差別 但是 但是 之後買了個甜筒 給的量比國內高一半 蛋筒里也都填滿了

集合很好找 老遠就看到了solo east標誌的車 兩輛小巴一輛大巴 小巴可能是有人報的是private tour
過去拿護照簽到確認身份 和我們說今天團里還有一個中國人 但之後沒有遇到
環顧了一下有四五個日本人 剩下的都是歐洲人
當時說都沒有本地人 可能是本地人不來湊這個熱鬧 回來之後才想到 這個團是英文的 本地人也不來英文團啊

路上兩個小時左右 車上放了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事故發生時的
具體的行程不再細述了 和網站上的完全一樣

輻射什麼的 最高的時候到了10倍多 可能是我人傻膽大 完全沒有擔心
切爾諾貝利的旅遊已經十幾年了 也有很多人在區域里工作等等 還是相信是很安全的

走在區域里的綠蔭中 如果不說這裡是切爾諾貝利 完全感受不到一絲的恐怖氣氛 反而很安靜 很靜謐 很祥和
事故發生後的三十年 人類離開了這片土地 一切交還給大自然
土壤深處隱藏著高倍的輻射 然而樹木 依舊繁茂 花朵 依舊會按時盛開

導遊說到有人會偷偷回到這裡生活 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家鄉
也看到遊記說見到了一位生活在這裡的老人 她自給自足 還拿來蘋果給他們
導遊說 一年前 這邊還有居民

下午四點左右在區域里就餐 吃到了疑似烏克蘭紅菜湯

基輔遊記:浮生一日 烏克蘭基輔 切爾諾貝利,基輔旅遊攻略


核電員工,匿了。做科研的,一方面為著讓核電更安全努力,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核事故的可怕,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感到有些矛盾,有時候會有點迷茫


謝謝@安妮的小熊精彩的遊記
有些地方有機會真的應該去看一看

說一點對輻射換算上的錯誤
答主說去旅遊一次等於坐飛機三個小時的輻射劑量,基本上所有的大眾媒體都會這樣換算,但實際上這種換算是不正確的

這種換算只是基於背景輻射強度乘以時間的簡單換算

但是
第一,你不能把一秒種強輻射的傷害性等駕馭飛機里三小時弱輻射的傷害性
第二,在現地旅遊時會不可避免的接觸輻射物品和吸入輻射塵,這部分是沒有被算進去的,這部分最可怕,會一直對身體近距離輻射,吸進體內的要是pm2.5的話,可以在體內持續輻射百萬年…

所答非所問,不好意思…
只是希望提醒大家下…


曾經有幸在cod裡面浪了一波!


男票剛從距離切爾諾貝利不足100公里的明斯克回來,表示附近居民和當地人都還好~ 沒有媒體描述的那麼危險。但同去的幾個歐洲人隨身攜帶了監測儀,有一天刮南風(切爾諾貝利在明斯克的東南方向)監測器有報警,據說是某種輻射射線超標…幾個歐洲人第二天就買機票回國了……
附張圖


首先要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去這種地方。想起之前有個傢伙跑進放射科被趕出來時大喊:「我第一次來到處逛逛有什麼不對!」


cod4知到狙殺Zakhaev時的酒店還有原型,長見識


多年以後再次看到關於切爾諾貝利的遊記!感謝LZ的膽量和耐心,這篇文章然我從另外一個角度再次看到了切爾諾貝利!LZ的有個觀點我很認同:在大自然面前,任何人都應該保留敬畏之心!


記住一句話:前方高能!


借地問下有人一起去的嗎,今年10月或11月


需要穿防護服么


看了排名第一@安妮的小熊 的答案…我想說輻射是個寫實的遊戲←_←尼瑪一模一樣啊


看一下侶行唄


說實話看到切爾諾貝利的電影不在少數,無非是基因變異出現怪物和抵擋不了輻射掛了這兩大類套路~
簡單的來說一個輻射測試儀是第一條,一把小槍對付一條變異的狗是差不多了,只要不是沒打過槍的fish一梭子彈打完了一槍沒打到,不過面對的200%不會是一條狗,一隻老鼠,而是一群神馬,手電筒,衛星地圖,無線電(電影情節中多數會壞),車最好要結實的,有條件的可以有信號彈,機槍(有點太重型了,應該搞不到,港片看多了),扯遠了搞的像打仗了,再出發之前一定要聯繫好救援人員,多久沒回消息或者幾天後還沒回來就要展開救援行動(必須是自己人),說真的若是你被輻射感染了當地政府也不會9你,關起來做實驗倒還不至於,不過找個叫天天天不應叫地地地不靈的狗屁地方隔離起來倒是有可能的,剩下的么更殘酷,也可能當地軍隊當場擊斃你。
其次我覺得這地方也沒啥好旅行的,拍照紀念人家還說你是P的,去過了也就看看輻射後的地方也多荒涼,還要冒著生命危險,以後跟人炫耀我去過切爾諾貝利,碰上個腦殘根本不知道這是啥地方,還以為模里西斯,馬爾地夫之類的,再說多年後搞不好會有公開旅遊路線,看似是個空城,誰知到有什麼變化,誰知到當時封鎖了多少消息,而且不知道當地是不是有封鎖道路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此次中國協調國內外航司去印尼巴厘島接回受困旅客?
谷歌辦公環境真的那麼好嗎?
參加上海國際馬拉松是怎樣的體驗?
普通人不斷地去挑戰冒險發現,甚至冒著付出生命代險,這意義在哪?
去非洲開開眼界想看角馬大遷徙,是去肯亞看好,還是去坦尚尼亞看好?

TAG:旅行 |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