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一套戲劇理論框架,將所有故事解構為基礎的衝突元素,故事則為若干元素的拼接?


「同人於野」老師早已經深入思考了這一問題。
請看這篇: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536


供參考:
http://www.cnblogs.com/gigikouyi/articles/17700.html

(那個網頁的表格排版還是很清晰的,可惜知乎不支持表格)


-

我的經驗是,編劇一定有套路,導演一定有套路,演戲一定有套路,我們在電影學校上課,上的要死,要不學套路,我們上那學作啥?

(要知道,全世界的電影學校都很貴,我讀書時,同學一個學期學費不到四千,我是一萬八擋不住,還不包括排戲、拍戲、搞攝影,弄短片,我大學的畢業作品,一共花了十七萬,九個同學一人出兩萬,那可是二十多年前,為那兩萬多,我們得打工一年多,才攢得下來。)

總之,套路是一定有的。要沒套路,那學校里的電影老師吃什麼?

影視圈已經混不下去了,你再不給他書教,難道叫他跳河?這電影學校教的書,就是教你套路。

就跟學武術一樣,你定要打六和拳,打形意拳,只憑熟悉了兩套拳法,就表示你能致敵虛實嗎?中文寫作不亦如是?套路能學的,大約小學五、六年級就該學完了,可為什麼曹雪芹能寫出紅樓夢來,而你不能?

這種分析套路,教你怎麼把九十分鐘的戲,拆成幾大高潮,幾小高潮,把人物分成內幾圈,外幾圈,把故事的寫法,搞成這個型,那個類。說實話,除了扯雞巴蛋,騙騙外行人,整整熱愛電影的後生小鬼之外,屁用不頂。

以前學舞台劇,老師總愛教你,「一人當中站,兩人對對開,三人成品字,四人站兩排,五人左三右二,六人成非字,七成右四左三,八人四四成雙,九人……」

這玩意,不學不行,但,學了,知道了,你不笑話他,更不行,因為,套路就是要拿來打倒的,不打倒套路,你就永遠是別人的跟屁蟲。

總之,創作之事,很難用這種條條道道去分析,能這樣分析來分析去的,都不是真心搞創作的人。若有創作者,拿這種東西當規臬,給你討論劇本,我勸你,一定要以逃命的速度,離開現場。

遇見過太多木頭腦袋,不知從哪個三流編劇訓練班,學來一堆垃圾理論,好整以暇,抱著分析幾百幾千條的筆記本,要坐在那裡跟我討論劇本。

舉凡遇見這種人,我一定拔腿而逃。

「把電影分析成這樣那樣」,跟用「這樣那樣的分析結果」來寫劇本,拍電影,絕對是兩碼子事。

不信,我拿個菜譜給你,你炒個五星級廚子的螞蟻上樹出來,給我瞧瞧?


(原答2012年7月,2014年5月修改)


-


2000年前後就見過美國的劇本編寫軟體。跟開發flash類似,將主線拖拽到設計板中,然後修改關鍵點,修改人物屬性,修改副線。軟體會根據一些統計規律提供模板。比如開場的小高潮持續多長時間。副線的發展之類。最後選擇導出為標準格式的word或者pdf。

隨手查了一下,比如http://plotbuilder.com


說些其他的
@負二 提供的這個方案,是行之有效的,而且的確有這樣做的導演。比如雅克·范·多梅爾(《小英雄托托》《無姓之人》)的工作方法就是,將看片經歷中感動自己的精彩的新穎的橋段及拍攝技法寫在卡片上,分類放置:開頭組織方法、結尾組織方法、轉場組織方法等等,甚至分類可以很細化。等自己拍片時,把卡片們貼在牆上構建出一部電影。他的電影《小英雄托托》《無姓之人》你都能找到很多「致敬段落」,而且像是一段段華彩構成的電影。
@鋼盅郭子 提供的題材分類是從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戲劇中總結出來的,如今基本上可以涵蓋70%(自己估算的)的戲劇和影視劇作構成吧,但是隨著現代電影發展(60年代以後),其涵蓋的能力在降低。僅作參考吧。
@朱小文 的劇作技巧是典型的科班方法。《故事》《電影劇本寫作基礎》等劇作入門書都是闡釋這種方法。這種方法真正掌握後很管用,一般來說,嚴格符合三段式、四段式、五段式的劇本都不會太難看,遇到好的導演產出佳作的概率是很大的。


不管你是學圍棋還是學象棋,要不要背棋譜?
不管你是參加圍棋比賽還是象棋比賽,要不要直接按棋譜下?


這個問題和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相關聯的。你是否相信人的活法兒已經被窮盡了,我們只是在按照寫好的攻略前進,區別僅僅在於各種細節上?
其實戲劇和人生故事是有類似之處的。的確有某些不斷被複述、模擬、轉化的結構和情節,這是編劇的選擇,但不是只能去講老故事。
Follow the rules,就是老故事; follow your heart, there can be a new world.
每一個重要的原創身後總會有無數的模仿者,模仿的技巧大行其道。但只要還有新感受,新的感受方式,以及跟隨這種人類感受,並將之發展成故事的勇氣,我們就會有新的故事。


親,請參看好萊塢劇本。~工業化製作流程。


跟普羅蒂的三十六計類似的,還有用神話學、英雄原型去套經典戲劇情節的。相關的教程有一本《作家之旅》,還有本《編劇心理學》——後者是拿更廣泛的心理學概念去「迎合」典型的戲劇公式。另外中戲的楊健老師出了本神書《創作法》,裡面歸根結底歸納的也是一些經典創作法則,但橫跨數學物理周易等等,能看懂的話就真的得道了。


是否在比如120分鐘的電影裡面,前面鋪墊幾分鐘,小高潮幾分鐘,衝突幾分鐘,持續幾分鐘。(這都是基於統計學數據支持和心理學分析)時間上也有解構,就是所謂工業化製作流程。


文藝電影與商業電影不同,按照一個「體系」是完全不可能的,沒有一個絕對的喜劇體系,但是商業片幾乎都在做這件事情。在60s,商業片也有,但是其發展與對於整體的細節是極其重視藝術的。打個比喻:在1977年上映的Susupira (陰風陣陣)以大量黃色、紅色、綠色,來交配充實影片的藝術性,然而這一定是受了現代主義表現主義的影響。還有30S的歌劇魅影就不必說了。
所以說,所謂一種劇情有同一種元素不同劇情但是都是在一個空間里發展劇情的是商業電影,而且是當代的!


推薦閱讀:

《雷神3:諸神黃昏》里雷神的鎚子被捏碎,奇異博士能否修復他?
去哪裡可以下載高清的電影預告片?
電影《黑天鵝》中有哪些可怕的細節?
看了《胭脂扣》裡面梅艷芳說自己做小琵琶,什麼是小琵琶呢?
預測一下王寶強自導自演的電影《大鬧天竺》的票房能否成為中國第一?

TAG:電影 | 故事 | 框架 | 話劇 | 方法論 | 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