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人愛上閱讀?

對於一個不喜歡閱讀,沒有閱讀習慣,捧起書就哈欠的人來說。
如何激起他的熱情,愛上閱讀?


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他是對閱讀這種形式不喜歡,還是對通過閱讀獲取知識不感興趣。

先選擇一些他感興趣的方向,用文字、畫面、聲音、音像等不同形式表現出來,看看是否對文字的接受度最低。事實上,人類在獲取知識時視覺和聽覺的偏好是不同的,比如我就是視覺記憶型。
其次同樣是選擇文字的形式,找各種不同的學科、方向、內容的東西來測試,看看是否對所有文字類的內容都不感興趣。一個對鴻篇巨製不感興趣的人,可能網上看黃段子看得開心著呢。

很有可能測試下來的結果是,之所以對閱讀文字不感興趣,是因為閱讀的內容的吸引力還不足以大到抵消掉其對閱讀的不適感,如果沒有比純文字的內容更有效的途徑的話。

不得不說,對於很多人來說,閱讀本身並沒有太多樂趣,而是因為通過閱讀得到的知識能帶來的滿足感,在這裡,閱讀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閱讀的形式才會有不斷的發展,更加多媒體化,更加互動化,更加有效化,形象化,這些都是在提高閱讀獲取知識的效率。

如果認清了這一點,如果某個人有比閱讀更擅長的獲取知識的方法,不閱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對方對於獲取知識本身這個目的缺乏動力,那麼吸引其閱讀恐怕並非最有效的辦法。


首先,讓他(她)知道閱讀和讀書是兩個概念

閱讀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睜大眼睛可以閱讀花草樹木,張開耳朵可以閱讀人情事故。無論是走路吃飯看電視還是睡覺(睡前也可以把當日的精彩鏡頭再放一遍),都不妨礙閱讀。

閱讀不是關鍵,思考才是。如果止於閱讀,沒有獨立思考,腦袋永遠只是別人的「跑馬場」,也感受不到「看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喜悅。

其次,讓他(她)好好思考自己喜歡什麼。邊做自己喜歡的事邊閱讀,形成良性循環。


我的回答比較簡單:讀到一本對的書。我覺得看書似乎也要有緣分。碰碰運氣吧,總有一本書會讓你覺得,原來閱讀是件有趣的事兒。


閱讀不是唯一的攝取知識的方法,也許他適合其他方式。

我愛上閱讀的方法是,不去看完全超過自己理解範圍的書。
閱讀就是在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但是這個對話成立的條件就在於,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理解是否能夠相通。
作者的理念超出讀者理解範圍過多的話,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就與作者的位置不對等,那麼也就達不成對話的關係。而是作者在強制灌輸理念與讀者,往往這樣的閱讀讓人痛苦。
超過讀者理念一部分的話,就是讀者像是進入了一個書堂,去學習作者的理念。雖然這種對話方式也不對等,但是因為讀者能夠領會作者的大概框架,並可以在其中提升自身。
而與作者理解相通的讀者,在閱讀時,享受的就是思維的碰撞了。

我覺得自己對什麼感興趣的時候就讀什麼。沒有什麼是必須要讀的,沒有什麼是一定不能讀的。一直讀下去,書自然會帶你找到你的的路,讀再多的書也是為了成為自己而已。


人的天賦是不同的,並非提高自己只有閱讀一條路而已。

有靠視覺學習的,有靠閱讀學習的,也有靠聽力學習的。

也就是說,有些人依靠閱讀獲取知識,但有些人不是。比起閱讀,他們喜歡「聽書」或者「看圖」,這是天賦所致。

一般在學生時代,通過教師的板書、講解,以及教材本身拓展了個體視覺、閱讀、聽力學習的能力,但究竟自己更擅長哪個,只有自己清楚。之後的學習,使用自己擅長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強迫一個聽覺學習者非要閱讀,恐怕只能換來他的哈氣連天吧。還是讓他用他適合的方法獲取知識吧。


我記得之前知乎上有個很出名的回答二十多歲該做些什麼,將來才不會後悔?

Yolfilm說這些年,他一直背負著一些東西一直在身上背著負擔。搞合唱團時,背著團員,搞劇團時,背著團員,開公司時,背著員工,寫劇本時,背著徒弟,拍戲時,背著債務,背著投資人。成家時,背著老婆孩子。

因為總不是一個人,所以你荒唐不起來,也沒辦法混噩度日。
當時深以為然,只是沒有想到該怎樣運用。
後來在看《火影忍者》的時候,我也體會到了這點,最強的忍者都是在背負著一些東西的。鳴人背負的是火影的夢想,佐助背負的是仇恨,小李背負的是哪怕只會體術也要成為優秀忍者的不甘心。

正因為他們背負著東西,所以才不會懈怠,才能不斷地去修鍊,去賭上性命也要打敗你。

後來我明白了,其實當你在做一些事情時,你也可以背負一些東西來激勵督促自己。

拿讀書來說,我一直知道讀書會對自己好,列過計劃也參加一些讀書群什麼的,可還是沒有讀多少本書。

後來我建了一個讀書的群,叫做一周書塾,進群的人每周要看一本書,要上交一份讀書的筆記,否則到周末的時候就會被踢掉。我會每個月選出出三位表現好的讀著送給他們一本自己想要的書。

我是在2014年11月建立的群,2015年1月18號發布消息開始招人,最多時候有8個人吧,還都是我的朋友。

到現在,剛好第一月過去了,只有一個人堅持到最後。她一共看了6本書,寫了將近一萬字的讀書筆記,這個人我並不熟悉,可是通過和她聊天和她的筆記,我也增長了很多的見識。

這一個月我看了多少書呢?

我看了將近30本書,寫了將近5萬的讀書筆記。

可就在這一個月以前,我是一個不太能看下去書的人,一年能看10本書就不錯了。

但這一個月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我完全愛上了閱讀,這一個月我讀了日本、讀了東野圭吾、讀了弗洛伊德。讀了《當下的力量》、讀了《跨界》、讀了《精益實踐在中國》。這讓我意識到以前我和我身邊的人的認知是有多麼的狹隘,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多麼的小。

我想這一系列的變化因為我背負著東西啊

我背負著一周的書塾,我怕,怕大家說你群主你不看你還督促我們看,怕這個群最後就剩我一個人了。

所以那時幾乎無時不刻都在看書買書寫感悟,不知不覺,就寫了近5萬字,看了近30本。

如果說剛開始還有逼迫的成分在,但現在,看書已經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上廁所也會拿一本書,去健身房也是拿著kindle,練一組,看一會。

所以題主,你可以試試,你做一些事情時你也背負一些東西,只要你不是一個人,你即使不成功,但,真的也不會失敗。

或許你也可以來我的一周書塾。

因為我也想和遠方的人有一些羈絆,或許我們從未見過,但只要你來了,來看一本書,我相信你也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對閱讀的執著追求,絕不是白白付出的。

我相信,將會有人因為書籍而得到救贖,我建立的一周書塾也會流傳下去。

6月8日更新:

好多知友想問群號,關注一周書塾微信平台,隨便發個消息就會看到了,或者直接加群QQ: 387437266.

http://weixin.qq.com/r/Bkzq8qTE8-mMreCR9xkU (二維碼自動識別)


狹義的閱讀,是文字閱讀
廣義的閱讀,包括視頻、聲音等多媒體
每個人對信息的接受方式是有差異的,中國人習慣文字閱讀和我們的教育方式有關係。獲取信息更好的方式是視頻,你的室友就是後者。

閱讀其實是種習慣,大多數習慣是需要從小養成的,如果一個人從小就不習慣文字閱讀,那麼不需要強迫TA以後養成這個習慣,TA會找出其他接受信息的方式。

文字閱讀的優點是獲取信息比較系統,但不是最高效的信息獲取方式,我個人比較喜歡視頻方式。至於個人文化素質和是否喜歡文字閱讀不是正比關係,北京的的哥知道的就未必比大學教授少。

補充一句:
當一個人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和不同的人打打交道,發現自己的無知和渺小,TA就會渴望閱讀。


如果一個人真的不喜歡閱讀,那就不要強求。我曾經總想把自己喜歡的強加在別人身上,覺得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我錯了。每個人的認知度不一樣,處在某個年齡段所喜歡的東西也不一樣。也許在你20歲喜歡讀書,別人30歲才開始喜歡讀書。有些人是可以影響的,並不是所有人。我是喜歡讀書的人,我承認自己是被影響的,大環境很重要,但也在於自己的覺悟程度。我一直在想我高中才開始讀書是不是太晚,其實也不是啦,愛你所做的,做你所愛的最重要。嘗試著去影響捧起書就打哈欠的人,可是不能去強加與他們。


人總有孤獨的時候,如果只是追求網路社交和遊戲,是表面的歡愉,則孤獨將是無底洞。書籍反而是個防空洞。
在我看來,真正能夠孤獨的人,絕大部分也是很會閱讀的。


愛讀書是一種福氣,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氣。


買一台kindle,不要為閱讀而閱讀
當你閱讀量慢慢變大,你就會對這個世界豁然開朗


以我走上喜歡閱讀的過程為例。
特別小的時候不是很喜歡讀書,看到書中那密密麻麻的字,也著實讓人痛苦。但是事情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發生變化的,本來不是很愛讀書的我,只是在有一個一個巧合的遇見,在大街上一個賣盜版書的地方,看到了韓寒文集(盜版書,你懂的),很厚,其實當時也沒有買下來捧著讀的勇氣,但是實在是那個書攤的老闆太熱情,只買8塊錢。於是在便宜的誘惑下(再加上當時韓寒剛剛成名,在學生中間很有話題感),就買下了。這一買不要緊,在閱讀了之後,我竟然沒想到閱讀可以給人帶去很大的滿足感,同時自己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再接再厲,經常去泡縣裡的新華書店,平時再和身邊的同學親友吹吹牛皮,自己的虛榮心也漲起來了。所以一步一步的繼續,在閱讀滿足感和偶爾的號稱見多識廣的虛榮心下閱讀,直到現在,是為了充實自己,而讀。
所以樓主,剛開始的時候說興趣是自己的最大導向我感覺沒錯,但是單單因為興趣是很難養成閱讀的習慣的。
所以我推崇閱讀填補滿足感還有愉悅自己身心,再有就是虛榮心(裝x以及炫耀)。讀讀有內涵的笑話開始自己的閱讀也未嘗不可。

個人淺見。


旅遊,寫作。


告訴他讀書是在時間上最值的一件事情。
以思維密集度來考量,一個人可以在兩個小時里看完別人花一年時間拍的電影,而讀書是唯一的可以讓你在幾個小時內接收他人幾年甚至是幾十年中的思維成果的 方式。如一位網友評價《法律與革命》一書:「伯爾曼用四十年的心血鑄成的宏篇巨著,我等只用四個月或四十天而採摘其精華,實在是一本萬利的勾當呀。」
如此,讓人愛上讀書, 是十分功利的做法,對一部分人有用。


我的看法是: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你早上要去晨練,定期做做瑜伽一樣~
其次,閱讀是一個小世界,記得從興趣開始,從感覺出發。不一定要去刻意的追求新書或是排行榜上的別人吹捧的書。也許是一天偶爾聽到的一句話引起的對該作者的興趣,也許是想迎合自己的一段時間的一段心情而去閱讀。
重要的是,閱讀重在於思考,就像你想去品嘗一種美食。在過程中要去充分發掘味覺去感受美食帶來的愜意與滿足感,而不是為了吃到它而去咀嚼。
最後,祝大家閱讀愉快~!


當一個人真正意識到自己懂的東西很少,是個井底之蛙,生活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面。當一個人意識到未來很迷茫,必須得鞭策自己學習,不然就會被淘汰。當一個人最後從閱讀裡面獲得自己想要的,體驗到閱讀給自己的全方位提升,自然產生了興趣,就會愛上閱讀。


從你的孩提時代問起:父母是否在你面前整天讀書,報,雜誌?
從你家的環境問起:你家有大大的書櫥裝滿了書?
從你讀小學開始問起:你的課餘是否一直去圖書館?
從你的工作問起:你每天用筆寫字,每天看書么????


我的問題就是我的答案。你周圍的人會被你熏陶的愛看書


自己愛閱讀是主要是因為對一些感興趣話題和知識的需求,但苦於身邊無人能溝通,然後漸漸從做筆記和定期匯總翻閱開始變成習慣的。主要還是個人性格、興趣和習慣,周圍的朋友不愛閱讀的很大一部分是比較浮躁的,或者說長篇闊論的文字對他們不如其他東西更有吸引力,還有一種不喜愛思考的,總之還是從性格、興趣和習慣著手分析吧,但閱讀也不是唯一、最好的獲得知識的方法(「閱讀」對於每個人的效用不同)~


試著寫點東西吧,寫不出來的時候就會激起想去抄的慾望,然而抄這件事情在沒有閱讀量的時候是很難的。
閱讀是人類需要具備的技能之一,試著看看韓寒的文章,尤其是最近吵架吵的非常歡快,可以看看,閱讀並不全是枯燥。


1)首先不喜歡閱讀並不一定就是壞事
閱讀是一種平面靜態的信息呈現方式,有的人並不擅長這種方式,他們擅長立體動態的信息呈現方式,比如看電影,參加活動,與人交流互動等。

2)若不是不擅長閱讀這種方式,那就是閱讀的信息的問題
閱讀是信息獲取的一種方式,能不能喜歡閱讀跟所讀的內容有關,
一個人對內容是否感興趣取決於內容與這個人大腦中的知識結構能否產生關聯。

3)你是單純地想讓他愛上閱讀這種形式,還是希望他能夠通過閱讀來學到知識,進而提高能力?
我想你的目的應該是後者,你對他的閱讀應該是有期待的,如果是這樣,那我想說,凡是想要沉澱知識的閱讀都不那麼容易,需要一個人靜心思考,抽象轉換,理論聯繫實際
方法也有:
1》即從他原有的知識結構入手,先讀易掌握的,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一步一步搭建其知識結構。
2》培養閱讀習慣,引導內部動機,也給一些外部的管制

4)搞清楚為什麼不喜歡閱讀,然後可以對症下藥


推薦閱讀:

說說你最喜歡木心的哪句話?
如何理解「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是不是大部分網路小說男頻作者使用「引用」、「複製粘貼」的方式創作小說?
有哪些值得一看再看的書?
不熟悉古籍上的繁體,有哪些工具書或者方法以輔助?

TAG:閱讀 | 生活 | 生活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