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學作品是如何被傳播的?

古時候,交通如此不方便。為何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蘇軾他們寫一首詩、一本書之後,整個中國都能知道?


這個問題我答不全,我舉「洛陽紙貴」這個成語作為一例,希望可以增進了解

「洛陽紙貴」,是說西晉左思寫出的《三都賦》在當時京都洛陽收到追捧,爭相傳抄,導致紙張供不應求而漲價。

西晉的時候,造紙術(西漢)已經發明了,並在魏晉時期有所發展,到了南北朝,紙寫本達到了繁榮,寫抄本盛行,書籍量大增。

而印刷術發展則緩慢些,在隋時才開始出現雕版印刷,而且也很少應用,直至唐末也只是零星使用。在雕版印刷沒有出現以前,存在的印刷方式主要是印章、拓片和印染。比較重要的活字印刷由北宋畢昇發明(11世紀),基本上也沒有投入使用,直至明末崇禎年間才開始使用活字印刷類似於現代報紙的「邸報」,而在15世紀歐亞大陸的西部,德國的美因河畔(萊茵河的一條支流)有位古登堡先生髮明了鉛印印刷術,隨後傳遍歐洲。

左思在寫出《三都賦》以後並不是馬上出名,他一開始給比人看的時候是收到嘲笑的(這跟大一學生寫本《&<資本論&>批判》給老師看,也會被嘲笑一樣),後來他不甘心,給了當時的文學家看,文學家看了很高興,親自為之作序,還邀請其他的文化名人一同附上序文,隨後才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了。

總結一下「洛陽紙貴」的傳播條件,首先是由於技術進步,紙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廉價的紙張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可能性,其次是當時應該有良好的文學交流的渠道,比如說,聚會,門第關係,學校等等,通過人員的交往促進了口耳傳播,再次是當時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傳播結構,標誌是文化權威、意見領袖階層的話語權,沒有他們為左思作序,不會出現洛陽紙貴的局面,至少不會是浪潮式的傳播。


Q:古代詩歌的傳播是如何傳播的?
A:傳播方式大體有如下幾種方式。
一、唱和聯句。
當面唱和、聯詩聯句。當面唱和聯句時,或許會有身邊的人用紙筆記下來,如果有妙手偶得的句子,自己會留意,將來補充為一首完整的作品。比較有名的例子是王羲之等人於蘭亭聯詩,成《蘭亭集》,有傳柳公權行書(偽)。另一個有名的例子是顏真卿、陸羽等人的「竹山堂聯句」,其內容由顏真卿書寫。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乾隆作了三句詩,劉墉跟了一句點石成金的情節,便屬聯句。
書信唱和、寄詩。古代交通通訊不便,鴻雁來往是最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文人經常將寫好的詩寄給師友親人,很多詩題直接寫明是「寄***」,這是文人的一種交流感情和分享的手段。如果對方有意,則寫和詩回寄。一般來說,這樣的作品雙方都會仔細保存,最後收入詩集之中。劉禹錫曾把與李德裕的唱和詩專門編為一集,名為《吳蜀集》,自云:每賦詩,飛函相示,且命同作。
應制、獻詩。為娛帝王、頌昇平、美風俗而作。古來詩集中的應制詩多不勝數,像司馬相如賦上林,雖是獻文,與獻詩意趣相同。
二、聲色場所演唱
文人自唱。北齊斛律金在宴會時唱《敕勒歌》,遂流傳天下;王勃於宴上作《滕王閣序並詩》,被與會者驚為天才;李白貴妃面前賦「雲想衣裳花想容」……
藝伎演唱。古代文人多有狹妓之風,猶以唐宋為尤。藝伎由文人處得到詩詞,譜曲演唱,流傳遂廣。例子很多,白居易、柳永、蘇軾、秦觀……都做過這事。
三、宣傳
名人宣傳。唐代文人喜歡拿一篇得意之作去拜訪當時名士,如果能得到賞識,以一詩一夜成名不是不可能。如白居易即在舉前以詩集呈顧況,因離離原上草而名聲大振;李白攜《蜀道難》謁時任秘書外監的賀知章,得了「謫仙」的稱號。很多門客也會拿著作品拜訪想要投效的官宦,都屬於這一類。
圈裡人宣傳。比如推敲的典故。

四、自著或後代整理詩集。
古人寫詩有保存紙頭的習慣,以便於將來成集,因為這是「立言」的最徑直的方式。傳李白把前期的詩稿全部燒掉,這種事情要有很大的魄力,做的人比較少,與之相比的也只有米芾燒掉四十歲前字的。看後世一些人的集子,寡淡無味的太多,都收在集中,可見其敝帚自珍的程度。即使生前沒來得及整理,子孫也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一是盡孝,二是為家世鍍金。

五、 Soso 補充:在寺廟等公共場所的牆壁上題詩而流傳的。例崔顥曾於黃鶴樓題詩,李白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野史有店家珍惜名人師詩而籠紗其上之事。蘇軾曾題詩西林寺壁。

Q:由於信息交流上的限制,是不是很難保證讀到的作品一定是某個詩人所作?
A:文人雖然相輕,但在文德方面還是比較自重的,不太會刻意隱瞞詩的作者。當然偶爾也會有張冠李戴,那畢竟是失誤。至於由於時代太久,致使甲詩歸乙集,這種情況也常見,導致後人考證來考證去,更多的只會永遠錯埋在紙堆中。

Q:會不會有假冒他人的事情出現?
A:偷詩的情況是有的,但要看偷得是否高明。陶淵明的詩很多都是直接拿來或化用前人的句子,沒人說他不好;忘記哪個朝代有人專從沈約集中尋章摘句,被人損得體無完膚。古人沒有版權相關法律,但極其看重文品,抄詩是文人失節,約當於女人失貞,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偷詩很容易被人發現,因為詩總是要見人的,不見人的詩寫了幹嘛,而每一首詩的作者都有大大小小的朋友圈,能流傳開來的詩一定會被人記得,那麼,只要是見人的詩,就很難躲過。所以在古代,偷詩被抓的風險極大。。


樓上從傳播媒介方面說了,我稍微補充下吧,從傳播方式上稍微說下。呵呵,我不是專業的,只是根據自己平時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只限國內,僅供參考。
1 官方的史料記錄。從《尚書》開始,不,應該說從甲骨文開始,我國史官都有比較嚴謹的記錄意識,而且他們的觀點往往充滿了個性,不常被權威所左右,在這些看似枯燥的史料中,保存了非常多的文學性的東西,雖然不算傳播廣泛,但是有很嚴密的保存體系,留存的很多。
2 官方的編纂行為。對於以前歷代的典籍,朝廷往往相當重視。漢代劉向就奉命校書達二十年,他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目錄學家。此外,《永樂大典》、《四庫全書》都是官方編纂的重要成果。
3 傳抄。這個就不說了吧,呵呵。很多人在當時非常有影響力,一有新作品出來就「洛陽紙貴」的,呵呵。
4 個人編纂行為。此種行為對於財力人力物力要求非常高,一般人模仿不來。比如《呂氏春秋》。
5 後人的整理,包括門生、後代、好友等等。在明代以前(大概的,不嚴謹),通俗文學還沒有大行其道,印刷業也不甚發達,很多文人作品傳世,大部分依靠他的後人整理。最著名的自然是孔夫子啦,《論語》不是說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寫出來了,而是他去世後他的門人整理的。當然,之後百家爭鳴之時,有一些人就有比較鮮明的文稿意識了,很多我們現在看到的他們的文章既是他們的論述,也是他們收門人講學的講稿。司馬遷作《史記》,他在《報任安書》中說藏之名山之類的,也是一種保存使之流傳的方法。後來他去世後,他的外孫楊渾奏明天子,才才使之傳播開來。唐代詩人李賀去世之後,他的集子是李賀的侄子把詩稿拿給杜牧整理之後,流傳開來的。所以這時候說某本書很快流傳開來,還是有些偏頗的。
6.詩、詞、曲等的和樂可歌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應該是你最想問的。從詩經的時代開始,我們能看到這些押韻的詩句都是可以唱的。詩三百,大部分都是官府的樂官去民間採集的,用來體察當地民俗民風。所以這些就是當地的流行歌曲,樂官可能有加工,所以這些歌謠流傳很正常,就像我們今天隨處聽到的流行歌曲一樣。《左傳》《國語》中經常提到兩國來使相見,唱幾句詩經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楚辭》更是如此,所處可見的「兮」和我們唱歌的時候拉長音節有一定的相似性。《九歌》就更不必說了,整個就是當時大型娛樂活動——祭神的主打音樂。漢代的《漢樂府》也是民間的歌謠,被樂官採集整理。唐詩中大部分都是可以唱的,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說的是高適、王昌齡、王之渙三個出去吃飯時,旁邊有歌女唱歌,他們就比誰的詩被唱的多。宋詞就不說了,這壓根就是音樂文學,參看柳永同學的經歷。元代的曲——散曲可歌,雜劇還可以表演。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古代的伎女歌女在這些詩詞的傳播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她們,那種傳遍大江南北的狀況估計要大打折扣了。
7 明代印刷術成熟並被應用於商業,大量的書商應運而生,如《三國》《水滸》《西遊》這樣的長篇小說大量印刷發行,傳播渠道更加多樣化,圖書行業也日益成熟,還出現了一大批專門靠稿費吃飯的作家,比如李漁,這個和我們現在差不多。

暫時就想起來這麼多。我真是越來越啰嗦了……


應該是更多的來自宮廷的傳播,還有就是歌舞伎的傳播。。。最極端的例子。。柳永。。他的奉旨填詞的來歷。


主要靠傳抄。很多東西寫出來一為娛樂,二為朋友之間交流,《紅樓夢》就是先從身邊的人傳起,才有傳本。還有一種途徑,就是牛逼大發了,被朝廷編入類書,比如《四庫全書》。


中國的文學作品------不算史書,政論,奏摺等。

首先在城市裡存在文化人的相互聚會,形成一個個的文學圈子,作者在其中,創作出來之後,圈裡人傳抄,然後部分人因為遷官或者探親,傳播給其他的圈子,大家繼續傳抄,造成文學的傳播。

這種傳播速度是比較慢的,算不上整個中國都能知道。假以時日才行。


推薦閱讀:

歷史上貴族揮霍無度對國家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潘金蓮和武大郎?
烏克蘭1932~1933年的饑荒真的是人為的嗎?真實歷史是什麼樣的?
三國時潁川的荀氏家族為什麼出了那麼多牛人?
東夷族是不是中華正統?

TAG:歷史 | 傳播 | 詩歌 | 傳播學 | 古代 | 古籍 | 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