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能改變一切嗎?

重要是看我描述,我問題提的有點問題。
我爸爸信佛,之前公司危機,然後他壓力特別大,然後就信了佛,念經,吃素齋之類的,確實精神狀態變好了很多,精神變強大了很多,這是好的一方面。
然後之後他見人就說佛怎麼怎麼好,逢人就說,跟家人也是天天說,「進入經藏之後你就什麼都懂了,佛什麼都能解決,我之前頭疼就是佛治好的(其實是去拔罐了),趕緊學佛吧」,你知道安利傳銷洗腦嗎?就是那種魔怔的狀態,(阿彌陀佛,佛祖恕罪)平時我跟爸爸聊學習說學習方法,然後他叫我念經,跟他聊我的生活他叫我念經,時時刻刻都在說進入經藏,我說不想念經,就說我有業障,跟我媽也是這樣,我媽跟他商量我弟弟入學的事情,然後我爸就讓我媽進入經藏(??我都不知道咱這是怎麼聯繫起來的)家裡的事情都不按事情去解決,不管說什麼都會扯到讓我們進入經藏上面。
我不否認念經能改善心理狀態等很多好處,但這種狀態也太過了吧。他這是怎麼回事?能怎麼勸勸我爸爸嗎?


佛祖為了理解人間疾苦的真意而坐禪,最終悟出了人生六蓋:貪嗔痴慢疑執。佛教認為痛苦並非完全來源於絕對環境的不可忍受,更多的是我們看待環境的錯誤認知——即上面說的人生六蓋。因此佛教教義的精髓是接納痛苦、忽視痛苦、在痛苦中堅持目標從而得道,這和心理諮詢中「要直面痛苦本質而不是對抗造成痛苦的癥狀」的理念驚人的一致。念佛是為了讓自己成佛,而不是乞求佛祖像保姆一樣為自己解決一切麻煩。

在我平時工作中也會遇到很多認為佛能幫自己解決一切的人,但按照真正的佛教教義,這些人其實是【魔】。成魔的人都有妄念,即「擁有一種長期揮之不去,而自己又無法獲得,只能依靠外力來滿足的慾望」,當一個人無法戰勝心中的妄念時就會陷入退行心理防禦,通過不斷的祈禱來乞求神佛賜予自己解決麻煩的能力,這本質上和嬰兒通過哭鬧來讓大人幫自己解決麻煩是一致的,只不過成年人一般不會採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如同嬰兒哭鬧般的祈禱還不能讓人成魔,這種退行防禦真正的毒性在於它會讓人停止對世界的探索和認知,迴避自己的責任,只把討好佛祖當成唯一的責任,不再關注環境中的其他人和事物,從而造成無法經營好自身的家庭和工作生活。所以我們從「魔」的身上也能聞到冷血的味道,好像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漠不關心,整個人像一塊木頭一樣木訥而冰冷。

一般來說,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人容易陷入這樣的魔障。比如我就遇到過不少老年痴呆的老人,念佛已經念得走火入魔,為了敬佛可以六親不認(事實上很多這樣的老人會認為自己的不幸就是因為家人不關心自己,所以主動放棄了與家人的情感交流轉而乞求佛祖的關心和幫助)。我見過念佛通宵不睡,把自己搞得跟熊貓一樣的老人,也見過整天吃素,最後嚴重營養不良,如同行走的骷髏一樣的老人。他們遇到任何的不如意,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佛珠向佛祖祈禱,這些事情可以小到不小心摔了一個茶杯,也可以大到患病卧床不起,甚至有個老人在腦梗發作摔倒在地蘇醒後,不顧滿臉血污,第一件事就是感謝神佛救了自己的命,連來急救的醫生都不準打斷自己祈禱,否則會立即大發雷霆。

人本能中就有用簡化認知來認識世界的能力,當我們急於擺脫一些痛苦時就會匆忙給這些痛苦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比如焦慮人際關係又沒有解決之道,就會假設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冷血的,人本來就是不值得信任的。這種心理現象稱為「認知閉合」,即關上心靈的大門,不再接納新的認知。認知閉合對解決心理痛苦其實是有顯著效果的,如果一個人因為得不到關愛而開始對世界仇恨,這個仇恨本身就可以化解掉他因為缺乏關愛而產生的孤獨感。再比如題主的老爸,因為無法理解生意為何差,生活為何不如意,就會簡單地歸咎為是「自己對神佛不夠誠心」,那麼為了解決這些現實壓力帶來的心理痛苦,他就會不斷祈禱,並且通過幫神佛發展信徒的辦法來「賄賂」神佛,他會想盡辦法向神佛證明自己的忠誠,而除此以外的其他事情對他來說也就變得不再重要,而他也不會再因為這些不再重要的事情而忍受心理痛苦了。他們所信奉的佛其實是需要向它們出賣靈魂才能換取到力量的魔鬼,這已經是陷入了六蓋中的「貪、痴、疑、執」了,即貪圖心理安逸不去面對真正的痛苦,痴迷於一些虛幻的套路而是非不分,對他人的關愛心存疑慮無法信任,執著於錯誤的道路死不悔改。

想拉回一個已經投入魔鬼懷抱的人很艱難,因為他們已經嚴重依賴上了這種出賣靈魂換取心理安慰的行為,出賣的靈魂越多,人就越幼稚,人格就越不成熟。我們很難與一個神智不成熟的嬰兒講道理,也很難鼓勵他們從自己的小世界裡走出來去真正關注一下別人。而且直接否定他們所依賴的「信仰」只會讓他們的虛幻安全屋徹底崩潰,這最後的精神支柱一旦崩潰,人就只有毀滅,他們為了迴避這種痛苦可以不擇手段,甚至是與任何想要拉他們一把的親人決裂。

人格需要愛的滋養才能健康成長,如果一個男人在家庭里得不到接納和關愛,只有家庭帶給他的責任時,當他感覺自己不能負擔這個責任的時候就會陷入嚴重的「被遺棄」感。所以像公司經營出問題這種事情對題主父親這樣的男人最致命的打擊是,讓他感覺自己已經不再配被家人愛了,無法在經濟上盡責的男人已經不再被需要了。要想將父親從這種恐懼中拉出來,需要家人(尤其是妻子和兒女)穩住陣腳,去讓這個男人覺察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讓他覺察到一個男人對家庭真正的價值不僅僅是體現在經濟上,在情感上他所具備的價值也是同樣重要的。到底要怎樣才能讓他意識到「如果沒有了自己,這個家就不再完整」這樣的道理呢?我沒有現成的辦法,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巧,當我們開始真正關注對方的心理需求,而不總是在強調對方沒有盡到的責任時,也許這才是能夠產生愛的健康交互。


這就是貪嗔痴的痴……

改這個毛病,如同要他看見兩千萬不起心不動念一樣……

難……

正信正見正念沒有,因為七覺支沒有。

七覺支臭成這樣,因為五根五力沒有。

五根五力沒有,因為四如意足沒有。

四如意足沒有,因為四正勤沒有。

四正勤沒有,因為四念處沒有。

四念處第一個——苦!

說到底,打著佛的旗號鼓搗了一堆和佛沒半毛錢關係的事兒……

這是自己給自己劃地為牢,不好破……


也許你父親學佛的時間還短吧。估計以前做生意失敗,窮途末路,碰到佛法突然柳暗花明,心理的疑惑和無助突然有了依託和依靠。也真是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發自內心對佛法無盡的感恩。佛法改變的是我們的心,我們的想法,人心變了,當然什麼都能改變。因為自己深蒙佛恩,所以他想把佛法也儘快的讓家人獲利。心情當然可以理解,但方式太激進。給他一些時間吧,學佛修行慢慢進入一定的深度,就正常了。修行好的人,不用說佛法,不用勸人學佛,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別人,靠的不僅僅是勸說和語言。語言只是一種表達方式,內心的功德和力量卻是無所不在的。

也許有一天你自己也感受到了佛法帶給自己內心的力量和光明,你就能理解你父親想表達但又表達不盡然的這種心情了。


嗯,這就是有些初學者,沒有正經師父教授,所出現的狀態。自己還深陷苦海還要去度別人,不知度人先度己,更不知道修佛是修自己,滿世界去張揚去,說著說那,不知修行人要注意口業。同樣也沒人教導他,佛法不壞世間法,不能到處給人添麻煩添煩惱,造成大眾對學佛人的誤解,對佛法沒有好印象。

這種人應該到寺廟中請出家師,從基礎上指導修行,不可以亂跑、亂修,要安下心,正確的修證佛法。


別打消別人心之所歸。
你可以學習佛教經典。之後教導你父親要隨機教化。要如實如理法布施。
先去了解他說的經藏是什麼。
光說經藏不知道是那個啊。


學佛的初期癥狀,四處宣揚傳法,四處解答爭辯,繼續學修,越來越深入,逐漸會好轉


以己信奪他信即是邪教,普賢菩薩十大願里有恆順眾生,你不信不願聽我非要在你耳邊逼逼你是不是很煩,這種做法可能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沒造成好的結果。
還有就是學佛要信因果明白因果的道理,一有不順不如願就怨這怨那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和方法。


你爸是不是認識一群凈土宗的神棍。。。


1,你爸應該學佛沒多久,初學佛,好多都有這毛病。
2,如果你爸學了多年,要麼跟錯師傅,要麼自己曲解了。這是很嚴重的業障,得治!


一切一直都在改變,從來沒有停止過,包括你的父親。


學佛是好的,但是學佛這種程度就有點入魔了。


鄙視該問題下的所有教徒!凸(艹皿艹 )


你有你的標準,你爸有你爸的標準。俗話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你的評判標準是基於你的經驗和習慣做出來的,你爸的做法也是基於他的經驗做出來的,沒有誰比誰更高,也不存在誰勸誰的說法。如果實在擔心,或許可以帶您爸爸多拜訪寺廟和大德,建立正見,雙方的,你的及你爸的,大家都在學習的路上,試試一起努力。


後來生活里我只給兩種人講佛學,一是誠心發問,另一是行走各地業務員和商人。
第一種首先他信,那麼就省去了破除偏見的功夫。
第二種見識廣,因為行走各地,什麼亂七八糟風俗信仰都見過,知道不同人可以有不同活法,不同活法也有不同道理。就很包容。
但也有共同點,比如都認可錢,比如都認可智慧,堅定,努力。
這就很好辦了,因為佛可以叫做智慧。
最怕窮鄉僻壤小城市出來的,嘲笑也就算了,攻擊傾向的都有。
回到題目,你父親本來就不包容,只不過學佛把這個問題放大了。別一扯上宗教就魔的妖的,嚇死人。
你告訴父親,勸人向善不能讓人心生煩惱,否則就不是自利利他。
因為他,讓人對佛學有厭離心就有大罪過。
自己多修行,唯有智慧足夠才能教別人。
南無觀世音菩薩


讀經可以讓人心靜,自然做事有智慧,能客觀分析做出判斷。

吃素身體用於消化食物的能量少,攝入的能量營養不比肉食少,人會有精神。大把明星素食,剛結婚的宋慧喬和老公都是素食者。

沒有外在的佛,佛翻譯到中國就是覺的意思,一念覺就是佛。能流傳2500 年的書,自然有他的道理。

想説服你老爹,先在佛理和證量上超過他吧,要求不高,能生死自在就行,哈哈哈


推薦閱讀:

有什麼好的治療抑鬱症的方法嗎?
如何克服心中的不安定感,自己給自己增強安全感?
在學校、企業工作的諮詢師如何應對相關管理者對來訪者信息的詢問?
大學裡沒有勇氣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去圖書館 一個人走路去上課怎麼辦?
VR 可以應用在心理治療中嗎?通常是怎麼做的呢?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心理諮詢 | 佛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