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代如果中了進士,但是名次不理想,可不可以在下次再考?


題主可能不知道明清時期中個進士有多難。古代讀書人在縣裡考上秀才以後,就相當於現在的本科學歷,就可以安排就業了,做私塾先生或者師爺之類的,這時候一般水平的人就已經二十來歲了,十來歲能考上秀才的必然被當做神童來傳頌。明清時代有很多人七老八十了還是個童生,秀才都考不上,比如洪秀全,也有更多的人到死也就是個秀才,比如蒲松齡。三年一次鄉試,在省城考舉人,每省錄取名額在幾十到一兩百之間,這就相當於現在的碩士生參加國考了。考中的舉人就可以做官了,可以做個同知一類的副手,左宗棠大人到老也就是個舉人,這已經可以光宗耀祖勒石刻碑抬進祠堂供後人瞻仰了。

至於進士,古人認為都是天上星宿下凡,文曲星的弟子,除了你自己學習刻苦用功之外還要幾輩子修行好事才有一兩代人可能有這個造化能出個進士。全國三年才出三百個進士,俱余秋雨統計,從隋煬帝到清末,只有不到十萬名進士,可見進士有多稀有。一旦中了進士,整個縣甚至整個府都會一起慶祝,因為有很多縣府幾百年都沒出過一個進士!

再來談談題主所說的名次問題。真正的進士只有三名,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他們的稱號為進士及第,為第一甲,二批次的大約百幾十名,稱號為賜進士出身,稱為二甲,三批有百幾十名,稱號為賜同進士出身,稱為三甲。

三甲榜上有名的,都可以實授官職。一般來說,一甲三人基本上都會去翰林院做編修,將來有可能成為宰輔之臣。二甲三甲的人都會分配實際性官職,明朝時候大多是給一個七品觀政,將來可以進六部或都察院,將來混個侍郎尚書什麼的就是最高榮譽了。剩下的人會下放到地方上從知縣做起,很多人熬到退休也就是個五品知府,能混到三品攝台,二品巡撫的,也是可以誇耀幾輩子的事情了。

所以科舉考試不是現代的高考,考不上好學校明年再考,歷朝歷代的讀書人只想榜上有名即可,至於第幾名,除了立志奪狀元的,很少有人在意,只是平時吹牛時候說起,你是二甲我是三甲,免不了要對你客氣客氣,奉承一下。至於將來做多大的官,跟名次無關,只看自己的造化。

那麼有沒有人放棄已取得的名次,下次再考呢?絕對沒有!因為三甲進士一旦被錄取,都是天子門生,皇帝親自授予名次的,不管你名次高低都是皇帝的恩賜,必須無條件接受!只允許皇帝反悔取消你的名次,不允許你不要。

歷史上有一位明明已經被取中進士,又因為自己作死被皇帝取消了名次的著名人物,就是奉旨填詞的柳三變。他第二次考進士不中的時候寫了首詞發牢騷,說我還是填詞去再也不來了。結果第三次又來,還中了,卻被皇帝發現,說這傢伙不是愛填詞不要浮名么?又來考試,實在可惡,讓他填詞去吧!就給革了名了,讓柳永遺憾終身!


有沒有這種人我不知道,但是這非常不現實。

古代進士是一種功名,可以理解為自己考出來,但放在檯面上來講,這更是朝廷的一種恩賜。

我們講一甲叫做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所謂功名賞賜的是朝廷,說的更白一點是皇帝,皇帝賜你功名,你說皇上對不起我不要!皇帝是不是有種被羞辱的感覺。

所謂「五十少進士」到了明清也是一樣的,其考試難度比當今考北大還難。三年開一科,一榜300多人,說白了年錄取100人左右。能考上的人哪個不是佼佼者,考上就是祖墳冒青煙了,還嫌棄名次,再差考到了三甲靠後你也能當個知縣。現在公務員考試考個小科員都難得要死,考上進士還說自己考的不好,別說在當時,就是在現在也有很多人想打死你,這不就是裝逼嗎?就好像有的人哎呀又沒有考好,才考了99分。

很多人的眼睛就關注著塔尖的人,但又說中國的歷史都是帝王將相的家史,史書裡面有那麼多普普通通的循吏(當然個人認為他們已經非常牛逼了)有人關注嗎?

所謂的狀元那就相當於考上了北大還領各種獎作為學生代表的特殊學霸,三年出一個這樣的人,明清500多年攏共也沒有多少人能有這個殊榮。覺得考試考的不理想,那就是自榜眼以下都覺得自己沒有考好,有人願意放棄嗎?這些人說完沒考好,轉過頭就要跟別人吹噓自己是有多麼牛逼。

這時候想對應的更多的人是范進那樣的,能考得上真的可以讓人瘋狂。所謂的明代大才子徐渭就連舉人都沒有考上,且不論大家怎麼說:文長啊你真是懷才不遇啊。你問問徐渭他對自己滿意嗎?據說這哥們因為屢次考不上,鬱悶之下自殺了9 次。

在明清能考得上,且考得好的也就是所謂的神童了,像楊廷和、張居正這種年年輕輕就考上進士且考的還挺好的人,擱到現在就好比13歲進清華進哈佛那種的吧,早不知道被吹成什麼樣了。

考不好不要怪沒有發揮好,因為始終有人比你發揮好。發揮好也不一定考的上,比如唐伯虎,能考上就去廟裡還願吧!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已經非常完善。

對比來說,唐代科舉(以下非特別說明的科舉都是指進士科,也就是每三年的制科與特殊情況下的恩科)最難,每科多不過二三十,少則只有兩三人甚至一個不中。所以,唐代科舉有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的說法。

中國歷代選拔官員辦法很多,如恩蔭法、推薦法、捐帑法、考舉法。考舉法除進士科外,明經科用於選拔秘書類輔助官員。明法科用於選拔法律體系官員。明算科用於選拔統計經濟體系官員。這些都是非進士科文官選拔辦法。作為專業官員,晉陞很慢,也屬於不被尊重的技術官員。顯然,唐代進士太少,所以進士個個都是高大上的存在,而運氣好的進士十多年就有機會入相。

宋代推崇文治,每科進士一般一百來人,宋仁宗曾創造一科點八百進士的例子,但整體來說進士總數依舊不多。

明清形成制度,每科固定300進士。所以明清進士看起來就感覺不怎麼值錢,因為算上恩科每50年最少進士六七千人。普通二甲三甲進士需從七品外放地方,即便年年考核優等,每三年一升,到正五品也要20年,就算30歲中進士也是50歲。之後則是極其嚴格的選拔,五年一升都很難得,熬到正三品時退休已70歲了。

然而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科舉歷來都不是尋常百姓可以玩的。比如5歲啟蒙,十年苦讀,15歲能中童生,20歲中秀才,25歲中舉,30歲中進士,絕對都是學霸一般的人物。范進中舉都50多歲了,甚至八十多歲考舉人進士的都有。

科舉真的很難。

明清時全國讀過私塾的不下四五百萬。能中秀才者不過五十來萬,中舉者約十萬,進士者最多六七千人。相當於每省前二百位,每縣前兩三位的大人物,那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讀書20多年,家中白養活一個沒有收益的男丁不說,日常消費、出入的基本衣物,學雜費筆墨紙硯,與老師同學的交往,考試所需的盤纏費用,都不是小數目,一般性質的富農小地主家庭都承擔不起。中了舉人進士,那都得儘快當官做老爺,回饋家庭,報答家族支持,哪有再去考下一場的?而越考越差的,古今中外比比皆是。誰敢說自己下期考得更好?

明清中了進士,哪怕三甲也要給你派職務,只有少數可能沒職務。那麼,中進士還給你派了職務,若拒絕上任或者辭職,短期內再考會被檢舉,禮部會直接驅逐甚至革去舉人身份。那個損失,不是一般人敢承擔的。


考中進士以後,嫌名次不夠理想,再重考,這種想法是用今天考試現實來理解古代的科舉考試的一種誤會。科舉考試雖然和今天的高考看起來差不多,都是考試,但性質完全不一樣。

科舉考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育選拔型考試,而是官員身份的遴選機制。高考的名次確實會影響到人後半生的發展,考上重點大學和普通大學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名校出生在將來的求職就業的道路上,顯然更為有優勢。

但科舉考試的名次對於一個官員後來的發展來說,則沒有那麼明顯的差距。即便是考中的狀元,也不等於在將來的官場中有明顯的優勢。狀元成為宰相的,在歷史上基本上屈指可數,何況其他的名次呢!

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科舉考試不是教育選撥機制,而是官員遴選機制,很大程度上是決定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的機會,最大的作用實際上是區分平民和官員用的。而古代的官員身份和今天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今天的官員在法律地位上和平民是一樣的,而古代的官員則不然。古代的官員在法律地位上就高出平民很多很多,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就是如此。

考中進士以後,就意味著擁有了官員的身份。可以合法的享受國家給予的各種特權。比如免去全家納稅和服徭役的優惠政策。這兩個東西在古代是所有人,特別是老百姓最大的負擔。僅此兩個優惠政策就可以讓一個進士家庭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出了一個進士,那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事,絕不可能出現因為名次低而不要這個身份的情況。因為任何一個家庭都可以利用這兩個特權發家致富,只要他願意。


對進士的名次不滿意?這種事情應該是不會發生的。

所謂進士:是指經殿試後及第者,共分為三甲:一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了。二甲三甲,分賜進士出身或者同進士出身。 這些,都是可以直接任職為官員了。

想想考生為了進士及第,十年寒窗,三級大考,把無數人擠下獨木橋,是何等的艱難,如果放棄,三年後萬一馬前失蹄就得荒廢六年,古人壽命短,能有幾個六年,耗不起的,也不願意耗在這麼無聊的事情上,回家也得被人罵得狗血噴頭。

所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進入官場之後,還是要靠自己的政績一步步往上爬升,畢竟考試只是一塊敲門磚。

想想《范進中舉》,含辛茹苦地最後好不容易中了,結果樂極生悲,瘋了,可見進士及第是如何的不容易,何等的光宗耀祖。

所以,絕對不會因為名次不滿意而重考,除非想作死!


有一本穿越小說叫做《官居一品》建議你看看。裡邊有嘉靖朝一個童生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中一路領先考成六首狀元的科舉之路的詳細過程。還有八股文的普及知識。

在明朝,考上秀才就非常不容易了,競爭之激烈可比今天厲害多了,那才叫獨木橋呢。

明朝除了被圈養的皇親,開國的武將功臣基本上被明太祖清掃一空,所以明朝是沒有一般意義上的所謂「貴族」的。要出人頭地,唯一的路子就是科舉,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是非常嚴格的。

如果能在院試時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考中秀才,差不多就算進入上流社會了,每月就有固定的國家糧食補貼,原來再窮的書生也餓不死了。

如果在鄉試中取中舉人,正式成為「士」階層,就能當官了,無論年紀大小都會被尊稱為「老爺」。

如果在三年一次的會試中取中進士,哪怕是三甲同進士出身,人數也是極少的。

最終進士們還要在殿試中由皇帝親自遴選,成為天子門生。

你說誰會這麼做?誰敢這麼做?


嘉佑二年(1057年),章惇進京,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其族侄章衡考中狀元,章惇恥於章衡之下,拒不受敕,扔掉敕誥回家。[11]

嘉佑四年(1059年),章惇再次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名列第一甲第五名,開封府試第一名。[12]歷商洛(陝西省商洛市)縣令、雄武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節度推官。


名次不理想不要緊,還可以再考一次,不過不是殿試了,而是進翰林院的考試。殿試頭三名,也就是一甲進士及第,鐵定進翰林院,但統共才3個人。其他二甲三甲考得不好的,要想進翰林院,還要再考一次,考中的就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相當於在翰林院學習行走。然後畢業了,還要再考一次,稱為散館。成績合格,就有了做京官,尤其是宰相的資格,死了也可以授予文X的謚號。


明清沒聽說過,北宋倒有一個-章惇。嘉佑二年(1057年),章惇進京,參加科舉考試,進士及第,其族侄章衡考中狀元,章惇恥於章衡之下,拒不受敕,扔掉敕誥回家。

嘉佑四年(1059年),章惇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中一甲第五名。


明清沒聽過,宋朝時候有個叫章惇的干過,因為是私生子所以跟本家關係不太好,然後第一次考的時候他侄子考的比較好,所以有去重考了。也就宋朝的時候可以,那時候對文官寬容,明清這樣干,早就被禁考了


推薦閱讀:

從軍事角度看,王翦和李牧究竟誰厲害?
張學良殺掉楊宇庭、常蔭槐是對是錯?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出將入相的文武全才?
漢代瓦當圖案里有海棠和山茶嗎?

TAG:明朝 | 清朝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