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秦始皇、隋煬帝同被列為暴君,大明卻為何沒有二世而亡?


我並不認為他們三人是暴君。受到傳統歷史觀念的影響,大多數人的意識里他們都不是好人,濫殺無辜,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古代統治者有意地引導下,秦始皇、隋煬帝之類的君王被指責殘暴,劉邦、朱元璋被指責濫殺功臣,而李世民之類的皇帝則被大加讚美。為什麼呢?第一肯定是這些人受到了後世儒家的批判,世家士族並不喜歡這些會侵害他們利益的帝王,劉邦、朱元璋都是農民出身,士族們都是地主,誰願意底下的農民造反啊,宣揚劉邦、朱元璋就是等同於估計造反,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文官們的春秋筆法是很厲害的,自唐太宗李世民首開查閱當朝記史惡例開始,政治對史書的影響就越來越大,真真假假全憑皇上的心意。

題主提到了秦和隋二世而亡的例子,我來給你分析一下。我認為秦始皇和隋煬帝都是太心急了。他們都是擁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們眼光已經超越了當時的所有人。秦始皇主要是因為他個人魅力太大,經過秦國七代君王的努力,終於一統六國,但是經過幾百年的諸侯爭霸,統一之後的秦朝社會並沒有真正確立大一統思想,六國遺民並不真正認同秦的統治,這需要時間來彌合。但是統一後的秦朝並沒及時改變政策,而是繼續過度使用民力。最重要的是做為帝國精神支柱的秦始皇統一後十幾年就去世了,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接班人,王朝的覆亡也就在所難免。

同理,隋煬帝修大運河也是和秦始皇修長城一樣的豐功偉績。朱元璋推翻元朝的殘暴統治,出身農民的他登基之後就大力減輕百姓負擔,至於濫殺功臣,歷朝歷代冤死的臣子還少嗎。有些人掌握著話語權,打著弔民伐罪的旗號,實際上保護的不過是自己的利益。


一個朝代亡不亡,按照儒家的解釋,亡的都是不施仁政的君主,這也是史學家都認可的說法,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不全面,亡不亡雖說跟君主有關係,但根本的決定因素是政治制度。用這個來解釋明朝與秦、隋的差別最恰當。這三個朝代有共性,都是天下大亂已久,長年征戰,百姓苦不堪言,而後實現了大統一,天下出現了和平,而這三個朝代在天下已經一統以後做出的決策,採用的政治制度是有差別的。先看秦朝,自商鞅變法開始到秦始皇一統天下,秦國的政治制度沒有太大的變化,實施的基本都是戰時法制,一切圍繞戰爭而設置,這套政治制度讓秦國變得無比強大,但在六國都被滅了以後,此時戰爭已經不是主旋律了,雖然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統一了文字、度量衡,甚至隨便拿一個成就放在其他帝王身上都可以讓那個帝王名垂千古,但偏偏沒有換政治制度,還是商鞅那套,要知道那時已經沒有戰爭,除了基本的國防以外,其餘跟戰爭相關的政治制度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只會增加國家、百姓負擔,傳到胡亥,根本沒管,秦朝就亡了。而其後的漢朝,其餘東西全部套用秦朝的,就單單改了政治制度,採用道家的無為而治,並且在漢武帝時期把政治制度完善了,這套比較符合當時國情的政治制度讓漢朝延續了幾百年。再看隋朝,與秦朝太相似了,楊堅打下大好江山,雖然看天太平,但政治制度的隱患並沒有消除,楊廣繼位還搞了個科舉制度出來,這對於打完天下戰功赫赫的人來說,是極度不平衡的,要命的是這些人手裡還有兵,楊廣內功沒練好,就開始大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沒能去糾正他老爸的失誤,結果落得跟胡亥的一樣下場。

再看明朝,朱元璋的其他方面或許不如秦始皇、隋文帝,但絕對是政治方面的天才,而且還是天才加勞模,他建立了一套絕對是前無古人的政治制度,並且把有可能威脅到這套制度的人都殺的乾乾淨淨,劉基、胡惟庸等各方勢力都被瓦解,雖然漏了自己的兒子搶了建文帝的天下,但朱棣並沒有去改這套制度,而且還做了完善,這也是明朝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皇帝卻依然延續了200多年不倒最根本的原因。


  通俗的說,因為其一,朱元璋設計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只要不是百年不遇的天災人禍一起來,他的子孫怎麼奇葩都不會亡國。其二,朱元璋二代三代四代子孫都很優秀,後繼有人。

再說了,朱元璋能算暴君嗎?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本是貧苦農民出身,機緣巧合之下進入農民義軍中,開啟了他的征戰生涯,之後滅張士誠,平陳友諒統一了整個王朝,很多人說朱元璋是暴君,當了皇帝之後就濫殺開國功臣,也有人說他是明君,征戰時體恤百姓,善待士兵。事實究竟如何呢?

  我們一起看看朱元璋對百姓所作的好事

朱元璋畫像

  1、打擊貪官污吏

  朱元璋本是貧農出生,最看不慣的當然就是那些"毒瘤",於是在他登基之後,全國都開展了反貪,殺害了一大批的貪官,也有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也被殺害。(凡貪污有60兩白銀,一律處死)可以看得出朱元璋的反腐決心。

  朱元璋對待貪官不手軟,貪官還有一些酷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這要放在現代。。。那些貪官肯定不會再貪污了。


擊鼓鳴冤

  2、百姓可以舉報不法官吏

  朱元璋對百姓也是夠優待的,可以扭送不法官吏,(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這誰還敢貪污!)電視劇上常常見到的「擊鼓鳴冤」就是從朱元璋這個時代興起的。朱元璋31年總共殺掉了2萬多的貪官污吏,不知道現代有沒有這麼多!

朱元璋劇照

  3、勤政節儉,為百姓起帶頭作用

  朱元璋是為數不多勤政節儉的皇帝,他每天的早飯只有一道蔬菜外加一道豆腐,他的床也和普通人無異,朱元璋還在宮中命人開了一片荒來種菜吃。

4,頒布"養老政策",歷史上第一家養老院就此誕生

朱元璋對天下的老人很尊敬,於是頒布了聖旨,宣布每個地方要善待老人,還要定期送去糧食衣物去慰問,(這真是大大的親民啊!)古代傳承孔子的理念,本就孝順,百善孝為先,但是國家的徵兵讓有些人難以撫養老人,於是朱元璋又頒布法令,老人70歲以上可以免除一個兒子的服役。

養濟院

  在朱元璋的帶動下,全國上下形成了養老、敬老的優良風氣,朱元璋還設立中國首家免費"養老院":養濟院。收留無處可去的人,列如:乞丐、孤寡兒童,不單單指老年人。

  不管朱元璋是否是暴君,他為百姓所做的那些就足以稱讚,一句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好人壞人只在你的一念之間。

總之,朱元璋只殺貪官和驕兵悍將,對百姓仁慈。 

看完這些,你還認為朱元璋是個暴君嗎?


謝謝邀請,謝謝支持!

秦始皇贏政、隋煬帝楊廣、明太祖朱元璋從政治、民生、管理等都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實他們也算是功大於過的君皇!


贏政,一統華夏,開創第一位皇帝的人,受到先祖秦孝公(商鞅變法)、秦惠文王、秦昭王等努力下,贏政接手時較其他六國好很多,秦始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全力支持王翦,王賁,蒙括,蒙毅等大將和李斯的建議,一統七國,統一度量衡,文字等,將封建帝制維持了2000多年!晚年由於對趙高,李斯的寵信,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富大龍版隋煬帝楊廣)

楊廣同時是一位爭議很大的君皇,在他父親登基為皇后,楊廣被封為晉王,晉王楊廣為楊堅南征北戰(論戰績可以講比李世民同級),為隋朝一統中國奠定基礎,開創科舉制度,開京杭大運河,至今也在受益,北擊突厥等……只因過渡用兵,農民傷財等,隋朝滅亡


明太祖朱元璋,貧農出身,經過努力推倒蒙元,在位期間,大力發展農業和軍事(屯田制),閉關鎖國,大殺功臣,抑制商業!但朱元璋也做了以下,鞏固了明朝,維持了近300年的統治:

1.軍屯制,在邊疆屯兵,忙時出戰,閑時農耕,自給自足!

2.開放農耕地,為農民減稅,刺激了農民的自覺性;

3.大殺貪官,朱元璋時期的明朝對官員要求很高;

4.開設「投訴鼓」,讓農民直接投訴舉報官員!

5.開設「慈善館」,看病優惠,甚至免費,比現中國還牛逼!

在某方面,洪武大帝也是十分受到老百姓的愛戴,加上馬皇后對百姓也十分關心,加上朱允文和朱棣也不是昏君,所以明朝也不會二世而亡!


暴君二世而亡!秦始皇、隋煬帝、朱元璋,他們三個完全不同!各自人生、豐功偉績差異較大!

一、秦始皇。秦國經歷商鞅變法從西北弱小國家變成強權大國!又在嬴政當政時統一六國,實現國家統一!統治當時所有已知地方。這樣的偉業可以和凱撒、亞歷山大等人的功績齊名!作為富二代他大興土木興建長城、建驪山秦陵、阿房宮、修建池道(相當於今天的高速公路八車道)!秦始皇時期雖然在後世歷時中記載殘暴但沒有農民因為飢餓而爆亂!而是嚴厲的法紀造成了陳勝吳廣起義!大部分是沒有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要被殺頭而起義!所以秦國的滅亡原因有兩個:1.帝國強大了卻仍然使用秦國自己的法度,這就是大有大的難處!2.六國殘餘貴族還有反叛之心,也就是說統一時間太短嚴苛的法度毀滅了國家!

第二、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也是富二代,他父親休養生息,國富民強。到隋煬帝時期,他同樣大興土木京杭大運河!隋煬帝征遼東因軍費支出過大,最後以失敗告終!自此隋煬帝陷入自責自甘墮落!才有了廣集天下美女納入後宮的事情!所謂殘暴隋煬帝卻沒有殺太多的人!隋煬帝時期也沒有大的饑荒!總得來說隋煬帝的才幹是值得讚賞的!他是一個合格的富二代!

第三、朱元璋。

朱元璋的殘暴是因為他殺死了很多建國功臣和很多貪墨的官員,可以說是為了鞏固皇權和黎明百姓!但朱元璋時期減輕賦稅,於民休養生息強大了國家,明朝的輝煌也是因為朱元璋時期的利民的政策!所以整個明朝沒有簽訂任何一個不平等條約。而且明朝皇帝以身作則是很典型的,退守堅持三十幾年,崇禎帝不逃跑不投降上吊自殺!

所以,這三個人區別很大,歷史環境不同,但是偉大是他們的共同代表!


首先,我不接受把歷史人物臉譜化,這仨人論功績都稱得上千古一帝。

但是硬要說是暴君的話……可以這麼說,秦始皇和隋煬帝的暴君頭銜是老百姓給的,朱元璋的暴君是文官給的……

這說明啥?說明秦始皇隋煬帝是勞民累國的皇帝,朱元璋是針對狗官為民謀福利的皇帝。

從出身就可以看出,秦始皇和隋煬帝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對民間多少有點隔閡。

朱元璋當過和尚要過飯,對民間的體察肯定好過前兩者,對腐敗官員的打擊肯定也超過前兩位,所以死後在名聲上肯定不落好……(歷史上當官最苦的就是明洪武朝,早上上班前都要跟家人淚別,說不定下班就回不來了。另外隨便貪點都可能被剝皮,更是提心弔膽……)

另外,秦始皇和隋煬帝掛了之後,他們的王朝就基本玩完兒了,但是朱明卻延續了二百多年。所以前倆人被黑很正常,要不怎麼凸顯新政府的英明神武,而黑朱元璋,對清朝來說完全沒啥必要……

各位看官,贊一個吧?????


史書都是後來者寫的,首先我並不認可把這三位皇帝並列,更不認同暴君的說法。

至於大明為什麼沒有二世而亡,很簡單,得民心。

經過漫長的元朝殘酷統治,老百姓渴望改天換日,這是其一。

元末長時間的軍閥混戰,老百姓渴望和平、安定,不願再起戰爭,這是其二。

朱元璋殺得是傲嬌的功臣,是沒有底線的貪官以及影響江山穩定的不穩定分子,但是對於老百姓是輕徭薄賦,鼓勵生產,自己也是節衣縮食。所以,上下政策順應時代潮流,順應民心,這是其三。


別總把秦搬出來啊,秦當時正處在政治制度變化的節骨眼兒上,社會性質錯綜複雜,社會矛盾太多,統一六國只是滅了舊貴族的頭子,沒有完完全全剪除舊貴族勢力。

隋煬帝二世而亡主要還是因為家賊難防,李唐不使壞,隋不會那麼快滅亡。好比:你家失火了,你表弟弟開來一輛消防車,看著是來救火的,哪知道潑完水,就把你家全搬走了!還順手把你兒子打了一頓!

明更不一樣,華夏人民在元的黑暗統治下做了近百年的四等人(部分三等人),一者統一後再無大的軍閥,二者老百姓翻身了誰願意造反啊!另外,朱元璋的一系列政令在當時還是很得民心的。


這個題目出的好!首先,要明確最關鍵一點,暴君是對誰殘暴?如果二世而亡,誰來造反?怎麼造反?

秦始皇、隋煬帝都是對待底層人民極其殘暴。兩人都是特大工程的痴迷者、創建者,秦始皇修長城,修陵寢,修阿房宮;隋煬帝也不逞多讓,營建東都洛陽,修大運河,建糧倉,征討高句麗。


兩個朝代都是被忍受不了殘暴統治的農民揭竿而起,打擊的風雨飄搖,最後二世而亡。秦始皇更多的表現在法制苛刻,「失期當斬」,引發了陳勝吳廣起義;隋煬帝更多的是對統治階級內部失控,楊玄感造反起了導火索,引發更多農民起義。

再來看朱元璋,他所謂殘暴,沒有針對底層人民,沒有搞特大工程,讓百姓不堪重負。他重點打擊的都是官僚階層,明朝三大案,隨便一個案子殺人上萬,但是主要殺的是官吏,關老百姓什麼事。?官員呢,也沒有什麼機會造反,朱元璋廢除丞相,打擊功臣,搞錦衣衛,軍權政務一把抓,外面還有自己的兒子做藩王。

他從小恨貪官污吏,因此他當皇帝懲治貪官非常嚴苛,扒皮塞草!這樣的皇帝百姓歡迎還來不及,怎麼會考慮造反?

既然朱元璋對統治抓的緊,加強中央集權,又沒有什麼特大工程,耗費民力,那他的政權就是穩固的,頂多留個藩王的尾巴,那也是繼承人問題之爭,江山還是朱家的。
說白了,當權者最重要的是對底層百姓好,國家政權才會穩固。


秦始皇和隋煬帝是從統治者的利益而做出的種種決定!他們都是貴族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貴族出身的做事風格是從最高端做起的!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做事風格!他們沒有底層人的生活經歷也就不會考慮到老百姓生存艱難!只想到要他們的子孫後代世世代代為君為帝!隨然做出的成績是不可磨滅的但是都從自己的長遠利益考慮的!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所以就好大喜功為後來者做了嫁衣!

朱元璋是從老百姓利益的得失做出的決定!是從鞏固人心做起的!

這就是統治者的出身決定!任何人都會被打上階級烙印!這就是他們的階級立場所決定的他們的命運!


推薦閱讀:

明代瓷器有什麼特點?誰能給點建議?
假如當年永曆帝不逃緬甸,走海路逃菲律賓會怎麼樣?
從法理上講,如果鄭成功比永曆帝死的晚,他有沒有資格稱帝?
明末崇禎的軍隊,皇上還能調動嗎?
張居正為什麼對萬曆在生活上這麼嚴格,自己的出行非常奢侈呢?

TAG:明朝 | 秦始皇 | 隋煬帝 | 朱元璋 | 中國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