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醫生為何不立刻安排手術?
(引自我科肖何醫生的知乎,謝授權)
骨折手術時機的選擇,是骨與軟組織的相互妥協,也是全身與局部的相互妥協。此外還要考慮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和臨床上很多情況一樣,對具體的病例可以給出分析,但要給出一個滴水不漏的全面描述並不容易。
骨組織方面:單考慮骨的方面,手術越早越好做。14天是「新鮮骨折」與「陳舊骨折」的分界。14天後,硬骨痂開始形成,骨痂不好去除,會影響解剖複位,並且周圍組織的粘連機化會使手術難度增加。實踐中對大多數骨折來說,14天內做,效果差不多。
軟組織腫脹不利於軟組織癒合,且增加感染風險;骨折端的移位和移動也可能會加重軟組織損傷。腫到一定程度,需要先消腫。實踐中這個程度的界定主要依據術者經驗,也一些相對公認的標準,比如出現水皰。消腫的時間書上說10-14天,但實踐中以主觀經驗為主,一個相對客觀可靠的體征是局部出現皺紋(說明腫脹已跨過峰值,開始減輕了)。
全身方面:創傷帶來的血流動力學問題和全身炎症反應,全身狀況差的患者經不起手術打擊;但不做手術,病人卧床制動會帶來例如呼吸和泌尿系統的全身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了「創傷控制骨科」的概念,遇到全身狀況不行的,先在24小時內做暫時的固定,再爭取10天到15天做徹底的固定,這個時間既躲開炎症反應,也趕在臨時固定物帶來的感染髮生之前。一些特別容易發生全身併發症的部位的骨折,時間也和其他不一樣,例如股骨幹建議24小時內做確定性手術。
其他方面:比如感染:為降低感染風險,開放性骨折最好在6小時內清創。這時間是根據細菌繁殖的時間推斷的,目前尚無循證醫學證據。
自己或者家人有過骨折經歷的患者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骨折後住院都三天了,怎麼醫生還是不給安排手術。家人心急如焚,可是醫生看起來好像一點都不著急,查房只是說「再消消腫」。 時間長了,看著隔壁床的病人都手術完了甚至都快出院了,自己家人還沒安排手術,心裡總是犯嘀咕,「是不是因為沒給醫生表示表示,所以拖著我?」 「是不是需要托熟人找關係打招呼才給提前安排?」 有的乾脆找醫生理論甚至發生爭執。
有的醫生可能會解釋的比較清楚明白一點,而有的醫生並不善於表達,可能只是簡單的一句「消腫了才能開刀」便不再多說,再加上骨科比較忙,常常是住院幾天了沒見到醫生幾面,讓病人和家屬不理解也不放心。
這篇文章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統一解釋下。
當我們四肢任何部位發生骨折後,骨折折斷的地方會出現以下變化:出血、疼痛、畸形、有些還會出現水泡。
這很好理解,骨折的地方肯定是會出很多血,再加上骨折後創傷刺激,骨折周圍的肌肉等軟組織會水腫、充血、滲出。這就造成了骨折部位很快腫脹起來。
這種腫脹往往在受傷骨折後幾個小時就開始出現,到3~4天到達高峰,7~10天開始消退。為什麼會消退?一些血腫被身體吸收,創傷導致的炎症反應隨著時間推移開始緩解,細胞的水腫和滲出慢慢減少。這一周左右的時間,就是大家經常聽醫生說的「消消腫」
那麼,不消腫不能開刀嗎?
當然能開,但是風險大。包括哪些風險呢?
①最直觀的,肌肉等軟組織充血水腫後,細胞體積變大,把皮膚撐得脹鼓鼓的,有的皮膚都被撐到腫的發亮,更有甚至,皮膚出現大量水泡。這個時候開刀會出現什麼問題?一刀划下去,裡面鼓鼓囊囊的肌肉什麼的都擠了出來,好,骨折複位好了,鋼板也釘上去了,完了,皮膚關不上了。這就像你準備出去旅遊,旅行箱里拚命塞滿了東西,好不容易把拉鏈拉上,這時候你輕易不會把拉鏈拉開,因為你知道的,一旦拉開,裡面的東西就會「爆出來」,再想拉上又要費一番周折。現在也是這個道理,想要縫合皮膚刀口,發現縫不上了,或者即使好不容易縫上的,切口縫合處的皮膚張力太大,容易造成切口兩邊皮膚缺血壞死、切口崩裂、疤痕過大。
②對於有水泡的,就像上面這張圖這樣,如果要做手術的標準切口恰好在水泡位置,你說說讓醫生怎麼下刀??
③再者,受到創傷刺激的影響,骨折周圍的軟組織水腫、炎症反應,造成細胞應激能力降低,感染風險增高。這句話太專業,翻譯一下,就是本來骨頭旁邊的肌肉啊,脂肪啊,細胞啊,每個細胞裡面都儲存了滿滿的能量、物資、能源,鬥志昂揚,隨時待命。現在這根骨頭突然骨折了,身體調動骨折部位周圍所有的細胞拚命的加班加點工作,生產和釋放自己儲備的各種物質,幫助骨折部位吸收血腫、緩解疼痛、促進修復、減輕炎症反應,大家都已經精疲力盡了,很累了,這個時候你偏偏要給他們再來一刀,手術本身也是一種創傷啊,從外向內,兩面夾擊,你說你到底是幫自己還是坑自己?軟組織兄弟們經過幾天幾夜的鏖戰,為了修復組織損傷,已經是消耗了所有的人力物力,現在還要腹背受敵,哪還有多餘的能力來對抗術後的感染?這時候細菌正好趁虛而入,國際骨科學界的共識是,水腫明顯時手術,術後感染的風險增加十幾倍!!多等幾天,就能明顯降低感染風險,何樂而不為?
那麼,雖然腫脹時候開刀有這種種的風險,那如果推遲,會不會影響治療效果?
骨折的修復和癒合是有一定的過程和規律的。一般成年人大概骨折後3周左右,骨折才開始進入癒合階段,換句話說,骨折後3周內手術沒什麼太大影響。是不是放心多了?耐心的等著吧。
又有人要問,那我以前骨折了醫生怎麼當晚就給我開刀了?那不是讓我冒了很大的風險?
如果是當天急診手術,你應該好好感謝下加班加點給你開刀的醫生、麻醉師和護士們。
因為此時骨折部位腫脹還不明顯,炎症反應還不重,一般在骨折後幾小時內,這時候開了也就開了。趁著組織水腫還不重,趕緊手術完把傷口縫好,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及時的固定,減少了骨折斷端之間的錯動所帶來的一系列創傷刺激反應。
但是往往病人來醫院時候已經腫了起來,或者說剛剛吃過飯,沒法打麻醉。這就失去了第一手術時機,那就只能耐心等待第二手術時機了。也就是要麼剛骨折就開,要麼就等消腫了再開。
還有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地方的骨折都存在上面說的這個問題?
不是的。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四肢骨折,胳膊腿啊,手和腳啊這些地方。像鎖骨,脊柱這種地方的骨折,因為周圍不是密閉的空間,出的血可以四處流走,所以不會腫的很厲害。一般不存在這個消腫的顧慮。
而骨盆和股骨幹骨折,因為骨折周圍有大血管經過,可能有大出血,所以有時候腫起來也要緊急開刀,救命要緊。
還有開放性骨折(骨頭都露出來了),為了降低感染率,也要儘早閉合傷口。
說了這麼多原因,再說說怎麼儘快消腫。
①首先,限制骨折處上下關節的活動,也就是專業術語「制動」。一般採用 石膏托、支具、牽引等,或者讓病人自己控制不要活動患肢。因為你動的多了,骨折斷的地方就會搓來搓去,這些都是二次損傷,加重疼痛、也加重腫脹,造成遲遲不能消腫。
②其次,可以用一些消腫的藥物,比如甘露醇,七葉皂甙,邁之靈等,效果有點。但是如果你本身還有一些嚴重的內科病,比如腎功能不全等,就算了。
③腫脹局部可以採用一些外用消腫的方法,比如硫酸鎂濕紗布外敷,比如把生土豆切成薄薄的土豆片貼在腫脹的皮膚上(土法,我自己經常給我的病人用,經濟實惠,下次再來。)
④冷敷很重要。千萬千萬不要熱敷,如果你想儘快消腫的話。低溫能收縮骨折周圍的血管,減少出血、滲出和水腫,也能降低炎症反應的程度,減少疼痛感。屢試不爽。
冰袋可以自制,注意別讓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引起凍傷就行。
⑤ 抬高患肢,有助於靜脈迴流而消腫。
更多的原創靠譜走心醫療科普,請關注我的公眾號:骨科醫生王楊雨凡。
眾所周知:單純的軟組織扭傷有時也會腫得很明顯。骨折比軟組織扭傷所受到的暴力要大得多,所以局部腫脹會更加明顯,軟組織損傷也會更重。骨折後短時間內局部即可出現腫脹,嚴重者幾分鐘就會明顯腫脹。一般會在48-72小時達到高峰,一周左右才能基本消退。如果在此期間手術,骨折與手術創傷疊加在一起,相當於「雪上加霜」,會加重局部軟組織腫脹,不利於軟組織生長修復,甚至可能造成傷口不能縫合,或雖勉強縫合,但術後出現皮膚壞死、感染、骨外露或鋼板外露,嚴重者可能會出現骨髓炎,那時候麻煩可就大了。軟組織損傷、腫脹時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如果此時切開手術,造成細菌植入,極易感染。如果受傷當時,傷情較重,手術還會增加全身各臟器負擔,手術風險明顯加大。
現在西醫開刀是中看不中用。功能受損。。。中醫是中用不中看,但是功能能恢復正常。我大姑的手腕摔了,西醫要手術,還說以後不能幹重活,提重物,。,農村人哪敢這樣。。。所以直接出院找另一個鎮的中醫正骨,開始醫生不肯,說要去大醫院手術,我大姑說只要手能用,隨你怎麼捏。。。結果三個月後手恢復功能了,但是手腕上有一個缺,就是骨頭沒了。可是幹活不受影響。所以不要看不起中醫,,,借用現在的片子,中醫正骨比手術不知道好多少,還省錢,不讓病人挨刀
骨折了,受傷的部位有的地方會腫,立刻手術的話,不利於恢復。所以一般都是先打幾天的消腫止痛的針,等腫消得差不多了再安排手術。
手術的前一晚上不能吃東西,到了後半夜兩點之後不能喝水。這樣是防止麻醉中有不良反應,比如說嘔吐。
我有一次胳膊骨折了,醫生居然給我安排在中午手術。一上午不吃不喝也就算了。等做完手術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那天給我餓的前胸貼後背,現在想想都是眼淚
手術就意味著要麻醉,而麻醉前正常是需要禁食禁飲6-8小時 全身麻醉前6-8小時需要禁食。這是為了預防麻醉誘導後胃裡的食物逆流進入呼吸道 內造成窒息的危險。 有關禁食與術中安全關係的觀點已發生改變。除非急診科的手術,那種是為了先保命的手術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評估風險的。一般的骨折都不會危及生命的,醫生當然要做好檢查什麼的。
前天下雨走夜路跌跤,傷到手,當時不怎麼痛,根本不放心上,回家後慢慢腫,就搽點消腫止痛酊,第二天起來發現腫得厲害,手指不能動,才到醫院檢查。醫師給兩個建議,要麼動手術,要麼保守治療但骨頭有點位移,以後估計手背有點突。保守治療見效快減少治療時間,手術複位良好,但時間久,住院麻煩。現在已經包紮固定在家休息,不懂要不要手術?
以前經常聽到別人議論,某某地區有個放羊的羊館會接骨。如果肋骨.或者脊椎骨受傷、普通醫生很難接手治療,而現代醫學骨科手術.手術前要制定方案.要抽血檢測.血壓檢測.心臟血管是否能承受手術,要排隊等手術室嚴格消毒時間,很複雜喲
推薦閱讀:
※跑步、騎車和跳繩,哪項運動更廢膝蓋?
※什麼食物是尿毒症的「剋星」?
※髕骨骨折手術後幾天拆線?
※脾腎陽虛如何調理最好?
※吃大閘蟹會使血脂和膽固醇升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