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姜昆學的是傳統相聲里的精華,郭某學的是傳統相聲里的糟粕?


大家鼓掌,這題目倒像一個包袱!

一定要帶上光環光芒萬丈嗎,一定要扣上帽子打翻在地嗎?

首先相聲本身是一門傳統藝術,肯定也會隨著時代繼承和發展。但不是某人學的就一定是精華,他沒學會的就一定是糟粕。而另一個學的就不是精華而全是糟粕。要是那樣置廣大相聲觀眾於何地,置文化管理部門於何地。怎麼可能還讓糟粕到處傳播演出?

相聲的基本功就是說學逗唱,這難道也要像華山牌分個劍宗和氣宗嗎。報菜名是糟粕嗎?八扇屏是糟粕嗎?網上抄幾段笑話是精華嗎?幾十年一段虎口遐想,植入幾句口號是經典嗎?相聲如果不是給大家帶來笑聲,而只是要掌聲能說是繼承經典嗎。

相反,那一段經典不是來源於傳統的繼承,不是來源於深入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和提煉。馬三立大師的《買猴》、《逗你玩》,侯寶林大師的《夜行記》、《改行》。

詩三百分《風》,《雅》,《頌》真正能流傳千古的悄悄是採集於民間的《風》。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認為這是精華還是糟粕呢?


姜昆曾在採訪中說過他只會新相聲,不會傳統相聲!!正常來說,新相聲是在傳統相聲的基礎上繼承發展來的,而姜昆卻把二者分開來說,可見,在姜昆的認識里,新相聲跟傳統相聲是沒關係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姜昆學到的是傳統相聲的精華」這個說法!還有,姜昆也承認過他不會《八扇屏》《報菜名》這些傳統相聲的基本功,解釋說是由於師承原因;而郭德綱的基本功就不用說了,說學逗唱樣樣精通,郭德綱的相聲中有貫口,京韻大鼓,評書,等等,難道這些都是糟粕????是,不可否認,郭德綱的相聲確實存在一些俗的東西,但是相聲不就是應該雅俗共賞嗎?而且在我看來,這樣反而更接地氣,比那些只知道歌功頌德的新相聲好多了!!!而且郭德綱不是體制內的,用他的話說就是只是一個閑散藝人,那麼有一些俗的東西又如何,而這些東西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難道不是嗎?還有,聽相聲就是圖個樂,什麼高雅低俗、精華糟粕,只要能讓人快樂就夠了,不是嗎?一說一樂的事,不必上綱上線。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姜昆說他學的說的是新相聲,傳統相聲學的少,用的少。這問題就來了,不管你學的說的是新相聲還是傳統相聲,首先你得說的是相聲!相聲的基本功(也可說包含)說,學,逗,唱,無論新相聲還是傳統相聲,你怎麼說也不能拋開基本的東西吧?無論什麼藝術他都有一些特定標誌以與別的藝術相區別,比如京劇,評劇,梆子由於唱法,形式不同有區分。但同樣是京劇雖然有梅派,麒派等各流派之分,但由於形式,曲牌,唱腔類別等一些京劇基本本質一致,所以都叫京劇,就算是創新的八大樣板戲也沒有脫離京劇本質。所以說,無論誰說的所謂相聲要是拋棄了相聲根本的東西,那說的都不叫相聲。某人的節目一直都在「說」,沒說過貫口,從來沒有過學唱過戲曲、沒學過口技、沒怎麼學說過地方方言、沒學過吆喝,說的東西大都不怎麼逗樂(逗樂的兩作品還是別人某大師寫的,他自己不會寫),本門唱太平歌詞不會唱……這麼個節目把相聲的基本特徵的東西都丟掉了,怎麼能說這個節目是相聲呢?這個應該叫對口報告,要是是現掛的話叫脫口秀,可惜沒能力現掛……


為什麼姜總管只會說新相聲,這可能要從師承說起!馬東曾說過,當年侯大師他們教馬季的時候,因為政治環境的原因,好多傳統的相聲段子,包括舊時候的相聲黑話和黑活都沒敢教給馬季,但同時也說了馬季的徒弟們後來在和老藝術家們交流過程中把那些馬季當初不會的都補上了,馬季後來也通過自己的不斷摸索把老師們落下的可自己學全了!作為馬季的學生薑昆,為什麼不會這些東西,看看平時對馬季的稱呼就能看出一二,他叫馬季是老師,而其他的學生都叫師父,這就是新舊觀念的衝突,作為新相聲的代表,姜昆向來以第一人自居,打骨子裡瞧不起那些說傳統相聲的演員,想想師弟們都把自學了傳統段子和技巧,而就他不會,為什麼?放不下身段,沒辦法虛心不恥下問,因為他是有身份的人渣!再出來個傳統和新相聲都說得好的,他怎麼能容忍,必須往死里整治!馬季當初最喜歡的學生不是姜昆,也不可能是姜昆,因為他打骨子裡就不是個說相聲的!其實有點像霸王別姬里最後程蝶衣和他徒弟的關係。


這個提問本身就不對,有些東西是雅俗共賞的,有些東西是迎合觀眾的。反正都有生存的空間,民間的東西就是這樣,所謂表演的東西,原來都是以獻媚取寵,都是娛樂人的東西。中國的戲曲也是這樣的,嗯,戲曲發展到一種大的劇種,他就取消了那些,小段子,低級趣味的東西,以求達到雅俗共賞。現在還有就比如說是二人轉,山西內蒙的二人台,而且還有太谷秧歌,還有這些安徽的,在網上也可以看到他們小調,裡面都是多是男女調情情景。這種表演形式在農村還是,廣大的群眾看的還是不少。但是到了劇場,大型演出場所,而這種東西就不登大雅之堂。這個東西就不好說,這是傳統的段子,就有葷段子。這就是看相聲從業者,後來自己表演。所以不要一味的糾結於,不管是誰是傳統的,還是不是傳統。這種東西從古到今都是這樣,不是現在形成獨有的方式。


姜昆學到的精華是哪些你都細說來看看,說學逗唱四門功課,說,嘴皮子功夫,他連貫口都不會就別提了,學,傳統曲藝跟街邊叫賣都學了嗎?逗,反正我只能看到姜昆咯咯咯的笑,觀眾嘛,不予評說,唱,太平歌詞你會嗎你會嗎你會嗎?

再說郭老師,你說只學到了糟粕,想必你只喜歡聽黃段子才這麼說的吧?再認真的說一下,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渾身上下都是精華的,郭老師他首先是藝人,需要養活自己跟德雲社,如果只說你認為的傳統高雅相聲,你覺得他能活幾天?而且,郭老師的相聲里穿插的傳統曲藝比如河北梆子,西河大鼓,京劇豫劇之類的唱段你聽不見嗎?你要是選擇性聾了那可以理解。

最後,說只有糟粕的,你去沒去現場完整聽過他的相聲,他一直堅持唱的太平歌詞你聽過主流相聲演員唱過嗎?他的單口相聲你又聽過嗎?精華不是擺出來給你看的,是需要你自己慢慢發現的。

郭老師可能京劇比不過行內名家,說書比不過成名的大家,豫劇大鼓之類的就更不用說都比不上了,但是吧,他是說相聲里唱戲最好的這就夠了。推薦你去看看竇天寶傳奇,感受一下他的唱功。


這樣說是不負責的,尤其是對郭德綱。郭德綱的傳統相聲還是精華,但他搞新相聲庸俗低俗的多,而姜昆是新相聲是高雅正能量的多,僅此罷了。所以,我們支持中國曲協姜昆主席,支持郭德綱改邪歸正,做好人,請大家鼓掌。文藝評論家潘龍江回答完畢。


要我說姜昆學的是傳統相聲,郭德綱學的就是現代流行相聲;因為兩者畢竟不在一個年代,取悅的對象不同。

在姜昆那個年代,他走的是高大上的路線並獲得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喜愛,確實也給大眾帶來歡笑並與眾位笑星一起一統天下;而現在,郭德綱走的是最底層的路線,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說他的相聲是糟粕,那麼那麼多的觀眾不就成了糟粕的迎合體了嗎?

確實,郭德綱口無遮掩,損人無數,恭謙讓做的很不夠,但不能因為他的缺點就把他說得一無是處,這不符合一分為二的辯證法邏輯。

時代不同,要求不同;求同存異,包容共榮;不求萬花齊放,但求百家爭鳴也未嘗不是市場化的今天的必然結果!


這個問題是基於什麼心裡問出來的?精華怎麼定義?糟粕怎麼定義?誰給的定義?

捧臭腳不是這麼捧的,馬季先生也歌功頌德,那是年代原因,他少說傳統相聲,是領導不愛聽,不是他不會,網上還能聽見馬季的賣布頭,好聽的很

姜昆是自己承認不怎麼會傳統相聲的,但八九十年代相聲的代表人物一定有姜昆一個,雖然我是老郭的擁躉,但不能否定姜昆當年的成就,我自己是從網上有郭德綱相聲才開始又聽相聲的,直到現在,聽了不少,我不知道怎麼去界定傳統和新相聲,唯一的標準就是聽了讓人笑就是好相聲,至於什麼精華,什麼糟粕,那是專家的事,雖然很多專家都很下三濫

提出問題這位,我有點無從理解你的目的,喜歡聽誰就聽誰,不喜歡自己在家罵幾句,過幾年你總會知道啥叫精華的,至於誰的藝術是精華,那得看你口味了


相聲的精華大概有兩種吧,觀眾的角度。一,基本的技藝以及對包袱的理解和創新。二,對時代的把握,對各階層的觀眾的接受度的把握。郭某對平民普民的接受度把握的不錯,部分平民普民喜聞樂見。姜某對陽春白雪,廟堂的把握不錯,有政治覺悟。民間負責民間,廟堂的負責廟堂。無非是非公藝術團體對公有藝術團體的有益補充而已,沒必要劍拔弩張。國家有法律法規,民間藝人不傻不會給自己找麻煩,何必上綱上線,百花齊放是芬芳。


推薦閱讀:

侯耀華要整理相聲家譜收回德字,郭德綱還叫郭德綱嗎?
如何評價郭德綱從陳少雲手裡得來的這批京劇劇本?
岳雲鵬的相聲為什麼這麼火?
那些把郭德綱相聲發到網上的是個人興趣,還是一個盈利組織?

TAG:郭德綱 | 相聲 | 姜昆 | 娛樂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