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梵高窮死而畢加索富死?


窮人有窮的原因,富人有富的理由。梵高與畢加索雖然都是天才畫家,但畢加索善於運用自己的資源優勢,而梵高只會默默作畫。所以他們人生的境遇有著天壤之別:梵高是窮死的,而畢加索是富死的。

梵高生前窮困潦倒,雖然有多達2000幅的畫作,但有生之年只賣出過一幅畫,收入是400法郎。 梵高於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瓦茲河畔因困擾其多年的精神病發作,最終以開槍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僅37歲。

與一生窮困潦倒的梵高不同,畢加索家財萬貫,可謂一生輝煌之至。在其91歲辭世時,畢加索留下了7萬多幅畫作、數幢豪宅和巨額現金。據測算,畢加索的遺產總值達到395億元人民幣之巨。在美術史上,生前就能擁有如此多的財產的畫家,從古至今,僅此一人。


那同樣是天才畫家,為什麼梵高是窮死的而畢加索卻是富死的呢?

在一個聯盟和資源整合的時代,思維是金牌,人脈是銀牌,能力是銅牌。

能力上:梵高與畢加索的能力平分秋色。梵高是第一個「畫」出了時間的人,而畢加索是第一個「畫」出了空間的人。


人脈上:梵高出生於一個基督教牧師的家庭,不玩社交商業。而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位畫家,且玩轉社交商業。

  畢加索的全名,長得恐怕連自己也未必記得住。但卻顯示畢加索家族本身就蘊含著的現代商業基因。據說,畢加索家鄉的人在起名時,除了會把祖先的名字加 進去,還喜歡把和自己關係親密的親友的名字加進去,其真實目的是想拉近自己與對方的關係。在他們看來,構建誠實可靠的人際關係無比重要。


思維上:(1)梵高相比於畢加索,梵高只會畫畫,不善於營銷。而畢加索不僅會畫畫,還善於營銷,更善於講故事。

每當畢加索要出售他的畫之前,都會先辦畫展,然後召集大批熟識的畫商來聽他講故事。講作品的創作背景,講作品的創作意圖,講作品相關的故事。一幅畫 想要賣得好,先要畫得好。可如果僅僅只是一幅畫,恐怕沒人願意為它付出高價。人們更感興趣的是這幅畫背後的故事。有了這個興趣,故事就值錢了,故事裡的畫 也就值錢了。這是一種產品「貨幣化」的過程,很多人不明就裡,而天才的畢加索卻深諳此道。


(2)畢加索也「刷臉」 

據說,畢加索出名之後,即使購買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歡用支票付款。為什麼?畢加索認為,店主與其拿著支票去銀行兌換那麼小額的一點現金,倒不如將這張有著畢加索親筆簽名的支票當作藝術品,趕緊裝裱收藏起來,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紀念品,說不定以後還能升值賣出去。於是,為了不花錢也能購物,畢加索就用支票去結賬,這就相當於現在的名人「刷臉」。


(3)畢加索懂得名人效應,深諳品牌溢價原理

 法國波爾多有座木桐·羅斯查爾德酒庄,出產的高級葡萄酒享譽世界。自1945年以來,莊主每年都會邀請眾多繪畫大師來為其設計酒標,其中就包括畢加 索。但是畢加索並沒要酒庄付他錢,而是接受一批葡萄酒作為稿酬。畢加索認為,這批酒因為貼上了自己設計的酒標,其價值必然會飆升。除了可以留下來自己喝, 將來拿出去賣,也一定會有更高的溢價。由此可見,畢加索真是一個深謀遠慮的理財高手。


古今中外,「名人效應」一直是存在的。就拿我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書法來說,若按其書法價值來說,不可能會值百萬元的天價。可是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書法作品在他獲獎之後曾頻繁出現在拍賣場並一度走高,甚至創造過近百萬元的天價。這無疑是其「名人效應」的影響。

有藝術圈中人士評價,「莫言自從獲了諾獎,他的名人效應光環一直未退。尤其是他的書法作品節節攀高,足以否定一個普通藝術家一生的價值。」


綜上所述,梵高是窮死的,而畢加索是富死的。梵高窮的原因在於有生之年無法實現與他人的價值共享,而畢加索生前就實現了品牌溢價。

如果梵高能多活幾十年,或許他可以不用拆解自己的藝術,也不用推銷,就可以成為世界上富有的畫家。因為後來的藝術市場拍賣紀錄,梵高成了世界上售價最高的畫家。

也許短命才是梵高窮死的真正原因,他沒能熬到時代的轉變。


梵高生於1853年,畢加索生於1881年,其實兩個人出生的時候家境都很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梵高的家族在荷蘭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除了梵高的父親是身份地位很高的牧師,他的叔叔有的經營著歐洲前三大之一的畫廊,有的是荷蘭的海軍著名軍官。而畢加索的家境也很不錯,他的父親是也是一位畫家,而且還是市立博物館的館長。雖然出身差不多,但兩個人的人生遭遇卻是截然不同。

梵高27歲才開始正式走上職業畫家的道路,在此之前他嘗試的每一種職業雖然都失敗了,但是他畫素描的習慣從未放棄過。梵高有一顆高尚的心靈,從人品的角度上來說,梵高應該是遠強於畢加索的,但是論藝術成就的時候,人品很多時候就被忽略了。梵高高尚的心靈就是他貧窮的開端,在試圖成為牧師的時候,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窮人,並和他們一起生活,同時貧窮也折磨著他的身體,而他不願妥協所以愈來愈窮。因為感情的不順利,梵高和家裡人的關係也崩了,只有弟弟一直不離不棄,不僅資助他追求藝術,也資助他的生活。但是從他27歲開始作畫到最終自殺(這一點仍有疑問,感興趣的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生命最後的謎團:梵高到底怎麼死的?」 在我的公眾微信號「時尚To藝術」 (ID:BestStreetStyle)後台回復「梵高」就可以查看),一生畫了800多幅畫,但是只賣出了1幅:紅色的葡萄園,而且非常便宜,梵高本人也很絕望。

再看畢加索,從小就在父親的教導下開始了繪畫,畢加索到13歲時,繪畫水平已經達到了非常專業甚至超越一般畫家的水平。畢加索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我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畫得很專業了,而我畢生都在追求像孩子一樣繪畫。

畢加索10幾歲就可以畫成這個水平了。因此他很受各種上流社會藝術贊助者,包括宮廷的欣賞。而在隨後的藝術生涯中,畢加索都在探索一種理念,一種新的表達方式,最終成就了他著名的立體派抽象風格。

所以說,畢加索一生藝術品銷量都很好。畢加索同樣也非常的高產,從油畫到雕塑,陶罐,他將自己運營成了一個很成功的品牌,自然就很有錢(當然人家也是真的很有才)。

朋友方面,梵高的時代是後印象派的時代,那一派的藝術家都很窮,高更,塞尚(雖然按理講塞尚是個富二代,但是喜歡和窮畫家一起混)都很窮。但是畢加索的朋友呢?達利,馬蒂斯,甚至香奈兒,還有齊白石(畢加索非常崇拜齊白石,還曾兩次來中國拜訪),都是在有生之年就很成功的藝術家。所以人生際遇是非常不同的。

喜歡我的回答的話,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時尚To藝術 (ID: BestStreetStyle), 關於藝術,時尚的文章,有趣有科普。聽說關注的人都智商與情商齊高,顏值與品位雙飛。


因為畢加索看到了現世的模樣,而梵高看到了末世的模樣。世界末日的樣子就是星夜的樣子,他畫完之後一年就去世了。這幅畫作於1889年,梵高死前一年,那時梵高正苦於癲癇發作和抑鬱症的折磨,在半生半死之間,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梵高望著窗外,彷彿看穿了一切,他信手畫下了這幅星夜,它彷彿一個可以揭示世界真相的密碼,等待著後世的破解,那麼這幅畫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呢?

有證據顯示,梵高其實看到了時間的流動,你別覺得這是胡扯,看看下面這張星空延時圖就明白了。

梵高 星月夜

延時攝影星空

延時攝影星空

這簡直就是穿越的延時攝影師啊!大師就是大師,連時間都能看能看得穿,或者說穿越回從前的現代人,看起來真的就是瘋子。

還有人說,梵高的星月夜是末世景象,沒錯你沒聽錯,就是世!界!末!日!想想這個世界會以這麼美的樣子結束也是蠻欣慰的。

劉慈欣在三體里說:星月夜是太陽系被二維化的圖像,程心腦海中那幅畫的記憶,與眼前的二維太陽系兒乎完美地重疊在一起。太空中充滿了巨大的星體,這星體所佔的面積甚至大於它們之間空間的面積,但星體的巨大並沒有給它們帶來實在感,它們像是時空的旋渦。宇宙中,空間的每一處微小的部分都在驚懼和瘋狂中流動著、翻滾著、顫抖著,像燃燒的火焰.卻只散發出酷寒。

給你一塊二向箔,就可以二向化三體

太陽和行星,所有的實體和存在,只是這時空亂流產生的幻象。1889年的梵高精神第二次崩潰的梵高難道真的用分裂和譫妄的意識,跨越五個多世紀的時空,看到了現在?!或者反過來,他早就看到了未來,這最後審判日的景象才是他精神崩潰和自殺的真正原因?!(當然福爾摩李斯是不同意梵高自殺的觀點的,有證據顯示是他殺!先按住不表,後續文章我們再破案!)

我其實是個科學家

還有更神的,梵高才是世界上最牛的物理學家,他參透了世界上最深奧複雜的概念——紊流,他明白了移動、水流、光影的奧秘。

2004年哈勃望遠鏡觀測到了恆星周圍有漩渦狀的星雲和氣體,緊接著英國、墨西哥科學家研究了一下星月夜,他們將這幅畫的數字版本作為原始材料,利用每個像素中的紅藍綠三種原色的組成比例,並以兩個像素之間的距離作為變數來進行分析,於是發現了《星空》中的色彩分布情況與柯爾莫哥洛夫的紊流理論所預測的模式幾乎是完全符合!這真是神一樣的存在!

有興趣的畫,可以關注我,福爾摩李斯帶你一起探案,更詳細的解讀可以參考頭條文章《星夜》穿越了時空,預見了世界末日,為什麼梵高卻說一無是處?

https://www.toutiao.com/i6498633349307826701/

歡迎一起探討。


梵高窮困潦倒,但梵高家族其實很有錢

割掉耳朵的文森特·梵高

中外大眾對荷蘭著名畫家文森特·梵高有著極深的刻板印象,大概有三:無人賞識的天才、精神病人、窮困潦倒之徒。前兩點且不論,窮苦潦倒,這其實是文森特·梵高不善於管理自己的生活——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不會過日子。我們知道,文森特·梵高一直靠做畫商的弟弟提奧·梵高接濟、支持,每個月給他匯的錢大約有200法郎。在當時的法國,很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不到這個數,而且這還是得養一家子的工資,至少相當於現在中國人月薪一萬的水準吧。

星空

除此外,梵高家族,在家鄉也是響噹噹的望族。

文森特的祖父以及他的父親,都是當地的牧師。在當時的西方社會,牧師可是很有社會地位的。伯父叔父們就更厲害了。

「UncleHein」海因伯伯(HendrickVincentvanGogh 1814—1877)在鹿特丹開畫廊,後來遷到布魯塞爾。

「UncleJan」約翰伯伯(JohannesvanGogh 1817.8.19—1885)一位海軍司令,生活在阿姆斯特丹。1877年,梵高曾在這位叔叔家裡生活過一段時間。

「UncleCor」科爾叔叔(CornelisMarinnsvanGogh 1824—1908)也是一位畫商。梵高和提奧經常稱他為C.M。

「UncleCent」文森特伯伯(VincentvanGogh 1820—1888)是位大畫商。小時候因為身體不好,沒能上大學。他最初在海牙賣繪畫材料,他是一個很有才華而且精明的人。在幾年間內,他的畫廊就成為全歐洲著名的畫廊,而後與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畫廊訂立了合股合同。文森特與提奧最初都在這位叔叔的店裡工作過。

只不過,儘管家族很牛逼,但家族成員大多都不怎麼待見文森特,除了弟弟提奧外,也沒見其他家族成員支持他的事業。在彼時更多的人眼裡,文森特就是個人生失敗的瘋子,二十七歲才開始畫畫,沒人能相信他會有什麼成就。


梵高屬於死後成名的典型,他很多畫在他死後被博物館收藏,拍出天價,他是屬於生前寂寞,死後絢爛的典型。也可以說梵高,為藝術獻祭了整個生命。畢加索生前就被藝術圈捧得很高,依靠傑出的繪畫才能和自我包裝能力賺了很多錢,在生前就過得非常滋潤,讓藝術家成為令社會尊重的人,一個實打實的成功人士。

同是藝術家,為什麼兩人的區別這麼大呢?安迪·沃霍爾有句話說的儘管露骨,但對有志於進軍藝術品市場的藝術家非常有借鑒意義: 好生意就是最棒的藝術。藝術家如果沒有正當職業,又把搞藝術純粹當個人興趣,那他個人將面臨很窘迫的經濟狀況,靠親友接濟的日子肯定也不好過。梵高的畫,生前只賣出一幅,和他個人清高孤僻,不善於自我營銷有很大的關係。梵高只是默默地像聖徒一樣畫畫,並沒有融入當時的藝術圈,也就無法積攢人氣,有名才有利,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畢加索擅長社交,並會講故事,每一幅畫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包裝,這些在藝術品經紀人、收藏家看來,都會為作品增值。同時,畢加索還不排斥結交名流,為商品做設計,做工藝品,搞雕塑,他是全面開花的一類藝術家,並不排斥商業,所以他在當時很吃的開。

還有一個為大家忽略的因素,梵高是成年之後自學繪畫,梵高的成名,更多的在於他的悲壯而虔誠的一生,在其故事的文學性和傳奇性。畢加索很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學畫,經過專業的、系統的美術訓練。當時的人難免覺得梵高不專業也是可能的。梵高之偉大,在其主觀心性的執著,並不是開創繪畫技法的人,而畢加索則以立體主義繪畫聞名世界,是開風氣之先的大師。


你知道畢加索怎麼策劃經營自已的嗎?光他自已都不夠,一伙人,核心是保持曝光率,所以除了畫畫之外很忙活,除了曝光還要製造神秘感,錢越多越神秘,步步高。總在吸引或刺激別人的眼球,那叫一個漂亮,畢加索私下裡卻說這些人是傻瓜。芃高若有人幫,也不會怎麼樣,芃高若紅了,還不知畫成什麼樣呢。畢加索不能光一方面折騰,得多方面,後來還成了共產黨。後來的沃霍爾深愔此道,成了波普教父。畢加索早年的錢就很多,相關文章為證。


兩個垃圾被捧上天,你們確定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么?這些偽藝術,簡直就是人類的垃圾,捧這些東西的人,更是體現了人性的劣根和毫無判斷的思想奴性。用你們的心去感受吧,這麼醜陋的東西!30年前有人說這些是藝術,用這些東西來強行指責我們沒有審美能力,如果現在你還是這麼想的,那麼簡直就是可笑!


梵高創作繪畫的目的和畢加索是不同的,這和梵高的人生經歷有很大的關係。童年的苦難,青年的執著,一生的孤獨,造就了梵高獨特人生方向,他的繪畫作品更多的是孤獨的情感宣洩的方式,是梵高與這個世界的對話方式,一生只因親人而買過一幅畫的梵高,他的每一幅畫作都是個人展現情感的途徑和方式,是他的親人、情人、愛人,他不願用金錢去衡量自己作品的價值,這是梵高的人生選擇。


藝術家不光要會畫畫,還要會經營和包裝自己,梵高是一個只會畫畫的精神病,而畢加索卻是個會畫畫的商人。他是一個非常懂得經營和炒作自己的藝術家,這對他成功至關重要。所以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梵谷窮,畢加索富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推薦閱讀:

梵高的作品是什麼時候、怎麼被外界普遍認可的?
如何抨擊像這樣侮辱梵高的言論?
男朋友喜歡梵高,應該送什麼禮物呢?
梵高這類藝術家死後作品若賣出,最終獲利者是誰?是否合理?
誰有至愛梵高的鏈接?

TAG:梵高 | 畢加索 | 油畫 | 藝術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