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麵包。」為什麼?


不知道來源是哪裡? 現在以牛人名義的假名言,假雞湯太多了。看起來是都是勵志,愛情的,友情,人生感悟,可是為什麼要假託名人之口呢。

檢索一下,貌似來源於以下一段雞湯文字。

現代人生活未免有些忙碌和苦累,因而更需要以一顆平常心去期盼,去對待,去體諒,去關懷;就需要面對現實,面對身邊的東西,有真實的平常。你能答對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卻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廣眾之間琅琅答道:「麵包」。而這引起經久不息,雷鳴般的掌聲,不是很有一點弦外之音么!

把勵志的心靈雞湯式警句加到名人身上,來炒作自己的文章。愛因斯坦當然是常客,比如下面早被闢謠的一些。

愛因斯坦說過「桌面不整潔的人一定很聰明」
愛因斯坦說「沒有蜜蜂人類只能活4年」

愛因斯坦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以上都不是我說的。 」

國內的名人比如魯迅,莫言,都是經常被雞湯文造出名人名言。比如莫言就親自出來闢謠。


曾經有人這樣問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麵包!」 據說,在8000多年前,石器時代的瑞士湖濱居民就知道把穀物椿碎、摻水,在燒熱的石頭上烘烤。而發酵麵包則起源於3000年前的古埃及,起初這種麵包烤制方法是保密的。古埃及人在富饒的尼羅河流域種植小麥,把它磨成麵粉,再加入水、鹽揉成麵糰後烤制「麵包」,但這種「麵包」吃起來又干又硬。一次,有人把和好的麵糰放在烈日下,當他回來時,發現麵糰「發」了。接著把它放在火上烘烤,麵包卻變得鬆軟可口,比原來那種又干又硬的麵包好吃多了。從此以後,埃及人便開始在火爐里烘烤麵包。 關於麵包的發明,還有這樣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公元2600年左右,有一個專門為主人製作麵餅的埃及奴隸,非常勞累和辛苦,有天晚上,麵餅還沒有烤好就睡著了,爐子里的火也熄滅了。夜裡,生麵餅開始發酵、膨大,等他一覺醒來時,生麵餅已經比他睡前膨大了一倍還多,便連忙將麵餅放回爐子里去,他想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他的活還沒幹完就大大咧咧地睡著了。麵餅烤好了,奴隸和主人都發現那東西比過去常吃的麵餅要好許多,既松且軟。那麵餅的樣子膨膨鬆松的像包裹一般,所以就叫它「麵包」。 公元前5世紀,歐洲一些城市相繼出現了專業的麵包作坊。烘製麵包變成了一種專門手藝,還創製出了許多不同形狀的麵包。之後,羅馬人又改進了麵包製作的方法,發明了圓頂厚壁長柄木爐,還發明了水推磨和最早的麵粉攪拌機,用馬和驢推動。公元14世紀,麵包烤爐在歐洲問世,大大減輕了製作麵包的勞動強度。17世紀,荷蘭人雷文虎又發現了酵母菌,從此,用酵母菌發酵的麵包製作法便開始流行於歐洲。18世紀以來,隨著機器和電力的出現,麵包的生產進入了自動化的工業時代。 在歷史上,中世紀的歐洲人一般都吃粗糙的黑麵包,白麵包則被用於教堂儀式。原先只有修道院和寺院里才有烤爐,其後,領主宅邸中也有了這種設備。有錢人開始用烘爐烤制白麵包供自己食用,因此白麵包成了特權階級的食品,地位越高的人,吃的麵包越白。窮人只能吃黑麵包,裡面摻著麥糠、燕麥面,在荒年還有摻樹皮的。 現在的麵包,是用五穀(一般是麥類)磨粉製作並加熱而製成的食品。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酵母、雞蛋、油脂、果仁等為輔料,加水調製成麵糰,經過發酵、整形、成型、焙烤、冷卻等過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麵包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維生素及鈣、鉀、鎂、鋅等礦物質,口味多樣,易於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頗受大眾的喜愛。 麵包一直處於西方快餐食品的首位,也常被人們稱之為「食品之母」。時下,人們為了將麵包做得既好吃又好看,既飽口福又飽眼福,便在麵包的花樣品種上大動腦筋,並且有意在麵包中添加各種佐料或想方設法地變換麵包的餡心,製作出各種各樣的麵包。任憑怎樣的萬般變化,麵包還是麵包,最終還是逃脫不了麵包的本來面目。


吃飽了好乾活。



人類只是宇宙中能量代謝範疇中的有機化學派生的生物體。



吃上烤香的植物動物的肉供養人類身腦豐富營養。


人類從此有時間去胡思亂想!



造就現代文明。

因此愛因斯坦得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麵包」。
他就是吃飽了撐得發現了那麼多自然規律。


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華盛頓,林肯,拿破崙,諸葛亮,郭嘉說: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火腿腸,他們為什麼這樣說?


推薦閱讀:

烏鴉和禿鷲有什麼不同?
打坐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為什麼有人那麼無聊來研究蒙娜麗莎的微笑?
孕媽媽如何應對假性宮縮?

TAG:科學 | 愛因斯坦 |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