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大聲訓斥,施暴,夫妻還常吵架,作為鄰居如何面對此事?


愛??麗育兒 認為如果你有這樣的鄰居真的也是一種不幸運,

更多的傷害是看不見、摸不著

卻又實實在在每天都在發生著的。

我認識一個女孩,她有一個慣於羞辱她的母親。

這位母親也許相信,

羞辱會讓自己調皮、貪玩的女兒變得更加聽話,

因此將羞辱當成了管教手段,

如同馴養動物一樣摧毀掉了女兒的意志。


小時我經常會撞見一位母親罵女兒:

看看你能做出什麼像樣的事來!

蠢得要死!

整天就知道吃吃吃,以後能有什麼出息!

……


那女孩就站在那裡不動任由母親辱罵。

哭也不哭。一臉的麻木與空洞。

而她的母親也因此堅信:

自己的女兒就是天生壞種。

她還經常挑剔女兒的長相,沖她大吼,讓她站直。


後來長大了,

女孩果然如同她媽媽當年所預言的:

整個人大大咧咧、沒心沒肺;

身材往橫了長;

工作上動不動就跟上司鬧翻了,頻繁跳槽;

結婚沒多久就離了;

有一個女兒,每天動輒打罵,

一如她的母親當年對她那樣。

是的沒錯,羞恥感會讓受害人產生施虐傾向。


童年時期受過言語虐待的人,

大約30%會轉而羞辱自己的孩子。



當然,

言語羞辱還會導致另外一種完全相反的結果。


弗洛伊德稱之為「強迫性重複」。

然而可悲之處在於,這種重複毫無意義,

只會加重傷害。

每回遇見這個男人,他都是縮著肩膀,

彷彿恨不得整個人隱形消失掉。


不止在父母和妻子面前,他才如何忍辱負重。

工作中他同樣頻頻受到不公平對待。

因為早年的經驗早已經讓他繳械投降了。

因害怕受到進一步的羞辱而選擇順從,

處處屈從於權威。

當與權威意見相左時,他沒有勇氣講出來,

甚至容忍別人肆意妄為。



語言的傷害究竟有多深遠?

苛刻甚至羞辱性的言語究竟給我們的孩子帶去了什麼?

被羞辱感:

特別是在他人尤其是同齡人面前被責罵,

羞辱感會更加強烈。


不安全感:

孩子想要阻止責罵帶來的傷害,

卻發現自己無能為力,

這讓孩子挫敗、無助、不安。


憤怒感:

憤怒用來保護自己,

也可以防止「我不好」這件事進一步曝光,

於是他們變得日漸疏離,與人群格格不入。


低人一等感:

孩子缺乏判斷力,

糟糕的評價多了他們會認為自己真的很差,

笨,難看,臟,墮落。

他們不僅陷入這樣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還會自己責怪自己不夠好。

事實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遭遇過這樣的傷害。

哪怕過去了很多年,哪怕早已遠離父母身邊,

這種傷害仍然會如形隨形。


許多時候,父母是不清楚語言的傷害後果是什麼,才會無意識地傷害到孩子。

所以我們有下面這些建議:

不要說威脅孩子的話

小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一些父母就會說:

你再……我就不要你了。

你如果不……我就不……。

這樣的句式真的不要再用了。


改為:你一……我們就……

這樣自然的因果句式其實效果還會更好些。

當你以威脅的方式去跟孩子說話,孩子會當真。

他們會出於擔心立馬變乖,

父母也便覺得此法甚好,一用再用。

殊不知這是以耗損孩子的安全感為代價的。


若孩子去做一件事不是源於自己的決定,

而是出自懼怕,

那他們長大後也會經常地做出類似的讓步,

承受類似的焦慮,

無法在人際交往中獲得片刻的輕鬆。

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礙事

一些父母有自己的心結,

或者只是自己處境糟糕所以忍不住拿孩子撒火。

孩子無辜被牽連,成為出氣筒。


比如:

「你真是累贅!」

「我真後悔生了你!」

「你跟你爸/媽一個德性!」

「你整天就只會……看看別人家孩子怎麼那麼讓人省心?」


這些語言會讓孩子輕易墮入自卑的深淵。

他們會覺得自己沒用,

不被接受,甚至低人一等,從而厭惡自己。

這樣的孩子長大,

哪怕遇到了好的機會也很難真正抓住,

因為他們早早地

就從父母那裡學會了這麼一件事:

我是不好的。我不配。


所以,

情緒化的父母請處理好了自己的情緒再開口。

哪怕忍不住說了氣話,

也請轉過彎後儘早向孩子道歉,

告訴孩子:我剛才那麼說,不是針對你……,而是我自己……

愛??麗育兒與你一起關注孩子的成長,喜歡我請關注我的頭條,或者給我留言點贊。




這樣的方法肯定不對!如果你和鄰居關係不錯,還是等他怒氣消了再勸他還是最好的。

家庭不同,父母不同,孩子性格不一,教育孩子方法,方式不一。孩子有錯,必須教育。錯誤小,給孩子溝通,告訴她錯誤的地方,要她注意,下次不犯錯就行,當然內心裡必須給他改正的機會。越過三次懲罰線就要嚴肅的說教了:再犯,我要生氣了。

俗語道:從小偷針,長大偷金,這樣的事就必須要杜絕下一次的發生,務必極嚴肅的告訴他決不可有下一次!。

假如小孩皮,又發生,又發生,又發生了?

打肯定不對!。三,四歲他不懂,五六歲拿和偷分不清,八九歲呢?十一二呢?這時候你還是無動於衷,就是縱容。

作為鄰居我們不知道因何事情教育孩子,看見了就覺得義憤填膺,出手阻止,孩子父母也不願外人知道,你就尷尬了!世上的父母那個不愛自己的孩子,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啊!母親和父親看待這件事情的性質不一樣肯定要吵架了,你們又剛剛做鄰居,我想還是弄清楚才好開口。

如果是後組建的家庭,非婚生子女,孩子的父母不著調,對孩子又有時常打罵,孩子傷痕不斷,孩子這次要被打死了,你還不報警,竟熟視無睹就太冷血了。

生在世上謹言慎行是對的,太冷漠就不對了。


我家樓上的鄰居就是這樣,加上樓隔音不好,晚上十點多了,我們在家裡常常聽得一清二楚。

經常夫妻倆大聲雙訓女兒,一唱一和,聲音越來越大,q越說越生氣,從質問到控訴,從孩子讓人失望的行為說到家庭血淚史……一說還就停不下來,我作為一個旁聽者都覺得要被逼瘋了,總在擔心萬一哪天他們的女兒想不開了一開窗戶跳下去讓他們徹底閉嘴!

我總希望能找機會跟他們談談,但是因為平時沒有機會碰到,又覺得如果在他們夫妻正教育孩子起勁的檔口貿然去敲門的話容易被誤認為嫌他們吵,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所以一直就沒管。

今年8月的一個晚上,我又聽到了熟悉的夫妻雙訓,這次是因為孩子竟然偷偷刷卡花掉了2萬塊錢買衣服、零食、送主播禮物。夫妻倆氣壞了。

「你知道我們都是從農村出來的,靠自己奮鬥到今天的地位要忍多少氣費多少力氣才能供你上這樣的學校嗎?」先是爸爸的聲音。

「你奶奶看病一個月好幾千,咱租這房子每個月一萬多,根本就沒有富裕的錢,可你光在這個直播軟體就花了9700,你是不是花痴啊你?他認識你是誰嗎?你這點錢對人家主播來說算個屁啊,可是咱家一個月的生活費!」媽媽說得聲淚俱下。

「咱先不說這個,你買的衣服化妝品跟誰商量了?一個包2000多,一個口紅三百五,你媽都沒買過這麼貴的化妝品,你一個中學生買這些幹嘛?你說你是不是談戀愛了?你還想不想考好高中上北大了了?」

「你每天一回來就鑽這屋裡鎖上門,我早就覺得不對勁了,一問你你就急赤白臉說打擾你習了,你說,你在屋裡都幹嘛呢?是學習嗎?」媽媽突然又打斷爸爸插進來大聲說。

我時不時聽到孩子發出壓抑的哭聲,可能是父母說到氣處拿東西打了她。

我和老公兒子三個人面面相覷,兒子聳了聳肩說:「那孩子真倒霉,幸虧我沒有生在那樣的家裡。」

我問老公,我們能做什麼?老公搖搖頭。我想了一會兒,靈機一動,找了一張紙寫了幾句話,然後粘了一塊雙面膠,跑到樓上輕輕貼在了門上。

「育人如育苗,給她陽光,收穫綠葉,給她雨露收穫成長,給她冰雪,收穫凋零,給她颱風,收穫夭折!」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聽到過樓上訓斥孩子的聲音。


感謝邀請回答。如果鄰居夫妻不和睦,對孩子教育時大聲斥責,我覺得作為外人,還是能不摻和就不摻和,因為有的人性格執拗,如果因為外人的介入,他們會更加惱恨,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如果鄰里之間的關係和諧,可以在夫妻雙方冷靜下來的時候,旁敲側擊地和他們聊聊家庭和睦的重要,還可以嘮家常似的談一些別人的相同例子,說明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傷害,讓他們自己反思自己的行為,自己去改變處事的方式。

平時也可以互相交流教育經驗和教訓,推薦書籍讓他們看。總之,別人的生活方式我們要尊重,不越界,在這樣的前提下再做出努力,去改變一些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謝邀:有些家長喜歡大聲訓斥孩子,以為大聲效果佳,其實這種做法往往收效甚微,甚區會適得其反,大聲訓斥孩子會使孩子受到突然龔擊而驚慌失措,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以致於引起反感,根夲聽不進對方的話,或者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更談不上教育效果,有時大聲訓斥雖然暫時制止了不良習慣,但口服心不服,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對立情緒,引發沉默,固執等對抗方式,甚至養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壞習慣,另外,一味指責甚至體罰孩子,心理發育會受到影響,漸漸失去對家長的信賴,這樣就有可能導致父母與子女間情感琉遠,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尊重與要求之間存在著一種教育依賴性,即1o與1之比,也就是說要在|o倍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要求它,嚴格要求和高度尊重孩子的人格,否則,嚴格要求就猶如逆水行舟,為此,家長耍求在內容選擇上要儘力發現,讚揚孩子的優點,並以此去壓倒缺點,在教育要求的表達形勢上,應掘棄大聲訓斥的做法,代之以低調的悄聲細語。我會和我的鄰居分享這些心得,勸解她不要當孩子和丈夫吵架,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感謝邀請…………如果我的鄰居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大聲順時斥,施暴,夫妻吵架,我肯定會給他們請到我家裡,好好勸解他們,對孩子要採取鼓勵式教育,訓斥會讓孩子發生抵抗情緒和逆反心理,夫妻吵架不但不能教育孩子,反而影響孩子學習。所以,為了孩子未來,你們夫妻得改變教育孩子學習的方式。


清官難斷家務事,各掃門前雪合理。什麼人什麼菜,什麼孩子什麼人待。鄰居高搭牆,莫為鄰里吵鬧跑斷腸。白天打地雞飛狗跳,入夜照樣老婆孩子熱炕頭。插手勸架只有越有人越能耐。讓他們鬧,鬧累鬧夠就好了。上有法院,下有居委,你為啥忙?心操碎了有用嘛!

打聲罵聲吵鬧聲你把電視放大聲,

咸事淡事別人家事又有你什麼事。

以靜制動


我還沒搬家前,我家經常吵架,有的時候還打架,我家鄰居還勸我們,我事後想想,挺沒面子的,就很少吵架了。我們搬走了,我和我前夫又開始吵架,最後還打架,最後就離婚了。我們離婚並不是因為沒人勸和,而是大家三觀不合,實在是過不下去了。我們過去的鄰居確實挺好的,我家涼在外面的衣服,如果我們回家晚了,他們還會幫忙收了,第二天再給我們,我們還經常在一起打麻將,金額不大,娛樂而已!能勸就勸勸,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


謝謝邀請!本人認為如果遇到有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大聲訓斥、施暴、夫妻還常吵架,按照慣例一般是當事者愚,旁觀者清,作為鄰居面對這種情況一般人肯定是會做到上前勸解並開導該夫妻的這種教育方式不妥,盡量告知該夫妻不要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給予重大的創傷而埋下伏筆,耐心、虛心教育才是最佳關鍵所在。



當然也可能有的鄰居遇到這種情況會不聞不問,採取各人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你管你的孩子與別人有毛關係,採取冷漠態度而視之不見這種鄰居也大有人在,總之面對現實情況不管是當事人還是鄰居每個人的做法和想法是不一樣的,世界之大,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以上回答不是絕對,還望各位海涵!謝謝!



謝邀

別人的家事,外人最好別去摻和,當然有違法現象,可以報警,讓權威部門來解決。不道德行為可以受到譴責。如果你是社會工作者,如老師,警察,婦幼工作者……另當別論,可以直接干預。如果你是親戚,當然也可以干預。如果你是心理工作者或者律師,也不要輕易干預,因為別人並沒向你求助,這時的干預往往事與願違,職業規範是別人先求助,你才干預,這個規範非常重要。

每個家庭有自己獨特的家庭文化,教育方式,價值觀念,忌諱禁忌,外人不可能知道,只會越幫越忙。比如一個王姓鄰居看見一對夫婦正在吵架,男的正在家暴,他貿然上去制止,但不知道這個憤怒的丈夫本身懷疑隔壁老王和他老婆有染,以為老王來和他競爭,結果一怒一急之下,拿刀把老王殺了……

所以家庭是個特殊的複雜私人團體,這裡愛和仇含混不清,理性和非理性交織在一起,外人知之甚少,理應理性對待為好。


推薦閱讀:

登山時遇到垂死或受傷無法行走的人,救還是不救?
國家是否應該使用其他納稅人的稅金來補償「失獨老人」?
你為什麼支持代孕合法化?
如何看待以300美元換取吸毒者自願做節育手術而放棄生育的行為?
如何評價那些吃自己親手養大的狗的人?

TAG:家庭教育 | 婚姻 | 教育 | 少年 | 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