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為什麼要奪親侄子的江山?


咱們說他各類壞話?他知道嗎?他當然知道。我想如果他能跟咱們說實話的話,他會說這三句話:

第一:大明的江山,老子也浴血奮戰過。你建文憑啥如此對我,我是你叔。

第二:我現在是嫡長子,我也有繼承權。你治我不就是消除你的皇權威脅嗎?

第三:爺,就是反了,就是死也不受你的鈍刀子!是男人就拔出你的劍,拼了!

其一:朱棣覬覦皇位很正常,你看到那個位子,你在他的身份也會覬覦。但覬覦不代表就有行動,因為他也不敢。

正如我在「如果朱元璋傳位給朱棣,那朱棣面對各大藩王該怎麼辦?」(20171125發表)指出的那樣:燕王理論上(只是理論上的)只有10萬人馬。整個造反期間,只有寧王屬於在被「脅迫下」才敢於造反的。朱棣不是傻子,他並不想造反,原因就是怕「造反」的名聲,怕建文的軍隊。

其二:論者常說朱棣和手下搞好關係、打了群眾基礎。這個純粹是欲加之罪。

1380年,朱棣20歲就已經就藩北京了。不和手下搞好關係,難不成整天吃花酒、搶男霸女、鞭撻士卒、欺負手下就是好的?也就是說,說這些話的人,是看朱棣日後造反了,所以,把朱棣之前的正常行為也看為是「有造反行為」。

其三:朱棣有覬覦之心,但老三死了,作為「諸王之首」,朱棣在建文的步步緊逼下,他的「游牧農耕兩大文明最後一位大帝」的「雄心」被激發了

朱元璋晚年,為了扭轉當時整個中國「蒙古化」的傾向,對於這一問題讀者可以參看11月份我的微頭條上的各類小短文,在此不贅言了。他在如何起名字、如何行禮、如何喝酒、如何結婚、如何穿衣服等所有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對明朝的百姓進行指點,不同意者鞭打、充軍、殺頭。為的就是,扭轉蒙古在中國北方120年的治理(300到500年的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治理)、南方90年的治理對南北方的影響。

其實,朱元璋臨死之前同樣有許多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太監、大臣、起居錄的史臣等。朱棣所在的北京,「蒙古族化」「少數民族化」的風俗、習慣、思想更多,同時,作為長期的軍事將領,他的性格就是屬於那種「桀驁不馴」的性格。

建文皇帝的種種「鈍刀子」,又是派人監視他、又是抓捕自己的親信,又是看自己的其他兄弟被建文削藩,他不想造反也得反了。

由此,朱棣造反了!


明朝草創伊始,朱元璋深刻總結了元朝「主弱臣強」的朝政動蕩導致曾經龐大的蒙元帝國分崩離析的歷史教訓,於是結合曆代王朝分封建制,將自己的24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列土封疆」並賦予兵權以鎮守邊塞。

分封藩王的指導思想便是「尊王攘夷」,意即通過分封同姓手握兵權的血脈藩王作為朝廷屏障,防禦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的侵襲,並以此作為兒孫們的資產,讓兒孫們冀此自行向外開疆拓土,從而達到拱衛大明帝國邊塞的目的。

這個制度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的確有他的歷史可取之處,然而,朱元璋頒布藩王制度的過程中,有沒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藩王制度的弊端呢?

答案當然是有的!按理說當時不少聰明人都看出了這個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只是都捂在心裡沒有說出來而已。

然而還是莽撞的人一針見血指出了此制度的弊端,並刺中了朱元璋的痛處。

這個提出反對意見的人就是明朝地方小官------葉伯臣。

當時葉伯巨只是個地方小官,但是他給朱元璋上了一道奏疏,直接指出朱元璋分封眾多皇子為藩王,雖然弊端不會顯現的那麼快,若是過了幾代之後,就有可能再現漢朝時的七國之亂,要想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唯一的辦法只能把這些藩王手中的權利奪走,到了那時也必定會引起禍端。

朱元璋看到葉伯巨的這道奏疏後是勃然大怒,隨即便讓人把葉伯巨給抓到京師了,在朱元璋的眼裡,葉伯巨就是在挑撥他們父子之間的關係,最終葉伯巨因為這道奏疏,被朱元璋給處死了。

本來通過創立藩王制度拱衛大明萬世江山,沒想到,朱元璋最得意的接班人朱標卻突然暴斃而亡,朱標的突然暴斃也給藩王制度帶來了不小挑戰。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看到大明帝國周圍二十多個藩王虎踞狼視的盤桓在朝廷的周圍,年紀尚輕的朱允炆為此經常如坐針氈。

當時朱允炆的貼身大臣齊泰和黃子澄看出了朱允炆的憂慮,便聯合鼓噪朱允炆削藩,先拿軟柿子周王下手,緊接著齊、湘、代等藩王陸續如暴風驟雨般被貶為庶人。

朱棣也不是傻子,他看到了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外甥行動如此之迅猛,震恐之下唯有給自己留後路。

朱棣留所留的後路有兩條:裝傻或造反!

於是歷史上的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朱棣登場了,由未來的永樂大帝主演的《飛出瘋人院》隆重登場了,冬衣夏穿;抱西瓜烤火;裸替狂奔等等,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但朱允炆是很不放心這位戎馬一生異常狡詐的叔叔的。

在多番試探下,經過權威人士的鑒定,朱允炆堅定不移的認為,這位叔叔的的確確是瘋了。

然而朱允炆的手下卻著實不踏實,覺得還是斬草除根的好。

當朱棣還處在表演高潮的過程中,朝廷的北平都司突然找到朱棣,並屏退左右,大喊道:「殿下,別再裝了!」

朱棣還是繼續忘情地表演著,張信突然說了一句:「朝廷讓我等來取殿下人頭,若殿下不聽相告再裝唯恐人頭不保呀!」。

瞬間,「精神病人」的朱棣以360度脈衝旋轉法徹底痊癒,朱棣跪拜在地,張信以實言相告。

「靖難之役」的大軍由此開拔!

朱棣在武將朱能、謀臣和尚姚廣孝等人支持下,連續苦戰三年,戰爭最終以燕軍的完勝而終結,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不知所蹤。

朱棣為何要奪親侄子朱允炆的江山?

大體有如下原因:

1.皇權的絕對權力讓朱棣欲罷不能。

古語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皇帝雖名曰天子秉承上天旨意繼承大統來管理人間百姓。但實則大權獨攬所有權力集於一人,因此絕對權力這個好東西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不會拒絕,朱棣也不另外,因此這也成為他造反的原始動力。

2.身不由己,不得不反。

朱允炆通過一系列暴風驟雨式的削藩行動讓各諸侯王惶恐終日,朱棣作為實力最為雄厚的藩王自然整日也是坐卧不安,眼見「軟柿子」都被朝廷捏完蛋了,該輪到自己挨一刀了,作為統兵一方與蒙古人廝殺慣了的朱棣,自然不會引頸待戮,因此當面對豁亮的屠刀向自己砍來,朱棣當然會本能作出反抗。當裝瘋賣傻都不足以保全性命的時候,造成就成為一種不得不為趨勢了。

3.朱允炆腐若無能,庸臣當道。

將歷史的環境調換一下,試想繼任朱元璋帝位的若是太子朱標,朱棣還敢這麼放肆嗎?答案當然是不敢!朱標為人歲寬厚愛人,但朱標畢竟是在戰火中出生而來,身體里依舊流淌著父親朱元璋崇尚武力的血液。而朱允炆作為皇太孫從小錦衣玉食,連戰火的影子都沒見過哪裡懂得江山是靠一堆堆白骨拼湊起來的,加上朱允炆寵信齊泰、黃子澄這樣的誤國書生,想不敗都難。

朱棣狡黠異常相信這一點他不會看不出來。

4.造反前期工作準備充分,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洪武十三年,年僅21歲的朱棣就藩於北平,與其他兄弟就藩後只知吃喝玩樂放浪形骸的情況不同,朱棣就藩後極為注意拉攏民心,並經常微服私訪出北平府給百姓主持公道,並積極推行仁政,部下有什麼事情都願意提攜幫忙,時間久了,朱棣在北平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可以說上的軍心,下得民心,因此朱棣造反表面上看是他一人所為,實則是有北平城全體上下的支持。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各地的藩王都是非常安分的,對南京的中央政府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威脅,他們都在自己封地上老老實實的待著,可是在朱元璋逝世,朱允炆即位之後,各地的藩王就沒有這麼本分了,因為即位的朱允炆在他們這些久經沙場的叔叔們眼裡,實在是太嫩了,對於這個侄子做了皇帝,他們這些手握兵權的叔叔們,心裡還是很不服氣的。

朱允炆對於如何處置這些手握兵權的藩王叔叔,也是絞盡腦汁,寢食難安,因為如果他現在不拿出處置方略,等到這些藩王繼續做大,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時候,那時將更加的麻煩,於是他在齊泰,方孝孺等人的輔佐下,開始了削藩。

朱棣面對皇帝朱允炆的削藩,他剛開始也是很害怕的,雖然他一直都覬覦皇位,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他還是不敢造反的,因為一旦造反,也就等於把腦袋掛在了褲腰上,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一旦失敗他朱棣一家滿門將無一人能夠活命。

由於朱允炆削藩政策的力度過大,使得朱棣覺得如果不反,朱允炆也不會放過他的,既然左右都是一死,何不放手一搏,這樣還有一絲生的希望,至此朱棣下定了造起兵造反的決心,不過天佑朱棣,最終成功奪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皇家本無情,為了權力,自相殘殺,在中國歷史上數不勝數。而燕王朱棣的謀反,沒有什麼新奇的,具體原因如下

一、開國皇帝朱元璋留下的一個隱患,他為了維護其老朱家的天下,將他的幾個兒子都分封到各地戍邊,認為以自己的家人戍邊,可以永保他老朱家的江山,只是本意是好的,但親王戍邊,自己的王府會有不少的府兵,後來成為了反叛的主要軍事力量,假如朱棣沒有這麼一直精悍的府兵,他就根本沒有反叛的力量;

二、還是朱元璋的錯,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燕王朱棣文韜武略,戰功卓著,卻沒有當上皇帝,而朱元璋卻選擇了自己毫無建樹的孫子為皇帝,燕王不服,認為自己才應該做皇帝,從他侄子當皇帝那一天就有了取而代之之心。

三、朱元璋開國之後,大量屠殺將領,導致他孫子繼位後,朝中沒有可用之大將,而燕王哪裡能人輩出,使燕王有恃無恐,敢出兵奪取皇位;

四、朱允炆上台後,還沒有坐穩皇位,倍感藩王的壓力,急著削藩,直接威脅了藩王的利益,並且改變的祖制,給了朱棣「清君側」的借口,師出有名,就此開啟了他奪取自己侄子皇位的鬥爭。

總之,朱棣奪取自己親侄子的江山,就是朱家內部的一次權力遊戲吧!


自古君王皆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

帝王不管是兄弟、妻兒、父母,只要傷害了其利益,想殺就殺,毫無感情可講。朱棣和侄子就是水火不容,只能留下一人,只是歷史選擇了朱棣而已。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做的最失敗的就是削藩。明太祖朱元璋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因太子朱標早死,皇太孫朱允炆繼位。藩王勢力日益膨脹,朱允炆感受到了威脅,於是下令削藩。策略是先削力量弱的藩王,最後再來拿下燕王朱棣。

朱棣可不是吃素的,原本就想起兵謀反,正愁沒好的借口,這不剛好師出有名了。坐鎮北平的朱棣於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有人要拿刀殺你,你能安心地坐著讓他殺嗎?那些被削掉的藩王,肯定想反抗,無奈力量太弱,只能被削。局面已是有你朱允炆就沒我朱棣了,我還會管你是我侄子嗎,我是你叔叔你都不管!我不反抗只能被削,我反抗還有一線生機,我肯定要殊死一搏。

至於有沒有一把火燒死建文帝,那都是未解之迷了。

人若真有投胎轉世之說,千萬別投進政客的家庭,還是做個布衣安安穩穩過一生。


要當皇帝。追求自由與夢想,因為在古代,皇權至上,皇帝或許才有機會踐行獨立,自由,平等的人性追求。


不造反,連王爺都沒有的做。能不反嗎?同樣是銷蕃,朱棣做的就好,採用移番策略,保住王爺的富貴,也保住了自己的江山。同樣的策略,建文帝沒有聽,非要弄死叔叔們,結果能征善戰的叔叔們,推翻了侄子的江山。移番是給夠級別的王爺,不固定的封地,避免做大造反。銷蕃是降級,撤職還要查辦,換成誰都要造反。


侄子要削藩,等於要叔叔的命。朱棣不願束手就擒,索性魚死網破造反奪了侄子的江山自己做皇帝。在爭奪皇位這件事上,誰要是仁慈就等於自殺。朱允炆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為爭皇位,親父子都不講道理,更何況是侄子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明成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