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A國軍隊經常可以穿過旁邊的B國領土去不接壤的C國打仗?


春秋時代這樣的情況較多,戰國時代,類似的情況較少。

原因在於,春秋時代的諸侯國,上承西周的分封,實際上是「城邦」國家,我們在歷史地圖集上看,有連綿的邊境線,但是在春秋時代,諸侯國的核心區是「城」、「邑」,更確切地說是國都。

國君、國人都居住在國都,並依託城邦進行耕作和手工業生產,在國都和城邑之間就有大片的未開發土地,這些土地上並不是沒有人,有人,又稱「野人」。

野人並不是國人,但同樣臣服於「國」,但除了在鄉聚居住的之外,也有不少是居住在「國中」,只是在政治地位上,只繳納物資稅賦和服役,無權參加軍隊。

在人口數量上,當然要多倍於國人,但是並無自己的武裝。

因此,題主說的穿過某國去打另外一個國家,如果只是在郊野行軍,並不會受到阻攔,因為在一個諸侯國內,實際上也是有大批的空地的。

另外,就是國與國之間往往還有「隙地」,也就是所謂的「無主之地」,這些地盤也往往成為糾紛之源頭,但是同樣不會妨礙他國軍隊的過境,因為布防本身就是針對於城邑的。

既然管不到,自然也就聽之任之了,當然,如果要維持較好的國際關係,往往還要依照禮法要求「借道」。

戰國時代,「借道」就是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最普遍的解決辦法。

比如戰國初期,太行山山道為三晉分割,只能達成長期協議互相借道,才能保障自己的飛地統治。

比如長平之戰的導火索就是韓國上黨郡在秦軍的壓力下,主動投趙,而我們看韓國國都本土和上黨郡已經基本沒什麼連接了,只能通過這種手段,來維持被隔斷的領土的聯繫, 或者直接與鄰國換地。

比如三晉建為諸侯的初期,就頻繁置換城邑、土地。

而這也是題主問題的正確答案。


講述一個歷史故事,分享一個成語——唇亡齒寒。

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式微,天下各諸侯紛爭不止,自然少不了的是戰爭,也發生過很多次」隔山打牛「的事情。跨越他國去攻打一個不相鄰的國家。今天就分享三個相似的歷史故事。假道伐虢——春秋時期,晉國是一個大國,身邊有著兩個小國虢國和虞國。兩國雖小,但唇齒相依,互為犄角。晉國一直想要吞併兩國,卻也無計可施。

晉國有一位大臣叫荀息,他向晉獻公獻計說:「用駿馬和美玉先買通貪婪的虞國國公。」晉獻公一聽不捨得,荀息回答說:"只是為了向虞國借路,東西只是暫存在虞國,我們很快會再取回來的。"晉獻公說:"可虞國有宮之奇,此人十分的聰明,會不會看出這是計策"荀息說:"宮之奇雖聰慧,但是意志不堅定,縱使敢於進諫,虞國國君也是不會聽從的。"於是晉獻公就答應了一試,荀息敬獻寶物,虞國國君高興不已,荀息便開始提出要求說:"現在虢國國君昏庸無道,想要來攻打我們國家的南部邊境。謹請求貴國能夠借路,讓我率領大軍去虢國興師問罪。"

被寶物迷得暈頭轉向的虞公答應了,還答應自己也要派兵一起前去攻打虢國。宮之奇站出來勸阻,虞公不聽,就帶兵進攻虢國。當年夏季,晉國的里克、荀息領兵會合虞軍,進攻虢國,很快就滅亡了下陽。晉國班師回朝的途中再次途徑虞國,虞國國君熱情款待,換來的卻是順道被晉國消滅了。

這就是唇亡齒寒的故事,借道伐虢就是一次典型的跨越他國去攻打非鄰國。

除此以外,春秋戰國時期還發生過兩次基本相似的事件:楚國借蔡滅息,秦國借道伐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了解一下。春秋戰國本就爾虞我詐,你爭我奪為利益不擇手段。天下諸侯只為利益而戰。借道、合作、聯盟、合縱、對抗都是尋常不過的事了。


東周朝代分二部份,即春秋與戰國時期,東周國家統治者是周天子---皇帝,周天子委託某人代為管理某一塊地區,這叫封邑,這塊土地上最高權利人是被周天子委託的人,簡稱諸侯,但這是管理權(<統>治權),這塊土地的所有權歸周天子(主權),不屬於諸侯,是周天子的「領土」,這就叫「家天下」,(主權,領土是現代概念),諸侯的爵位等級有公、侯、伯、子、男,他們是官,不過是「超品」的官,【「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見《禮記·王制》】,天子、諸侯、土地、封邑(也就是你說的國,俗稱,封地)之間關係,就是古人的評語,【「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見《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之二章】意為:陽光遍及能照射到的地方,都是屬於天子的土地(王,王法);沿著邊界走下去,邊界內的所有人,都是天子的臣民(有權力的叫臣,否則叫民),當官的有各種不同(職權不同、好處多少不同、辛勞不同;大夫指高級官僚,五品以上,今天約地市師級以上,文官稱大夫,武官稱將軍,這裡泛指),我因為很能幹而工作的很辛苦。

國家出現一個地方官攻打另一個地方官(行政區)情況,是中央集權制崩潰的表現,天子失去了對國家的統治,導致國無法紀,神器流離,門閥橫行,國無寧日,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既然國主是官,官與官之間有關係好與不好的。出於某種利益或目的抱團的,甚至結為政治集團的,這是「借道」雙方的主動關係,另一種是被動關係,一方非常強大,但也沒理由吞併弱小方,弱方也不想提供理由讓對方欺負自己,那麼只好出借過道給對方,就好理解「借道」現象了。

A和B是盟友,C得罪A,A要借道B,去攻擊C;A很強大,B不敢得罪A,只好讓A過境B,去攻擊C;這情況不僅東周末期---戰國有,東漢末期---三國,晉朝末期---東晉南北朝,唐朝末期---五代十國,清朝末期---民國混戰,軍閥割據,權利紛爭,天下大亂,受苦的永遠是咱們老百姓!所以,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寧,是每一位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其實在春秋戰國甚至是一直到隋唐,古人還沒有完全形成疆域的概念,那時的國土面積都是個大概疆域。與其說是疆域,還不如說是勢力範圍更確切一些,如漢唐都在很遙遠的西北地區設立過某某都護府等等,都護府所影射到的區域也就劃成了當時的所謂疆域,但這個所謂疆域中除了都護府以外,實際控制的也就是都護府的所在地這麼個城池,而這個都護府一旦被攻破或撤銷,這一片疆域也就消失了。同時,都護府與內地、都護府之間貌似是連接在一起的疆域,實際上只不過都是以都護府為中心的一定區域,未必是真正連接在一起的。而且,就是連這個勢力範圍,也會由於人口數量的限制,很難完全掌控的,所以看古代地圖時,不同時期的變化都會很大。從宋元開始,中原王朝逐漸有了疆域的概念,而一直到明清,疆域的概念才真正成熟。

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是這個道理,那時候的人們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還相對匱乏,國家的疆域一般也都是把以城市為中心的那一片領土算作是自己的領土。而戰國的頻繁征伐也導致了邊境城市幾易其手,於是就出現了一些城市的勢力範圍犬牙交錯的局面,這時是很難分清究竟是誰的領土。這種情況甚至出現在很多表面上看似很大領土的國家之內,在這個國內,一些城市之間的距離較遠,所以就會有表面上是連接在一起的,而實際上城與城之間卻遙不可及,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鞭長莫及」的局面,另一國想從這裡經過就成為了可能。

不過,這也是很危險的舉動,因為這畢竟也是相當於A國軍隊遊走於B國勢力範圍中的真空地帶,如果B國想乘機發難,A國也只能認倒霉。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即便是己國軍隊可以穿行於其他國領土,雙方也是格外謹慎的,而且假道伐虢的事也是屢見不鮮。


因為那時候的生產力 軍力 人口 不足以讓一個國家有效地控制土地 國家更像是若干城池的集合。 所以春秋戰國 多攻防戰 少有像長平之戰的野戰 敵軍來了就撤到城裡面 敵人在城外佔領地無所謂 只要城不破 敵軍就有很大幾率撤軍。所以只要不攻擊b國城池 A可以穿過B國去打C A國只要離B城池遠一點就好了 如果講究的話 和B國說下借道 其實如果不是借道 涵谷關之類的天險 要是A國走的道路離B的城池遠一點的話 B想關也關不了。 當時佔領別國也說佔領多少城池 沒有佔領多少個平方公里土地的。


這個要分兩個時期來說,以春秋來說,國家太多,大小國諸侯百餘個。按照當時人口,一個國家平均也就幾十萬人甚至萬餘人,一國有個幾千軍隊就很牛逼了,真能越境打其他國家,也就晉楚齊秦宋吳越這幾個排的上號的大國,小國惹不起自然不會招惹大國。而且,當時是搞稱霸,大國身邊一堆小弟,出擊時候大多是從小弟國土上過,當然沒事兒。如果是敵對國範圍或者大國就不一樣了,你聽說過秦找楚借道去打吳國么?

而戰國時期,七國格局已成,玩的是合縱連橫,整體情況和春秋差距不大,只是霸主帶小弟變成了盟國,後期秦、楚、齊、趙對立期間,又變成小國閉嘴大國火併的局面。


首先,因為那時候人口沒有現在密集,存在大片空地,被借道的國家軍隊大多只在城內守護,沒有現在這樣的邊防觀念。

第二,各諸侯國不是分散隔絕的,互有盟約,借道很常見,也被大家公認。

第三,就算不借道,他們偷偷越過這個國家也很少被發現,因為人少,或者軍隊沿途屠村,避免走漏消息。


推薦閱讀:

苗沛霖身為叛徒人品存疑,為何能寫出「我自橫刀向天笑」這種詩句?
古人能聽懂現代人說的話嗎?
為什麼古代女人寧願自殺也不願意坐牢?
為何都說魯班坑?
為什麼歷代帝王中楊廣是最冤枉的一個?

TAG:春秋時期 | 中國古代史 | 軍事 | 歷史 | 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