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對租車一天300元感到心痛,對於買車放著不開,每天貶值300元不心痛?
謝邀。
買車後使用率不高,閑置的時候多,這種情況極為普遍。
車,在中國已經脫離了代步工具的範疇,更多與身份地位、收入、面子掛鉤。在那裡擺著,就是面子。至於這個面子貶不貶值,掉不掉價,就在其次了。
租車一天300元,再好的車租了,別人不知道的時候有點面子,知道了就不是自己的面子,反而心理上會感覺有點丟人。
自己有了車,除了心理上的滿足,可以隨時隨地用車,有了更多的便利,活動的範圍擴大。
租車的話,則要經常辦理租車的手續,不停的交錢。
買車,只是一次性的支出,辦理車貸的話才需要每個月還款。
租車,則要每個月都要交錢,還要辦理相應手續。一旦跑的多了還需要承擔額外的費用。如果按天租的話,油錢省了,如果按月租,豈不要自己加油?算來算去,日均成本上,肯定要高於自己買車。
其實上,買車的話確實很需要再買,比如上班的路程太遠,交通不夠方便。同時收入足夠高,買了車沒有經濟壓力。這樣長期持有一輛車才更合適。
而租車,短時間頻繁用更划算,否則的話,怎麼也沒有買一輛合適的二手車成本更低。
同樣的,最需要用車的時間,可能別的人也都需要用車,比如逢年過節,然後租車費用高漲,就更不划算了。
當然了,租車一天300元,如果每天都租的話,一年輕鬆超過10萬元。這樣算的話,真不如買一輛30萬的車了。
微信公眾號:jiabailidiancom 或輸入 加百利點靠木 ,歡迎關注。按照賬麵價值來看可能存在這種情況,但在心理層面卻不是這樣的。
首先,這是擁有和非擁有之間的區別。
自己的私家車是自己的一種財產,而租來的車卻不是,從所有權角度來說,自己不僅擁有這輛車的使用權還有所有權,而租來的車只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一定的時間內,自己對它享有使用權。
所有權和使用權給人帶來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所有權,通俗來說也就是對某一個物品的佔有,特別是像房子、車子這類不動產,能給人帶來很大程度上的心理安全感。但是,當你對一個物品只有使用權的時候,卻不能完全「擁有」它,那麼,這種安全感不僅會減弱,還會產生很強烈的不安全感,併產生對這個物品強烈的佔有渴望,也就是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感。
其次,在某些城市車牌是稀缺資源,從而帶來一定的心理附加值。
在北京、上海這種這些城市,車牌是一個稀缺資源,哪怕車子買來是會貶值,為了佔有這種稀缺資源,就只能買車了。而租車是沒有車牌的情況下,又需要代步工具時的一種備選方案,這個時候,就會由於被迫放棄可以選擇的項目而選用備選方案而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覺得是由於自己沒有佔有稀缺資源,而額外多花了300元,這樣就會不開心,覺得就會付出了更多的代價,與自己本身的心理預期不符。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種心理就是,如果你丟了100元,你會很難過,但隨後你又撿到了100元,你依舊不會開心,你會想如果我沒有丟那100元,我現在就會有200元了。這就跟租車心理是很類似的。
同時,在北京、上海這種地方,擁有車,不論好差,就意味擁有車牌這一稀缺資源,對車主本身而言,就會產生心理上的優越感。
最後,使用的便利性以及額外開銷帶來的心理落差。
就使用的便利性而言,雖然現在租車已經很方便了,但還是沒有自己的車用起來「得心應手」,這樣又給使用者帶來了心理落差,覺得沒有「物有所值」。因為300元的租車費用本身,並不包含你要額外付出的其他費用,比如,油錢或是充電的額外開銷,這些都會增加使用成本和心理成本。
我們先不要說每天租車是多少錢,因為地域不同車型不同租車的價格不同的,也不能說每天車貶值多少錢!因為車型不一樣每天貶值是不同的,老檀只說一下租車和養車有什麼不同。 隨著燃油費的飆升和各種稅費的增加,養一輛車並非易事,一年用車的費用至少相當於車價的十分之一。以10萬元的1.6L私家車為例,第一年按行駛1.5萬公里,養車費用清單如下:燃油費8000元、保險3789元、洗車裝潢1600元、養路費加路橋通行費1500元、停車費700元、維修保養1660元、交通罰款200元以上……雜七雜八加起來約有1.8萬元,月均1500元以上。一輛10萬元的車按每年貶值10%來計算每年貶值一萬元,由此可知養車加貶值每天80元。此外,從長期看,隨著燃油的緊缺、車位的緊張以及車子自身老化,用車開支必定會不斷上漲。
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了,你根據自己一年租車所需要花費,如果低於買車你就租車,如果高於租車就買車。如果你只是短期內有自駕車需求,比如節假日邀上三五知己出遊,剛考完車本想弄輛車練練,或者是節假日前集中採購,過年回家探親等用途,當然租車合算。如果你個人想長租代步的話,勸你還是放棄租車的打算,還有就是公司買車自用,可以抵扣五年,盈利的公司可以減少公司五年的稅費,這種情形當然是買車合算,但如果是公司用車就是另一碼事了,現在很多外地駐濟辦事處都青睞租車辦公的形式,能節省大筆行政開支。
租車的好處有幾個:
第一,靈活,當你需要車輛的時候就租一輛,不需要了就還給租車公司。
第二,方便,租來的汽車畢竟不是自己的,車的保養維護,年檢之類的事情都不需要租車人參與。
第三,不佔用資金,買車的話會需要有長期的資金流,或者一次性投入很大一筆錢。而這些被佔用的資金如果說大一些都是成本。
第四,自己的車會慢慢變舊,租車公司的車用完你還給他們就好,可以每次都可以租新車。
現在我們講共享經濟,包括共享單車,實際上租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共享汽車,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汽車的利用率,減少城市停車位緊張,臨時有事租車不方便,可以叫個網路約車,可以打計程車,到了地方直接下車不用找停車位比自己開車更方便?對大家對小家都是有利,我們一定要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千萬不要認為車是租的沒有自己的車有面子,我買車以後車是固定的,的租車可以根據用途選不同車型不同檔次的車,更具多用途和靈活性,過自己的日子,自己省心省事省錢才是最重要。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老檀說車"互動交流,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得到及時回復。
下班路上17點至18點半陝西咸陽人民廣播電台FM100.7 收聽《老檀說車》熱線電話:029-33321007
手機下載蜻FM 收聽全國網路播放第一的《老檀說車》,專業公正、實話實說。
國人買車更多是為面子而不是實用性!一般而言,為了面子,貶值就不是問題了!
對於租車還是購車,我個人認為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先說購車:購車落地費用,我們按照目前普通老百姓購車15萬考慮(面子人基本上也如此價)使用15年後殘值1萬,每年0.9萬,五年賣掉,二手8萬,每年1.3萬
每年保險3000元(車船和交強險每年1千)三責不計免賠2000,如果要購買車損就需要再加2000,以上是多年平均價格
所以購買車,每年必須承擔的費用1.2萬~1.9萬元(按照租車每天300元,可以租車40~60天)
當你每年使用車輛不頻繁的,可以計算下,還有就是使用車輛的直接費用:油料費用,維修保養費了
如果是每年行駛里程5千以內的,根本沒有必要購買車!如果大於1.5萬的,購買車還是划算的!
睡球不著!正當為買車的事情腦袋疼!看見這個有意思的問答,順便出來寫幾句,正確與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反正不要我負責任。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消費心理學。一次性拿十來萬買車,是當時疼,就像開刀。疼幾天傷口痊癒了,也就過去了,甚至還有些小得意,你看,幸虧一次性搞定,不然,天天痛。
每天出300租車就像保守治療。為了不挨那一刀,天天吃藥,鍛煉。錢同樣用了,但是還是承受著心理和肉體的痛苦,能不能好遙遙無期。所以,越來越懷疑自己的選擇。
這個比喻不知道得當不得當。
還有就像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其實也是一種麻醉似消費。看不見現金,買東西直接一掃碼,總得好像不是錢,錢神不知鬼不覺的給了別人,不感到心疼,真的讓自己一筆一筆的掏出現金,恐怕早警醒了,再往外掏這個月早吃土了『!
所以說,同樣的錢,用不同的方式支出,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買的沒有賣的精,所以,人容易衝動消費,女性尤其。
快樂生活,量力而行。無所謂心疼不心疼自己選擇的,就坦然面對,快樂人生。
謝謝邀請!這種現象是屬於心理學的範疇。就好像微信搶紅包一樣,搶到幾分幾毛也許感到很高興,而對於在地上見到的幾毛錢也許就懶得撿起來,這取決於一個潛在的競爭對象,有個對比的思想意識存在,比如有個「對象」在跟你「搶」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就特別看重或珍惜這樣東西,某樣東西或某件事沒有參照對比,人往往就會忽略它,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拿300塊錢去租一天車,這300塊錢被別人(競爭對象)拿走了,所以覺得心痛,他卻沒有想到自己得到了車的「租期」,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心裡在作怪,只想錢本來是我的,被別人拿去了,心裡產生失落感,別人給他的「租車期」卻沒有給他帶來滿足感,也就是說只想到自己的舍卻沒想到自己的得。放著自己的車不開,每天無形中貶值300塊錢,貶值是一種無意識的價格形態,沒有具體的「對象」在「搶」走它所貶值的那部分價錢,車主沒有實實在在的「損失」,他感覺不到失去什麼,所以就放著車不用而不覺得貶值,當然也不感到心痛了。
世象萬物都遵守著「能量守恆定律」,你捨去的同時也會得到,你擁有的同時也會失去,正所謂「捨得捨得,有舍有得」,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怎麼去看待一件事情取決於這個人的思想意識形態!
租車和買車,實際針對的大部分客戶群體不一樣。
我在成都住,老婆娘家在衡陽農村,過年開車回過一次,兩個人年前走,初三回,省了一次過路費,因為一個人開,在重慶住一晚,整個行程比較累。岳父70大壽在3月,我和老婆飛到長沙,神州租車用五天往返機場。輕鬆好多。7月,海南同學會,又神州租車7天,東西線全程開完。租車是方便!朋友來成都,租了個考斯特,請了一個司機,完6天。
用途不同,現在找人借車,我返正不敢借出,也不借用。消費觀念不同。
這問題就不對, 裝B! 租車一天300,每月9000。 以上海為例,到神州或者一嗨租個比亞迪秦或者榮威550,每月才4500到5500,而且肯定是滬牌。跑滴滴或者代步都足夠了。每月月租9000什麼車 ? 寶馬5系差不多(四十多萬)。我們再來看每天貶值300,每年是9萬多,什麼車每年貶值9萬多 ?起碼六十萬以上的車。
換句話來說這道題就是 為什麼有人租寶馬五系感到心疼,卻可以買六十多萬的車每天貶值300? 答案是不存在。沒這樣的人。 能租9000的車也不會心疼錢了,心疼錢的 不會租這麼貴的車,這問題太智障了!
一天貶值300元的車,一年10萬多,這得多少錢的車?能買起這車的主,你和他談心疼錢?
租車划算,還是買車划算。就得拿同價位的車比較。然而,一定是買上算,因為租車公司也是要盈利的。
每天貶值300元應該是不錯的車了。有這種購買力的人怎麼可能忍受租車?每天開著不了解的車,哪有自己的車好,無論車況,衛生,便利性,肯定是私家車要好的多,也許你覺得心疼,但他們的消費水平不會心疼這一點小錢的。
租車一般都是經濟上精打細算,但是對品質要求較低。比如不買車,有事臨時租個車。或者做生意不想買好車,但是又必須有輛好一點的車代步或者接送人!租車可以總花費少一點,但肯定是不方便!
推薦閱讀:
※馬航的人有沒有可能進入到看另一個平行空間?
※小伙飯店點牡蠣吃出50顆珍珠, 飯店老闆稱歸飯店, 兩者爭吵不休,你覺得應該歸誰?
※《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書里有多少隱喻部分?
※吃雞遊戲為何這麼火爆?
※包頭二男子深夜捕殺野生動物,就因為太閑,你對這種人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