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甘肅是什麼樣的?

題主南方人,莫名喜歡西北菜,聽過太多遍《蘭州蘭州》,一直對西北有一種嚮往,尤其是甘肅,但又覺得很多人對甘肅存在偏見。想知道不同的人眼中的甘肅是什麼樣的?


有人說我過譽、抬高了甘肅省,其實我在甘肅省內的時間不過五天,這五天里我很安全很快樂,吃到了美食,見到了美景,這就夠了,我就可以給這裡打滿分。或許是我很幸運,我見到了甘肅美的一面,我把這一面寫在了這裡,就這麼簡單。有人說甘肅經濟不行,城建不好等等等等,我並沒有否認每個城市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是我作為一個旅人並不會接觸到,自然也不會寫出來。我所見所寫就是我眼中的甘肅,我願意給他極高的評價。

此行因為各種原因只去了幾個城市,感謝大家的建議和邀請,以後我會去甘肅更多的地方走一走,領略不一樣的風景。

—————以下為原答案 —————————————

作為一個南方人,在從未去過甘肅之前提起甘肅想到的更多是茫茫大漠與戈壁。

十天前,我去過最西的城市是寶雞,

而現在,我已經一個人去過了蘭州、嘉峪關、敦煌,再由烏魯木齊經過甘肅返回西安,也算是穿行過甘肅了。

我由西安出發坐火車前往蘭州,這是第一次踏入甘肅省。與印象中的戈壁沙漠完全不同,由西安到蘭州一路上看到的更多是下圖的風景。藍天青山黃河水。再往西,大山就變了樣,看起來很荒涼,但也很有氣勢。即使這才剛剛踏入甘肅,沿途風景也已經讓我對甘肅的印象發生了很大的改觀,我相信,這會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

在蘭州。
一座悠閑的西北城市。
不得不說夜色下的中山橋十分漂亮,一個人慢慢走在中山橋上,看橋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們,看橋下奔騰的黃河水,任由蘭州的風吹過臉頰,再點上一支黑蘭州,真的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蘭州的夜空上還有很多發亮的小東西,像小星星一樣,後來走到黃河母親像附近才發現原來是大叔們放的夜空風箏,把夜色蘭州點綴的特別好看。黃河母親像的旁邊坐著一群老爺爺老奶奶們,有個爺爺在彈著一種很民族風情的樂器,駐足聽了會兒,很好聽。第二天上午再次來到中山橋,沿著黃河緩慢的騎單車,在水上清真寺對面的廣場上坐著,看黃河水奔騰而去,看小朋友們嬉戲打鬧。此時距我到達蘭州不到一天,我已經喜歡上這座西北的城市了,沒有漫天風沙,沒有茫茫戈壁,在蘭州,有的是悠然自得。

蘭州同樣也是一座吃貨的城市。
蘭州網紅店「放哈咖啡」,甜胚子奶茶酸酸甜甜,特別好喝,而且是超大杯,離開蘭州前特意又來帶走了一杯。正寧路夜市確實名不虛傳,很小但也擠滿了人,美食特別多,老馬家的雞蛋牛奶醪糟一定不能錯過。似乎知乎上並不推薦馬子祿,但是作為遊人,馬子祿的牛肉麵還是非常好吃的,牛肉很香。再回首的釀皮子和灰豆子也很棒,蘭州的釀皮和西安的涼皮相似又有不同,釀皮更軟,涼皮更彈。

作為歷史愛好者,甘肅省博物館是我必去之地。由於提前一個小時到了省博,很幸運的我成了今天的首個參觀者。

由省博看外面的蘭州中心,恍惚間以為到了上海外灘。

如果說以前的蘭州印象是西北沙漠里的城市,現在的蘭州印象就是一座繁榮而悠閑的城市。

未來我會再來。

在嘉峪關。
很多人知道嘉峪關,但很少人知道嘉峪關是個地級市。嘉峪關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這裡的天特別藍,是我見過最藍的天。早上的嘉峪關景區風很大,但也吹不走我見到天下第一雄關的激動。雖然是翻建的,但是在這裡能望到祁連雪山,看到黑山。想到一百多年前,左宗棠抬棺出嘉峪關,收復新疆,平定回亂,不由得在長城上喊出,西北這片大好河山,誰都別想拿走!

在嘉峪關,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想到河西走廊千百年來的金戈鐵馬,

想說, 西北這片地,一點兒都不能少!

由此對於甘肅,我有了一片熱愛。

在敦煌。
敦煌在世界的知名度很高,我為莫高窟慕名而來。到敦煌以前,也曾以為這裡就如鳴沙山那般,在沙漠之中,寥寥幾個村莊,到了敦煌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作為酒泉市下的一個縣級市,敦煌在全國的縣級市中都算是繁華。到沙洲夜市附近,還以為自己到了某個城市的城區。敦煌夜市吃的很多,步行街上賣的更多是工藝品,推薦嘗嘗敦煌特色的驢肉黃面。

到這裡我還想把我在敦煌的青旅遇到的一隻小貓也寫出來,一隻五個月大的小貓,叫小毛蛋,特別聽話。對我而言,能慵懶的在敦煌的沙發上擼貓可以說是很奇妙的一件事了。

莫高窟是人類藝術的寶庫,很高興在遊覽過程中大家都特別安靜的聽導遊講,沒有任何人拿出手機拍照。在到敦煌之前,已經看了三部相關的紀錄片,但是在窟內親眼見識了維摩詰經變圖,三世佛,曹家窟,藏經洞等等文物古迹還是覺得非常震撼。希望營造了千年的莫高窟能被保護好,繼續流傳下去,讓更多人看到屬於我們的文化魁寶。也是在莫高窟,我一個南方人第一次接觸到了沙漠。

由此,我繼續一個人西行,在敦煌到柳園的汽車上,欣賞了戈壁日落。後來經由柳園到了新疆,從烏魯木齊返回西安的途中仍穿行了甘肅,在張掖的山丹軍馬場看到了日出。

甘肅真的太美了。

此行讓我改變了對甘肅的印象。對於題主所說的偏見,我在旅途中也遇到過:

我希望踏遍祖國的黃沙海洋,也想通過我的足跡所至改變一些人對某些地域的看法。對於因為沒有來過而產生的偏見,我會告訴他不是這樣的。但是固執的惡意的詆毀某個地域,我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說我要去太原,你問我是去那裡吸霧霾還是看煤炭,可是你知道么,四月的太原天特別藍。

我說我要穿甘肅,你問我去那種窮鄉僻壤的地方幹嘛,可是你知道么,這裡城市的建設比你的家鄉好。

我說我要進新疆,你叮囑我要活著回來,可是你知道么,只要我付出笑容,收穫也必是笑容,不分信仰民族。

你覺得外國對中國的誤解無知又可笑,可你對自己國家的偏見同樣顯得無知又可笑。

所以請你,少點偏見,少點偏見,少點偏見。」

最後,作為一個外鄉人,我也仍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來甘肅走一走,改變對甘肅固有的看法印象,這裡有我國的大好河山,這裡有厚重的歷史,這裡有西北的美味。我很喜歡這裡,希望你也能喜歡上這裡。

甘肅,我會再來的。


甘肅同學的口音特別好玩,
前後鼻音不分
「我熱愛用動」

「你給我拱」

「阿姨,我要一碗粥加一個雞袋」

飛機上,空姐拿過來一盒盒飯
「請問是清蒸的嗎?」
「是紅燒的」
「不是,我問的是,是清蒸的嗎?」
「先生,是紅燒的。」

「紅痛一碗多少錢?」

「我愛北京天挨萌」

=====更新=====

「我熱愛運動」

「你給我滾」

「阿姨,我要一碗粥加一個雞蛋」

「請問這是清真的嗎?」

「餛飩一碗多少錢?」

「我愛北京天安門」

額……昨天室友看到了這個……
覺得木有了面子
於是晚上我一回寢室,他就沖我大喊:
「紅蛋啊!」

太好玩了,萌死我了哈哈哈哈~

他也有時候吐槽我的東北口音,我倆關係超級好~


我蘭州人,土生土長的蘭州人,在南方上學,可怕的是我們喜歡把牛奶叫奶子,張口:喝奶子不?,然而南方同學一臉懵逼,有次我出學校門嘴裡吃著乾麵包,給大爺一句問好,大爺笑呵呵的說:「小夥子你嘴干不,有杯子嗎?給你點開水就著吃吧」。我忙回答「不用了,我還有兩包奶子,謝謝大爺嘞」。大爺表情超級尷尬

「這小夥子有病吧!」
然而我並沒有反應過來。。。
(=============分割一下==============)
廣大的朋友們,我受寵若驚啊,別再關注了


有個段子,一個新疆的學生在西安上學,放假回家跟家裡通電話:
「已經上車了,快到甘肅了。」
第一天晚上:「已經到甘肅了」
第二天早上:「還在甘肅呢,不著急。」
第二天晚上:「媽,不要那麼急,還在甘肅呢。」
第三天早上:「媽,給我去買烤饢,剛剛出甘肅了。」
第三天中午:「媽,開門,我回來了!」

···················

應大部分新疆老鐵的要求改動了之前不地道的說法(烙饢)。

上個圖,港真,我甘肅比大比不了新疆,比長比不了內蒙。然而甘肅的牛逼之處在於,不管你是誰,你要去新疆,必須完全穿過甘肅全境,這樣的話你幾乎會路過甘肅的所有地市。

而這個距離是多長呢?
國內高速公路的長度與電氣化鐵路的長度一般來說差不多。我拿高速來舉例。

就問你怕不怕!!!


上班的時候回答問題抖了個機靈,剛吃完,待會兒開黑,趁著空子說說我要說的。

甘肅是一個很大的地理概念,抖的機靈裡面就說了其幅員之遼闊。甘肅分成非常典型的四塊:河西、隴西、隴南、甘南。

1:漢武以來的河西,自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到敦煌一直到出了星星峽的新疆。在祁連山雪水沃灌下的河西走廊是秦漢至隋唐的前線,然而,歷代在此戍守的士兵耕農,往往隨著朝代覆滅,與王朝一起,葬生於時代變革之中。而幾十年後重新在此戍守的新人,百餘年後又會走向同樣的道路。所以從來不曾聽聞酒泉,張掖是哪個世家大族的郡望。

2:隴南:秦嶺向西的延伸,與川北的群山相接,山大溝深,與世隔絕。

3:甘南:藏人的甘南。

4:隴東隴西(好吧,如了你們意了):自蘭州向東一直到與陝西交接的慶陽。慶陽、平涼、天水、定西、蘭州,白銀。這片土地在黃土高原的邊緣,是400mm等降水線的額外恩賜,也是秦漢隋唐帝國的搖籃,曾經關隴軍功豪族的龍興之地,而今衰落了一千多年,只留下雄壯蒼涼的秦腔梆子.

說說隴東隴西:

隴是甘肅的簡稱,其實指的是隴山,也就是六盤山脈,將黃土高原西部分成了涇河流域和渭河流域。

我們說的隴東隴西,是不同時空的兩個概念。

隴西是一個比較早的地理概念,由秦時隴西郡而來,後來兩漢隋唐雖然在這裡設置了不同的郡縣,但是一直還是把六盤山西部一直到河湟谷地的這一大片區域稱為隴西,包括唐代李家,也自稱是隴西李氏。當有隴西概念的時候,並沒有隴東的概念,那時候的平涼慶陽作為環關中的屏障區域,向來都是關中平原的附庸。

而我們習慣說的隴東地區的由來,是建國後劃分了寧夏自治區之後,甘肅省在六盤山東側的平涼慶陽兩市幾乎成為夾在寧夏和陝西之間的飛地。我去平涼我姐姐家一趟,還得穿過寧夏才能到。
現在與隴東相對應的,六盤山西側的這片廣大的黃土高原區域,天氣預報中一般叫甘肅中部。而原來的隴西,變成了一個縣城。

總得來說,隴東隴西從歷史到現在,都是關中平原的輻射區域,互相之間交流頻繁,文化傳承和風俗習慣一致,口音相通,一個環縣的老農與一個渭源的老農能夠互相用交流的。並且都是黃土高原西段,地貌氣候特徵差不多。所以這個區域是應該放在一起的。攀附個祖宗,就叫隴西吧,畢竟上千年來傳承未斷。

當然你非要分成隴東和甘肅中部,我也沒轍。(當然人蘭州和白銀是工業城市,文化風貌與其他地方差別較大,可以另說。)

我眼中的甘肅是什麼樣的?甘肅於我是什麼呢?

題主提到《蘭州蘭州》對於我來說遙遠得跟紐約一樣,對於我來說,寧夏人蘇陽時常念叨著的一句:那兒的人們像草一樣,才是我的甘肅。

  像草一樣

我要帶你呀去我的家鄉
  那裡有很多人 活著和你一樣
  那裡的鮮花呀開在糞土之上
  乾枯的身子呀埋在地下喲
  像草一樣 像草一樣
  陌生的人呀 經過我的村莊
  聽我像風中的樹葉為你歌唱
  這歌聲啊 是黑夜做的衣裳
  你聽見我的心跳和血在流淌
  血在流淌

視頻封面像草一樣iqiyi.com視頻

對於我的故鄉,蘇陽說得更貼切一些:

這裡所有的朋友來到我的家鄉,那有很多人活著,還有很多人生長,當然還有些人死亡,那兒的花兒開在糞土之上,像草一樣,像草一樣。那兒有新鮮的空氣和新鮮的土地,還有一些新鮮的花兒,開著……

曾經答過這個題:

為什麼蘭州、銀川這些不太發達的地區能出現讀者、看天下這種在全國很有影響力的雜誌? - 知乎

在我們的土地上積澱著兩千年來數不清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如同白鹿原上的黑娃和田小娥。


我有個哥們在肯亞的乞力馬扎羅山下搬磚的時候,曾經給他的大河寫過一個傳:

葫蘆河傳 (一)

我的家鄉有兩條河。
一條叫大河,另一條叫小河。從我記事起就這這麼叫。大概大河水多,小河水少。後來才聽奶奶說,你姨奶奶家就在甘位子河。原來小河叫甘位子河。而大河,讀書之後才知道叫葫蘆河。葫蘆河離家近,映像深,因此就自然而然將葫蘆河稱之為「母親河」。甘位子河,卻沒有這待遇。除了到山上偷杏子路過撒泡尿外,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感。

葫蘆河之所以叫葫蘆河,好像沒人知道。反正它就在鎮西邊的山底下流著。太爺爺時在流,爺爺奶奶時在流,爸爸媽媽時在流,我小時候也流著。至於再遠點,我就不知道了。讀了書才知道,葫蘆河發源於寧夏的月亮山,因流經區域像葫蘆,才叫葫蘆河。也沒有弄的很明白,反正現在別人問起來,也能搪塞一二。不像我的奶奶,一問就是,我家那會兒是地主,五幾年打土豪的時候,你舅太爺被判死緩抓去坐牢。我那會還小,連夜跑到河邊,挽起褲子撲通通就往對岸跑。說著挽起自己的褲管,說,腿就是那會兒被水驚了,再就沒好過。然後用手沾口唾沫,快速的在膝蓋以下來回搓。奶奶說的河,就是葫蘆河。救了她的命,卻留了個老寒腿,疼了30多年。
母親河叫葫蘆河,家鄉卻叫威戎鎮。這也符合常理,跟母親姓的子女總是少數。

叫威戎鎮,也是有典故的。

高中時有個地理老師。個頭不高,年紀不大,但顯老,總見嘴角掛著積攢下來的唾沫星子。

地理老師書本知識掌握的不紮實,經常被問的滿臉通紅。「這個問題嘛,我下午研究研究。」此時嘴角的唾沫星子就格外顯眼。

但他善課外實踐。記得有次嘎吱窩裡夾本《史記》「同學們,今天我帶你們去紫禁城看看。」

紫禁城離家不遠,就在小學背後的一塊高地上。說是城,倒更像想像。就一片高地,長滿了草。旁邊是醫院,經常有「死娃娃」被拋到草叢裡。那會兒一個人是不敢去的。除非四五個拜把子,一個慫恿一個,緊緊提著褲子,生怕一鬨而散趕不上大部隊被荒草絆倒。末了還要向女生吹噓,我今兒在醫院背後見死娃娃了。女生也配合,好像很崇拜,又很驚恐,不敢往下聽。

站在滿是垃圾的巷子內,地理老師翻開《史記》,用粗短的手指指著高地說,「同學們,這就是紫禁城,是犬戎王建都的地方。」我們看著高地,沒有看見所謂的紫禁城,也沒有聽見紫禁城與《史記》的關係。便問「《史記》上有記載嗎?」地理老師臉又紅了,「這個倒是沒記載,不過咱們這兒古代有很多少數民族,像匈奴。《史記》里說,匈奴在周時叫獫狁。」終於聯繫起來了。不過後來專門查過,似乎不完全這麼說,史學界還存疑。

犬戎王,倒是個很光輝的名字,是能為地方增色的歷史,正統的民族偏見也一掃而光。地理老師接著說,後來周王大破犬戎,遂流傳「威鎮戎人」的事迹,久而此地被命名為「威戎鎮」。周王大破犬戎,犬戎王的王也被我們省略,一下子淪為大漢民族勇武的參照。

這是我第一次聽見家鄉名字的由來。那年我16歲,正在圖謀追求第二個女朋友。

之前從沒聽說,爺爺奶奶沒說過,爸爸媽媽沒說過,周圍人也沒說過。因此,總會想起地理老師來。不知道是先想起嘴角白花花的唾沫星子再想起他,還是反之。總之我會想起他。

家鄉人對家鄉的感覺,就像對天空大地,對日夜星辰,對山川河流,對生命輪迴一樣,保持著一種貌似司空見慣實則無可奈何的沉默。彷彿腳下的土地,頭頂的天空,嘩啦啦的葫蘆河,他死他生,自己的生老病死,都太過天經地義,都瞭然於胸。只知道面朝黃土背朝天,餓了吃口白面片,渴了喝口井裡的生水,生氣了打一頓自己的女人。其他太過宏觀的問題,都已經超出了他們習慣能掌控的範圍,索性他們就不過問,不理會。家鄉對於家鄉的人民也一樣。春來秋往,颳風下雨,天災人禍,在喇嘛廟山、在吉家咀山、在石家斗山、在陽哇山、在武家塬、在奶頭山之間兀自進行著。最重要的,是在葫蘆河畔進行著。

那會兒我還在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畔,於是我寫了我的大山:

醉里挑燈看劍——眉間尺

剛才看到周凱同學開始寫的葫蘆河傳,寫得特好,很久沒看到這麼平實中見真摯的文字了。當然,我開這個頭不是為了吹捧基友。寫寫我想要寫的故鄉吧。

前兩天莫名地特別想念家鄉,想起來我很早之前還是個文藝青年的時候給我大靜寧寫過的詩:
五月的陽光和隴上的風,
梁峁上的柳樹和平川的麥田,
羞澀健壯的姑娘和膀闊腰細的小夥子
嗯,就這麼三句就沒了。

在華夏大地,從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關洛地帶向西,能看到一堆地名像這樣:平涼,固原,鎮原,靖遠,靜寧,西吉,定西,平川,會寧,秦安,西和,永靖,民和,武威,隆德······從這些地名上就能看到西北尚存和已消失各族人民的血淚史。

我家就在平涼靜寧,如果稍微熟悉一點中華民族命名習慣的話,就知道這倆字背後充滿著多大的苦大仇深,所以我縣子弟出來闖蕩四方的時候永遠地帶著各種苦大仇深的表情就不為怪了。當然時代發展,世殊事異,也不是說都是苦大仇深,對於生在紅旗下,長在世紀初的許多小盆友來說,雖然那時候我縣已經經常喜迎重新奪回國家級貧困縣五六七周年什麼的,但是總之生活條件和世界都在一步一步變好,大家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攝入含量逐步提升,要比我們這批剛生在能吃飽白面飯的80後對世界的觀點要寬容得多。所以我也不要求大家就這麼一直苦大仇深下去。

但是我們八里鋪上的老張家不是。前年回家過年的時候,看到我即將高考的大侄子從小時候的淘氣無憂也帶上張氏代表性的沉鬱孤獨的表情的時候,我就知道家族性格這種東西,也不完全會隨著經濟基礎的改變而改變。

在這兩年非常火的美劇冰與火之歌裡面(song of kill and fuck),每個家族都有一句代表性的家族箴言,比如凜冬將至,比如聽我怒吼。如果說老張家要找一個的話,大概得是這個:老牛鑽刺蓬,死不回頭。

老張家聚居的那個村莊,準確來說就是莊子,叫八里鋪,背靠靜寧縣海拔最高的馬圈山,爬山到山頂要走四個來小時的山路。山下有312國道和前幾年剛修成的平定高速公路,公路從村莊背後穿過,另外一邊的梯田裡,是我爺爺的陰宅。今年回家是農曆二月二,剛好趕上鄉俗祭祖的日子,從車上跳下來就去墳地里,父親已經在那裡收拾好了準備祭拜。自從上高中之後,就沒跟長輩們去上過墳了。祭拜完我爺爺之後,順著高速公路往東走一公里左右,在馬圈山腳下小山磚瓦廠的腳下(奇怪這個廠怎麼還沒倒閉),是我爺爺的爺爺的墳。也就是我高祖父。

我想說他的故事。

清朝的時候,靜寧大概是現今平涼地區這一大片的首府,名曰靜寧州,有完善的城防系統,包括三關一寨,也就是東南西關和北邊的高城寨。在有城牆的時代,關的意思就是城門關,以及由此推廣來的城門外的片區,比如西關就是西門外這一片。因為封建時代生產和組織不發達的緣故,一般築城是件很勞民傷財的事情,另外築城也主要是軍事意義上的防守,所以一般城牆圈起來的範圍不大。也因此,唐長安城和明南京城,明北京城這種外城築郭上百里,內城包磚五六十里的大城才會視為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當然,像朝鮮那種堆個半人高的土坡,但一個小縣城卻要圈個十幾里的大圈圈,拿我大明名將麻貴的話來說,就是止為兒戲。
不過,我大靜寧城作為關中屏障,隴右區域防守反擊核心,有個五六里的大城也是應該的。雖說當年高達四五米,三關都有城門樓子的城牆系統已經作為封建時代的象徵在社會主義新中國被徹底抹平了。但是小時候看縣誌的時候,記得還有特清楚的描述,還有一幅圖,城牆和護城河,以及距西南兩側城牆外數百米的葫蘆河,東北側山包上的高城寨形成了一組非常嚴謹的防守體系。現在也不知道誰家還藏著縣誌,要有的話說一聲借我研習一下。
因為立足於軍事目的的要求,築城不大,隨著人口增長,城內很快就沒有地方住了,這時候一般都會在城門外建立居住區,而指代城門關的東南西關就成為城門外這片居住區的代稱。當年于謙守北京,就是利用北京外城幾個城門外的居住區街道狹窄,不利騎兵衝擊的因素,布置火銃手以及城牆上的火炮和弓箭手對進入城關區域的蒙古騎兵進行大量殺傷,從而迫使其退卻。不過北宋靖康東京保衛戰的時候,完顏家的天之驕子們直接一把火燒盡了城外關廂,一方面清理了戰場和射界,另外一方面對守軍和居民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震懾和壓力。百萬禁軍連出城作戰的勇氣的都沒有,靖康之恥也就是早晚的事情。磐石大帝斯通黃曾經曰過:沒有堅定的保衛者,天塹也是通途。有堅定保衛者的地方,通途也是天塹。
因為文革的時候家譜被燒掉了,我們家往上數也就是數到清末民初,那時候我爺爺的爺爺的父親,也就是我提到的我高祖父他的爸爸,就在西關這兒,給一家大戶地主人家扛活。大戶也姓張。
根據我爸給我的描述,以及這幾年我對封建時代中國基層社會這種屠龍之術的研究。事件的起因是這樣,清朝末年,風雨飄搖的大清甘肅省,一個有著祖上八代貧農革命覺悟又滿腦袋老牛鑽刺蓬死不回頭的佃農張某1,因為抗租不交,被宗族首腦暨地主大戶張某A動用私刑抓起來打死了。這種血腥的事情現在看來匪夷所思,但是在中國唐宋以來,遍布華夏各地,最近有很多因為對黨國不滿的大走資派哄騙大批小布爾喬維亞企圖給土地革命翻案,可以看看建國前國工兩黨當年的社會調查,左的有中共解放前的調查報告,比如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右的有李景漢的定縣考察報告。如果綜合馬列毛的封建主義論述,很容易得出一個非常直觀的答案。這裡有一個非常好的解讀: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906328-1.shtml
總之,因為唯物的歷史或者歷史的唯物,我高祖他爸張某1被宗族地主狗大戶張某A及其狗腿子給打死了。剩下倆兒子,大兒子多大我忘了,反正繼續苦大仇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扛活交租。
小兒子時年十四,天下之大,無立錐容身之地。
於是,賣身投靠張某A,俗稱認賊作父。出入相隨,形影不離。三年。刃殺父之仇於葫蘆河畔。
這個小兒子也就是我高祖,報仇雪恨之後投案自首,本當秋後處斬,恰值民國新立,新任縣長大人憫其孝直,旋釋之。
之後才有八里鋪上張家百年的繁衍生息。
其實這個故事怎麼看都是一個能放在唐宋傳奇或者聊齋志異里的驚奇故事,當然浩浩歷史裡面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有更多的沒有被記載下來或者隨著血脈的中斷而被徹底遺忘。我只是每次回憶這個故事,想起主人公的隱忍和決絕,給自己向前的步伐注入些早已磨平的勇氣。

甘肅於我是什麼呢?

她是我故鄉,是我的故土,是我十七歲之前的世界,是我的伊甸園,也是我家列祖列宗的安息之地。

每每夜半自對,不過是少年時高枕讀書,夕照映紅山牆。


答主甘肅天水人,高中三年在蘭州讀書,大學去了杭州,來說一下周圍的南方同學對於甘肅人的看法。

自我介紹的時候,大家的第一聲驚呼就是:哇!這麼遠,你過來一定很長時間吧?甘肅有飛機么?你用什麼交通工具過來的?emmm...確實很遠,坐火車要26個小時,而且從蘭州方向過來的火車每次都很少,只有兩趟,每次搶票的時候都是生無可戀的,提前一個多月按時準點去搶票都搶不到。每次南方的同學回家的時候都是優哉游哉的直接去東站買票直接上車的,嗨呀好氣!飛機的話其實天水有機場,但是12年的時候是沒有飛杭州的班次的,只能去蘭州或西安轉機。最近有了也不想買,好吧,其實是太貴了。所以每次都是一天一夜的卧鋪搖過來的,非常疲憊。2000公里,為了上個學我也是不容易啊。現在天水高鐵站開通了,不過票價..._(:зゝ∠)_

還有就是關於澡堂文化和洗澡方面的事。emmm...高中的時候住校,每次洗澡都是和同學相約去大澡堂的,互相搓背。所以第一次在大學洗澡的時候,就一臉天真的召喚了同寢的室友搓個背,當他聽到我的請求之後可謂是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一臉嫌棄,果斷拒絕,哈哈哈。

後來才知道南方人沒有搓澡的習慣,更沒有一起洗澡的習慣,所以公共浴室在南方是不存在的。出門超市都沒有搓澡巾買的,同學們好奇這手感像鐵絲一樣的東西搓在身上真的不痛么?皮膚不會搓破么?還有關於洗澡頻率的問題,尤其是在冬天,大多數南方同學還是雷打不動的天天沐浴,讓一個在南方凍成狗的北方人倍感佩服(??▽?)?

然後就是關於對甘肅人的相貌的看法,emmm...不要臉的說一句,答主本身比較白,而且長得比較秀氣( ?′??`?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搜索一下「天水白娃娃」。其實大多數南方同學印象中甘肅同學的長相都是這樣的:

嗯,膚色偏黑偏紅,高原紅是普遍的。其實並不都是這樣的,關於長相這個問題我也不好說太多,只能說,甘肅的孩子們很多也是白里通紅很可愛的啊!

然後很多同學都說西北人是不是很彪悍!脾氣都很差!是不是不服就干!東北虎,西北狼是不是這個樣子?emmm...你過來,我已經摩拳擦掌想要干你一頓了(??ˇ_ˇ??)

身高的問題,很多南方同學都懷疑我到底是不是甘肅人,因為他們都覺得甘肅人至少180+是有的吧。是的,本人175,高中的時候在班級算是墊底的存在了,對不起,給老鄉丟臉了!

有次暑假回家,有個南方同學下午6:30問我,咦你吃過飯了嗎?我說還沒有啊,太陽還沒有下山啊,吃什麼飯?他表示難以置信。我說,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新疆的話下午太陽還當空照呢,晚上10點多太陽還沒下山呢。就是這個樣子,經度相差太多帶來的時差真的還是有一些的。


還有就是吃飯方面的問題,在和南方同學的交談中,他表示甘肅人一天三頓吃面真的不會膩么?當然不會啦~早上有包子、饅頭、鍋盔、油餅、蔥油餅、糖餅、韭菜雞蛋餅等等各種餅,中午下午有牛肉麵、漿水面、炸醬麵、臊子面、酸菜面、biangbiang面、雞蛋肉絲麵、刀削麵等等麵食,吃大菜火鍋的時候也是習慣吃饅頭或者餅啊,不會吃米飯啊。呀真的是在北方天天吃面都不會膩,但是去了南方以後就沒有這個機會了。甘肅的美食真的很多,來到這裡你除了琳琅滿目的麵食,你還可以品嘗到價格實惠又地道的牛羊肉。

啊,好多人都猜出來了,我是在師大附中上的學,嘻嘻嘻。懷念母校,好些年沒有回去過了,希望母校越來越好~


還是挺懷念蘭州的日子的,只是已經沒有太多閑暇的時間去看看了~

哇~這麼多老鄉給我點贊和評論的~受寵若驚,多謝多謝!愛你們~還有那麼多附中的校友,祝願可愛的學弟學妹們可以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優秀的成績!C9和985在向你們招收!

關於高中的問題,附中是我離校以後一直魂牽夢繞的地方,美麗的校園,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到蘭州的那三年真的是我無數次想要重新回去的歲月。我還想徜徉在五彩廣場,走進勤慎誠勇的教學樓,趴在天台上和同學們暢談今後的理想。之後也在回去過兩趟,保安大叔聽說我們是校友,馬上就放我們進去了。校園的一些建築也被修葺了,其他硬體設施也改觀了不少,衷心祝願附中越辦越好~

還有其實現在的我不太適合學霸這個詞,因為大學確實懈怠了好多。附中的同學真的是超級學霸!每年都有將近30多個清北吧~基本文理科全省前十包攬一半以上!真的超級厲害!還有鴻宇班的同學們,大部分真的算是精英中的精英了,而且超級刻苦努力!我從心底里佩服他們。其實大學之前還是值得小小的驕傲一下下的,12歲考上了附中(全省招生90個,不算擴招的),雖說是剛好壓線,也就是第90名哈哈哈。高中三年學的很輕鬆,高考應該是超長發揮了,全省145,當時也是真的很吃驚!為之前的自己打call一波~希望自己可以在研究生生涯中有所建樹吧~溜了溜了。

書嘛不讀,逼嘛猛裝_(:зゝ∠)_

有同學表示想聽聽方言( ??ω?? )?那我就獻醜啦!

天水話:

ge/餓我=我

niu=你們

你 zu sa qi qia=你幹啥去

duo lao=頭

虧先人=丟死人

xian 米=玉米

你就把我ou死了=你就把我氣死了

你把我氣的kangzi都疼=你把我氣的胸口痛

奶子=牛奶/羊奶(真的不是罵人啊哈哈 我們平時說喝牛奶就是喝奶子)

hu qu=土疙瘩(相信大家很少聽過這個 天水人也很少聽哈哈)

jin guo/min zao/hou zao=今天 明天 後天

nia nia you=哈哈我不知道怎麼解釋這個啊

大家大致了解下發音吧 還是挺有意思的哈哈

最後補一首李白(祖籍隴西成紀)的詩和一波甘肅的照片吧~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銅奔馬(甘肅武威出土)

秦腔紀念館(蘭州)

中山橋

黃河河畔

上世紀90年代的蘭州

夏天的黃河(還是比較渾濁的,冬天的相對清澈一些)

天水渭河

隴南一處農莊

隴南官鵝溝


男朋友是甘肅天水人,去過一次天水。作為一個吃貨主要關注食物

1、天水人真白呀,我到了那兒是路上最黑的人

2、麵條好好吃呀,街邊7塊錢一碗的牛肉麵、酸菜牛肉麵都好吃到爆炸。重油重辣,面上飄著一層紅油。麵條分為9種粗細,我最喜歡韭葉,家家戶戶都會和面揉麵糰,自己做麵條。男朋友家樓下有一家酸菜面,只做一種麵條,就是酸菜面,承包了我每天的早飯和夜宵。

3、各種奇怪的食物,呱呱然然洋芋攪團麻食,活了二十幾年都沒見過的食物。麻食是一種麵食,長得像小貝殼。洋芋攪團是把土豆一直砸一直砸,變成很有韌性很有嚼勁的一坨,配上醋辣椒油

4、蘋果又大又甜,又便宜。我去水果攤買2隻蘋果,賣蘋果的大叔:10塊錢7斤!!嚇死我了我一直以為蘋果就應該是九塊八一斤

5、核桃原來可以吃生的,生核桃有一層厚厚的綠色的皮,剝掉之後才是我們常見的核桃,新鮮的核桃仁有一層黑色的皮,裡面的白白的甜甜的

6、火鍋店裡的肥牛一百多塊堆成一座火山形狀,裡面全是實心的!而且每片肉都像厚切牛舌那麼厚。上海的外面鋪一層肉,裡面是冰。。。

7、喜歡吃麻油。我們家說的麻油是芝麻油,第一次在天水吃的時候說這碟是麻油,然後我加了兩大勺,然後就悲劇了,舌頭以50Hz的頻率震動了半小時

8、山到處都是樹,並不是黃土高原,據說樹林里還有小野豬,不知道好不好吃

9、甜胚,類似於酒釀,不過是用燕麥發酵,甜甜的很好喝

10、漿水面,類似酸菜面,是一種叫圓根菜的植物做的,很酸,好吃。回上海後又在某寶買了好幾次,每次買20包,放冰箱里能吃好久

放一張自己做的漿水飯鎮樓

今年10月還要再去一趟自駕游,又要吃好吃的牛肉麵面啦


答主土生土長蘭州妹子,在蘭州生活十九年外出求學,如今27,碩士都念完了。在求學階段時,故鄉只見冬夏沒有春秋。現如今已畢業發現,故鄉只剩...只剩...冬。

其實說來慚愧,答主雖愛旅遊也去過不少地方,但甘肅省內只去過白銀天水嘉峪關酒泉敦煌和蘭州周邊,所以以下回答可能會跑偏到「你眼中的蘭州是怎麼樣的」。

無圖無真相,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翻了好久這幾年的照片。準備好了么,知乎只愛看圖黨。

我們的最最最最最最愛,離開家的人沒有一個不想念的,蘭州牛肉麵~不是拉麵,不是拉麵,我真是碰到一個外地人就要解釋一遍,它叫牛肉麵。請大家一起為牛肉麵正名!

你看看,這面,這湯,這牛肉。要不是我吃過晚飯,我這會就要哭了。

沒錯,我們就是愛吃牛羊肉,誰讓我們的牛羊肉好吃呢。

我們吃烤羊肉都是一把一把一把吃的~我一個在北方飯量不大的妹子,來到南方,成了大胃王。

我們也有高樓,我們不在沙漠住,我們城市中經常可見綿延不絕的群山。

曾經在我小學的時候,換季時候有時候下午經常會有沙塵暴。但這麼多年了,空氣早都好多了,我們不再是黃沙漫天了。我們也是有藍天白雲的!

我家後面的公園,隨便夏天的哪個下午出去都是這樣的天氣。

我們蘭州山中夾著黃河,不靠海,地形對城市發展有很大的限制。但不妨礙我們依舊那麼美。

夏天沒有南方的潮熱,漫步黃河邊,走在樹蔭下,看著黃河,聽著熟悉的蘭州話,那是我心裡最美的風景。

我們冬天下起雪來是這樣的。

我家後面的公園又出鏡了。

我們也是有機場的,出行不是靠駱駝。T2航站樓雖然小一點,但設計的還是很好的。

還有很多聽說我是蘭州人,露出不可思議表情、說你可真不像西北人的人,我真是想大翻白眼,心裡os就是:我們西北人在你們眼裡到底是多黑多土,是不是臉上還要帶著兩坨明顯的高原紅,說話要流露出濃重的口音。我們蘭州妹子可白著呢,哼。

我們還有帕特農神廟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玩笑玩笑,我路過的時候也笑死了,這是蘭州新區的影視城。我當然是找好角度p過圖的,你們咬我啊~)

從小,我爸媽就教育我,以後你要好好學習,考出蘭州,去更好的城市發展,一直以來我都在向這個方向努力。那時候我小,從沒想過我這麼努力是為了離開我的家鄉,離開我生長的土地。一度年輕時的我甚至痛恨自己出生在甘肅,這麼窮,又偏遠,那麼多人聽到你是甘肅蘭州來的都是一副讓人反感的表情。後來的我,再也不會有這種幼稚又可笑的想法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家鄉都不熱愛,他/她又能去愛什麼呢。

蘭州不富有,蘭州在偏遠的大西北,蘭州沒有那麼多名勝古迹也不是旅遊勝地。但有綿延的群山和蜿蜒的黃河,是與南方小山小景的精緻不同的大氣磅礴。我們做人豪爽,不太會為了一點點小事斤斤計較。

雖然現在的我離蘭州上千公里,但依舊一直抽著蘭州煙,從來不敢主動聽《蘭州蘭州》,怕自己忍不住淚流滿面。我想總有一天我會回到我的家鄉,每天出門吃上一碗牛肉麵,喝著最喜歡的胡蘿蔔素,曬著蘭州溫暖的太陽,聽著最熟悉的蘭州話,想想都那麼舒坦。


題主!我也是南方人!我跟你suo!我當初也和你一樣,聽著《黃河謠》來這邊騎駱駝的!

還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來駱駝大學自招,英語面試時,老師問我,作為一個南方人,你會不會覺得我們西北落後啊。

鴿:怎麼會怎麼會,你們蘭州的小姐姐又熱情又漂亮的。

旁邊一個男老師笑著搖搖頭,小姑娘你太naive了。

後來自招過了成績也過了一本線,我就屁顛屁顛地來蘭州了。老鄉里有人說從浙江到甘肅這一路從飛機上看山的變化(四季常青到黃土高坡)以為已經是最大的絕望了。結果來到榆中校區後看到萃英山,哇塞還有更絕望的。

但是我從來沒因為這個失望過,我反而很好奇,畢竟這樣的黃土坡只有這邊有。

而這個面試中搖搖頭的男老師成了我的俄語語法老師,每次課間休息,若問了一句「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後無人響應,他就會出門抽一支蘭州。

秦同學的一個好朋友也抽蘭州,軍訓的時候他們都不在一個排,紅歌綵排的時候兩人隔壁坐著,那人看了看秦同學,第一句話就是:煙抽著嘛。

第二句是酒喝著嘛。

雖然秦同學信誓旦旦地說自己上大學真沒打算抽煙了,但人帥沒辦法,一下子就被發現了。那段時間裡,南淮好少年和蘭州扛把子以及另一個杭州佬,抽煙,喝酒,不打架。

那是軍訓的十八天,他還沒有再遇到我,我也不認識他。

後來我知道了要叫「牛大」而不是「蘭州拉麵」,加肉加蛋叫「肉蛋雙飛」,我知道了路上看到漂亮姑娘要叫「莎莎」,摸摸肚皮說「吃得紮實著呢」,「再別說了」「好著呢」「合適著呢」。

軍訓的十八天後我在視野廣場那條路上走,我回過頭,我遇到了秦同學。


軍訓期間的演出,一個樂隊唱了首《蘭州蘭州》,那是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此前我對蘭州的執念都說來自野孩子,我最喜歡清唱版本的那首《黃河謠》,那才是民謠啊,有泥土味有根的歌,才是民謠啊。

所以我很想在這個樂隊生長的地方,聽一場他們的演唱會。

但到了蘭州我才發現,野孩子已經好久沒在這裡做過演出,他們會去南方,會去沿海,但是他們很少回到蘭州了。

蘭州是他們的根,但這片土地上,確實缺乏了一些東西。

我還想看很多舞劇,看很多故事,但現實是,大多數票娛app甚至不能顯示甘肅這個省份。甘肅到外省的高鐵線幾乎沒有,到最近的西安火車要十個小時。

乾燥的氣候,糟糕的交通,高強的紫外線,漫山的黃土沒有讓我心生失望,但當我想到,我的大學生涯可能都是要在這個西北的村子裡度過,我就不想再講什麼情懷了,我就是覺得這裡不好。

我問秦同學,如果沒有填蘭大,你會在哪裡?我說我會留在浙江,讀個普通點的一本,是個星期六天就能回家,想去哪裡都方便。秦同學說,如果沒有填蘭大,他也會就近去南京。

但是,他說,但是,如果沒有填蘭大,我就遇不到你了。

就不會有一個人對你說,今夜月色真美了。」

我想起來那個夜晚,我和秦同學走在回寢室的路上,那時候我們還沒有在一起。走到最後一個拐角的時候,秦同學說,今夜月色真美。


我抬頭,看著榆中連顆星星都沒有的黑夜,笑得像個小傻瓜。

是啊,雖然這裡沒有那麼好,但是如果沒有來到這裡,江南姑娘就不會和南淮少年一起逛正寧路,看中山橋,喝刮碗子,坐黃河輪船。看到羊皮筏子蠢蠢欲動地時候,也不會有人苦口婆心地對她說,寶貝,你要是掉到黃河裡了,我游泳再好也救不了啊。

如果沒有來到這裡,她也不會去到甘南,去拉卜楞寺,去郎木寺,更不會去到青海,去到敦煌,去到張掖。

她更不會對一個人說:我也這麼覺得。

我想我能明白面試的時候老師為什麼說我naive了。我們問老師,您看了那篇《名校的焦慮》了嗎。老師點點頭,掐指一算,誒我身邊好多老師朋友就是這幾年走來的。

是啊,從經濟發展來看,這裡很多地方甚至不如我那個暴發戶氣息的十八線家鄉。但是這個黃河水貫穿的城市,它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姿態。

因為它叫蘭州,它是蘭州,是黃河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

因為他說,如果再填一次志願,我還是願意填蘭大。

因為是在這裡,我遇到了你。

九月十八號那天我回過頭,我的眼裡有了一個你。

於是便有了一座城。

以及,秦同學已經戒煙啦。


謝邀!

通過甘肅的形狀,談談甘肅自古以來在戰略上的重要。

至今更是!

今天我們就從甘肅的形狀談起。

一、

中國的省級行政區交界線一般是犬牙交錯,各省形狀很不規則,有兩個主要原因 :

1、各省是以自然山川河流為界,因為在古代交通不發達,在一樣的自然地形地貌生活的人往往容易形成統一的生活習慣和心理。

山川河流不規則,所以各省界限彎彎曲曲。

2、中央為了打破容易地方割據的特點,行政區劃分應充分考慮區域制衡原則,即 任何一個一級行政區(省、州、邦)企圖分離叛亂時,中央政府都能從毗鄰地區方便地扼住其咽喉而實施控制。

中國各省省界劃分相當充分地體現了區域制衡之道,典型如漢中劃歸陝西而非四川。

從地形上講,漢中在渭河谷地南邊,在地理、氣候,還是人文風物,漢中都更接近四川盆地,而與關中平原差異較大,應該劃入四川省。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說: 「漢中,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這樣的格局又會有效地威懾、遏制掌握四川地方政權者潛在的叛亂割據意圖。因為如此,自從漢中劃入陝西省後,再未發生過四川地方政府主動挑起叛亂的事情,更不用說形成割據四川數十年的割據政權了。

同樣,襄陽劃歸湖北而非方言習俗更相近的河南;徐州劃歸江蘇而非方言風俗更相似的山東;明朝時的南直隸在清朝拆分為江蘇、安徽兩省,且安徽省界距離江蘇省會南京不遠;……都是基於類似的考慮。

所以中國各省基本都是不規則的凹凸有錯的塊狀。

但唯有甘肅卻是中國各省中最狹長的,中間最細,兩頭粗,非塊狀。這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少見的。

為什麼呢?

二、

如果按甘肅名字的由來.......

甘肅名字是有古代甘州和肅州合併而來的。

甘肅,簡稱甘或隴,位於黃河上游,省會為蘭州。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百度百科)

甘州,今天的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它是中國通往西北重要咽喉。

肅州,地處今天的酒泉,地理位置更加重要:

整個古代的西域,今天的西北三省都在它的輻射範圍之內。所以,自古以來,一旦肅州一丟,整個西域都保不住了。

想當初霍去病打通西域,拿下酒泉,掌握整個西北的主動控制權,漢武帝高興賞御酒四十壇,霍去病把酒倒入泉中,酒泉故得名。

「甘肅」二字正突出了該省在西北中的獨一無二戰略的重要地位。

但是問題來了,要以甘肅名字設省,應該是河西走廊一塊,但是為什麼要將南部古代稱之為的「隴」一大塊劃入甘肅?

二、

「隴」重要地位

我們看看清朝甘肅布政司轄地。

在清朝時候,甘肅就像一個啞鈴斜插在西北中間,而且轄制--隴--廣大的土地。

這凸顯甘肅的戰略地位!

甘肅設省完全是出於控制西北的考慮。

以平涼、天水為中心的「隴」歷史上十分重要。

直接是西北和中原的交通要衝。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這裡是蜀魏戰爭的必爭之地。魏國滅蜀時候,鄧艾率精銳部隊繞道甘肅隴地,經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秘密南進,很快到達蜀漢腹地江油。

唐代,吐蕃與唐王朝的中間的屏障就是隴地。

所以,在過去,控制隴可以直接對西藏和西南形成震懾作用。

三、

面對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區,元、清政府就必須要設置一條可以直接西部的要道,而且這條道路必須要牢牢掌控在中央的手裡。

所以,甘肅設置行省,就不是人們按生活地域來劃分,完全是按戰略目的來劃分。

以平涼為中心的隴地,是古絲綢之路第一站,而出酒泉(肅州),則直接過去漢族實際控制的最後一站,中間有金城蘭州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戰略輸送道路體系。

又因為肅州和平涼要有很大的控制輻射四周的能力,故甘肅的兩頭比較粗大,中間較細,如同啞鈴。

如今,甘肅東臨寧夏,北靠蒙古,西接新疆,南對青海,是西北唯一不是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其戰略位是不言而喻的。

所有,在我的眼中,甘肅是西北一個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省,直接關係到西部的安全。


遒勁
我也是南方人,在蘭州上學。南方的地名,多半風雅裊娜,有種清風拂面的美感。
而甘肅的地名,如蘭州,武威,玉門,敦煌,嘉峪關,張掖,酒泉,定西,平涼等。都自帶一種剛毅不俗的儀態。像颯颯西風夾雜著塞外的黃沙秋葉猝不及防地向你臉上拍去。


過兩百贊了放一些自己拍的圖謝謝大家
敦煌

甘南

蘭州


蘭州牛肉麵和桂林米粉、沙縣小吃並稱為拉動中國小吃的三駕馬車。

所以,再遙遠的距離也撼動不了甘肅蘭州在中國麵條屆無與倫比的中心地位。

其實,蘭州本來就不是什麼西北邊陲,反而正好是中國大陸的地理中心。

甘肅省以甘州(張掖)和肅州(酒泉)而得名。

元代首次設為行省,治所在甘州,就是今天的張掖。

直到清代,蘭州才確立了省會地位。

當時甘肅是中國最大的省,疆域包括今天新疆、寧夏、青海的很大一部分,面積是現在的6倍。

現在的甘肅兩頭大,中間窄,像個啞鈴。

東西長1600多公里,相當於北京到福州的直線距離。

地處中央,又很長,甘肅省是中國唯一地跨三大自然區的省份,也被稱為中國自然地理的縮影。

三大自然區的交會點就在蘭州西北一百多公里的烏鞘嶺,蘭州又亮一次。

甘肅西南角是地處青藏高原區的甘南高原,挨著青海川西,這裡是藏族同胞的地盤(藏族人口一半以上)。

海拔3000米以上,雪山守衛,黃河懷抱。

雖然路況差了點,但草原非常原生態,暫時沒有沾染銅臭氣。

黃河發源於青海,在甘南圍繞著瑪曲縣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拐彎,奔騰北上,瑪曲就是黃河的藏語。

甘肅東南部地區屬於東部季風區(什麼是季風點這裡)。

隴南地處秦巴山地,聯通四川,自古被譽為蜀道咽喉。

自然風景和人們口音川味兒都很足,九寨溝曾經就歸隴南。

這是隴南文縣天池。

這裡屬於長江流域,白龍江兩岸可以種橘子,水稻一年兩熟。

但是斷裂帶多,新構造運動強烈,加上降水集中(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這裡也是中國泥石流高發區,舟曲就在附近。

甘肅西北部大部分地區屬於西北乾旱區,其中就包括世界最著名的走廊之一——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因黃河以西而得名,是東起黃河,西至玉門關的山間狹長地帶。

長一千公里,最窄的嘉峪關只有15公里寬,大部分是祁連山的山前平原。

聯通中原和西域各國,這條狹窄通道成為華夏農耕文明對抗游牧民族最重要的軍事通道。

從漢朝開始,中原帝國就開始在河西走廊中部屯兵養馬,大搞國防建設。

這是世界最古老的馬場——山丹軍馬場,第一任CEO是霍去病。

明朝政府在這裡修築長城,駐紮軍隊,嘉峪關是萬里長城的最西端。

河西走廊是甘肅最乾旱的地區,敦煌的年均降水量只有38毫米,大概是南方一場大雨的量吧。

眼看著月牙泉都要幹了。

雖然乾旱,但祁連山的雪水匯成幾條重要河流灌溉出一串綠洲(什麼是綠洲點這裡)。

至今,這裡都提供甘肅全省70%的商品糧,100%棉花和一半的瓜果和蔬菜。

因為能在漫漫沙漠戈壁中得到綠洲補給,這個狹窄走廊還成為中國和世界做生意的康庄大道。

走廊上的綠洲城市各個都商賈雲集,夜夜笙歌。

隋唐時期的涼州(武威)就是夢幻之都,比香港還香港。

唐僧這種見過大世面的人路過都覺得要不要這麼奢華?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就出土於這裡,被稱為古典藝術的最高峰。

也因為絲綢之路,胡蘿蔔和石榴這種新鮮玩意兒傳入中原,新的文化信仰也源源不斷融入中國。

公元366年,有個和尚路過敦煌出現了佛光閃閃的幻覺,就忍不住學印度人挖了個洞(印度僧侶習慣挖個洞修行)。

隨著佛教文化更多從印度傳入中國,去敦煌的洞里畫畫成為人們表達信仰的新風潮。

這個流行趨勢延續了一千年,跨越多個王朝,一共挖了莫高窟在內的八百多個洞,畫了無數佛祖和金剛。

莫高窟就真的成為一個荒蕪沙海里的玄幻夢境。

複雜獨特的自然環境,東西文明往來融合,人們在甘肅的河畔綠洲冰川草原上禮佛朝拜,放牧耕耘。

從甘南卓爾不群的古寺到敦煌恢宏壯麗的石窟,一剎那,轉身千年。

頂禮膜拜的時代遠去,商路也散盡了繁華。

但蘭州最清香的牛肉麵和乾旱地帶最甜美的瓜果,都是對生活最浪漫的註解,更是對生命恆久的禮讚。

更多地理狗瞎扯淡和地理狗的聲音:

喜馬拉雅、公眾微信號:地理狗看世界

知乎專欄:地理狗看世界


之前大學談過一個北京本地的男生,談了半年他才和家裡人說。對方父母聽到我是甘肅人時,馬上說:她爸爸就算是甘肅省的省長也不行。還說那的人都是高原紅,說話口音重,七姑八姨特別多,出行不方便,回娘家探親沒有個一周根本到不了。。。
我們甘肅的姑娘都特別水靈,都是膚白貌美的好嗎?

看到這麼多評論,我有些意外。。。
統一回復大家關心的幾個核心問題:
1.本人是蘭州的
2.此事件發生在12年前
3.你們確定要讓一個奔四的大媽po照片上來嗎?


作為一個甘肅人,不答一波說不過去。

從吃穿住行這幾個點概述一下吧

吃:

牛肉麵這玩意已經被樓上各位大神提了無數遍了,最贊同的一句話就是,出了蘭州一個味,出了甘肅又是一個味,我現在待在江蘇揚州,江蘇各市也沒少去,滿大街的蘭州拉麵沒一個正宗的,根據我套出來的信息,基本都是青海人、新疆人(店裡女人要用黑紗裹著頭髮的那種伊斯蘭教徒,沒有信仰歧視的意思,但真心跟甘肅當地的不一樣)開的,據說他們還有協會,和當地人有衝突有矛盾了會長會出面解決(感覺好膩害的樣子),所以哪怕店裡的東西吃一口就不想吃了,也從來沒拍桌子喊老闆,畢竟關於少數民族的政策,大家都懂。

牛羊肉類

羊肉串

(這種一大把鐵簽子串起來的才是我們這邊的風格,很少有用木簽、竹籤的)

烤羊蹄子

(別以為是個蹄子就硬邦邦的,技術好的可以烤的入口即化,味兒超贊)

烤羊腰子

(本人不吃內臟,一次都沒吃過,所以沒法點評,喜歡吃的朋友每次必點,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羊排

(一般都是類似烤魚的方盤子盛上來的,沒有飯店內擺盤漂亮,但味道更好)

牛肉類的美食貌似不是很多,畢竟牛肉要貴的多,大都是煮好的牛肉切片涼拌,但正兒八經的黃牛肉本身口感就要比水牛肉好很多。

路邊的小攤一排又一排,大都是帶著白帽子的回民在經營,在甘肅回民的數量也是很可觀的,目前社會相對穩定,無處發泄的回族人民將他們精力轉向了廚房,不光牛羊肉做的好,麵食也是一把好手,除了牛肉麵,還有

炒麵片

(我的最愛,根本吃不夠啊,一片一片吃,邊吃邊吧唧嘴-。-)

炒拉條

(和炒麵片同樣的做法,但麵食的可塑性使得形狀不同面吃起來完全是兩種感覺)

好了,主食方面的不多說了,說說水果類的,由於地處高原山區,晝夜溫差大,植物在光合作用下產生的糖分很好的保留了下來,這也是新疆葡萄、哈密瓜享譽全國的原因,在甘肅,蘋果、杏、梨、西瓜、李子等水果種植的比較多,我挑幾個比較有特色的說

蘋果

(那種外觀色澤均勻,長相討喜的都是套袋蘋果,味道其實一般,而這種土生土長,其貌不揚的蘋果才是最好吃的,你見過一刀切開能看見亮晶晶糖分的蘋果嘛?)

(這個梨我只在甘肅見過,我們當地叫蘋果梨,酸酸甜甜的味道,外甜內酸,越吃越有味,我經常把梨核嚼碎了唑味兒)

特色零食甘草杏

(一般坐火車路過甘肅的時候都會列車員賣,味道很好的,但非甘肅地區的人很少買,我在外地吃過幾回杏兒後才明白為毛沒人買,杏兒真特么難吃啊,死酸死酸的,要麼死甜死甜的,這玩意做出來的零食怪不得別人沒興趣,但甘肅的杏兒真不一樣啊,酸甜適中,軟硬都有,外地的朋友真的可以嘗試一下,尤其是加工過的甘草杏這種零食,比什麼袋裝的梅子之類的好吃太多)

鍋巴

(面做的鍋巴,和南方的米鍋巴不一樣,脆不黏牙,味道香辣,南方的超市裡基本買不到,我只在南北碼頭裡找到過,每次都買一大包)

苜蓿、五葉

(兩種特色野菜,其實野菜品種很多啦,我個人喜歡這兩種而已,初中歷史老師跟我們講的,有名的汗血寶馬就是非苜蓿不食,然後死光光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才發現吃方面不知不覺就寫了好多,這是暴露我吃貨的本性了嘛,上述只是一小部分,是我最喜歡也比較有特色的食物,推薦大家嘗嘗看,尤其是那個梨,不好吃你來錘死我


穿方面的話,畢竟現在信息這麼發達,物資也很充沛,跟其他地區的人沒啥區別,頂多一些民族特色,比如回族男性帶的白帽帽

還有就是別以為是夏天就可以不穿外套,夏天的早晚也是很凍人的,雖然中午那會溫度也能達到35+,太陽落山後分分鐘給你降到10+

對了,回民老頭喜歡穿的羊毛馬甲也很有特色,給你們看看

(抱歉,實在沒找到切實的圖,全特么是商家的圖好嗎,一個個走時尚風是要鬧哪樣嘛)

這個還算比較像了,這玩意是真特么暖和,家裡有上了年紀怕冷的老人,買一件試試,年輕人就別穿了,脫不下來


住行就值得說說了,畢竟是山地,而且窮,我一直覺得,去外地想看當地的特色,在城市裡是看不出來什麼的,高樓大廈哪個城市沒有?看農村才能看出本質的區別,我第一次去江蘇的農村待了一段時間,才切實的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江南水鄉,尤其是路邊的小河裡一個青年撐著一頁扁舟划過的那一瞬間。

話不多說,來帶你們感受下中國北方最窮的省份,農村到底有多窮。

最常見的農村小院,一般建在半山腰上,你在鄉間的小路上滑到了,很可能就從別人家的房頂上掉下來了

土牆、土房,別以為這種地方不存在這個年代,離縣城十分鐘車程後,就能看到這種景象

進去後就是這樣的,晾曬著的玉米(前邊忘說了,快成熟的玉米煮了很好吃,趕上季節的朋友別錯過),房內的土炕,這還是收拾的乾淨的人家,一般院里牛羊雞狗,廁所旁邊的圈裡有豬,整個就是髒亂差

不通車的山路,我有個姑姑當年嫁了偏遠農村,偏遠到什麼程度?從縣城做班車一小時到鄉里,走山路兩小時(爬山)才能到家,縣城裡的人家,為什麼要嫁那麼遠?饑荒時期,有口飯吃就是好地方。


一般院內會有一口壓水井,我見過打井打了100多米還沒出水的人家,別的地區不知道,我老家號稱隴上江南,植被覆蓋率很高且不怎麼缺水的地方(山泉很多,地下水也算豐富),也有那麼幾個缺水嚴重的鄉鎮,院里修一口井窖,什麼時候有水看天說話,收集起來的水常年不流通,很不衛生,基本上人喝剩下的洗菜,洗菜剩下的洗衣服,洗衣服剩下的喂牛...村邊的河床乾枯的不像樣子,暴晒過的泥土龜裂成一塊塊巴掌大瓦片狀,看著就覺得渴

甘肅南部大部分公路都是這樣的盤山公路(經韓大大i 提醒,河西走廊那邊的地貌與甘肅南部的山區區別很大,由於本人沒有切身體驗過,就不在這誤導大家了,大家可以在其他答案里找找),老司機們敢上路嘛?遠景看起來貌似很美是嘛,實際上就是兩車道,勉強滿足兩輛貨車會車的寬度,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峭壁的這邊會有很多凸起來的山石,一副馬上就要掉下來的樣子,我帶朋友回老家玩的路上,他們就一直在擔驚受怕中度過


甘肅窮,窮在交通上,這樣的交通條件,如何把山裡的好東西帶出來,把外界的好東西帶進去,這是個很大的問題(甘肅地區要去東邊的省份,大多需要經過天水,穿過秦嶺,而秦嶺作為中國南北分界山脈,道路鋪設難度可想而知了吧),不是政府不作為,就我羅列的這些圖,這樣的地貌你告訴我怎麼修路?是,開山架橋,這樣的高速公路、鐵路在甘肅很多,但遠遠不夠,要解決交通問題,那是一個天文數字經費,一個耗時耗力的浩大工程。就我老家天水境內,某段高速公路上有個很長的隧道,15公里!這不過是其中一個隧道而已。


上面給政府洗白的話發完了,咱再來吐槽一下,甘肅特點之遮羞牆

一牆之隔,嫣然是兩種風貌,不需要說的太細吧


還有個事兒,前幾年甘肅某地地震(7.2級,與玉樹地震相同),當天還在報道受災情況,隔天網上沒有一條相關的信息了,全被刪的乾乾淨淨,消息也鎖死在那片地區了,為啥?窮啊,比我上邊發的這些圖還要窮,窮到某些人覺的丟臉了,就把消息封殺了,也不知道到底丟的是誰的臉

暫時就這麼多吧,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看

對了,答主甘肅天水清水縣的


身為一個甘肅慶陽人。

一直傻傻分不清自己到底是陝西人甘肅人還是寧夏人或者內蒙人。

和陝西人飆陝西話完全無壓力。

到銀川到西安的距離比到自己家省會還近。

去蘭州坐大巴六個小時,到西安銀川就仨小時。

因為土質的問題鐵路一直修不過來,交通工具除了大巴就是飛機。

聽的懂陝西話卻聽不懂自家天水隴南方言也是醉醉噠。

吃酸湯麵,岐山擀麵皮,臊子面長大。早餐一碗羊肉泡饃爽到沒朋友。。

直到在蘭州讀大學才漸漸習慣早餐一碗牛肉麵。

唔。

對於甘肅慶陽最深的感觸就是三句話不離「球」。

介於很多原因我就不贅述了。畢竟這是一道掉粉題。。

甘肅呢,最正宗的方言就應該是蘭州張掖武威酒泉那一塊兒。比較具有甘肅特色,隴南話接近四川方言,天水同樣。隴東(平涼、慶陽)就接近陝西話。

所以如果真的想徹底感受甘肅特色建議去蘭州武威這些地方,其他地區摻雜了太多的外省元素。

氣候還是比較乾燥的,甚至有些人還有高原紅之類的。從敦煌之外到新疆沿線就已經是隔壁灘啦。

普通話確實挺糟心。。

比如蘭州人的我和你說就是我和你佛。

比如隴南人( n l )不分。劉奶奶上街買牛奶念出來就是劉來來上街買劉來。。

比如武威人前後鼻音不分。張站長站在山上念出來就是臟臟臟臟嘖桑桑。。。

比如慶陽人你們這群蠢蛋念出來就是你萌這窮寵蛋。

惡趣味還是挺多。

但自小生在這兒還是挺喜歡這兒的好多習慣,比如酒桌文化,划拳這種的,挺熱鬧,

小些時候冬天買不到新鮮蔬菜會有腌菜,也會屯豬肉把豬肉腌制起來。外婆這方面特別厲害,雖然現在冬天可以在超市買到反季節的蔬菜,但是腌菜的習慣還是有啦。

對棒子的泡菜無感就是因為小時候吃習慣了腌白菜、腌辣椒、腌蘿蔔、腌胡蘿蔔、腌黃瓜等等等等。

比如腌豬肉,把豬肉切大塊塗鹽油炸然後腌制起來,到做到的時候掏一塊兒出來做成臊子。可以拌面吃可以夾在饅頭裡吃。

不會太肥啦~畢竟肥肉已經炸到很發乾啦。

現在不在家鄉,沒法放圖,對不住啦。

看到這麼多甘肅老鄉。
賊幸福。


家鄉,來自一個叫古浪的小縣城
其實吧,我覺得全中國的農村大多差不多,

網上的一個圖片,那邊的戈壁灘也是這種景象,下過雪後,放眼望去,會是白茫茫一片
雪深了,一步一個深腳印,哈哈

類似,這張圖也是網圖,

額,只是甘肅的農村更多,資源少,
相對更貧困一些,
但是,滿滿的都是回憶

這是土鍋鍋


小時候放羊,大約五歲開始的,跟著鄰居放爺爺家的二十多隻羊,晚上回家後,睡在院子里,聽爺爺講故事,看那明亮的星空~

上面那張圖,是去山裡的林子里採的蘑菇,
自己拍的,下面那張不知道怎麼來的,兩張就連在一起了……

放羊閑暇, 和小夥伴也偷過瓜,水果,
然後,看自己家的果園,
和小夥伴中午燒土鍋鍋,晚上伴著日落,拿著很好吃的燒土豆回家

這是去年順手拍的,爺爺老了,羊不多了,
這是傍晚回家

在村子裡干各種搗蛋的事,
,額,並沒有偷過雞,爬各種房,各種事,
製作機關補鳥,,抓野雞,冬天去抓循著蹤跡去抓野兔。

這也是沙漠邊緣吧,反正還是有一些植物的,

緊鄰這沙漠,有時候也在沙漠邊緣放羊,
抓過刺蝟,抓過沙窪子(一種小動物)有中醫藥用價值
在乾涸的河道旁邊翻貝殼,
收集石頭
抓過蠍子,去賣了換冰袋,哈哈,好像是十隻五毛錢左右吧

一直覺得沒啥特色,
在外面,才發現好多東西外面並沒有
扁豆湯,汽車輪子那麼大的月餅,和賣的那種口味完全不一樣

這是過年奶奶蒸的饅頭

這是過年期間,我和我小叔在壓面,用來蒸饅頭的面

這是鍋盔,很好吃,尤其是剛做好的時候,
一個鐵鍋只能烙一個

這是為過年,炸的丸子,都是自己做的,

大盤雞,我喜歡奶奶做的和我媽做的,兩種風格
還有我媽的孜然羊肉,
爺爺奶奶會自己釀麩子醋
過年。回我爺爺家吃自己家養的家畜,
我爺爺做的羊肉特別好吃,那種大鍋,
估計是以前農村特有的,
睡奶奶燒的暖暖的土炕
希望他們身體健康,有一天我能用我自己的工資孝順他們

就當有個分割線吧
這會兒心情並不好,不理解一個校園情況


後來啊,初中被接到了縣城~
兩點一線的生活,
兒時的夥伴,參軍的,上學的,都越來越遠

我來到大學,
家裡也能提供普通大學生的生活水平,有些或許比城市普通家庭的還好點,當然,更多的是差一些的,但是還是夠生活的。

跑題了~……~
有些地方也小康了,但是也有一些山裡,
真的很窮,很窮,窮到姑娘不念書,
長大後的任務就是嫁人,或者給哥哥或弟弟
換媳婦~
一整年全家沒幾條褲子,這種地方甘肅真的有,
我媽有路過過,


而且現在農民種的作物價格被壓的很低,
一年一家人十幾畝地收入好點也就兩萬左右,看收成和市場吧,但吃的那些苦,和去打工,一個人一年也能收入個四五萬~的人並沒有差多少,所以相對年輕的農民都去打工,更小的也學技術或做生意~
村子裡,就剩下一些老人孩子~

家鄉,畢竟是遊子的家~
想起了騰格爾的那一句~~我愛你,我的家……

從小到大喜歡的仰望的那片天空侵刪~


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大約五年前,第一次對甘肅有印象,是在從西安到西寧的火車上,對面坐了一位蘭州的回族阿姨,全程低眉淺笑,溫和有禮,讓人非常舒適如沐春風,這是我對甘肅人的第一印象。

真正踏上甘肅的土地,是去年11月,從拉薩坐青藏鐵路到格爾木,再從格爾木做大巴車到敦煌。我的甘肅之行線路是:敦煌--嘉峪關--張掖。原本的計劃是從張掖去武威再去蘭州,從蘭州去西安,但是旅行之中無定數,最後我從張掖去了寧夏的中衛,這些都是後話,我先說一說我眼中的甘肅。

敦煌是一座很讓人驚艷的城市。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盛名之下的鳴沙山月牙泉,歷史中朗朗上口的玉門關、陽關遺址,還有如夢如幻的雅丹地質公園。

古典。整潔。這是我對敦煌的第一印象,並且一直維持至今。

反彈琵琶。

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必然是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的標誌建築:九層塔

天很藍,莫高窟很震撼。莫高窟內無光,亦不可拍照,大家只有親臨體驗了。

鳴沙山的票是三日制,也就是說,三天之內,你可以任意進出,不需要再買票。我是一個大漠情結患者,對沙漠戈壁充滿著與生俱來的嚮往和熱愛。

在鳴沙山遇到了「超級月亮」。

歷史上滿目荒涼和離別的地方,如今也是靜靜著豎著一塊石頭。

如果不說,大概也看不出來,這裡就是即使春風也無法越過的玉門關。

漢長城。

雅丹地質公園遇到的絕美的日落。

去敦煌的時候是淡季,人很少,我訂的青旅,只有我一個客人。這一天是我的生日,回到青旅隨口說了一嘴,老闆竟然給我買了一個小蛋糕,感動萬分。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一個人在外旅行過生日,親人朋友沒有幾個人記得,然而我卻被陌生人感動的想哭。

離開敦煌的時候,青旅的小帥哥送我去的火車站,他們真的是一群非常熱愛生活的小朋友,爬山、攝影、賽車、旅行,從事著自己喜歡的事業,古道熱腸,事無巨細熱心周到。這大概是我對敦煌印象無比好的最主要原因吧。

從敦煌做火車到嘉峪關,時間很短,大概幾個小時的樣子。一個人旅行,我很喜歡坐火車,20個小時以內的車程,我都會選擇硬座,除了擅長發獃,別無所長。

嘉峪關是一個工業城市,一個企業養活一座城,聽起來還蠻煽情的。

嘉峪關給我的感覺很硬朗,城市很大,很空,人很少。走進關城,卻發覺嘉峪關也有這樣柔和的一面。

遇到一個老司機,正兒八經的老司機,一路講著甘肅的歷史,七一冰川,騰格里沙漠,聽得我心馳神往。

嘉峪關到張掖,也是火車,照例硬座。

張掖的大佛寺。

不及此景枉一生的丹霞地貌。美爆了。

被老司機安利了武威,結果在回程的路上,遭遇了一波更強烈的安利,於是作廢了原本定好的酒店,退掉了蘭州到西安的機票,我搭上了張掖到中衛的火車,去到了我的意識中很淡很淡存在感的塞上小江南,寧夏。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我很喜歡甘肅,喜歡景色,喜歡人。甘肅還有很多的地方我沒有到達過,我知道,有生之年,我一定還會回來這片我無比熱愛的土地。


本人坐標甘肅白銀
……
就是蘭州旁邊的一個小城市
甘肅這個地方其實很神奇
你可以感覺到很多地方的風格……
江南水鄉那種就算了……
反正我活了16年是沒感覺到過
甘肅這個地方你可以感受到那種草原的感覺
也有現代化工業的感覺
還有那種穿越時光的復古
很多不同的文化交匯在一起
很有意思
可是很多甘肅人不喜歡這個地方
我們老師初中的也好高中的也罷
一直都在告訴我們要好好學考出去
甚至在提起蘭州大學的時候都充滿了不屑一顧
但是個人認為蘭州大學挺厲害呀!
家長也都是對甘肅範圍內的大學都各種看不起
記得有一個哥哥考進蘭州大學的物理系
那個小哥哥物理超級好就特想學物理
他爸媽把他一頓罵非要他復讀
那個小哥哥直接離家出走
放話說不讓上蘭大就不回家了出去闖吃苦去
他爸媽到我家連哭帶罵
小哥哥悄悄給我發消息說他一定會想辦法去上蘭大
其實那時候誰都不知道為什麼小哥哥就執著要待在甘肅這個在他們眼裡鳥不拉屎的地方
後來呢
現在這個小哥哥具體幹什麼去了我也不清楚
但是我知道他一個人去了甘肅很多很偏僻的地方
最後一次跟他聯繫的時候他說
其實他就是喜歡甘肅這個很有風塵氣息的地方
他說他不喜歡北上廣的燈火輝煌
也不喜歡大理雲南的風花雪月
對江浙蘇杭的山清水秀更是沒興趣
他就是喜歡甘肅數不盡的風沙
那個小哥哥最喜歡的詩句是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他說甘肅的風沙他看一輩子都不會厭

我跟小哥哥看法一樣
我從來沒覺得這裡是大西北風沙太大怎麼樣的
相反我格外的喜歡西北
在我眼中甘肅就是個俠女一樣的存在
一身紅衣一把劍一匹馬
在颯颯的風聲中回頭
一頭長髮用一根紅色髮帶束著
大風吹過只能看見那一襲紅衣隨風飄揚


原答案已刪

可能冥冥之中

甘肅其實不那麼歡迎我吧


乾涸,荒涼,一望無際的蒼茫,也許你對甘肅的第一眼印象大抵如是。戈壁灘上久久不見人煙,大地龜裂如同肌理,天地開闊,彷彿整個宇宙鋪展於眼前……踏上甘肅的旅行者們,多半會觸景生情,思索或感嘆人的渺小和時空的無限。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而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卻也有著意料之外的繽紛色彩:祁連山高聳天際,白雪覆頂,高山冰川如同琉璃世界;險峻的峽谷深處,松杉蒼翠,溪水潺潺;高山草甸緩緩鋪開,駿馬奔騰不息;油菜花應季而開,醉人心脾;雨後雪後的丹霞地貌,分外妖嬈。甘南草原是另一處深受寵愛之地,就連黃河都奔騰環繞、不舍離去......在剛剛公布的Lonely Planet 「Best in Asia」2017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中,它高居第一名。或許,你對它熟悉又陌生,而它,也許已經等你千年:)

?Lonely Planet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只知道莫高窟和蘭州牛肉麵?甘肅的美可不局限於此。今天,Lonely Planet就帶你重新認識甘肅,看看它是如何坐上第一名的寶座的!

&>&>&>蘭 州&<&<&<

「黃河水奔騰不絕,牛肉麵日夜飄香」

視覺中國 提供

一句「中國西北游,出發在蘭州」,讓這個處在中國地圖中心位置的城市,成了西北之行繁華的中轉站。飄散在整個城市的牛肉麵香跟養育這裡的黃河水,讓無數旅行者記住了蘭州。無論是岸邊歷經風沙的水車,還是支起這座城市人文之骨的黃河鐵橋,都彷彿在訴說這座曾經的絲路重鎮金沙般的輝煌。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有酒、有肉、有蘭州」是每一個蘭州人骨子裡的信仰,滿大街的手抓餐廳和牛肉麵館是他們離不開的生活情調。一 包「蘭州」牌香煙或一 黃河啤酒,都可能從他們那裡聽到一段蘭州往事。 除去城市該有的節奏,這裡也許是你心中最西北、最接地氣的地方。

&>中山鐵橋

視覺中國 提供

如果說黃河孕育了蘭州這座城市的自然之魂,那麼中山鐵橋則支撐起了她的人文之骨。由於黃河自西向東穿過了蘭州,阻隔了南、北兩岸,蘭州自古便多橋樑。其中,標誌性建築中山鐵橋最能體現橋樑建造工藝之精湛,並見證了蘭州歷史的變遷。一定不要錯過在中山鐵橋上看黃河來去,或直接跳上顛簸的羊皮筏,零距離感受黃河。

&>炳靈寺

Photo by PROJesse via Flickr

蘭州周邊的炳靈寺,因石窟而備受關注。炳靈寺石窟開鑿於西秦,興於北魏,盛於唐,元朝開始滲入藏傳佛教文化。中國石窟中出現的最早紀年題記(西秦建弘元年)就被刻在炳靈寺石窟的169號「天橋南洞」中,這使深藏於黃河北岸小積石山內的炳靈寺石窟名聲大噪。而石窟中的千年歲月又會令你沉醉在歷史的滄桑中。

&>黃河石林

Photo by XY Wang via Flickr

整個蘭州周邊大概只有黃河石林能給你帶來直抵內心的震撼。從飲馬大峽谷出發,經過一路的塵土蒼涼和電影大片中壯闊的「江湖路」,穿過奇峰異石,爬到觀景台的最高點,看連綿起伏如沙丘般的石林映襯在廣袤的天地間,看黃河水從石林蜿蜒流過,而另一面被風雨侵蝕後留下的大片的石筍森林,依次排列在落日餘暉中,散發出耀眼的色彩。

&>&>&>甘 南&<&<&<

「藍天綠草、雲淡風輕」

視覺中國 提供

甘南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處,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由此經過。從蘭州出發,三四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進入高山草場,在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虔誠地轉經朝拜。清晨探訪雲霧中若隱若現的扎尕那石城,在瑪曲飽覽蜿蜒的黃河,看濕地草原風光猶如一幅山水畫卷展開於眼前。

視覺中國 提供

Photo by Black Liu via Flickr

甘南還未被旅遊開發的商業氣息過度浸染。在這裡,你不必購買動輒購買上百的門票就可以近距離飽覽壯美河山,在濃郁的宗教氛圍中感受虔誠信仰帶給心靈的震撼。

&>拉卜楞寺

?Lonely Planet

大夏河畔,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道環繞著錯落的藏式建築,千餘披著紅色袈裟的身影穿梭於這片紅牆金頂的「世界藏學府」。伴著雪域高原的涼意與裊裊炊煙,你可以跟隨朝聖者的腳步,手持念珠,口念箴言,轉動每一隻經筒,在轟隆的共鳴聲中祈福朝拜。還可以駐足於大經堂前聆聽僧人虔誠地誦經,或在廣場上遠觀激烈的辯經,在亘古不變的禪意中尋找自己的佛緣。

&>郎木寺

Photo by micongqin via Flickr

郎木寺並非單指一座寺院,而是指位於甘肅、四川兩省交界處的郎木寺鎮。這個四季都被高原燦爛陽光擁抱著的小鎮,以「東方小瑞士」的美名吸引著大批遊客到來。「在迷人的清晨和黃昏時分,薄霧和炊煙籠罩著山坳中的小村,溫暖的金黃色光澤鋪滿整個大地。當夕陽照射在寺廟的金頂之上,站在山頂目睹這美麗景色的你一定會承認:郎木寺並非浪得虛名。

&>扎尕那

視覺中國 提供

這片被高聳石林包圍著的原始藏族村落炊煙瀰漫,雲霧中的山峰、石壁若隱若現,峽谷在茂密蒼翠的森林間無限延伸,青稞麥地及高山草原廣袤豐饒。住在藏民的榻板房裡,喝著酥油茶與主人聊聊天,感受淳樸的藏區生活。你也可以在日落時爬上仙女灘,守候穿過埡口灑在拉桑寺金頂上的最後一束霞光,邂逅這份大自然賜予的純凈。

&>瑪曲草原

視覺中國 提供

甘南海拔最高的瑪曲濕地草原猶如一幅山水畫卷,展開在這片風馬藏地。牛羊星星點點遍布草場山坡,浮雲變幻莫測點綴著藏藍天空。傍晚時分登上貢賽爾喀木道,一邊是綿長迴轉的黃河在落日的餘暉下泛著金光,另一邊是猶如玩具城堡的阿萬倉紅頂小屋全景。在花開季節到訪西麥朵合塘,漫山遍地的野花訴說著藏地特有的浪漫。

&>&>&> 隴 東 南 &<&<&<

「被忽視的甘肅秘境」

視覺中國 提供

或許甘肅太過豐富的景緻讓隴東南難逃配角的地位,然而正因如此,這裡還保持著難得的寧靜。橫貫的秦嶺和縱向的隴山交會,讓隴東南可以包攬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和原始森林的山清水秀,這裡也是自古以來西出關外和南下蜀地的要塞。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這片甘肅最東邊的土地孕育了大地灣繽紛的彩陶,也是傳說中伏羲的故里;絲綢之路的繁盛,不僅留下了天水麥積山這座「東方雕塑館」,還有南北石窟寺和大雲寺的佛舍利;大自然在這裡呈現出不同的面貌,總有吸引你的那一點。

&>麥積山石窟

Photo by Miaomiao Micro via Flickr

站在崖下仰望,上百個洞窟在輕煙中隱現,眾佛的微笑宛在雲端,凌空棧道直入天際,彷彿只需攀登幾步便可遁入佛國。即便沒有這老天額外的筆墨,麥積山石窟也以讓你流連。信仰的力量跨越1600多年的時光,將這座原本孤零零的小山變成了未曾斷代的雕塑藝術寶庫。若不是親眼所見,你也許很難相信,這如同電影特效般密密麻麻建在絕壁上的洞窟是古代匠人的傑作。

&>崆峒山

Photo by steve5609 via Flickr

對大多數武俠迷來說,對崆峒山的了解也許更多源於金庸的武俠小說。崆峒屬於六盤山的支脈,主峰海拔2100多米,如一道拔地而起的天然屏障。儘管相對高度不過600多米,但整個山系幾乎都是經過大自然打磨的丹霞絕壁。遠遠望去,山上的亭台樓閣似乎懸在絕壁邊緣,雲霧繚繞,憑添一分仙家氣派,難怪會有如此多的後人效仿黃帝前來求仙問道了。

&>&>&>河 西 走 廊 &<&<&<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Lonely Planet

絲綢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更是歷史的最佳見證。無論是以莫高窟、馬蹄寺為首的佛教石窟群,還是漢、明長城的烽燧邊牆,抑或是壓箱底的一座座古城遺址......即使馬幫駝鈴已經失,殘陽夕照依舊。

?Lonely Planet

視覺中國 提供

南面的祁連山是依依不捨的旅伴,還有策馬奔騰的祁連草原、歐陸風情的針葉松林和芳草萋萋的濕地公園。沿河流向上走,可以親自觸碰冰川;沒有河水浸潤的地帶,則有旱丹霞、大沙漠、戈壁灘、雅丹地貌......

&>莫高窟

Photo by Elton Zheng via Flickr

來河西走廊沒有人會錯過莫高窟。推開大門,光線穿透黑暗,光柱里塵埃動,沉寂已久的歷史被喚醒。當瞳孔適應了光亮的變化,剎那間,滿室妙華,宛若琉璃世界:藻井上的飛天、坡頂的千佛、石龕里的塑像、中心的塔柱、兩壁的經變圖??彈指間,千年生滅,而消失的鮮卑族、令人神往的唐王朝、神秘的西夏國,卻都以信仰和藝術的形式,存留在沙山下的這片石窟里。

&>張掖丹霞

?Lonely Planet

張掖的三種丹霞可用「有色有型有勢」來概括。陰晴雨雪,日出夕陽,這裡山稜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黛青、暗褐、鵝黃、橘紅等顏色,看似隨性的搭配,卻是大自然最讓人驚艷的畫布。準備好你的廣角相機,在氣勢磅礴的大峽谷內,將望不到盡頭的紅綠白相間的起伏丘陵收入鏡頭吧!

&>祁連山

Photo by NiCK Song via Flickr

河西走廊南邊高大的祁連山上,皚皚的覆雪在烈日下晶瑩閃爍,如同天國。這座甘、青交界處的「天山」擁有豐富的冰川資源,海拔4000多米處更能體會到像青藏高原、新疆天山一樣的冰川景緻。最方便到達的是七一冰川,而號稱「中國最美六大冰川」之一的透明夢柯冰川景觀也十分豐富。

Photo by Wanhong Cao via Flickr

除了冰川美景,祁連山草原也同樣美不勝收,山丹馬場的萬畝草場緩緩起伏,雄壯的軍馬成群奔騰,而遠處松杉密布的峽谷中,陡峭的山壁上垂直分布著壯觀的馬蹄寺洞窟群。再往深山走色彩濃麗的天堂寺坐鎮北側的整個山面。至此頂禮膜拜世界上最高的木雕宗喀巴像,你會覺得時間彷彿從未流逝。

&>西部的長城

視覺中國 提供

與北京附近的長城不同,戈壁灘上的長城擁有更加質樸滄桑的外觀。最有名的當屬「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關城。戈壁、雪山、城樓、高牆,再加上一場完美的落日,這裡能滿足你關於長城印象的許多期待,而對長城的骨灰級愛好者而言,河西走廊上的山丹長城同樣值得用腳和單車深入追溯。平行相依一矮一高的漢明長城,在寬闊平原上呈優雅的弧形向南延伸,讓人印象深刻。

&>鳴沙山和月牙泉

視覺中國 提供

當夕陽緩緩消逝,被日光炙烤了一天的鳴沙山遽然降溫,堅守天際的晚霞終於被夜色吞噬,拍攝沙漠落日的人群逐漸散去—鳴沙山和月牙泉最神奇的時刻也許就在此時。一面是燈火星星點點的村落和城市,轉個身就是大漠的孤寂無語。無論是月光下起伏的沙丘曲線,還是頭頂蒼穹的星漢燦爛,黑暗和靜謐之中,與天地宇宙展開一場直觀的交流吧!

當然,甘肅的精彩遠不止這些,更多關於甘肅的精彩攻略,也歡迎你參考Lonely Planet《甘肅和寧夏》指南!

原文首發Lonely Planet 官方微信號【LonelyPlanet-CN】,歡迎大家關註:)

---------------------------------------


在吃貨的眼裡,甘肅就是肉多菜量大啊!
車開在路上,隨便進了公路邊的農家樂,點了一份孜然羊肉。

這味道至今念念不忘。

蘭州牛肉麵聞名全國,也只有在這邊,吃個面可以吃出奢侈的感覺。

一碗蘭州牛肉麵,配上白餅,加幾個小菜,我們還額外買了半斤牛肉拌著吃。

成都的吃貨對甘肅人表示羨慕。

PS:不放辣椒是因為覺得原汁原味的牛肉湯就很好喝了~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甘肅永昌 2015 年 12 月 28 日發生的少女超市偷竊後墜樓事件?

TAG:旅行 | 地理 | 人文地理 | 中國地理 | 甘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