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戶外團體穿越秦嶺鰲太線遭遇暴風雪,目前 23 人失聯,兩人遇難事件?
戶外團體穿越秦嶺鰲太線遇暴風雪 目前23人失聯
30多名驢友穿越秦嶺鰲太線失聯 已發現2具屍體
謝邀。從得知消息伊始,一直關注鰲太事件的最新進展。
進展:「五一」前後抵達寶雞太白山進行「鰲太穿越」遭遇暴雪失聯的多位驢友,目前,除1人(女性)失聯、2人遇難外,其餘人全部找到(包括驢友「大廚」和「陸穎」)。
目前,眉縣、太白縣等地消防部門和陝西秦嶺應急救援中心、曙光救援隊等救援力量正在對最後一名失聯人員進行搜救。
鰲太救援簡報:5月9日16:15,於雷公廟附近發現最後一名失聯女驢友,確認死亡。已安排做好標記定位並拍照。於家屬進行交接後,行動結束。另5月9日中午12:21分,在搜救過程中,於萬仙陣附近發現一具男性屍體,據推斷死亡時間一年以上。
鰲太線路圖 來自:磨房
2012,多起山難,最終以太白梁凍死3個驢友而大部分上山路線被封告終。山還在那裡,而無謂的人依然在前行。一件本來就是鍛煉身體,過自己的小日子為了開心去做的事情卻成了生命的終點。
說到山難,尤其是太白山的鰲太段的山難。有統計開始到現在已經走丟的、失聯的,兩位數以上。
看到一次次的走丟、一次次的失溫、一次次的混蛋領隊帶著盲目的驢友向大山深處去。。。心中的不甘以及可惜之心情無法表述,十幾年前玩戶外為的是釋放自我,追求刺激。可是十年多玩下來確實亦步亦趨,最終以無法救到別人心中莫名的苦楚而於之漸行漸遠。
朋友說:「鰲太已經超越夏特成為國內死傷率最高的徒步線路。」
鰲太近幾年事故不完全統計
2010年兩名當地葯農在萬仙陣附近採藥時遭遇暴風雨及大霧,走了五天五夜後,一人失溫致死,另一人後被路過的驢友發現並獲救。
2011年4月22日,陝西一家戶外運動俱樂部領隊帶領三名信陽戶外愛好者穿越鰲太線路時,在至麥秸嶺附近,領隊因為感冒導致肺水腫,搶救無效失去生命。
2012年8月,西安9名驢友登鰲山,5人失蹤,最終4人獲救,1名驢友遇難。
2012年9月,北京11名驢友從塘口進山,其中1人中途走失。
2012年11月,10名驢友穿越鰲山,突遇暴風雪和強冷空氣,在導航架附近3人因高反和失溫死亡。
2013年6月,張先生與2名網友結伴穿越鰲太,穿越中與其他2人分開,在九層石海遇難。
2013年6月12日,湖北驢友施曼在飛機梁附近失蹤。
2013年9月27日,楊某參加鰲太七天穿越,在金字塔遭遇大霧降溫,因失溫失去生命。
2014年,五一期間,3人因暴風雪受困,救援隊救出。
2014年7月,青島遊客在拔仙台附近走失,至今未找到。
2014年8月初,大石河營地附近一具雨披蓋著的屍體,身份不明。
2014年9月,井岡山驢友遇雨失溫,在藥王廟附近失去生命。
2015年9月,驢友知足在2800營地失去生命。
事故這麼多,與驢友認知差有很大關係
戶外有哪些認知差?
- 1.失溫
天氣好我就出去玩,天氣不好我就睡帳篷,怎麼會出問題?
是的,天氣好,你可以玩,想怎麼玩都行。問題是天氣不好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最壞到什麼程度?太白積雪6月天,6月大雪紛飛的日子我們見的多了。而鰲太線基本就是在樑上行走。梁---廣袤、無遮蔽、無水源。有的僅僅是小腿高的灌木和風。
大風來的時候你帳篷都撐不起來,你怎麼睡帳篷?睡帳篷皮擋風么?陽光明媚的時候會晒傷,大風來的時候會凍傷,這種轉換僅僅在半個小時的時光里,你確定你可以HOLD住?你確定你可以判斷的出來?有經驗的領隊是怎麼做的?他會拿錢再為彼此增加一份保險,那個保險不叫「中國人壽」不叫「中國平安」叫嚮導!
鰲太穿越遭遇大風 來自:驢友飛機梁的博客
因為這種天氣的轉換不像是洪水來了,我們看到水變渾濁了,知道還有1分鐘往山上爬的時間。這種轉換往往是你沒注意的時候以為來了一朵雲,實際上來的是一個小型的寒流。而具備這種識別能力的,往往住在山裡的原住民最靠譜。
鰲太為什麼致死率這麼高?
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樑上沒有遮蔽,而另外一個原因是,壞天氣往往是結伴而行。大風來的時候往往會起霧,有時會伴隨著小雨。有一個詞蠻貼切就是「霜降」山裡老人叫「白毛風」。
霧起來就像得了白內障,你什麼都看不清楚。沒有可視距離?是的2米都沒有。團隊行徑間隔5-20米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你準備好單兵作戰了么?如果一個人在10分鐘之內做不到:搭帳篷、固定帳篷(抗風6-8級)、戴手套,取睡袋等一系列動作的時候,這條線最好別逞能。大風一刮氣溫最少驟降10-15度,很多時候9月份凍的手指頭都不靈活。所以這種天氣下導致的失溫基本上是首位致死因素。
鰲太穿越大霧 來自:yjq
- 2.失聯
我有對講機、我有海事衛星電話、我有華為的3網通……我有太陽能充電板,我告訴你我這身裝備只要在地球就能和任意一個人聯絡!
是的,但是能聯絡和能找到是2碼事。你可以給所有人描述你的位置,但是不一定別人就知道你的位置。傻啊,手機不是有GPS么?是啊,但是你有沒有測試過脫離了2G、3G、4G基站之後你的GPS能否獨立使用?很多人以為拿著智能手機,說明書上寫著有GPS,就上山了。沒信號了才發現沒有安裝可以獨立調用經緯度數據和等高線的APP……
鰲太穿越軌跡圖 來自:360doc
能聯絡和能定位是2碼事,不要混淆。看過登山電影的都應該多少有點印象,高海拔救援,拿著對講機,救援上不去都是常有的事……能聯絡不意味著可以定位,所以走鰲太這種路線一塊GPS或者是GPS功能的戶外手錶,非常重要,獨立配置。
- 3.肌肉疲勞
我跑馬拉松的,全程3個半小時,沒問題。
跑馬拉松好只能說明你心肺功能不錯,而針對於登山的運動鏈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能用到的是你的深層核心穩定肌群,但是對於末端的肌肉群,你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甚至平衡性還更差。這些年見了太多號稱運動強人,結果一點運動力學的知識都沒有,分不清楚肌肉分布。最終側韌帶拉傷的連自理能力都沒有。多年前我和大漠的團隊去鰲山玩,活生生見了兩個例子,僅僅是3天的行程。(馬拉松跑3分15的)相互攙扶著下來,雙側側韌帶拉傷。
還有負重運動和非負重運動的載荷完全不同,長時間的負重登山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肌肉疲勞,肌肉疲勞之後緊接著就是不可逆的關節磨損,接下來就是各種支撐小關節損傷,比如半月板、髕骨等……再接下來我就不說了。該去醫院報道了。如果有機會下山的話……
很多人會臨時抱佛腳的拿一對登山杖,對不起,如果你平時不會用。你臨時抄起來的傢伙,可能會增加你在懸崖邊上滑墜的可能性,並幫你分擔不了太多的肌肉疲勞,因為力學結構完全不同,需要適應,需要定向磨練、需要運動控制+肌肉記憶。不想太啰嗦,這些問題不是鰲太線獨有,但是這些在鰲太線上最要命。既然年少輕狂的我們大量宣揚過鰲太的瑰麗與宏偉,就應當有責任告知大家所面臨的境況和遭遇。
這條路線是探險級別線路,不要輕易、盲目的結伴而行。並強烈建議找當地的嚮導、有資質的戶外俱樂部來進行有保障的體驗。
強驢標杆-鰲太(以下內容寫於2013.1.6 )
經過多年的沉澱,鰲太漸漸變成了一個衡量標準,驢子以走鰲太為榮,秦巴山區的驢子更加以走鰲太為自己戶外運動的一個標杆。
當年剛有了google的衛星地圖,在大家沒事計劃著爬哪座山的時候,鰲山-太白,兩個秦嶺主峰的高點,被我們連在了一起,鰲山以爬升難坡度陡,休息點少著稱,而太白則線路多,路線延綿、景色優美而著稱,尤其是杜鵑花品類多以及植被物種的繁多,被稱為我國的基因寶庫。其南天門、玉皇池、大爺海、平安寺等各具特色。
景色優美,同時由於海拔差比較大,夏季攀登可以一天之內領略春夏秋冬四季之感,妙不可言。而且路線、獸道眾多。各式路線基本彙集於此,有大殿到平安寺的松針小道,也有南面廢人的六里坡,一望無際的跑馬梁,和第四紀冰川遺址組成的石頭陣。
鰲太穿越 來自:yodouhike
如果光太白山,4天的行程,可以說每天都能領略到不同的迤邐風光。是一條極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公園。而掛上了鰲山則路線陡然增加了數十公里,並且這數十公里走起來是相當的艱辛。由於海拔2500以上就開始了灌木以及第四紀冰川遺址,所以但凡走個梁必離不開石海的阻撓。而東西二塬走起來又極少遮蔽,敞開的廣闊卻帶來無盡的煩惱。
走梁是公認的捷徑而沒水又是走梁所必須面對的事情。看著綠油油的生機盎然,卻掘地三尺不見水源。再加上蕎麥梁,聳立山峰,但凡無攀登經驗之人,如果不知道腿法比胳膊更重要的,很可能就掛在梁山無法動彈,而身下則是深淵萬丈。再加上太白山脈是我國東半壁最高山峰氣流活動及其多變,尤其是山樑上風口眾多,比較著名的是大、小文公廟風力較大時帳篷基本無法搭建。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跑馬梁、以及東西塬也是巨大的風口。尤其是少有濕潤天氣,下午一過4點,起風必然伴隨著大霧。從而形成太白山脈最大的殺手,我給起名叫做"風雨霧",即有風2人相隔即便只有1米也聽不到相互之間的喊話,有雨,持續的牛毛細雨,別說什麼gore-tex,只要持續1天,自身出汗加上外面的高濕度,什麼羽絨睡袋,防水袋只要打開統統失效。
起霧眼前就像得了白內障,什麼都看不清楚,地形地勢完全評判gps導航。幾乎成為盲走,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人員走丟,或者彼此之間鏈接中斷,領隊的經驗以及物資分配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記得以前就發生過四個人走散一個人背帳篷皮一個人背帳篷竿的情況,還好是夏天,石頭縫裡也能過夜。
鰲太走失 來自:ispo
鰲太不是常規旅遊線路,應該被歸類為探險及線路,因為無人區長度很長,並且全部很大一部分在大石頭上行走。並且救援只有特定的幾條溝可以上去。較長的時間攀爬再加上長期的肌肉疲勞,在第四紀冰川遺址上腳打滑或者是平衡不到位很容易崴腳或者是骨折。
所以鰲太的風險並不能定義為:鰲山+太白山,這樣的評判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由於時間增加所造成的負重、肌肉勞損、裝備的破損、人員長期滯留戶外的身體不適等一系列問題都是需要注意的,而且團隊但凡有一人受傷團隊的救援以及下撤均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在東塬和西塬。
這個時候的領隊需要承擔的責任、風險、判斷不是帶上20多人走上幾天大寺,走上幾次太白游能夠擔當的。這根本就不是一條需要領隊走的路線,而必須團隊內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能力以及團隊意識。有完全的獨立穿越的能力。一個短板就很可能導致一個團隊的集體失敗。
以上僅僅是夏季穿越鰲太的,一些危險因素,記得十年前,冬季能走一個鰲山已經是"壯舉"了,而我們現在卻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準備冬季穿越鰲太。雖然我也承認目前這幾年隨著800pf的普及羽絨製品越來越輕巧了,而且大量硅化物以及織物的輕量化運用可以滿足冬季穿越的一些基本訴求。
鰲太線,是很多人魂縈夢繞的一條徒步路線。但是我們真的不想讓他成為吞噬生命的一條路線。「請心中有數再出發! 」
撰文:skyline
謝邀
今天看到的一篇關於此次鰲太出險事件的報道評論,截圖兩段話如下:
我自己也是從事戶外行業,自我察覺,乾的時間越長,膽兒越小,越來越「慫」
當你需要對其他人安全和生命負責的時候,該慫就慫,不要猶豫
不請自來吧,15年國慶跟著西安的俱樂部走的鰲太,算是商業戶外。
關於這條路線的細節我就不多說了,網上漫天的資料,可都偏偏忘了一點,這條路線其實有許多分叉。比如橫切時可以選擇南側和北側,許多不知通往何處的痕迹不清的小路。天氣好倒沒大問題,可偏偏鰲太最可怕的就是天氣。漫天夾雜水汽的大霧大風,橫切時如何選擇就完全是兩種體感。能見度不足5米,大路和小路難以分辨。
何況暴風雪下來,寬闊的大樑上路徑全無,大雪下面就是複雜的石海。沒有足夠的經驗想全身而退確實不容易。。。
之前跟著商業隊走,有領隊和嚮導尋找路線和定方向,起碼不會迷路;AA的戶外,真的不敢想。。。惡劣天氣下組織和應急處置能力太讓人質疑和擔心。山上的遇難者紀念碑默默的看著每一個路過的人。。。
喜歡戶外,喜歡登山,喜歡大自然這都是好事,但一定要盡人事聽天命。
盡人事:做足功課和預案,研究路書,準備物資和裝備,做好體能鍛煉,積累戶外的經歷和能力。
聽天命:一定一定要看天氣預報,小氣候預報不了,像這次暴風雪這般天氣預報肯定有的。。。尊重大自然,不要想著勝天半子,能完成鰲太完全是大山給你的恩賜。
此外,戶外做到LNT,leave NO trace,把生活垃圾帶下去。。。給自己留一片凈土吧。。。
先寫這麼多吧,惟願逝者安息,失聯者平安歸來!
作為本地人我來強答一個
其實鰲太意外每年都有,而且大多數都是外地來的,還有本地一些個愣頭青。本地資深驢友基本沒出過事情,為什麼嘞?
鰲太這條線風景確實漂亮,真的很漂亮。但是外地來的人呢第一,以為自己有點經驗,然後準備不足,必要的設備衛星電話,GPS沒帶,導致迷路失蹤死亡的,還有就是山上凍死的。摔死的極少。
我鄭重再提醒下各位,
鰲太最大的風險在於天氣!
鰲太最大的風險在於天氣!
鰲太最大的風險在於天氣!
一定要跟隊伍,不要離團!帶GPS和衛星電話!
一定要跟隊伍,不要離團!帶GPS和衛星電話!
一定要跟隊伍,不要離團!帶GPS和衛星電話!
在山上你走的好好的,突然間大霧來了,能見度突然間降到個位數,緊接著暴風雪說來就來。前面的路也被覆蓋掉了,不知道走去哪裡,這導致的問題就是迷路失蹤,或者失溫凍死。
話說這樣的風景誘惑又有幾個驢友能抵擋得住,圖片網上驢友拍的,忘記誰的了,侵刪。
因為活動範圍僅限藏區,所以沒有走過鰲太,對於鰲太這條線沒什麼發言權。
不過看了下8264、磨坊上的事故經過、討論,總結下來就是隊伍領隊不夠果斷,失聯隊員嚴重缺乏經驗,輕視鰲太線的風險。
回答前半部分主要分析事故,嫌啰嗦的直接看後半部分的總結。
尋人貼:
借樓也轉發個(剛在群里看到的)
# 緊急尋人!真實求轉!#
事件:4.30我們一行進鰲太23人,5.2水窩子營地遇暴風雨和大霧,外加一夜暴風雪,所有人5.3一早開始下撤,截止目前有2名隊友未能安全下撤,至今失聯。
尋人:1、江西驢友王光輝(鄱湖牧童)於5.1單人從水窩子營地前往2800營地,途中情況不明,對講機詢問過路況後再無聯繫。
2、香港驢友王梓丞(樹上的王梓丞),大概在塔1前往塔2方向失聯,上山前右腿有拉傷。
失聯驢友照片如下,目前已找救援隊上山搜救,求朋友轉發尋人,是否已和其他隊伍會和,或同批進鰲太的驢友是否見過!望告知!望告知!望告知!
疑似領隊的尋人貼:
本次鰲太穿越共23人, 成員來自深圳,廣州,中山,珠海,上海,廣西柳州,江西南昌,四川重慶 ,以深圳為主。目前2人失聯,其餘全部安全下撤。
具體情況:全體於4月30日早上八點從太白縣塘口村開始爬山。
第一隊於4月30號晚上在藥王廟紮營,5月1號在2800營地紮營。5月2號早上9點開始向金字塔1前行。因為天氣惡虐,隊伍折返2800營地,當天中午開始下撤,3號中午前到黃柏源鎮核桃坪村。其中一個堅持不下撤,選擇和一隊青海驢友在2800營地等天氣好轉,仍然試圖完成穿越,目前估計困在金字塔1附近,此人網名樹上的王梓丞,真名王梓丞,香港人,在深圳工作,深圳出發,33歲左右。
第二隊4月30日在盆景園紮營,5月1日在水窩子紮營,2號因為天氣惡虐,等了一天,3號開始下撤,於當天晚上到桃川鎮。其中鄱湖牧童(王光輝,44歲,江西南昌人)於2號早上沒有打招呼,獨行前往2800營地,目前失聯,估計困在水窩子營地到2800營地之間 。目前已經報警求援,準備5號大早開始進山搜救。有同行的已經安全下撤的驢友有見到此兩人的望告知最後方位,以便搜救。感謝!
ps,其中一個失聯的貌似已經安全下撤。
題主提供的鏈接里,看到的信息
由於前天山上突降暴風雪,救援隊員初步判斷失聯原因可能跟氣溫有關。與此同時,記者從曙光救援隊太白山支隊了解到,目前他們在山上已經發現了兩名遇難驢友。
救援隊工作人員:「一點左右,在跑馬梁附近發現了一具男性屍體,第二具屍體是下午五點半左右,在距跑馬梁一個小時候路程的地方發現的。從隊員到現場的情況來看,驢友都是失溫(致死)。」
從目前我了解到的信息,一條條來分析吧。
1、江西驢友王光輝(鄱湖牧童)於5.1單人從水窩子營地前往2800營地,途中情況不明,對講機詢問過路況後再無聯繫。
從這條信息中,我判斷領隊在出行前並沒有召開行前會或者在行前會上並沒有告知隊員鰲太的風險。
即使是非常簡單的戶外線路,單人獨自行動也是大忌,更何況是在鰲太。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領隊召開了行前會,並且告知了穿越的風險。但隊員並沒有重視,對自己的戶外能力過分自信,輕視了鰲太的危險。
2、香港驢友王梓丞(樹上的王梓丞),大概在塔1前往塔2方向失聯,上山前右腿有拉傷。
這條信息結合上文中的朋友圈截圖來看,王應該是有戶外經驗的,但上山前右腿有拉傷還要堅持繼續走鰲太,說明對鰲太的風險還不夠重視。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來都來了,隊伍人多,互相照顧著怎麼也能走下來。這種心情有點類似登山中的「沖頂熱」,是戶外大忌。
記者從曙光救援隊太白山支隊了解到,目前他們在山上已經發現了兩名遇難驢友。
從隊員到現場的情況來看,驢友都是失溫(致死)。」
上文有提到,隊員大多數來自於南方,可能對失溫、惡劣天氣沒有什麼概念,或者認為已經進入5月,不會有惡劣的暴風雪天氣。所以沒有攜帶足夠的保溫衣物。
失溫雖然很可怕,但攜帶足夠的裝備、有相應的應對措施,並不會造成嚴重的危險(這裡指的是鰲太,不是更高海拔的雪山攀登)。
另外就是領隊經驗不夠,出行前沒有做好天氣功課。
這是我4月27號查到的衛星雲圖資料,從30號、1號的衛星雲圖可以很容易判斷出2號陝西境內會有惡劣天氣。
而這隻隊伍是30號上山的,領隊在上山前為什麼沒有重視天氣?不及時的檢查隊員裝備?
總結:
事故發生的原因我個人判斷為
1、全隊隊員經驗不足,沒有做好行前功課,對鰲太穿越的風險沒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2、領隊不稱職,忽視了惡劣天氣的徵兆,並且沒有盡到一個領隊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如告知應攜帶的裝備,出發前對全體隊員的裝備進行檢查,安排部分隊員盯緊刺頭、不聽話的隊員)。
3、失聯隊員輕視了戶外運動的危險,對自己的能力過於自信。
反思和教訓:
玩了十多年的戶外,現在也在從事戶外相關行業,這幾年見過不少新手有如下思想
這句話反應了很多新手對於戶外運動的態度,只要天不怕地不怕,體力牛逼,又不是上雪山難道還能出什麼事兒?
很多人認為戶外運動的危險離他們很遠,覺得致死的只有雪崩、落石、塌方、地震之類的惡劣地質災害。
對於惡劣天氣導致的失溫致死,很多人沒有概念。大多數人的心理是,冷一點,年輕小夥子體力好,撐一撐就過去了。
比如我今年元旦帶幾個朋友去四姑娘山拍照,晚上露營時多次強調不準上冰拍照,結果還是有幾個人不聽勸阻,背著我們上冰拍照,導致落水。最後只有緊急下撤(還好當天晚上生了篝火,不然又會是一起致死的戶外事故)。
另外一個就是很多人在戶外環境中過分的自信,有「來都來了」的心理,認為自己不會點兒背到遭遇什麼不幸。
最後就是很多新手太懶,不願意查攻略,做行前功課。很多人圖省事兒,報名商業隊,如果再遇到個圖省事兒、圖省錢的,報名AA隊,那就更完犢子了。
商業隊還好,正規的、老牌的商業隊,常年專耕幾條線,經驗十分豐富,你不做什麼行前功課,按照領隊的指示準備、全程聽領隊的話不會出現太多的問題。
但如果是AA隊或者辣雞商業隊(如低價商業隊、假AA真商業的偽A隊),這種隊伍的領隊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甚至是沒有走過那條線,只是查了很多攻略,想多找點人攤費用自己走一下。這種隊伍的領隊,大多數沒有很強的安全意識,天氣好、路況好還OK,一旦出現意外只有聽天由命。
建議:
對於新手來說,參加任何戶外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
參加戶外活動,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正確、充分的了解,做好充分的行前功課,判斷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參加。
走徒步、穿越長線前,一定要事先了解路上可能發生的危險,做好充足的準備。別覺得這麼做不吉利,用《Alien vs Predator》中的一句台詞,「我寧可帶著不用,也不願需要時發現沒有」。
出發前,一定要時刻關注天氣。雖然晴天鍾用不了了,但是還有meteoblue和meteoearth,後者甚至可以查看48小時內的衛星雲圖。一旦發現有惡劣天氣,哪怕改機票、改行程也不要參加。千萬不要心疼那幾百幾千塊錢,要知道一旦出事兒,可能你這輩子都沒法兒玩戶外了。
最後,不管出現任何情況,永遠!永遠!永遠!不要獨自行動!!!
啊……我雖然很喜歡戶外,也經常去徒步,但是我個人永遠就是個新手……因為我體能不佳(雖然知識不錯但體能這事兒決定了90%了)。
所以我也說不好能去那種路線的人了,因為太牛逼。
不過如果說一下都純新手的話——能叫老手的我覺得還是叫專業人士評估一下,別聽什麼老鳥,我還聽一個「老鳥」說我很牛逼呢,結果發現他只是作死很多次還沒死罷了,而且後來聽說他嫖娼的時候得了梅毒,真是天道好輪迴。
我覺得吧,不要說氣候變化厲害了。大部分和我差不多輕度徒步戶外的,也不過就是試試吃蟲子辨別野生植物之類的人,還是別去一些下雨很不規律+氣溫有可能或整體偏冷的地方。
因為什麼別的都好對付,最快能要命的我覺得一個是冷第二個是摔第三個是蛇(脫水什麼的只要不在沙漠什麼的,短期內要命可能性還是不大的,只要保證衛生不要噴屎就可以了)。
這個摔的話么……別走地形變化太大的,注意腳下安全,晚上別亂走基本都不會有事。蛇的話也好對付。
但是冷這東西太可怕了,我頭幾次出去沒事,後來遇到過一次普普通通的降溫,結果山裡面的降溫幅度一下子把我這個城裡人的手凍的沒什麼感覺了,還好我用的是個人帳篷很快就弄好了(當然我不是一個人,但是我一般一個人睡),鑽進去還是覺得冷的不行,因為手沒感覺了,不好弄,花的時間多了很多。
最關鍵的是冷還沒地兒躲去,無孔不入,特別是有風。
看到求生視頻什麼雪地里挖雪洞躲進去,我只覺得按照我的體能,我還沒挖完就已經凍死在外面了,根本等不到挖個洞進去躺在什麼高台上。
至少從我個人感覺來看,我是撐不過3小時低溫的(也不知道能不能超過3小時,不過我覺得一個小時如果過去後我也做不了什麼了,手肯定凍的都不能動了)。肯定是凍的發起神經脫光衣服自爆菊花了。
另外女生更要注意,不少女生特別怕冷,尤其是經期,最好算好經期。原來我區的時候隊伍里有個中途突然來月經了,結果手在不冷的天氣里(起碼有6~7度)居然能凍僵到不能動,想一想如果真的遇到危險了,她就只能掛了——甚至在這樣並不危險的環境里要是沒我們照顧可能也掛了。
所以說了解自己的體況和特點非常重要,因為鬧不好本來不要命的都能要命,更別說要命的了。
對於任何寒冷都有必要,哪怕是一般的降溫也很關鍵,更別說搞大的了。
我這人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慫的,人定勝天說的是三體人,我是地球人。
我至今也不去會積雪的地方玩徒步,因為我以前去過北方的冬天,我都不敢離開路面而且不敢離房子太遠(去小縣城玩)。
為啥?
因為我下樓買個東西,回來的路上突然颳起了大風加上雪,我頓時什麼都看不到了,而且當時我穿的還不多,過了兩分鐘就凍的開始沒感覺(風吹得我都不知道怎麼走直線,左右拐彎都不知道對不對),後來還是看到路燈杆子上面的一張牛皮癬性病廣告,顏色特鮮艷才找准方向跑到旅館的門口。
雖然那種情況下我肯定會碰到人,不一定會凍死,但是這讓我嚇的半死——這還是在距離文明和溫暖只有幾十米遠的時候——我想當時如果我距離有500米,說不定就真的會有危險了。
總之,對於天氣一定要謹慎,別看自己穿的和一個鴕鳥似的看到雪就不怕了,大自然分分鐘教你做冰棍的道理。
什麼gps和手機以及定位表要單獨備份我就不說了,地圖很重要,最好搞一份紙質的地圖,如果谷歌地球這塊地方更新的比較近,那麼準備一份谷歌地球的微縮版列印下來也是可以的,雖然圖不準,但是瞄準大路還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地標都要對。
還有我覺得應該放寬一下求救信號彈的使用,一些很小的一拉開紙筒發射的信號彈,我覺得不用管理的那麼嚴格,打不死人而且不便宜,不會被小孩子拿去當一般的炮竹用,定點銷售加最低價格限制就行了,比如說100塊錢一根。
什麼反光條啊我都帶的足足的,我還帶3m的反光膠帶,也就是貨車上用的那種。
真的遇險了,我一定要比惠州的酒店還要顯眼。
我是戶外萌新沒走過鰲太,但是我知道,秦嶺山脈地處中國南北分界處,冷暖氣流交匯,氣候複雜多變。而且鰲太穿越無人區廣,海拔較高,路線長,第四紀冰川遺迹等石海地貌廣布,基本上每年都要收幾個不知死活的人。
國內很多驢友沒有仔細了解過鰲太就匆匆出發,除了送死,我看不到一點所謂的戶外精神。如果不認真準備,鰲太會吃人的。
利益相關,本人2017年五一期間參加太白南南穿越,因為暴風雪未能登頂,成功下撤。這兩個兄弟倒下的地方,不久前我剛剛走過。
相關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76312/answer/164563177以前還在學校的時候,每年都會把鰲太的事故整理成一個帖子發在bbs上,題目就叫「這不是危言聳聽」。 為什麼?因為每年都會在普通的周末線中看到各種各樣的作死行為...
我一直在說,除開真正的高山,在戶外最大的安全因素永遠是我們自己。對自己能力的不自知。我見過太多號稱走過各種高難度線的老手在我們自己的領隊培訓線的時候被虐得死去活來的。不了解戶外運動的規律,哪怕走過再多的線也永遠只是菜鳥。
事故原因就不想分析了,一是沒有看到正式的報告。二是在沒有知乎的年代這種事情我做得太多了,每次都會很傷神,已然已經傷不起了。
對於鰲太,我(11年)當年也是五一走的,也是下了大雪,那年有著名的踏雪被困22天事件。我們最後把四天線走成了一個全天兩個半天(換了PLAN B,老縣城到太白景區,PLAN A是周至下),當年智能手機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我們是靠著自己做的等高線圖加指南針和一個高齡GPS走完的. 當年在山上的時候,基本上我們做的圖是最專業的,而且我們的小隊伍里那時的我依然健步如飛,另外幾個兄弟也是當打之年,有兩個甚至現在仍在奮戰高山,就在這種情況下面下來之後每個人都是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所以我真的不明白那些連包都打不好的人是要拿出什麼樣的勇氣或者是靠著什麼樣的無知才敢在這個天上山。
不吐槽了,最後給願意看得人一個忠告,永遠不要拿你在四季如春的山地的兩天露營的經驗來對比類似鰲山太白這種地方。意識永遠是最重要的,當你看到一個老手在大風暴雪中5分鐘搭起帳篷,10分鐘拉好風繩進帳篷,而自己半個小時還在還在原地活動手指或者和你的隊友還在為怎麼把帳篷撐起來而糾結,你就知道這中間的差別了。
謝邀。從玩戶外開始,這類新聞就一直出現在我的視線里。每次我都會想: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意外?
個人的遇難可以歸結為個人英雄主義作祟,想去與天斗其樂無窮,又或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但前提肯定是自身有一定實力的,像雷殿軍。我想沒有誰會想著出事。
團體的遇難,領隊肯定是難辭其咎,但是也不排除一些隊友不服從指揮,擅自脫離隊伍給大家造成影響。這裡我舉幾個例子。
其一,武漢有家戶外俱樂部,也是一個戶外店的店主,2010年還是2011年我記不大清,我們兩支隊伍在一次戶外穿越種偶然遇見,互留聯繫方式後分別。過了幾年邀請我做他們俱樂部的一個領隊。我自知水平有限果斷拒絕了。因為我不想因為自己水平不夠而影響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我所在的團隊里之前有一隊友,身體協調能力極差,走在山脊上都會腿發抖,因為他的原因,本來沿著山脊走下去到終點的路,不得不改成從山谷開路出去,下山的時候天已擦黑,我的水袋已空,水壺裡還剩最後兩百毫升水。過後的一次活動,兩米高的垂直岩壁,其他人包括女生都是徒手攀上去,唯獨他一人,三個人才把他弄上去,一個人在上面用路繩拉,兩個人在下面分別指揮他的雙手雙腳。從那之後我們團隊再也不帶他參加危險性過高的活動。為他自己也為了團隊安全。
三,14年宜昌大溪不錯溪連降,大溪的時候因為隊伍人數太多,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比原計劃多了三個小時出溝(相信玩溪降的都知道,一個點一個人耽誤五分鐘,一隊十二個人就能耽誤一小時),出溝的時候天已經完全暗下來了。第二天的不錯溪我直接退出。
四,15年11月登奧太娜雪山,因為是到達的第二天就負重走到大本營,從海拔三千穿越將近十小時到海拔四千二左右的大本營,高反嚴重,第二天不得不放棄,當時有四個人都因為身體的原因放棄了,然後組織下撤。另外七個人登頂,也有三個人放棄。沒有因為蠻幹而影響團隊的安全。
所以,出來玩,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要總想著:我再堅持一下就行了,再堅持堅持,咬咬牙就過去了。殊不知你十分鐘的堅持,即使登頂了,也會給你下撤帶來體力不支的後果。
也一定要清楚領隊的能力。不熟悉的領隊我從來不跟。這裡感謝一下幾次重大活動的領隊:美人一笑就出刀,叉叉,宜昌半條龍,都是武漢以及宜昌地區不錯的領隊。(當然還有很多領隊我沒有接觸過的)。
重要安全裝備一定要配齊
重要安全裝備一定要配齊
重要安全裝備一定要配齊
2012.6.21我們溯溪孔雀谷,以後的一個星期另外一對人也在裡面溯溪,網名「宜昌萬哥」死亡,當時議論的好像是萬哥把自己的救生衣借給另外一個隊伍里的人,導致最後一降的時候嗆水身亡。如果那個人帶了救生衣,我想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了。
端正自己的態度,知曉領隊的能力,安全重於泰山。
生命是一張單程票。
謝邀。
看到最新新聞才來回答,除了兩名男驢友不幸遇難以及一名女驢友仍然處於失蹤狀態全部五支登山隊全部人員被找到,人數總共超過30人全部處於安全狀態之後,終於長長鬆了一口氣。
從媒體報道來看這次應該都是各地的戶外俱樂部組織的登山活動,是有組織的團隊活動,仍然出現這種災難事故,我覺得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一、從新聞報道這兩個驢友落單然後失溫致死來看,會看等高線會用GPS會隨時辯明方向有著同類線路豐富經驗個人單兵作戰能力特彆強的強驢一般不會選擇戶外俱樂部,他們要的是高度自由和破紀錄,一般多是AA組隊或者隨機組隊出發,所以這些當事人應該都是入門不久的初級驢友,缺乏自我正確認識,好大喜功想挑戰高危線路,應對極端天氣經驗嚴重不足。高海拔地區氣溫變化無常,有很多戶外死亡事故最直接的誘因就是失溫!失溫!失溫!非常需要足夠的防寒保暖,羽絨服保暖衣衝鋒衣必須要準備充足以應對惡劣天氣!不要嫌重嫌麻煩不可掉以輕心!平原地區和高海拔地區差異非常之大不可同日而語!和隊友走散以後應該立刻辯明主路線尋找背風之處紮營休息!躲進帳篷讓身體保溫!吃東西保持體力!每次少吃做好做壞打算能熬多久就熬多久!等待後續經過隊伍經過時求援,切忌暴風雪之下慌不擇路四處亂跑,極易迷路或者滑墜這無異於自殺!!!
二、我對組織本次穿越的戶外俱樂部領隊持不信任和懷疑態度。戶外俱樂部領隊水平參差不齊,有些都是半路出家的本身就是半吊子不專業,組織活動能力很差,暴風雪一來就不知所措了。團隊徒步應該預備帶隊和收尾兩個重要崗位!收尾非常重要!要走過線路熟悉路況,落下隊員要及時收回隊伍,全隊配備對講機遙相呼應!不可前後間距過大防止走散!領隊需要行前密切留意天氣變化,嚴格檢查各隊員裝備,不合格的盡量勸退!(但是很多俱樂部因為商業利益會忽略這些)準確評估各隊員實力,告知風險,特別留意新驢和弱驢狀態必要時親自帶在身邊!戶外應該遵循二人原則,至少兩人為小單位同行!
三、戶外運動在中國興起時間並不長,相關法律法規滯後且陳腐,一旦事故發生很難釐清各方責任,這樣很不利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期待各方不斷完善相關法規,建立常態的、現代的、完備的救援體系。
作為經常走鰲山-太白一線我的強答一番
我認為還是主要還是認識不到位。
鰲太天氣多變大家都知道,只是怎麼個多變法,很多人還是認識不足,尤其是外地的驢友。
15年清明走鰲山,白天天氣非常好,雲海翻騰,美不勝收;然而在盆景園紮營後,雪越下越大,最終演變成暴風雪,第二天我們原返下撤,一塊在盆景園紮營的來自北京的一個幾人小團體還是要繼續走,我們勸,他們請的嚮導也勸,但是仍然執意要走,雖然最後也沒聽說出什麼事兒,但是窺一斑而知全豹,這種行為肯定為安全埋下隱患。
並且鰲太確實不定因素太多,天氣好就不說了,天氣差了真的真的很容易走丟。
但其實鰲太天氣好的時候還是很美滴。
最後希望大家理性戶外,平安徒步!
能百度的就不廢話了,總結幾點:
1,鰲太每年死人多主要是交通成本低易到達,同級別線路大多在西藏新疆,地理位置讓遊客人口基數相對大。
2,整條線路較長,道路崎嶇岔路多,氣候惡劣變化多端堪比黑竹溝,沿途無補給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手機基本淪為廢鐵,北斗盒子都夠嗆,還是衛星電話靠譜。
3,許多菜驢甚至普通遊客因其地理條件大意,作出為普通景區的錯誤判斷,見過有提著一袋麵包就敢上去的。。。
4,鰲太屬於秦嶺南北氣流交匯處,常見暴風雪天氣惡劣時能見度極低,遇難者大多為失溫和滑墜。
5,永遠不要嘗試冬鰲太。
最後總結,戶外有風險,出行需謹慎。加上前陣洛克女驢事件,穿越至少帶上背夫嚮導手持gps衛星電話,若出現意外,參見旅遊法第82條。
我們在想方設法生活,你們在千方百計作死,最後還要用我們努力的血汗稅為你們的作死擦屁股!
瀉藥。附圖。
2014年4月19號,我帶著11個人,從鰲太跑馬梁安全下撤,無任何參照物,此時已連續三天的暴風雪。
介紹一下鰲太吧,國內頂級徒步路線,被戶外界稱為最虐路線,因為地處中國南北分界,鰲太山頂天氣變化無常,事故每年層出不窮。
歷年來的事故,幾乎都是迷失方向和失溫,那我只能說是個人原因,前期準備工作不好,對大自然缺少敬畏。今年這次,已經發現兩人遇難,原因全部為失溫,那我總結的原因就是裝備低劣,無任何戶外經驗,沒有任何救援裝備和GPS衛星定位。
現在的登山愛好者,素質參差不齊,穿個四五百塊錢的漏水衝鋒衣,三四百塊錢的低幫運動鞋,居然還有人穿牛仔褲就敢走,還有口號,要走就走最牛逼的,要登就登最虐的。連GPS衛星電話都沒有,等高線地圖都不會看,最基本的指北針都不會帶的一群人,吵吵去走鰲太。
對於這些人,你們活著走出來,那是你們的運氣,遇到極端事件,收了你們那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瀉藥~!
正文:
今天在小五台群里得到了另一個版本的信息。
意思是:媒體有點誇大其詞了,山上沒有滯留這麼多驢友。
有圖為證(真偽自辯)
再談談鰲太:
1、首先,人要對自然有敬畏心裡!成天想著征服這座山,征服那道嶺,又有些自以為是的人「偽驢」去鰲太「旅遊」,往往結果都很慘(非傷即殘),有的甚至在鰲太就OVER了。
註明:不歧視任何一個有準備的進山的人(敲黑板,劃重點)!
2、我在2017年春節前一直對鰲太極有興趣,但在春節後對任何的穿越路線提不起興趣了。因為,我知道自己的體能、戶外技能都不足,沒能力、沒條件去走鰲太這條線路。
3、雖然沒走過鰲太,但根據之前網上所查的資料來看,走鰲太就等於「走」天氣。體力再好,途中遇到惡劣(強暴雪、大霧等)的天氣,也會讓你下不了山。當然了,這並不代表不能去走這條線,前提是自己的準備要足夠充分,功課一定要做好。
4、提到功課,我個人覺得首先要有一定的戶外技能(非常重要)和較好的體能,再就是一定要有嚮導(更重要),準備號手持GPS、消炎藥物、刀具、戶外爐等一系列的戶外裝備,把風險降低到最低。當然了,在出發前一定要把自己的去向和領隊電話告知給家人。
5、針對於這次的「鰲太事件」,我沒啥可說的,既然選擇了,就自己承擔後果!!
但是,
自己出事就出事吧,
家人們受到的心裡創傷,如何處理呢?
還有那些說國外的人有探險精神,中國人沒有探險精神的人,
你知道探險的代價是什麼嗎?
別站著說話不腰疼,出事的又不是你!
最後,緬懷逝者,希望滯留在山中的人早日平安歸來!
二更:救援進度
好消息,絕大多數被困驢友已經安全下山。
壞消息,還有3名驢友失聯。
作為一名陝西非專業領隊回答,鰲太最危險的是天氣,大部分死亡都是凍死(原諒說的比較直白)。原本晴空萬里,霎時狂風暴雨(注意體會霎時,另外這次是暴雪)。本地領隊或者嚮導看到天氣不對,要麼選擇紮營,要麼選擇下撤,不會貿然趕路。選擇正確才是關鍵,那些硬著頭皮繼續走十有八成會出問題。在山脊走的時候,狂風能把帳篷吹飛了。
那些大老遠趕來想趁個假期就把鰲太上了的人,在天氣不對還不放棄的,實質放不下的是之前耗費了的成本(不僅是金錢和時間)。命就一次,是永遠不能忽視的成本
鰲太清山活動已經過了快半個月了,是時候說一說這事兒了。
之所以沒在出山的第一時間,說這個事情,是因為我們三號出山之後,從一個沒有信號的山裡忽然回來日常社會,發現,外面變了。到處充斥了「失聯」、「失溫」、「死亡」「擅自穿越鰲太」等等字眼。綜合考量,此時對鰲太的清山做總結可以,做宣傳不可。雖然本次清山活動和後邊幾天發生的一切壞消息毫無關係。
一來,個人覺得告慰天靈,不要在社會大環境處在一個複雜情緒的時間段發表關於任何鰲太的評價。可能會傷害一些人。
二來,鍵盤俠正在四處尋找獵物,沒必要撞在他們槍口上。事實上,也是,由於鰲太處於無人區,整個外圍的信息閉塞,很多鍵盤俠,僅僅通過網路的隻言片語妄加定論。我們不想提供任何碎片化信息給鍵盤俠供他們肆無忌憚的吐口水。
三來,在這樣一個熱點時期內發布一個由品牌商主贊助的公益活動媒宣文章,難免有蹭熱點的嫌疑。可能會帶來較好的閱讀量和曝光量,但是於我而言,這種自嗨式的無畏曝光和在刀光劍影下的輝煌我是不需要的。
所以,在這小半月的時間裡,我和我的團隊,都是在不緊不慢、仔仔細細的去回顧我們的清山活動,我時刻提醒自己,我做對了嗎?對在哪裡?做錯了嗎?又錯在哪裡?它的社會意義在哪裡?
但是,我們沒有通過任何渠道發布關於本次清山活動的任何具體信息情況下,我們僅僅是在內部整理清山的視頻、照片資料準備請朋友幫忙剪輯成一個紀錄片的情況下,(沒有過多預算請商業公司去製作紀錄片)。
偶然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本次清山活動的一些點評,也不知道這位點評人從何渠道了解到的一些子虛烏有的信息的。
原文如下:
A:鰲太出的事太大了...
A:我話沒說好啊....
B:我知道
B:各個群都在討論
A:有隊伍帶記者鰲太撿垃圾拍紀錄片
B:作秀啊
A:這麼搞噱頭
A:作秀,鰲太一日四季,凍死裝逼的記者。。。。
A:果然。。。。
通過這段對話,裡面的描述的對的信息有:鰲太出事了,有人鰲太撿垃圾拍紀錄片。但是,錯誤的臆斷和造謠的部分有:帶著記者拍紀錄片(造謠),以及帶著記者拍紀錄片的隊伍和鰲太出大事聯繫在一起(臆斷),以及,對清山的結論為作秀,並且希望凍死裝逼的記者(內心陰暗),對結果表示他的預測是非常準確並且這結果似乎是他樂見的(證據:果然。。。。)(幸災樂禍)
我把該段對話圖片保存到手機本地,發布在我個人朋友圈,我對此的評價是:
發布這種謠言是不應該的。並且也對這種發謠言的人發出我對此的結論:這種人是傻逼!
之後,也有朋友鼓勵我,堅持做好自己的公益,對這種噴子不要去理會。
也有人主動找我理論,說我造謠,抓取別人朋友圈對話內容,屬於糊塗的行為、屬於不可理喻的事情。並且質疑我們的清山活動帶出的垃圾不多,質疑我們和商業俱樂部合作。
我都一一駁斥,為何?
少有人知道,我這次是親自參與了鰲太清山活動,全程參與了每一次清山的具體落實。在2號上午因為天氣突變,衣服淋濕失溫差點死在鰲太。在隊友的幫助下,死裡逃生。在如此惡劣天氣情況下,所有隊員以及僱傭的背夫,沒有一個提前下撤,沒有一個不積极參与清山撿垃圾的活動。
在一臉單純的熱情上遇見噴子莫名其妙的惡意揣測和不負責任的造謠,內心難以平靜,我的底線是,噴子作為社會的一份子,自有噴子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用在由如此眾多並不相識的網友眾多相識的朋友、品牌商、俱樂部、當地背夫組織行成合力做成功的一次清山活動如此評價,我不接受,永不接受,你對我們有多少誹謗,我對你就有多少反駁。
並且,我們不會因為噴子的誹謗,停止鰲太的清山活動,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會繼續鰲太的清山活動,我們會總結我們的經驗把清山做的更加徹底。
PS:
紀錄片正在緊鑼密鼓的剪輯中,贊助的所有資金財務報表已經在出山支付清山費用後同步出來。「雖然超過原來的預算,沒關係,真的沒關係。」這是我作為GOAL ZERO品牌運營官聽到老闆和股東最溫馨的答案。
關於鰲太清山的一些細節,在另一篇答案中有介紹:鰲太穿越在戶外活動中是什麼級別?有多危險? - 知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家在山野 禁止任何形式轉載
本次鰲太清山活動全程紀實。
GOAL ZERO盤羊運動鰲太清山活動回顧:
4月21日
我們想還一個原始的鰲太為鰲太清山發一波義賣活動4月23日
4月25日
特別感謝您——鰲太清山組在4月21日,家在山野盤羊運動微信公眾號共同發布招募貼,至4月23日募集到了2090元資金,同時,GOAL ZERO發起產品義賣活動加速募集資金,微信端募集資金同步進行,截止到4月25日,通過廣大朋友的支持,本次活動總共募集到了8288元。其中包括兩個微信公眾號和盤羊仗劍天涯王總與本人通過個人渠道共計募集資金6319.6元,GOAL ZERO天貓旗艦店與淘寶企業店發起義賣募集1968.4元。至此,我們發出封捐貼,全部渠道停止募捐。
支出部分:
時間在山人員下撤人員總時間(天)費用(元)4月29日150004月30日123218005月1日93318005月2日285120005月3日2151500合計背夫總費用17100物料背夫使用氣罐257垃圾袋(高強度尼龍袋)34清山活動總費用17391
清山總費用,17391元,募捐加義賣共計8288元,差額資金全部由GOAL ZERO品牌贊助,共計9103元。
以下是本次清山活動拍攝的紀錄片,我們將贊助資金給我們的朋友網名/真名加*替代部分關鍵字,是出於保護大家的隱私考量。
再次感謝廣大朋友的參與,感謝你們慷慨奉獻,才得以讓我們有機會和能力去完成這次清山活動,是你們給予我堅定的力量去認認真真、兢兢業業的參與清山活動。通過這樣一次活動,我們積累了諸多寶貴的經驗,為我們未來再次發起清山活動指明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同時,我們也為鰲太當地的生態環境深深的擔憂,也為同期進入鰲太的其他隊伍有不幸逝世的山友表示個人最深沉的哀悼。
純凈的山、能醉的氧,是山友的墳。
紀錄片:
GOAL ZERO盤羊戶外鰲太清山行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由於拍攝設備和清山的子任務的區別,本次鰲太清山,還有一群人沒能出現在紀錄片上,他們是用著最簡單性能最差的裝備(軍膠鞋、速搭雙人帳篷、以及妻子親自手工織出的保暖毛衣、)的一群人,重要的是,劣質背包由於常年負重已經傷痕纍纍。他們是本次活動最重要的背夫群體。他們樸實無華、簡單純粹。他們是我們的兄弟,是我們這次清山所有垃圾背出來的主力軍。我曾幾度為大山腳下的他們身上的勤奮和裝備差距落淚,我也思考,我能為此幫上什麼,從改良裝備上下功夫,減負他們的重量,可以使得他們每一次進山做嚮導的時候,也能兼顧清山。哪怕一次能多帶出3公斤,也能為鰲太的清山綠水做出巨大的貢獻,同時,特別期待當地政府,能夠給予他們些許權力,使他們能夠擁有對鰲山亂扔垃圾的不文明驢友擁有批評權。
僅以如下照片記錄我們辛勤的背夫團隊,感謝他們一路的照顧,以及對清山做出的卓越貢獻。
..
也感謝所有參與本次清山活動的隊友以及在2800營地諸多不認識的山友,是你們讓我們見證了中國的戶外有能力變得更加整潔和清秀。
再次一一致謝!
..
陝西人表示那些人遇到危險是自己找來的,那兩天天氣預報陝西全境會有中到大雨兩天時間,在鱉太哪裡百分百會遇到暴風雪或者 暴雨。
麻煩驢友們出門時候看看全境內各地的天氣預報,如果是連續兩天中到大雨的話 ——山區往往會更大更持久,這是基本常識。這次天氣預報我在十天前都看到我們這裡,還有別的地方,全陝西省範圍都是中到大雨兩天,所以就沒有選擇出行,更不要說去山區,而去這種地方,呵呵,就是用生命開玩笑。
同時 如果死的人是出錢雇的導遊的話, 更要追究責任,這種中到大雨在山區放大的情景他們應該知道,絕對應該提前準備,或者乾脆取消。
ps 然後沒有出門的我在家扭傷腳,打石膏一個月
凡是因參與這類冒險活動而遇險、被營救的人,都應該有法律義務,來償付營救他們的所有開支 ----- 從人員、設備,到平時的培訓、值班,等等。「我沒錢」不能成為理由:這應該成為被救者的終身債務,沒有銀行賬戶、房產等等可馬上扣抵的話,那可以每個月從工資單里扣、連本帶利,該扣多少年就扣多少年。各種戶外探險冒險活動,其中任何一個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非常高大上的理由來去做/參加。我不反對你參加,但前提是「好漢做事好漢當」:你去冒險,不能犧牲別人的利益、或以「道德壓力」讓別人為了你的冒險精神和活動而去冒生命危險。這與家裡失火、或在馬路上遇到車禍完全不同:後者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而去搞那些探險冒險活動,你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遇到老虎時你當不了武松、又不想死,就只能換個方式來當好漢、來承擔你冒險的後果了。這種債務是探險冒險的代價,是風險的一部分。願賭,就得服輸。
幾年前,一個強颶風直逼休斯頓方向,休斯頓城外面臨墨西哥灣有一個很長的半島,地勢較低,政府提前兩三天就下令全體居民撤離。偏偏就有些居民不想走、想冒險見識一下颶風。消防隊、警察和海岸警備隊在最後24小時時把話跟這些人說得很明確:「留下可以,但後果自負。如果颶風來到後你遇到危險,請不要打電話求救,因為我們誰也不會來的 ----- 你的命是命,我們的命也是命,我們也上有老下有小。你想冒險,請不要以我們的命和家庭來作代價」。就該如此。
瀉藥:首先逝者安息,還沒獲救的人願他們平安
沒有征服自然的能力,必定被自然征服。
不願平庸的生活,可以詩與遠方。
但別太過刺激,最後死得轟動。
家裡的父母還在想著、擔心著你們。
考慮下救援成本和救援人員的安全?
探險量力而行,前人出事的例子不少了。
刺激當然可以玩,但買好保險,簽好協議。
一定要專業,準備充足,別悶聲作大死。
生命可貴,不要「壯烈地」死了,最後只會成為明天的新聞,別人的「談資」
祝大家安好
推薦閱讀:
※不少朋友去超級俱樂部等平台參加戶外徒步運動,為什麼徒步運動這兩年特別風靡?
※衝鋒衣是怎麼做到防水又透氣的?
※為什麼有一些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登山?
※有哪些常見的登山方式?不同方式的體驗有何不同?
※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人體到底是處於什麼狀態?